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土地為話題寫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05W

以土地為話題寫精品多篇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一

土地是於我,一個曾十分想逃避如今又百般想依偎的話題。

小時候,出生於偏遠的農村,整日裏的混在泥土裏,一如現在我的小丫丫一樣。甚至於連吃的飯裏也混有選不盡的泥巴。有時一口咬下去,沙沙的散得滿口都是。由於缺衣少食,大部分時間都是,成天光着腳,踩過烈日炙烤得發燙的鋪滿亂石頭小山路,踩過大雨後泥濘深陷的紅泥巴土埂路,踩過冬日大雪封山後看不見的記憶中回家的路。一路的泥土,重重的裹着我的蹣跚行走的小腿。每天晚上洗腳時總也洗不乾淨。只有要逢場的前一天晚上,才更加仔細的再洗一次。因為趕場會遇見很多的人,免得人家説咱家的孩子真邋遢。畢竟孩子是父母的臉嘛。在街上看到住在鄉鎮上一些穿戴好看的人,由衷的一種自卑和低人一等的念頭湧上心頭。

是的,我是農民的孩子,我的住址是土的不好開口的“某村某社”,不象街上的人是“哪條街多少號幾棟幾單元”的,聽這些次也很洋氣:直到現在我還對單元不理解,一聽到它,我就想起讀書時所説的單元測試的“單元”來。我們吃的東西只能是自己土地上種啥吃啥,他們想要吃的啥子東西都可以用錢買。我是農民的孩子,所以一生下來,就如同五臟六腑一樣,隨之而來的是分給我的人均一畝左右的責任田。雖然我還不能去經營,只有靠父母代勞,那是他們養育我的物質基礎。我就是這樣被國家撫養成人的,感謝我們熱愛的祖國分給我了一塊可以使用的土地,當然還有年復一年在這責任田裏勞作的父母,沒有他們的勞作,責任田裏不會長處莊稼。種莊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耗盡你一生的心血。在那個產量不高的年代,每年收穫的糧食,除去上交給糧站的“公糧”外,自己所剩的或多或少,就全看那年的天了。我的印象中是每一年都青黃不接。所以每年,小麥和包穀是必須要種的,因為它們正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成熟的,可以接濟一下倉庫裏斷續的大米。記得那時,要走親戚的話,送的東西,就是幾碗親戚家斷糧幾個月的大米,招待親人也是煮加上雜糧的大米飯,否則一般不在那個時節去的。即使是收穫的冬季,也要節約,我最愛吃的是紅苕乾飯中的紅苕了。

每年的熱天,我和媽媽是不愛吃麪的,我唯獨對包穀情有獨鍾,直到現在仍然十分酷愛:夏天的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母親就從地裏掰回包穀,日盛時,就坐在家裏把包穀米剝出來,再用磨子一推,由於包穀很嫩,不用加水就如同調好的面一樣,再加上一些糖拌勻,用小勺一勺一勺的分進燒的正沸騰着的水裏,煮個三起三落,就可以起鍋,裝在一個大盆子裏涼着,當然最好吃的也是涼冷了的時候,湯也稠稠的,中午吃不完,還可以晚上再吃。我喜歡得不得了。記得在讀高中時,我們對大學聯考都不抱多大希望,即使考上了也沒有錢,即使大學讀出來也找不到工作,到頭來還不如趁早點回家中自己的責任田。校長就特別對我們説,“要相信:‘一苗草,總有一顆露水養’”。難道那些包穀和小麥就是上天賜予我們那個年代的露水嗎。我不知道。土地對農民來説是怎樣的厚重,恐怕再沒有人比他們更懂的了。一首詩説的那樣“爺爺把自己埋在土地裏,父親把自己埋在土地裏”。怎麼才能離得開土地呢?

讀書年代,看着村裏的年輕人為了不將自己埋在土地裏,離開學校就紛紛外出,天南海北的打工,年復一年,每年回家都到處講自己在外一年所見的異域風情,那些或真或假的成功失敗、或虛或實的燈紅酒綠撥動着老老實實地在家種莊稼的人的心。於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成了我們的嚮往。記得同村的一個大齡小夥,外出兩年,聽説走遍半個中國,掙了不少錢,還把多年失修的土坯房子換成磚房,就這一點,足以讓鄉親另眼相看,膜拜萬分,還帶回一個年輕女子,回來也不事稼穡,逢場就趕,還進館子,一個十足城裏生活過的形象。後來,不知道怎的,那個女人沒有住多久就走了,連個孩子也沒有給他生過。幾年下來,責任田荒蕪得幾乎不能重新開墾。所吃的蔬菜也靠在鄰家園子裏去要。那開荒的艱苦是對幾年在外晃盪的懲罰——如同咒語一般拴住身份為農民的每個人——農民怎能不做好自己的責任田?再後來要賬的人隔三差五的來,操着各種口音問小夥家住哪。老實巴交的鄉親都大惑不解的如牧童遙指。

風靡一時的嚮往,使得不少人躍躍欲試地想躍出“農門”,當然也有很多人,他們通過多種途徑實實在在地跳出了“農門”。真真切切地過上了城裏人的生活——這是一種離開土地的生活。

雖然很想擺脱土地的束縛,但是在遷户口的那一天,我突然有一種莫名的落空感——一失去了腳踏實地的厚重感——一種對土地的眷念。嚮往已久的這一天,我沒有一點高興的心情。我不屬於土地了,我屬於什麼呢?讀書期間,我屬於父親離家千里外出打工給我寄來的微薄的生活費,工作期間,我屬於每個月所發用於購買油煙柴米的工資——它們如同土地一樣養育着我的生命。我的土地呀,變成了一張放在小小衣袋裏都顯得還小的銀行卡。雖然方便攜帶,但很容易弄丟,遠不如那小時候那一畝望不到邊的土地真切而實在。

離家在外漂泊多年,想有一個立錐之地都得付出百般艱辛,不就是一塊土地嘛,我為什麼要想主動放棄,又要竭力爭取呢?我不知道,只知道必須要爭取才行,否則我會夜宿街頭。

“萬能”的錢,可以用來買我想吃的很多東西:比如冬天可以買茄子和黃瓜,夏天可以買冬瓜和捲心菜,於是,春夏秋冬同呈一桌,夏天和冬天可以用空調驅除酷熱和寒冷,一年季節在家裏,只反應在台歷上。每天坐着人潮擁擠的公交車,即使水泥路面,也隔着半個車輪的高度,就這樣懸着,穿着套上襪子的皮鞋走在厚厚的水泥凝成的街面,遠離泥土,樓房越來越高,電梯難道要把我們送到天上?我成了一片無根的浮萍,來路歷歷在目,去向卻一點不明。

離開土→←地,我們容易失去本真,土地裏長出的天然的哺育我們生命的大米,經過加工就變成了有毒的大米,還有很多很多……,水不再清亮,天空不再蔚藍,空氣也不再純淨。當然人心也早已不純淨,看城裏有些人,為利益無惡不作。留下無盡的骯髒,遠不是在土地上生活的人能想象得到的,與此同時,城市生態的自淨化功能還遠比農村差得多。簡單的,比如城市的垃圾無一日不需要環衞工人的辛勤打理,而農村根本不用擔心這個。

前幾天在孩子大丫語文書上讀到選自郭寶林先生的《我在草原上追趕落日》中的一段文字“車輪追逐日輪,日輪在遠處山樑上喘息。車輪眼看就要追上,日輪卻又調皮的跳到更遠的一道山樑上。我們畢竟比夸父聰明,於是乾脆停下來,徒步走向一個小山包,用目光追逐落日。”讀完我就忍不住笑了,大丫滿臉疑惑地問我笑什麼?我就為我努力擺脱土地的結局有一種莫名的悲哀。

我們怎麼能離得開土地呢?想起學過秦牧先生的《土地》中説的“多少勞動者為了土地而進行了連綿不斷的悲壯鬥爭!”,是呀,這幾天新聞還在説日本煞費苦心的想變衝之鳥礁為島,菲律賓爭奪黃巖島,……,歷史上的爭奪土地的戰爭,從來就沒有停息過。

突然,想起周國平先生的在《人生哲思錄》中説道的一句“人,棲居在大地上,來自泥土,也歸於泥土,大地是人的永恆家園”。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二

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在多數人的世界觀裏自然地劃清界限,他們嘲弄鄉下人的愚蠢。殊不知,在一個時空裏去鄙夷另一個時空同樣荒誕滑稽。

現代化被趨同為秩序,強調用法律來規範人的行為,而對立面的樸實的鄉土居所卻被冠上混亂、俗氣的名詞。其實不需要法律,鄉土社會及其人們也能智慧有序,他們習俗,規矩就是他們習出來的禮俗,而規矩正體現在從土裏長出來的方方面面。

土裏生長出來的光榮歷史,使他們天生就有敬畏之心。土地是神,祭神如神在,在鄉土社會裏,流行的是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為什麼在城市人看來,鄉下人會顯得笨拙而又畏縮?那不是自卑,自身所處的環境中均是淳樸善良的莊稼人,何談高人一等和階級關係?是因為他們敬畏土地、熱愛土地,於是小心翼翼地侍弄着土地,也就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所謂的土氣的姿態。究其原因,是他們常懷敬畏之心,即使在鋼筋混凝土的雨林中,他們也能感受到腳下土地的厚實和温度,這是與土地相知相會的奇妙感,城裏人也許遜色得多。

談及感知土地,鄉下人還有着不可比擬的情懷,這是土裏長出的詩意。《詩經》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城中鮮有蟋蟀,至多也只是在殺蟲劑下一命嗚呼,所以,為什麼現代人缺乏詩意甚至不會寫詩?原因在此。其一,鄉下人對土地的感知又造就了他們敏感的特性,在對美好、詩意的把握上,城裏人不僅遲鈍,而且寡情。王開嶺説耳朵是心靈的旅館,而他們的特性之一卻是虐待耳朵。萬物之聲起於地,卻混着機器轟鳴積澱在身體的垃圾場,無法自動過濾。

其二,又不可或缺地聯繫到敬畏之心。敬畏,敬畏神明,也敬畏社會、集體、家庭。即便如今,鄉下人一直心照不宣地遵守着這默認的規矩。因為改革開放的潮流在城市中更深刻,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裏,個人的價值難以在時代中閃爍。所以,改革開放後,個人主義必然不受束縛,衝擊着家庭、社會價值觀。中國的傳統思想是自我主義,是在大範圍內的自我。這不等同於狹隘的個人主義。這種狹隘的自我使得即使是在乾坤面前,他們也無法做到無我,詩意又是在無我的境界中所生髮。所以缺乏詩意、缺乏敬畏之心也情有可原。

餘秋雨在《摩挲大地》中寫道:這塊灰黃的土地,怎麼這樣固執呢,它慢條斯理地承受過一次次現代風暴,又依然款款地展露着自己野拙的面容。誠然,時代需要發展,但我們也要常懷敬畏之心,也尊重每一片土地上的人們,走出現代滑稽。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三

我是農民的兒子,上天賦予我種地的使命,祖先給了我耕種的義務,我自己掌握着收穫的權利。我也更愛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三月的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五月的麥收,六月家門前的小河,七月的西瓜,八月的蘋果,還有父親那大山一樣的脊樑,都清晰了裝滿我記憶的搖籃。此刻的我,幸福的擔起了這副快樂的扁擔,紮根在這方貧瘠的泥土裏,盼望着和先人一樣,收穫一份自己的成績。

春天,我捧起澄澈的河水,澆灌理想的麥田,那涓涓溪流歡唱着,滋潤那些綠油油的生命,就像一串優美的風鈴聲,流淌進我的心裏,一望無垠的油菜花,映黃了我每一寸肌膚,微風中搖曳的桃紅,注入我生命的血液,流淌着赤誠色彩,暖暖的春風,梳理着我烏黑的頭髮,潤物細無聲的細雨,澤潤着我人生的夢想,

覆隴黃的日子裏,我揮舞着鋒利的鐮刀,收穫詩人的麥子。疏理滿樹閃閃的星星,潑灑殺蟲抗病的汗水。用甜蜜的生活,充盈圓滾滾的西瓜。播種秋天豐實的玉米。

花好月圓的中秋,是收穫的季節,黃澄澄的鴨梨,紅通通的蘋果,雪一樣的棉花,豐實的穀子高粱,我把所有成果都換成精神食糧,構造人生智慧的橋樑,粧點人生的豐碑,

我愛這片貧瘠土地,不去羨慕別人土地的肥沃,我揮舞着纖細的胳膊,緊握鏽鈍的鐵犁,小白兔的名言一隻鼓勵着我;‘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我會學習別人先進的技術,種出屬於自己的莊稼,創造出從來沒有的奇蹟,

生產資料成本的提升,使好多鄉親都放棄了這片不能養家活口的樂土,他們都去繁華的城市,尋找自己的理想,我從他們眼裏看到了無奈,看到了悲傷,但是我更清楚的明白,他們早晚還會回來,因為他們也深愛着這片神奇的土地。

還有那些破壞耕地的同志們,他們在自己的靈魂上,豎起罪惡的煙囱,把土地鑄造成自己的墳塋,祖先有靈,他們早晚會遭到應有的報應,

我日夜守護着它們,就像守護自己的生命,耕耘着它們,就像耕耘自己的人生,我一刻都不會放下笨拙的鋤頭,還有鏽鈍的鐵犁,期盼富庶的收穫,還有快樂地人生,哪怕有一天,見了祖輩,我也會內心無愧!

我深深的愛着這片土地。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四

我生長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肥沃的土地使我不斷地茁壯成長,也使我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無論我在哪裏,我無時無刻不想念它。這裏的風景是我所愛的。

不知什麼時候,我已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了。最初的情況,我在朦朧中還有點印象。童年有許多好玩、幼稚的事情,彷彿都藏在魔術袋裏。聽隔壁的阿姨説,我小時候常常跟她孩子吵架,兩個人還經常用嘴咬來咬去。想起來挺好笑的。但這充滿温馨感,也為我們倆現在的友誼打下了堅實基礎。

時間的長河在不斷流逝,歲月的痕跡也在不斷擦去。以前的石子馬路、土磚樓房和隨處可見的所謂“廁所”,如今,都已經不復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寬闊公路和新式樓羣,整潔別緻的公廁掩藏在綠化林中,把這片土地點綴得更加氣派和美觀。我為之感到無比驕傲。

變化最快的要數家鄉的環境了。廣闊的農田在減少,取代的是成片的工廠。每天都可以看到向外冒出的黑煙;每天都向小河小溪裏排放污水,河裏的魚蝦都快絕種了。我們游泳的地方沒有了,天空的顏色似乎也沒有以前那麼藍了。

然而,即使它變得再怎麼差,我還是愛這裏的風景。每次星期天,即使只放一個下午的假,我也總是回家的。因為家裏有親情,有温暖。只要接觸這土地,我就感到力量和信心。

我愛這土地,只因它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五

置身於這裏,你就像迴歸大自然一樣。我去過很多地方,如江南水鄉蘇州,天上人間杭州。現代化建設的上海等等,但我最喜歡東北。這兒有遼闊的土地,茂密叢陰的森林……

亞布力滑雪場,它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境內。這裏的氣温屬温帶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温差大。旅遊滑雪區又名風車山莊,地域寬廣,景色宜人,風車別墅景色風格各異,再現了十四世紀以來世界各國風車經典。110座新的古典風車組成“大地之子”風車網陣,具有發生泛光動能,它融建築藝術,環境藝術為一體,譽稱為“世界風車博物館”。我來這裏的時候,剛好下過一場大雪。大山都穿上了銀白的雪襖。我不僅欣賞這迷人的景色,還嘗試了一項刺激性運動——滑雪。待穿帶完畢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登上山,經過專業指導後,我兩手向後一推杖,我神奇般地向山下“飛去”!

好棒!帶嶺涼水片段保護區,我和爸爸媽媽滑雪過後,便來到了這裏。這裏的森林覆蓋率為95%以上,林木種類繁多,物產豐富,尤其以天然紅松樹種比重屬多。區內山戀起伏,雲山繚繞,古木參天,剛勁挺拔的紅松遮天蔽日,素有“小紅松故鄉”之稱。園內設有37米高的撩望塔,同志曾到此觀察。我也有興攀上了它。由於它是由鐵架搭成的,周圍鏤空,我上到第四層就不敢上了,還是媽媽爸爸勇敢,他們一氣兒上到了塔頂。

海濱----興城,這是個新興的美麗海濱城市,走在街上,感到空氣如此清新,道路的兩旁都種綠樹,這裏人少,車少。終於到了海邊。我們找好住處,換上了泳衣,就走到沙灘上。笑聲,歌聲不斷傳入耳邊。我欣喜地跳入水中,感受着大海的温馨,藍天、白雲、海歐、大海、沙灘,如仙境一般……

祖國日新月異變化着,願我的家鄉越變越好!

美麗的黑土地,我美麗的家!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六

這片“土地”受到環境的污染,遭到嚴重的破壞,就表示這個生物圈的秩序搞亂了,影響了人類的正常生活。由於存在那些人為達目的,不計後果的污染破壞,導致這片土壤受到嚴重打擊。土壤變得不肥沃,直接結果導致有些植物也不能良好的進行光合作用和生長,間接影響到有些生產值的下降,給人類生活帶來了種種不便。

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處的破壞,影響的是整個大的生物圈。有些人總是存在僥倖心理,自以為是,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不擇手段,大面積的污染,告訴你們,那是暫時性的,總有一次你會栽在法律的手裏,為你的行為負責,那時可別後悔,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害人害己,看起來大愚若智,即可悲又可笑!

保護環境,就是熱愛生活!我們應該都具有這樣的理念: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七

我愛故鄉的土地,我愛這生我養我的土地,我愛這土地的一切,是這土地養育了我們,我們就是這片土地的孩子,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母親,她為我們做了無數的事情,她用她的汗水換來我們的甘甜。

我愛這土地的森林,是森林養育了我,假如沒有森林,狂風洪水來臨,我們毫無躲處,但有了森林我們就安全了,它能降低風速,它紮根固壤,是森林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災難,保護了我們,森林是多麼偉大呀!

我愛這土地的田地,是田地養育了我。假如沒有田地,我們都會被餓死的,是田地裏長出可吃的食物,使我們生活下去,是田地維持了我們的生命,田地是多麼神奇啊!每當我們看到近代史上中華民族遭受的強烈欺凌的史面,我們就會感到強烈的欺辱感與辛酸,每當我們傾聽自己國家取得一個個舉世矚目的新成就時,我們都會感到無比的開心與自豪,國為我們深愛着這土地。是祖國的愛凝聚了我們,是這中國的土地賦予的愛奉獻了我們。

我愛這土地的山水,是山水豐富了我,假如我們看不到山水,我們的生活就會沒有色彩,生活就單調無味,有了山水,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山財源滾滾的風光讓我明白美的含義。

我愛故鄉的土地。假如我是一位詩人,我會用優美的詩句來讚頌,曾經肥沃的土地,為華夏兒女費盡心機,這永遠藏着愛的中國,也曾讓多少愛國兒女戀戀依依。

我愛這生我養我的土地,我愛這土地的一切!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八

在亞洲的原野上,雖然擁有着美麗的草原與綠油油的植物,但也擁有着荒野的一帶,那裏的土地已經沙漠化了,沒有一片生機,整片土地呈現出一種荒涼的氣氛。

小草們不願意前往那兒,大樹也不願意長期居住在那兒,鳥兒們更不願意在那荒涼的土地上高歌,因為那裏太悲涼了,沒有一點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火辣,秋天的繁忙,冬天的美麗。

動物們排着隊伍向遠方走去,誰也沒有理睬這片土地,誰也沒有安慰這片土地,沒有人同情它,也沒有人關心它,更沒有人去保護它。在它那小小的身體上,留下了道道疤痕,全天下的土地本是一家人,本應一起快樂的生活,但是因為人類的分割與人類的自私心,逐漸將中原大地分為許多小土地。

沒有植物與動物的土地上只有人類留下的一行行腳印,那些小小的腳印,在土地那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創傷,砍樹捕殺動物,沒有一個是人類做不出來的。為什麼當初還是人類的母親,而如今卻要變成被人類踩踏的對象,但竟然土地的命運本是如此,那就必須遵守自己上一輩子上天註定的命運。

偶爾有一隻烏鴉飛在上空,但多愁善感的烏鴉卻流下了一滴眼淚,一滴真誠的眼淚,它代表了烏鴉對土地的同情,對以前一切的思念,那種情感是伐木者感覺不到的,因為它們的絕情以決定了這一切,連烏鴉都懂得思念家鄉,而人類卻做不到。

全世界的人們請你們在這個時候站起來並伸出雙手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吧!不要在讓土地心痛了!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九

“頭頂一片天,腳踏一方土。”有誰離得開大地母親,離得開自己的腳下的這片土地?

——題記

人總會忘卻一些有意義的東西,當他沉浸在富貴奢靡之中,嚮往着都市虛榮的時候,往往會忘記——腳下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是土地。

土地是萬物的根基,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孕育了文明,也見證了朝代的更迭。故土難離,葉落歸根。那些走出大山到城市打工的青年,在喧譁的街市中灑下了多少熱血也才換回微薄的收入,然而長期努力下,這些人有所成就了,融入了城市的車水馬龍,卻忘記了遠方的故土。要知道落葉無論如何飛舞,始終是要躺在孕育它的大地上,腐爛在大地裏,一代又一代。

若回到屬於你的故土,你會發現許多。土地寬容地接納了所有的豐收與飢寒,浮躁與沉淪。你看,那老農正用耕耙翻着腳下濕潤的新土。他彎着腰,認真地勞作着。空曠的土地使他看上去又小又孤單。但老農仍沉默不語,豆大的汗滴落在泥土縫隙間,滋潤了剛發芽的菜苗上。他仍然不停翻着泥土。我雖不是耕耘者,但那種淡淡的掛念感覺卻時刻伴隨着我,在心底默默湧動、疊加、淤積和沉澱。捧起一方潤土,讓不着邊際的心找到了載體,讓飄忽不定的情感得到寄託,讓凝帶着固寒的思念得到昇華。土地,是莊稼人永遠的歸宿,你,還記得嗎?

詩仙李白時逢盛世,卻不慕名利,對在朝做官毫無興趣,只貪戀那山河美景,喝酒醉樂。小到一粒沙,大到一方土,都在李白揮灑筆下煥然一新。我躺在“睡牀”上,昂了首,望着天,望着雲,望着虹,望着晴空。但我知道,我的身體永停留在土地上,無聲無息地將身體與土地融於一體,我永嗅着這片大地土的氣息。

每一寸土地都飽含着神聖不可侵犯的原始的美,以它的固執袒露着驚心的真誠,血淚和土地融合以後的豐沃。站在鬆軟的土地上,讓一顆被擠碎的心在這兒復原。在繁華中負重得久了的遊子,就到這片故土上來,呼吸清新空氣,嗅着大地兒女的芳香,讓靈魂在這裏獲得些許鬆弛和靜養。

而曾一度津津樂道的所謂“都市境界”“都市品味”早已蕩然無存,放下煩瑣宂雜的事務工作,踏上故鄉的土地,去嗅嗅那醇香的泥土芬芳吧!

以土地為話題的作文 篇十

"我的家鄉貴陽在貴州省中部地區,是全國礦產資源最富有的地區之一,有豐富的鋁、煤、鐵、鎂、硅、重晶石、大理石、白雲石、石灰石、高嶺土等50多種礦產資源。

貴陽又正好位於這個地區的中心,貴陽屬帶温潤濕和型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温在15度左右,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所以貴陽市人口近年來急劇增長,無形給貴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因為人多了子就要隨之增加,要蓋子就必然要佔用土地,那麼,“林城很快就會變成子城,一座座樓撥地而起,雖很雄偉、壯觀,但是,你們聽到沒有,那些被厚厚水泥壓在地底下“土地的哭聲。當你走在水泥上,可能這裏曾是一條清澈的小溪,彷彿它無聲地人類佔有了它生活的家園。

如果再大肆開懇、亂佔土地,植物、動物就會離我們遠去,沒有了土地,莊稼就不能生長,可能30年後,天上會不斷地飄蕩着黃沙,天空像一口沉重的大沙鍋,太陽沒精打采地掛在天空,看起來是那樣的疲倦,空氣中一股股嗆鼻的味道,讓人無法受,到那時就來不及了,只能坐以待斃。

我常在電視裏看到海洋佔地球總的70%,陸地佔地球的30%,可見土地對人類、動物、植物來説是多麼的重要。朋友,你們可知道,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已超出其自身更新能力的20%,地球上生類已減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就減少了54%,海洋生類減少了35%,森林減少了15%,而每天有數不清的施工隊,在曾是稻田、菜地、魚塘、小樹林上拼命地蓋子。一些有錢的叔叔、阿姨們,是越來越大一套子不行二套、三套,還要蓋自已的停車場,這種侵佔土地的現象,如果不嚴格現有的土地,人類只有搬家到另一個星球上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