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彙總17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21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7篇《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相關的範文。

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彙總17篇)

篇1:讀書成語故事

讀書成語故事大全

勤奮好學是從古代就流傳下來的美好品質,很多四字成語就是出自刻苦學習的典故,下面為大家分享了讀書成語故事,歡迎借鑑!

1.牛角掛書

形容勤奮讀書的典故。《新唐書?李密傳》:“(李密)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後人遂以“書橫牛角”、“角掛經”、“繭栗掛漢書”、“束書牛角”、“書掛(牛)角”、“牛角之懸”來形容勤奮讀書。或以“掛犢之才”、“牛角書生”來指勤奮學習而才思卓捷的書生。

2.韋編三絕

形容刻苦認真讀書的典故。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韋編,是用來串連竹簡的熟牛皮;三絕,是斷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絕編”、“三編絕”、“韋三絕”、“絕韋編”、“三絕韋編”等。

3.下帷讀書

形容閉門謝客、專心讀書學習的典故。語出《史記?儒林列傳?董仲舒》:“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幃)”、“下書帷”、“閉户垂帷”、“垂帷閉户”等。

4.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雅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惜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5.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南齊書?孝義傳?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6.囊螢映雪

比喻貧士苦讀的典故。“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

7.懸樑剌股

形容發憤讀書的典故。懸樑,語見《太平御覽》卷61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打嗑睡),懸頭至屋樑以自課”;刺股,語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課。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8.三餘讀書

形容抓緊時間學習的典故。語出《三國志?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裴松之註解所引《魏略》:“(董)遇善治《老子》,為《老子》作訓注。又善《左氏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雲‘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9.挾策讀書

比喻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莊子?外篇?駢拇第八》:“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策,寫書的竹簡。博寒,古代的一種遊戲。後人便以“挾策”、“挾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地勤奮讀書。

10.高風流麥

形容專心致志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

11.温舒編蒲

形容勤學的典故。事出《漢書?賈枚鄒路傳》:“路温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也。父為裏監門。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晉時的王育也在牧羊時折蒲學書,最後博通經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編蒲”、“截蒲”、“削蒲”、“題蒲”、“編簡”等。

12.負薪讀書

形容勤學的典故。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置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有時,此典也用來形容未遇時的貧居生活。

13.帶經而鋤

形容生活貧苦依然堅持學習的典故。語出《漢書?公孫弘、卜式、倪寬傳》:“(倪寬)受業孔安國,嘗為弟子都養(為弟子們做飯),時行憑作(有時還要下地幹活),帶經而鋤,休息輒誦讀,其精如此。”此典常以“帶經鋤”的形式出現。

14.焚膏繼晷

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讀書。語出韓愈《昌黎集?進學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鈎其玄(成語“提要鈎玄”出處)。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點上燈來繼續白天的學習),恆兀兀以窮年(長年累月都這樣堅持)。先生之業可謂勤矣。”

15.十年窗下

形容長期閉門苦讀的典故。語出金元間劉祁《歸潛志》:“南渡後疆土狹隘,止河南、陝西,故仕進調官,皆不得遽。人仕或守十餘載,號重複累,往往歸耕或教國小養生。故當時有云:‘古人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今日一舉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無人問也。’”後人便以“十年窗下”、“寒窗十載”、“寒窗之下”、“十載寒窗”、“燈窗十載”等詞語來形容長期清貧自守,閉門苦讀。

篇2:讀書的成語故事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温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

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牀上默誦。

一天夜裏,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裏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着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裏,拿出書來對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篇3:讀書的成語故事

焚膏繼晷

形容夜以繼日地勤奮讀書。語出韓愈《昌黎集·進學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記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鈎其玄(成語“提要鈎玄”出處)。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長年累月都這樣堅持)。先生之業可謂勤矣。”

篇4:讀書的成語故事

手不釋卷

三國時,呂蒙是吳國的大將。

一次,他點兵3萬,用船80餘隻襲擊荊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艙裏。黑夜,船到當陽江邊,烽火台的漢兵厲聲盤問。吳軍詐稱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風,漢兵信以為真。約至二更,船上吳軍突然襲擊,佔據了烽火台。隨後,呂蒙帶兵長驅直入,輕取荊州。

呂蒙作戰勇猛,平時卻不肯讀書。孫權勸道:“你讀點歷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孫權道:“漢先武帝從前行伍出身,卻‘手不釋卷’。”從此,呂蒙勤勉自學,受益匪淺。

鑿壁偷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着揹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方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洛陽紙貴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頻繁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歎口氣説:“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説着,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唸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鉅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閲,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囊螢映雪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温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户時,發現窗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篇5:讀書的成語故事

温舒編蒲

事出《漢書·賈枚鄒路傳》:“路温舒字長君,鉅鹿東里人也。父為裏監門。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澤中蒲,截以為牒,編用寫書。”晉時的王育也在牧羊時折蒲學書,最後博通經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編蒲”、“截蒲”、“削蒲”、“題蒲”、“編簡”等。

篇6:讀書的成語故事

挾策讀書

語出《莊子·外篇·駢拇第八》:“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後人便以“挾策”、“挾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地勤奮讀書。

篇7:讀書的成語故事

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

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温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

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牀上默誦,

一天夜裏,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裏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着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裏,拿出書來對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鑿壁偷光

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裏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裏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

比喻:在艱苦的條件下設法堅持學習的精神。

篇8:讀書的成語故事

常指隨意摘取詩文中的一部分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願意如何。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餘取所求焉。”春秋時各諸侯國進行外交活動時,使節們往往以賦《詩》為表達己方意願的手段。

然賦詩者與聽詩者可以對詩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詩的本義。此典的形式常有:“斷章取義”、“斷章取誼(古誼同義)”、“斷章載句”。現今還用,不過已轉為貶義之辭。

篇9:讀書的成語故事

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

鑿壁偷光

【成語解釋】 在牆上鑿開一個小孔;偷借鄰家的燈光讀書,形容在艱苦的條件下仍堅持刻苦學習。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心裏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揹着揹着,突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牆壁邊一看,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着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

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囊螢映雪

【成語解釋】 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形容刻苦攻讀。

“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裏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温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户時,發現窗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懸樑刺股

【成語解釋】 形容刻苦學習。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裏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

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懸樑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韋編三絕

【成語解釋】 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春秋時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為竹“簡”,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竹簡有一定的長度 和寬度,一根竹簡只能寫一行字,多則幾十個,少則八九個。一部書 要用許多竹簡,這些竹簡必須用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編連起來才 能閲讀。像《易》這樣的書,當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連起來的,因此 有相當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讀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內容。不久又讀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點。接着,他又讀第三 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透徹的理解。在這以後,為了深入研究 這部書,又為了給弟子講解,他不知翻閲了多少遍。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讀到了這樣的地步,孔子還謙虛地説:“假如讓我多活幾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與質了。”

牛角掛書

【成語解釋】 比喻讀書勤奮。

隋朝李密,少年時候被派在隋煬帝的宮廷裏當侍衞。他生性靈活,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被隋煬帝發現了,認為這孩子不大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並不懊喪,回家以後,發憤讀書,決定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回,李密騎了一條牛,出門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隨月讀書

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江泌的人,江泌小的時候家裏很窮,爸爸癱瘓、媽媽又常常生病,江泌白天要去外面工作賺錢養家,晚上還要幫媽媽做事,根本沒有錢也沒有時間去上學讀書。有一天晚上,家裏的人全部睡着以後,江泌一個人坐在屋子裏,突然,他看到窗外的月光好亮,江泌心想:“這麼亮的月光,我可以用它來看些書,就不愁沒錢點燈看書了。”可是,月亮會慢慢移動,江泌就拿着書隨着月光一邊移動一邊看書,直到月光不見為止。有時候,江泌白天工作太累,到了晚上還是努力提起精神看書,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了,江泌的學問越來越好,終於變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大學問家!

後來,大家就用“隨月讀書”來形容一個人用功讀書,不怕辛苦的精神!

篇10:讀書的成語故事

鑿壁偷光

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

篇11:讀書的成語故事

負薪讀書

事出《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買臣字翁子,吳人也。家貧,好讀書,不置產業,常艾薪樵,賣以給食,擔束薪,行且誦書。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買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買臣笑曰:‘年五十當富貴,今已四十餘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貴報女功。’”此典一般以“負薪”或“負樵”的形式出現。有時,此典也用來形容未遇時的貧居生活。

篇12:讀書的成語故事

懸樑刺股

懸樑,語見《太平御覽》卷61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打瞌睡),懸頭至屋樑以自課”;刺股,語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課。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篇13:讀書的成語故事

高鳳流麥

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

【讀書的成語故事10篇】

篇14:關於讀書成語故事

懸樑,語見《太平御覽》卷61引晉張方《楚國先賢傳》:“孫敬好學,時欲寤寐(打瞌睡),懸頭至屋樑以自課”;刺股,語出《戰國策・秦策一》:“(蘇秦)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課。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大腿),血流至足。”

關於讀書成語故事

1.關幹讀書的成語故事

2.關於羊的成語故事

3.關於寫蛇的成語故事

4.關於馬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5.關於成語故事介紹

6.經典關於馬的成語故事

7.關於讀書的成語

8.形容關於讀書的成語

9.關於熱愛讀書的成語

10. 關於讀書人的成語

篇15: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

牛角掛書

形容勤奮讀書的典故。《新唐書?李密傳》:“(李密)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於道,按轡躡其後,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羽傳》。’因與語,奇之。歸謂子玄感曰:‘吾觀密識度,非若等輩。’玄感遂傾心結納。”後人遂以“書橫牛角”、“角掛經”、“繭栗掛漢書”、“束書牛角”、“書掛(牛)角”、“牛角之懸”來形容勤奮讀書。或以“掛犢之才”、“牛角書生”來指勤奮學習而才思卓捷的書生。

韋編三絕

形容刻苦認真讀書的典故。語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研究得差不多)矣。’”韋編,是用來串連竹簡的熟牛皮;三絕,是斷了三次。此典的其它形式有:“絕編”、“三編絕”、“韋三絕”、“絕韋編”、“三絕韋編”等。

下帷讀書

形容閉門謝客、專心讀書學習的典故。語出《史記?儒林列傳?董仲舒》:“董仲舒,廣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此典的其它形式有:“下帷(幃)”、“下書帷”、“閉户垂帷”、“垂帷閉户”等。

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雅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惜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篇16: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

1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裏嚼着,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2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等時性、拋物運動規律,確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麼不沿着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歷,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於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並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關於槓桿、體比重等理論。

3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裏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裏找到了他。他仍穿着舊袍,手裏捧着一本書入了迷,

怪不得人家説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4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着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佈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關於讀書的名人名言

1、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陶淵明

2、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3、閲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餘秋雨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5、不怕讀得少,只怕記不牢。——徐特立

6、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温情的安慰者。——巴羅

7、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

8、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

9、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莎士比亞

10、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一,便全無用處。——富蘭克林

篇17: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

手不釋卷

三國時代,東吳有一員大將名叫呂蒙字子明。年青時,家 境貧困,無法讀書。從軍後,雖作戰驍勇,常立戰功,卻苦於缺少文 化,不能把戰例經驗總結寫下來。

有一天,吳主孫權對呂蒙説:“你現在是一員大將,掌權管事,更 應該好好地讀一些書,增加自己的才幹。”

呂蒙一聽主公要他學習,便為難地推託説:”軍隊裏的事情又多 又雜,都要我親自過問,恐怕擠不出時間來讀書啊!”孫權説:“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並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閲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着説:“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歷史書,這些書對於以後帶兵打仗很有好處。”停了停,孫權又説:“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 行軍作戰的緊張關頭,手裏還總是拿着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你們 年輕人更應該勉勵自己多讀點書。”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並堅持不懈。-------出處《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注引《江表傳》

隨月讀書

南齊有一讀書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時間讀書,但家貧買不 起燈,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讀書.他每當讀到月光西斜時,就搬一張梯子擱在 牆腳下,站在梯上讀,月光逐漸下墜,他也一級一級升高,一直爬到屋頂.有時 ,讀累了,一不小心從梯上掉下來,他連忙爬起來,連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 爬到梯上,繼續讀下去.

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着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刺股”的故事。

[關於讀書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