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典寓言故事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73K

經典寓言故事之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通用多篇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延伸 篇一

【注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出處】《戰國策·燕策二》

【解釋】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 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佔了便宜。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勸誡人。

【近義詞】漁人得利、兩敗俱傷、從中漁利

【反義詞】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押韻詞】弊帷不棄、稱心快意、薰蕕異器、觸禁犯忌、同心共濟、街譚巷議、無立錐地、三徵七辟、梭天摸地、時談物議。

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 篇二

一隻蚌正張開兩殼曬太陽,鷸鳥飛過來,伸出長長的嘴巴來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雙殼,把鷸鳥的`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蚌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把你幹死!”

蚌對鷸鳥説:“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會把你餓死!”

它兩個各不相讓,誰也不肯放誰。這時,一個打魚的老人走過來,一下子把它們都捉走了。

寓意:爭狠鬥氣,往往造成兩敗俱傷,誰也沒有好結果。

原文: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小故事大道理:在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要警惕真正的敵人。

【説明】

這則寓言説明,兩相爭鬥,忘了共同敵人,結果就會兩敗俱傷,給敵人制造機會,給自己帶來災禍。它告誡人們:大敵當前,弱小者之間要聯合起來,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共同對付敵人。處理內部事務也是這樣,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鬥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寓意 篇三

故事裏的鷸和蚌都想置對方於死地,卻始終沒有考慮到這樣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這不是很可笑嗎?在現代社會中,如果兩個人的力量是不相上下的,還硬要爭出一個高低,只會兩敗俱傷,反而讓一直看好戲的第三者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在生活中,不論是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學着看開一點,不能因小失大。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 篇四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戰國時候,趙國要去攻打燕國,燕國派謀士蘇代去勸説趙王。蘇代就給趙王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隻大蚌在河灘上曬太陽,它剛剛張開貝殼,水鳥鷸就伸出長嘴去啄蚌肉,蚌連忙收緊貝殼。將鷸的長嘴夾住了。鷸鳥生氣地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我看你怎麼活下去?”蚌也毫不讓步地説:“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我瞧你也活不成!”正當鷸和蚌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被一位漁翁發現,他毫不費力就把它們捉住了。

蘇代告訴趙王,趙國攻打燕國就如同鷸蚌相爭,兩國都得不到好處,而強大的秦國就會像漁翁一樣得到便宜。

這個故事後來被概括成了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用來比喻爭奪的雙方互不相讓,結果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得到了利益。

古代寓言故事:鷸蚌相爭 篇五

古代寓言故事:鷸蚌相爭

望洋興歎是記載在《莊子秋水》裏的故事。秋天時山洪爆發,水奔騰而流,眾多的水都匯入了黃河。河面寬闊得連站在岸邊的`是牛還是馬都不知道。看到這麼氣勢磅礴的河面,這時河神自得其樂,認為這是自己見到最棒的事情了。河神看着水面,眼睛順着水流向東而去。在北海邊,面朝東邊看去,大海的盡頭都看不到。於是剛才那副自得其樂的神情收了起來,對着海神感歎,“道理聽多了,都覺得自己很厲害的,沒有幾個人能比得上。”

鷸蚌相爭:《戰國策燕策》記載鷸蚌相爭的典故。話説兩漢時期,趙國打算攻打燕國,辯士蘇代聽到很不贊成這戰爭。於是為了平息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蘇代對惠王説,“惠王,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經過了易水。這時候有一隻蚌剛剛從水裏出來想做個日光浴。正在這個時候,遠遠的鷸看到了,‘啊,真是美味啊。我的午餐有着落了,肥美鮮嫩的肉啊~’嚥了咽口水,鷸就飛過來,眼看就要啄到蚌的肉了。蚌一見,就立刻將自己的蚌殼收攏起來。這樣就夾住了鷸的長嘴。兩兩僵持了很久,一個夾着,另一個也不放。鷸説,‘今天不下雨,明天再不下雨你就變成死河蚌了!’蚌對鷸説,‘別説我,你今天嘴巴不拿出來,明天也不拿出來,你就變成死鷸了!’”説着説着兩個也都互相不肯放。後來漁夫看到了,就把它們一起抓走了。現在趙國,好吧,攻打燕國。燕國和趙國如果一直打仗僵持不下,這樣我們老百姓會覺得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跟那漁夫一樣把我們兩國給收了。所以,希望我們的大王多考慮這事吧。”惠王説,“好!”於是,惠王就決定停止攻打燕國。

鷸蚌相爭的寓言故事 篇六

自從漁夫把鷸鳥和河蚌抓回家之後,就把它們牢牢地裝在漁網裏。鷸鳥雖然長着一對兒翅膀,但在這柔軟而結實的漁網裏卻也是有翅難飛,河蚌也因為離開水太長時間而口渴難耐。為此,它們倆互相埋怨起來。

鷸鳥説:“都怪你,要不是你夾住我的嘴不放,我怎麼會被漁夫給抓住呢?”河蚌聽了,也氣呼呼地説:“這怎麼能怨我呢?我在那兒好好地曬太陽,你幹嘛要來啄我。如果不是因為你想吃我,我會去夾你的嘴嗎?你可真是豬八戒倒打一耙!”鷸鳥急得臉紅脖子粗地説:“怨你,就怨你!”“都怨你,都怨你!”河蚌也不甘示弱地嚷道。

這時,外面傳來了漁夫和妻子的説話聲。鷸鳥和河蚌不約而同地閉上嘴巴來側耳傾聽。原來漁夫家裏晚上要來客人,他們打算清蒸或者紅燒鷸鳥和河蚌來待客。啊,原來是死到臨頭了,這可怎麼辦呢?鷸鳥和河蚌直感到心跳加劇,頭暈目眩,冷汗直流。

河蚌暗自安慰自己道:“冷靜!冷靜!得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它腦子一轉想道:“想活命就得先逃出去,可怎麼才能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呢?哎,有了!”想到這裏,河蚌十二萬分誠懇地對鷸鳥説:“鷸大哥,都是我錯了,我不該去夾你的嘴巴,請你原諒我吧!”鷸鳥也不意思地搖搖頭説:“不怪你,不怪你,誰讓我想吃你呢!我要是不啄你的話,你也不會來夾我呀!”最後,河蚌和鷸鳥緊緊地挨在一起,它們打算化敵為友,團結起來智鬥漁夫。

傍晚時分,漁夫要準備晚飯了,他小心翼翼地揭開漁網,可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鷸鳥竟然帶着河蚌急速地飛走了。原來,鷸鳥和河蚌商量的結果就是:讓河蚌還夾住鷸鳥的嘴巴,然後由鷸鳥帶着河蚌飛離這裏。

鷸鳥飛到了海邊,它停落在沙灘上。這時,蚌殼慢慢地張開了,鷸鳥的長嘴巴從蚌殼裏抽了出來,它對河蚌説:“多虧你想出了好辦法,否則咱們肯定都變成漁夫的美餐了!”河蚌也真誠地對鷸鳥説:“不,應該感謝你!要不是你帶着我飛走,我怎麼可能逃出來呢?現在我們都安全了,這樣多好呀!”説完,它倆都笑了。

從那以後,鷸鳥和河蚌成為了一對兒好朋友,漁夫也從此失去了從它倆身上得利的機會。

寓言故事《鷸蚌相爭的故事》 篇七

寓言故事《鷸蚌相爭的故事》

趙國將要討伐燕國,蘇代(戰國時策士,縱橫家蘇秦的弟弟)替燕國遊説趙惠文王,講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恰好看到蚌出來曬太陽。鷸趁機啄蚌的肉,蚌把兩扇介殼一閉就夾住了鷸的喙。鷸説:‘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針鋒相對地説:‘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夾住不放),就有死鷸。’兩者誰也不肯罷休,這時過來一個漁父把兩者一起拎走了。”燕趙相對抗,都搞得很疲勞,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正在扮演漁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惠文王贊同蘇代的意見,停止對燕國用兵。

道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千百年來已為大家所熟知。這個故事説明:同志之間、朋友之間,應當團結互助,而不應當勾心鬥角,要看清和對付共同的敵人。否則,就必然會造成可乘之機,讓敵人鑽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