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牛頓童年的經典故事(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9W

關於牛頓童年的經典故事(通用多篇)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一

牛頓重新開始了學業,他的性格也漸漸變得敏鋭而執着,外人看來,似乎他變得有一點兒難以捉摸。他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裏,誰也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有時到了吃飯時間,也要妹妹催叫好幾次才肯下樓來。

有一回,還沒有到中午,牛頓卻快步下樓來,眼裏閃動着興奮的神情。不過,他並不是急於吃飯,而是邀請大家上樓去看“新玩意兒”。弟妹們一聽,大呼小叫地跑進了牛頓的房間,連媽媽也放下手中的炒勺上樓來了。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牛頓就是喜歡搞“新玩意兒”,總是能有不同尋常的發現。家人們雖然已經習慣了牛頓的“發現”,可是每一次大家還是為他的“成果”興奮不已。

房間裏漆黑一片,牛頓讓他們看着牆上的一個白色光點,這是沿窗上小孔透進的一束光線。大家瞧了瞧,覺得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頗感失望。這時候,牛頓拿出一塊三角形的玻璃把光線一擋,剎那之間光點不見了,呈現在眼前的是如同雨後晴空中顯現的彩虹。牛頓解釋説:“由此可見,白色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光組成的。”

大家屏住呼吸,看着這個“新玩意兒”,驚訝得説不出話來……

那個時候,牛頓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名字,他的發現、他的研究,他的小小的成就還都只是他那英國鄉間的斗室中,僅僅屬於他自己的小小的世界。牛頓在那些寂靜而平凡的歲月裏,一點點成長起來,變成一個思想深邃、頭腦機敏的少年。

現在,我們已經無法考證牛頓在十幾歲的日子裏,以怎樣的心情憧憬過自己的未來人生,那是一個少年經常在腦際縈繞的夢想。牛頓把幾乎全部的時光都分給了書籍和思考,因為只有書籍和思考才是他的快樂、他的幸福。書籍,給了他豐富的知識;而思考,還有思考之後那源源不斷的“新玩意兒”,都在一點點堆積出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那個了不起的科學巨人。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二

牛頓老師的一生是天才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也是孤獨的一生。一輩子沒有朋友,也沒有結過婚,牛頓老師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生性孤傲,自恃高才,瞅誰都是傻瓜,當然不會真心跟傻瓜交朋友。同時在他眼裏人是不分男女的,只有傻瓜和巨傻兩種,所以他對女色沒興趣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不光他不願意交朋友,也沒有人真正想跟牛頓當朋友,結交他的人都是有目的的。

人們對他只有敬畏和仰慕,並不真的喜歡他。這道理其實很淺顯,絕大部分人都熱衷於跟比自己傻的人待着,很少有人願意在人精的身邊襯托自己的愚笨。所以好多人都喜歡小動物和小孩子,就是因為這些東西夠傻。

如果遇到一個小天才,三歲就會心算三位數乘法或者知道“傻瓜”二字的正確寫法,一定會駭破了膽。

大家不喜歡牛頓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性格暴戾乖張。長年在他身邊的人回憶説,牛頓在人前只笑過兩回,其中一次還是嘲笑:有人問他,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那麼老朽,不知道還有什麼價值。牛頓聞聽放聲大笑。

而且他人品太差,跟誰都打架。眾所周知他從小就有校園暴力的`記錄,胖子同學不小心踩了他的風車,他抬手就把胖子打哭了。長大了不以拳腳論高下,他就僱用槍手大罵萊布尼茨,甚至不惜化名親自去罵,人品至此真是無以復加。萊布尼茨若不是臉皮厚早就跟納什一樣瘋了。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三

牛頓小時候家裏很窮,他父親早就病逝,牛頓和母親相依為命,過着清苦的生活。十四歲那年,因家裏實在拿不出錢,牛頓中途退學了。

退學以後,他的心思仍然停留在數學書上。一天,母親叫他騎馬到山裏辦事。他扛着馬鞍到馬棚去牽馬,這時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當他把馬牽出來後,突然想起了解題的一種方法,他未牽着馬,卻扛着馬鞍一邊跑一邊思考。到達山頂後,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又想出來了,而馬卻早已跑得無影無蹤,只有馬鞍還在肩上。

牛頓小時候性格內向,心靈手巧,但是在校成績卻很差。他後來媽媽改嫁了,他跟着外婆生活。外婆發現牛頓很聰明,會發明很多工具,比如:小風車、小城堡等等,他都放在他的小作坊裏。牛頓雖然會做風車、風箏等東西,但是在學校的每次考試都是劣等,因此常常挨老師的鞭子。一次,牛頓做了一個風車,一有風,風車就飛快地轉起來,牛頓想:能不能讓風車沒有風也會轉動呢?他一直在思考。後來,他用小白鼠踩圓籠,使風車不斷的轉動。

牛頓十六歲時數學知識還很膚淺,對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説是不懂。“知識在於積累,聰明來自學習”。牛頓下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數學的高峯。在基礎差的不利條件下,牛頓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難而進。他從基礎知識、基本公式重新學起,紮紮實實、步步推進。他研究完了歐幾里德幾何學後,又研究笛卡兒幾何學,對比之下覺得歐幾里德幾何學膚淺,便悉心鑽研笛氏幾何學,直到掌握要領、融會貫通。遂之發明了代數二項式定理。傳説中牛頓“大暴風中算風力”的佳話,可為牛頓身體力學的佐證。有一天,天颳着大風暴。風撒野地呼號着,塵土飛揚,迷迷漫漫,使人難以睜眼。牛頓認為這是個準確地研究和計算風力的好機會。於是,便拿着用具,獨自在暴風中來回奔走。他踉踉蹌蹌、吃力地測量着。幾次沙塵迷了眼睛,幾次風吹走了算紙,幾次風使他不得不暫停工作,但都沒有動搖他求知的慾望。他一遍又一遍,終於求得了正確的數據。他快樂極了,急忙跑回家去,繼續進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勤奮學習,牛頓為自己的科學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不久,牛頓的數學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歲時發明了微分學,二十三歲時發明了積分學,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牛頓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從不自高自大。曾經有人問牛頓:“你獲得成功的祕訣是什麼?”牛頓回答説:“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它祕訣,唯有勤奮而已。”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四

1643年,牛頓出生在英國一個小農場主家庭。小時候的牛頓學業平常,與眾不同的是他愛冷靜思考,還有極強的動手能力,課餘時間喜歡製作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和小機械裝置。

那時候,人們常利用風力帶動風車磨麪粉,

資料共享平台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大全》()。英國北部的林肯郡鄉村的磨坊頂上,就有一架這樣的風車。有風的日子,風車就會“咕嚕咕嚕”轉起來。

小牛頓每天上學都要經過這座風車磨坊。他非常喜歡那架風車,覺得只要那麼一點兒風,就能推動這麼龐大的風車轉動起來,還能帶動大磨將麥子磨成麪粉,真是太神奇了!

這一天,在一條鄉間小路上,一羣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回家去。人羣中,一個瘦弱的孩子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的腳步很慢。這個孩子就是12歲的牛頓。此刻,小牛頓正朝風車磨坊走去。他在想:“風車是靠風來帶動的,可要是沒風,風車還能轉動嗎?”這時,他發現樹上的樹葉紋絲不動,真的一絲風也沒有了。小牛頓急了,腳步也不由得快了起來。

果然,小牛頓發現那架風車無精打采地立在那兒,一動也不動。

這回,小牛頓又在想:“有什麼辦法能不受風的影響,讓風車一直轉動下去呢?”吃過晚飯,小牛頓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造一架能一直轉動的風車。從此一放學,他就飛快地跑回家去,躲在屋裏搞他的“發明”。

終於有一天,小牛頓的小風車誕生了,它不靠風也能轉動!因為小牛頓在小風車上安裝了網罩圓輪,將一隻老鼠關在網罩內踏動圓輪,帶着小風車轉動。老鼠一跑一踩,小風車就不停地轉動起來了……

小牛頓高興地將小風車拿給磨坊主人看。

“咕嚕,咕嚕”,風車的轉動聲讓人們驚訝萬分。這是一架“會魔術”的風車,沒有風做動力自己就能轉動!磨坊主人連連誇獎:“不錯,不錯,真是個會動腦筋的孩子!”

“我還要製造個大風車,讓它也能帶動大磨磨出麪粉!”牛頓昂起頭,眼睛裏閃着堅定的光芒。

長大後,牛頓就是憑着這個勤思考、愛動手的習慣,成為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發現了許多科學上的重要規律,其中包括對科學界影響巨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五

牛頓小時候家裏很窮,他父親早就病逝,牛頓和母親相依為命,過着清苦的生活。

十四歲那年,因家裏實在拿不出錢,牛頓中途退學了,退學 以後,他的心思仍然停留在數學書上。 一天,母親叫他騎馬到山裏辦事。他扛着馬鞍到馬棚去牽馬,其實這時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當他把馬牽出來後,突然想起了解題的一種方法,他未牽着馬,卻扛着馬鞍一邊跑一邊思考。到達山頂後,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又想出來了,而馬卻早已跑得無影無蹤,只有馬鞍還在肩上。 牛頓專心致志研究數學,在解析幾何、微積分等方面都有大量傑作,他後來成為著名的學家。牛頓小時侯性格內向,心靈手巧,但是在校成績卻很差。他小時侯媽媽就改嫁了。 他跟着外婆生活。外婆發現牛頓很聰明,會發明很多工具,比如:小風車、小城堡等等……他都放在他的小作坊裏。 牛頓雖然會做風車、風箏等東西,但是在學校的每次考試都是劣等,因此 ,常常挨老師的鞭子。一次,牛頓做了一個風車,一有風,風車就飛快的轉起來,牛頓想:能不能讓風車沒有風也會轉動呢?他一直在思考。後來,他用小白鼠踩圓籠,使風車不斷的轉動他後來不願被別的同學看不起,於是發奮學習,取得了優等的成績。他考上了劍橋大學,為力學、數學、光學作出偉大的貢獻 。 牛頓小時侯養貓,家人叫他在門上給貓開個進出的通道。牛頓就在門上開了一大一小並排兩個洞。鄰居們見了好生奇怪,問牛頓為什麼要開兩個洞。牛頓答,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他卻似乎不曉得大能兼小的簡單道理,從此傳為笑談。就此故事的解釋,最大眾的版本大概是“要説牛頓死心眼啊,小貓也可以走大洞啊,沒有必要開兩個洞的。"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六

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 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裏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遊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準確,得到了人們的讚許。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

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 。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七

有一天,牛頓上飯館吃飯,吃了一半,他突然想起了實驗中的一個難題,連忙放下餐具,朝門外跑去。

見到這種情形,飯館老闆可慌了,就連忙跟着攆了出來,還以為是這個奇異的顧客要賴帳呢!他追上牛頓後,就氣沖沖地問道:

“你吃飯怎麼不給錢就要跑?”

“我?我什麼時候吃過飯的?”牛頓驚奇地兩手一攤説:

“先生,你弄錯了吧?”

顯然,牛頓還沒有從他的實驗難題中省悟過來,只好接受了飯館老闆對他的罰款——交付了兩倍的飯錢。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八

牛頓小時候,有一次老師佈置了一個勞技作業:做小板凳。交作業那天,老師看到牛頓的作業後嘲笑説:“我想這世上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難看的小板凳了。”“有,”牛頓説,然後從座椅下拿出另一個小板凳:“我的第一個作品就更難看。

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風車帶到學校。同學們都圍攏過來看。正在一幫小傢伙眨巴着眼睛羨慕牛頓的時候,一個同學怪聲怪氣地説:“喲!這風車做得還怪靈巧呢!”這同學講的就是反話,因為他平時學習成績好,一直在牛頓之上,看到牛頓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氣,於就是又提高嗓門説:“你這小風車外型造得還可以,可它為什麼會轉動,你懂得這原理嗎?”牛頓一時答不上來,臉就紅了。那位同學勁頭更足了:“哼!説不出來吧,可憐!自己做的東西自己講不出原理,説明你只不過和木匠一樣!”牛頓被他這番話羞得無地自容,他哭喪着臉,走開了。這時,原來圍在牛頓身邊的一羣小同學也一個個對他另眼看待了。“木匠!木匠!連原理都講不出來,還在這裏顯示!”説着,有的同學就動手打他的風車,別的同學也跟上去,七手八腳把牛頓的小風車打了個稀巴爛。 牛頓心裏很難過,眼淚一滴滴地流下來,事後他細想:這些同學為什麼欺侮我呀?還不就是我自己不爭氣?自己為什麼不下決心把功課學好呢?夜已經深了,小牛頓還在想白天發生的事。最後下了決心:一定要把功課學好。人小志不小,小牛頓自從立志勤學後,好像換了個人似的,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課。下課認真複習功課,有空還不忘他的小手藝。不多久,他的學習成績就趕上來了,而且超過了罵他就是“木匠”的那位同學,成為班裏的優秀生。

傳説小牛頓把風車的機械原理摸透後,自己製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將老鼠綁在一架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輪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剛好那地方就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斷的跑動,於就是輪子不停的轉動;又一次他放風箏時,在繩子上懸掛着小燈,夜間村人看去驚疑就是彗星出現;他還製造了一個小水鍾。每天早晨,小水鍾會自動滴水到他的臉上,催他起牀。他還喜歡繪畫、雕刻,尤其喜歡刻日晷,家裏牆角、窗台上到處安放着他刻畫的日晷,用以驗看日影的移動

牛頓5歲上國小,那時的國小就是私人辦的,帶有私塾性質,而且就是一種教鞭教育。學校請了一男一女兩教師分別教孩子們的文法和算術。孩子們稍有不聽話,或者回答不出問題,就要捱打。特別就是那位穿着黑色長袍的男教師,像個神父一樣,一臉的嚴肅,講話時一點表情都沒有,動輒發怒,教鞭打在講台上啪啪直響。孩子們個個感到害怕,一上他的課,就神經緊張。牛頓最怕上他的課,他怕聽他的大聲吼叫和教鞭拍打講台的聲音,所以總就是低着頭,眼睛不敢望着他。越就是這樣,越就是被叫起來回答問題。那一天,就是新生入學第一堂算術課,老師拿了一根粗粗的教鞭,不停地拍打桌子以鎮住這些剛進學堂的毛孩子。

“伊薩克牛頓,你站起來回答,一加二等於幾?”

平時,外婆教過牛頓初步的算術,在製作小箱子、小桌子時也遇到過簡單的加加減減,牛頓覺得這樣的問題太簡單。但他性格太過於內向,平常很少與人交往,説話更少,在這麼多人面前站起來講話就是從未經過的,就不由得緊張起來。心裏一急,便忘了該怎樣回答,張口結舌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憋出個“二”,立刻就聽到鬨堂大笑,接着就是“噼噼啪啪”的教鞭拍打桌子的聲音。牛頓又戰戰兢兢地答道:“就是……就是三。”

“到底就是二還就是三?”

“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你還來上什麼學。過來,臉朝那一邊站好。”老師一邊揮動着教鞭,一邊走過來,拉起牛頓,讓他在講台邊上罰站。頓時,牛頓感到血液像火一樣往上直躥,臉剎那間變紅了。屈辱、自卑感像尖鋭的刺扎痛了牛頓幼小的心靈。牛頓嘴脣顫抖着,卻説不出一句話。

牛頓噙在眼裏的淚止不住地落了下來,心裏感到十分委屈,卻聽到老師奚落的話語:“嚯,你怎麼這麼懦弱,這麼容易掉眼淚,真沒用。”接着又響起不少男同學的附和聲音。

經過這件事以後,牛頓每次上課都很緊張,老師講的東西一句都沒有聽清楚,也聽不懂,所以每次回答問題都就是結結巴巴的,前言不搭後語,老師也聽不懂。對牛頓的提問,差不多都就是以牛頓遭受一通大聲訓斥或打手心而告終。學校的這種環境使他愈來愈厭惡上學,越就是不想上學就成績越差,成績越差就越被老師訓斥和同學們譏笑。

牛頓經常被列入差等生的行列。雖然人們非常關心、同情這個可憐的孩子,可就是,同學們卻常常歧視他,有的甚至還欺負他。牛頓在學校裏不知聽了多少譏諷的話語,也不知捱了多少次同學的拳打。同學們還給牛頓起了一個綽號:呆子!一些調皮的孩子常常拿他開玩笑,搞惡作劇。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九

關於牛頓的另一個謊言是他的謙虛,證據就是牛頓老師説過兩段著名的話,一段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另一段是海邊撿石子。

但任何話語都是有語境的,巨人肩膀那一句的語境是這樣的:胡克其實早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並推導出了正確的公式,但由於數學不好,他只能勉強解釋行星繞日的圓周運動,而且他沒有認識到支配天體運行的力量其實是普遍存在的,是“萬有”的。第谷早在100年前就發現了行星的公轉其實是橢圓運動,開普勒甚至提出了行星運動三定律。所以科學界對胡克的成果不太重視。

後來數學小狂人牛頓用微積分極其圓滿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並把他提出的力學三條基本定律成功推廣到了星系空間,改變了自從亞里士多德以來公認的天地不一的舊觀點,被科學界奉為偉大的發現。於是胡克大怒,指責牛頓剽竊了自己的成果。牛頓尖酸刻薄地回敬道:是啊,我還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這本是一句反語,至少不是真的想客氣一下。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另一段話上:牛頓晚年因為樹敵過多,來自歐洲大陸比如法德的一些新鋭科學家質問他:“牛頓你牛什麼啊?”

牛頓此時完全地展現了他科學界大宗師的風度與水平,瀟灑地回敬道:“我沒有什麼牛的。我只是一個在海邊獨自玩耍的小孩,偶爾會為撿到幾個美麗的貝殼而欣喜若狂,卻對面前浩瀚的真理大海無所察覺。”意思是説你們連貝殼都看不見有什麼資格評價我?

牛頓老師人品差,不謙虛,沒朋友,按現在的説法這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事業不會成功。但我們也發現,當智商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可以取代情商的。所以那些説自己情商低的所謂天才們,你們沒成功只是還不夠聰明而已,怨不着人家情商。

要知道,牛頓是個遺腹子和早產兒,出生時體重不到五斤,沒吃過DHA和RHA配方的奶粉,親孃改嫁後跟文盲姥姥度過無聊的童年,沒有任何的早期智力開發和學前啟蒙,七歲上學以前腦子裏空空如也,牛媽媽對他的期望僅僅是認識點字然後回家務農。

但是牛頓上中學後已經熟練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西班牙語和英語,然後被推薦進了劍橋,20歲出頭就當了盧卡斯教席的終身教授。

晚年的牛頓除了升官發財再無其他驕傲之處,而且官迷心竅,沒退休一直幹到85歲壽終。當然他並沒閒着,寫了150萬字的神學著作,同時一心撲在化學事業上,拿出年輕時搞物理的勁頭玩命試驗。

但這次他的出發點就錯了,總是希望從黃銅和煤渣中提煉出黃金。要知道化學反應只能改變分子並不能改變原子,能給原子做變性手術的只能是核反應。他違背了化學定律裏的物質不滅原則,所以失敗了。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篇十

牛頓曾經一度“説謊”,而且這個不怎麼高明的謊言竟然成功地騙過了母親,這件事情讓他一生都難以忘記。

當時,牛頓的母親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一生貧苦,更不想讓天資聰慧的牛頓永遠留在鄉間,於是就想培養他獨立謀生的能力,要他去學一學經營農產品的買賣。

可是牛頓非常喜歡學校,也非常喜歡讀書,但母親始終不答應他的請求,堅決要他輟學。最後牛頓只得違心地按母親的意願去學習經商。

那些日子裏,牛頓每天清早跟着一個老僕人到十幾裏外的大鎮子去做生意。可是這個好學的孩子並不喜歡經商,他就“偷懶”地把一切事情都交託給老僕人經辦,而他自己卻偷偷跑到一個地方去讀書。

日子一天天過去,牛頓卻絲毫沒有培養起經商的興趣和熱情,反而使他越發對經商感到厭惡,心裏面只有那些書,那些字裏行間的美妙含義,那些在温暖的英國鄉間午後度過的讀書時光……

後來,倔強的牛頓乾脆就不去鎮裏經商了,而是囑託老僕人獨自去。可是,他畢竟是個孩子,也怕家裏人發覺,所以他每天還是與老僕人一同出門,不過,走到半路他就停下來,躲在一個籬笆下面讀書。

每當傍晚時分老僕人歸來的時候,牛頓再裝着若無其事的樣子,和老僕人一同回家。

牛頓在這個自己編織出來的“謊言”中,悠然自得地讀完了許許多多的書籍,少年金色時光裏充滿了濃濃的書香。

這樣,日復一日,籬笆下的讀書生活倒也其樂無窮。一天,牛頓正在籬笆下興致勃勃地讀書,卻偏偏被路過的舅舅看見。舅舅一看這個情景,很是生氣,大聲責罵他不務正業,盛怒之下還把牛頓的書一把搶了過來。可是舅舅一看,牛頓所讀的是一本數學書,上面畫着各種各樣的數學符號,受到了莫名的感動。舅舅一把抱住牛頓,激動地説:“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你的正道應該是讀書。”

回到家後,舅舅竭力勸説牛頓的母親,讓牛頓棄商就學,他發覺這個孩子有着超人的稟賦,應該儘可能地為他提供受教育的機會。在舅舅的幫助下,不久,牛頓終於如願以償地復學了。

牛頓用一個孩子的方式堅持着自己求學的渴望與夢想,最後,他也終於等來了成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