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年熱點話題素材【精彩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6W

2023年熱點話題素材【精彩多篇】

熱點話題素材 篇一

熱點時評:正視公眾的“税感焦慮”

9月1日,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税法正式實施。最受矚目的,是將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而對於眾議紛紜的“房產加名税”,財政部、國税總局日前表示,房屋、土地權屬由夫妻一方所有變為雙方所有,免徵契税。

從個税法修改,到房產加名税的免徵,體現出對羣眾利益的真誠關心、對羣眾願望的真實反映,折射出政府對民意的尊重。

在這樣的背景下,“月餅税”尤其觸目,引發熱議。

其實,公眾俗稱的“月餅税”,起自國税總局於2009年開始推行的補貼徵税。應該説,徵收此類“福利税”,確實有法可依,也有利於規範一些大型壟斷企業的補貼超標和隱性福利,是税收在收入分配調節中槓桿作用的體現。單以税金來看,對個人收入影響確實不算大。

但在人們看來,這並非多交幾塊錢的“小”事。一方面,中秋發月餅,關涉文化傳統與情義,很多人認為應是免税的“小意思”,税務部門的錙銖必較與公眾的認識有較大差距;另一方面,通脹壓力下的工薪族,對税負的敏感度在增加。

“月餅税”引起爭議,某種程度上折射出公眾的“税感焦慮”。近期“房產加名税”、“飯補税”等屢成熱點,之前關於個人所得税起徵點的熱議、關於蘋果牌平板電腦入境關税的爭論,反映出公民“納税人意識”的增強,也體現了公眾在税收問題上對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強烈渴望。

相關部門理應重視這樣的焦慮。税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只有得到公眾理解,才能交得明白、收得順利、用得清楚。何況,上述税種的徵收邊界、制衡設計,外界並不清楚。事實上,税種關涉公共利益,其制定或修改,民意、民願理應作為重要參考。在個税法的修訂中,這種共識就已經形成——只有權力尊重權利,才有權利呼應權力。而這,也才是税收最終的法理基礎。

税收制度也需要植根於現實文化和社會心態的土壤。要認識到,税收不僅是“給政府賺錢”的問題,更應該考慮:如何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税收的全過程,讓税收制度得到更為廣泛的認可和接受?如何發揮税收在收入分配調節中的槓桿作用,使之成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手段?

“房產加名税”免徵,既考慮了税理,也考慮了人情;而對於“月餅税”,已有上海等地開始採取人性化操作,對於不申報的單位不予深究。看來,即使是在現有的“法”與“情”的空間中,仍然可以找到尊重民意的平衡點,讓中秋節的人情味兒濃起來,讓人心獲得温暖。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郭美美事件 折射慈善業信任危機

事件概述 2011年6月,新浪微博上一個名叫“郭美美baby”的引起廣大網友關注,博主“郭美美baby”年僅20歲,新浪微博的認證名為“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在微博上多次發佈其豪宅、名車、名包等照片,被網友發現,被指炫富。“紅十字會”的“經理”身家居然如此富有,不由得讓眾多網友起了猜疑,“我們捐給紅十字會的錢到哪去了?”由此而引發部分網友對中國紅十字會的非議。中國紅十字會總會2011年6月22日發表公開聲明表示,“郭美美”與紅十字會無關。聲明説,經對有關信息的調查、核實,中國紅十字會沒有“紅十字商會”機構,也未設有“商業總經理”職位,更沒有“郭美美”其人。但該聲明受到了諸多網友的質疑。

模擬題

郭美美事件折射出民眾對慈善組織的不信任,你認為這種不信任的根源在哪裏?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怎樣解決這種信任危機?

參考解析

“郭美美”事件掀起一陣陣輿論狂瀾,真真假假目前令人難以判斷,但背後凸顯的是一部分民眾對於紅十字會等機構的高度不信任。輿論對郭美美種種炫富行為的反應,恰恰驗證了公眾對於紅十字會,這個作為承載着公眾善心的公益機構一直都存在疑慮。出現這種不信任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慈善組織運作不夠透明。慈善組織要獲得發展,慈善機構的公信力至為關鍵,其中又以資金管理的嚴格、規範、透明至關重要。而在我國慈善組織發展過程中,一些慈善捐款最終的使用不透明,甚至一些捐款被挪作它用,一些慈善捐款到底募到多少錢,誰捐的,最後使用在了什麼地方,可能成了一筆糊塗賬,甚至出現天價帳篷、萬元餐費等問題,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僅破壞了我國慈善事業逐步建立起來的社會公信力,也影響了公眾對於慈善公益事業的熱情。

第二,對慈善組織的監管不到位。只有超強監管,才有超強信任,一個良性的慈善制度和機制,能夠實現慈善資金管理的嚴格、規範、透明,保證慈善業得以健康良性發展。而我國目前缺乏有效的監管體制。外部監管上,媒體對慈善業正面宣傳成績的多,而暴露實質問題的少,結果使得社會公眾對慈善事業真實的運營情況知之甚少,對一些深層的問題更是缺乏瞭解,從而失去了“話語權”。內部監管上,慈善業行業自律機制尚未形成,對慈善組織的運行缺乏內部管理。

第三,慈善法律缺位阻礙了慈善組織的發展。截至目前,我國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推進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法律體系,關於慈善信息公開的程度、標準、程序等各方面問題,還沒有一個制度性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捐贈者與接受捐贈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解決這種信任危機,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認為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第一,慈善組織應當及時告知公眾慈善資金的運作情況,加快推動信息公開透明。對於慈善組織來説,應當主動向社會公佈三個層面的情況:接受捐款的情況、資金的流向和資金使用的效果,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公開透明是慈善的重要條件,也是慈善事業公信力的根本前提。只有公開透明,捐贈者才能看到自己的愛心效應,更深切地體會到“捐”有所值;才能確保善款用在該用的地方,並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業中來。

第二,加強對慈善組織的監管。在外部監管上,政府應建立專門的慈善組織監管機構,實施對慈善組織的統一監管和協調,對慈善機構的財務與經營情況定期進行公佈,對善款的使用是否科學合理進行監督,並提供專線電話,隨時接受公眾的質詢。在內部監管上,應當建立慈善行業自律機制,健全以章程為核心的內部管理制度,實行陽光運作、規範管理,做到決策科學化、運作規範化,不斷提高慈善組織的公信力。

第三,完善法律制度,國家應當加快慈善專項立法工作,制定具有針對性和特定性的專門規範慈善組織活動的法規條款,對慈善組織的性質、職能、管理、運行基本準則做出規範,從源頭上保證捐贈款物的接收、分配、撥付、使用等各環節工作有章可循,使得我國慈善事業有法可依、監管有據。

公生明,廉生威。慈善事業要取得發展,必須從透明做起,從規範做起,完全地、全方位地接受監管。相信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慈善業的信任危機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強拆將走向何方

“新拆遷條例”臨危受命,卻遭梗阻

一段時間以來,各地頻頻出現的因強拆事件而引發的新矛盾已經驚動中央高層。在此背景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於2011年1月19日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1月21日以第590號國務院令公佈並實施。

“新拆遷條例”第25條明確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複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補償決定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拆遷條例”實施後,違法違規拆遷行為依然存在。

5月13日,國土資源部緊急通知要求,程序不合法、補償不到位、被拆遷人居住條件未得到保障,不得繼續實施徵地拆遷。徵地中拆遷農民房屋要給予合理補償,並因地制宜採取遷建安置、貨幣安置或實物補償等多種安置方式,妥善解決好農户生產生活用房問題。

6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辦法規定,被徵收房屋的價值將完全按照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不再綜合政府定期公佈的房地產市場價格;負責房地產價格評估的機構由被徵收人協商選定。與此同時,國務院在全國開展了徵地拆遷制度規定落實情況專項檢查,強化監管,嚴肅問責,堅決制止違法強徵強拆行為。

業內人士分析,在“新拆遷條例”出台後,以上一系列緊急禁令、配套法規和檢查行動表明國家依法整治違法強拆行為的決心,同時也折射出新法在地方執行中遇到較大阻力。

司法介入拆遷,亟待排除非法干預

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付誠認為,在房屋拆遷問題上,基本原則是協商,當各種利益分配出現矛盾時,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因利益糾紛引發的矛盾較多。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角度考慮,政府不能失語,更不能錯位。

在許多法律人士眼中,行政強拆取消、司法介入拆遷,這是一種有限的進步。同時,他們認為,司法拆遷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矛盾與衝突。

在司法拆遷中,法院面臨的另一個嚴峻考驗是能否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司法公正的價值之一體現在用司法權來制衡強大且易被濫用的行政權。強拆事件恰恰是以政府為主體的行政案件,在審理過程中,容易受到當地政府官員的非法干預。

“在司法拆遷案件中,法院能否排除行政機關的非法干預,能否頂住政府的強大壓力,將直接關係到司法拆遷制度的效力,並影響到司法拆遷的立法目的。”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認為,要盡力避免司法被地方政府“綁架”,確保司法去行政化。

須斬斷“土地財政”

地方政府何以有非法干預司法拆遷的衝動,核心還在於“土地財政”之下的利益驅動。周孝正認為,近期多次出現的強拆事件,是典型的由地方“土地財政”帶來的後果,是個別地方政府跟企業勾結侵犯百姓利益。

素有“第二財政”之稱的“土地財政”,是指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出讓土地使用權收入來維持地方財政支出,通俗講就是通過賣地的土地出讓金來滿足財政需求。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佈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擴張帶來的間接税收佔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讓金淨收入佔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對“土地財政”依賴比較嚴重的大多是經濟欠發達和尚未形成產業支撐的地區。付誠表示,目前土地都是通過買斷的方式使用幾十年,造成一些地方官員樂於寅吃卯糧,根本不考慮下一任如何解決財政收入的問題。

這種主要依靠“土地財政”建立的城市經濟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發展的,必須儘快終結。“將數十年後的公共財政收入提前支取,一旦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結束,可供開發的土地日益減少,未來的公共財政狀況將會面臨嚴峻考驗。”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待哺的農業

背景材料:

國內農田水利設施發展滯後,農業生產抗災能力嚴重削弱的現實,中國農業科學院常年調研農田水利的專家李茂松告訴記者,水利欠賬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時候。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情信息研究室主任李茂松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個數據,這麼多年來,實際上我們只有接近6000萬公頃的耕地是有效灌溉面積。這個面積,相當於還不到一半的耕地才有灌溉,另外一半多的耕地是沒有灌溉條件的。或者説是沒有有效灌溉條件的。所以這個欠賬就可想而知了。

水利欠賬會影響糧食安全,而糧食安全的底線一旦突破,將帶來社會的動盪。2007年,全球糧食儲量降低到近20年來的最低點,世界穀物價格大漲,全球飆升的糧食價格導致海地、喀麥隆、埃及、莫桑比克等國家先後發生罷工、騷動或**。今年,非洲遭受60年來最大幹旱,出現嚴重糧食危機,1000多萬人面臨饑荒。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甚至指出:“索馬里每天兒童和成人在以恐怖的速度死亡”。在國內,雖然夏糧已經連續8年增產,但我們也不得不看到,因為乾旱災情,我國糧食損失已經從上世紀70年代的年平均92億公斤上升到新世紀的365億公斤。這也表明在水利發展滯後的情況下,旱澇災情正對糧食生產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水利建設滯後不僅導致陝西省岐山縣大面積耕地拋荒,同時它還導致國內多個地區導致糧食減產。在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下游的河順村的調查中,這裏的農民告訴記者,因為缺水,應該澆四遍水的麥子他們只能澆兩遍水,因此造成糧食減產百分之十到二十。

河南省林州市河順村村民也表示,今年前期旱的太厲害,後期可以,今年的產量可以達到七百來斤,差不多八百斤。當記者問到如果麥子全能澆透的話,最好的年景一畝地能產多少麥子時,河南省林州市河順村村民回答是,一畝地可以產九百到一千斤。

由於水利設施的荒廢、以及有水用不起,一種不願種糧的傾向正在鄉村產生。岐山縣雍川鎮解刀村三組寧小娟告訴記者,反正就是種一點,自己夠吃,也不多種了。就是這個情況,也不指望賣錢了。岐山縣京當鄉張家村下何組何春也説,現在不要糧了,打多少,光夠吃呢,對澆地不太重視,再就是水費高,沒人澆。

權威指導

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是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胡錦濤

大興農田水利建設。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區、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任務。結合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實施,在水土資源條件具備的地區,新建一批灌區,增加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實施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加強重點澇區治理,完善灌排體系。健全農田水利建設新機制,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大幅增加專項補助資金,市、縣兩級政府也要切實增加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引導農民自願投工投勞。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優先安排產糧大縣,加強灌區末級渠系建設和田間工程配套,促進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因地制宜興建中小型水利設施,支持山丘區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設,重點向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傾斜。大力發展節水灌溉,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滴灌等技術,擴大節水、抗旱設備補貼範圍。積極發展旱作農業,採用地膜覆蓋、深鬆深耕、保護性耕作等技術。穩步發展牧區水利,建設節水高效灌溉飼草料地。--《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

原因分析:

造成當前水利欠賬嚴重,農民種糧積極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在水資源緊張、認識、監管、標準、維護善後機制方面處理不當導致的。

一、中國是水資源分佈很不平均的國家,南方地區水資源偏多,而北方地區水資源偏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告訴記者,北方六個一級流域,海河流域、遼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內陸河流域,這六個一級流域所佔國土面積是一半,gdp也是一半。但是,它的灌溉面積比較多,佔了中國的65%,可是它的水資源量才佔了全國的16%。

二、相關部門對農村水利設施不重視,投入嚴重不足。主是原因是地方政府對水利工作不夠重視,而不重視的原因又在於,對地方政府的考核是以gdp為導向的。來自財政部門的統計,在過去三十多年裏,財政支農資金的60%都用於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氣象事業發展,直接用於農業生產性支出的僅佔40%左右,而這40%用於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又微乎其微。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水利投入強度明顯不夠,建設進度明顯滯後,保障水平明顯偏低。

三、對於水利設施維護缺少統一的標準,造成監管無依據,老的水利設施無資金保養,而新的水利設施運營成本高,致使許多水利設施的成為農民用不起的曬太陽工程。

岐山縣不少水利設施已經是千瘡百孔,喪失了使用功能。而一些設備完好的水利設施,因為費用高,農民又不願使用。在祝家莊鎮,這個當地農發辦、財政局修建的灌溉水井看起來很漂亮,但當地農民也告訴記者,這也是一個曬太陽工程。而在河南漯河,這裏的農民也同樣面臨着有水用不起的情況。使用柴油發電像這樣澆灌一畝地,需要大約60元的油錢,加上人工、以及其它開支,不僅不賺錢,還要賠錢。

解決之道:

解決當前欠賬,改變當前農民種糧意願不高的現狀,需要我們在政績考核理念、制度建設、標準制定、投入力度等方向加快進程。

一、徹底改變現有的以“gdp”為基礎的政績考核標準,將生產、生態、民眾滿意度結合起來制定新的政績考核標準,加強對農村水利設施的重視力度,加大對農村水利設施的投入幅度。

二、加快對我國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速度,減輕北方缺水的現狀。同時,加快對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標準的制定進程,並且加快相關法律的立法,避免出現曬太陽的水利調入,為建設與監管提供指導和依據。

三、建立健全水利設施的善後及維護機制,保障水利設施正常高效運轉,因地制宜地採取措施降低農民用水成本,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中國人的愛心

背景材料:

謝天謝地!助人反被誣陷的事情?有上演,因為不會有人願意看到這一幕。南京“彭宇案”的陰霾從δ散去,而天津“許雲鶴案”依然撲朔迷離,它們之所以在今天依然被反覆談論,是因為民眾最關心的往往是幫助別人的善意有?有被歪曲。

畢竟,在今天的中國,愛心真的傷不起……

欺詐善意 透支愛心

近日,“許雲鶴案”二審完成首次開庭,王老太在家人推着的輪椅上離開了天津市第一中級法院,而在他們身後,除了追逐的各·y體記者,還有一片羣眾的罵聲。在各方證據不足尚待調查的情況下,民眾的態度為何如此激烈?特別是在6月一審判決出來之後的互聯網上,輿論一邊倒地支持着許雲鶴。

這也許就是在南京“彭宇案”神祕庭外和解之後的道德困境,許雲鶴有意無意地成為了彭宇案的某種延續,畢竟民眾最不願意看到的,仍然是助人反被誣陷。追根溯源,怎?都繞不開的還是南京小夥彭宇。2006年,彭宇在南京市水西門廣場下公交車時,遇到摔倒在地的徐老太太。他説自己把老人攙扶起來,老人卻稱是被他撞倒在地。結果法院一審判處彭宇支付賠償金4萬餘元。該案二審達成和解,但並δ披?具體內容。

“彭宇案”發生後,僅在南京一地就出現了多起老人摔倒在地無人敢上前攙扶的情況。一λ80多歲的老人早上騎電動自行車買早點不慎摔倒,滿臉是血,蜷縮在地,隨後他喊了一句:“?人撞我,我自己摔倒的,幫幫我。”還有一λ82歲的老人,摔倒在地後不停呻吟,·人χ觀了15分鐘,終於有三個站出來,相約互相作證,才把老人扶起來。

有人感歎,“彭宇案”後,“社會道德滑坡三十年”。的確,做好事的風險,在我們今天的中國似乎高到很多人不願意承擔。

然而,也有例外。

在感動中國的“最美媽媽”吳菊萍之後,近日又出現了一λ“最美大媽”。8月25日下午4點40分左右,南京市韓家苑小區的居民突然發現,一名84歲老太太緊抓3¥一外側防盜窗,眼看着就要掉下來。緊急時刻,在附近賣水果的薛大媽一個箭步衝上去,伸手準備接老太太。就在這時,老太太從窗户口跌落下來,砸到¥房2¥的遮陽棚之後,又砸到58歲的薛大媽右肩膀上,最後摔在地上。事後,兩人均被送院治療。可歎的是,墜¥的老人因傷勢嚴重,加之年事已高,已於25日晚些時候不幸離世。

在發生彭宇案的南京,在對待老人遇險的情況下,我們見到了並不相同的現象。見到老人摔倒還“無動於衷”的·人和見到老人墜¥卻奮不顧身的“最美大媽”,是什?導致了他們迥異的反應呢?

“最美大媽”的善舉是出於救人的本能,而面對摔倒的老人時,也許大多數·人也由本能驅使希望施以援手,然而由於深受“社會化”意識的影響,這一行為的風險代價令很多人望而卻步。

不得不承認,我們當今社會上欺詐善意、透支愛心的行為並不鮮見。

2007年,重慶郵電大學8名大學生利用暑期的社會實踐機會跟蹤了幾λ行乞者,他們看到的現實令人深思。在他們範χ較小的跟蹤樣本中,“假乞丐”中?日進賬上百元者並不少見。而此後在網絡上聞名的鬥地主?天輸掉40元的浙江乞丐,一個早上就能進賬幾十元的佛山“男女二人組”,日入500元的北京乞丐都是個中代表。

道德困境:我們都身在其中

我們今天所面對的道德困境,同博弈論中經典的“囚徒困境”頗有相似之處:

警方逮捕甲、乙兩名嫌疑犯,但?有足夠證據指控二人入罪。於是警方分開囚禁嫌疑犯,分別和二人見面,並向雙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選擇—— 若一人認罪並作證檢控對方(可以理解為單方面失信),而對方保持沉默,此人將即時獲釋,沉默者將判監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可以理解為互守承諾),則二人同樣判監1年。

若二人都互相檢舉(相關術語稱互相失信),則二人同樣判監8年。

可以看出,我們的社會生活與多次囚徒困境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選擇“失信”可以説是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然而社會生活的廣泛性也同時決定着在所有人都選擇“失信”的情況下我們將會墮入“欺詐的地獄”,在原始叢林般的黑暗、無安全感環境中惶惶不可終日。

英國史學家艾瑞克·霍布斯鮑姆的理論曾指出:當人們缺乏對社會契約的信任時,就會重回“萬人對萬人的戰爭”狀態,在這種相當?有安全感的環境下,他們互相反咬,甚至互相吞噬。

社會信任的建設漫長而艱辛,然而對社會信任的破壞卻容易到令人沮喪。在我們?一次企圖辜負他人的信任的時刻,需知我們都在這條大船之上,?次欺詐都是在社會巨輪之上鑿下一個裂縫,是選擇讓它千瘡百孔之後穿破人亡還是同舟共濟,這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卻是一個艱難行動。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很多人會選擇出賣良知、拋棄誠信以換取個人利益。很多人認為在社會經濟地λ較低的羣體中這樣的行為更加多見。而我們只能説:貧窮,有時候會成為作惡的藉口,然而作惡絕非擺脱貧窮ψ一的出·。

不僅如此,在當今社會選擇用愛心行善的風險真實地存在着。京城著名的“順風車大奔”車主王永在過去的13年裏,用自己的私家車捎帶了近萬名陌生的乘客而分文不取。就在這樣一λ愛心司機身上,就發生過一起高風險善行:

那是一天夜裏,他搭載了一個小夥子。一·上,王永和這個年輕人聊天,講自己在北京創業的艱難,和開免費順風車的想法。

這個小夥子突然問他:“你就不怕碰見壞人嗎?”

王永笑道:“不怕,要是真遇上了,我就再也不開順風車了。”

小夥子聽了?再説話,下車時,他突然説了一句,“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以後要當心。”王永一扭頭,看見小夥子腰間別着一把一尺多長的刀。

道德自覺是一個文明人的自我要求,它自發於內常常在無意識中體現出來。它是被愛惜的羽?,更是玉壺中的冰心,很多人對此珍而重之,對它的“估值”更是高於生活中的大多東西。而能夠推己及人的高尚道德更是往往以愛心為體現,並不以外物變遷為轉移。

捍衞愛心 8月26日中午12點34分,江蘇南通飛鶴快客駕駛員殷紅彬駕駛大巴車到達石莊鎮張黃立交橋,下橋時發現前方有輛三輪車橫在·面上,靠近後看清楚是一名老人被壓在車下,於是他靠邊停車,與乘務員鬱維貞一起下車,將老人攙扶起來。

因為要趕時間,殷紅彬將老人交給了正好·過此地的一λ和老人相識的村民,但村民以為大巴車是肇事車,懷疑是他撞了人。村民記下車牌號後,殷紅彬才重新開車上·。後來老人的兒子報警,殷紅彬被誤會成肇事者。警方在調查時發現,南通飛鶴快客公司的大巴車都安裝了車輛監控系統,能夠實時記?車輛前方和內部情況。車上的監控系統證明,殷紅彬和鬱維貞的確是做好事。

29日下午,當事老人的兒子郝先生,從如皋趕到南通,向殷紅彬和鬱維貞送上寫有“感謝好人”四個字的錦旗。郝先生説,他的母親今年已81歲,由於摔倒後頭腦不清,誤會了好人殷紅彬和鬱維貞。他也因他人誤導,誤以為殷紅彬是肇事者。真相大白後,母子倆深感歉意,其母親更是整夜不能睡好。老人為此特別囑咐他趕到南通,當面向殷紅彬、鬱維貞表示由衷的感謝。

“感謝好人”,這是一面好錦旗,?一λ在今天的中國願意地素不相識的人施以援手的好心人都該受到這樣一面錦旗。即便這些好心人在幫助他人時並不求回報。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當前的現實並不樂觀,愛心被歪曲、善意遭欺詐的例子並不鮮見。

救助了“南通老太”的殷紅彬表示,他從不後悔自己的行為,也?想過救人就應該得到任何肯定,下次遇到這樣的事情,他一定還會出手相助。

其實這樣微小而温暖的善舉並不鮮見,一λ半月談記者就曾親身經歷過類似情境。出差過程中,他在機場遇到兩λ衣着體面的姑娘,聲稱丟了錢包急需幫?。這λ記者便馬上拿出了幾百元交給了她們,姑娘們留下了電話表示日後必定會還錢。然而就如您猜測的,電話是空號。同事們也紛紛笑稱他人太老實真容易騙,他卻説:如果下次遇見這樣的事還是要幫?。

持這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態度的好心人在今天絕不在少數,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他們的愛心。因為在當前社會信任極度匱乏、道德觀失範的現實下,愛心是最可寶貴的“稀缺資源”。

即便“向善”是大多數人的共同天性,然而為向善搭建的平台同樣重要。我們要捍衞愛心,就要對傷害社會信任、欺詐善意、透支愛心的行為絕不姑息。如日前的郭美美事件,有人聲稱不該對其“窮追猛打”。如果説要求慈善公開透明是“窮追猛打”,那?恐怕我們要把這場戰鬥進行到底。

就在現在,我們社會的土地上散落着大塊的“荒地”,這些荒蕪是因為氾濫的社會失信、是因為滑坡的道德底線、是因為轉型期失範的社會價值觀。?一顆愛心都是一粒美好的種子,我們要倍加珍惜,因為也許只有愛心能夠救贖我們受傷心靈、喚醒我們麻木的神經。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網絡時代也要好好説話

今天的網絡時代,人説話不容易。到處都是風險,隨時有陷阱。失言的後果可能讓公眾人物萬劫不復。但與此同時,説話又格外氾濫,許多人希望靠説話浮出水面。這讓人對説話充滿恐懼又充滿期待。今天社會的激烈變化正在使得我們的言説發生深刻的轉變,在一些人越來越放言無忌的同時,另一些人卻越來越謹慎和小心。話語一方面複雜纏繞,扭結難解,另一面卻日益立場鮮明,互相壁壘森嚴。今天我們如何説話?這是一個困境。

這裏有一個更為複雜的狀況,今天我們的言説完全脱離了傳統媒體的約束和管理,言説已經變得越來越自由。伴隨着網絡的高速發展,尤其像微博這樣的140字的小空間,人人都有權利説話,人人都有機會説話,這當然是文化民主的最具戲劇性的表現,真正做到了眾聲喧譁。這當然很積極,無需多説。

但在這喧譁之中,卻也會發現和紙媒或電視媒體完全不同的特性。那些媒體一定要經過記者、編輯等等“守門人”。因此一是言論無論如何還是要注意有一定的平衡。但當年在論壇,如今在微博,就是黨同伐異,見到不順眼的言論就罵起來,不像現實世界裏見到人或者發表正式的言論,還得顧及到起碼的禮儀。以前説“酒壯人膽”,今天的興奮劑不是酒,而是網絡裏別人的示範作用。看他罵人受到追捧,我也有樣學樣。但其實有樣學樣還不夠,因為你罵的和他一樣,就沒有意思了,你得更加變出花兒來才能得到追捧。於是,我們看起來最廣闊、最能夠隨意探討的空間,其實難免被迅速地“圈子化”“極端化”。

無論在網上,還是在現實中,其實有話好好説總是對的。自己做人做事的路子還得靠自己,網絡上你不靠譜,別人會想你在現實裏也未必真靠譜。過去朱自清先生曾有一文題為《人話》,説的就是説話要有點禮儀,有點分寸,心裏再不高興,也不能太不得體。所以,在任何時候,有話好好説,就是做人的道理。現實中如此,網絡上也得如此。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讓“制度養老”替代“養兒防老”

“百善孝為先”,中國是一個重視“孝”的國家,人們把贍養老人看作人生的一件大事。然而隨着城市化、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許多人發現難以平衡工作和照顧父母的關係,也難以找到合適的護理人員照料老人,“孝”的中國開始面臨現代養老困境。

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與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相伴隨,與城鄉差異、區域差異、收入差異擴大相重疊,與經濟轉型、社會轉型和文化轉型相交織……中國式養老體系需要直面以上種種問題。與複雜老齡社會並存,相對遲滯的現代養老模式還在探索中。

養老問題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僅依靠政府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它需要整個社會、家庭乃至個人的共同參與。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中國特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面對這樣的局面,筆者認為,應界定政府、家庭和市場在養老問題上的邊界,努力構建與各層次需求相匹配的養老供給。首先,政府要出政策,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社會包括企業、非政府組織要參與進來,也包括境外願意投身養老事業的民間機構。中國的傳統文化決定了單純以進入養老院的養老方式無法滿足現實的養老需求,家庭依然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依靠,中國的主流養老模式應為社區居家養老。需要全力營造一種新型的老年人在家裏居住與社區照顧、上門服務緊密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其次,要在城市各個社區建立養老護理服務中心,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讓老人居住在自己家裏,便可享受服務中心提供的營養和醫療護理以及心理諮詢、醫療、康復、護理照料等服務。

此外,政府需儘快出台養老產業的准入標準,多鼓勵中低端的養老產業開發,可探索新型的養老產業發展模式,以公建民營、合資合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發展養老產業。

“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怎樣在制度上構建多元化的養老模式,這是全世界都在琢磨的課題。“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已確定為“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的七大重點任務。我們期待着,規範有序的社會養老機制真正建立,理想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和諧社會圖景變成現實。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社保卡變“福利身份證”

社保卡具有信息記錄、查詢、業務辦理等基本功能的同時,可作為銀行卡使用,具有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金融功能。

這不只是一次技術升級。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社保卡被納入國家總體部署。國家在社會保障卡上作出的努力,是要在技術上提供一個支持全國流動和社保關係轉移、接續的技術環境。按胡曉義的説法,要真正實現全國異地轉移接續,不僅需要技術方面的支撐,還有政策方面的逐步統一,比如推進各項社會保險提高統籌層次和標準化建設。

我國的社保卡長期處在一種分割狀態,各地千差萬別,這給持卡人帶來許多麻煩。近幾年,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退保現象之所以十分普遍,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人口流動頻繁,社保關係轉移面臨許多困難。社保卡能否全國通用,使用能否更趨便利、快捷,眾所關注。現在圍繞社保卡出現的變化,可以説是我國社保制度趨於完善的一個重大進展。

如同現在很多生活內容可以通過各種支付平台完成,社保卡加載金融功能也將影響深遠,社保卡全國統一平台的建設,更是如此。地區之間社保卡之所以不能通用,主要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各地社保統籌水平不一,各種利益牽涉甚多。實現社保卡全國統一,必然指向深層問題的破解,也就是在地區性、階段性、需求性的差別上更加重視全國社保水平大體的均等,為社會基本福利的均等化創造條件。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指向進入社會保障體系的公民。“十二五”期間,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發放數量將達到8億張,覆蓋60%人口,和過去比,這將是很大的進步,但未來仍將有40%的人無法享受全國統一的社保卡服務,他們的社會保障如何實現,是一個問題。另外,一直以來,大部分公務員是沒有進入社保的,在一些地區,農村養老保險的覆蓋範圍有逐年降低的趨勢,一些人處在不被“保障”的狀態,一些失業者、貧困人羣,經濟狀況決定了實難繳費,保障水平很不穩定,這些問題很難被排除在社保卡的討論範圍之外。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是國家作出的莊嚴承諾,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會保險法》,更被認為是履行“讓人人享有社會保障”承諾的法律保證。從現實出發,社保水平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從長遠看,“人人享有社會保障”則意味着,所有人都應納入相應的社保體系,實現制度無缺失、覆蓋無遺漏、銜接無縫隙。“記錄一生、跟蹤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這是社保的一個基本理念,某種程度上説,人人擁有一張社保卡,應當成為這一理念的重要體現。

在一些國家,社保卡是與身份證、駕駛證一樣的有效身份證件,通用於許多領域,為持卡者提供各項便利。人保部明確表示,鑑於管理和服務上的差別,身份證、社保卡號碼相同但不互相取代。但就重要性而言,社保卡就是公民的“福利身份證”,是“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鮮明標誌,其重要價值應被充分重視並實現。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熱點時評:“官德”建設需要“三駕馬車”拉

一段時間以來,與官員有關的各類“門事件”頻繁發生、各種“雷語”層出不窮,涉及領導幹部的“花邊”新聞甚至比娛樂八卦更加吸引大眾眼球,嚴重醜化了公眾對官員羣體的認知,極大地降低了人民羣眾對公權的信任度。從那些深陷輿論漩渦的官員身上,我們看到了“官德”缺失所結出的“惡果”。

所謂“官德”,乃是為官者的職業道德,是官員的從政之本、用權之道。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領導幹部掌管着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個地方的權力,地位特殊,肩負着黨和人民的重託,其言行舉止具有放大效應和示範效應,對社會價值取向、社會公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其“官德”如何直接影響到社會和諧、百姓福禍。這也是古人所説的“治大國者先治吏”、“吏治則國治”的深刻內涵。

令人痛心的是,當前官員“官德”缺失現象日益凸顯。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官德”缺失已成為腐敗屢禁不止的重要誘因,不斷突破老百姓心理承受的底線,令人忍無可忍。《荀子》有云:“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功,罰不當罪,不祥莫大焉。”因此,對部分官員的“官德”失範行為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深入探究其成因,對症下藥,剷除其滋生的土壤、氾濫的温牀。

加強領導幹部的“官德”建設非常重要,也非常複雜,不是誰的“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以筆者之見,“官德”建設需要“三駕馬車”來拉:既需要領導幹部加強自身修養,更需要從制度機制上強化約束,還需要社會監督予以輔助。只有把官員自律與制度他律有機結合起來,內外兼修,才能實現“官德”提升,促使領導幹部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

首先,要大力提升官員的道德素養。縱觀各類“門事件”中的官員主角,都是自身道德修養出了問題,美醜不分、善惡不辨、是非不清、寡廉鮮恥。大哲學家康德有句名言:“位我上者,燦爛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領導幹部作為黨的事業的決策者、執行者,要經常“仰望星空”,跳出“小我”看問題,始終站在為人民服務的立場,“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個人看輕一點,把名利看淡一點,慎微、慎獨、慎交,堅守自己的精神家園。

其次,要靠行之有效的制度約束。孟德斯鳩説:“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一條萬古不變的經驗”、“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道德約束不了權力,權力只有用權力來約束。” 而“官德”的核心問題就是用權,“官德”缺失就會造成權力濫用、腐敗滋生,那些被繩之以法的貪官污吏哪一個不是先失了“官德”底線?因此,只有從制度上築牢堤壩,建立一套規範、一個體系,包括選拔機制、養成機制、監督機制、評價機制等,才能使道德“軟約束”獲得制度“硬槓槓”的威力,讓官員不敢貪、不能貪。

再者,離不開社會監督。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在網絡時代,“網友曝”已經成為一種具有強大殺傷力的非正常舉報方式,對官員言行具有很強的震懾作用。因此,創造條件讓羣眾能反映、會反映、敢反映官員的失德行為是迫使領導幹部加強“官德”修養的重要途徑。如果將黨內監督與社會監督有機結合起來,領導幹部的僥倖心理必然大打折扣,必會更加自重、自醒、自警,從而自覺加強“官德”修養,嚴於律己,防微杜漸。

總之,“官德”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其中,領導幹部的自覺能動性是內在動力,制度約束是根本保證,社會監督是有效配合。只有將三者統籌運用,打造出“官德”建設的“三駕馬車”,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官員的“官德”水準,從而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高度,實現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

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加快民營經濟發展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中最富活力、最具潛力、最有創造力的力量。“十一五”以來,河北省民營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在推動全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整體來説,河北省民營經濟佔經濟總量的比重還不夠高。因此,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河北省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從全國來看,河北省民營經濟綜合實力和發展水平處在中上游,但與先進省份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總量少。2009年河北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9450億元,明顯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省;二是規模小。河北省百強民營企業平均營業收入21.3億元,比江蘇少102億元,比廣東少16億元。年銷售收入超千億元的民營企業還一户沒有。三是競爭力弱。大多數企業還停留在傳統產業或產業鏈條的低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的優勢企業還不多。

二、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之所以形成這樣明顯的差距,最根本的還是思想不夠解放、環境不夠優化、政策落實不到位。因此,《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報告》中明確指出:2011年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中重要一項就是:着力發展民營經濟。推進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就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扶持政策

放寬市場準入,支持民間資本進入交通、水利等行業和領域,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市場準入標準和優惠扶持政策對所有經濟主體公開透明;降低經營條件,加大財税、金融扶持,搞好用地保障,等等。

(二)鼓勵技術創新。在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技術創新資金、工業設計獎勵等項目安排上,對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給予重點支持。對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型企業,由當地政府給予適當獎勵,並對其科技項目給予優先安排。

(三)加強人才培訓。推進民營經濟組織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形式多樣的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培訓,特別是加強民營企業家培訓。

(四)幫助開拓市場。鼓勵省內民營企業申報政府採購項目,符合規定的自主創新產品實行政府首購。加強產需銜接,對民營企業參加境內外重要會展發生的攤位費、公共布展費等給予資助。

(五)支持做大做強。積極推進民營企業聯合重組,對企業兼併重組發生的土地使用權、不動產所有權和相關股權轉讓,免收變更過户手續費;對兼併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破產企業,符合有關規定的,免徵契税。組織開展“對標行動”和“百強民營企業”、“千家成長型中小企業”幫扶活動。

(六)強化激勵機制。完善民營經濟統計監測制度,強化民營經濟動態監測。每年對設區市、縣(市、區)政府及有關部門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和綜合排隊,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使他們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得實惠、社會上有地位。

(七)減輕企業負擔。凡未按規定權限和程序批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取消,凡不在國家和省規定的收費目錄內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停止收費。不得強迫訂購書刊、亂拉贊助,取消一切攤派,嚴肅查處涉企亂收費行為。組織開展法律援助,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全面推行行政服務中心“一站式”服務,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熱點話題素材 篇二

2014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新華網評”七評百姓關注兩會熱點話題

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在主席台就座。

系列之一:改革,關乎中國發展的重大命題

如果説上一輪改革,為中國帶來了30多年的繁榮發展,中國經濟從一度瀕於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經濟總量躍至世界第二,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那麼,中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國際舞台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影響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無疑是關鍵。

系列之二:消除百姓“心肺之患”靠什麼

當前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已經不侷限於一時一地,而是要打持久戰,加強區域防治協作。這其中,加大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推進重點行業綜合整治、加大監督執法力度等,哪一項都要求各級政府下決心、保落實。在事關百姓切身利益面前,地方利益、部門利益都必須割捨。

系列之三:作風建設,就體現在這些細節之中

代表委員們進京的方式變了,一些省市取消包機改乘火車了;各代表團和委員駐地的條件變了,家常菜唱主角,高檔水果沒有了,紀念品、禮品和土特產品統統被禁,牀單也不再一天一換了;會場的佈局變了,沒有鮮花,不見橫幅,喝水都實名制了„„這些細微而又鮮明的變化,給三月的北京帶來了一股清風正氣,也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作風建設的成效。

系列之四:從“發展”“改革”中感受中國自信

有輿論對此進行解讀,認為這些高頻詞體現了中國政府發展經濟、推進改革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體現了中國新一屆政府“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的執政理念。應該説解讀科學、合理,也很到位。不過意義顯然不止於此,透過這些高頻詞,我們還能感受到中國新一屆政府的信心和自信。

系列之五:建設網絡強國首先要過“安全關”

中國網民數量突破6億,網站約400萬家,從規模上來説,中國已是名符其實的網絡大國,但“大”並非意味着“強”。如果把網絡強國比作一座大廈,那麼網絡信息的安全就是這座大廈的基石。今年的“微軟xp停擺”事件,去年的“斯諾登”事件,都充分説明了信息安全成為我們邁向網絡強國的第一道關卡。

系列之六:“自我革命”為反腐提供更多底氣

“反腐”歷來都是民眾高度關注的兩會熱詞之一,李克強總理在5日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態“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堅決查處腐敗案件,對任何腐敗分子都要依法嚴懲、決不姑息。”通過這份《政府工作報告》,我們不僅再一次感受到中央反腐倡廉的堅定決心,更看到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上,有了更顯著的進步。“將權力關進籠子裏”,有了更多制度保障。

系列之七:始終堅守“民之所望”的施政方向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實現了強國富民,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但基於我們的基本國情和改革發展中的現實問題,“蛋糕”並不是

平均分配給每個人,尤其是在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與人民幸福感息息相關的領域,不同羣體的差別仍然很大。所以政府未來的工作要在公平性上着力,讓每個人都平等地享有他所該有的那份“蛋糕”,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和紅利

熱點話題盤點:七位常委在兩會如何“走遍中國”

每年兩會期間,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會參加人大代

表團審議、政協界別聯組會討論,被稱為“下團組”。

在很多人看來,常委“下團組”是每年兩會的重

頭戲。從他們在團組的講話,往往可以看出當年中央的發展

思路和關注焦點。他們不僅會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

要議題做進一步闡釋,同時也會有針對性地談及區域

發展規劃思路。

據新華社消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央政治局

常委參加了全部34個省區市代表團審議,此外還分別

參加了全國政協一些界別委員的聯組會,習近平還出

席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

兩會期間,七位常委“去哪兒”、“説什麼”有什麼講究,他們是怎麼分工的?記者請教了幾位“資深”代表、委員,得到的答案是:

第一,常委們首先去的代表團都是自己所在的團——常委們也都是人大代表。比如,習近平是由上海選舉出的人大代表,他會首先參加該團審議。而這些選舉地往往是他們曾經工作過的地方。

第二,參加哪些團組,會考慮常委們的工作分工,這樣有利於在該團組的討論更有目的,更全面、更充分。比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他會參加香港代表團、澳門代表團的審議。第三,社會熱點、老百姓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會影響常委們優先去哪些團組,以及重點講些什麼。

兩會關注哪些教育熱點問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

革,為我國新階段教育改革發展指明瞭方向。李克強總理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公平

發展,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歷

史關口,來自全國各地的兩會代表委員,就十八屆三中全

會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教育領域重點工作、關鍵環節深

入討論、積極建言獻策。

關鍵詞1:教育領域綜合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堅持立德樹人、促進教育公平、推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等方面做出了部署,對我國教育事業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2014年的全國兩會上,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2:教育公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公平發展,公平發展與優先發展並提,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尚屬首次,體現了本屆政府對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視。兩會上,圍繞這一社會關注度極高的問題,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關鍵詞3:立德樹人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當下,價值觀的多元化、社會的迅速變化、信息的海量化,讓德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形成德育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關鍵詞4: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是十分複雜且具全局性的問題,其中利害涉及社會方方面面。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一系列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弊端的舉措,為大學聯考改革指明瞭方向,這些舉措成為兩會代表委員持續關注的熱點。關鍵詞5: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職業教育已經進入以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改革發展新階段。因此,加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成為當務之急,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兩會熱點話題聚焦“舌尖上的安全”

讓食品違法重者入刑

湖北代表團集體審議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共同呼籲儘快修訂《食品安全法》,提高違法成本,“不僅要罰得違法者傾家蕩產,還要給予刑事處罰”。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仙桃市委書記馮雲喬説,違法成本低是食品安全監管難的重要原因,在基層實踐中,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對接不夠,多以行政執法予以處理,有些涉嫌犯罪案件該移送的沒移送,甚至以罰代刑。他建議,儘快修改《食品安全法》和《刑法》的相關條款,提高處罰標準,降低定罪門檻。

《食品安全法》列入五年立法規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嚴守法規和標準,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在3月4日的全國人大記者會上,大會新聞發言人傅瑩介紹,《食品安全法》已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五年立法規劃。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王紅玲提醒,切莫忽視農產品食品安全。她建議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執法檢查,尤其是對農產品生產環境的監管,比如土壤是否安全、澆菜的水是不是污水等。

重視農村食品安全問題

農村食品安全問題也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關注——“農村監管力量弱,點多面廣,更需引起重視”。

【聚焦】2014年兩會熱點話題

2014兩會十個民生熱詞

【熱詞一】三個“最嚴”保“舌尖上的安全”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嚴守法規和標準,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堅決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

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熱詞二】向污染宣戰

“我們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今年政府

工作報告對於人民羣眾的“心肺之患”予以了堅定的承諾。

【熱詞三】居住證制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未落户的農業轉移人口,建立居

住證制度。

【熱詞四】“失信者黑名單”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指出,去年人民法院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實行公開曝光;對7.2萬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了信用懲戒,約20%的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義務。

【熱詞五】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落實帶薪休假制度”。

【熱詞六】擴大民營資本投資領域

“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向非國有資本推出一批投資項目。”政府工作報告中説。

【熱詞七】養老並軌

“雙軌制”一直備受百姓詬病,涉及約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並軌改革成為兩會期間討論焦點。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與職工養老保險的銜接辦法,改革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

【熱詞八】公務員工資

中央八項規定以來,社會風氣煥然一新,伴隨着的還有公務員的“叫苦不迭”。兩會期間公務員工資成為焦點話題,究竟該不該給公務員加薪?代表委員們展開熱烈討論。

【熱詞九】“寒門”如何也能出“貴子”

今年的兩會上,“寒門”難出“貴子”問題引發關注。

【熱詞十】醫患矛盾

南京護士被打、潮州醫生被押遊行……醫患矛盾近年來日益突出,如何構建和諧的醫患關係,更好地保衞醫患雙方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成為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不斷追問的問題。

微信圈首次成為兩會溝通“利器”2014年的兩會,被稱為“首個微信時代全國兩會”,微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參與到兩會的信息傳遞和媒體報道

中,從官方信息發佈,到代表間的互動交流,再到媒體採訪的過程及採訪內容的構成,處處都有微信的作用。其中,霧霾、二孩政策、養老、社保、延遲退休這些和民生比較相關的問題,成為朋友圈裏轉發和議論的熱點。有關專家認為,微信的加入使溝通變得更加高效、更加平等,也使得今年兩會信息的發佈更加通暢、更加透明、更加親民。全國人大信息中心和政協大會新聞組,今年首次啟用了微信公眾號:“人大會議新聞中心”和“政協大會新聞組”,分別作為了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對外發布信息的渠道之一。記者關注這兩個微信公共號發現,“人大會議新聞中心”公眾號服務認證為“全國人大信息中心提供”,“政協大會新聞組”公眾號服務認證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提供”,兩個公眾號的功能介紹基本都為方便記者採訪、發佈信息資訊,能讓媒體和大眾第一時間瞭解到會議的安排和動態,增強了全國兩會信息發佈的及時性和透明性。

熱點話題素材 篇三

2014年熱點話題

一、1月21日!霧霾---你在我面前我卻看不到你,這就是距離。

【新聞背景】霧霾現象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霾”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近年來,由於空氣質量惡化,霧霾現象出現增多且危害加重。如遇霧霾天氣盡量做好防範措施,並避免户外活動。霧是天災,霾是人禍。學者稱,中國已進入霧霾高發期,不治理將持續10-20年。霧霾影響生活,也影響經濟。

【網友吐槽】

孟非:16城市嚴重污染,空氣最差10個城市河北佔6席,白色聖誕、灰色聖誕、土黃色聖誕,你那是什麼顏色的聖誕節?16城市嚴重污染,網友調侃平安夜霧霾讓聖誕老人迷路了,“播音員説: 會有降温,但沒有降水,更沒有降雪,只有霾,白色聖誕是沒有了,灰色聖誕可以有。好吧,祝大家灰色聖誕快樂!”

二、4月20日!雅安地震事件---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新聞背景】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受災人口152萬,受災面積12500平方公里。據中國地震局網站消息,截至24日14時30分,地震共計造成196人死亡,失蹤21人,11470人受傷。

【地震發生到發佈首條微博僅53秒】

香港演員呂良偉:“雅安、雅安!請社會車輛讓出成雅、318國道。早期48小時國家救援非常重要!雅安市廬山縣發生地震,附近房屋大量

坍塌,有人員傷亡,還在搖!很多人被砸傷,全縣房子已毀。天災!很多親戚聯繫不上,電話不通,生命脆弱!請把寶貴的通信資源留給生命救援。請親們暫時不要反覆撥打四川的電話,多用短信”。延參法師:請讓出生命通道,別盲目到災區。把寶貴的通信資源留給救援隊,暫不要打四川電話。請雅安地區各機構wifi免費開放,救人第一。

三、2013年6月!延時退休---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叫苦連天。

【新聞背景】早在2008年11月,人保部社會保障研究所負責人就稱,有關部門正在醖釀等待條件成熟時延長退休年齡,有可能女職工從2010年開始,男職工從2015年開始,採取“小步漸進”方式,每3年延遲1歲,逐步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在2030年前,職工退休年齡將延遲到65歲。

【網友吐槽】 網友:若干年後,中國會出現一個奇觀,年輕人無法就業,每天逛公園,老年人沒法退休,每天上班。於是每天早晨的時候,老太婆就喊了:“孫子,你上午去晨練前,先送你爺爺去單位上班啊!

四、9月18日!王菲離婚---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新聞背景】天后王菲在2013年9月18日發佈新浪微博:”婚是我要離的 沒有第三者 沒有婆媳不和 不牽扯財務問題 不是悲情狗血劇 和平分手 換一種方式相處 對孩子來説 我們仍然是一家人 謝謝@一號立井 用愛和理智包容這一切 感恩 p.s支持@嫣然天使基金 不會停 內什麼 不會出家。“一時間引發軒然大波。

【李亞鵬迴應離婚事件】

一號立井(李亞鵬):我要的是一個家庭,你卻註定是一個傳奇。懷念十年中所有的美好時光。愛你如初,放手,是我唯一所能為你做的……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

leahleahd(竇靖童):the pain is real, but life goes on.五、10月24日!放人字樣上頭條---新快報頭版追蹤報道,”再請放人“!

【新聞背景】2012年9月26日至2013年8月8日,該報及其記者陳永洲等人在未到中聯重科進行實地調查和核實的情況下,捏造虛假事實,通過其媒體平台發表關於中聯重科的負面文章共18篇,其中陳永洲署名的文章14篇。

2013年6月,中聯重科曾就此事專門派員前往新快報社進行溝通,要求其到中聯重科進行實地調查和了解真實情況。陳永洲不顧中聯重科的要求,仍然繼續發表關於中聯重科的負面文章。導致了最終刑拘事件的發生。

10月26日,新快報記者陳永洲坦白受人指使收人錢財,發表失實報道。

10月27日,《新快報》在其頭版發”道歉信“,文內稱”本報記者陳永洲受人指使收人錢財發表大量失實報道,嚴重違反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和新聞真實性原則,報社對稿件的審核把關不嚴。事發後報紙採取的不當做法,嚴重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特此向社會各界致以深深的歉意。“

【熱評】

俞敏洪: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證這個國家的人民每一個人的安全和權利,如果一個記者因為批評一個企業就可以隨便被抓起來,沒有嚴密的司法程序,這是對法律的不尊重,如果國家機器不尊重法律,就會讓大家都沒有安全感。

六、10月24日!河北廊坊3千學生罷課怒砸食堂。

【新聞背景】2013年10月24日,河北廊坊東方職業技術學院3千名學生罷課,抗議學校封閉管、售高價飯菜、不許從外面訂飯、熱水收費等變相盤剝。三尺教鞭:意見的有效暢通是緩解矛盾、解決問題的基本條件,學生對管理制度、食堂等有意見,完全可以向校長提意見,學校相關負責人也應該及時與學生溝通,通過和平方式妥善解決,學生一味地罷課、聚眾鬧事,那就是擾亂社會秩序了。當然,學生這樣做,不排除意氣用事,更不能排除學校的一意孤行。

七、10月28日!朗朗鋼琴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浪,”楊瀾體“火了。

【新聞背景】10月28日,中國鋼琴家郎朗在聯合國總部被任命為關注全球教育的聯合國和平使者。29日,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在其微博向聯合國和平使者朗朗提問,對於世界上買不起鋼琴,甚至生活在戰亂和饑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麼意義?此言一出,立即引來熱議,網友紛紛表示吐槽,並反問楊瀾,”對於世界上買不起電視的孩子來説,你工作的意義又是什麼?“。

【熱評】

陳果:聯合國組織的一次微博訪談,楊瀾向郎朗提問,本來是一個很

正常的引導式問話,朗朗也做了得體的回答。數萬名網民根本就不看提問的上下文,故意把楊瀾的引導式問句曲解為反問句,圍攻謾罵楊瀾。這就是網絡輿論的特點:淺思考甚至是不思考,集體無意識,跟風受煽動,動輒語言暴力。這就叫”網絡民粹“。

八、11月25日!掃橋爺爺---右安門文明之星、北京榜樣”特別獎“、中國好人。

【新聞背景】今年87歲的竇珍老人被親切地稱為”掃橋爺爺“、”鐵橋衞士“,在北京右安門萬芳橋西側有一座橫跨鐵路的過街天橋,因為解決了羣眾繞行的困難也被稱為”連心橋“。2002年開始,家住離橋200米遠的竇珍老人自帶工具,清理橋面衞生,一干就是11年。11月25日上午,老人在掃橋時不慎墜落身亡,次日一早,居民自發將一大束白色的百合花放置在橋欄的拐角處,紀念竇珍老人。

【熱評】

法制晚報 :昨天,87歲的”掃橋爺爺“竇珍不幸從他義務清掃了11年的過街鐵路橋上墜下身亡。老人每天除了清掃垃圾,有時還用指甲摳小廣告,指甲都變了形。老人身體不好,眼睛看不清東西,卻依舊放不下橋。原本再過四天,社區要讓志願者接替老人的班,可是老人卻沒等到。

九、12月28日!爸爸去哪兒---為什麼沒有媽媽去哪兒?

【新聞背景】《爸爸去哪兒》是中國湖南衞視從韓國mbc電視台引進的親子户外真人秀節目,概念參考自韓國mbc電視台節目《爸爸 你去哪兒》;這檔名人代際溝通紀實節目將創新視角對準親子關係,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進行72小時的鄉村體驗真人秀。

【五封情書讓人潸然淚下:寶貝 爸爸不想你長大】 王嶽倫:爸爸真不想你快快長大,因為有一天爸爸終究會老,你會有你的家庭,你總會有一天離開爸爸,我想我一定會傷心欲絕的,因為我們有太多太多美好的回憶。

林志穎:爸比知道在你心裏爸比很重要,請你相信在我心裏你更加重要。你以爸比為英雄,爸比為了你 會做一輩子的英雄。

十、12月28日!***吃慶豐包子---***21元套餐,百姓好喜歡。

【新聞背景】2013年12月28日,中午12點20分左右,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一行人乘麪包車到達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慶豐包子鋪月壇分店吃午飯。總書記當時要了二兩豬肉大葱包子、一份炒肝、一份拌芥菜,一共花了21元錢。習近平對工作人員説:”包子挺好吃,食品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網友:慶豐包子習總套餐可不是隨便吃的,慶豐(清風)就是做官要兩袖清風;炒肝(幹)就是要把不稱職的幹部炒掉;芥菜(戒財)就是告誡官員們,既然當了官就不要想發財;豬肉大葱就是要讓官員一清二白,否則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21元),一頓六個,全部吃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