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歷史的反思(精選10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82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10篇《歷史的反思》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歷史的反思》相關的範文。

歷史的反思(精選10篇)

篇1:歷史反思

歷史知識的文學化

1、故事化

許多學對先人的豐功偉績、各種事件的動人故事懷有濃厚的興趣,因而普遍期望教師能以講故事的方工來講述歷史。據我們課題組對七年級學生的問卷調查證明50%的學歡迎的教學方式是講故事。誠然,教師講故事並不是一味地迎合學生,而是將課文作一改編,使課文的主要資料貫穿於故事中去,這樣,既能使學生引人入勝,又能使學生掌握知識。這種方法對教師的語言表研究室本事、文字駕馭本事有較高的要求。

2、詩歌化

在古文學中,詩歌是高度凝縮的文學。優秀的詩歌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帶入歷史情境中去,並迅速產生共鳴。如講三國鼎立這一課時,由蘇軾的赤壁懷古引入,使學的思緒隨着滾滾的長江飛向檣櫓灰飛煙滅的古戰場,從而迅速切入主題。在講樂府詩時着重講十五從軍徵一詩,經過教師飽含活力的朗誦和講解,使學生體會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從而總結出樂府詩的特點。

3、戲劇化

講台是教師的舞台,也能夠是學生的舞台。國中歷史的事性為學生扮演歷史中的人物供給了廣闊的空間。戰國七雄那一課講商鞅變法,能夠編一歷史短劇商鞅舌戰公孫龍,找兩個學生分別扮演商鞅和公孫龍,辯論是變法這是守祖宗之法;講國境內的遠古人類能夠讓學生扮演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或自述歷史,或二者、三者對話。經過戲劇化的過程,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臨歷史的情境中去感受逝去的久遠的歷史,從百增進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能夠鍛鍊學生的表達本事和表演本事。

篇2:歷史反思

歷史教學需要反思

“學會反思,學會合作”,這就是新課程所要求的“教師主角”轉型的課題。這套“新課程學科教學論叢書”正是出於上述教育信念撰寫、修改的。課程改革在某一階段需要轟轟烈烈的氛圍,但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化更需要紮紮實實地探究,這種探究不僅僅要促進對一般課程理念的認識,並且更要有益於對學科領域的特殊課程問題的解決。因而,結合學科深入研究課程、教學的實踐與理論,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實在是一件必要而有意義的事情。

為此,一批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學科的教育工作者走到一齊來了。他們大多是參加國家課程標準研製的核心人員,或者是投身課程教材實驗的第一線教師。經過辛勤的勞動,他們將自我關於國際國內學科課程發展的動態與問題的研究心得整理成書,奉獻給廣大的教師,以喚起大家對課程改革的更深沉的思考。

篇3:歷史反思

國中歷史教學反思

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進取性調動起來,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聯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經過縱向聯繫及橫向聯繫,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和主動性,到達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前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所以教師大都是以講解、概括為主,學生則是聽眾。此刻新課程實施以後的資料,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同時要求教師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法,要求教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到達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所以,我個人是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讓學生髮揮想象,聯繫已知知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教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裏盡情暢遊。這種以教師的點撥來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教師共同進行探討、交流的教學方式,我把它叫做聯想式教學。

這種教學方式正好適合學生的時代特點。因為此刻的學生,他們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後,理解的思想是多元化的,頭腦中沒有太多的條條框框;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渠道的:電影、電視、雜誌、書刊、網絡等,所以獲取知識是多樣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們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明白一些,知識可謂五花八門,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很多的歷史知識。他們明白美國布什再次當選總統和這次“海嘯”帶來的災難,明白當今中國“韓流”“肆掠”……他們勤于思考,經常對現實的問題要問個為什麼,卻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們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慾和敏捷的記憶力,這就使他們想象力豐富,思維本事極大的廣闊性,善於獨立思考。

其實我們的歷史也是豐富多彩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自然科學等都有歷史的影子。歷史知識與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麼,歷史教學過程應當是多姿多彩的,其中關鍵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這種聯想式教學方法。就是貼合青少年心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力求做到將歷史貼近學生,貼近當代,使學生認識到歷史時刻在我們身邊,並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東西。這種聯想式教學法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温故知新”。首先温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經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貼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經過温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

篇4:歷史反思

歷史作業趣味談

長期以來,歷史作業形式單調,學生感到死板乏味。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如能根據教材資料和學生的心理學特徵,注意作業的趣味性,那麼,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又能夠增強知識點對學生大腦的“刺激度”,加深印象,既能夠使學生喜愛做作業,又能起到鞏固提高,培養學生本事的作用。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改實踐中,我在佈置作業趣味性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1.整理題列舉題。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如“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提高?”(提示從外貌、工具、用火、社會組織等幾個方面去研究。)又如列舉“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和暴君。

2.連線題。用線把相關的人事連接起來。如基礎訓練上的連線題,我都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因為比較簡單,學生在不太費力的情景下經過努力到達成功。這樣,不僅僅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及時得到強化,並且能經常感到學習的滿足和快慰。所以學生進取發言,作業當堂就完成了。

3.巧記題。讓學生想法巧妙地記住某一知識點或某一類知識。如學習“夏商西周的興亡”這一課後,我佈置作業:結合課本資料背會順口溜“夏商西周的興亡歌”——夏朝開國是夏禹,早期國家已建立。王位傳給兒子啟,禪讓從此變世襲。夏朝經歷四百七,暴君夏桀被商取。商湯滅夏建商朝,盤庚遷都到殷商,有名暴君是紂王,武王伐紂滅掉商。武王伐紂滅掉商,西周定都鎬京上。分封制度定國策,天子統治有加強。暴君厲王無人道,前七七一週滅亡。學生很感興趣。

4.收集材料題。組織學生收集與學過的知識或將學的資料相關的歷史材料,如古錢幣、歌曲、故事、詩歌等,能夠起到鞏固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的作用。如講“春秋戰國的紛爭”這一課前,我讓學生收集有關歷史成語故事如退避三舍,卧薪嚐膽、圍魏救趙、紙上談兵等,利用歷史成語故事的來源,讓學生根據史實解釋成語,得到啟示,提高文學修養。

5、製作大事年表的方法,也適合於各個學習階段。這種方法使用簡單,對知識的整理歸類也很有效。”學生都很進取,作業完成的很好。

6.重寫歷史中的某些片段,增加歷史體驗。歷史是過去的,無論如何也不能重現,對於此刻的學生,讓他們去理解其中的現象總是有必須的難度的,這種時候,讓他們自我去體驗,回到歷史中去,能夠極大的改變這種狀況。如講到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時,我設計出這樣一道題目“假如你是半坡人或河姆渡人,簡介一下你一天的生活、生產情景”。讓學生預習課文,查找相關資料,發揮想象力,分組討論完成作業,學生對這樣的作業普遍感到很新鮮,對這些問題有較濃厚的興趣,他們真正“動”起來了,十分進取、主動地開展學習、討論和研究活動。我十分驚訝地發現,學生原先有如此的思維本事和創造本事。有許多學生描述得相當詳盡、精彩,有個學生寫道:“天明瞭,我起來穿上野獸皮毛做成的衣服,從半地穴式的房子裏出來。小狗朝我跑來我和它玩了一會兒,開始摩擦起火做早飯,用魚紋彩陶盆把粟和蔬菜煮熟,還烤了一塊鹿肉,好香啊!然後,帶着尖尖的骨*到河邊*魚……”這位學生把他利用什麼工具,如何捕魚,如何狩獵,寫得合情合理,但又不落俗套,引人入勝。

7、改錯題。學完第一單元后有些知識容易混淆,我在課堂上用改錯題進行檢查和訓練。如我讀了這樣一道題:

下頭是一位同學想象的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共有5處明顯的錯誤,請你指出並給予糾正和解釋。

毛毛是個10歲的孩子,説是孩子,其實在北京人當中算是中青年了,因為北京人生活環境惡劣,人們的壽命都不長。這天一大早,毛毛走出小木屋,他穿着獸皮縫製的衣服,手裏拿着一把鐮刀。他一個人走到了河邊,河邊有一棵大樹,上頭結了很多野果,毛毛摘了許多果子,他又用鐮刀割水稻。時間過得真快,轉眼日頭已到正午,毛毛急忙往回趕,因為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看管火種,要是火堆熄滅了,他們可能會有好長一段時間不能吃上香噴噴的熟食了。

學生聽着改着興趣很濃,易混淆的知識也在簡便愉快中掌握了。

5、用小論文的方式,能更好的表達自我的觀點。目前的研究性學習,最終的學習成果多是經過小論文來表現的,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對學生是很適合的。在教學中,我也嘗試用它來展示學生的本事,例如,《我眼中的秦始皇》,等等。

總之,作業佈置的趣味性,多樣性有利於改變學生對學科的認識,並在不一樣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本事,教師要進取的經常的變化,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使枯燥的歷史知識變得充滿生氣,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對知識的鞏固,對作業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樣才能到達作業的目的。

在日常教學中,歷史學科也是要佈置一些作業的,適當的作業對於學生知識的鞏固是有益處的,而有些設計較好的作業又有助於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本事。以下是歷史作業的幾種形式:

1、以小結的形式,對教材某部分進行總結。教師可指導學生對指定的資料談自我的認識,或是得到的啟示,也能夠是一些疑問等等。這種形式的作業較適合各層次的學生,使學生有自主選擇積累知識的餘地。例如,對學習過的一章進行小結,或對剛學過的某一問題寫總結語,學生能夠這樣去思考:我認識到___,我認為___,等等。

2、製作大事年表的方法,也適合於各個學習階段。這種方法使用簡單,對知識的整理歸類也很有效。

3、以簡史的形式對某類知識加以總結回顧,並提出自我的觀點。那裏説的簡史只是就某些結束的,並且分散在各章節的資料,要求學生對它進行分階段的敍述,並表達必須的觀點、看法。例如中國近現代史上關於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各個階段,分佈在許多章節,對這一知識的複習,可由學生撰寫《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簡史》,並給以適當的提示,(要求:階段清晰,背景特點詳實,語言貼合學科特點等。)其它的如:民國曆史,...史等也能夠簡史的形式完成作業。這一種形式,對於學生來説可多可少,能夠談自我觀點為主,也能夠知識整理為主,但不論哪一種,都有利於學生髮揮自我的長處。

4、重寫歷史中的某些片段,增加歷史體驗。歷史是過去的,無論如何也不能重現,對於此刻的學生,讓他們去理解其中的現象總是有必須的難度的,這種時候,讓他們自我去體驗,回到歷史中去,能夠極大的改變這種狀況。例如,學習《告各友邦書》時,我先讓學生做孫中山,或是他的祕書,重新撰寫對外宣言,並請部分學生當場朗誦,使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到當時中華民國建立時面臨的形勢。其它的如:重慶談判,舊政協會議,北平談判等等,都可採用這種方式。

5、用小論文的方式,能更好的表達自我的觀點。目前的研究性學習,最終的學習成果多是經過小論文來表現的,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對學生是很適合的。在教學中,我也嘗試用它來展示學生的本事,例如,《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之我見》,《我眼中的XXX》,等等。

其它的諸如:製作表格,設計某次會議的圖標,或為某一事件進行重新設計等。總之,靈活多樣的作業有利於改變學生對學科的認識,並在不一樣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本事,教師要進取的經常的變化,這樣才能到達作業的目的。

篇5:歷史反思

中學歷史教學現狀思考

從教學方法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突出

很多教師,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師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傳統的單一型,即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突出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提倡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啟發式教學。據統計,目前教法已有14類72種之多。教師應當根據不一樣的教材資料和學生的實際情景,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去學,而不是被動地理解。並且要教會學生分析歷史人物、事件的立場、觀點,引導學生去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和駕馭知識。

篇6:歷史考試反思

一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逝,月考的成績也下來了,這次月考,考得很糟糕。對待這次月考本是自信滿滿的,卻沒到……數學:100,英語103,最讓我傷心的是歷史:85。對此我要反省一下歷史為什麼考的那麼差。

我的基礎題寫的還好,閲讀我錯的題最多,就得了幾分,有的題一分也沒得着。我還是覺得自己的課外知識太少。

我應該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多多練習閲讀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深刻理解文章含義和作者生平,要做完後再去和答案對照一下。

考試時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信心和把握;對於一些難題,也要儘量拿分

要想語文成績變好,應該多看一點課外書,提高寫作水平。因為現在語文考試寫作佔很多分,要想語文成績變好,首先寫作水平必須得提高,這樣才能抓到分數。還應該多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和古詩,這些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對語文考試也都有一定的幫助。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平時沒有養成細緻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粗略看後就急於下筆,,導致閲讀部分成績不理想,得分太少

雖然我這次沒考好,但我相信我要是按照上面所説的去做,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比這次考得好,爭取進全班前十。

篇7:歷史考試反思

考試後,我最關心的事莫過於各科的成績了。成績很不理想。其實分數只不過是檢測我們對知識掌握了多少而已,不必耿耿於懷,而是要明白自己在哪裏失分了,找出原因,及時彌補。我們必須總結失分的原因,採取措施,加以補救。

一是基礎知識。

要想使自己的基礎知識更廣泛,就需要積累。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明白意思的詞語及時查工具書。每天看一看,背一背,温故而知新,以免由於時間的關係,沖淡了記憶。

二是閲讀。

閲讀也是建立在積累上的。平常應該多讀。要用心去讀,讀的不是有趣,而是內容。在平常多讀的情況下,我們在考試時做閲讀題就會很好地抓住文章所要表現的感情。

三是作文,

最好先看好題目在答題。

這樣,在自己答題的過程中,就會有一個構思,也許,在答題的過程中,就會有靈感,在做作文就比較容易了。平常多寫,多練,逐步提升,平常時應該多讀一些“開卷有益”的書。

我沒有考好完全是在於平時的基本功沒有打好。吸取了這次的教訓,我以後會在平時的學習上更加努力!認真完成作業!專心聽講!沒有考好也在與臨場發揮的不夠完善。我在考完試後會仔細檢查。我會“更上一層樓”!老師,請你相信我,我會在下次的考試中,更加在努力的!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篇8: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一)

在我們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對自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以往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以求與同行共勉。

一、教學中要轉換主角,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1)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

(3)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

二、教學中要用活教材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經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構成膚淺的知識。僅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必須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教學反思中學會教學呢?

自我提問

自我提問是指教師對自我的教學進行自我觀察、自我監控、自我調節、自我評價後提出一系列的問題,以促進自身反思本事的提高。這種方法適用於教學的

全過程。如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理解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景,出現這些情景後如何處理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一樣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能夠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我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能夠進一步改善,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

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本事的有效途徑。如合作討論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的學習理念,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看到的往往是一種形式化的討論。如何使討論有序又有效地展開即是我們應當研究的問題。問題確定以後,我們就能夠圍繞這一問題廣泛地收集有關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提出假設,制定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行動方案,展開研究活動,並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研究方案作出必要的調整,最終撰寫出研究報告。這樣,經過一系列的行動研究,不斷反思,教師的教學本事和教學水平必將有很大的提高。

教學診斷

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而科學、有效的教學診斷能夠幫忙我們減少遺憾。教師不妨從教學問題的研究入手,挖掘隱藏在其背後的教學理念方面的種.種問題。教師能夠經過自我反省與小組頭腦風暴的方法,收集各種教學病歷,然後歸類分析,找出典型病歷,並對病理進行分析,重點討論影響教學有效性的各種教學觀念,最終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交流對話

教師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能夠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

案例研究

在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中,教師首先要了解當前教學的大背景,在此基礎上,經過閲讀、課堂觀察、調查和訪談等收集典型的教學案例,然後對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讀。教師既能夠對課堂教學行為作出技術分析,也能夠圍繞案例中體現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進行研討,還能夠就其中涉及的教學理論問題進行闡釋。經過典型案例的剖析以及對照案例檢查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師們認識到,雖然我們天天都在喊關注學生的發展,但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卻常常我行我素,很少研究學生的需要,很少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自我的教學。

觀摩分析

他山之石,能夠攻玉。教師應多觀摩其他教師的課,並與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在觀摩中,教師應分析其他教師是怎樣組織課堂教學的,他們為什麼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我上這一課時,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我的課堂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與他們相比,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相同;從他們的教學中我受到了哪些啟發;如果我遇到偶發事件,會如何處理……經過這樣的反思分析,從他人的教學中得到啟發,得到教益。

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當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日我有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善;學生的進取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為今後的教學供給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

歷史教學反思(二)

新課程改革進行地如火如荼,教學模式也隨之一改再改,日見豐富。新課程、新標準、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隨着形勢的發展,普通國中歷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如何把學生學習歷史的進取性調動起來,在課堂中給學生以充分發揮餘地,從而得到鍛鍊,已是一個關鍵性問題,也是每個新老教師苦苦思索、探索、甚至頭疼的事情。經過歷史教學,讓我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頭我對國中歷史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首先,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説:對於一切來説,僅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僅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很多學生認為歷史課枯燥、乏味,所以缺少學習興趣。所以我努力讓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中一向堅持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就結合歷史這門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將激發興趣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例如講到炮烙之刑時,我説:商紂王創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種酷刑,他先叫人將銅柱子放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上,等銅柱燒得通紅通紅時,就把‘犯人’的身體貼在銅柱上,‘犯人’剛貼在銅柱上,只聽到‘哧’的一聲,‘犯人’的身體立即冒起縷縷青煙,犯人幾乎都是被活活的燙死了。這樣,學生彷彿親眼看到了和親耳聽到了,產生一種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深了對商紂王殘暴統治的認識。

國中學生年齡偏小,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個小故事,調節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講明朝君權的加強時給學生講述露馬腳故事的由來,這樣既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如在學習中外的交往與衝突講到戚繼光抗倭時,給學生講述體育課的口號稍息、立正的由來及光頭餅的由來等等,使學生聽了以後十分感興趣,由此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更濃了。

其次,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學中,我認識到不能再同我上學時那樣教學了,此刻應當教的不是書本上死的東西了,那些學生都能明白,讀史能夠明志,學史能夠鑑身此刻教給他們的是就某個知識應怎樣分析理解,使從中得到啟發。所以我努力改變學生原有單純理解式的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讓他們主動地去認識、學習和理解教育影響,從而到達所預期的學習目標。在上導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本事,設計了科舉制的創立這個資料,先由教師接任了一個自我一點也不瞭解的新班,要選幾位品德好、關心團體、辦事本事強的班幹部,用什麼辦法選舉呢?而引出話題,再結合本課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想象如果自我是古代的封建帝王該如何選撥官吏呢?短時間內便創造出了一個濃厚的學習氣氛,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使學生真正做了課堂的主人,享受到了歷史課堂的歡樂。

除此之外我還採用我們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教學法,讓學生首先温歷史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先經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需要,貼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這樣經過温習以前的舊知識來理解、深化當前新知識,還能夠鞏固舊知識。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教師僅有把握住新課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學生敞開學史之門,指明知史之路,讓每位學生暢所欲言,施展才能。才能增強歷史學科的魅力,不斷地向課堂注入活水,真正點燃學生思辯的火把。

歷史教學反思(三)

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新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等各方面都進行了較大的創新和突破。新課程要求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即,不僅專業學識要較為豐富,而且還要善於對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和反思。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還有學者指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增]??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能有什麼改進。那麼,什麼是教學反思?歷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本文作一些簡單敍述。何謂教學反思?簡言之,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知的過程。教學反思中教師經常的、貫穿始終的對教學活動中各種現象進行檢查、分析、反饋、調節,使整個教學活動、教學行為日趨最優化。這無疑會促進教師關注自己的教學行為,深入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歷史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大體有這麼幾個方面:第一,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歷史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固然依賴於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但是僅僅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教學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活動,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歷史教學理論和歷史專業學識為基礎。1.要轉變歷史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對教學有重要影響。新課程背景下,歷史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掌握重要的史實之外,適當傳達一些歷史學的概念和方法也非常必要。而且,歷史教學的核心應當是發展學生對於歷史問題的思考能力和學習方法。要轉變教學理念,歷史教師就要了解歷史教學研究的動態,加強對歷史教學理論的研習。2.豐富歷史專業學識。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歷史教師如何提高專業修養、豐富專業學識呢?我認為,關鍵是多研讀史學名著和史家學術論文,如顧頡剛、陳垣、陳寅恪、傅斯年、錢穆、郭沫若、翦伯贊、週一良等人傳世的學術著作,精選若干研讀。閲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史學名著,不但可以提高專業素養,瞭解學科研究前沿,而且從中可以學到提出問題、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第二,教學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基礎上,歷史教師主要應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1.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研究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通過聽課後的相互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於提高教學水平,特別聽課教師與授課教師及時的交流、分析,有助於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歷史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在反思他人教學經驗、教訓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三是在平時注意蒐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除了反思自己的教學案例之外,研究他人的案例,特別是一些中學優秀歷史教師的典型案例也很重要。如發表在報刊上的優秀教學案例,應及時研讀,從中受到啟迪,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案例是教學理論、教學實踐取之不竭的源泉。而觀摩聽課、座談討論、專家講學等多種形式,也是對教學案例進行總結、反思和探討的好時機。2.課後小結。課後小結,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過去,人們往往重視課前的備課,對於課後的小結與反思,則較少關注。以歷史學科來説,其實,平常歷史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後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像這樣的課後小結積累多了,也就成為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歷史教學案例,對之分析研究,相信一定有利於歷史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反思水平。總之,關於歷史教師教學反思的研究,目前還是個新課題。作為歷史教師,其教學反思究竟有哪些具體表現?在教學中反思達到什麼程度才是理想的狀態?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探索。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發展教學反思是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新的嘗試,也是歷史教師成長為研究型、複合型教師的有效途徑。

歷史教學反思(四)

我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新課標,高中歷史教學能否實施新課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評價?如何實施?作為一名歷史教師,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相信將來我的工作任務更重,挑戰更多。努力學習,深入鑽研尋求對策及今後的努力方向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以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去教學

針對普及高中教育時期學生的認知特點,首先將教材內容的問題化。要把學習知識的過程變成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就需要將教材問題化。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操作:把教材內容變成問題的“鏈接”;引導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嘗試探索、合作等)一個個地進行問題求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並生成更多、更深層的問題。其次將教材內容結構化。我要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的結構,而不能“見樹不見林”。學生的認識結構是有良好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識時,要注意“瞻前顧後”和“左顧右盼”。要實現教材結構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內容的“綱要信號”,也可以利用“先行組織者”,還可以指導學生自己結合相關知識構建知識系統框架。

二、正確處理內容和形式之間的關係

過去一學年來,教學時,我注意利用一個簡單的道理,或者一個知識點引出一個知識串,形成一個知識網,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內容與形式的關係。首先,我要選取那些最實用,具有説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選擇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實可信,能夠逐步展開並深化和昇華主題,增強表達效果。其次,採取生動活潑,學生可以接受的學習方法和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使他們樂學愛聽。

三、常規教育教學中的“困惑”變成問題

在學科教學、師生交往中有很多“困惑”。如“我反覆講了好幾遍他為什麼還不會?”、 “為什麼學習不好的學生學習習慣都差?”、“為什麼學生對涉及理論聯繫實際的問題普遍感到困難?”等等,面對這些“困惑”我們只是説説議議,很少去深入地探究這些困惑背後的真實原因,也就是説我們缺少問題意識。我準備在新學期將問題細化,注重平時積累,着手解決,具體成文。

四、結合學生的實際,將知識整合。

在教學中,我往往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將課本知識重新組織,整合,使學生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最好的教學就是適應於自己,又適合學生的教學,它既有利於學生素質提高,又有利於學生分數提高的教學。

總之,社會在發展變化,教師也應改變教學觀念,充分認識新課改的重要性,努力設計好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歷史教學反思(五)

歷史教學反思

新課程以來,廣大歷史教師圍繞新理念、新課標組織教學,歷史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從形式上看,在四十分鐘的課堂裏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我們的歷史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但是,認真審視、研究一下目前的歷史課堂教學,我認為: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下面,對歷史課堂實踐中某些教學行為進行剖析。

一、在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老師們把超多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識目標的教學中常常蜻蜓點水,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貼合新課標的要求。例如,在設計《春秋戰國的紛爭》一課時,課前佈置學生把這課出現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減灶記”,成語“管鮑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戰”、“圍魏救趙”等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學生把自己創作或製作的的動畫、漫畫、劇本等拿出來交流,形式十分活潑,學生興致很高,但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瞭解、掌握、理解的史實究竟有多少呢難道只要明白這些故事就能夠了嗎這一時期的時代特徵是什麼齊桓公、晉文公成就霸業的原因是什麼這些本應在師生的活動中解決的知識卻不了了之。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構成歷史學習的初步潛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職責感

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因此,要真正實現歷史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不僅僅不能貶低知識的地位,反而應當進一步強化知識的作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就應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透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歷史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歷史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歷史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歷史營造一個興趣盎然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老師們用心探索多種教學形式,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編演歷史劇、開展歷史知識競賽、成語接力賽、虛擬拍賣會等都是老師們常用的教學形式。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能夠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歷史劇是學生十分喜歡的形式,但是教師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沒有充分思考要到達什麼目的、學生能夠從中瞭解些什麼,有時候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資料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老師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

另一類諸如“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樣的問題書中是能夠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就應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會遠離新課程的要求。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歷史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老師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説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係。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在其中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着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説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説,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資料,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説,在這一節課裏,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在這種狀況下,教師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齊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

開放的同時,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裏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主角。例如,有一位老師在講《江南地區的開發》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老師在課前把問題佈置給學生,由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

由於各小組準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受年齡、閲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説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老師在小組總結時就應予以補充和糾正。但是在一節課里老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下教師的主角確實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和灌輸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幫忙者和合作者轉變,但是教師的作用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就應加強。這是因為,在長期的理解式的教學中,學生理解的常常是教師和書本帶給的現成的結論。而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忙。歷史是人文學科,具有綜合性、多樣性的特點。從時間上看,上下五千年:從空間上看,涉及五湖四海;從資料上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生活、民俗風情等包羅萬象。這些無不為學生帶給了寬廣的探究天地和思維空間。但不可否認的是,國中階段學生們所獲得的歷史知識是有限的,辨證的思維潛力不強,有些觀點難免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帶給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就應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與學生一齊去尋找真理,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五、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不能走進多媒體教學的誤區

《課標》中提出:“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開發歷史課程資源的過程中,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量大、簡潔靈活、動態感強、傳遞迅速、形象直觀、聲畫皆備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教學能夠處理好歷史教學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有利於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帶給豐富的歷史學習材料,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但是,有些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卻走入了誤區:即多媒體成了課堂的中心。在聽課的過程中常常發現有些教師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圖文、動畫、音頻、視頻等無所不包,學生不斷地理解視覺、聽覺上的刺激,課堂上熱熱鬧鬧。但是學生就象一台機器,被動地理解多媒體這台“機器”的“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必要的,但並不是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是實現了教學的現代化,並不是製作了新奇生動的課件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我認為,歷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明確目的。使用多媒體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從頭到尾地演繹課件,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很難突出教學重點,淺化難點,教師在課堂上成了一個單純的首尾兼顧的機器操縱者,看不到其教學機智,而學生也只是被

動地理解信息,且很難在稍縱即逝的信息中把握一節課的知識結構、線索及要到達的目標。其次,要合理安排。多媒體所用的時間過長、頻率過快,不利於實現師生互動。教師的精講、點撥以及學生的討論都在多媒體的連續演示中被擠掉了。教師沒有時間蒐集學生反饋來的信息,學生要不停地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去適應,來不及對知識資料做深入細緻的思考,事實上他們真正參與課堂的機會被多媒體剝奪了。再次,要調動學生。任何教學手段的使用都要儘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利於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總之,多媒體教學不是萬能的,目前為止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替代不了透過師生交流與溝通而進行的知識傳遞與情感交流。因此,歷史教師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要與常規的、甚至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切不可一味地追求課件的數量或質量,而忽視了多媒體在教學中所處的位置。

除此之外,歷史課堂中出現的合作的低效、提問的泛化等問題也是務必認真思考和應對的。課堂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歸屬和落腳點,解決現存問題,推進歷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尋找縮短教育理想世界與教育現實世界距離的最佳結合點,對一線歷史教師來説任重道遠。

篇9:歷史教學反思

歷史教學反思(一)

如何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整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標,並把課程標準、教材和教師參考書整合起來,才能科學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其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的狀況;瞭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瞭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教師要在瞭解學生的基礎上,作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藥。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聯繫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例如,當原來確定的難點絕大多數學生並不感到難以理解時,教師就不必再在這個問題上花過多時間和精力。再如,當學生提出教師事先未估計到的疑難問題,又需要在課堂上講請楚時,這些地方就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在長期歷史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導”、“聯”是突破教學重難點最有效的方法。善於引導。善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癥結和難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多角度地啟發學生,使之產生多方聯想而有所感悟。疑難、重點問題的多樣性,決定了引導手段的多樣性。一方面,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思、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另一方面,由於教學內容的多重性,教學難點的多樣性,思維方式的多向性,決定了教師引導方法需要多變。所以,教師須多備幾手“導”的技能,以便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例如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運用講故事法、觀看影視法、類比法等。善於聯繫聯想。善聯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儘快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對學生來説,書本知識都是間接經驗,它只有和直接經驗相結合,獲得直接經驗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學得牢固紮實。所以,教學不宜空講知識,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那樣只能弱化教學效果。善聯,一要聯繫豐富多彩的生活實際,將時代的氣息引入課堂。二要聯繫學生以前學習並掌握的舊知識。這些舊知識既是新知識的生長點,也是新知識的固着點。因而在教學中要着眼於教學內容的縱橫聯結,注意教學內容的整體與局部、前與後、因與果的銜接與遞進,在聯繫中將新知識融為一體。三要聯繫教師自身的學習感悟。教學既是教與學的傳導過程,也是師生雙向交流溝通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若能聯繫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感悟,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自己化解難點的做法和體會,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使學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徹,聽得有味,學得有趣,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總之,教學方案的編制,教學方式的選擇都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緊緊圍繞教學重點難點,以效益為核心。唯有如此,實現有效教學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歷史教學反思(二)

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且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作為教師,如何加快提升素質,提高施教品質正成為一種唯一的選擇。教師常回頭看看,作一番教學反思是非常必要的,是新時期師德建設的客觀要求。

回顧歷史,看看半個多世紀以前發生的一幕幕慘劇:日本731部隊掠奪中國活人作細菌戰試驗、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強徵韓、華婦女為隨軍尉安撫;德軍對猶太人的瘋狂迫害、波蘭大屠殺------種.種慘無人道的罪行,無一不是在這種“愛國主義”思想的支撐和推動下,在“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呼聲中進行的。

法西斯戰爭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沉痛的災難,足以讓我們反思,什麼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的最高準則是什麼?是“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嗎?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從內心熱愛自己的祖國,關心自己祖國的命運和前途。都應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果教育,特別是歷史教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許多歷史悲劇就會重演,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杞人憂天,在我國,尤其在近代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愛國人士,學習了近代歷史,很重要的一點要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重要問題。

歷史教學反思(三)

所謂雙語歷史教學,就是在課堂上,教師逐步導入、部分滲透地運用漢語、英語兩種語言進行世界歷史的教與學,最終達到師生均能運用兩種思維方式進行學科學習、思考。在初次嘗試過程中,我考慮了兩方面的因素,並就此採取一定的措施,力求讓初次嘗試有所收穫。一、學生方面:學生的英語基礎。由於使預備班的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有限聽説讀寫能力不強,故不能教授一些搞難度的歷史雙語知識,因此,我運用了一些多媒體的手段,儘量簡化英語術語,提高他們的興趣。我以中文課本為依據的漢語教學為主體,引入歷史專業的詞彙、歷史事件名稱等關鍵詞,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彙量,使學生多一些機會接觸英語。另外,還印發一些英語資料,學生通過英語資料的閲讀來感性地、直接地了知識體系。是另一方面,我想如歷史雙語教學提前介入,既可充分利用學生的英語資源,有利於學生英語學習在廣度和深度上的發展。增加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雙贏的事何樂而不為?在此次課堂教學中,我交替使用中英文,將漢語和英語整合起來,結合日常的教學,適時地將英語整合到教學活動之中。先將一些通俗易懂、生僻詞較少的原版教材和歷史事件用英語教學,採用幻燈的形式用英語向學生介紹,注意循序漸進,儘量避免由於語言滯後而形成的思維障礙。二、教材的基礎,編選合適的教材。考慮到學生接受程度和可操作性,我選用了開設歷史英語講座,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Qin shi hunag 並採用了一些外國的歷史材料。讓學生 能夠從另一種角度來認識歷史,瞭解外國曆史學家怎樣看待本國的歷史,看待中國這一位大的歷史人物。在課堂教學中,在講解長平之戰,我先讓學生觀看了這場戰役的動畫,然後用英語講解,最後讓學生完成有關內容的填空,交替使用中英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將漢語與英語整合。以大道雙語課的目的。此外,我截取了部分的錄像已達到直觀瞭解。並就此展開討論。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高漲。有部分同學,用英語來回答。當然, 由於初次嘗試,仍存在不足之處,歷史的知識卻乏整體性,今後再此方面應有所改進。

歷史教學反思(四)

歷史的借鑑、歷史的智慧,不是無意識可以得到的,需要對歷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應是反思歷史尋求借鑑的過程。歷史的經驗只有與學生的認識產生共鳴,通過主觀感悟,才能內化為學生的智慧。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於在課本上明確寫出一些重大事件給予人們的“經驗教訓”,學生則往往對此無動於衷。因此,採取什麼樣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反思歷史,直接制約着歷史教學社會功能的發揮。我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 比如在學習1966-1976年事件一課中對這樣的內容,教師一般的處理辦法是:蜻蜓點水,劃上幾個知識點,再隨便説上兩句就過去了。原因是“不好深談,避免誤導”。1966-1976年事件,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所換來的經驗教訓應該讓後代去感悟、汲取。歷史教育應該告訴後代歷史的真相和教訓,避免後人重蹈前人覆轍,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健康發展。我在教這課的時候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引導他們學習步驟一:通過感受歷史場景,引發學生的疑問和探究的興趣。1966-1976年事件的往事,對八年級學生來説是不可思議、難以理解的。從心理學上講,感同身受容易引起共鳴。1966-1976年事件是學生父輩或祖輩親身經歷的歷史,在上課之前一週,教師先讓學生去採訪曾經經歷過1966-1976年事件的長輩人:家人、親朋、老師等。學生了解到的是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真切的歷史,因而拉近了與那段歷史的距離,切身感受到了這段歷史與黨和國家以及普通中國人命運的直接聯繫。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歷史情感被調動起來,帶着疑惑和探究的願望“走進”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 上課時,教師播放了1966-1976年事件的錄像:周恩來的沉重、鄧小平的冷峻……一幕幕的歷史場景在回放,看錄像的學生再也不是看熱鬧,再也不能置身事外,一個沉重的問題撞擊着他們的心靈:“歷史為什麼會是這樣?!” 步驟二:通過引導探究1966-1976年事件發生的歷史原因,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為了使學生“論從史出”地思考和認識問題, 教師事先給學生印發了材料,並介紹了有關書目。課上的問題探究先以分組討論的方式,然後各組派代表發表看法。學生情緒激動,思維活躍,組內就有了爭論,於是他們請當時聽課的老師與他們一起探討。各組代表發言時,不時有學生站起來質疑,教學過程突破了預先的設計,變成了自由討論和辯論,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活動始終圍繞着主題展開。最後教師將大家的認識歸納為幾個方面: 歷史的原因:中國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絕對服從最高權威的意識;黨內“左”傾錯誤的發展。 步驟三:通過思考:“我們應從這段歷史中汲取哪些教訓?”進行拓展性學習,提煉歷史認識,達到教育目的。我們看了學生寫的學習隨感,基本上都是自擬題目、觀點鮮明的小議論文。如:“‘文化’大革命,留下了什麼”。1966-1976年事件之我見”、“歷史不能忘記──我看1966-1976年事件"。學生的認識主要有: 一個黨,特別是一個國家的執政黨,必須有健全的黨內民主制度;一個國家,必須依法治理。 本課確定的教學目標非常明確──“以史為鑑”。以此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學生理性地思考和對待那段歷史,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如果教學僅僅停留在對現象的瞭解、對混亂局面的渲染和對錯誤的譴責上,教學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因此,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探究1966-1976年事件發生的歷史成因。只有搞清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才能悟出避免之道。

歷史教學反思(五)

縱觀近年會考的試卷,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材料型試題的分值逞逐年上升的趨勢(材料被更多地引入選擇題和問答題中)。材料題的考察能比較好地考察學生的歷史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更好地體現學史致用的根本目標。考試説明出吸確要求考生具備“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裏、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無疑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是我們能否在做材料型試題得出正確結論,提高得分率的關健。那麼,實踐中我們應該怎樣去做到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呢?

第一、“去偽存真”。史料由於受時代侷限以及記錄者的階級立場、認知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記錄的史實、陳述的觀點等可能有真與偽正與誤的區分。因而,我們要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就應剔除或批判虛偽和錯誤的東西,保存或闡發正確和真實的史實、觀點。如材料:

“逆賊洪秀全、楊秀清稱亂以來,於今五年矣。荼毒生靈數百餘萬,蹂躪州縣五千餘里。所過之境,船隻無論大小,人民無論貧富,一概搶掠罄盡,寸草不留。其擄入賊中者,剝取衣服,蒐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

——摘自曾國藩《討粵匪檄》

從以上材料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曾國藩由於受到階級立場(地主階級)的侷限,對於太平天國運動採取了敵視的態度,顯然我們在分析歷史材料的時候不能對此加於採信,而必須批判地加以分析。

第二、“去粗存精”。在材料中,可能有大量與題目要求無關、沒有價值的文字。.因而,我們對材料有“去”有“存”。把無關的、無效的東西刪除,保存有價值的信息;或把繁雜的內容加以精煉,選取最能表達問題本質的材料。例如2003年會考江蘇卷第27題(下劃線為作者後期添加):

材料二

(中國歷史上)民族發展在地區上是互相j的,……漢族曾經長時期統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區擴張;可是,也有不少的性地民族進入過內地,統治過中原。這樣就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象,而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響。

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對外曾經是長期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內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戰爭中同甘共苦結成了戰鬥友誼,使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國這個民族大家庭中,我們採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是為了經過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發展,共同的繁榮。

篇10:歷史教學反思

知識不是由教師灌輸形成,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不斷體驗、感悟、小結、提煉而潛移默化地形成。除了在增強學生歷史知識方面的學習能力以外,更多的是對學生在自主探究、信息處理、合作學習、表達交流、自我評價等方面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的養成是持久的,而且會在學生今後的學習中不斷髮揮作用並逐步深化。    學生始終是學習過程的主體,他們自己確定探究主題,自己制訂實施方案。自己進行信息的收集、處理、組織和展示,自己探索相應技術的選擇和應用,自己進行成果的評價,真正做到了自主學習,這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內在的學習潛力。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指導作用,必須遵循到位不越位,參謀不代謀,指導但不指令的原則,成為組織者、參與者和幫助者。既能使學生的探究學習進入正確的軌道,又能使學生保持探究的熱情,看到成功的希望。    在傳統歷史教學中,史料的引用,顯而易見是要培養學生信息獲取、處理的闡釋素養。學生在史料的幫助下,能夠更科學、更全面、更客觀地考察中外歷史發展的環境和方向。    大量文獻資料的引用,能夠滿足高中學生的強烈探索心理和求知慾望,也符合高中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真正體現高中教學的特色。    在教學中引用實物史料,如人物圖、舊址圖、場景圖等等,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分析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形式生動的實物史料可以直觀體現歷史的真實和凝重。直接的原始照片影印史料,可以生動直觀地反映歷史的原貌和信度,增深歷史的氛圍。    在教學中,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讀懂材料文字上的含義,按要求搞清材料的基本面貌;二是進一步瞭解材料的內在含義,對材料進行必要的解釋;三是根據要求利用材料的有效信息作為證據去認識和解釋歷史;四是在分析過程中提出新概念,作出新判斷,發表自己的見解。這一過程即理解材料——運用材料——運用材料的創新。教師帶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力自然會提高,尤其是與現實問題的有機結合,必將有助於增強學生對歷史學科價值的正確認識,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通過歷史更好地認識現象,通過現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的目的。    史料的引用,還體現為理念的轉變,變傳授知識為主轉移到發展智力為主上來,在教學關係上把以教為中心轉移到以學生為中心,師生共同活動的方式上來,把注重結果的學習模式轉移到注重學習過程的模式上來;把注重識記知識的活動轉移到創造性運用知識上來。學生的視野隨之拓寬,結合問題展開聯想,進行分析與判斷,在有效信息的取捨中,完成思維的遷移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