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熱門8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14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8篇《鳥的天堂教學實錄》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鳥的天堂教學實錄》相關的範文。

鳥的天堂教學實錄(熱門8篇)

篇1:《鳥的天堂》的教學實錄

一、文本解讀

1、線索清晰,重點突出。

這是一篇記事敍物類記敍文,敍述了“我們”兩次遊覽鳥的天堂的經過。每次,作者都是按照“我們”的遊覽經歷依次展開。第一次:吃過晚飯(時間),“我們”(人物)走過一段石子路,到了河邊,陸續跳上一隻小船,划船向河中心移去。漸漸逼近榕樹,“我”看清它的真面目。最後,我們離開榕樹(地點、事情經過)。第二次:第二天清晨,“我們”從學校出發,經過“鳥的天堂”,看到許許多多的鳥。最後,我們向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

第一次遊覽,作者具體生動地描繪了生命力旺盛的榕樹。先寫遠看“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及感受“樹葉綠得可愛”、“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接着寫近觀“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繁)”、“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根深)”、“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葉茂)”及感受“真是一株大樹”、“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所見”與“所感”、“實寫”與“虛寫”結合,榕樹之茂盛躍然紙上,同時給予讀者身臨其境之感。

2、詳略得當,動靜結合。

第一次遊覽行程,作者寫得較為詳細。第一自然段開篇即交待時間及當時自然環境“熱氣已經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這一段環境描寫給予讀者祥和靜謐之感,隱約中也能感受到作者即將遊覽鳥的天堂時那份喜悦、興奮之情。

第二、三、四自然段,作者用簡潔的語言將行程前半部分經過交待清楚。體現事情發展內在邏輯聯繫、支撐敍事發展的是體現“我們”動作的一系列動詞“走過、到了、跳上、一撥、劃”。“因為動詞在敍事中的作用非常強大”(王開嶺語)。

第三自然段再次進行自然和細節環境描寫,藉以襯托人物歡快心情。第一次遊覽行程,作者敍述較為詳細,重點寫了榕樹之茂盛。描靜態之景,抒愉悦之情,作者多用長句。

第二次遊覽行程,作者寫得較為簡略,除了詳寫船泊樹下詳觀“鳥的活動”場面,其他經歷一帶而過。描動態之景,抒興奮之情,作者多用短句。作者主要從兩個方面描繪清晨“鳥的天堂”壯觀、熱鬧場面:一是鳥的叫聲越來越響亮,“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最後“到處都是鳥叫”。一是鳥的數量越來越多,展示出各種各樣姿態。“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我們繼續拍掌……到處是鳥影”、“我注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

與鳥兒叫聲、數量變化相對應的是作者心情變化:越來越興奮。

3、語言樸實,用詞準確

敍事化的語言,如話家常,娓娓道來。語言雖樸實,但因為是發自作者內心真實情感地自然流露,所以很多語言富有張力,讀起來意味無窮。如“三支槳有規律地在水裏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等,這樣的情景交融的句子俯拾皆是。

同時,作者通過準確用詞,生動而又精準地表達了參觀時細膩感受。

(1)“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

“逼近”較之於“靠近”,主動意味更強,更能體現作者內心渴望一睹榕樹真面目的急切之情。同時,較之“靠近”,在距離上感覺“逼近”離事物更近一些,為什麼會給人感覺更近一些,榕樹的高大所給予觀者的壓迫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展”舒展、展開;“示”把事物拿出來或指出來使別人知道。較之於“展現、顯示”等詞語,“展示”詞語更能顯示出榕樹的生命活力,主動意味更強。

(3)“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這裏如果去掉“似乎”變成寫實,就顯得不真實了;如果換成“我覺得”就把感覺和景物截然分開,語氣平淡。“顫動”如果變成“湧動、跳動、顫抖”,就不能把綠葉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狀態準確地刻畫出來。“似乎、顫動”傳神地把當時作者的感受、聯想融入於景,具有“物我兩忘”的心態,意境深遠,妙不可言。寫榕樹的葉子亮麗,又反客為主,寫成“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葉子對人的吸引力太大了,讓人不得不看,榕樹的生命力可謂強矣。

(4)“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歌聲真好聽。”

三句中第一個“真”是“本來”、“客觀事實”之意。而後三個“真”則有“的確、很、非常”之意,兒童話、口語化的語言運用,表達了作者內心驚訝、興奮、喜愛之情。

(5)“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作者採用排比句式及短句運用,真切地表達了激動不已之情。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此時作者會有怎樣的表情和動作?張大嘴巴、手指着鳥兒、目光留戀於所見到的每一隻可愛的鳥兒,句中逗號的使用,也很好地傳達了這一心情,試想,如果改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還會有這樣的意味嗎?

二、支架設計

閲讀教學,老師對文本豐富的解讀是前提,然後,從中選取“可教的東西”。如何選取,一要關注文體,準確辨識其文體類別,依循文體特徵教學。二要關注課程年段目標,能夠結合“這一篇”特點,將課程年段目標分解細化到篇章、課時目標中去,最終通過篇章教學豐富並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語文經驗。

本文是一篇事物類(敍事中寫景狀物)記敍文,此類文體特點有三:依據遊覽順序敍事,敍事中突出主要景物,情景交融。我把它放在五年級教學,結合《課標》高段要求,實際教學中,我選擇瞭如下教學內容,並設計相應支架:

1、內化作者兩次遊覽敍述順序,嘗試遷移運用。達成此目標支架及言語實踐活動設計:

下面請同學們瀏覽課文,説説作者兩次遊覽鳥的天堂經過,畫出關鍵詞句,並簡要介紹。(瀏覽概述)

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巴金爺爺在寫這兩次遊覽經過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默讀圈畫批註)

暑假中,你去過哪兒遊玩嗎?能夠像屏幕上一樣,列出自己的遊覽線路圖嗎?(編列提綱介紹)

任何知識、經驗只有通過主體工具性實踐,才能內化到身心層面,形成素養。本支架首先從文本整體、事件過程入手,引導學生瀏覽課文,提取信息,梳理文路。接着通過概述,“簡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兩次遊覽經過”。設計口語交際話題,使概述有了交際對象,在虛擬的言語情境中,更有利於激活學生言語思維,重組語言,嘗試精準表達。進而熟悉文路,主動建構事物類文體表達脈絡。

這一層次都是基於文本內容層面的複述性理解。

接着,統整文本內容及教學環節,讓學生比較“作者寫這兩次遊覽經過的異同”,在比較中領悟作者“動靜結合、層次清晰、重點突出”的表達手法,對作者為什麼這樣寫做出解釋與評價。

最後,激活學生生活經驗,遷移運用,嘗試編列遊覽路線圖。實際生活中,學生不缺乏閲讀經驗,也不乏生活積累。但是實際教學中,我們老師缺少“聯結”意識。閲讀教學理應擔起此任,發現二者的“榫接點”,通過聽説讀寫等言語實踐活動遷移運用,最終促進學生與“這一篇”所藴藏的“這一知識點”的聯結。這一層次是基於遷移運用層面的對文本做出創造性理解。

細讀品味,誦讀內化。

默讀5——8自然段,圈畫批註:榕樹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誦讀展示,相機點撥。

作者初次見到大榕樹,心情怎樣?誦讀展示,相機點撥。

默讀11、12自然段,圈畫批註:清晨,鳥的天堂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誦讀展示,相機點撥。

體會作者心情變化,誦讀展示,相機點撥。

細讀品味支架設計注意三點:

一是從整體閲讀入手,放手讓學生自主與文本對話,獲得閲讀初感。二是由讀“景”(榕樹的茂盛、鳥兒活動的熱鬧)到悟“情”(作者的興奮、激動)過渡。三是相機點撥,點撥在他們“感覺和理解的盲點”上,將“已知轉化為未知”,“讓他們恍然大悟”。如作者由遠及近觀察榕樹的視角變化、“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一句中逗號運用所體現的觀者內心情感等等。感情誦讀指導還可選擇最能體現文本主旨情感、表達生動形象處,遵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原則,選擇上述中的一點或若干點指導學生讀進去、悟得到、誦出情。

三、教學實錄

板塊一:激活初讀經驗 導入新課

(師板書課題,生讀題)

師:通過上節課學習,同學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寫哪些人,什麼事情?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我們兩次參觀鳥的天堂經過”。

師:這裏的“參觀”一詞還可以換成——

生:遊覽,“我們兩次遊覽鳥的天堂經過”。

生:觀賞,“我們兩次觀賞鳥的天堂經過”。

板塊二:瀏覽提取 概述經過

師:下面請同學們瀏覽課文,説説作者兩次遊覽鳥的天堂經過,畫出關鍵詞句,並簡要説説。

【生瀏覽圈畫,完成遊覽路線圖:

吃過晚飯:(走過一段石子路)——(到了河邊)——(跳上一隻船,向河中心移去)——(逼近榕樹)——(離開榕樹)

第二天清晨:(從學校出發)——(經過“鳥的天堂”)——(向着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

師:假如你就是作者,你能夠根據遊覽路線圖,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我們”兩次遊覽鳥的天堂的經過?

(指名概述)

師: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巴金爺爺在寫這兩次遊覽經過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生默讀思考,圈畫批註)

生:兩次遊覽,都在榕樹下“泊了片刻”。

師:也就是説,兩次遊覽,作者都把“鳥的天堂”做為——

生:重點來寫。

師:你很會發現。

生:老師,作者第一次遊覽沒有看到鳥,第二次看到了鳥。

師:你發現了不同。第一次沒有看到鳥,作者看到了什麼?

生:大榕樹。

師:一次看到樹,一次看到鳥。

生:兩次遊覽,作者都是按照遊覽經歷來寫的。

師:你能夠藉助我們剛才的遊覽線路圖來發現,很會讀書。作者寫這兩次遊覽經過又有什麼不同嗎?

生:第一次寫得很詳細,第二次只是寫了鳥兒們的活動,其他寫得很簡單。

師:雖然兩次都是寫遊覽鳥的天堂經過,但是一次重點寫樹,一次重點寫鳥;一次詳細寫,一次簡略寫。所以我們讀起來仍然興味盎然。

師:暑假中,你去過哪兒遊玩嗎?能夠像屏幕上一樣,列出自己的遊覽線路圖嗎?

(生思考,列線路圖)

師:誰來交流一下?

生:暑假裏的一天,我們從新沂汽車南站做公交車,經過唐店,到達馬陵山。遊馬陵山,我們先進山門,登上五華頂,鑽藏兵洞,最後划船遊覽三仙湖。

師:遊覽經過講述得條理清晰,尤其是“登、鑽”等幾個動詞用得準確。能説説如果讓你來寫這次遊覽經歷,你會詳細寫什麼地方?

生:藏兵洞。

……

板塊三:細讀品味 內化語言

師: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同去欣賞鳥的天堂吧!首先去領略一下榕樹的風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5至第8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榕樹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圈畫關鍵詞句,寫下自己的感受。

(生默讀,圈畫批註)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榕樹很大。“從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讀出來,因為榕樹很大,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所以“河面變窄了”。

師:你很會讀書,關注到這個細節。

生:榕樹很茂盛。從“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讀出來。

……

師:剛才同學們都用心去感受了,下面能夠通過讀,把你感受到的榕樹告訴大家嗎?

(指名讀,讀完第五自然段,老師相機點撥)

師:這是作者在——

生:遠觀。

師:下面的第7、8自然段是作者——

生:近觀。

(生讀到“我有機會……不可計數”一句,師相機點撥)

師:這句寫的是榕樹的——

(生齊答:枝,師相機板書)

師:如果用一個字概括這棵榕樹枝幹特點——

生:多。

師:可以,還可以——

生:密。

師:枝密,也不錯,還可以——

生:繁。

師:枝繁,更準確了。

(師板書:枝繁)

(生讀“枝上又生根……伸進泥土裏)

師:這句寫的是——

生:根。

師: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從這句話中的“直垂、伸進”兩個動詞,你能夠用一個字概括根的特點嗎?

生:多。

生:深。

師:你覺得哪一個字更能讓你感受到榕樹的生命力旺盛?

生:深。

(師板書:根深)

(生讀第八自然段,師相機點撥概括:葉茂)

師:巴金爺爺生平第一次見到這樣“枝繁根深葉茂”的大榕樹,心情怎樣?

生:興奮、激動、高興……

師:自由讀讀第7、8自然段,體會一下。

(生自由練讀)

師:下面,老師只讓你們讀一句話,看誰能夠讀出作者這種心情?哪句話?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不是。這句話三個詞,六個字,就是“真是一株大樹”一句。此刻,假如你就是巴金爺爺,我是同船的夥伴,你回抓住哪個詞語來讀告訴夥伴?為什麼?

生:“大樹”,因為“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師:能夠聯繫上文來讀書,究竟有多大,課前老師查閲了資料,樹蔭面積達到20畝,比我們學校的國旗廣場還大。

師:能夠抓住這個詞語讀讀嗎?

(生讀,注意突出“大樹”一詞)

生:還可以抓住“真是”一詞讀,因為當夥伴們説是一株榕樹時,我還是半信半疑的。

師:讀讀!

(生讀,注意突出“真是”一詞)

生:還可以抓住“一株”讀,因為當初“我”以為那是“許多株”。

(生讀,注意突出“一株”)

師:如果在句後加上一個語氣詞,你會怎麼讀?

生:真是一株大樹喲!

……

師:如果在句前加上一個語氣詞,你會怎樣讀?

生:哇,真是一株大樹!

……

生:老師,這句話後面可以加上感歎號讀。

師:老師也很贊成你的意見。

師: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同欣賞了茂盛的大榕樹,下面我們再去看看這鳥的天堂中小精靈們的活動場面吧!自由讀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清晨,鳥的天堂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畫出關鍵詞語,寫下自己的感受。

(生默讀圈畫批註)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鳥非常多,從“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能夠讀出來。

……

師:能夠邊讀邊想象眾鳥紛飛、百鳥爭鳴的情景嗎?

(生自由讀)

師:老師檢查一下看看你們想象到畫面沒有。不過,老師不讓你們讀,讓你們説。誰能根據提示説説?

【多媒體出示:我聽到的:起初( ),後來( ),最後( )。

我看到的:我們把手一拍,( )。我們繼續拍掌,( )。我注意地看着,( )。】

(生自由説後,指名説)

師:聰明的同學讀了“我聽到的”,就會有所發現——

生:鳥的叫聲越來月響亮。

師:讀了“我看到的”呢?

生:鳥的數量越來越多。

師:隨着鳥的叫聲越來越響亮、鳥的數量越來越多,作者的心情呢?

生:越來越興奮、越來越激動……

師:能夠讀出作者這種越來越興奮的心情嗎?

(生大聲練讀)

師:下面聽老師讀一句話,請你邊聽邊想象:此刻,作者在幹什麼?

(師加上動作表情示範讀“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一句)

生:我彷彿看到作者正在用手指着看到的一隻一隻的鳥兒。

生:我好像看到作者驚訝地張大嘴巴。

師:老師把這句話中的逗號變成頓號讀讀,你覺得行嗎?

(師範讀“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生:不行。這樣讀非常快,感受不到作者看到眾鳥紛飛是激動的心情。

生:不行,用逗號,更能感受到作者眼睛捨不得離開看到的每一種鳥。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生讀)

板塊四:自主選擇 背誦積累

師:看,就從這一個小小的標點中,我們就能讀出這麼豐富的意味,這就是名師大家文章的經典所在。課後,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寫樹或寫鳥的段落,有感情地背誦下來。同時,可以上網搜索巴金爺爺的《海上日出》讀一讀。

下課!

篇2: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明白老師來自哪嗎?

生:廣東。

師:提到廣東,你最先想到什麼?

生:荔枝。

師:是的,唐朝有位妃子最喜歡吃荔枝,你明白是誰嗎?

生(齊):楊貴妃。

師:楊貴妃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和汪老師比比,你們看有沒有相似之處。

(笑)

生:我猜老師必須和她一樣喜歡吃荔枝。

師:你真聰明,猜中了。同學們,對於廣東,除了荔枝,你還想到了什麼?

生:粵菜,吃在廣州。

生:水果,特產……

師:老師從廣東帶來了一些特產。

(出示圖片,學生饒有興致的猜説水果名字,並誦讀有關的詩句)

生:芒果、楊桃……

生: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生: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

師:我國文學巨匠巴金曾説:“南國的風物內含一種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裏,一切都顯出一種夢境般的美麗。”這節課汪老師就和同學們一齊走進我們南國一個夢境般的地方。

上課。

一、情境導入,感知全文

師:(配樂解説)在廣東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説:相傳四、五百年前,在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間有一塊泥灘小島。潮退外露,潮漲水淹。一天,一隻仙鶴看中了這兒環境靜而優雅,便銜來了一根榕樹枝,説來奇怪。不久,榕樹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又一個美麗的清晨,這隻仙鶴帶來了數萬只仙鶴,棲息在這棵榕樹上。從此,每於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鳴聲呼喚,凌空翱翔,野趣盎然,構成南國一個奇觀。

生:(齊讀)——鳥的天堂。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什麼樣的地方才能稱作“鳥的天堂”啊?

生1:有茂密的樹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沒有人傷害,很安全,鳥生活得完美、快樂的地方。

生3:景色優美,舒適、依山傍水,豐衣足食。

師:是的,確實是個很美的地方,汪老師曾多次去過那裏,每每置身於此地,都有一種陶醉,甚至迷戀,它靜謐、優雅,和諧、安詳,帶着你的想象再讀題。

生:(美讀)——鳥的天堂。

師:好,昨日大家都預習了課文,誰來讀讀這幾個詞語?其他同學注意聽。這兒有三個生字,三個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讀準了?

(課件出示:一簇簇不計其數樹梢做巢應接不暇興奮)

(1)正音:興奮

(2)理解應接不暇

(3)指導學生字:巢/梢/暇。(老師邊書寫“巢”邊解説:“巢”上部分三個“〈”要寫得勻稱,這是鳥的一家三口,下面是個扁“日”是鳥的窩,建在這樹木上,所以“巢”就是鳥的——家)

師:藉助預習提示誰能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生1:課文寫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物,

生2: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沒有看到鳥,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在早晨,看到眾鳥紛飛的景象。

師:到底是六年級的學生,能在預習中學會生字詞,瞭解課文的大致資料,並且理清了文章的層次。

師:再快速瀏覽課文,作者兩次去了鳥的天堂,有怎樣的感慨?

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這感慨地味道再讀的濃一些。

生:讀。

師:有點味道了,但還不夠。

生:讀(重讀“的確”)

師:很好,突出了“的確”。一齊讀。

生:齊讀。

師:大家讀這句話,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生:鳥的天堂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

師:你怎樣理解?

生: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看到的是一株號稱“鳥的天堂”大榕樹,第二次去是在早晨,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鳥,證實了這株榕樹是真正的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棵大榕樹。

師:一株榕樹便天堂!這是怎樣的一棵樹啊。

二、重點讀“樹”,品味寫法

師:讓我們隨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陽的餘暉,走近這株神奇的樹,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地聽。

師:配樂朗讀1——9自然段。

生:閉眼聽。

師:你彷彿看到一顆怎樣的樹?

生:這是一株十分大的樹

師:請你把“大”寫到黑板上,

生:這是一株十分“綠”的樹

師:寫道黑板上

生:生機勃勃

師:寫道黑板上

生:茂盛

師:寫道黑板上

師:當作者看到這株大榕樹的時候發出了怎樣的感歎?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板書,這是作者第一次來到鳥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

生:讀。

師: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出來的?默讀課文的——9自然段,能夠動筆標註出來。

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交流:

生:“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從自己的親身閲歷寫出了這株榕樹很大。

師:是的,巴金常旅國內外,能夠説,見多識廣,對巴金來説大榕樹不足為奇,但這樣大的卻是第一次看到,可見之大。

生:透過河面變窄來説明它的大。

生:透過朋友的談論體現它的大。

生:“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由不可計數這個詞,感受到這是一株大榕樹。

師:課件出示這句話,再讀,誰還有新的發現?

生:應突出“一株”這個詞,作者從遠處看誤以為是很多株榕樹,走近看原先只是一株。

師:讀出只是“一株”的感覺

生:“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強調了“一株”。

分別找幾個同學讀。

師:把體會帶進去,都讀讀這句話。

生:自由讀

師:為什麼不可計數?這跟它的生長特點有關。找相關句子讀一讀。

生:“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師:見過“枝上又生根”的樹嗎?

生:沒有。

師:(出示老師在鳥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紹:大家看到這許多的像鬍鬚一樣的東西,就是榕樹的氣根,氣根的生命力很強,當它越長越長,垂到地面時,伸入泥土,就構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構成枝,就這樣橫幹直枝相連,盤根錯節,所以——

生:枝幹的樹木不可計數。

師:明白它究竟有多大嗎?

生:搖頭。

師:和會場相比,相當於20多個會場。

生:讚歎“哇”

師:把你的讚歎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表達出來。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生:獨木成林

師:人常説“獨木不成林”,但這棵樹卻覆蓋整個小島,構成了“獨木成林”的奇觀。難怪作者這樣讚歎——

生: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還有哪裏具體寫出了“大”?

生:“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卧在水面上一樣。”因為樹很大,所以樹枝垂到了水面。

生:樹枝卧在水面上,這個“卧”字讓我想到了我曾見過的巨大的“卧佛”。這棵樹就像一個巨大的“卧佛”一樣,很大,很安詳。

師:你能讀出這樣的安詳嗎?

生:讀。“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卧在水面上一樣。”

師:一個“卧“字彷彿又讓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生交流:(年代久遠,安詳,安靜、古老……學生:交流感受並把感受讀出來。)

師:多麼生動、巧妙的一個“卧”字啊,她靜卧在水的中央,獨立成一個小島,是那麼的安詳、優雅,自然、宛若一個隔離塵世的人間天堂啊。所以作者這樣感慨——

生: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讓我們再次走近這榕樹,引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

生齊讀:“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卧在水面上一樣。”

師:繼續交流,作者還怎樣寫出了這些特點?

生:“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用展示生命力,來表現茂盛。

師:它是怎樣展示的?

生:“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葉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來”

生:從“不留一點縫隙”我感受到這樹的茂盛,那麼大的一棵樹,居然不留一點縫隙。

師:引讀這段話。從哪裏還能體會到這種生機勃勃?

生:“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指名讀,輕輕自讀。指名讀

師:同學們注意到這個“似乎”,此刻把似乎去掉。

生:比較讀。

師:你覺得有“似乎”跟沒有“似乎”有什麼不一樣?

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如果去掉就變成真是的,而不是作者的想象了。

師:這“似乎”不是沒有,更不是絕對,而是帶有神祕的,那種捉摸不透的,讓人浮想聯翩的的生命的感覺!把這種似有似無的神祕感讀出來。

生:感情朗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讀這句話,大家有沒有疑問

生:“新的生命”是指什麼?作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呢?

師:再自由地讀一讀這句話,然後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麼見解,還能夠與夥伴交流交流。

(生自由地讀、體會)

交流:

生1:是躲在樹葉中的鳥在動。

師:哦,那是飛倦了小鳥們歸巢了,躲在茂密的葉叢中,看不見躲在樹上的小鳥,但是卻感覺到了“生命的顫動”。所以作者感到——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2:這是生命湧動之美,因為這樹的生命力很頑強,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葉子在生長出來。

師:這是無法抗拒的生命力,從它的每一片綠葉上都湧動着新的生命。讀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3:我覺得顫動還有一個意思,可能要颳風,一閃一閃的,讓人感到顫動。

師:把你感到這一閃一閃的感覺讀出來。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生4:我覺得樹葉太綠了,在陽光的映照下,閃耀着動人的光彩。

師:那翠綠的顏色,綠得鮮亮,綠得發光,看久了,似乎感到綠葉上的點點光斑像是一些可愛的小精靈在舞蹈,所以——

生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融入這句話中,好好地讀讀這句話。

展示讀。一個接一個讀下去。

師:那是風吹,是鳥動,是陽光的照耀,是新發的嫩芽,是那綠葉本身就藴育着無限的生機,所以——

生:(齊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這是樹葉在顫動,是生命在顫動,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顫動,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讚歎——

生:(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這也是我們的心在讚歎——

生:(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巴金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展現了這株大榕樹的勃勃生機,用我們的朗讀去再現這文字的生命!

生:齊讀第八自然段。

師:好的語言我們要積累下來。給大家一些時間,看誰記住的最多。

生背誦。指導交流背誦。

三、遷移練筆,引向讀“鳥”

師: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為什麼能如此的美麗,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還有天馬村的人們對它的愛護。幾百年來,人們把這棵大榕樹看作是一棵神樹,把樹上棲息的鳥看做神鳥,不許人們去觸動它,如果誰打鳥,就會受到家法的懲治,多少年來天馬河的人們就是以他們最純樸的環保意識,保護着鳥,保護着樹,所以,天馬村的人們至今仍然擁有——

生齊讀: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正是由於有了這美麗善良的南國的人,才有了這神奇美麗的南國的樹。假如你就是那第一隻飛來的仙鶴,你發現了這株美麗的南國的樹,你將怎樣召喚你的親人、朋友來此安居樂業?請你寫下最能打動他的話。

生:寫。

師:提示,能夠用文中的話,也能夠用自己的話。

交流。

生1:在南國有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它遮蓋住整個小島,獨木成林,那樹葉綠得發光,綠得發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點縫隙,哪兒冬暖夏涼,是我們生活的天堂啊!

生2:我發現了一個天堂,那兒依山傍水,豐衣足食。一株樹就是一片林子,周圍很靜,人們善良……

……

師:就在你的召喚中,一隻鳥飛來了,兩隻鳥飛來了,千百隻,千萬只鳥飛來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成了真正的——

生讀:鳥的天堂。

師:這天我們沒有看到一隻鳥,第二天清晨,當陽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的時候,我們再一次來到了那裏。起初,周圍是靜寂的……

(課件出示,學生靜聽配樂鳥鳴聲,音樂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聲鳥叫,之後越來越多。最後整個樹上變得熱鬧了!百鳥齊鳴)

師:你聽到了什麼彷彿看到了什麼?

生談。

師:那是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文學巨匠巴金又是怎樣透過文字來展示這種百鳥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請同學們回去後運用這天的學習方法自學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這天下奇觀(齊讀)——鳥的天堂。

同學們,認識大家很高興,老師從南國帶來了這“鳥的天堂”的旅遊畫冊,送給同學們,在這個小冊子中,有許多文人墨客歌頌“鳥的天堂”的詩句,同學們有興趣能夠賞讀,更多的去了解這天下奇觀——小鳥天堂。歡迎大家去廣東,去鳥的天堂——那夢境般的地方。

下課。

篇3: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資料。

2、認識南國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榕樹上中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3、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掌握動態和靜態的描述方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點語句:“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教學難點:

學習、體會做這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動態和靜態的描述方法。

教學方法:

教學中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語句情中研讀,境中探究。

教學用具:

媒體課件,朗讀錄音,字詞卡片等。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思考:“天堂”是什麼意思?

2、“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

二、自由讀文,理解課文資料

1、思考:作者幾次到鳥的天堂?

2、指名讀第一次、第二次到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三、指導分段:

思考:(媒體課件出示)

1、哪幾個自然段寫“我們”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的?

2、文章開頭就寫了“我們”已經到了鳥的天堂麼?

3、在到鳥的天堂前寫了些什麼?

4、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的還是我們在鳥的天堂嗎?

5、課文可分幾段?

四、學習第一段

討論回答:

1、這段講“我們”在去鳥的天堂的路上,你瞭解到哪些資料?

2、你從對天氣和景物的描述中,能夠看出“我們”又怎樣的情緒?

3、感情朗讀第一段。

(評析:從題目的關鍵詞語入手,設疑激趣,直奔文章重點。文章較長,第一課時從整體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資料,理清文章的脈絡。在教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圍繞學習問題進行討論,將學習活動化難為易。)

第二節

一、引言:上節課我們初步的學習了課文,分了段,學習了第一段資料,那請同學們思考:

師:我們已經陪伴着作者兩次遊覽了鳥的天堂,那麼,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呢?

(請同學們快速讀文,找書上的句子來回答。)

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課件出示這個句子,全班齊讀。)

師:觀察句子,發現了什麼?

生:有兩個鳥的天堂,為什麼一個有引號,一個沒有呢?

師:還有疑問嗎?

生:為什麼説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師:同學們問題抓得真準,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教師板書: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

師:好,以上問題我們在學習課文中逐步解決。

(評析:由兩次遊覽鳥的天堂的感受談起,又一次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帶給了討論、質疑、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間。僅僅抓住重點句“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引導學生去探索。)

二、學習新課

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鳥沒有?

生:沒有。

師:那看到了什麼?

生:大榕樹。

思考:那文中是怎樣描述大榕樹的呢?

(學生自由讀描述榕樹的語段,看看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讀後交流,讀懂了描述榕樹的那些資料或語句?

生:我讀懂了:“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樹木不可計數,枝上有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這句話是説榕樹枝幹多,不可計數,也從側面講榕樹十分大。

生:我讀懂了:“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這句話是講榕樹個性大。

生:我讀懂了:“那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這句話是講榕樹的葉子多而密。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大:枝幹不可計數

茂盛:葉多而密

師:“不可計數”怎樣理解為什麼會枝幹這麼多呢?想明白麼?

生:想明白。(學生理解“不可計數”)

師:“不留一點縫隙”説明什麼?

生:葉多、密、茂盛

(出示投影:指名到黑板前説出枝、幹、根)

師:一齊讀描述榕樹的語段,看有無新的瞭解?

投影描述“我有機會……伸進泥土裏。”的媒體投影。

師:枝上生根也是根,為什麼它會伸進泥土裏呢?這説明什麼?

生:這是因為土地潮濕,垂下來才會伸進泥土裏,天長日久也成了樹幹,這不僅僅説明榕樹大,也説明榕樹很古老。

師:這是榕樹特有的美,就應怎樣讀呢?(師指多名學生讀這段話。)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真有感情。

師:繼續看書,還有新的發現嗎?文中除了描述榕樹大、茂盛外,還寫了什麼?

生:還寫了綠。

師:從那句話能夠看出來呢?

生:“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是些榕樹不僅僅綠,而且充滿生機與活力。

師:(出示媒體課件)美嗎?

生:美。

(評析:透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品詞析句,感受到了榕樹的大、綠、茂盛,進而感受到了榕樹的美。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教師給每一個學生都創造了均等的學習、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展示自己的空間,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意識。)

師:應怎樣讀?

生:應用喜愛和讚美的語氣讀。

(老師指多名學生讀。)

師:同學們讀得太好了,感情真充沛。

師:看到這美麗的榕樹,作者發出怎樣的讚歎?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那麼,作者除了對榕樹的讚美,還有怎樣的感情呢?

生:熱愛。

(學生帶着讚美和熱愛的感情讀。)

(評析:教師恰當地指導“美讀”課文,培養語感潛力。讓學生一邊聲情並茂地朗讀,一邊展開聯想和想象,就像在學生頭腦中“放電影”。透過多種感官使文字符號、語音、好處、表象等有機結合,使語言文字所表述的資料,融合成完整、連續的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動起來,使他們有了主體的、全方位的感受和體驗。落實了情中研讀,境中探究。)

師:還有發現嗎?

生:“我彷彿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等我注意去看,卻不見一隻鳥的影兒。”為什麼?

(指多名學生讀、理解,從而理解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的原因。)

師:同學們,寫榕樹這部分中,哪自然段寫得最美?

生:第八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榕樹正在茂盛時期……那麼多的綠葉……那翠綠的顏色……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寫榕樹枝幹,根是用什麼方法描述的?

生:靜態。

師:第一次到鳥的天堂有什麼感受呢?

生:美、大、有生命力。

師: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你有什麼感受呢?

生: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那第一次和第二次怎樣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呢?

(學生激烈的討論)

師:這就是作者説“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的原因)

師:那麼哪部分是描述鳥的呢?

生:12—13段

自由讀文

師:你喜歡寫鳥的哪句?

生:“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師:那這句説明了什麼呢?

生①:鳥多。

生②:景色優美又壯觀。

師:那裏描述鳥的動詞説明了什麼?

生:多、動作千姿百態。

師:那同學們想不想看到了解在榕樹上快樂生活的情景啊?

(多媒體課件:榕樹、鳥,想象鳥在榕樹上飛舞,歌唱)

教師讀文,學生體會理解

師:這地方怎樣樣?有什麼感受?

生①:美。

生②:這是鳥的天堂,鳥的樂園。

生③:這的景色壯觀。

師:這就是第二個鳥的天堂的含義。那裏是鳥兒生活、繁衍、棲息的完美地方。那寫鳥與寫榕樹相比較,寫鳥是用什麼方法寫的?

生:在寫鳥時,採用的是動態描述的手法。

(評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引導,使學生張揚了個性,用心主動地學習基礎知識,發展了智力,養成了樂學善思的好習慣。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教應為學服務,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結:

師:那那裏為什麼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而且當地人不許別人去捉它們。所以那裏是鳥的天堂。

師:那裏之所以能成為鳥的天堂,是由於那裏的人們在保護它們。

但是據我所知,此刻這樣的地區很少很少了。由於人們不注重保護環境,亂捕亂殺,導致鳥類超多死亡,直接威脅着生態平衡,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護環境,保護鳥類,保護我們的家園,使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都成為鳥的天堂。

(總評:本節課的設計,緊密結合“情中研讀,境中探究”的理念,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為基本形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具體表此刻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敢於放手,給學生的思維帶給了時間和空間。整個教學活動:“初讀課文,粗知大意━穿針引線,直奔重點━品詞析句,理解描述方法━美讀感悟,體會中心”,無一不是學生的主動探究,正是由於教師放手,才有了學生的主動探究與思考,才有了學生的自主構建,才有了人人動腦動口的機會,才構成了會學善思的好習慣。

2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的認識和發展帶給了種種有利的條件,透過引導、啟發、講解、評價等等手段,給學生自讀、思考、質疑、辯論、認識等活動的機會,讓學習的活動成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學活動成為“立體的結構”。學生課堂發言活躍,在簡單愉悦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教師恰到好處的評價又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正是“以教師的善教之情激發了學生的樂學之趣。”

3教學時僅僅圍繞教學重點,採用中心研讀式教學。教師僅僅抓住對“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的理解,展開研讀和探究。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合作研究,營造了一個開放而有活力語文課堂,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的體現。)

篇4: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一、朗讀感受

師:上節課,同學們對課文己經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每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你能夠把自己感到最優美、最生動的那段課文,讀給你的同桌聽。聽的同學要想,你最欣賞同桌朗讀的哪些段落。

(生選優美段落,同桌互讀互評)

師:哪幾組同學來向我們展示一下

A組:

男生:(讀第8自然段)

女生:我覺得他讀得比較流利,但在感情處理上,“似乎……”這句話前面的感情太強烈了,後面上不去。(眾笑)

師:同學們,了不得,一上來就是一個專家級的點評。我想,她説得這麼好,讀得必須也不錯,請她讀一下。

女生:(略顯羞澀地朗讀第8自然段,讀完後學生自發鼓掌)

男生:她讀得很有感,請,比我好多了!

女生哨寸謝你。

師:剛d這位男同學有一點我個性佩服,他能以欣賞的語氣對同桌説“比我好多了”。學會欣賞是進步的開始,讓我們也把掌聲送給他。(師生一齊鼓掌)

B組:

男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女生:我覺他最後一句感歎句讀得很好。“當小船……熔樹”這句讀得太平淡了,為了襯托後面的感歎句,語速應稍微慢一點。

師:你來試試。

女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男生:她的語速、停頓十分好,感歎句讀得很有感情。我要向她學習。

C組:

男生:(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女生:我認為感情讀出來了,但“小船……流去”能夠讀得再慢一點。

師:同學們發現沒有,她的點評有策略:先肯定他好在哪T,然後指出他的不足,讓人聽了挺舒服的。

女生:(讀第8自然段)

男生:她讀得很好,讀出了感情,使人聽了能感覺到大格樹枝繁葉茂,十分有生命力。

師:她己經把格樹的生命力展現出來了。

師:這幾位同學選取的都是寫熔樹的。有沒有選取讀寫鳥的段落

生:(讀第12自然段)

生:讀得十分好,很有感情。

二、自主感悟

師:透過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大格樹是那麼生機盎然,鳥兒是那麼生氣勃勃,如果請同學們在這兩者之間選取其一的話,你會選取樹還是鳥請你作出決定。

(生選取XXX)

師:選取“樹”的同學請齊讀第7、8自然段。

(生齊讀)

師:選鳥的同學請齊讀第12、13自然段。

(生齊讀)

師:其實你們不知不覺地己經進行了第一次較量。覺得過臆嗎待會兒要進行第二回合的較量,看看大格樹和鳥兒誰更有魁力。喜歡“樹”和“鳥”的同學界限要分明一點:“鳥兒”往那邊去,“樹”朝這邊來。

(學生換位置集中)

師:此刻請“樹”和“鳥”仔細品味一下描述自己的段落,找出能形容自己特點的詞語,分別寫到黑板上。

(生朗讀、交流後,爭先恐後地上台寫詞語。)

師:此刻“樹”和“鳥兒們”把寫自己特點的詞都寫在黑板上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那裏邊有些詞不太適宜。不適宜的要修改,重複的要刪去。

(生思考交流後上台修改)v師:剛才我們『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認為適宜的詞語寫上去,此刻我們能不能把這些詞語組織起來,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一下你們自己

(生準備,小組討論交流)

師:請“樹”先來,能夠嗎

生:大格樹枝葉繁茂,顏色明亮,有數不清的枝丫,沒有大格樹,小鳥不能生存。

師:如果這樣介紹可能會更好一點:“我們枝葉……”(師把“我們”念成重音,暗示學生主角變化。)

生:我是一棵南國的大格樹,我有數不清的枝丫,枝葉是那樣繁茂。我顏色明亮,每一片樹葉都在閃耀,好像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生命力特強,沒有我,我們可愛的朋友小鳥就不能生存。

師:“鳥兒”們,你們上來吧!

兩女生:(甲)我聰明伶俐。(乙)我活潑可愛。(合)我們歌聲動聽,我們羽毛美麗。沒有我們可愛的小鳥,格樹就沒有這麼旺盛的生命力。

兩男生:我們是南國的小鳥,我們的羽毛色澤明亮,我們的歌聲婉轉動聽,我們聰明伶俐,我們活潑可愛。沒有我們可愛的身影,大家就不會去看格樹。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去看大格樹,是衝着他們去的。(面向“樹”組同學)你們同意嗎

眾“樹”:不同意。

兩女生:我們是南國之樹格樹,我們枝葉繁茂,能讓鳥兒築窩棲息;我們枝葉繁茂,能為鳥兒擋風遮雨。我們是小鳥生存的基礎,如果沒有我們大格樹,小鳥就不能生存,我們就是“鳥的天堂”。

師:多有詩意的表述!格樹就是充滿詩意地生活在這個空間裏。老師想請教一下,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剛才“鳥兒”説,沒有它們可愛的身影,人們就不會去看我們,李老師你也説人們看我們是衝着“鳥兒”去的,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本身也是很美麗的,是充滿藝術感的。

三、換位整合

師:請你們思考一下,在這篇課文中,樹和鳥是什麼關係

生:我認為樹和馬就應和睦相處,就像花和綠

葉一樣,有了綠葉陪襯,花才顯得更美。

生:我贊成剛d這位同學的話。我認為大格樹和鳥是朋友關係,而且關係十分密切。

生:大格樹是鳥兒生存的基礎,鳥兒在大格樹上棲息,為大格樹增色添彩,使它富有生命力。我認為馬和格樹是相互依靠的。

師:你不但善於傾聽,而且善於思考。

生:我認為馬和格樹是形影不離的,有樹的地方就必須會有鳥窩,必須有鳥兒,如果沒有鳥兒的話,樹就沒有生命力。

生:樹和鳥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鳥,樹很快就會衰老;如果沒有大格樹,鳥兒也唱不出動聽的歌。

師:能夠説樹因鳥而年輕,鳥因樹而可愛!

生:如果説大格樹是一幅美麗的畫,那麼有了小鳥,這畫才更完美。

生:我覺得要是把格樹比作一個人的軀體的話,那麼鳥就是這個人的靈魂。

師:“樹”和“鳥”都真心地感謝你,你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同學們,樹和鳥密不可分,還留着這條線幹嘛(師將黑板上劃分樹與鳥的線擦去)我們就應互相欣賞。

師:有了這個認識,“樹”讀寫鳥的部分,感覺可能會更好;同樣,“鳥”讀寫樹的部分,也會更有新意。

(“樹”齊讀寫鳥的自然段,“鳥”齊讀寫樹的自然段)

師:你們有什麼新的感受

生:我覺得鳥兒的確十分活潑可愛,歌聲也那麼清脆動聽。我認為有了鳥兒,大樹才會更有生氣,更有情趣。

生:我認為大熔樹枝葉繁茂,給我們鳥兒帶來了生存的空間。大格樹養育着我們,呵護着我們,我們就應感謝大格樹。

生:我認為這些鳥兒的確是羽毛美麗,歌聲動聽,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我想,如果它們是在為格樹塑造靈魂的話,塑造的就應是活潑的、天真爛漫的孩子的靈魂。

生:讀了這段話,我彷彿來到一棵十分美麗、茂盛的大熔樹下面,聽鳥兒歡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鳥兒可愛,大格樹美麗,宛如一幅漂亮的風景畫。如果有機會,我必須要去看看,讓這幅美景永遠留在我的心裏。

生:但願我也有這個眼福。

生:我不是很喜歡寫景的文章。一開始沒在意這棵大格樹,此刻我覺得這大格樹就是我們鳥兒真正的家園,我們不能沒有大格樹!

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申。”而剛才,你們己經識得廬山真面目了,真不錯!互相欣賞本身就是一種和諧的美!

四、拓展體驗

師:如果你是文中那隻小畫眉,你想唱些什麼呢能夠用寫小詩、寫歌詞、畫畫等各種方式來表達。(學生自主合作,大約10分後,學生上台展示)

師:同學們的想像十分豐富,創造力真強。我想用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一句名言來結束這堂課“人,詩意地棲居大地上1”

評析

我聽《鳥的天堂》可能不下數十次,這一回在浙江省第二屆“百課萬人”創新教學觀摩活動上聽李海達老師的課,猶如一陣清風撲面而來,個性興奮。教師對一篇使用了多年的教材的獨特解讀和獨到處理,學生在課堂上感悟到的人文精神、迸發出來的創造潛能,都讓我心悦誠服。雖然沒有使用課標教材,卻強烈地體現了《課程標準》倡導的新理念。

李海達老師的這節課,對《鳥的天堂》的人文內涵作了深入的開掘。原教材在知識和潛力的定位是“靜態和動態”,能夠説純粹是寫作技巧的傳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一般也是把大格樹的枝繁葉茂和小鳥的活潑歡樂分開來加以體會的。李老師別開生面地對教材作了處理,將寫樹和鳥的幾個重點段落的閲讀,從“分”到“合”,讓學生充分感受“樹”和“鳥”互相依存的融洽關係,感悟大自然中無處不在的整體和諧性,使學生實現了一次人文精神的昇華。而這種感悟和體會不是靠教師的説教,全是讓學生透過自己的聽説讀寫活動獲得的,就更加難能可貴了。

這種“分”和“合”,暗含着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隨機進行人格塑造的匠心。我們能夠看到,這節課始終充滿着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肯定學生的每一次成功、每一點進步,使得每一個學生,個性是相對後進的學生樹立起自信心。這節課的展開部分有兩個重要的板塊:一“自主感悟”,讓學生分別以“樹”和“鳥”的身份讚美自己,從中培養自尊、自愛和自信;另一個是“換位整合”,讓學生同時學會欣賞別人。這兩個板塊的實施,把學生引人物我同一的境界。我即是樹,你即是鳥,樹和鳥互相欣賞,構成整體;我和你也互相欣賞,互助互勵。當學生真正做到了認識自我,欣賞別人,他們未來的生活必須會更加幸福。這樣處理既基於教材,又超越教材,為學生人生的光彩塗了一層亮麗的底色。

語文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開發者。我們不能滿足於“教教材”,而應當是“用教材”。我們要“讓思想衝破牢籠”,與時俱迸地處理教材。優秀的語文教師有一雙慧眼,能用獨特的視角去審視教材,根據時代的需要和學生的現實創造性地進行教學設計。

聽李老師教《鳥的天堂》,又一次讓我感到“藝無止境”。語文教學永遠是一塊無限廣闊的創造的天地。讓我們認準方向,大膽地往前走!

篇5: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25課,先看老師寫課題。齊讀。

生:鳥的天堂。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心中,什麼樣的地方才能稱得上是鳥的天堂呢?

生:能夠讓鳥兒們生活得自由安閒的地方。

生:山淨水秀鳥語花香的地方。

生:樹木茂盛、讓鳥兒生活得安全無憂的地方。

生:……

師:哎呀,那該是多麼完美的地方呀!帶着想象,再讀課題!

生:鳥的天堂。

師:同學們,在75年前的一個傍晚,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在平靜的天馬河上,划着一條小船,就悠然地來到了這美麗的鳥的天堂。這天,我們就尋着當年巴金先生遊覽的足跡往欣賞鳥的天堂。

師:昨日,大家都預習了課文,字詞都熟悉了嗎?

生:熟悉了。

師:誰來讀讀這幾個詞語?

生:(讀)不禁不可計數興奮應接不暇

師:真不簡單!那裏有幾個多音字你都讀對了。全班一齊讀。

生:(齊讀略)

師:“應接不暇”什麼意思?

生:形容事物太多,看但是來。

師:讀了課文了,它在文中指什麼太多看但是來?

生:鳥太多,眼睛看但是來。

師:那麼這個“暇”指什麼?

生:指空閒。

師:你是怎樣明白的?

生:查字典。

師:這個習慣真好!

師:你們看,課文中指的是鳥太多看但是來。那麼,結合着課文我們也一樣理解詞語的意思。字詞都讀正確了,那課文都讀熟了嗎?

生:讀熟了。

師:想不想再讀課文?

生:想!

師:好,打開書,下面就請大家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呢?

生:(默讀思考)

師: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呢?誰來説一説?

生: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到鳥的天堂看到的美麗景色。

師:那作者幾次往了鳥的天堂?每一次是在什麼時間?分別又看到了什麼?你能這樣説一説麼?

生:作者兩次往了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沒有看到鳥,看到的是一棵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百鳥齊名的壯觀景象。

師:對呀,這樣就概括出來了,誰再來説一説?

生:(説略)

師:你概括出了課文資料還理清了文章的順序。是啊,作者就是兩次到鳥的天堂,在他完全領略了鳥的天堂的美景之後啊,還發出了由衷的讚歎,這在課文中也寫到了,誰留意到了?

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卧冬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對了!同學們,我們一齊來讀。

(齊讀略)

師:大家讀這句話,你有什麼疑問麼?

生:那裏有兩個鳥的天堂,第一個加了引號,第二個沒有加,為什麼呢?

師:是啊,讀了課文了,你能試着説一説這該怎樣理解呢?

生: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那棵大榕樹,由於作者傍晚往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看到的是一株號稱“鳥的天堂”的大榕樹。第二天早晨,當作者再一次來到那裏,看到了很多的鳥,證實了這株榕樹就是真正的鳥的天堂。所以,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鳥兒歡快生活的樂園。

師:噢,原先,一株榕樹就成了鳥的天堂啊!那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樹呢?(老師畫大榕樹的簡筆畫)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地朗讀課文5—8自然段,看看這株榕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師:這株榕樹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誰來説一説。

生:我覺得這株榕樹十分大。

師:(板書:大)繼續交流。

生:這棵大榕樹十分美。

師:它的美除了表此刻“大”,還表此刻哪裏?

生:表此刻它的“綠”。

師:(板書:綠)

生:還表此刻它的樹葉長得很茂密。

師:樹葉長得很茂密,所以讓我們感覺整棵樹長得怎樣樣?

生:長得很茂盛。

師:(板書:茂盛)

生:我覺得這棵樹佈滿了生機,生命力十分強。

師:(板書:生命力強)師:為什麼會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呢?同學們再一次默讀課文的5——8自然段,拿起筆來,畫出有關描述榕樹的句子,細細地品一品,靜靜地想想。一會兒我們再來交流。

師:我發現同學們都在專心體悟!來,我們來交流一下。哪些句子讓你感受到了這是一株十分大的樹呢?

生:“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透過河面變窄來説明它的大,

由於它的樹枝和葉子都伸到河裏往了,使得河面變窄了。

師:你體會得真好!再繼續找。

生:“一個朋友説那裏只有一株榕樹,另一個朋友説是兩株。”

師:你讀了課文了,那裏到底是幾株榕樹?

生:只有一株。

師:這更體現了它的——

生:大!

師:繼續交流。

生:“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作者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了它的大。

師:是的,巴金常旅國內外很多地方,見過很多大榕樹,但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到,可見之大。

生:“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它枝幹的數目都數但是來了,讓我感受到這棵樹長得很大很茂盛。

師:哎呀,bleachaway就這麼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就不可計數呀,為什

麼呢?看課文,誰發現了?

生:枝上又生根,有很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土壤裏。

師:這是一種什麼景象?你能想象到嗎?

生:這是一種很壯觀的景象......

師:想象到了,説不清楚是嗎?好,誰能上來把你想象的畫出來。(一名學生上台畫),比如説,這是榕樹的一根枝幹,(師畫),枝上又生根,畫一畫,這個根呢,就構成了新的枝幹,枝上再生根。就這樣無窮地生長,(師邊説邊寫省略號)所以枝幹的數目——生:不可計數。

師:[出示課件圖片]大家看,這就是榕樹的氣根,它伸進土壤裏,就構成了枝。然後枝上還會生根,根再構成枝,於是它長得枯藤交錯,盤根錯節,所以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師:人們常説“獨木不成林”,但是這棵樹呢?

生:(大聲説)獨木成林。

師:所以作者説“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卧在水面上。”一個“卧”字,又會讓你想象到什麼呢?

生:我想象到它十分大,只看見樹葉看不見枝幹,遠遠看往就像一條長龍趴在水面上。

師:能把你想象到的、品味到的讀出來嗎?

生:(生讀)一部分樹枝垂在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卧在水面上。

師:讀得多好啊!——卧在水面上。看來,真是一株——大樹。(課件出示大樹圖片)它究竟有多大呢?課前同學們都蒐集了資料,誰有了解?

生:這株樹生長在廣東省新會縣天馬河上,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師:很古老的一棵樹啊!

生:它的佔地面積有一萬多平方米。

師:同學們明白嗎,咱們平時上課的教室大約50多平方米,也就是説這株樹相當於200多個這麼大的教室。

生:(驚奇地)哇!

師:看來,這真是一株——

生:大樹!巴金先生以前見過麼大的樹嗎?

生:沒有。

師:那此時他會是什麼樣的情緒?

生:驚奇。

師:對啊,和同學們剛才的感受是一樣的!此刻,誰再來讀一讀這段話。(課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生:(讀略)

師:你的讀讓我們再一次領略了榕樹的大!

師:繼續交流。那為什麼又給你留下這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再快速瀏覽一下第8自然段。(課件出示第八自然段)

師:好,誰來説一説。

生:“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説明榕樹很茂盛,生命力很強。

師:它把生命力怎樣給我們看?

生:展示給我們看。

師:那它是怎樣展示的?

生: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

師:平時我們説綠葉是“一片”,而那裏説是“一簇”還“堆在別一簇上面”,請同學們再輕輕地讀讀這句話,看你能想象到那種景象嗎?

生:(生讀,想象)

師:你想象到什麼?

生:我想象到樹葉層層疊疊的,很密很密的,一堆一堆的。

師:好,帶着想象你再讀讀這句話。

生:(讀略)

師:對呀,正由於樹葉那麼多,那麼綠,所以給了作者這樣的感覺——齊讀(課件顯示紅色字體: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抖。)

師:哎,大家看,作者感到“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抖”。這該怎樣理解?聯繫上下文,藉助平時的生活感受,誰能試着談一談?

生:一陣風吹過,颳得樹葉顫抖了。

師:有這種可能。

生:樹葉裏邊有鳥在撲翅膀,帶動着樹葉顫抖。

師:哦,是飛倦了的小鳥回巢了,躲在葉叢中,樹葉太密了,看不到小鳥,但卻感覺到了生命在——顫抖。

生:夕陽照在樹葉上反的光,很刺眼,看得時間久了,感覺樹葉在晃動。

師:或許是這樣。

生:我覺得他們説得都有道理,但作者説“似乎”就是不確定,樹葉也許根本就沒動,這株榕樹生命力太旺盛了,每一片綠葉都煥發着勃勃生機,就給了作者這種感覺。

師:哦,看來,對於同一個資料,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或許是風吹,是鳥動,或許是陽光的照耀,是那綠葉本身就孕育着無窮的生機。那究竟哪種理解更能吻合作者當時的心境呢?

生:我覺得課文中説:“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説明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樹,作者從它的每一片綠葉上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機。

師:你再一次聯繫了上下文談出了更深刻的理解,你再來讀讀這句話好嗎?

生:(讀略)

師:那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棵樹呢?大家看——(出示大榕樹視頻片斷,生欣賞)

師:什麼感受?

生:這棵樹真大呀!

生:這棵樹佈滿了生機,是生命的奇蹟!

生:這棵樹太綠了!

生:這棵樹真是太大了!我從來都沒有看到過這樣大的樹。

師:是啊,看到了這樣的一株樹,作者也發出了由衷的讚歎呀!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板書: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這是作者初次到鳥的天堂最真切的感受。再讀——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讓我們再次走進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生:(配樂齊讀第八自然段)

師:朋友們把這兒叫做“鳥的天堂”,但是巴金先生卻沒有看到一隻鳥的影子。他的心中難免會有一絲的遺憾!第二天早晨當作者再一次來到那裏,起初,四周是靜寂的,之後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12、goodlucktoyou13自然段。生:(讀略)

師:讀這兩個段,你感受到什麼?

生:我感受到這兒十分熱鬧。

生:大榕樹上的鳥很多。

師:對,鳥十分的多!(板書:鳥多)

師:那鳥多到什麼程度呢?請同學們再快速地瀏覽一下這兩個自然段,誰來説一説?

生: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生: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生:我留意地看着,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了那隻,另一隻有飛起來了。

師:是啊,作者早晨來到那裏,起初,四周是怎樣的?

生:靜寂的。

師:之後呢?

生:忽然起了一聲鳥叫。

師:我們把手一拍,就看到了什麼?

生: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

師:之後又看見——

生:第二隻、第三隻......

師:就這麼三隻鳥嗎?

生:第一千只!

生:第一萬隻!

師:成千上萬啊!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

生:熱鬧了。

師:怎樣個熱鬧法?

生: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師:兩個“到處”又讓你想象到什麼?

生:想象到鳥很多,哪兒都有。

生:樹枝上有。

生:樹葉上有。

生:水面上有。

生:天空中也有。

生:我們的小船上還有。

師:對呀,真是鳥的海洋啊!你們看,有大的,也有——

生:小的。

師:有花的,也有——

生:黑的。

師:各種各樣的鳥啊!它們在幹什麼呢?

生: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師:同學們繼續想象,還有的鳥會怎樣呢?

生:還有的鳥在梳理自己的羽毛。

生:還有的鳥在水面上嬉戲。

生:還有的鳥在天空中自由安閒地翱翔。

師:哎呀!你們的想象讓大榕樹上變得更熱鬧了!看清楚了這隻,dejavu又錯過了那隻,看到了那隻,另一隻又飛起來了。所以作者感到眼睛——

生:應接不暇。

師:想不想感受一下這熱鬧的場面?(出示視頻片斷,生欣賞)

師:想説什麼?

生:(興奮地紛紛舉手)

師:我看得出大家肯定有很多話要説,但是,不要説,什麼也不要説,就讓我們的讀來再現大榕樹上這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好不好?(課件出示12、13自然段)

生:好!

師生:(接讀12、13自然段)

師:看着這熱鬧歡騰的`場面,小畫眉心中也有很多的感慨!它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唱着,你們想,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他會唱些什麼呢?

生:它會唱大榕樹是我的莢冬我生活在那裏太幸福了。

師:小畫眉唱出了自己的心聲啊!

生:那裏的農民太好了,一向保護着我們。

師:是的,課文當中也寫到了。

生:歡迎各地的遊客到那裏來觀光遊覽。

師:必須會的!

生:大榕樹有了我們會更美麗,會更顯得佈滿生機和活力。

師:對呀,樹給鳥帶給了幸福的莢冬鳥為樹增添了生命的活力,兩者相互依存,共同孕育了無盡的生命力呀!再加上人們的刻意保護,終使這棵美麗的大榕樹成了真正的——

生:鳥的天堂。

師: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面!也正是由於巴金先生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所以他不由自主地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課件出示)

生:(齊讀)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卧冬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師:(出示巴金先生的照片)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巴金先生,一代文學大師。他用文字為我們展示了大榕樹上百鳥出巢的生命之美!你們明白嗎?2005年的10月17日,他已經逝世了。他人固然走了,但是他的文章仍然像這株大榕樹一樣永遠煥發着勃勃的生機。由於他的描述,更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海。課下,同學們能夠找到他的《旅途隨筆》再讀一讀,更多地往瞭解這天下異景——鳥的天堂。還能夠到網上往查一查有關的資料,有可能的話親身往走一走,看一看這天的鳥的天堂又是一種怎樣的景象。有機會我們再來交流。

反思: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同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是優秀的教學就應秉持的理念。那麼閲讀教學究竟如何才能獲得一種更為靈動深進的對話,成為一種高質量的對話呢?筆者就這一方面談談在《鳥的天堂》這一課的實踐與思考。

1、淡化預設不固守。在現實的課堂中,當我們拿着課前精心預設的教案靜心與學生對話時,學生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跳出我們課前預設的規範話的框架,給我們毫無預備的意外。應對“意外”,我們不應固守預設,而就應尊重學情,力求在對話中天生“對話”,這是新理念指導下的教師應有的情懷。在理解第八自然段中“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抖。”這句話時,學生對“新的生命”的熟悉與預設的“榕樹的勃勃生機和頑強的生命力”產生了偏離,有的學生把“新的生命”理解為小鳥甚至説是有毛毛蟲在樹葉上是根本不對的,此時我加以點撥“究竟哪種理解更能吻合作者當時的心境呢?”激發起學生再次“潛心會文”的熱情,從而使對話更深進、有效,學生在對話中更深進地理解了文本。

2、注重自悟不浮躁。閲讀教學中有效生動的對話是學生在教師搭建的平台上展現對文本的獨特感悟、分享聰明的過程。深刻的感悟是進行用心、有效對話的條件。只有讀得越多,想得越深,感悟才會越豐富。教學中“這是怎樣的一株榕樹呢”題目提出後,我不是急於讓學生回答,而是給予學生充分的“悟”的時間,引導學生深進讀書、思考、標註、討論,使學生獲得了較為豐富的感悟,產生了對話的內在需要,於是,師生對話也便成為彼此情感交融、聰明碰撞的過程。

3、珍視多元不獨裁。真正的對話應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多元解讀,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對話的過程中,我從尊重學生出發,努力做到認真傾聽每一個學生的聲音,把肯定、讚揚及時地傳遞給每一個學生,於是學生的對話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對話水平逐步進步。

師生同等對話不是偶有所得即興發揮,它是專心靈感動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靈魂塑造靈魂,用聰明開啟聰明的相互造就。只有在師生同等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相互碰撞、相互迴應、相互融合、相互營養、相互創生,只有在師生同等對話的過程中,才閃爍着一種活動的天生美,這樣的課堂才佈滿了生命力。然而我們深深地明白,只有憑藉教師自身過硬的綜合素質的支撐,才能擁有這樣賞心悦目的語文課堂。

反思自己,缺少的是自信,缺少的是底藴,所以對課堂的調控還不夠自如從容,於是出現某些環節教學時間調空不當、某個題目不能完全放開使學生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等現象。“腹有詩書氣自雄”,今後,我應倍加努力鑽研、探索、進步自身素養,洗盡鉛華,盪開浮躁,上出富有實效對話的、具有濃濃“語文味”的根基紮實的課。

點評:

教師能夠按照學習語文和熟悉事物的規律,精心安排教學程序。每個教學環節,均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努力營造一個寬鬆***的教學環境。把“讀”的練習貫串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面向全體學生,採用各種形式,把“讀”和“思”、“讀”和“説”、“讀”和“畫”這幾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往想象語言文字所描繪的畫面,往體驗作者藉助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情感,以思引思、以情生情,讓學生在文本里面“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學生有了較為廣闊的思維空間,就充分展示自己,從而得到了鍛鍊,促進了發展,成為課堂上的真正主人。

篇6: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一、教學目標設計:

(一)認知目標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識本文中的動態和靜態的描述。

感情朗讀課文。

(二)情意目標

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南方的優美風光,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透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育學生養成主動讀書思考的良好習慣。

二、情境設計:

《鳥的天堂》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寫景散文,它描述的是生長在我國南方的一株美麗的大榕樹。文章以鮮明的動靜比較手法,生動地描繪了這株大榕樹是“鳥的天堂”,從而讚歎了我國南方水鄉自然環境之美。

在教學本課時,為了把學生帶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中,我透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和多媒體錄像,設置了以下幾處情境:

情境1:多媒體出示大榕樹上百鳥鳴、羣鳥飛的錄像,教師的語言描繪,創設了“我”來到大榕樹下的情境;情境2,伴隨着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的錄像片斷,使學生進入“我”欣賞大榕樹的情境中;情境3,伴隨着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上羣鳥紛飛的錄像,使學生進入“我”欣賞鳥兒的情境中。

三、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放大榕樹上百鳥叫,羣鳥飛的錄像):同學們,在我國南方生長着一種美麗的榕樹,樹上住着許多鳥兒。看,鳥兒們飛呀,叫呀,它們生活得多麼自由,多麼歡樂啊!這��就是鳥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

這天,我們就跟隨我國著名作家巴金一齊去欣賞這鳥的天堂。

2、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師: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看一看,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每次是什麼時候去的?看到了什麼?有不懂的詞、句子用直線畫出來。

生:讀(略)

師: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

生:兩次。

師:第一次是什麼時候去的?

生:傍晚。

師:看到了什麼?

生:榕樹。

師:(板書:榕樹)第二次呢?

生:早晨,看到了鳥兒。

師:(板書:鳥兒)

3、質疑問難

師:大家讀懂的真不少,把讀不懂的也提出來,我們一齊討論。

生:“那翠綠的顏色,……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生:“逼近”是什麼意思?

師:誰明白?

生:“逼近”就是“靠近、接近”的意思。

生:作者為什麼説“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同學們讀懂的多,提的問題更好,我想,只有認真讀課文,才能做得到。

(二)、問題探究,自讀自悟

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述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後感受最深的句子。

生: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電腦出示)這是個什麼句子?

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生:感歎句。

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生:對鳥的天堂發自內心的讚歎。

師:大家一齊來讚歎鳥的天堂。

生:齊讀。

師:作者看到了什麼,才發出這樣的讚歎?

生:作者看到了榕樹、鳥兒,才發出這樣的讚歎。

師:課文是怎樣寫榕樹、鳥兒的?請同學們閲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電腦出示)

1、作者為什麼説“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用曲線畫出課文中描述榕樹、鳥兒的句子,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為什麼不加引號?

2、為什麼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讀、畫、小組討論(略)

(三)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師:作者是怎樣寫這株大榕樹的?

生:讀(略)

師:傍晚,我們划着小船向河中心移去。(放配樂錄象:大榕樹)

生:(欣賞)

師:此刻你有什麼感想?

生:榕樹真美。……榕樹真大。

師:這真是一株大榕樹啊!(電腦出示)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上又生(),有許多()直垂到地上,()進泥土裏。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卧在水面上。

填空。

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紅字部分描述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生:(讀。討論)。

師:誰來做填空?

生:(讀)。

師: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生:我從這段話裏讀出了榕樹大。

師:你是怎樣讀出來的?

生:它的根多、枝多,能夠讀出樹大。

師:(板書:枝、根)紅字部分描述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出示插圖)

生:這是大榕樹的真面目。

生:枝上生根,根伸進泥土裏又成了新的枝幹。這真是一種奇特的景象。

師:看到這大得罕見的榕樹,我們能不驚喜嗎?把這段話大聲朗讀,體會一下。

生:讀。

師:這棵大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它怎樣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電腦出示)

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紅字部分描述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為什麼會有這種景象?

生:自由讀。

師:從這段話裏你讀出了什麼?

生:葉子綠。

師:(板書:葉子)

生:葉子有光澤。

生:榕樹充滿活力。

師:“顫動”是什麼意思?

生:快速抖動。

生:樹葉在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樣貌。

師:紅字部分描述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生:榕樹葉一閃一閃的,充滿活力。

師:為什麼會有這種景象?

生:因為南方氣候濕潤。

生:榕樹正處於旺盛的時期。

師:誰能用一句話回答。

生:因為南方氣候濕潤,榕樹正處於旺盛的時期,所以才會有這種景象。

師:讓我們和作者一樣從心底發出讚歎。

生: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大聲朗讀,體會體會。

生:(讀)。

師:大榕樹枝繁葉茂,朋友説那裏是“鳥的天堂”,可我卻沒有看見一隻鳥。這是鳥的天堂嗎?

師: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經過鳥的天堂,看見了什麼?

生:鳥兒。

師:你能讀一下課本上寫鳥的句子嗎?

生:(略)

師:鳥兒真多呀,我們的眼睛都看但是來了,課文中那個詞説明這一點?

生:應接不暇。

師:你能聯繫上下文解釋一下嗎?

生:到處都是鳥,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眼睛都看但是來了。

師:我們也到鳥的天堂去看鳥兒,聽鳥鳴。(放錄像:鳥兒在榕樹上活動。)

生:(欣賞)。

師: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説什麼?

生:鳥兒真多。

生:鳥的天堂真美。

生:鳥的天堂真熱鬧。

師:這種熱鬧的氣氛,作者寫出來了嗎?(電腦出示)

讀一讀:

我們繼續拍掌……有的(),有的(),有的()。

填空。

想一想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生:填空。

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生:寫出了鳥多的程度。

生:表現了鳥的大小不一。

生:寫出了鳥的顏色各異。

生:還寫出了鳥的動作。

師:鳥兒在幹什麼呀?

生:(讀)。

師:(板書:叫、飛、撲。)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生:(讀)。

師:應對這奇妙的景色,作者不願離去,從心底發出讚歎。

(電腦出示)

為什麼説“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用曲線畫出課文中描述榕樹、鳥兒的句子,想一想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為什麼不加引號?

什麼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讀“昨日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師:(板書:鳥的天堂)此刻你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誰説?

生:(略)。

師:這這些活潑可愛的鳥兒在他們的樂園裏生活的多麼自由,多麼歡樂啊!哪裏是我們的天堂阿?

生:學校。

師:為什麼?

生:(略)

師:為什麼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生:大榕樹周圍的景色美。

生:大榕樹枝繁葉茂,便於鳥兒築巢休息。

生:農民不讓捉鳥,使鳥受到保護。

師:作者寫大榕樹的美麗抓住了它的枝、根、葉,也就是事物的靜態來寫的,(板書:靜態)而寫鳥則抓了鳥的活動變化,也就是事物的動態來寫的,(板書:動態)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寫得生動活潑,富有變化,我們彷彿身臨其境,像作者一樣捨不得離開鳥的天堂。

(四)、感情朗讀。

師:請同學們選一段你最喜歡的課文讀一讀。

生:(讀)

師:誰讀給大家聽?

生:(讀)

師:讀的真好,我們一齊學着它的樣貌讀這一段。

生:(讀)

師:大家讀的好,學的更好,鳥的天堂美,巴金寫的更美,大自然中到處有美景,大家想寫出自己看到的這些美景嗎?

生:想。

師:下一節課,我們一齊學習作家寫景的這種高超技藝。下課!

篇7: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師:這節課讓我們繼續隨着巴金爺爺走進鳥的天堂,去領略那裏神奇而壯觀的迷人景象。透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有哪些收穫呢?

生1:我瞭解各個生詞的意思。

生2:明白了各個段落的段意。

生3:我明白榕樹所在的位置。

師:在哪呢?

生3:廣東省新會縣天馬村。

師:明白了它的位置,那有機會我們就能夠到實地考察一番。還有什麼收穫?

生4:學到了許多詞語和句子。

師:對於你的寫作會有很大的幫忙,是嗎?十分棒!你們能夠將所學的知識象過電影一樣在腦中呈現一遍,這對這天的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忙。在第二次預習當中大家又有了許多新的想法,鄭老師把它總結了一下,我們一齊來看一看。

(出示幻燈:1、有對字詞提出問題的;2、也有對句子提出問題的;3、還有就表達方法提出問題的。)

師:我想先問一下你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呢?

生:我發現課題鳥的天堂沒有加引號,但是在第九自然段卻加了引號。

師:你讀書十分仔細。還有沒有其他同學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有大部分同學舉手)十分好,認真讀書就會有新的發現。有個問題我覺得挺奇怪,你為什麼有這個想法呢?

生:因為文中的那裏陽光照在水上、照在樹梢一切都顯得光明瞭,我覺得光明磊落很少用來形象亮饜。

師:你覺得那裏光明的用法有些個性是嗎?還有沒有其他同學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怪不得他的文章寫的這麼好,大家應多向他學習,認真去體會作者用詞的與眾不同之處。

師:在預習提綱中有的同學提出要仔細觀察榕樹,觀察了嗎?

生:我覺得鳥的天堂這棵榕樹有很多的特點,你看這棵樹十分的大,是鳥棲息的最好的地方。因為福州被稱為榕城肯定也是以榕樹的特點出名,我想看一下福州的榕樹與鳥的天堂的榕樹有什麼區別。

師:榕城之人就應對榕樹有更多的瞭解,那麼你觀察之後瞭解了嗎?還有誰也觀察了榕樹呢?

(生紛紛出示圖片福州的榕樹形態各異,人們把它稱作慈祥的老者。)

生:我補充,福州的榕樹有着長長的鬍鬚,粗粗的幹,象一位年過花甲的老爺爺。

師:十分好,你還能用上比喻,想象出是一個慈祥的老者。下面請你們想一想:1、這株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巴金爺爺又是運用怎樣的語言文字來描繪榕樹生機盎然的美呢?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二段,看看作得是怎樣描述榕樹的美。(生邊讀邊做記號)

師:如果你是一隻從遠方飛來的鳥兒,經過長途跋涉之後想找個地方安家會選取這兒嗎?為什麼?(生討論交流,各小組彙報)

小組1:因為這有這麼大的榕樹,而且這株大樹還有許多的樹幹。

小組2:那裏還有許多的好鄰居。

小組3:那裏不受外人的打擾能夠無拘無束的生活。

小組4:我們找到了課文中的一處,我們想把它讀一讀。鮮鞘那裏有樹、有土、有水鳥兒就到了人間的仙境。

小組5:那裏的環境很好,四面環水,榕樹的佔地面積十分的大。

師:你從哪些句子能夠看出那裏是一個風水寶地?

生:我想請全組一齊來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我從那裏能夠看出榕樹的佔地面積十分的大,能夠容納十分多的鳥,而且那裏的鄰居也十分好。

師:他們抓住關鍵的語句,瞭解到那裏的佔地面積十分的大,想怎樣住就怎樣住十分的舒服。

小組6:我補充,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這句能夠體現那裏不但沒有危險,而且還有許多遊人來觀光,有時興起還能夠來一次免費的音樂會,真是又舒服又愜意。

師:還能夠聽音樂會,這確實是一個很愜意的地方。

生:我們也想來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小組羣眾讀)

師:我想提一個小小的問題,他們讀得怎樣?能不能比他們讀得好?

生:(齊)能夠。(全班齊讀)

生:這棵樹十分大,從資料上證明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就象北京人喜歡住在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一樣,我們也喜歡這株古老的榕樹。

師:説得真好,尤其是用上了古色古香這個詞,充滿了詩情畫意。還沒有其他的理由呢?

生:我們也會選取這時,不但能夠自由的飛翔,還能夠從樹與樹的空隙中看到外面的美麗景色。

師:我也會選取那裏。

生:我是鳥兒的攝影師,我拍攝了很多的照片,你看那裏陽光充沛、空氣清新還有水。這是房子的內部結構,樹枝參差不齊。

師:房子的滲水問題怎樣辦?

生:這是不可能的,從那裏能夠看出:"樹葉十分茂盛……"

師:這我也從那裏感受到,樹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誰也和我有同感?這樣吧,我們一齊到鳥的天堂去看看吧!(播放錄像師插話:你會選取哪兒?和你的同伴商量一下,邊看邊做出選取。)

師:怎樣樣?你們家的環境如何?

生:(齊)好!

師:在這麼美的環境中我們一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下面我們一齊把文章的7、8兩段讀一讀。(學生朗讀七、八段。)我看到好多同學都情不自禁的飛了起來,同學們、鳥兒們想去認識一下你們的鄰居嗎?透過看錄像能不能介紹一下你們的鄰居呢?

小組1:這就是我的鄰居畫眉鳥,他的歌聲真好聽,我每一天都能夠聽到他免費的歌聲。

小組2:這位是我的鄰居喜鵲鳥,有時我不在的時候,他會幫我打掃衞生。

小組3:這位是我的鄰居黃鸝鳥,我不在的時候,他還會幫我煮煮飯呢?(黃鸝鳥:謝謝你的誇獎。)

小組4:我的鄰居烏鴉先生別看他平時話多,但是他很熱心。(全組演讀)

師:表演得怎樣?

生:他們用上動作比較形象,但有些地方強調得不夠。"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能夠用鳥聲、鳥影進行比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讀得快一點,就像錄像上的鏡頭,速度十分快。最後還有一個地方,"有的站在樹枝上叫……"那裏要體現出鳥兒飛出來,十分得興奮。

師:你説得十分好,能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你的感受讀一讀。(生讀後,師也介紹了一種鳥)

師:還有誰要介紹

小組5:這是我的鄰居鴿子小組(先生),有信要傳遞的時候他總是熱心幫忙。

小組6:我是他們的網絡巡警,時常為他們傳遞信息,但是我也時常不在家,所以家就交給我們的百靈鳥小姐。

生:我就是百靈小姐,我都要成他們的保姆了,我又要做飯、又要打掃房間、又要看家。這位是我們的愛説話、而又熱情的烏鴉先生。

生:烏鴉先生幫忙他們看家、捉小偷,讓他們有來無回。這位是我們鳥的天堂的舞蹈家白鷺小姐。

生:我們鳥的天堂也是一個活動劇場。

師:他們介紹了歌唱家、舞蹈家、我也介紹了一種鳥,下面讓我們看看巴金爺爺是怎樣介紹的。(生朗讀課文)

師:好動聽的歌聲,畫眉鳥都唱了些什麼歌呢?

生:唱了《快樂老家》,因為他們的情緒很不錯

師:你是百靈小姐,你能唱兩句嗎?

生:我不會!

師:有點遺憾,但能説出歌名也挺不錯的。還唱了什麼歌曲呢?

生:我常聽到畫眉鳥在演唱《歡樂頌》。

師:歡快的鳥兒自由地歌唱,他們的情緒必須不錯。你們的情緒怎樣?我們從歡快的節奏中回過頭,看看這些問題你們解決了嗎?(出示問題)

生1:我想解決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有些地方用上引號?加引號是作者告訴朋友這是他想象到的,沒有加引號是他看到的。

生2:我補充,這個問題是我提的,之後我自己想明白了,我覺得,有些地方用上引號,實際上是指這棵大榕樹為鳥兒帶給了生活的環境,所以鳥的天堂加引號,而沒有加引號的鳥的天堂則是作者真正看到的,許多鳥兒在一齊歡快的歌唱。

生3:為什麼用光明這個詞,是因為在陽光的照射下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而且鳥的翅膀上下飛動得那麼快,一瞬間也能產生光明的感覺。

師:包括剛才,我們看錄像所見到的。

生:我補充,用光明更能體現那裏是鳥的天堂,因為天堂是象徵着完美、和平、快樂的,所以用光明。

師:這也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為什麼用鳥的天堂作為文章的題目。

生1:這個光明也説明了鳥的天堂一切都充滿了期望。充滿了鳥兒對鳥的天堂的完美的期望。

生2:我能解決第三個問題,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實際上是説,那裏給鳥兒一個新家,在其他地方鳥兒會受到獵人的捕殺,而那裏卻不必擔心。

師:為什麼不必擔心呢?

生:因為文章中提到"那裏有農人的保護"。

師:對了,那裏有保安,所以很安全。

生1:因為,那裏説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顫動,試想一下那裏有多少片呢?十分誇張地形容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隻鳥兒。

生2:我補充,每一片綠葉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顫動,就想起剛才所説的寄託着鳥的期望,還有這樣就體現出榕樹十分有生命力的感覺。

師: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覺,我們一齊把它讀一讀。(生齊朗讀。)

師:學完鳥的天堂你們最想説什麼呢?把你最想説的話寫在題目旁邊。請幾位同學上來寫。最後有感情的讀出自己寫下的話。(幾位同學板書,其餘生認真地寫)

師:哪些同學在這節課上沒有機會發言的,請舉手。讓我們先把機會留給他們。

生:鳥的天堂不愧是鳥的天堂!

師:能不能用你充滿激情的語言來説一説呢?(生再讀)比剛才好多了,有些同學已情不自禁的給了掌聲。

生1:鳥的天堂真的是鳥的天堂,它舒適、安全、還有農人的保護。

生2:鳥的天堂榕樹茂盛,眾鳥紛飛的場面是我生平第一次所見,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

生3:是大榕樹給予了鳥兒快樂,是大榕樹給予了鳥兒生命,它是鳥兒賴以生存的家園。

師:很有感情,聲音也很動聽,而且還用上了排比的句式。真好!

生:天堂是美麗的,天堂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堂是純潔的,天堂是温馨的。

師:鳥的天堂確實是我們温馨、美麗、舒適、快樂的家。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如果有機會的話,你們能夠親自去廣東省新會縣天馬村實地考察一番。

教學評析:

(以下方曉敏簡稱方,鄭錚簡稱鄭)

方:這節課是我校在開展增強語文課堂活力之後較為成功的課例。在此談以下幾點感受,首先,老師在課堂上比較注重學生的課堂生活即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在課堂上較為多次的出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場面,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就更加有利於老師、學生擁有新的發現。因此,我們經常在課當中看到老師經常會有驚喜,學生身上經常會有閃光點出現。

鄭:教改這幾年我發現其實不僅僅是學生在發生變化,老師也在發生變化。如果用一個欄目來形容的話,他更像是實話實説。老師就像是主持人和觀眾進行平等的溝通,甚至有的時候直接把話筒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來唱主角。有時你會發現他們比你原先設想的講的還要好。

方:我的第二點感受是:這節課十分注重學生獨特的體驗和感受。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個性品質,那麼在課堂如何體現學生的這種個性反映呢?如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呢?我記得一位教育家曾説過:"閲讀一種被引導的創造"。因此,學生在閲讀中不是消極地理解,而是用心的創造發現,這一點在這節課上做得很不錯。

鄭:我們常説:"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個千個哈姆雷特",其實,學習也是這樣。在對一篇文章感悟的過程中,也會因為他們的想法不同,所表達的資料也有所不同。比如,課前我讓學生對文章提出很多問題,課上讓他們來解決。這時就出現了相同的問題,不同的學生有不相同的見解,這樣思想與思想之間的相互撞擊,就有了火花的產生,也就更讓人有以外的驚喜。

方:我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教師主角的轉變。以往我們的老師常常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受,而這節課則沒有這樣的感覺。老師在課堂上不僅僅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更是閲讀活動的促進者。

鄭: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係就應就是一種平等的關係,不就應是一種高高在上,似乎在統領他的臣民。教師只有以平等的態度和學生進行互相交流,這樣,學生才會很願意把他們的想法、觀點説出來。不至於擔心自己是不是説錯了,會受到老師的批評。

方:看來營造一種平等的氛圍,能夠有利於孩子實話實説,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情感。這節課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很重視孩子興趣的引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導向在這節課中也處理的較好。

鄭:平時教學中我就是讓孩子們喜歡哪一段就讀哪一段,這樣孩子們就能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把握讀書的側重點,並不是把老師的意志強加給他們。這樣也更有利於學生思想的表達。

方: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所學的資料感興趣了,必須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我想談談這節課不足的地方。第一個在引導孩子讀得過程中,讀得形式還不夠豐富,不夠多樣,老師就應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讀當中去感悟課文資料。如果有更多的讀的形式的話,會更好的引發學生的興趣及對課文的理解。

鄭:這也是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十分困惑的地方。怎樣讓孩子的朗讀水平進一步的提高?其實,朗讀水平提高了,學生對文章的領悟也就加深了。朗讀水平的體現也表示着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方:另外,這節課還能夠多留一些時間給孩子們進行問題解決。

鄭:當時老想着,我後面要上什麼?要如何完成設計的環節?因此把孩子們説的時間壓縮了。其實,想想就應讓他們盡情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更有利於他們對文章的理解。

方:期望今後你能朝着這方面繼續努力,也祝願你的課越來越成熟。

篇8:鳥的天堂教學實錄

昆一國小魏宏偉

實錄:

教師投影出示一張小鳥的圖片:一隻可愛的小畫眉正在枝頭上歡快地叫着。

師問:這隻小畫眉可愛嗎?

生:很可愛。

師:誰還説説?

生:看上去它既美麗又活潑,真惹人喜愛!

師:你使用了關聯詞從兩個方面説出了可愛,回答得好!

教師繼續投影出示文字:有一隻畫眉鳥在興奮地叫着,它可能在説些什麼呢?會唱什麼動聽的歌呢?

師:分組討論一下,假如你就是那隻小畫眉,你會説寫什麼呢?

討論後,學生紛紛舉起了手。

生甲:假如我是這隻小畫眉,我想對大榕樹説:“美麗的大榕樹啊,你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在你的懷抱中自由快樂地生活。我們感謝你啊,大榕樹,你是我們的天堂!”

生乙:我有成千上萬的小夥伴在大榕樹上生活,我們在那裏過着無憂無慮的日子,期望人們不要傷害我們,讓我們永遠擁有鳥的天堂!

師:是啊,要想鳥的天堂永遠是“鳥的天堂”,的確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還有誰要説?

沉默了一會兒,又有同學陸續舉起手。

生:我們的生活真快樂,期望別處的小夥伴來我們那裏做客!

師:看,我們的小畫眉多麼熱情好客!

這個學生回答後,教室沉寂了下來。

師再次啟發:小畫眉讚美完自己的家園,又看到我們偉大祖國這日新月異的變化,它個性想説説心裏話……

同學們又紛紛舉起手。

師:誰替小畫眉説説心裏話?

生:同伴們,你們明白嗎?2008年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到時候我們全家要飛到北京看一看奧運的盛況,為我國的體育明星加油助威。

師:看來,這隻小畫眉還是個體育迷啊!

生:昨日早上,我剛剛看完電視直播,神舟5號飛船把宇航員楊利偉送入了太空,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成員,聽説,這天早上,宇航員楊利偉已經成功回到地球,一切狀況良好,你説,我能不興奮嗎?

師:好!這天早上你看電視轉播了?

生:看了,一向看到七點半,差點兒遲到。

師生同時發出笑聲。

師繼續啟發:此刻,我覺得小畫眉個性想唱一首歌表達自己的情緒。

生:如果我是那隻小畫眉,我會高興地為大家唱一首《快樂老家》。

師:你會唱《快樂老家》嗎?

生:不,不會。

師:那麼班裏的同學誰會唱?

教室裏有的同學開始哼唱起來了:跟我走吧……

老師唱:天亮就出發,夢已經醒來,心不會害怕……

同學們的聲音也響亮起來:有一個地方,那是快樂老家,它近在心靈,卻遠在天涯……

師:同學們唱得真動聽,大榕樹就是鳥兒們的快樂老家!

又一個同學高高地舉起了手。

師:又有一隻小畫眉要為大家演唱了。大家歡迎!

生:我為大家演唱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

生開始唱:世上只有榕樹好,有樹的鳥兒像塊寶,投入榕樹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師:你唱得真動情,可你為什麼不説《世上只有榕樹好》呢?

生:我認為是大榕樹給了小鳥們幸福快樂的生活,大榕樹多麼像小鳥們的媽媽呀!如果我們是小鳥,我們的祖國就是那棵大榕樹!

師:你的理解真讓老師感動!

同學們都鼓起了掌。

反思:

《鳥的天堂》是一篇傳統課文,針對教材特點,在反覆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在語文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我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在以上的教學實錄中着重體現兩點:1、在閲讀過程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創造思維。2、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要善於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比如:聯繫生活想象小鳥的話);教師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促進者,在教師的關注、欣賞和激勵中促進了學生的反展(學生髮言後老師的評價);教師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在合作中師生互相感動、互相提高(師生合作唱《快樂老家》)。語文課堂教學要有激情,更需要老師具有駕馭的功力。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高。

互動點評:

教師針對教材特點在閲讀過程中體現瞭如下特點:

一是巧妙的設問。

教師在本課的巧妙設問,為學生創設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啟迪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同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收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二是,不是教教材。

本課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教師不是教材的傳聲筒,也不是教材的照相機,而是課堂生命活動的生髮者和創造者。教師對教學過程的預設及其動態發展的駕馭不僅僅僅是形式,更是教師教育觀念的體現。

三是,着眼於發展。

本課教師以適應學生身心的特點為前提在與作者情感共鳴中再以自己之情點燃學生之情,透過師生的交流、互動轉化為促進學生髮展的情境,進而給學生以自然的感受,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得到有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