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側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85W

新版側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多篇)

側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 篇一

網絡經濟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論文

摘要:網絡經濟是當今世界經濟的熱點和發展趨勢。掌握網絡經濟內涵與本質,深化對網絡經濟的研究和認識,加強對網絡經濟發展的應用研究已成為客觀必要。本文認為陝西省高校《網絡經濟》課程設置上存在重視程度不足、教學模式和內容有待優化等問題,並提出相應對策與建議,為完善陝西高校《網絡經濟》課程教學、推動陝西本省整體網絡產業協調發展提供借鑑。

關鍵詞:陝西省高校;網絡經濟課程;教學

一、引言

隨着網絡時代的來臨,網絡經濟隨之興起,對傳統經濟學理論提出了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網絡經濟學應運而生,國內高校也紛紛開設了《網絡經濟學》課程。作為一門綜合性與交叉性課程,《網絡經濟學》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關係到學生對網絡經濟的理解與把握,而且對學生畢業後從事電子商務分析、運作、管理等實踐工作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影響。當下,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和“互聯網+”等概念的網絡經濟規模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逐漸增加,網絡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新的發展引擎。此外,在新一輪的高等院校改革中,教育部將大學分為研究型大學和應用型大學。這些都對高校網絡經濟學的教育與網絡經濟人才的培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尤其是高校的師資配備與教授方法。因此,高校必須增強網絡經濟課程教育的步伐,加快培養適應當下經濟增長的網絡經濟人才。本文通過對陝西省高校網絡經濟課程教學現狀的研究,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並提出改進舉措。

二、陝西省網絡經濟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1、教育主管部門重視程度不足

陝西省教育主管部門對《網絡經濟》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幾乎沒有高校將其作為經濟學下獨立的一級學科,這導致高校不能開設網絡經濟學專業,只能將《網絡經濟》課程作為其他專業的輔助課程,以此來培養與網絡經濟學相關的專業人才。這種設置進一步導致了陝西省高校中網絡經濟學學術帶頭人較少,從事《網絡經濟》課程教學的多為其他專業畢業的博士,網絡經濟學教學隊伍相對落後,客觀上導致了陝西省《網絡經濟》課程教學效果一般。

2、教學模式和內容有待優化

目前陝西省很多高校《網絡經濟》課程教學強調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主導,“説教”特點明顯。教師不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與啟發,只重視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學生參與。學生被動地接受、缺乏主動參與與積極思考,不利於提高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網絡經濟學中涉及的先進技術和成功案例往往為英文版教材。然而,到目前為止陝西省採用網絡經濟雙語教學的高校寥寥無幾。

3、課件設計和應用質量不高

多媒體課件是《網絡經濟》授課的輔助手段,是向學生傳播知識的重要載體。陝西省高校的《網絡經濟》課程教學中,雖然已經大規模地採用了多媒體手段,但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反應卻比較冷漠。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方面,《網絡經濟》教學課件設計落後,很多教師仍然停留在PPT的初級階段,甚至有些課件設計畫面凌亂,為了容下更多文字而縮小字號導致重點內容不夠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件的質量以及課件的效果。另一方面,任課教師對課件的使用比較機械,那些非自行設計而是使用別人課件的教師不能靈活的、創造性的使用課件,結果教學效果不佳。

4、實驗教學效果不佳

陝西省高校尚未專門建立《網絡經濟》課程實驗室,主要利用電子商務等專業的研究和實習基地進行科研和實踐活動,這使學生在實驗中難以真正的體驗以網絡經濟學為中心的運作和決策模式,不利於《網絡經濟》課程的學習。此外,部分高校雖然耗資建立了實驗基地,但是沒能完全地利用實驗設備,降低了網絡經濟學教學的效果。部分高校沒能與企業建立關於《網絡經濟》課程共同培養的戰略合作項目,這使得高校培養的網絡經濟人才缺乏實踐性。

5、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在陝西省高校《網絡經濟》課程教學過程中,考核一般採用期末考試為主、考勤為輔的方式。老師通過閉卷考試來考核學生理論知識成績,並結合考勤平時成績來確認期末最終成績。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不能及時、有效地在教學過程中反映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不利於合理調整教學進度、改進教學模式。

三、提升《網絡經濟》課程教學效果的對策與建議

1、提高教育主管部門服務水平與重視程度

在中國步入經濟新常態之際,正進行一場宏大的全方位改革,這場改革需要大量的網絡經濟專業人才。面對這種狀況,教育主管部門不但需要着手擴大設立網絡經濟學專業的高校的數量,增加網絡經濟學專業招生規模,還需批准綜合類的高校和財經類的高校的網絡經濟學專業學士、碩士和博士點。此外,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高校網絡經濟課程的資金投入,促進高校的網絡經濟課程建設,更好地服務於經濟轉型期的中國經濟。對於陝西省財經類、綜合類高校應積極申請網絡經濟學學士點,碩士點和博士點及博士點流動站,提高對網絡經濟學各層次、各領域、各地域人才的`培養。此外,陝西省高校應引進國外知名大學網絡經濟學專業碩士和博士人才,提升高校自身的師資力量。第三,設立《網絡經濟》課程教學研發團隊,高校根據自身的辦學定位研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設置,並建立案例庫。第四,高校要培養自己的網絡經濟學專業方向學術帶頭人,提升網絡經濟學專業方向學術帶頭人對該專業的教學和研究的指導,提高高校網絡經濟學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提升高校網絡經濟學教學質量。

2、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

任課教師可以結合網絡經濟學的理論教學模塊,強化案例教學,將網絡經濟學理論與實際案例、探討分析與查閲資料有機結合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網絡經濟》授課教師還要適應快速變化的外部世界,調整網絡經濟學課程內容以緊跟當下經濟發展的步伐,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英語能力,通過閲讀英文文獻來了解世界的先進技術與案例,通過國際網絡經濟典型案例分析來拓展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3、提升網絡經濟課件設計與應用質量

首先要轉變對《網絡經濟》課件應用的認識問題。教師藉助多媒體課件進行《網絡經濟》課程授課,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加課堂教學氣氛,而不是簡單地把書本內容搬到課件裏。其次,對《網絡經濟》課程教學課件要有設計與計劃。根據每個高校不同的課程設置情況,對當前授課中採用多媒體手段情況進行整體統計,按照類別把實際使用課件上課的情況進行分類彙總,並明確課件的出處,以及利用課件上課教師的年齡結構。在此基礎上,應對課件設計和應用情況進行具體分析。第三,建立優秀教學課件的評選和獎勵機制。對在實踐教學中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網路經濟》課件的設計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揚,並且不限於精神鼓勵還可包括物質獎勵。第四,建立高校間《網絡經濟》教學課件互通交流通道。對在實踐中表現出較好教學效果的課件要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通過設立校際甚至全國範圍的《網絡經濟》課程課件互通交流平台,實現優秀教學資源及時、大範圍的共享,從而有利於將《網絡經濟》課件成果轉化為教學中的“生產力”,以最大程度上及時地發揮其社會效益。

4、加大實驗室投入,與企業共同培養網絡經濟人才

陝西省高校應進一步加大研究基地的建設,增進研究基地的實用性,提高研究基地對學生網絡經濟學學習的效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網絡經濟學。在加大實驗基地的投入的同時,陝西省高校還應增強對網絡經濟學實驗基地的利用程度,與企業簽訂共同培養網絡經濟人才的戰略合作項目以提高學生的實物處理能力。

5、優化課程考核方式

《網絡經濟》課程的考核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考核。其中,理論知識的考核一般放在期末,主要是通過期末成績來衡量,而實踐能力與綜合能力的考核應放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進行,主要通過平時成績來衡量。理論知識的考核依舊可採取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而實踐能力的考核可根據具體的考核項目而定。比如要考核學生的實驗時,就將實驗成績作為評判實踐能力的主要標準。綜合能力的評判需要注意把過程評價與結果考核結合起來。比如,可通過設置專題討論的方式考查學生的應用能力。這時教師先提前佈置討論題目或範圍,學生根據需要自由組合成3-5人的討論組,根據討論題目蒐集材料並進行現場討論。然後教師根據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表現與最終提交的討論材料進行評價並給予相應的打分,以此作為討論組成員在綜合能力中的最終考核成績。

參考文獻:

[1]田夫,萬儀。關於網絡經濟的研究綜述[J].(02):76-78

[2]楊棟,鄭亞琴。初探《網絡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J].內江科技。(11):73

[3]張宇婷,鄭亞琴。《網絡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03):73-76

[4]楊瑞龍,朱春燕。網絡經濟學的發展與展望[J].經濟學動態。(09):19-23

側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 篇二

探索地域文化課程論文

摘要:地域文化視野下的課程建設涵蓋自然和人文,縱貫過去至未來。江蘇省崑山中學在“江南水鄉文化”課程基地建設中,注重頂層設計,強調多元融合,突出教學改革,着力開發豐富而有特色的課程資源,科學化、制度化實施校本課程,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全面發展,助推了教師的自覺、持續發展,實現了學校的內涵、特色發展,凸顯出基地的輻射、服務功能。

關鍵詞:江南水鄉;課程基地;學校發展

9月,江蘇省崑山中學開始承建江蘇省普通高中“江南水鄉文化”課程基地,12月,基地在由省教育廳組織的專項視導中獲得“優秀”等次;之後,學校以更高的標準定位,全方位、深層次、持續性地推進課程基地的建設和實施。

一、詮釋:江南水鄉文化是特色鮮明的先進地域文化

本課程基地名稱中的“江南”指狹義的江南,即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江南平原地帶,它們在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具有明顯的相似性。江南水鄉文化是當地人創造、積累的地方性知識、意義系統和生存智慧,包括水鄉人的思想、信仰和行為規範,江南的傳統建築、風俗、文藝、物產、方言、歷史、名士,等等。

“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管子水地》)江南水網如織,江南水鄉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得益於水的滋潤和哺育,發端於此的良渚文化、馬家浜文化,及其衍化出來的稻作文化莫不如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江南水體輕靈、清澈、寧靜、內斂,多碧水微瀾,少洶湧澎湃,孕育於這種特殊形態的江南水鄉文化與一般意義上的“水文化”有相同之處,卻又獨具一格。

(一)水之韻――柔美

“吳門青山外,渺渺湖蕩波。”江南“水之韻”柔和、靈秀,塑造出江南水鄉文化的優雅、柔美、温婉等。江南園林曲徑通幽,水鄉古鎮河街相鄰,傳統建築粉牆黛瓦,江南絲竹別有韻味,以及不時傳來的吳儂細語,時常可見的片帆輕櫓,無不如詩如畫,透溢出秀美、細膩和靈氣,給人以審美享受和心靈潤澤。這種“不染紛華、修美於內”的江南水韻既能給學生以表象之美,又能培養他們深層次的審美意識和情趣。

(二)水之智――尚真

“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者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孟子離婁下》)江南“水之智”循理、執着、自由,孕育出江南水鄉文化的求真、進取、創新等精神。“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水總能因勢而流、因時而變,是對客觀規律的尊重;水“不捨晝夜”,奔流不息,“歷險致遠,卒成不毀”(《韓詩外傳》),是一種百折不回、鍥而不捨的進取精神;水“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是一種以柔克剛的執着和堅韌;水可方可圓、可大可小、可動可靜、可曲可直,善於靈活變通,敢於另闢蹊徑,具有自主探索和創新的高超智慧。正是這些融進江南水鄉人血液中的優秀品質,使曾經的“荊蠻之地”自東晉時期中華政權定都金陵起,逐步取代了中原地區,成為富甲天下的“人間天堂”。這些優秀元素可以促進學生增長智慧,引領學生追求卓越。

(三)水之德――至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水之德”謙卑、利他、至純,滋養出江南水鄉文化的謙遜、奉獻、包容等品質。水滋養萬物卻與世無爭,且甘居卑下,具有奉獻、謙遜的品格;水“主量必平,盈不求概”,且不分高低貴賤皆無私給予,具有公平、公正的精神;水納萬物,且“以出以入,以就鮮潔”,具有博愛、包容的胸襟。江南水鄉文化是本地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兼容幷蓄,包容、融合、奉獻的理念早已全面融入了江南水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的意識形態,成為江南水鄉始終人文薈萃、社會平和的重要力量,這些高尚的品質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開放精神和至善德行。

二、緣起:以地域文化的課程化促進學校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一)優秀地域文化是課程體系的應有內涵

203月,總書記在中央黨校80週年校慶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文化風情多姿多彩、千差萬別,深藴其中的先進元素是中華文明積極、永恆的價值追求,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和精神食糧,是中學課程體系應該包含的內容。江南水鄉文化的優美意境、豐富內涵和先進指向無不具有珍貴的教育價值,課程基地的建設有助於傳承地域文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江南水鄉文化的育人功能亟須強化

隨着國際化、現代化的快速推進,江南水鄉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融合中不斷髮展;但同時,小橋、流水、人家、天井、園林、老街等能寄託江南鄉愁的優美意象和文化符號不斷減少,調查發現,約40%的高中生對江南水鄉文化一無所知,其餘同學也只是略知一二,如能説少許方言、瞭解傳統建築的外觀、聽過崑曲等。鑑於此,學校試圖通過省級課程基地建設和重點課題研究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化、立體化開發和實施江南水鄉文化課程,激勵學生在主動“探索水鄉文化的環境起源,探尋水鄉文化的優秀特質,探究水鄉文化的當代價值”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獲得審美體驗,領悟文化內涵、增長實踐智慧。

(三)學校文化傳承和特色發展的迫切需要

崑山中學創辦於1946年,所在地是江南水鄉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發展地之一,受江南水鄉環境浸染七十載,加上學校自身的追求和努力,學校文化和辦學特色都深深烙上了江南水鄉文化的印記。從外部形態看,老校區亭廊與綠樹掩映,疏密有致,幽靜清新;“江南水鄉文化角”綠水環繞,以風格鮮明的門、窗、廊“隔景”或“障景”。從內在文化看,形成了以“傳是”為核心的學校文化。傳是,原為崑山先賢徐乾學的藏書樓名,表面字義為“傳此(書)”,隱有“道統”之意。成為我校圖書館名後,“傳是”的涵義得以擴展:一是“實事求是”,發展為“日知日行日成,求實求是求真”的昆中精神,強調循理、執着、進取、創新;二是“各是其是”,形成了“民主、多元、開明”的管理思路,突顯包容、開放、自由,這些無不與江南水鄉文化的特質相契合。課程是學校教育的載體和發展的動力,建設“江南水鄉文化”課程基地是對辦學特色的完善和彰顯、學校精神的。傳承和發展,也是我校“文化強校、特色立校”辦學思路的體現。   (四)把握搬遷契機和整合原有基礎的必然選擇

20,崑山市政府規劃用地300畝、投資7億元易地重建崑山中學。我校牢牢抓住這一全面整合原有基礎、提高辦學品位、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的絕好機會,繪製“建設江南水鄉特色學校”的藍圖,提出“學校建在大水鄉,校園建成小水鄉”的思路,在校園環境、學校文化等方面全面融入江南水鄉文化的優美意境和優秀特質。這一設想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在經費和政策方面,獲得了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支持和傾斜;在學術和研究方面,得到了福建師範大學孫紹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王家範教授等專家和校友的無私幫助;在開發與實施方面,實現了與崑山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的過程互動、項目共建和成果共享,獲得了周莊古鎮等單位的鼎力相助。

三、舉措:以資源建設與課程實施的相互促進構建立體化課程體系

地域文化視野下的課程建設涵蓋自然和人文,縱貫過去至未來,容易流於形式、失之片面。為使之得到全方位地落實,我們確立了相互促進的兩大建設重點:一是開發豐富而有特色的課程資源,二是科學化、制度化實施校本課程。並將課程基地建設細分為10個具體項目,如建設水鄉文化展覽園區、打造水鄉文化體驗湖區、開發系列校本教材等等。努力為學生搭建互動學習的新平台、開啟自主探索的新方向、開闢實踐創新的新路徑。

(一)開發豐富而有特色的課程資源

1.開發多元資源,優化課程結構

領悟和傳承地域文化需要直覺、靈感和想象力,離不開具體、形象、開放、互動的真實場景;但僅有外部環境的浸染,學生形成的認識可能是零星的、膚淺的、割裂的,這就要藉助文本教材加以提升。為使課程基地建設的理念“落地生根”,我們開發了由物態環境和文本教材共同構成的多元、立體的課程資源,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使江南園林的精美、古鎮的精巧、崑曲的古韻、先賢的思想、民俗的純樸,都納入“走得進的場景、看得見的影像、聽得清的錄音、讀得出的文本”之中。進而,既突破了單一的紙質課程的抽象性,又超越了單純的直觀環境的淺表化。

2.構建物態文化,活化課程載體

一是主題化打造“水韻校園”。在新校區,我校全方位打造洋溢着江南水鄉韻味的特色校園,高標準建設承載着水鄉文化內涵的展覽園區和體驗湖區。展覽園內疊山理水、修竹倚牆、情景交融,是典型的蘇州園林建築;體驗湖區輕波盪漾、綠樹婆娑、小橋卧波,是傳統的江南水鄉風貌;室內和連廊則以“江南文明為主線、現代科技為手段”,再現江南水鄉的自然風貌和人文風情。加上校園中隨處可見的微型河湖、瀑布和物化的文化符號,營建出無處不在的水文化氛圍,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豐富體驗、形成感悟、滋養精神、完善人格。

二是多渠道開闢實踐基地。以凝聚着江南水鄉人文精華的周莊、錦溪、千燈等古鎮作為校外教學和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體驗和探索空間,引導他們置身於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文化意境中,自由探尋前人留下的生活痕跡,真切感受歷史沉澱的文化氣息,在潛移默化中體悟文化之真、之美、之善,使本土文化的傳承和學生素養的培育真正走出課堂和校園、走進社會和生活。

三是多樣化搭建互動平台。物態環境的建設還特別注重互動性和人的可融入性。既突出人機互動,使學生能自由自在地獲取信息、交互評價、展示成果;又重視操作互動,讓學生在校園中就有動手製作、動口説唱的機會,進而建成了多種多樣的學習、交流和實踐互動平台。例如:在展覽園區、專題網站、探究教室設立校本課程學習和資源查閲系統,在體驗湖區和體驗教室建成崑曲試唱、傳統手藝學習等體驗系統,在專題網站、探究教室提供相關的網站鏈接和文化書籍,預留學生的書畫、攝影、微電影等作品展示空間,等等。

3.創編校本教材,彰顯課程合力

由我校教師、本領域專家和當地文化研究人員組成編寫團隊,充分挖掘江南水鄉文化的廣義內涵、傳統符號和現代元素,從中選取對學生素質提升最具促進作用的內容,經過“確定主題―分解目標―收集資料―編寫初稿―實施評價―修訂完善”,歷時2年多編成了《江南古建築》《水鄉崑曲韻》《崑山水文化》等9本校本教材。每本教材都方向明確、內容精練,既照顧了江南水鄉文化內涵的豐富性,又便於學生自主選擇和學校分學期實施。

教材編寫遵循了目標性、科學性、主體性、學科性、基礎性、趣味性、創新性、開放性、典型性等原則。以學科性為例,編寫團隊特別強調本土文化與國家課程的有機融合,力求用學科知識解讀水鄉文化,以水鄉文化豐富學科教學。如:《江南古建築》涉及政治、歷史、地理、美術、技術等學科內容,其中,“江南水鄉為什麼多瀕水而居、臨河成街、因河設城?為什麼普遍存在天井式民居?”等問題直指生活中的地理,能引導學生領悟前人的生活和生存智慧,形成“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可持續發展觀。

(二)科學化、制度化實施校本課程

1.科學化建構教學模型

課程資源提供了學習的外部條件,並不足以使學生完成從感性認識向理性精神的轉變,這就需要通過科學實施來引導學生開展理性探索,而建構科學的教學模型是有效實施的關鍵。我校根據地域文化課程的特點,通過反覆實踐、提煉和完善,創構出“水韻體驗式”教學模型(如下圖)。

其一,以“水韻”為基。水韻,指江南水鄉文化的特有意韻,藴含着優雅、執着、創新、包容等優秀特質,它們既是課程的育人目標,也揭示了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在如水般的文化浸潤中實現心靈悟道,獲得自主發展。

其二,以“體驗”為徑。以“創設情境,激發體驗―對話交流,拓展體驗―合作探究,概括體驗―評價反思,內化體驗―應用試驗,昇華體驗”為基本學習流程,在這種螺旋式上升的學習過程(非線性流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自主體驗、多向交流、理性探索和實踐(模擬)運用等活動,最終達成對本土文化的“體驗―悦納―反思―踐行―內化―傳承―創新”的課程目標。   2.制度化推進課程實施

制訂學生自主選課制度、課程教學和研究制度、教學效益評價制度、教師培養和培訓制度等,通過制度文化建設促進課程的常態化實施。例如:形成了“三定一動”型“走班式”教學實施制度和操作方式,即“教師定”(組建了包括2位正高級教師在內的授課團隊)、“時間定”(每週三下午上課)、“地點定”(教師授課的教室固定)、“學生動”(學生自主選課,走班上課)。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權,能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求,又使課程實施規範而不失靈活性。

3.多樣化拓展實踐路徑

葉聖陶先生指出:“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學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僅有課堂教學還不能使學生深刻領悟抽象的文化內涵,更無法使他們提高實踐能力。鑑於此,我校嘗試以開放的方式辦基地,經常將學生帶進社會“大水鄉”,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觀察、感知和應用,實現水鄉文化的活態傳揚。

一是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圍繞“江南水鄉文化”主題,先後開展了“崑曲回故鄉”、“感受水鄉周莊(錦溪、千燈、同裏、西塘、f直)”、“文化崑山辯論賽”、“體驗顧炎武思想”等大型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臨生動的、立體的、厚重的現場,在遊學、操作、討論等過程中形成頓悟、提升智慧;舉辦反映江南水鄉文化的徵文、攝影、書畫、演藝、民間技藝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或展示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積累體悟、發展技能。

二是開展重點突出的探究活動。激勵學生自願組成相關的學生社團5個、研究性學習團隊9個,支持他們經常開展田野調查、交流研討等探究活動,既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又使課程基地在學生的參與下不斷生成新的內容。例如:古鎮是江南水鄉傳統文化的縮影和精華,“江南水鄉古鎮的合理利用”研究性學習小組以本市的多個古鎮為樣本,開展實地調查和走訪,查閲歷史資料、專家觀點和政府規劃,並通過小組研討、組際交流和反思融合,提出“保留古鎮區、另建新鎮區;保護和修復傳統建築;適度發展古鎮生態旅遊”等有價值的建議。通過這一探索過程,他們能更深刻地理解古鎮的文化價值,形成“保護文化根脈、關心居民生活”等正確的價值觀念。

四、成效:有效促進了學生、學校、教師的持續發展

(一)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全面發展

江南水鄉文化課程基地以滿足學生的個體成長需要為宗旨,以潤澤學生的個體生命素養為核心,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使他們成為學習、探究、實踐和基地建設的真正主體;以環境薰陶、課堂教學與實踐研學相結合的方式,構建了立體化的課程系統,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感悟文化、發現文化、享受文化、傳承文化和創造文化,逐步提高探索能力、厚積文化底藴、增長實踐智慧、養成高雅氣質。例如:許多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基地的物態環境、校本教材和專題網站的建設,自主編印《水江南》、《江花》專刊和研究性學習成果集,社團活動成果(如書畫、攝影等等)呈現於校園的多個場所,等等,都能反映他們的參與意識、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獲得了長足進步。

(二)助推了教師的自覺、持續發展

學校通過多途徑、多方式的宣傳和激勵,增強教師對課程基地的認知度和認同感,建立了廣泛參與的教師建設團隊,教師累計有152人次參與了校本教材的編寫、校本課程的教學、社會實踐和研究性學習的指導活動等,使一批教師成為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建構者和實踐者;同時建立“江南水鄉文化研究室”、名師工作室和課程教研組,有效構建了立體化的學習和研究體系。在此過程中,參與教師不僅拓寬了學養和情趣,還提升了課程改革的意識和能力,增強了傳承和發展本土文化的責任感。例如:兩位老師申報的“基於崑山水鄉文化的特色課程開發和實施研究”、“普通高中崑曲教學實踐研究”分別成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和立項課題,張紅俊、沈為慧等老師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相關論文9篇,沈嘉華、洪敏等老師開設了江南水鄉文化主題的國家、省、市級公開課7節,等等,都能體現參與教師在審美情趣、文化素養、創新能力等方面獲得的新突破;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近2年獲評的2位正高級教師、1位特級教師和2位蘇州市名教師都是課程基地的建設者和實施者。

(三)實現了學校的內涵、特色發展

通過課程基地暨“江南水鄉特色學校”的建設,將江南水鄉文化的優秀特質全面導入學校的環境文化、課程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園環境越發秀美、大氣、靈動、和諧,極具江南水鄉韻味;辦學風格更加強調求是、開放、進取、創新,管理理念更為注重民主、透明、多元、包容。例如:全校範圍內的課堂教學煥發出改革、創造的活力,國際合作辦學成為學校發展新的增長點,教師素養在各盡所能、各取所長的主動發展過程不斷提升,等等,都能體現江南水鄉文化的綜合影響及“傳是”精神的大力弘揚。總體而言,課程基地建設使我校進一步明晰了發展願景、優化了物態環境、推動了課程改革、豐富了文化內涵、突顯了辦學風格、提升了辦學品位。

(四)發揮了基地的輻射、服務功能

課程基地要能輻射、影響、帶動其他學校的課程改革和學生髮展,地域文化課程還要能服務社會、造福家鄉,目前,“江南水鄉文化”課程基地初步顯現出輻射他校和服務社會的作用。例如:建設經驗的視頻介紹作為蘇州市代表之一,上傳江蘇省教研室“教學新時空名校課程”欄目;江南水鄉特色學校建設成效作為學校創新發展的典型,在陝西師範大學等單位舉辦的“大夏論道課改與教研”全國中學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交流;江南水鄉文化展覽園區、體驗湖區成為“崑山市民看崑山”的景點之一;鄧解芳老師參與崑山市高新區“崑曲”網絡課程建設,併為多個團體、社區開設講座;師生志願者團隊和社團(如崑曲)義務為學校或社區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研究性學習成果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等等。

五、體會:以關鍵工作為突破口提高基地建設的效益和層次

(一)注重頂層設計,拓展基地建設的高度與廣度   課程基地建設涉及面廣,是一項長效工作,學校要着眼長遠,注重頂層設計,前瞻性地定位建設目標,最好能將其與學校辦學的核心理念融為一體,做到“高標準定位、整體性規劃,項目化推進、系統化實施”。

1.高標準定位、整體性規劃

我校在易地重建之初,廣泛邀請教育、文化等領域的專家共同分析學校的優勢和傳統,確立“建設江南水鄉特色學校”的核心目標;在獲得充足的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後,從校園環境到精神文化進行整體設計,並關注每個細節,從外而內精心構建最具江南水鄉韻味的新學校。例如:校內開闢專門的江南水鄉文化區,並分別命名為“是園”、“容湖”;通過多方爭取,將校外的城市幹道命名為“傳是路”;圍繞江南水鄉文化的特質和學校傳統文化的精髓,系統設計校訓、校風等精神文化層面的學校標識,等等。

2.項目化推進、系統化實施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課程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設立“課程基地建設辦公室”負責課程基地建設的具體事務,成立“江南水鄉文化研究室”負責課程基地建設的學術研究和指導,以統籌安排、系統推進課程基地的建設工作;將建設工作細分為10個具體項目,並分解每個項目的建設目標、內容、重點和難點,明確建設時間,建立項目組組長負責制,通過項目引領、任務驅動,促進課程基地建設的有序、有效推進。

(二)強調多元融合,彰顯課程基地的活力和張力

綜合性課程是對學校課程的重構,也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體現,能促進學校走向特色發展之路。這類課程的建設貫穿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全面融合、優化配置學校的各種要素,才能彰顯基地的活力和張力,提升學校發展的系統性。

在“江南水鄉文化”課程基地建設過程中,我們融合了多種理念、資源、要素、活動等。在建設目標上,突出地域先進文化與學校傳統文化、發展特色的全面融合;在建設內容上,強調江南水鄉文化與國家課程的雙向滲透,江南水鄉文化的原生態意藴(傳統價值)與現代化氣息(當代價值)的有機融合,江南水鄉文化核心要素與崑山本地經典元素的科學整合;在建設路徑上,注重物態環境與文本教材、校園環境與周邊資源、已有基礎與新建項目、課堂教學與實踐創新、直觀體驗與理性探究,以及學校、教師、學生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的有機融合。

(三)突出教學變革,促進學生素養的內化與轉化

教學方式的變革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課程基地的建設效益,是課程基地建設的核心命題。地域文化課程特別強調學生實踐智慧的培養,而學生從課本、課堂中獲得的認識和價值觀常常會停留在概念、觀念層面;因此,我校以“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為原則構建“水韻體驗式”教學模式,以此統領基地的各類教學和實踐活動。

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創設具象化的學習情境和學生的親身經歷,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抽象內容的直觀理解;強調合作探究和評價反思,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判斷和概括能力;重視迴歸生活實踐的模擬應用,有助於培養學生明智考慮和合理抉擇“行”的能力,等等。在這種“學以致用”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體會到本土文化的獨特魅力,形成主動傳承和弘揚家鄉優秀文化的激情、能力與行動;還能通過客觀理性地求真、身體力行地求善,將本土優秀文化從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有血有肉的精神養分和實實在在的實踐行為,為將來以文明、高雅的方式參與生產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使自己的人生趨於至善。由於這種教學方式既直指教育的根本意義,又能引導學生輕鬆提升學業成績,目前已廣泛影響到我校國家課程的教學活動。

“以優秀地域文化育人、興校”是一個宏大的課題,基地建設是一種有價值的挑戰和創新,必然要經歷漫長的探索、優化過程,我校將一如既往地紮實做好後續工作,力爭讓每位昆中學子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時,都能帶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昂揚的精神風貌去求知、去生活、去創造。

側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 篇三

財務會計課程建設探索論文

一、教學指導思想

(一)構建以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結構體系

會計人才培養必須貼近市場。從會計職業能力結構分析認為精財務、會核算、懂管理、有特色是今後會計專業學生就業的基本趨勢。財務會計學課程又是會計學和財務管理學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對會計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結合職業市場對會計人才的需求,按照“知識、能力、素質一體化”的指導思想,唐山學院會計系財務會計學課程組重新設計了本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財務會計學課程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掌握財務會計理論、技術與方法,增強職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培養、個性的全面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注重對學生課程拓展能力的培養,使課程的教學內容真正內化為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二)嘗試構建全方位教學過程

要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和綜合提高的目標,必須對教學過程進行全面改革。為此,我們從08級會計學本科開始設計實施方法,從09級會計學本科開始部分嘗試,從橫向上,將財務會計學課程教學過程按教學環節劃分為三大模塊,即課前導學、課堂教學、課後答疑。從縱向上,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教師一言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基於問題式的合班上課小組(班)討論合作性教學模式。在每一模塊中確定階段性教學目標,通過教學媒體的混合和教學方法的混合,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二、改革與建設實施方法

(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教學改革要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要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此課程組教師開展教育觀念討論,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和單純職業技能培養教育的觀念,樹立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觀念,明確教育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把應用性和創新性結合起來,以應對激烈的人才競爭和職業生涯多變的複雜環境。因此,我們將教育觀念的轉變作為新一輪教學改革的起點,並指導教學改革的方向。

(二)改革課堂教學手段及教學組織形式

教學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課程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推行多媒體教學、網絡輔助教學,引入案例教學方法。以學生熟悉的上市公司為背景資料,通過多種教學手段的相互配合,使晦澀難懂的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中得以掌握,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同時也拉近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為配合唐山學院提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本課程率先推行了“合班理論授課、小組合作性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體協作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合班理論授課、小組合作性學習研討”的教學組織形式,即在主講教師的引導性授課的前提下,通過主講教師與輔導教師的指導,將大量的基礎學習和深入學習工作交給學生在課後完成,促使學生課下通過閲讀相關文獻,撰寫學習報告、完成案例分析報告等工作,實現財務會計學課程創新學習的目的。

1.合班理論授課。課堂上進行“五講”教學,即講知識的。背景、講重點、講難點、講熱點、講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方法與手段。在教學內容選取上,一方面對傳統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通過貫通、融合和相互滲透,以減少原來教學內容之間的重疊以及羅列現象。這不僅有利於減少教學時數,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而且有利於學生學會如何尋找事物的內在聯繫,掌握課程的精華。另一方面,應用新的會計改革成果對某些經典內容加以創新處理,使之富有新意。在講授方法上,採用“五講教學法”。即對每一個教學內容的講解,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講重點,講難點,講熱點問題,講獲取知識的方法與手段,講知識產生的背景。

2.小組討論。小組討論實際上是對合班上課所獲取知識的一個總結運用和必要補充的環節。小組討論是將研討內容事先佈置下去,學生在課餘時間蒐集資料,撰寫個人學習心得,並以小組為單位組織研討,撰寫發言報告。最後在小組討論課上進行集中發言。指導教師對每一組的工作過程及結果均要進行點評及總結。通過小組討論,能夠達到對所講教學內容融會貫通的目的,使理論與實踐得以有機結合。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而且有利於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能夠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鍛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1.增加財務會計案例研討。通過組成研討小組,選擇不同的案例,對案例所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資料查閲、撰寫讀書筆記、小組討論,記錄過程,進而找出存在的問題、適用的會計準則,提出自己的分析意見,形成小組分析報告,並進行課堂發言、回答老師與學生的提問。通過案例研討,不僅鍛鍊學生的資料收集與文獻閲讀能力,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而且鍛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建立財務會計實習與實驗的長效機制。實踐性教學是教學的重要方面,是知識轉化為能力和素質的重要環節。實踐教學的設計思想是在堅持教師引導作用的同時,強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認知主體作用,在理論指導基礎上,強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展開認識實習,課內案例研討,綜合模擬實驗(包括手工和電算化實驗)、畢業實習,形成了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相結合、手工實驗與電算化實驗相結合、仿真模擬與企業實習相結合的實踐教學模式。這種實踐教學模式,為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能力內化為素質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1)認識實習。在學習財務會計學課程的前一個學期期末,利用一週的時間,提前對學生進行財務會計課程的動員,並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學習、聘請企業界人士為學生開設講座,激勵學生利用假期到企業、事業等單位去實地觀摩、見習,增加學生對財務會計學課程內容的感性認識,在實習的過程中,完成以下任務:建立導師制。目的是:在學生以後的理論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晦澀難懂的理論問題,這時學生可以通過電話或其他聯繫方式向指導教師求助,解決理論聯繫實際脱節的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認識,鍛鍊學生將課堂所學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二,瞭解所在見習單位的會計機構、人員構成、崗位設置與流程。第三,見習結束後,學生提交實習或調查報告

(2)集中模擬實習。第三學期期末,利用二週時間進行集中模擬實習。通過此次實習,提高學生會計基本業務的處理能力。這是一種在校內實驗室裏進行的以一個企業一週期(一般選擇12月份)的代表性會計資料為基礎,通過一整套真實的會計憑證、賬簿、報表及其相應的核算工具,模仿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仿真演練形式。開設綜合模擬實驗的主要目的在於檢驗學生根據財務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會計實務操作的適應能力。因此,在設計綜合模擬實習資料時,我們以多元化、集團化經營的企業為藍本,包括工業企業、商業企業、房地產企業、外貿企業等不同行業的經濟業務,讓學生模擬建賬、處理各種會計業務、登記各種賬簿、成本核算、對賬、結賬、利潤分配及年終決算、財務報告的編制整個財務核算的全過程,從而使學生對企業的整個會計業務流程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

(3)畢業實習。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親身參與實務工作,將財務會計學課堂所學知識運用到實務中,通過實際操作,增加對實際工作的認識,並掌握基本技能,為日後從事實務工作奠定基礎。通過上述一系列實踐教學,增加了學生對財務會計工作的感性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鞏固、深化了課堂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由於課程實驗和綜合實驗資料均來自於企業實務工作,與企業同步,在校期間受到良好的、嚴格的、科學的規範化訓練,所以學生在畢業實習中發揮出上手快、動手能力強的特色,受到實習單位的好評,有很多學生甚至直接簽約實習單位,這在社會上已經形成共識,連續幾年會計專業的學生就業率均為90%以上。

(四)為學生營造探究性學習的空間,鼓勵學生進行科研活動

為鼓勵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進一步研究,讓學生與導師聯繫參與到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當中。學生通過導師科學研究的薰陶,使學生逐漸地接觸前沿理論,同時關注會計實務的運作情況,查閲參考資料,通過這些過程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形成文字,持之以恆,不僅增加了知識,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

(五)改進考核方法,注重過程考核和應用能力考評

學習成績的評價與考核對學生學習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為了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轉變,我們對原有的考試製度進行了改革。一是在考核方式上,將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平時成績與期終考試成績分別佔60%和40%。二是在考核內容上,減少知識性試題的份量,增加案例分析等能力性試題的份量,側重於考核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防止和杜絕了平時不認真學習,到期末靠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現象,使學生對所學的課程內容真正做到“弄懂、學活、會用”。

三、結語

通過以上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唐山學院財務會計學課程的建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並在實施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先後被評為唐山學院的重點課程、精品課程和河北省省級精品課程。課程改革的實施中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鞏固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強化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創新等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育部的目標———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J

參考資料:

[1]蔣衞東。導向式教學法在高級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30).

[2]張海水。我國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存在問題及未來發展的思考[J].商業會計,,(01).

[3]李慧思。財務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J].商業會計,2014,(03).

側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 篇四

工業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論文

摘要:作為當前世界產品設計界最具活力的新興創新領域,信息產品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在該類產品設計領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為讓學生切實掌握相關產品設計的基礎技術知識和創新方法,提升設計實踐能力,本文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組織方式和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工業設計;信息產品;教學改革

信息產品是當前世界產品設計界最具活力的創新領域,也是美國、日本、韓國和德國等產品創新設計大國佔領國際市場,引領全球人民生活方式轉變的主要手段。蘋果公司深入挖掘手機用户在操作方式上的潛在需求,通過引入觸控技術來取代傳統的按鍵技術而設計出的觸屏智能手機,不僅為其贏得了巨大的市場利益,也直接改變了人們的手機使用方式,乃至其生活方式。同樣,GoogleGlasses的發佈,則直接開啟了可穿戴產品的研發熱潮,而目前正在逐漸升温的“智能硬件”也是信息產品的代表性的發展領域。由此可見,基於信息技術的信息產品不僅是未來產品設計的研發熱點,也成為當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基礎能力。然而現有的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大多圍繞傳統的包豪斯教育體系展開,以藝術、設計和人文等內容為主,學生對物聯網、智能傳感器、電機控制以及無線通訊等信息技術相關領域知識的瞭解和應用能力偏低,在技術性課程學習上存在“重知識記憶而輕主動應用”、“強技術複製而弱主動創新”的問題。部分學生能夠提出某些信息類產品的創新構思,但其設計大部分停留在概念設計和功能闡釋階段,而且還存在因缺少實踐驗證而導致的“假想設計”現象。為了讓學生掌握一般信息產品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技術,並具備較強的產品實現能力,需要對該類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組織方式和課程資源設計等方面進行必要的改革探索和實踐。

一、信息產品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信息產品設計課程在國內開展的時間較短,其主要授課內容大多圍繞物聯網、智能傳感器和可穿戴計算現階段熱門技術展開,因此,其主講教師則主要來自機械電子或計算機應用等專業。由於這些專業的教師通常缺乏工業設計專業背景,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知識組成以及學習認知規律不太瞭解,在之前的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課程內容獨立性較強,授課知識點多而散亂

信息產品設計不僅要求學生有工業設計專業知識,更要求學生具備一些工科背景的技術基礎,例如程序開發、電子電路技術、機械設計和計算機控制方法等。在現有的傳統工業設計教學理論體系中,上述教學內容相對缺乏,也沒有有機地串聯起來。而且,要在相對有限的授課課時中(通常為64課時),儘可能將源自不同課程的零散知識講解清楚,不僅教學難度比較大,學生學習起來也相對吃力,教學效果相對較差。

(二)工科式課程教學方法不適用於工業設計專業學生

由於程序設計、電路基礎、控制理論等相關理論知識大部分設置在工科課程中,因此由上述內容組成的信息產品設計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組織方式和講授方法也多延續傳統工科課程的教學模式,將相關的理論知識以相對抽象的形式給出。例如,在講解運動控制中電機驅動模塊時,通常的教學方法是先簡單闡述不同電機的驅動原理後,直接講解基於PWM(脈寬調製)的驅動方法。然而長期處於藝術和設計專業教育的工業設計專業學生更習慣於從感性瞭解到理性掌握的學習認知過程,他們更熟悉並喜歡形象化的知識講解。因此,這種傳統的、以抽象理論為主的授課形式,會導致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影響他們對知識的主動學習和應用。

(三)缺乏實踐鍛鍊,學生對技術知識的應用能力較低

工業設計是一個典型的應用型學科,非常強調貼近實際、貼近產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前沿的設計理論知識,更需要培養設計實踐能力。之前的信息產品設計以理論授課為主,課堂練習為輔,而且課堂實驗也多是針對某一個具體知識點而進行的專項練習。整體的教學環節中缺少一個可以整合多個知識點的、完整的設計實踐練習,學生們雖然積累了大量的理論知識,但對技術的理解和整合應用能力較低。也正是因為缺少實例驗證,不進行真實可用的產品原型設計,導致學生在其後的信息產品設計中存在較多的主觀臆測現象。

(四)學生主動創新意識薄弱

課堂教學中,多關注學生對某理論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常以學生是否能夠記憶或實現某一個具體功能要求為考核內容,而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教育。多數學生能夠通過死記硬背和單任務訓練而記憶較多的知識點,但缺乏“利用技術進行創新”這一工業設計學生所應具備的必要能力。學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現有產品的“技術複製”上,以能夠重現他人的產品功能為主,而創新設計能力沒有得到提升。

二、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首先組建了由工業設計專業教師為主講教師,兼以不同專業“技術教師”和來自設計第一線的“企業導師”共同組成的授課團隊。此外,還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模式等多方面開展了教學改革探索,具體如下:

(一)教學內容的梳理和組織

鑑於授課時間少,學生基礎差的現狀,教學團隊從現有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進行信息產品設計的實際需求出發,選擇與國內外信息產品設計熱點領域最為直接相關的“應用型知識”作為授課內容。一方面,弱化知識的理論背景及其數學基礎,以“改理論能解決什麼具體問題”為主要內容;另一方面,確立以“信息的感知——計算處理——控制反饋”為主體的理論授課框架,強調信息產品設計過程中,多通道信息流的流動過程和控制,強調信息的多途徑獲取和多通道信息指令的控制實現,為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講授必要的技術理論知識和創新設計方法。同時,針對現有信息產品的功能組成特徵,採用模塊化的課程組織方式,將整個教學內容分解為信息產品系統組成、典型傳感器原理與使用、無線通訊原理與基本技術、運動的感知與控制、交互模式與實現方法等教學模塊。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選擇“Arduino”為硬件平台,作為信息採集、處理和指令發出的硬件核心;選擇與Arduino無縫鏈接的“Processing”為軟件平台,以便於通過完成具體的設計項目實踐強化理論教學成果。圖1給出了本教學內容的組成框架。

(二)從感性到理性教學方法

基於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認識習慣,有針對性地提出“從產品感性認識到基本理論分析”和“從理性知識學習到感性設計實踐”這兩個互逆的教學過程。並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分別使用“案例式教學法”和“基於項目實踐的教學法”,讓學生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識點。其中,“從產品的感性認識到基本理論分析”教學過程主要藉助於經典的產品案例,通過對該產品進行功能分析、物理解剖以及不同部件的功能原理闡述等方法,讓學生獲得“什麼技術可以完成什麼功能”這一個感性認識。而“從理性知識學習到感性設計實踐”這個教學過程主要採用動手實踐法,通過課堂布置簡單的設計任務,讓學生通過模仿設計到創新設計的兩個遞進式的訓練過程,解決“什麼樣的產品功能需要什麼技術和手段得以實現”問題。另外,“小組式”的深化討論過程也有效地強化了學生對技術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圖2是本教學方法的主要流程示意圖。以“超聲波傳感器的原理和使用”教學模塊為例,其教學過程可以簡略設計如下:首先,引入典型產品案例。這裏採用史蒂夫霍弗的Tacit(AHapticWristRangefinder)為例,如圖3所示。通過與學生一起對產品功能進行解析,適當引出超聲波傳感器在判斷物體位置、距離和密度等作用及其原理,並對其如何與Arduino的結合使用方法進行理論講解,讓學生通過具體產品而對技術產生感性認識,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採用“基於項目實踐的教學方法”,給出一個具體的創新設計項目,引導學生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結合之前學習過的其他單元知識,設計並實施自己的設計思想。圖4是學生利用超聲波傳感器設計出的“量尺手套”原型系統,其主要功能是既可以進行距離測量,也可在揮動手臂時,因手臂與四周障礙物體的不同距離而產生不同音節的連續樂音。

(三)採用“設計實踐”考核模式

採用“實際設計實踐”能力考核為課程考核方法,允許學生自由組建合作小組,根據其團隊對設計主題的理解,進行產品創新設計,並要求學生利用功能性的實物模型來公開發表自己的設計方案。邀請不同專業教師和企業負責人共同組成考核組,對學生作品的設計定位、功能創新、產業化前景等進行綜合評價,並給出專業點評和解答。力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讓學生切實掌握基礎的技術知識和製作能力,更試圖引導學生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通過實踐獲取知識,並強化學生對理論學習及技術實踐的興趣和主動意識,有效提升其創新能力。

(四)通過“項目實戰”鞏固和提升教學效果

強調“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知規律,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在深度和廣度上強化教學。整合浙江工業大學現有的浙江省工業設計創新服務平台、浙江工業大學藝術學院教學實踐基地以及多個校企產學研合作實踐基地資源。一方面,購置3D打印機、多種材料加工設備以及必要的電子元器件,建立“信息產品技術實踐平台”。除了給學生提供必要的產品樣機制作空間外,還由專業教師、企業技術專家和學生共同組成創客團隊,積極參加創客大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技能水平。另外一方面,根據企業的實際設計任務,明確學生設計實戰任務選題,藉以保證課程的理論教學和技術實踐“接地氣”。

三、結語

避免枯燥而單調的理論授課,採用案例和項目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對技術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應用的能力。而面向當前國內外產品設計界的主要發展趨勢,幫助學生了解並掌握信息交互類產品創新的基本設計思維和技術實現方法,也為學生的未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設計實踐的考核方式,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創新思想,並有效地讓將不同之前的機械設計、設計調研和編程基礎的等原本相對割裂的課程知識充分串聯起來。

側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 篇五

移動通信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論文

【摘要】本文探討了課堂教學與校外培訓相結合的移動通信課程教學改革的可行性。依據移動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校外培訓中心聯合優化移動通信課堂教學內容,同時藉助校外培訓中心較先進的實驗設備深化學生對移動通信系統的掌握程度,增加學生實際項目經驗,從而提升移動通信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4G、5G移動通信;電子信息專業;移動網絡規劃;移動網絡管理

【基金項目】資助項目名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改革項目JY1703072。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17-0026-01

前言

《移動通信》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課。課程主要講述蜂窩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典型移動通信系統(GSM,CDMA)的關鍵技術,包括移動通信中調製解調算法,移動通信信道傳播特性和抗衰落技術,時分多址(TDMA)數字蜂窩網的組網原理等[1]。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熟悉移動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瞭解移動通信最新技術和發展趨勢[2]。

一、課程內容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移動通信教學需要介紹各種信號調製解調的算法,無線電波傳播特性;移動信道的特徵;陸地移動信道的傳輸損耗;移動信道的傳播模型。信號分集接收、糾錯編碼技術和均衡技術,組網技術的多址訪問、區域覆蓋、信道配置、網絡結構、信令和越區切換和位置管理技術,GSM系統總體、無線接口、控制與管理和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課程還需要補充介紹4G、5G移動通信核心技術原理[3]。

在移動通信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快速發展的移動通信技術對課堂教學理論內容要求不斷提高[4]。在以前,我國移動通信處於由數字無線電技術組成的數字蜂窩組網技術構成的移動通信系統時代。-,移動通信發展到基於CDMA技術的3G通信時代。之後,移動通信進入4G時代,典型代表是數據傳輸速率顯著增大。目前,5G通信技術標準已經正在制定。不同階段移動通信關鍵核心技術進展較大,移動通信課程不僅需要介紹基礎理論知識,還要補充最新技術發展。增加了課程難度,對有限的課時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有限課時內講授完移動通信基礎組網技術和最新技術發展是移動通信教學的一個難點[2,5]。

第二,移動通信課程試驗箱無法保證全部學生深入學習移動通信關鍵核心技術。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專業為例,我學校之前使用的南京潤眾科技有限公司RZ8001移動通信實驗箱。該實驗箱可以完成各偽隨機序列產生,信號編碼、調製和解調波形實測等基礎實驗,以及移動通信7號信令演示等系統實驗。

上述實驗可以加強學生對移動通信基礎算法的掌握,但是無法促進學生對移動通信系統更深入地學習,制約了教學效果。移動通信實驗設備價格較貴,如果僅僅依靠學校更新試驗設備,是無法趕上移動通信技術不斷髮展的步伐[3]。因此如何有效開展符合最新移動通信技術發展趨勢的實驗環節,就成為了移動通信課程教學的另一個難點[2]。

二、課程內容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為了提高移動通信教學質量,我校電子信息專業與中興通訊學院西安培訓實習中心合作,合理優化課堂教學與實習內容,從多個方面提高移動通信課程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中重點講授移動通信關鍵技術和最新進展,負責理論方面教學。中興通訊學院西安培訓實習中心負責實踐環節教學。中興通訊學院西安培訓實習中心擁有較先進的通信設備試驗機房,如無線類的3G,GSM,CDMA,WLAN等。培訓過程按照企業要求開展,可以有效保證實踐環節質量。

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優化教學內容,將部分先學課程中介紹過知識點讓學生自主進行復習,教師講授移動通信關鍵技術和知識點。將《通信原理》和《信息論與編碼》課程已經學習過調製解調算法原理和糾錯編碼技術以作業形式佈置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進行復習,對相關算法進行仿真,包括調製解調原理概述、數字頻率調製、數字相位調製、噪聲與干擾、糾錯編碼技術等。學生以作業形式彙報學習結果,保證學生對移動通信基礎算法的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移動信道傳播特性、陸地移動信道的傳輸損耗;移動信道傳播模型、組網技術、多址技術、區域覆蓋和信道配置、網絡結構、信令、越區切換和位置管理、GSM系統的無線接口、控制與管理、GPRS通用分組無線業務等內容。同時,補充介紹4G通信核心技術,包括正交頻分複用(OFDM)技術,智能天線技術思想,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基於IP的核心網技術,拓展介紹5G通信技術發展趨勢。上述內容的`學習保證學生對移動通信系統基礎框架具有較為紮實的掌握。

在中興通訊學院西安培訓中心實習中,重點突出移動通信系統的網絡搭建、配置和管理。實習內容包括學生實踐操作GSM網絡質量評估和雙頻優化,無線參數設置與調整、GSM網絡網絡規劃,路測軟件和工具的使用,分析討論無線網絡優化實際案例等。以LTE基本原理及關鍵技術為背景,學生自動進行頻分雙工(FDD)的基站硬件配置,時分雙工(TDD)基站硬件配置和網管配置操作(FDD和TDD)。上述實習內容和移動通信課堂教學內容充分結合,互為補充。在強調移動通信網絡基礎原理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最新移動通信技術的認識和了解。在實習過程中,重點強調學生自主動手能力,以考試和答辯相結合的形式對實習效果進行考核。

三、結束語

移動通信是電子信息專業面向未來通信技術發展需求的必要課程。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減少課堂教學與商用技術發展的差距。藉助面向應用的實踐培訓,增強學生在移動通信技術實際操作能力,可以較好地提升移動通信課程教學質量,為學生後續就業和深造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顧朝志,李世寶,盧曉軒,“《移動通信》研究性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53-54.

[2]啜鋼,王文博,齊兆羣,孫卓,“移動通信精品課程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85-90.

[3]喻婷,餘曉玫,“應用技術型大學移動通信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視界,2017:173-173,.

[4]莊陵,曹建玲,李強,“新移動通信技術背景下的信號處理課程羣教學改革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36.

[5]張璘,林峯,“4G背景下《移動通信原理》課程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6(18)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