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6W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通用多篇)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篇一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心得體會

風行萬里

今年9月初,我們學校組織全體師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感觸頗深,算起來,真正意義上接觸傳統文化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其實,這麼算也不見得正確,因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人都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畢竟,文化是一個連續的傳遞過程。我的父母曾經在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為人處世,以及一些禮儀都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在我看來,《弟子規》包含了《孝經》《禮》等傳統思想,特別是在行動方面做了規範。所謂弟子規的規,也就是規範的意思。本來這本書是作為兒童啟蒙讀物的,大約和《三字經》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們普遍缺乏這種教育,所以現在學習《弟子規》這本經典也是恰當的。特別是現在,社會倫理失綱,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籲重新定位我們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關懷,創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學習經典也就顯得尤其必要。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挫折,當你憤怒或煩惱時,讀《弟子規》吧!當你痛苦或無助時,讀《弟子規》吧!„„”都如此的話,你的憤怒、煩惱、痛苦等等就會離你而去。是的,音樂可以使人平靜,放鬆;運動可以使人忘記煩惱,心胸開闊;閲讀能使人忘記現實,醉心於與先哲的時空中。《弟子規》這一本小書,又有多大的能耐改變一個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這麼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規》的啟發,改變了心態。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對人無禮貌,與禽獸無異,一個連父母都不孝的人,再好他又能好到哪去呢,一個能孝敬父母的人再壞他又能壞到哪去呢,所以古聖先賢説,百善孝為先,説得太對了。一個對父母都不孝順的人,如果説他能夠幹成大事業,那也許是一種巧合;一個不懂得禮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後付出的代價也是很大的。《弟子規》裏説的“泛愛眾”,讓我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愛所有的人,即便他傷害我欺騙我,我都會原諒他,因為他是我的同類,因為我相信他身上殘留的人性”,這樣你的心情才會平靜下來,才不至於增加煩惱,才能靜下心來學習和工作。

“寬為限,緊用功,功夫到,滯塞通”,這是《弟子規》中的一句,一句看似普通的句子,卻引起我不同尋常的遐想。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制定學習和工作計劃的時候,不妨寬鬆一些,實際執行時,就要加緊用功,嚴格執行,不可以懈怠偷懶,日積月累的功夫深了。原來窒礙不通,困頓疑惑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草草而看,這段文字好像在講述關於制定計劃的方法及後果的事情,但如果細細品味下去,這句話説得是應該在讀書和工作的時候要抓緊時間,不要胡思亂想,要專心致志?要靜得下心來才以把一切工作做好。

古人説“書非借不能讀也”。它的意思是“如果書不是借來的,就不會認真地讀,不會抓緊時間去讀,而反之,如果這本書是借來的,你的心理暗示就會告訴你:這是借來的,是要還的,要抓緊讀,自然而然就會提高閲讀效率。

文學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積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只是沙上建塔,徒勞無功。,一個人的道德也是一樣,也要不斷的積累,古人説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只有厚德,一個人才能不斷的發展下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後,我的感受更深了,因為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説:“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

古人云:“至要莫如教子,至樂無如讀書”。當我們在抱怨孩子的同時,要看自己的言行對孩子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有人説,養兒才知父母恩。看來以身作則不是一句空話,他隱含着很深的涵義,有些內容是不能拿言語來交流的,只能意會。有一對夫婦,下班回家買來一些新鮮水果,妻子為了討好兒子,把水果全部藏起來,等老人休息後,才偷偷拿出來,並告訴兒子,這些都是給你的,誰都不給。你説這樣的教育方法能使兒子健康成長?現在提倡的是身心健康,光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不行,還要有一顆健康的心靈,後者在很大程度上所起的作用更大;現在的人們總是説佔便宜好,都不想吃虧,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誰又會想到,福禍兩相宜。如果把一件事情裏福禍用比例來説,可以説是各佔一半,如果先吃苦、先受累,也就是先消禍、先受累,那剩下來的就是甜,就是福了。如果盡是想享福,那剩下來的就是禍,就是累了;這些做人的道理在《弟子規》裏都能找到答案。

物質條件只能滿足人們更大的慾望,不能使一個人真正成熟、進步、懂事。“家貧出孝子”,比爾。蓋茨説過這樣一句話:“給孩子留下能夠生活的基本物質條件,但不能給他留下無法生存的包袱”,還有人這樣説:孩子有本事,給他留下財富有何用?孩子沒有本事,給他留下財富又有何用?物質財富總會有用盡的一天,常言到:富不過三輩。能讓自己的孩子自食其力才是最大的財富。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們自己去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如果能把這些問題想清楚,對每個人來説也是一種釋懷。

尋求人生的歸宿,是很多偉人、聖賢的最大願望。在《弟子規》中,聖賢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我們這些後者有真正的福報,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將是莫大的幸事。

2012年9月13日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篇二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滿,人生不要設計得太擠。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好讓自己可以從容轉身。留一點好處讓別人佔,留一點道路讓別人走,留一點時間讓自己思考。任何時候都要記得給人生留點餘地,不冒進,不頹廢,不緊張,不鬆懈,得到時不沾沾自喜,失去時不鬱鬱寡歡,得失之間淡定從容。。〜〜學習傳統文化 幸福中國企業。

簡評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 篇三

簡評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

摘要:中國創造了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這種傳統文化對於建立獨立文化精神,以及對於在世界上取得獨立性,有重要意義,同時,中國古代所形成的一切優秀文化,對於塑造我們人類自身品格,也有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傳統文化的構成要素;其次,探求這種文化在現代的生存空間以及出路;最後,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及其現代意義。

關鍵詞:傳統文化出路核心價值當代意義

Abstract: China created the ancient an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kind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establishing independent cultural spirit, and to obtain independence, in the world there i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inese ancient formed by all the outstanding culture, shaping our human oneself character, also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Secondly, explore the culture in the modern living space and way out; Finally, explains the co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odern valu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ore values of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outlets

中國創造了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這種傳統文化對於建立獨立文化精神,以及對於在世界上取得獨立性,有重要意義:

一、文化的多元與統一

提出這個命題,我們首先要回答的是文化有無地域之分,即是存在某種絕對的界限,將某個民族,某個地域內的文化形態架構在固有的模式之內。模式之內即此種文化,模式之外即外來文化。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幾何學是希臘人的創造,代數學是阿拉伯人的貢獻,但我們是否能説幾何是希臘文化,而代數則是阿拉伯文化?顯然不是,一種文化形態從它被創造出來的時候開始,就已經從屬於整個人類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文化是沒有國界,超越地域的。某一種文化形態所藴含的文化特質或曰文化精神,往往不只適用於它被創造時所在的地域或國度,而是成為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但有一點是值得強調的,即由於歷史發展中不同地域間文化交流的阻隔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差異性。這一點在文化中的思想、哲學、價值觀等層面尤為突出。

這也正是我們談到文化時每每論及中學西學兩個範疇的原因。因此我們應當在承認文化的共容性與統一性的前提去分析不同文化的差異性,以及本着包容和借鑑的原則,吸收世界歷史上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這對於當今構築新型的社會主義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極其必要和迫切的。

二、文化沙漠:歷史的殘局

當我們談到中國文化的時候,常常驕傲地論及這麼一個現象,即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自從形成以來綿延五千年而從未發生重大斷層的文化體系。我們暫且不論形成這種“一枝獨秀”的現象是由於中華文化的優越性或是地理氣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穩定性或保守性。有一點是我們必須看到並引起重視的,那就是自從近代以來,中國文化遭受了強烈的撞擊與動盪。這其中有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匯,有狂熱的共產主義運動的衝擊與“洗禮”。可以説,自從鴉片戰爭到20世紀中後期,中國一直是多種文化廝殺的主戰場,而這種文化的碰撞與爭鬥又往往只是聲勢浩大的論爭與批判,到最後也並未培育出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植根於中華大地上,反而激烈的戰爭留下的是無盡的荒涼,雙向矛盾導致了中國文化不知何去何從。也正是這種迷茫與彷徨,導致了當代中國人信仰的缺失,文化上的無歸屬感。這一點在中國當代社會已經表現得很明顯,這裏不再贅述。

三、出路:雙向選擇與重塑自我如何尋找中國文化的出路?如何彌補現代中國人信仰的缺失與迷茫?重新塑造與定位中國文化,已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容迴避,我們無法逃離。

我們當然不走復古或全盤西化的道路,因為這兩者都是從文化二元對立論的觀點出發的,而忽視了文化的互容性與統一性,從而往往帶有很大的片面和偏激。我們所要做的,是懷着一種寬廣博大的胸襟和視角,來吸收上世界上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來構建適合國人的一種全新的合金文化。“古為中用,洋為中用。”以此來尋求中國文化的復興之路。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博大和龐雜,本文主要從中方的視角出發,論述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與現代意義。

四、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及其現代意義

1.仁者的關懷: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色彩

相對於以宗教為主導的西方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濃厚的人本主義色彩。中國最早擺脱了神的權威控制。儘管中國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樣門類繁多的宗教儀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學真正在思想信仰層面對人的控制或曰束縛是極少的。“子不語亂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國傳統文化對鬼神采取的是“敬而遠之”的態度;相反它更關注人,關心凡身肉體所構成的芸芸眾生,子曰:“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提倡對人的關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精華。這一點,與我們當代社會提倡的以人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極強的時代意義。

2.道德的教化:構建文明的必然途徑

除了對個體意義上的人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外,中國傳統文化更注重對羣體,倫理意義上的人的道德規範與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規範體系,概括起來就是忠孝仁義。這種品德規範對於個體來説,內化為個人人格的修養,外化為在人倫關係中實踐道德上的義務:尊老、愛幼、忠君等等。

這一點也是我們對傳統文化爭議頗大的一點:過去我們在批判傳統文化時,總習慣於把封建文化中的三綱五常等作為首要批判對象,然後不計其餘地把整個傳統文化打入冷宮。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路,不難發現這一整套道德體系在某種程度上是促進了而非阻礙了當時社會的“和諧”與發展的。只是對於當代社會來説,我們需要的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現的不合理成分,去偽存真,弘揚一種現代社會正常動作所需的道德規範。而這種注重對人的道德教化,“以德治國”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們今天構建精神文明所繼承和發揚的。

3.和諧: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大精華所在,便是和諧的思想。“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天人合一”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待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多方面關係的時候,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和諧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強調不偏不倚,及而不過,強調一種中和之美,協調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人的品性與天地合一,四肢對四季,五臟對五行,中國傳統文化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種合諧的境界,更是一種詩化了的人生宇宙的至高境界。

對於當代中國來説,中國傳統文化所強調的和諧,不僅具有極大的社會意義,更具有強烈的美學意義,哲學的況味,它所能涵蓋的不僅僅是我們日常所説的人與環境關係的範疇,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範疇,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彌補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遠而廣泛的意義。

議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與意義

摘要:俯觀當今國內外,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呈現和其之間的交匯融合已成大勢所趨,在經濟發展迅速的當代中國,如何建構一種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先進文化,已是每一箇中國人必須思考的事情。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之大

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與中國的未來息息相關,所以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非凡。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我們要繼承精華去其糟粕,辯證的去看待它。中國的發展需要以文化為動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響力是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性,而不至於受外來文化的侵擾,創造一種屬於中國本國民族文化,才能讓中國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敗。

淺析當代青年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篇四

淺析當代青年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長期生活實踐活動中的歷史積澱,是無數人用自身的終身感悟沉積下來的文化精髓。對人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極大地積極指導意義、需要得到傳承和發展。而作為社會上最具活力的當代青年人既是先進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國未來的建設者。因此當代青年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意義重大。

關鍵詞當代青年人 傳統文化 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

一、學習傳統文化可以豐富當代青年人的精神修養,規範思想品德。中國傳統文化歷來倡導的以道德實踐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對自己對社會都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倡導應建立的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的協調有序的人際關係,特別是“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實踐要義,時對當代青年人道德修養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

孔子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孔子雖然看重生命卻絕不苟且偷生。孟子繼承了孔子的觀點提出了“捨生取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儒家精神認為,當個體的生存與道德原則發生矛盾時,個體應捨棄生命來服從道德原則。這種為了仁義而不惜犧牲生命的死亡觀,是宏大剛強的氣概,是不可侵犯的凜然正氣。而這種價值觀也深刻地影響了我們每個人。

在中國的很多古詩中就藴含了許多做人的準則和思想道德。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説過“國家興亡之學,名族盛衰之學”。《周易乾卦》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當代青年人作為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就需要具有剛毅自強的品格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夠在以後激烈的競爭中取勝,才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才能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中華民族才有可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加強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發揮在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中起到建設性作用。

一、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當代青年人的愛國情懷 愛國主義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對當代青年人具有重大意義。愛國主義思想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涵,後一時代的人們總是把前一時代的優秀思想精華繼承下來,而且有新的補充,發揚光大。在新的時代,愛國主義的傳承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經過世世代代的沉積、凝集、昇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思想總是圍繞着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這個中心。

《禮記》中的《禮運篇》所描述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就是儒家的思想家們的社會理想的描繪。這種社會理想,正表現出他們關心國家民族的志向。因為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戰國時代楚國的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他不但寫出了千古絕唱的《離騷》,傾訴其憂傷國事,眷念祖國和人民之情,而且最後懷着滿腔哀怨和憤怒,自投汩羅江。自此之後,屈原的壯烈事蹟流傳於漢族和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地區廣大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聯繫在一起,家喻户曉。屈原之後,歷代的愛國志士仁人名垂千古的不勝枚舉,至於廣大普通民眾為國捐軀者更數以千萬計。可見,愛國主義思想,在中華民族的遠古時代就已普遍深藏於各族人民的心中。從屈原的“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清代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直至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這些名句之所以使世代的中國人民刻骨銘心,正是因為表達了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崇高思想。愛國主義是一個時代亙古不變的話題,當代青年人對傳統文化的深入學習,可以加強社會的使命感,增強當代青年人做事情的責任感。崇尚節氣,講求情操,逐步凝結成對國家濃厚的愛國主義,不僅可以培養當代青年人的正義感和是非感,而且也可以形成一股浩然正氣的名族使命感。

三、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培養當代青年人積極的人生態度

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這種處貧賤而樂在其中的人生態度是一種精神享受,而此時的人格世界是一種安然、充實又自得的世界。當一個人處於貧窮淒寒的境地又能鍥而不捨地追求人生價值時,安貧樂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顏回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陶淵明“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是”;劉禹錫的《陋室銘》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皆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們的這種安貧樂道的人生態度能鼓勵我們在挫折中保持信心,樂觀曠達,藐視苦難,充滿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讓我們能從挫折中走向成功。

廢寢忘食、樂而忘憂的學習態度——《論語》中孔子有關道德修養方面的論述涵蓋多個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説“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者。”意思是看見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講道德的人就應當自己從內心反省一下,看一看有沒有跟他一樣的錯誤。他還説:“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就是説品德不加以修養,學問不勤於研究,聽到符合道義的事,不能竭力去做,自己有缺點不能勇於改正,這些都是我憂慮的啊!孔子還曾非常嚴厲地説:“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就是説犯了錯誤不立即加以改正,這才是最大的錯誤!

四、學習傳統文化對當代青年人禮儀道德的培養

禮儀道德,是貫穿於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可以説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礎。而以儒家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構成中華文化的主要因子,幾千年來,人們一切生命活動,皆以其為基礎。“內修外教”、“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捨生取義,殺身成仁”、“雖體解吾猶未變兮,雖就死其猶未悔”等等。這種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文化,對於塑造當代青年人自身品格,有着重要意義。

中國人處世觀念及行為的重要特徵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人本主義”的倫理型文化或稱“德性文化”。在中國文化中,人是萬物之靈,而人之所以能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有道德,德性被作為人獸區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嚴的體現。中國人因而特別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之道,以及遵循這種道而形成的德。孔子倡言“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並以知、仁、勇為“三達德”,建構起中國文化傳統中的道德規範體系。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主張以道德實踐為第一要義,由此形成了中華民族道德至上的價值取向與文化精神。中國人的處世觀念及其行為具有濃重的尚德特徵,具體表現為兩個層面:

一方面,處世做人,貴在有德。中國人的所謂處世首先是要做人,故為人處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處世。而做人的要義在於,人的行為必須合乎人應該具有的道德規範,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在具體的做人之德上,其主要範疇有誠實正直、光明磊落、襟懷坦蕩、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儉樸等等。這種以做人為處世前提與基礎的處世觀念,體現了濃厚的尚德特徵。

另一方面,與人交往,以德待人。中國傳統處世之道的尚德傾向,還表現在強調人際交往的道德性,主張人際之間應當是“正其義不計其利謀其道而不計其功”,與人相處,貴在以德待人。其具體表現為:

其一是寬厚待人。中華民族一向以待人寬厚為美德,日常生活中的寬容大度、寬宏大量等道德評價,就是這一品德的體現。在人際關係的實際運作中,待人寬厚包括: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所不能愧人。

其二是讓。中國人歷來以讓為處世美德。在家庭內部孔融讓梨式的禮讓被極力倡導,婦孺皆知;在名、利面前古人讚美君子無所爭的風度和不貪為寶的高潔品格;對待人際糾紛,先賢主張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一個“讓”字,可化解糾紛,和諧人際關係。

其三是以誠相見。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十分看重心誠由此有待物莫如誠的古訓。而這一點正是以德服人的重要內容。故“開誠心,布公道”,往往能化解矛盾,消除成見溝通感情。

其四是守信用,重然諾。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説話算數,言行一致,講究信用,一諾千金、一言九鼎等,以及孔子所説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動顯示了信用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價值和地位。

其五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中國人立身處世,從來都不會以自我為中心,總是提倡要設身處地多為對方着想。多多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而不是把自己的立場或觀點強加給別人,這正是謙謙君子的作風。此外,多數中國人也有着一顆感恩戴德之心,當自己發達以後,往往不忘提攜同道之人,使大家都沾到好處。這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廣闊胸襟和博大情懷,能促進社會的和諧。

由此可見,學習傳統文化對當代青年人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論語》

2、《中庸》

3、《孟子》

4、《周易乾卦》

5、《禮記》

6、《離騷》

淺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篇五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結晶,但它並不只是博物館裏的陳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傳統文化所藴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影響、制約着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依據和現實的基礎。因此,傳統文化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在現實生活的強勁脈搏裏,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傳統文化在影響現實的同時,也在新的時代氛圍中發生蜕變。加進新的文化內容。

一、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

什麼是文化?在我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係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説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中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易・繫辭下》),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與化並聯使用,則最早見於《周易・賁卦》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將“文化”合為一詞而用的是西漢的劉向,他在《説苑・指武》中寫道:“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柬皙《補亡詩-由儀》稱:“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雲:“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着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繫,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來,人們對文化概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粱啟超在《什麼是文化》中説,“文化者,人類0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粱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説:“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龐樸主張從物質、制度和心理三個層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內涵,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屬於最深層;介乎二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20世紀40年代初,毛澤東在論及新民主主義文化時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式上的反映。”《現代漢語詞典》則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從以上關於“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文化”內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説,是“人類生活的樣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極其廣泛的方面。狹義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創造活動,是意識、觀念、心態和習俗的總和。

民族性、國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屬性之一。在世界歷史上,各民族、各國家分別在不同的自然、社會條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質不同、情節有別、風格各異的文化正劇。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偉大貢獻。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內容。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着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久遠博大之中,卻“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在結構上體現了“一”與“多”的統一,以漢族文化為主體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來文化是“多”;歷代統治階級“獨尊儒術”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術和容忍儒、道、佛三教並存是“多”。它們既構成中國文化整體,又各自獨立存在,既包含成體系的理論形態,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歷史積澱而成的行為模式、思雛方式和0理特徵。這種結構特色,使中國文化既具有大傳統;又具有小傳統,大小傳統互相激盪,互相沖擊,形成波瀾壯闊的中國文化之流。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

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從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裏生長出來的。半封閉的温帶大陸型社會地理環境、農業型自然經濟和家國一體的宗法社會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滋生、發展的土壤。這些社會存在的綜合作用,培養了中國人特定的社會心理,以此為中介熔鑄了富於中國風格的社會意識形態。

(一)崇尚統一

中國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統一的悠久傳統。早在《詩經》中。就有對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歌頌。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張公室,杜私門”,認為,“天下有道,則札樂征伐自天子出”,反對“陪臣執國命”。荀子也反覆強調“一天下”。韓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政治設計。儒法思想結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統的理論基礎,並得到後世的廣泛認同。

中國歷史上,即使撇開帶有某些傳説色彩的夏、商、週三代,僅從秦朝算起,也是統一的時間長,分裂的時間短。統一是主流,分裂是暫時的。在統一時人民反對分裂,在分裂時人民盼望統一。即使是處在較長時間的分裂時期,人們仍然認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説:“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充分表達了人民盼望統一的心聲。

與政治觀點相適應,中國古代建立了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形成了以三綱五常為中心的,具有完備德目的道德規範體系。它要求在下位的人對在上位的人的尊敬、忠誠、服從、盡職盡責;同時要求在上住的人對在下

住的人的愛護、公正、守信,並能做出表率,為管理盡心竭力。從而維繫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的穩定,在下位者犯上作亂固然屬大逆不道,在上位者暴虐恣睢也被斥為獨夫民賊,因為這二者都有害於國家的統一。

崇尚統一的觀念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有廣泛而多方面的表現,它對於中國文化長盛不衰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並從而形成了中國人對羣體的歸屬感和對集體的義務感等思想觀念,形成了重奉獻、講禮貌、守紀律的優良傳統和較好的社會風氣。但同時也有過分依賴、尊經崇聖、唯書唯上、限制主動性發揮等消極作用。

(二)追求和諧

“和”是中國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種狀態或境界。

“和”作為哲學範疇,指對立面的統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後世便把“和”奉為普遍的原則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狀態。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個大和諧。荀子説:“列星隨旋,日月遞照,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災害等看成是“天”(自然)失和的表現。《中庸》説:“萬物並肓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迭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在天人關係上,先秦各家無不以“和”為最高理想。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

子提出,“數罟不入�池”,“斧斤以時入山林”,朦朧地流露了某種生態意識。《老子》提倡“守中”,把嬰兒(喻“道”)的狀態贊為“和之至也”。莊子更是講“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的結論。中國哲人承認事物的差別和對立,矛盾與鬥爭,但認為最終的結局或最佳的狀態時和諧。宋代張載的論述可作為代表。他説:“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人際關係的和諧更是為中國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説:“禮之用,和為責,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但反對無原則的調和,更反對同流合污,主張“和而不流”。中國人強調個人與羣體的統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強調個人的存在和發展應該同他人、羣體的存在和發展統一起來,使雙方處於和諧的關係中,而不應分裂與對抗。

和諧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各門類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重視君民、君臣、國家、民族間的和諧,主張“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經濟上主張“百姓時和,事業得敍”,謹養其和,開源節流。思想方法上主張執兩用中,無過不及。修養上講究“從容中道”“文質彬彬”。藝術上崇尚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養生家以身心和諧為最佳狀態,中醫把病看作是“身體違和”的表現,而以平衡陰陽,協調氣血作為辨證施治的要訣。

(三)注重實用

中國古代文化以解決社會人生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執着於對政治、倫理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問題的探求,而對於純抽象的思辨則不感興趣。

在宇宙觀方面,中國人中關係而不重實體,對宇宙(“天”)的本源、本質問題較少注意,而集會考慮的是天人之間的關係。對於鬼神等渺茫難知的問題,更是採取“存而不論”或敬而遠之的態度,而着眼於“武民之義”,即使説及,也不過是為了神道設教。

早期儒家的兩位大師對於何以採取這種,重實用的態度作過如下解釋:“知者無不知,當務之為急。„„堯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務也。”“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萬物之怪,《書》不説。無用之辯,不急之察,齊而不治。”孟、荀所論,對於奠定中國人重實用、輕玄想,務實是、戒空談,看實效、看實績的致思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異趣,但是,《老子》關心的重點依然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骨子裏仍然是“君人南面之術“,是以退為進的處世之道。

中國古代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它們的精闢深刻,使得許多現代人(包括外國的知名思想家)都驚歎不已。但是,它們主要是人生的辯證法,而不是精確概念的辨證法,甚至難於找到純粹的思維規律的表述。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素稱發達,在許多領域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它們(包括四大發明在內)大多是與政治、人生密切相關的實用技術,純粹的理論自然科學則發展不夠。這些實用技術大多是以具體科學的形式出現,而缺乏對有關原理的精闢闡述和公式公理系統。農業、醫藥、天文、曆法、水利、數學等學科成就之高、解決具體問題能力之強,簡直令後人驚歎不已,但對於其間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詳。

這種重實用的傾向,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經世致用的傳統。任何學問,都要求它有效果,有益於國計民生。修史是為了鑑戒垂訓,察古知誇;文章是“經過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詩歌是為了“言志”,興、觀、羣、怨,事父事君;繪畫是“助名教而翼羣倫”;音樂的作用就更被重視,因為它“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

中國文化的這種致思傾向。就是所謂“實用理性”。這一實用理性的傳統,淡化了中國人的宗教情緒,使得無神論思想源遠流長。“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發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

義的泛濫”,中華民族在科學、文化、觀念形態、行為模式等方面的優點和缺點,都與此密切相關。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現狀

19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各種科技、人文上的創新都在引導人類走向一個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受到挑戰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還包括人們各不相同的思維方式。在這個動盪鉅變的時代,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變革的雙重挑戰,它沒有適應世界工業化的潮流和科學主義的浪頭而使民族達到現代的物質繁榮,它沒有萌生自由平等觀念而使社會介入現代的政治發展,它沒有轉換人生目標而使人們過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後,它沒有包藴現代價值體系而使個性進入現代的精神0理狀態。這四個方面的挑戰使中國傳統文化在20世紀受到多種批評和否定性的剖析。相當多的人均把中國傳統文化視為一種傳統社會的固有部分,與自然經濟和小農社會的特質相關聯,因此不可能從中發生創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來社會中有所作用。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驅先烈們,在面對西方文明時都曾擁有寬廣博大的胸懷和謙遜謹慎的品格,然而,這些胸懷和品格難道不是喝着傳統文化的乳汁哺育出來的嗎?誠然,中國傳統文化有其不適應時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優於世界文明之精髓傳承。

平心而論,文化本是多元的,彼此間完全是可以和平共處,取長補短,各司其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大特色是它的和諧幷包。而西方文化從“上帝(代表力量)、創世、一神”三元合一的神本文化轉入“物質(代表能量)、創造、一元”的物本文化,體現的是普適性和排他性,缺少中華文化的寬容大度。這是西方文化的通病。如今的中國社會,急需傳統文化匡時濟俗,這是每一個具有民族憂惠意識的人的共同感受。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薔之內也。”孔子的這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富有和強大又能意味着什麼呢?

四、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指導人生

中國人曾經把傳統信仰打得支離破碎,依靠國家力量維持個人與羣體的協調。當國家的力量對我們的內心影響越來越小時,我們的內l心便會無從寄託,且無所敬畏。無所寄託我們便無所適從,茫然浮躁;而無所畏懼便容易道德淪喪,胡作非為。目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主要也在這兩個方面。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指導人生,建設好個體,從而建設好我們民族。這是我們目前應該做的。

中華傳統文化為我們提供了價值觀方面的豐富精神財富,諸如天下為公、民胞物與的社會理想;崇德重叉、仁愛胸懷的道德情操;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奮爭精神;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寬容品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責任意識;澹泊明志、君子慎獨的自警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超越功利、崇尚節儉的生活態度等等。傳統文化中這些價值取向,對個人的品格高度、職業發展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吸取中國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體現在為官為人為親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這些言行是由價值觀念主導的內在精神氣質的行為外化。

傳統文化中藴涵無窮的智慧,也能為個人的業務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國學大師錢穆一輩子研究國學,臨終前悟出一個結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現代語言翻譯就是人類的經濟與社會活動必須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他的女兒,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一生致力於科學,近年則聚焦於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父女兩人,一個從傳統文化出發,一個從科學技術出發,殊途同歸。這説明我國國學裏有許多方法論上的東西可以古為今用。又如淵源於中國文化傳統的中國管理心理思想,它具有整體觀、協和觀、人本觀等特點。其不同於西方管理思維的優點在於,重視發揮在管理中的能動作用,注意各種管理因素的協調平衡,善於從整體的長遠的管理目標出發決定管理措施。這些優點至今依然自發地體現在中國

管理實踐當中。當代的企業家如果注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掌握我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華,必能有助於自己的管理實踐。

綜觀中國近現代歷史,中國社會發生的每一次劇烈變革,總伴隨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結果,又促使社會變革在更深廣的層面上展開。“五四”至“文革”的60餘年間,對傳統文化的反省主要是以批判為主。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由於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的變化,學術界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堆垃圾,其對現代化也決非只有消極作用。完全否定拋棄幾千年歷史積澱而成的傳統文化是不可能的,也會對現代化建設產生不起的影響。正確的態度應是:立足國情,辨證地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拋棄其糟粕,繼承其精華。既汲取世界先進文化的內涵,又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地轉化,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聯繫未來,從而建構起中國現代民族文化。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篇六

論文題目: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隨着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體現現代精神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流。但由於商品經濟和外來文化的衝擊,在一定範圍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會道德滑坡的現象。因此,瞭解並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特點

影響意義

引 言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歎地説: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有人可能會説: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早已不復存在。 然而,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着夜不閉户,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

1中國傳統文化概述

1.1概念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

1.2文化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的文化特點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説變化不大。第二,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第三,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説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説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2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2.1民族影響

我們常講愛國主義,要愛國,就要認同這個國家的歷史,歷史又落實在文化上,因為文化是歷史的載體,認同歷史也就是認同這個文化傳統。龔自珍研究春秋史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要滅掉一個國家首先要滅掉這個國家的歷史,人民不知道自己的歷史,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對這個國家還有什麼感情呢?從這個方面講,對於歷史、文化傳統的認同不是一個一般的問題,而是一個根本的、事關我們國家、民族生存的問題,而且從文化方面來講,它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之所在。

2003年12月温家寶總理在哈佛大學演講時談到中國傳統文化,他説:“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羣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特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所有這些,對家庭、國家和社會都起到了巨大的維繫和調節作用。”

2.2國際影響

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兼收幷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統計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為6.9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911”事件以後,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恐怖行動時有所聞,海灣地區戰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競爭發展的結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級為鬥爭,鬥爭再進展就是戰爭。不論冷戰、熱戰,結果都是怨恨越積越深,報復一次比一次慘烈。消除衝突,促進世界和平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衝突雙方需要的不是報復,而是寬恕、忍讓和反省。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反之,且看巴以衝突逐步升級的惡果——越來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無辜喪生、自然環境嚴重破壞、經濟環境遭受重創„„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3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

3.1傳統文化與培養高素質人才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點來看,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和提高人的思想、審美、文化和道德素質,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21世紀是一個在各方面都必然發生激烈競爭的時代,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得到發展,就可能遭到淘汰。競爭是多方面的,有經濟上的競爭、科技上的競爭、管理上的競爭、人才上的競爭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競爭。而在人才的競爭中,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佔着尤為重要的地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視智慧、強調文化藝術修養、注重人文素質的培育等思想,有利於新時期人的思想素質的提高,應當認真的加以宏揚。

3.2傳統文化道德教育與社會主義道德建設

我國傳統的道德規範,不論是在今天還是在將來都是具有很高價值的。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只是我國,在全世界各國都出現了人的道德素質下降的問題,這是市場經濟負面影響的結果。市場經濟解放了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促進了財富的增加,但同時又使人的利己心和貪婪的慾望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因而引起了對傳統道德的劇烈衝突,出現了世界性的道德水準的下降。因此,在道德建設中,宏揚優秀的傳統道德,抑制人的利己心和貪慾的膨脹做到克己利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4結語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經濟全球化浪潮湧動的今天,並行不悖的是文化尋根。要建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是絕對不能脱離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的。當然,中國傳統文化中也存在一些糟粕,比如中國文化裏面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是愚忠愚孝。因此,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很多解釋應該是古為今用的,對傳統文化選擇的主動權在我們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發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方面,這個責任也在我們自己。

參考文獻:

[1]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M]。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郭錦桴。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修訂本)[M]。 商務印書館,2010. [3] 端木賜香。叩問傳統--中國傳統文化講演錄[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4] 鍾明善。中國傳統文化精義[M]。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