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雨巷教案 (優選10份)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7W

【導語】

雨巷教案 (優選10份)

雨巷教案 (優選10份) 由本站會員“昌海然承平”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雨巷教案篇2:雨巷教案篇3:雨巷教案篇4:雨巷教案篇5:雨巷教案篇6:雨巷教案篇7:雨巷教案篇8:雨巷教案篇9:雨巷教案篇10:雨巷教案

【正文】

篇1:雨巷教案

《雨巷》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⑴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徵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本事目標

經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本事。

【教學重點】

誦讀、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着雨的歎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讓我們一齊來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姑娘的芬芳。請大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我們先一齊來聆聽這一段錄音。(36’,3min)

二、整體感知,確立詩歌感情基調

1.好,聽完錄音了。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呢(《雨巷》)(教師板書)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剛剛在聽得時候,這首詩歌給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麼它是歡欣鼓舞、鬥志昂揚、激動人心的,還是憂愁哀傷的。沒錯了,這首詩歌從頭到尾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憂愁,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樣貌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教師板書:基調——憂鬱、哀怨),那麼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速度來讀啊(生回答),對了,一般來説,如果是表達比較熱烈奔放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語速要稍快一點,可是如果是表達這樣一種憂鬱、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們讀的時候要用比較緩慢的語速來讀。好,請大家翻到課本45頁,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試試看,朗讀一下這首詩歌的前兩節,請哪位同學呢我們班哪位同學是朗誦高手(生朗誦)(1min)(總7min)

2.讀得怎樣樣(好)掌聲鼓勵。

讀詩歌我們主要是注意一些節奏停頓。在一些你覺得需要重點突出的地方,就應當適當地加以停頓或者是讀重音,這樣就會使得這首詩歌更加地有韻味,我來試試看,好不好(2min)。好,接下來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必須要放開聲音來讀,想象一下,你就是詩歌中的“我”,此時此刻,下着淅淅瀝瀝的雨,而你正撐着傘,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3min)(一、二總13min)

三、品味詩歌意象(12min)

1.好,時間到。我們已經完整地讀完這首詩,大家找找看,這首詩裏邊,總共描述了多少位人物(兩位)分別是誰呢(“我”和“姑娘”)沒錯了,那我們在講前邊的詩歌時,用了一個專門的術語,我們説這個術語是用來形容詩詞中所描述的具體事物,這個術語是什麼呢(意象)(板書),所以,這首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從人物方面來講,就有“我”和“姑娘”(板書),那在詩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樣的聯繫呢“我”在悠長的雨巷中彷徨,是為了什麼呢是期望逢着姑娘。説明“我”是想要追尋這個姑娘。請大家找找看,詩歌中用了哪些語句來描述這個姑娘待會我請同學來回答。一節一節地找。(1min,總3min)

2.好,請一個同學來找出詩歌中描述姑娘的語句。

第一節: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第二節: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哀怨彷徨;第三節:彷徨撐着油紙傘默默彳亍着冷漠,悽清,又惆悵;第四節:靜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夢一般地飄過(“太息”什麼意思啊歎息的意思);第五節:靜默走盡這雨巷;第六節: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第七節: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2min)

3.我們從剛剛同學的回答能夠看出,詩人用了很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描述姑娘的動作,描述姑娘的情緒,他還用了許多別的意象來襯托這個姑娘,首先他寫到,姑娘是出此刻一個什麼地方(雨巷)好,請大家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細雨朦朧中,你走在這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巷子裏,那裏遠離塵囂,遠離熱鬧,你的腳下,踩着幽暗的、濕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氣,透着冷清。在這樣的一條雨巷中,你感覺到了什麼你的心境怎樣樣(朦朧的、陰沉的)所以,雨巷這個意象,首先給我們規定了這個姑娘出現時候的大環境,是朦朧的、陰沉的。

4.我們也明白,這首詩歌用了很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可是,我們從這些描述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樣貌,她是大眼睛呢還是丹鳳眼,她是圓臉呢還是瓜子臉,我們看得到嗎(看不到)。不僅僅我們看不到,詩人也看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她撐着一把油紙傘。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裏見到過油紙傘。(電視中),對了,並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們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所以呢,油紙傘具有復古、懷舊在特點(單獨提問),這樣一把傘出此刻姑娘的肩上,更加給這個姑娘增添了一層神祕、朦朧的色彩。(3min)

5.而在首詩歌裏邊,詩人還多次用了同樣一個比喻來形容姑娘,他將姑娘形容成什麼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所以丁香也是我們這首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意象(板書:丁香)。丁香是一種(花),沒錯了,丁香花。那假如這樣,我換成別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為什麼不行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丁香這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含意。[由本站www.haoword.com網友投稿]

丁香一般是開在暮春時節,花的顏色主要有兩種,淡紫色和白色,開花的時候有一種淡淡的芬芳,它給人一種柔弱、純潔、素淨的感覺。所以,在古典詩詞中,丁香一般象徵着美麗、高潔。另外一方面啊,我們剛剛講了,丁香是開在暮春時節,也就是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加上它雖然嬌美,可是十分容易凋謝,所以古人對着丁香,容易傷春,所以,丁香又能夠用來象徵愁怨。

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就有不少有關詩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説李商隱的《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還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些詩句啊,都是將丁香和愁怨聯繫在一齊。

回到我們這首詩歌中,丁香般的姑娘並不僅僅指這個姑娘有着丁香一樣的愁怨,還説明了這個姑娘有着丁香一樣地美麗,丁香一樣的高潔,丁香容易凋謝,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3min)

6.我們再看到詩歌中的另外一個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獨自彷徨,期望能夠逢着一個丁香般的姑娘,最終,姑娘出現了,她也跟我一樣,撐着油紙傘。姑娘慢慢地走過來,越走越近,我感覺到她投來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當我想説句什麼話的時候,她跟我擦肩而過,並且,慢慢地遠離我,越走越遠,消失在雨巷的盡頭。只剩下我,仍然獨自撐着油紙傘,彷徨在雨巷中,繼續等待,繼續追尋。在這首詩歌中,我是以一個等待者,一個追尋者的姿態出現的。(1min)

四、探尋詩歌主旨(4min)

1.所以啊,有人認為,這首詩歌是一首感情詩,是一首男子追尋、等待姑娘的詩歌,可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別的看法了,他們認為,這首詩是一首政治詩,詩歌中的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們獨特的政治象徵。你們贊同哪一種看法呢,這首詩究竟是一首感情詩,還是一首政治詩下頭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請各個小組選出發言的代表,你們小組贊同的是哪種看法,為什麼

2.小組代表發言

組A:我們小組認為是感情詩,這首詩已經明確地寫清楚了我期望能夠遇到丁香姑娘,雖然這個感情故事的結局不完美,可是我還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這是一首感情詩)

組B:我們小組也認為是感情詩,因為在詩裏邊看不出政治因素。(確實,詩歌裏邊沒有任何明確的寫政治的語言。其他小組呢,有沒有不一樣看法的)

組C:我們小組的成員認為是感情詩,可是我自我覺得是政治詩。(為什麼)戴望舒所處的時代比較多戰爭,社會環境也比較亂,可能作者當時想表達什麼,可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説出來,所以只能寫得比較朦朧。所以我覺得表面上是感情詩,實質上是政治詩。

3.能夠堅持自我的看法,十分地不錯。剛剛我們同學提到了一點,不明白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分析這首詩歌主旨的時候他聯繫了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這種方法,早在幾千年前,孟子提出過,他説,讀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論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們一齊來看一看,這首詩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夢鷗。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提高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期望。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先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峯墮入了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也能夠是一部分提高青年的這種心境的反映。雨巷這個朦朧陰沉的意象,正象徵着此時黑暗的社會現實,而丁香姑娘,是他們完美夢想的象徵。

關於這個時期提高青年的這種彷徨,我們在學習必修一的時候講過一篇散文,作者在當時也是身處於這種彷徨中。是哪一篇課文啊《荷塘月色》。

6.剛才我們已經討論了姑娘的象徵意義,那麼,她究竟是象徵着感情呢,還是象徵着革命青年的完美夢想呢,我們無法確定。這首詩歌充滿着象徵色彩的,對它的這些朦朧意象,我們能夠有不一樣的解讀。而這首詩歌的主旨是指對於感情的追求呢,還是對於完美革命夢想的追求呢,我們無從明白,都有這個可能性,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能夠。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個姑娘是美麗高潔的,她能夠是任何完美事物的象徵。

五、感受詩歌音樂美

最終我們從形式方面來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是1928年發表在《小説月報》上頭的,當時《小説月報》的主編葉聖陶看完這首詩之後,就給戴望舒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説,《雨巷》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這個評價是十分高的。確實啊,這首詩歌聽起來悦耳、和諧,讀起來一唱三歎,迂迴反覆,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我們一齊來找找看。

A.我們都明白,詩歌讀起來琅琅上口,在音節上頭必須——押韻。這一點這首詩歌能夠説是做得十分成功的。這首詩歌主要押一個韻,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來。沒錯了,ang,並且,不僅僅是節與節之間押韻,每一個小節的內部,相隔不遠的行裏重複一次韻腳,比如説,我們看第一小節,押ang韻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節,(芳、愁)。其餘的五個小節也是這樣貌。詩人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覆,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構造迴盪的旋律。

B.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終一節除“逢着”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複出現,首尾呼應,不僅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C.另外,語言上用反覆,如“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詩人不斷地迂迴往復,使一個寂寥而又哀傷的旋律緊緊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單從這三點來看,這首詩歌能夠給我們這樣強烈的心理體驗,也是必然的。

六、齊讀詩歌

下頭我們一齊來朗讀這首詩,再次來感受這首詩的音樂美。

七、拓展: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這節課我們鑑賞了《雨巷》這首現代詩歌,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來掌握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這節課的學習步驟,試試看能不能概括出鑑賞現代詩歌有哪些方法。當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詩歌時,第一步應當怎樣做

1.誦讀,整體感知。(讀詩)沒錯了,讀,讀了一遍沒有感覺,再讀。

2.確定詩歌感情基調。讀到你能夠確定出詩歌的感情基調為止。

3.品味詩歌意象。那麼,感情基調我們已經確定下來了,第三步應當怎樣做呢,沒錯了,分析詩歌的意象。

4.知人論世。那分析詩歌意象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結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時代背景來分析,用一個成語來講就是知人論世。

5.探詢詩歌主旨。而從對意象的分析和對作者身平和時代背景的瞭解,又有助於我們分析詩歌的主旨。

6.感受詩歌語言美。最終一個步驟,還應當對詩歌的語言進行分析。

這就是鑑賞現代詩歌的幾個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用這些方法來鑑賞別的詩歌。今日的作業呢,就是請大家根據我們歸納出來的這幾個方法,分析《每課一練》42頁第三題艾青的這首《礁石》。

八、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閲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我們在讀詩歌的時候感受到了它這種憂鬱、哀怨的感情基調,我們還分析了這首詩歌的五個主要意象,品味了詩歌的資料,我們還根據姑娘這個意象探討了詩歌的主旨,最終,我們經過對詩歌形式、語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歌,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探討和分析,這些就留給大家課後自我去品味。

篇2:雨巷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本事: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徵意義。

2、過程與方法:朗讀法,感悟法;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本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歌創造的朦朧迷離,低迴動人的意境。

[教學重點]: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低迴動人的意境。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着雨的歎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在特定時代的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讓我們共撐一把心靈之傘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簡介:

師:“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明白作者的基本情景

作者介紹: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望舒是他給自我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説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温柔,多情又瀟灑。(望舒即月神,飛廉即風神)戴望舒出生於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説法,屬於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感情為生命的養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優柔寡斷,逃避現實。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有這樣温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頭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三、朗讀感受,深入鑑賞,整體感知:

1、師配樂朗誦

學生聽朗讀錄音時,教師板書生字詞

巷道(Hang)街巷(xiàng)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

頹圮(tuípǐ)惆悵(chóuchàng)

籬牆(lí)

師:聽完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到的作者的感情是什麼

明確:孤獨,寂寞,淒涼,痛苦,憂傷,彷徨等(感情基調)

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慷慨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輕快明麗,而是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憂愁。

師:追問:那麼,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明確:低沉幽怨

師:朗讀時還應注意什麼明確:停頓、輕重、節奏(沉穩舒緩)、語速(較慢)

生:齊聲朗誦

2、師:朗誦完詩歌,我們不約而同地感受到《雨巷》的魅力,那麼,你們覺得這首詩美在何處

明確:丁香一樣的姑娘很美

師: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

師:看修飾語“丁香一樣的”,丁香是什麼樣的呢,有同學見過嗎(展示丁香圖片)

丁香介紹,又名紫丁香。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密集成圓錐花序,有淡雅細沉的香氣。丁香開花在暮春時節,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説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並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

詩歌介紹唐代詩人李商隱《代贈》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有“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師:那麼,“丁香一樣的姑娘”會是什麼樣貌的姑娘呢

明確:憂鬱的纖弱的、優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師:作者是怎樣寫這個姑娘的呢

明確:太息般的眼光,默默彳亍着,打着油紙傘,夢一般的飄過……

師:我想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大家最早聽説油紙傘是在哪個故事裏

明確:《白蛇傳》。油紙傘出此刻白娘子初遇許仙的旖旎傳説裏,出此刻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中,出此刻少女玲瓏的舞蹈中,也出此刻歌曲動聽的旋律中。不知不覺當中,油紙傘已經定格為美的背景、美的點綴。此刻,這把油紙傘出此刻丁香姑娘的肩頭,我們單隻看到傘,已經覺得它很美,那麼它點綴的姑娘呢必須更美了

師:油紙傘的出現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樣描繪春雨的

明確: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密密地斜織着。

詩歌介紹宋人秦觀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宋代詞人賀鑄《青玉案》有詞雲:“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看來春雨也是一個惹人閒愁幾許的經典意象。何況這時詩人正在一個狹窄破舊、陰暗潮濕,青磚灰瓦,還有“頹圮籬牆”的小巷裏呢

四、結合背景,深入探究,詩歌意象

師:那麼,為什麼詩人會這麼憂傷呢詩人這低沉的傾訴,失望的自白難道純屬是個人的哀歎嗎

明確:背景介紹本詩寫於1927年夏,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先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雨後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提高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故:【油紙傘】未做具體的描述,給讀者以想像空間。油紙傘本身就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並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憑添了一份冷寂,悽清的氛圍。

【籬笆牆】頹圯---這個籬笆牆是頹圯的,讓人有種哀怨,淒涼的氛圍。

【雨巷】悠長寂寥狹窄---象徵着當時的社會環境,即黑暗沉悶的社會現實。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力。

【丁香姑娘】應當完美夢想的象徵。結着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悽清、惆悵、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飄過、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到了、走盡、消散了……哀怨、悽婉。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擦肩而過

丁香姑娘的美麗高潔

——完美的夢想和願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夢想難以實現

丁香姑娘的飄然離去

——夢想的幻滅

意象説明作者用雨巷、丁香、姑娘、油紙傘、頹圮的籬牆這幾個典型的意象,構成了一個陰冷迷濛破敗空寂的背景,給人的心理體驗是冷漠、悽清、又惆悵,準確的傳達出了“我”“憂傷”這種典型情緒。

師:詩人就是在現實與夢想的碰撞和失落中體驗痛苦、無奈、煎熬的提高青年,這彷徨、感歎、哀怨是現實的黑暗和夢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夢想幻滅後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團體朗誦,再次感受這首美麗而憂傷的詩

《雨巷》的成功正在於戴望舒寫出了我們每個人都以往體驗過的一種感情,那就是“憂傷”。詩歌把詩人的感覺就是這樣傳輸給我們,使我們產生了與他一樣或近似的情感體驗。在文藝學上,這種情景叫共鳴。能讓讀者產生強烈共鳴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讓不一樣時代的人產生共鳴的作品,那就是偉大的作品了。

此刻,讓我們帶着詩人傳遞給我們的憂傷,走進那條細雨迷濛的小巷中,再次去體驗一下在細雨迷濛的小巷中彳亍獨行的妙處。(團體朗誦)

六、拓展訓練:

請同學們用第一人稱、散文的形式、詩的語言簡單的複述“我和丁香姑娘”之間的故事梗概:(注意環境、景物、動作、肖像、心理等描述方式的運用,不超過200字)

“我”:我在一個陰雨天,撐一把油紙傘,彳亍着,巷子陰暗而悠長,我的心境也被淋得濕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走來。奇蹟竟然發生了,她出此刻巷子的另一頭,也撐着一把油紙傘,穿着紫色的長裙,輕輕而來,如同一個紫丁香般的夢。這姑娘似乎給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機,“我”似乎忽然抓住了期望。然而,她只是飄過了我的身邊,一個照面間,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靜靜地隱去。消了顏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沒留住。我感到冷漠、悽清、又惆悵。

“丁香姑娘”:我在一個陰雨天,撐一把油紙傘,彳亍着,巷子陰暗而悠長,我的心境也被淋得濕漉漉的。我心裏想着,或許會遇到一個着青色長衫的男子,戴着細黑邊眼鏡,高挑而又清俊。行在清冷的巷子裏,漸漸有一種孤寂從心底升起,我望着巷子的另一頭,他竟然來了,正是我想象的樣貌,看上去他是那樣的憂愁,也許他只是想遇着一位寧靜、美麗、多愁的女子,在相錯的剎那,讀她哀怨的眼神;相錯之後,讀她輕甩的髮梢。然後,以他多情的心靈作一篇淡紫色的詩章,登在某一報刊的某一個角落給那個不知名的女子,也送給自我一份悽美的靈感。如果不是這樣,我走過他的身邊的時候,他怎樣沉靜得如同一粒水滴。

七、結語:我們懷念戴望舒,不僅僅為他的詩,也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剛才我們虛擬了當時的情景,期望有一天,我們也能真的撐着油紙傘,在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裏,去親身體驗和領悟他的憂鬱和傷情。

篇3:雨巷教案

後面還有多篇雨巷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本事

誦讀詩歌,引導學生在情感形象的具體描述中理解其象徵意義,藉助想象入情入境,體會詩人情感。

過程與方法

在訓練朗讀和揣摩詩句的活動中培養學生閲讀欣賞詩歌的本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境美,逐漸養成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訓練朗讀,揣摩詞句,感受詩中形象和情感。

教學難點

感悟“丁香姑娘”、“雨巷”究竟有何喻指或象徵意義。

教學課時

2課時。

遙望雨巷,煽情激趣

1、導入語:在細雨如絲的江南,一條悠長寂寥的小巷裏,一位撐着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靜默地彳亍而行……這美麗的畫面,就出此刻詩人戴望舒的《雨巷》中,今日我們就隨戴望舒一齊走進這《雨巷》。

2、作家作品: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現代有名詩人。1925年上海復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8年後成為《現代雜誌的作者之一,創作現代詩歌,詩集有《我底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的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的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想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完美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顯得明朗,沉摯。

戴望舒還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創立人不滿足於新詩的僅有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3、《雨巷》是作者的成名作,約作於政治風雲激盪,詩人內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後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説月報》修改葉聖陶一看到這首詩就十分喜歡,稱它為“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送給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雨巷》寫的是梅雨季節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濛濛中,“我”懷着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期望,撐着一把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小行,這首詩既實有虛。

走進雨巷,熟讀頓悟

1、聽課文MP3朗讀,體會詩歌字裏行間表現出的作者的情感。

2、落實字詞:

彷徨(pánghuáng)彳亍(chìchù)頹圮(tuípǐ)

寂寥(jìliáo)惆悵(chóuchàng)笙簫(shēngxiāo)

3、在這首詩中,你體驗到詩人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情感(學生回答不出來則提示:詩中有沒有相應的詞語或句子)

學生可能回答憂傷、痛苦、彷徨,冷漠、悽清、惆悵,充滿愁緒和無奈……

4、詩人在詩中流露出的基本感情,可稱之為基調。這首詩的情感基調是比較“低沉感傷”的,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傷

提示問:語速應當……語調應當……

明確:緩慢,低沉。

5、誰來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果沒人自告奮勇,就請科代表推薦。)

學生選讀一節,請同學點評,教師點評。

6、教師示範朗讀這一節,指導朗讀:除了語速、語調,還要注意節奏,把握好句中的停頓和一些要重讀的詞句。

7、播放課文朗讀視頻,讓學生標出詩句中的停頓及要重讀的詞句。

教師小結:把握好語速、語調,讀好詩歌的節奏和輕重音,這樣的誦讀,能給人帶來完美的音樂享受。這也源於這首詩本身音調和諧,節奏舒緩。難怪葉聖陶老先生讚許作者“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詩人也因這首詩成了著名的“雨巷詩人”。

8、跟着屏幕上的配樂畫面,再次朗讀詩歌。

徜徉雨巷,品味形象

1.除了“我”這個“獨自彷徨”“冷漠、悽清,又惆悵”的抒情主人公,詩人還寫了哪些人、景、物(情感形象)來表達這種傷感愁緒呢

幻燈片:人物形象——我、姑娘。

背景道具物象——雨巷、油紙傘、籬牆、丁香。

結合丁香圖片和課後練習四的相關詩句,指導學生理解“丁香”這個典型意象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心”。

2在這些情感形象中,詩人最主要寫哪兩個情感形象

明確:丁香般的姑娘、雨巷。

3.請大家品讀描述“丁香姑娘”和“雨巷”這兩個情感形象的詩句,回答問題:這兩個情感形象在描述或選擇上有何妙何處

提示:用“……寫(選)得妙,妙在……”的句式説話,可從意象的選擇,描述的用詞、句式,在表達情感上的效果等角度進行思考。

教師示例:

“油紙傘”選得妙,妙在它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與煙雨迷濛的雨巷搭配和諧,共同營造了一種冷漠、悽清的畫面,如果換成一把現代豔麗的花傘,效果就沒這麼好了。

“頹圯的籬牆”寫得妙,妙在“頹圯”二字,寫出籬牆的坍塌、破敗,渲染一種淒涼的氛圍,與寂寥悠長的雨巷,一齊構成陰冷迷濛、破敗空寂的背景,更能襯托出詩人苦悶、悽清、感傷的心境。

學生髮言的資料可能有:

(1)(丁香一樣的)姑娘:

第二節寫得妙,妙在排比句式和用詞的反覆(連用兩個“哀怨”);或妙在用丁香的顏色、芬芳、憂愁,寫出姑娘外表的美麗,氣味的芳香和內心的憂愁、哀怨。

第三節寫得妙,妙在一舉兩得,表面上説姑娘,實際上也説自我冷漠,悽清又惆悵的心境;妙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冷漠、悽清,又惆悵”,用復沓句式,一再強調渲染“我”和姑娘的心境相同。

“丁香一樣的姑娘”寫得妙,妙在用“丁香”修飾“姑娘”,丁香雖美但易凋謝,代表着像丁香一樣的姑娘也易消失離去。妙在用了“愁怨”“哀怨”“彷徨”“悽婉迷茫”等詞語表現了“姑娘”像“我”一樣的迷惘、彷徨。

“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寫得妙,妙在以夢做喻,彷彿姑娘就是“夢”的化身(可隱喻夢想)。

“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寫得妙,妙在把消散的資料一件件分開寫,更能表達出詩人對丁香姑娘無情消失的傷感和無奈;妙在突出完美事物在眼前消失帶來的杯具美。

……

(2)雨巷:

“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寫得妙,妙在用“悠長、悠長”反覆強調腳下要走的路很漫長;妙在用“寂寥”一詞,描繪了一幅濛濛細雨中潮濕、寂靜、冷清的"雨巷"圖,給人一種冷漠、悽清、惆悵的心理感受。

妙在把雨巷遠處“頹圮的籬牆”呈現出來,用破敗空寂、陰雨迷濛的環境,襯托“我”憂愁感傷的心境。

詩的第一節和最終一句寫得妙,妙在首尾呼應,反覆強調“雨巷”的“寂寥”“悠長”及“我”心中對“丁香姑娘”的期待,更突出“我”期待而不得的苦悶。(學生從詩的結構處理或詩行排列角度分析,若能自圓其説,也給以鼓勵。)

……

駐足雨巷,領悟情感

詩人用雨巷、丁香姑娘等情感形象,營造了朦朧悽美的詩境,表達了一種“憂愁感傷”的心境。為什麼詩人這麼憂傷呢

(讓學生自由發揮,自圓其説。如果回答不出,就供給兩種參考觀點,請同學説説自我贊同哪個觀點,並結合詩句或寫作背景闡述理由。)

參考觀點一:失戀的痛苦。年輕的詩人愛上同學施蟄存的妹妹,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情感受挫。

(丁香姑娘:詩人心目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又憂愁的戀人。寂靜、幽深、潮濕的雨巷是詩人失落心境的體現。)

參考觀點二:完美夢想破滅後的苦悶。本詩寫於1927年,蔣介石“四一二”政變,汪精衞“七一五”政變,反動派對革命者“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的血色恐怖,使詩人這樣的知識青年陷入迷惘之中,找不到出路。

(丁香姑娘:象徵稍縱即逝的完美夢想,消失在雨巷盡頭的“頹圮的籬牆”。那陰冷潮濕、破敗空寂的雨巷就是當時黑暗社會環境的象徵。)

雨巷——黑暗的社會環境(象徵意義)。

走出雨巷,拓展延伸

1、課文小結:戴望舒在《雨巷》中表達了一種與“丁香姑娘”擦肩而過的“失落的憂傷”。詩中的“丁香姑娘”,是一種完美的化身,當你憂傷迷茫時,請想起戴望舒,在苦悶傷感中,依然要期望與心中的“丁香姑娘”相逢!

2、拓展遷移: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我們鑑賞了《雨巷》這首現代詩歌,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來掌握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這篇課文的學習步驟,試試看能不能概括出鑑賞現代詩歌有哪些方法。當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詩歌時,你應當怎樣做?

(1).誦讀,整體感知。讀,讀了一遍沒有感覺,再讀。

(2).確定詩歌感情基調。讀到你能夠確定出詩歌的感情基調為止。

(3).品味詩歌意象。感情基調確定下來了,之後分析詩歌的意象。

(4).知人論世。那分析詩歌意象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結合作者的生平和作品的時代背景來分析,用一個成語來講就是知人論世。

(5).探尋詩歌主旨。從對意象的分析和對作者身平和時代背景的瞭解,又有助於我們分析詩歌的主旨。

(6).感受詩歌語言美、藝術美。

3、帶着這份“失落的憂傷”背誦《雨巷》。

4、欣賞江濤的歌曲《雨巷》,找出歌詞文字與原詩不一樣的地方,並説明你對此改動的看法。

篇4:雨巷教案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⑴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徵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本事目標

經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本事。

教學重點:

誦讀、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着雨的歎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讓我們一齊來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姑娘的芬芳。請大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我們先一齊來聆聽這一段錄音。

二、整體感知,確立詩歌感情基調

1、好,聽完錄音了。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呢(《雨巷》)(教師板書)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剛剛在聽得時候,這首詩歌給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麼它是歡欣鼓舞、鬥志昂揚、激動人心的,還是憂愁哀傷的。沒錯了,這首詩歌從頭到尾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憂愁,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樣貌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教師板書:基調——憂鬱、哀怨),那麼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速度來讀啊(生回答),對了,一般來説,如果是表達比較熱烈奔放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語速要稍快一點,可是如果是表達這樣一種憂鬱、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們讀的時候要用比較緩慢的語速來讀。好,請大家翻到課本45頁,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試試看,朗讀一下這首詩歌的前兩節,請哪位同學呢我們班哪位同學是朗誦高手(生朗誦)

2、讀得怎樣樣(好)掌聲鼓勵。

讀詩歌我們主要是注意一些節奏停頓。在一些你覺得需要重點突出的地方,就應當適當地加以停頓或者是讀重音,這樣就會使得這首詩歌更加地有韻味,我來試試看,好不好好,接下來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必須要放開聲音來讀,想象一下,你就是詩歌中的“我”,此時此刻,下着淅淅瀝瀝的雨,而你正撐着傘,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三、品味詩歌意象

1、好,時間到。我們已經完整地讀完這首詩,大家找找看,這首詩裏邊,總共描述了多少位人物(兩位)分別是誰呢(“我”和“姑娘”)沒錯了,那我們在講前邊的詩歌時,用了一個專門的術語,我們説這個術語是用來形容詩詞中所描述的具體事物,這個術語是什麼呢(意象)(板書),所以,這首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從人物方面來講,就有“我”和“姑娘”(板書),那在詩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樣的聯繫呢“我”在悠長的雨巷中彷徨,是為了什麼呢是期望逢着姑娘。説明“我”是想要追尋這個姑娘。請大家找找看,詩歌中用了哪些語句來描述這個姑娘待會我請同學來回答。一節一節地找。

2、好,請一個同學來找出詩歌中描述姑娘的語句。

第一節: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第二節: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哀怨彷徨;第三節:彷徨撐着油紙傘默默彳亍着冷漠,悽清,又惆悵;第四節:靜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夢一般地飄過(“太息”什麼意思啊歎息的意思);第五節:靜默走盡這雨巷;第六節: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第七節: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

3、我們從剛剛同學的回答能夠看出,詩人用了很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描述姑娘的動作,描述姑娘的情緒,他還用了許多別的意象來襯托這個姑娘,首先他寫到,姑娘是出此刻一個什麼地方(雨巷)好,請大家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細雨朦朧中,你走在這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巷子裏,那裏遠離塵囂,遠離熱鬧,你的腳下,踩着幽暗的、濕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氣,透着冷清。在這樣的一條雨巷中,你感覺到了什麼你的心境怎樣樣(朦朧的、陰沉的)所以,雨巷這個意象,首先給我們規定了這個姑娘出現時候的大環境,是朦朧的、陰沉的。

4、我們也明白,這首詩歌用了很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可是,我們從這些描述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樣貌,她是大眼睛呢還是丹鳳眼,她是圓臉呢還是瓜子臉,我們看得到嗎(看不到)。不僅僅我們看不到,詩人也看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她撐着一把油紙傘。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裏見到過油紙傘。(電視中),對了,並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們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所以呢,油紙傘具有復古、懷舊在特點(單獨提問),這樣一把傘出此刻姑娘的肩上,更加給這個姑娘增添了一層神祕、朦朧的色彩。

5、而在首詩歌裏邊,詩人還多次用了同樣一個比喻來形容姑娘,他將姑娘形容成什麼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所以丁香也是我們這首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意象(板書:丁香)。丁香是一種(花),沒錯了,丁香花。那假如這樣,我換成別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為什麼不行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丁香這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開在暮春時節,花的顏色主要有兩種,淡紫色和白色,開花的時候有一種淡淡的芬芳,它給人一種柔弱、純潔、素淨的感覺。所以,在古典詩詞中,丁香一般象徵着美麗、高潔。另外一方面啊,我們剛剛講了,丁香是開在暮春時節,也就是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加上它雖然嬌美,可是十分容易凋謝,所以古人對着丁香,容易傷春,所以,丁香又能夠用來象徵愁怨。

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就有不少有關詩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説李商隱的《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還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些詩句啊,都是將丁香和愁怨聯繫在一齊。

回到我們這首詩歌中,丁香般的姑娘並不僅僅指這個姑娘有着丁香一樣的愁怨,還説明了這個姑娘有着丁香一樣地美麗,丁香一樣的高潔,丁香容易凋謝,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篇5:雨巷教案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⑴分析、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徵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情感目標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本事目標

經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本事。

教學重點:

誦讀、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細雨如絲的江南,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紙傘和着雨的歎息,撐出了一個青年詩人哀婉的心曲。今日就讓我們一齊來走近戴望舒,與詩人一道去領略雨巷的風景,去追尋丁香姑娘的芬芳。請大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我們先一齊來聆聽這一段錄音。

二、整體感知,確立詩歌感情基調

1、好,聽完錄音了。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呢(《雨巷》)(教師板書)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剛剛在聽得時候,這首詩歌給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麼它是歡欣鼓舞、鬥志昂揚、激動人心的,還是憂愁哀傷的。沒錯了,這首詩歌從頭到尾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憂愁,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樣貌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教師板書:基調——憂鬱、哀怨),那麼我們讀的時候要用什麼速度來讀啊(生回答),對了,一般來説,如果是表達比較熱烈奔放的感情,我們讀的時候語速要稍快一點,可是如果是表達這樣一種憂鬱、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們讀的時候要用比較緩慢的語速來讀。好,請大家翻到課本45頁,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試試看,朗讀一下這首詩歌的前兩節,請哪位同學呢我們班哪位同學是朗誦高手(生朗誦)

2、讀得怎樣樣(好)掌聲鼓勵。

讀詩歌我們主要是注意一些節奏停頓。在一些你覺得需要重點突出的地方,就應當適當地加以停頓或者是讀重音,這樣就會使得這首詩歌更加地有韻味,我來試試看,好不好好,接下來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自由朗讀,必須要放開聲音來讀,想象一下,你就是詩歌中的“我”,此時此刻,下着淅淅瀝瀝的雨,而你正撐着傘,走在青苔斑斑的石板路上。

三、品味詩歌意象

1、好,時間到。我們已經完整地讀完這首詩,大家找找看,這首詩裏邊,總共描述了多少位人物(兩位)分別是誰呢(“我”和“姑娘”)沒錯了,那我們在講前邊的詩歌時,用了一個專門的術語,我們説這個術語是用來形容詩詞中所描述的具體事物,這個術語是什麼呢(意象)(板書),所以,這首詩歌中出現的意象,從人物方面來講,就有“我”和“姑娘”(板書),那在詩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樣的聯繫呢“我”在悠長的雨巷中彷徨,是為了什麼呢是期望逢着姑娘。説明“我”是想要追尋這個姑娘。請大家找找看,詩歌中用了哪些語句來描述這個姑娘待會我請同學來回答。一節一節地找。

2、好,請一個同學來找出詩歌中描述姑娘的語句。

第一節: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第二節: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哀怨彷徨;第三節:彷徨撐着油紙傘默默彳亍着冷漠,悽清,又惆悵;第四節:靜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夢一般地飄過(“太息”什麼意思啊歎息的意思);第五節:靜默走盡這雨巷;第六節: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第七節: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

3、我們從剛剛同學的回答能夠看出,詩人用了很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描述姑娘的動作,描述姑娘的情緒,他還用了許多別的意象來襯托這個姑娘,首先他寫到,姑娘是出此刻一個什麼地方(雨巷)好,請大家發揮自我的想象力,細雨朦朧中,你走在這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巷子裏,那裏遠離塵囂,遠離熱鬧,你的腳下,踩着幽暗的、濕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氣,透着冷清。在這樣的一條雨巷中,你感覺到了什麼你的心境怎樣樣(朦朧的、陰沉的)所以,雨巷這個意象,首先給我們規定了這個姑娘出現時候的大環境,是朦朧的、陰沉的。

4、我們也明白,這首詩歌用了很多的篇幅來描述姑娘,可是,我們從這些描述中,是否看到了姑娘的樣貌,她是大眼睛呢還是丹鳳眼,她是圓臉呢還是瓜子臉,我們看得到嗎(看不到)。不僅僅我們看不到,詩人也看不到,為什麼呢因為她撐着一把油紙傘。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在你的印象中,你在哪裏見到過油紙傘。(電視中),對了,並且往往是一些以古代人們生活為題材的電視劇,所以呢,油紙傘具有復古、懷舊在特點(單獨提問),這樣一把傘出此刻姑娘的肩上,更加給這個姑娘增添了一層神祕、朦朧的色彩。

5、而在首詩歌裏邊,詩人還多次用了同樣一個比喻來形容姑娘,他將姑娘形容成什麼呢丁香,她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她有着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所以丁香也是我們這首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意象(板書:丁香)。丁香是一種(花),沒錯了,丁香花。那假如這樣,我換成別的花,牡丹花、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為什麼不行啊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丁香這個意象在文學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開在暮春時節,花的顏色主要有兩種,淡紫色和白色,開花的時候有一種淡淡的芬芳,它給人一種柔弱、純潔、素淨的感覺。所以,在古典詩詞中,丁香一般象徵着美麗、高潔。另外一方面啊,我們剛剛講了,丁香是開在暮春時節,也就是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再加上它雖然嬌美,可是十分容易凋謝,所以古人對着丁香,容易傷春,所以,丁香又能夠用來象徵愁怨。

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中,就有不少有關詩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説李商隱的《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還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的“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這些詩句啊,都是將丁香和愁怨聯繫在一齊。

回到我們這首詩歌中,丁香般的姑娘並不僅僅指這個姑娘有着丁香一樣的愁怨,還説明了這個姑娘有着丁香一樣地美麗,丁香一樣的高潔,丁香容易凋謝,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6、我們再看到詩歌中的另外一個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獨自彷徨,期望能夠逢着一個丁香般的姑娘,最終,姑娘出現了,她也跟我一樣,撐着油紙傘。姑娘慢慢地走過來,越走越近,我感覺到她投來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當我想説句什麼話的時候,她跟我擦肩而過,並且,慢慢地遠離我,越走越遠,消失在雨巷的盡頭。只剩下我,仍然獨自撐着油紙傘,彷徨在雨巷中,繼續等待,繼續追尋。在這首詩歌中,我是以一個等待者,一個追尋者的姿態出現的。

四、探尋詩歌主旨

1、所以啊,有人認為,這首詩歌是一首感情詩,是一首男子追尋、等待姑娘的詩歌,可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別的看法了,他們認為,這首詩是一首政治詩,詩歌中的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們獨特的政治象徵。你們贊同哪一種看法呢,這首詩究竟是一首感情詩,還是一首政治詩下頭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小組討論,請各個小組選出發言的代表,你們小組贊同的是哪種看法,為什麼

2、小組代表發言。

組A:我們小組認為是感情詩,這首詩已經明確地寫清楚了我期望能夠遇到丁香姑娘,雖然這個感情故事的結局不完美,可是我還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這是一首感情詩)

組B:我們小組也認為是感情詩,因為在詩裏邊看不出政治因素。(確實,詩歌裏邊沒有任何明確的寫政治的語言。其他小組呢,有沒有不一樣看法的)

組C:我們小組的成員認為是感情詩,可是我自我覺得是政治詩。(為什麼)戴望舒所處的時代比較多戰爭,社會環境也比較亂,可能作者當時想表達什麼,可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説出來,所以只能寫得比較朦朧。所以我覺得表面上是感情詩,實質上是政治詩。

3、能夠堅持自我的看法,十分地不錯。剛剛我們同學提到了一點,不明白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分析這首詩歌主旨的時候他聯繫了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這種方法,早在幾千年前,孟子提出過,他説,讀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論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處的社會環境。我們一齊來看一看,這首詩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4、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夢鷗。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於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提高活動而不得不避居於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敗後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期望。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先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峯墮入了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也能夠是一部分提高青年的這種心境的反映。雨巷這個朦朧陰沉的意象,正象徵着此時黑暗的社會現實,而丁香姑娘,是他們完美夢想的象徵。

關於這個時期提高青年的這種彷徨,我們在學習必修一的時候講過一篇散文,作者在當時也是身處於這種彷徨中。是哪一篇課文啊《荷塘月色》。

6、剛才我們已經討論了姑娘的象徵意義,那麼,她究竟是象徵着感情呢,還是象徵着革命青年的完美夢想呢,我們無法確定。這首詩歌充滿着象徵色彩的,對它的這些朦朧意象,我們能夠有不一樣的解讀。而這首詩歌的主旨是指對於感情的追求呢,還是對於完美革命夢想的追求呢,我們無從明白,都有這個可能性,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能夠。我們唯一能夠確定的是,這個姑娘是美麗高潔的,她能夠是任何完美事物的象徵。

五、感受詩歌音樂美

最終我們從形式方面來感受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是1928年發表在《小説月報》上頭的,當時《小説月報》的主編葉聖陶看完這首詩之後,就給戴望舒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説,《雨巷》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這個評價是十分高的。確實啊,這首詩歌聽起來悦耳、和諧,讀起來一唱三歎,迂迴反覆,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我們一齊來找找看。

A、我們都明白,詩歌讀起來琅琅上口,在音節上頭必須——押韻。這一點這首詩歌能夠説是做得十分成功的。這首詩歌主要押一個韻,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來。沒錯了,ang,並且,不僅僅是節與節之間押韻,每一個小節的內部,相隔不遠的行裏重複一次韻腳,比如説,我們看第一小節,押ang韻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節,(芳、愁)。其餘的五個小節也是這樣貌。詩人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覆,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構造迴盪的旋律。

B、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終一節除“逢着”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複出現,首尾呼應,不僅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C、另外,語言上用反覆,如“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詩人不斷地迂迴往復,使一個寂寥而又哀傷的旋律緊緊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單從這三點來看,這首詩歌能夠給我們這樣強烈的心理體驗,也是必然的。

六、齊讀詩歌

下頭我們一齊來朗讀這首詩,再次來感受這首詩的音樂美。

七、拓展: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這節課我們鑑賞了《雨巷》這首現代詩歌,但這個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經過這節課的學習,來掌握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這節課的學習步驟,試試看能不能概括出鑑賞現代詩歌有哪些方法。當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詩歌時,第一步應當怎樣做

1、誦讀,整體感知。(讀詩)沒錯了,讀,讀了一遍沒有感覺,再讀。

2、確定詩歌感情基調。讀到你能夠確定出詩歌的感情基調為止。

3、品味詩歌意象。那麼,感情基調我們已經確定下來了,第三步應當怎樣做呢,沒錯了,分析詩歌的意象。

4、知人論世。那分析詩歌意象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結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時代背景來分析,用一個成語來講就是知人論世。

5、探詢詩歌主旨。而從對意象的分析和對作者身平和時代背景的瞭解,又有助於我們分析詩歌的主旨。

6、感受詩歌語言美。最終一個步驟,還應當對詩歌的語言進行分析。

這就是鑑賞現代詩歌的幾個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用這些方法來鑑賞別的詩歌。今日的作業呢,就是請大家根據我們歸納出來的這幾個方法,分析《每課一練》42頁第三題艾青的這首《礁石》。

八、小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閲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我們在讀詩歌的時候感受到了它這種憂鬱、哀怨的感情基調,我們還分析了這首詩歌的五個主要意象,品味了詩歌的資料,我們還根據姑娘這個意象探討了詩歌的主旨,最終,我們經過對詩歌形式、語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詩歌的音樂美。這首詩歌,還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探討和分析,這些就留給大家課後自我去品味。

篇6:雨巷教案

《雨巷》在歷年教師考試裏經常遇到,很多考生和學員經常不明白在深入研讀環節如何進行提問,對於某些現代詩歌的知識也不明白如何進行講解,所以給大家準備了關於《雨巷》的教學設計,期望能夠幫忙大家優化自我的試講資料,以防於未然: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本事】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經過學生小組合作探討,掌握學習現代詩歌的方法,鍛鍊自主、合作、探究的本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喜愛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現代詩歌的語言特點。

【難點】

體會文章深邃的寓意。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置情境法。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播放《丁香花》,並順勢導入新課《雨巷》。

(二)知人論世,整體感知

1.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2.教師配樂範讀全文,同學聽讀,初步感知文意。要求學生理解生字詞,體會語氣。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指導學生如何斷句。

4.感知本文的情感基調以及主要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深入研讀,體會情感

學生按語文興趣小組分組討論PPT展示的問題串,10分鐘時間後,指名學生具體分析問題的答案。

1.本文描述了哪些意象創造了怎樣的意境選取這些意象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姑娘象徵着什麼

3.本首詩歌的情感主題是什麼

4.賞析本詩的藝術特色。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再一次一齊聆聽《雨巷》。

(五)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1.師生共同總結。

2.舉辦詩朗誦比賽。

五、板書設計

《雨巷》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組第2課《詩兩首》的第一篇,本首詩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全詩沒有直白的“情語”,僅有委婉的“景語”,是一篇象徵意味很濃、抒情色彩濃烈的現代詩歌,這給學生感知、體驗、認識帶來了困難。

學生之前也有學習過一些現代詩歌,對於鑑賞現代詩歌有必須的基礎,可是仍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指導和引領,所以,在深入研讀的環節我會設置一系列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旨在引領學生解決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並且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進行小組討論,鍛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本事。並且引導他們掌握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篇7:雨巷教案

教學過程:

一、走近雨巷,留神初讀

1、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再別了康橋,熬過了《黑八月》,此刻,讓我們走進江南的雨巷,體驗詩人戴望舒獨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然後走進中央電視台轉播大廳,聆聽《雨巷》詩朗誦。

2、播放視頻:江南雨巷、《雨巷》詩朗誦

3、齊讀課文,留心下邊三個問題:

①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②詩中寫了哪幾個“意象”

③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句詩

4、討論明確:

①這是一首什麼樣的詩

生1:這是一首感情詩。

生2:這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

[屏幕顯示作者簡介]:戴望舒,現代派詩人。前期的詩輕盈流麗,重象徵、意象,追求詩意的朦朧、含蓄。後期的詩,因受抗戰激發,詩風變得厚重、剛健,語言也更為洗練純樸。

《雨巷》是用象徵手法寫的一首抒情詩。

②詩中寫了哪幾個“意象”

[學生回答後,屏幕顯示]:

詩中寫了油紙傘、我、雨巷、丁香花、丁香姑娘、籬牆等意象。

③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句詩

生1:我喜歡“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這句詩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寫出了丁香姑娘美麗的外貌、高尚的品格,憂愁的心境。“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黑暗的現實中對夢想的憧憬和追求。

生2:“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期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我期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前後呼應,富有音樂感、節奏美。

生3:“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能夠看出當時社會的背景是黑暗的。

二、徜徉雨巷,品味精讀

1、理清思路[學生口頭回答,屏幕逐步顯示下邊資料]:

我期望逢着丁香姑娘走近我

(追求)飄過我身旁

到了籬牆

(照應)

走盡雨巷……

我期望飄過丁香姑娘

(繼續追求)

討論後歸納:我是一個有所追求的青年。

2、品味語言[屏幕顯示下邊詞語]:

我:獨自、彷徨、期望、默默、彳亍、冷漠、悽清、惆悵

雨巷:悠長、寂寥、頹圮、哀曲、丁香姑娘:結着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悽清、惆悵、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飄過、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到了、走盡、消散了……

[教師口頭提示]:這些詞語是表示動作、情緒、物態的,選出你認為用得很好的來説説。

[學生答問]:

“期望”,寫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結着愁怨”,説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樣,有着憂愁,是為夢想不得實現而憂愁。

“悠長、悠長”寫出了道路的漫長,“獨自”寫出了詩人的孤獨,“彷徨”寫出了詩人在那個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寫丁香姑娘外表的美麗,氣味的芳香,象徵着詩人夢想的完美、高潔。

“走近”“飄過”“到了”“走盡”“消散了”等詞語,寫丁香姑娘飄然而來,又飄飄而去,象徵着夢想的縹緲、空虛,由此可知詩人的傷感、迷惘。

3、把握特色[學生討論後,屏幕顯示參考答案]:

①朦朧、含蓄

《雨巷》運用了象徵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徵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徵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並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於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迴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悦耳的樂感。所以葉聖陶先生稱讚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

三、走出雨巷,拓展研讀

1、説説丁香姑娘形象

[學生回答]:

生1:丁香姑娘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形象,既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

也是作者馳騁藝術想象所產生的藝術形象。

生2:作者描述她的顏色、芬芳,期望丁香姑娘的外表和內心都是很美麗的,作者對未來的憧憬,就是要像丁香姑娘一樣的完美。

生3:“寂寞”、“走盡、“像夢一樣的飄過”,説明丁香姑娘就像完美的夢想難以實現,縹緲、迷茫。

生4:丁香姑娘是一種象徵性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人就把丁香作為愁心的象徵。丁香姑娘形象寄託着作者的愁心和對完美夢想的追求。

[教師歸納,屏幕上顯示下邊的文字]:

她美麗,高潔、飄緲、哀怨,象徵着詩人對夢想,人生和完美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僅供參考)

2、佈置作業

題目:《雨巷》已譜成歌曲,改成歌詞的文字與原詩略有不一樣,欣賞歌曲之後,找出改動的地方,書面寫出對此改動的看法。(課內欣賞歌曲,課後寫到語文作業本上)

3、學唱歌曲

播放視頻:《雨巷》歌(劉天華作曲,羅京、虞夢唱),學生跟隨着吟唱。

4、小結

這節課我們閲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讀課文,瞭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徵意義的抒情詩,寫了六個意象;進一步品味精讀,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詩歌的資料,把握了詩歌的特色;同學們聯繫時代背景,聯繫作者經歷來分析丁香姑娘形象,最終,同唱《雨巷》歌,得到了美的享受。經過練習和課外閲讀,我們的學習會進

一步拓展延伸。今後閲讀欣賞時歌時可按照“初讀、精讀、研讀”這三個步驟來進行。下課!

篇8:雨巷教案

[教學目標]:

1、朗讀品味,咀嚼詩歌語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徵意義。

2、激活學生感知、想象、體驗、認識等潛在本事。

[教學方法]:

1、朗讀感悟法。

2、問題法。

3、演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昨日就已經學習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大家能夠感受到他的詩詞充滿豪情、催人奮進,有一種博大雄渾的美感。文學作品中的美所顯現出的形式是多樣的;不只是讓人愉悦的東西才美,那哀婉、悽美、感傷,能夠深深打動人心的東西同樣具有美的力量。今日,我們就來欣賞《雨巷》,從中體會詩歌給我們帶來的美感。

二、誦讀、整體感知。

1、團體朗讀,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

①相信同學們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就請大家一齊帶着感情地朗讀一下這首詩。

②讀完全詩,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麼(憂愁的,哀傷的)

③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慷慨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輕快明麗,而是籠罩着一層淡淡的憂愁。那麼,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基調去朗讀呢(低沉的,感傷的)

④對,咱們把它概括為低沉幽怨,行嗎(生表示贊同),那就讓我們讀出這種感覺來。

2、請一位學生單獨朗讀。

①那麼誰願意來給我們大家朗讀一下呢

②表揚一下。節奏把握得較好,能體現感傷憂愁的感情基調。

3、這首詩中,詩人用了哪些詞語着意表現詩歌的這種悽美、感傷的基調

①詩人在描述"我"時,用了"彷徨""彳亍""冷漠""悽清""惆悵"等詞語來表現詩人的孤寂、迷惘的心境。

②在描述"姑娘"時,用了"哀怨又彷徨""結着愁怨""悽婉迷茫"表現了"姑娘"像"我"一樣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述雨巷時,用了"頹坦""寂寥"兩個詞,描繪了一幅寂寞、悽清的"雨巷"圖

三、簡介創作背景,作者生平

1、大家讀了一遍,便有了這麼多的感覺。的確,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着愁緒和無奈。"我"為什麼會這樣哀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失落、惆悵的情感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作者。

明確: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現代詩人。主要有詩集《我的記憶》(包括《舊錦囊》、《雨巷》、《我的記憶》三輯,與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他是中國新詩發展中“現代派”的代表詩人,成名作《雨巷》被葉聖陶先生譽為“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作者也由於此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先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中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現,在陰暗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霞。《雨巷》就是一部分提高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四、資料理解。意象和象徵。

1、《雨巷》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原先詩人有着這樣的情感和經歷。因而,他會在詩歌裏選取一些形象來傳達自我的思想感情。這些凝聚着詩人情感的形象,我們稱之為意象。下頭我再請一位同學朗讀這首詩,其他的同學找一找這首詩中作者描繪了哪些意象

①"雨巷"②"丁香般的姑娘"③"我"④"油紙傘"⑤"頹圮的籬牆"⑥"太息一般的眼光"

明確:詩歌的意象不一樣於一般的形象,它是凝聚着詩人情感的形象。所以,這首詩中的主要意象有三個"我""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雨巷"。而其餘幾個形象則屬於詩歌的細節。

2、在描述姑娘這一意象時,詩人為什麼把她比喻為丁香般的姑娘,而不用其他的花作比喻

明確:丁香類似於百合,是純潔、完美的象徵。(美麗、高潔)。丁香的花是白色的,也有紫色的,它的花形很異常,(看圖片)一結一結的,人們習慣地稱為丁香結。丁香開在暮春時節,很容易引發文人的傷春情緒,所以丁香很自然地和感傷連在一齊成為高潔、美麗、憂傷的代詞,

3、同學們瞭解在古詩詞中丁香的象徵含義嗎請同學們看到課後習題第四題。

明確:李商隱的《代贈》用“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來象徵詩中女子的愁心,詩人用春風反襯丁香的愁;李(王景)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齊,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徵,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總之,雖然寫法不一樣,但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而這首《雨巷》用丁香來形容姑娘,增添了意象的憂鬱、空靈之感,與整首詩的感情基調相貼合。

4、現代詩歌中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徵意義,所以,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必須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每個人,由於思想水平,生活經驗以及藝術修養等條件的限制,對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要盡力展開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盡可能豐富的生活資料。此刻請同學們聯繫詩人的經歷和寫作背景,展開聯想,詩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讓你聯想到了什麼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到底是什麼

參考:

①:"雨巷"象徵了黑暗壓抑的現實。

②:"雨巷"象徵了大革命失敗後,革命事業陷入低谷。

③:"雨巷"象徵了人生際遇上的低谷。

④:"我"是一個心事重重的知識分子形象。

⑤:"我"是一個苦悶的、人生的追求難以實現的知識分子形象。

⑥:"我"可理解為一個失戀者的形象,這是一首感情詩,表現了"我"失戀後仍苦苦追尋的執著情感。

⑦:"丁香般的姑娘"象徵了詩人在大革命失敗後苦苦追求的革命前景和期望。

⑧:"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詩人夢想中的戀人形象。

⑨:"丁香般的姑娘"可理解為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如完美的人生夢想等等。

⑩:"丁香般的姑娘"就是作者自我的真實寫照。整首詩表現了詩人渴望遇上與自我有同樣思想和感情的友人的心境。

⑾:整首詩可理解為詩人在革命遭受挫折後,找不到出路,但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

⑿:整首詩還能夠理解為詩人對生活中完美夢想的追尋的心路歷程。

5、總結: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確實,詩歌的鑑賞就是欣賞者經過藝術想象進行再創造的過程。剛才同學們的理解合乎情理而又富有創意,同學們對詩歌的主題有多種理解,可是任何詩歌的欣賞都不能離開詩人的個人經歷和創作背景,大革命失敗的背景以及被通緝的經歷必須會在詩作中得以體現。所以,有同學將這首詩理解為委婉地表現了詩人在黑暗現實中找不到出路卻又不甘沉淪的精神痛苦與迷茫,我認為這樣認識更為準確、合理。

五、從形式美的角度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葉聖陶先生以往盛讚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如果我們從音樂性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你有什麼美的享受

明確:①讀起有一種一唱三歎、迂迴反覆、迴腸蕩氣的感覺。

②聽起來悦耳、和諧,讀起來像一首輕柔而沉思的小夜曲。

2、那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呢

明確:①從全詩看,第一節和最終一節除“逢着”改“飄過”之外,其它語句完全一樣,這樣,同一主調在詩中重複出現,起結復見,首尾呼應,不僅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②全詩從頭至尾沒有換韻,每一節共六行,每節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裏重複一次韻腳,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悵”、“眼光”等,有意地使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中反覆,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迴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

③另外,語言上用反覆,如“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迂迴往復,悦耳和諧,一個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覆迴響,縈繞在我們的心頭。

六、佈置作業。

結合詩歌,寫一段文字。你能夠假設自我是詩人,也能夠假設自我是那位丁香一般的姑娘,也能夠假設自我是雨巷中的一塊青磚。總之體裁不限,大家能夠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力。

七、板書設計。

雨巷

戴望舒

雨巷我丁香般的姑娘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今日我們繼續來學習戴望舒的《雨巷》,請大家翻開課本第6頁。(板書課題)

2、我們今日繼續來感受這首詩歌的音樂美,也就是它的藝術特色。(板書:音樂美)

指名一位同學來説説它美在哪裏(板書:首尾呼應)

我們昨日還講到了這首詩一共有幾節(7節)

每一節有幾行(6行)

那是不是每一節都壓韻了呢(由此引出一個語法常識:壓韻)

二、講述詩歌的音樂美

㈠壓韻。

1、那哪位同學來告訴我,究竟什麼是“壓韻”

參考:許許多多的詩歌,順口溜,都是要押韻的,否則就不好聽,聽的人也記不住,聲音就不美麗。這,就是押韻的好處。

明確:詩歌的壓韻是指詩句的最終一個字與下一句的最終一個字的最終一個字在韻上要一致。由於押韻的字放在句末,所以又叫“韻腳”。押韻時能夠每句都用,有時候還能夠隔句或隔幾句才用韻,有時候能夠轉換壓韻,但一首詩歌總體上的韻律必須要有。巧妙的壓韻能使詩歌富有韻律美。

2、大家再來看看課文,是不是每一節都壓韻了(是)

每一節又壓了幾次韻呢(和同學一齊找出每一節的韻腳,指明壓的ang韻,1-7節壓韻次數分別為3、2、3、2、2、3、3)

明確:全詩一共7節,每一節都是6行,每一節壓韻兩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裏又重複一次韻腳,有意的使同一個音響在人們的聽覺裏反覆,這樣就造成了一種迴盪的旋律和流暢的節奏。(板書:壓韻)

㈡反覆。

1、大家看這一句:“哀怨,哀怨又彷徨”,大家覺得寫的好嗎(好)

2、大家都覺得這一句寫的好,那是因為他用了一種很特殊的修辭手法,有沒有同學明白是什麼修辭手法(反覆)(板書:反覆)

3、誰告訴教師,什麼是“反覆”呢

明確: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的重複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組,這種修辭方法稱為反覆。

4、很好。是課文中還有其他的地方用到了反覆嗎請找出來(共四處)

5、詩句的重疊反覆,構成聲音和情感的迴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大家能夠嘗試着自我寫寫詩,寫好了能夠拿給我欣賞一下,寫的時候就能夠用到反覆這種修辭手法。

㈢排比。

1、大家找找課文裏還用了其他的修辭手法沒有(排比。找出詩句)

明確:“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十分嫵媚,但卻帶着淡淡的憂愁,。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板書:排比)

㈣再次齊讀。

下頭就請大家再一次一齊帶這感情地朗讀這首詩,感受它的音樂美。

三、課外拓展。

1、這首詩確實很美,所以我期望大家課後儘量把這首詩背下來。

2、“雨巷詩人”戴望舒是一位是一位傑出的詩人,關於他的生平和經歷大家有興趣的話,能夠找些資料來了解。此刻還有時間,所以我再讓同學們欣賞一下他其他的作品。(《我的記憶》、《獄中提壁》、《遊子謠》)

我的記憶

我的記憶是忠實於我的,忠實甚於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燃着的煙捲上,它生存在繪着百合花的筆桿上,它生存在破舊的粉盒上,它生存在頹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詩稿上,在壓乾的花片上,在悽暗的燈上,在平靜的水上,在一切有靈魂沒有靈魂的東西上,它在到處生存着,像我在這世界一樣。它是膽小的,它怕着人們的喧囂,但在寂廖時,它便對我來作密切的拜訪。它的聲音是低微的,但它的話卻很長,很長,很長,很瑣碎,並且永遠不肯休;它的話是古舊的,老講着同樣的故事,它的音調是和諧的,老唱着同樣的曲子,有時它還模仿着愛嬌的少女的聲音,它的聲音是沒有氣力的,並且還挾着眼淚,夾着太息。它的拜訪是沒有必須的,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時常當我已上牀,朦朧地想睡了;或是選一個大清早,人們會説它沒有禮貌,可是我們是老朋友。它是瑣瑣地永遠不肯休止的,除非我悽悽地哭了,或者沉沉地睡了,可是我永遠不厭惡它,因為它是忠實於我的。

秋天的夢

迢遙的牧女的羊鈴,

搖落了輕的樹葉。

秋天的夢是輕的,

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於是我的夢靜靜地來了,

但卻載着沉重的昔日。

哦,此刻,我有一些寒冷,

一些寒冷,和一些憂鬱。

見毋忘我花

為你開的,

為我開的毋忘我花,

為了你的懷念,

為了我的懷念,

它在陌生的太陽下,

陌生的樹林間,

謙卑地,悒鬱地開着。

在僻靜的一隅,

它為你向我説話,

它為我向你説話;

它重數我們用凝望

遠方潮潤的眼睛,

在沉默中所説的話,

而它的語言又是

像我們的眼一樣沉默。

開着吧,永遠開着吧,

掛慮我們的小小的青色的花。

白蝴蝶

給什麼智慧給我,

小小的白蝴蝶,

翻開了空白之頁,

合上了空白之頁

翻開的書頁:

寂寞;

合上的書頁:

寂寞。

四、佈置作業。

今日的課就上到那裏。今日我要給大家佈置一個作業。大家發揮自我的想象力,把《雨巷》改編成小説或者散文。當然我不作硬性的要求,你如果實在不想寫這個資料,也能夠寫一首詩,或者其他任何你想寫的。總之題目自擬,題材不限。

教學反思: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在本課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思考,生成各種思維本事。

二、運用對話教學,降低學習難度

為了能準確的表達思想,我在教學中採用避免空洞的理論知識的講解,以自由對話的形式引導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

鑑賞文學作品是一種進取的審美活動,主體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躍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詩歌教學不能僅有理性的分析而沒有審美的體驗。

詩歌教學容易流於空泛和形式化,對於像《雨巷》這樣朦朧意境的現代詩更需要反覆斟酌。夢想的詩歌教學應以引導學生審美體驗的達成為宏旨,拿捏好虛實之間的尺度,在營造整體美感的氛圍中將教學指向明確化,讓學生在個體體驗中進入詩歌的內部世界,體味作者的情感。本篇教學設計在對《雨巷》所傳達的情感傾向的引導上注重多方位映射和多指向性,讓學生在對詩人生平資料的大面積佔有之上和對主要意象的立體式解讀之中到達對《雨巷》的情感共鳴。

課後有三首丁香的詩歌,我沒有對這三首詩詞進行分析,而是一帶而過,使這三首古詩詞沒有真正的發揮好在這篇課文中的作用,也是我講課的一個失誤。

創造一個師生互動的生動課堂,我會一向努力邁進。

篇9:雨巷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和本事:

⑴感悟語言,瞭解現代詩歌的特點。

⑵把握詩歌意象,品味詩中的意境,進而體味詩人的感情。

⑶經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本事。

2、過程和方法:

在熟讀全詩的基礎上,經過品味語言,調動聯想和想象,理解詩中的意象,感悟詩中的特殊意境,讓學生從意象意境的品味把握中理解詩中的情感及其流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悟詩人低迴而迷茫的心境,學習詩人雖迷茫而不捨的追求。

二、教學設計:

1、重點:對詩人情感的理解。

2、難點:對丁香姑娘意象的把握。

3、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1、課堂導入:

播放歌曲《丁香花》,播放丁香花的圖片,詢問學生對自然中的丁香花的感覺和印象,從而引出課文《雨巷》。

2、詩人介紹:

戴望舒(1905.3.5-1950.2.28)筆名有戴夢鷗、江恩、艾昂甫等。生於浙江杭州餘杭。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年,轉入震旦大學法文班。1926年同施蟄存、杜衡創辦《瓔珞》旬刊,在創刊號上發表處女詩作《凝淚出門》和譯魏爾倫的詩。1928年與施蟄存、杜衡、馮雪蜂一齊創辦《文學工場》。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所以被稱為“雨巷詩人”。

1932年參加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誌的修改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學,入里昂中法大學。1935年春回國。1936年10月,與卞之琳、孫大雨、樑宗岱、馮至等創辦《新詩》月刊。

抗戰爆發後,在香港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發起出版《耕耘》雜誌。1938年春在香港主編《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編《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下了《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心願》、《等待》等詩篇。

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華文學藝術工作代表大會。建國後,在新聞總署從事編譯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3、寫作背景: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先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提高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4、學生朗讀(整體感知詩歌資料,並在朗讀全詩之後談對《雨巷》的整體感覺。)

5、重點字詞

彷徨(徘徊)寂寥(寂寞)愁怨(仇怨)哀怨

彳亍(chìchù)悽婉頹圮(pǐ)

6、聽錄音,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7、理清思路。

期待——相遇——走近——飄過——遠去——消散——獨自彷徨

8、作品賞析:

⑴意象的解析

①雨巷。梅雨季節,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長長的青石板路,兩邊是寂寞的人家,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細雨,意境更充滿了朦朧美,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

②油紙傘。這是件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述。這一方面避免喧賓奪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油紙傘本身具有復古、懷舊的特點,和幽深寂靜的江南小巷相遇,飄着寂寥的雨,整個情景平添一份冷靜、悽清氛圍

③丁香。丁香花開在暮春時節,花的形狀象結,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和愁怨。

⑵感情的分析探討

①全詩主要資料:(特定的場景,特定的氛圍)

渴望在雨巷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逢着那位丁香一樣的姑娘

姑娘走出雨巷,消逝在我的視線中

②詩人感情的變化分析:

(從渴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到逢着了她,再到姑娘從視線中消逝,詩人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滿懷期待驚喜欣慰悵然若失(惆悵)

⑶丁香姑娘形象分析:

(品味詩歌,體味詩中姑娘的形象,她是一個什麼樣的姑娘?)

總説:是一位“丁香一樣的姑娘”,像丁香花一樣,把“姑娘”比作“丁香”,即具有丁香花的品格特點——美麗、高潔而又充滿愁怨(結合詩中的具體詩句進行分析把握)

☆詩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僅僅是指一個人嗎?還有沒有其他的寓意?

——啟發學生自我討論分析,能夠各抒己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師重點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不對學生分析結果的對錯作過多的評價。能理解為象徵“詩人的夢想和追求”的則應予以充分的肯定。

☆既然詩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可能還有其他的深意,那麼,作為姑娘出現的背景的“雨巷”有什麼特點?是否也有其他的含意?試作討論分析。

——明確:“雨巷”的特點:陰暗潮濕,霧氣迷濛,也許正好象徵當時詩人所處的社會環境——陰暗沉悶

⑷資料賞析

《雨巷》是詩人的成名作,寫的是一個江南少女跟“我”的邂逅。一個江南少女的風情演繹,在雨巷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我”的等待中,她像丁香一樣出現、飄過,然後消散在雨的哀曲中。相逢,只是想象而已;錯身而過,是不可避免的杯具。在細碎的文字中,“她”和“我”出現了,而“我”卻眼睜睜地看着她消失,彷彿一場夢境。或許説,詩人撐着油紙傘,彷徨在雨巷中,在寂寞而又苦悶的情境中,幻想逢着一個期望逢着的姑娘。這並非是現實的巧遇,而是幻覺的邂逅。而那一位如丁香般的江南少女也許是前清宰相府後代的少女,也可能是詩人以前的鄰家少女。其實,是誰已經不重要了,她最終要消散在詩人的視線中,虛無縹緲,只留下太息般的惆悵,彷彿天地間僅有她的存在。

它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在濃重的象徵色彩的襯托下,詩人曲折幽微的內心世界,赤裸裸地呈此刻讀者的面前。《雨巷》產生於1927年的夏天,當時,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彷徨和迷茫,是當時革命青年的主要心緒。而《雨巷》更是表現現實的黑暗和夢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在低沉而優美的調子裏,一幅梅雨季節的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呈此刻面前。帶着特有的哀傷,詩人把自我放在寂寥的雨巷中,做一個反覆彷徨的孤獨者。沒有聲音,沒有歡樂,沒有陽光,有的只是彷徨和哀怨,這就是悠長、狹窄而又寂寥的“雨巷”,也是當時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他在孤寂中懷着一個完美的期望,期望自我心中的完美夢想能夠實現。可是,詩人明顯明白,完美的願望是很難實現的。於是,它轉瞬即逝,像夢一樣從身旁飄過,如同他筆下那默默離去的女子。留下的,僅有自我依然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再彷徨。在那裏,詩人把握不住夢想,不甘心放棄夢想的複雜情緒顯露無遺。

雨巷中,半路斜伸出來的丁香,帶着淡淡的花香味,使詩歌呈現出一種迷離的美境。以往,李煜也寫過一曲關於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丁香結和雨中愁在這位南唐後主的陛下連結在一齊,成了一個哀怨的歎號。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象徵人們的愁心。而在詩人的手中,丁香有了進一步的意義。他想象了一個丁香一般地結着愁怨的姑娘,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於是,它成了包含憂愁的完美夢想的化身,包含着詩人對美的追求,也包含着詩人完美願望幻滅的痛苦。他以往説過:“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象。”雨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在詩人的思想影響下,最終消散了,體現了詩人當時夢想的幻滅。餘恨長留,僅有讓自我在現實的雨巷中繼續漂流……

詩歌中灰暗的語言,為讀者營造出一個傷感的氛圍。“愁怨”、“哀怨”、“彷徨”、“寂寥”、“冷漠”、“悽清”、“惆悵”等詞語的運用,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喚起了讀者心中的共鳴,造成一種蕩氣迴腸的旋律和流暢的音樂美。裏面的寂寞和痛苦,縈繞心頭,久久不散。

9、有感情朗誦全詩,並嘗試背誦。

10、分析藝術特色

⑴音節特色:總體節奏:舒緩悠揚(葉聖陶盛讚這首詩“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

①詩行的頓數基本為三頓,加上詩歌語言的音質配合,所以讀起來有舒緩悠揚的效果。

②單字頓都設置在詩行的行首。

韻律詩停頓時需基本一致,而詩行間停頓稍長,節與節之間停頓更長,《雨巷》單字頓放行首,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起着一種強調、舒緩的效果。

③復沓句式的妙用。

以第三節為例“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悽婉迷茫”等連貫上下句式,能夠説是詩歌內在的巧妙拉長,構成了詩歌迴環疊唱的效果,使閲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復沓也表此刻《雨巷》首尾兩節上,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④詞的重疊運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時在詩節的分開處,如二、三節間的“彷徨”。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停頓復沓化了,從而構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雨巷》在音節運用上又是靈動、變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⑵詩歌的押韻:

《雨巷》共7節,每節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覆出現構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這樣的音質就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悽婉徘徊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這也是音節要舒緩悠揚的原因所在。詩歌的外在形式是要為詩歌所要表達的意境和資料而服務的。

⑶在修辭上使用了排比的手法來增添幽深空濛的意境。

“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這句是排比。這幾句字數相同,結構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十分嫵媚,但卻帶着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完美夢想的追求,但夢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

⑷詩歌的用詞:

《雨巷》在用詞上也別具特色,用了很多很濃的帶有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等藉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着音韻和節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構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湧動而又迷濛空靈的意境。

篇10:雨巷教案

學習目標:

1.分析理解本詩的中心意象和象徵意味;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詩歌的情境美。

3.經過誦讀欣賞,增強對詩歌的分析本事。

學習重難點:

1.反覆誦讀體會詩歌營造的意境。

2.分析詩歌中心意象,體會詩人情感。

課前預習

一.知識鏈接:

《雨巷》最初發表在1928年《小説月報》上,引起很大反響,葉聖陶説《雨巷》“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戴望舒也所以詩獲得“雨巷詩人”的稱號。他是中國新詩發展中“現代派”的代表詩人。

二.基礎知識

1.注音並解釋詞語

躊躇寂寥

2.給下頭加點字的注音

惆悵風流倜儻稠密絲綢彷徨驚惶婉轉惋惜頹圮祭祀杞人憂天

三.詩歌的音樂性,主要表此刻節奏和押韻上。反覆朗讀全詩,把握好詩歌的節奏和押韻,投入自我的感情,比一比看誰把這首詩朗誦得更好。

四.閲讀課本第9頁第四題下的詩詞,並思考問題:“丁香”在那裏被賦予了什麼含義

李商隱的《代贈》用“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蕾來象徵詩中女子的愁心,詩人用春風反襯丁香的愁;李璟把“丁香”與雨中的惆悵連在一齊,用雨中的丁香作為人的愁心的象徵,詩人用迷離的細雨襯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丁香的淡雅、隱忍以及愁緒。總之,雖然寫法不一樣,但在古典詩詞中,丁香與愁結下了不解之緣。

課內探究,合作討論

1.同組交流,找出本詩的意象

這首詩的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作者為了能營造成這種朦朧的意境採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説是景物)你能否能展開想象勾勒一副“雨巷”中的圖景

明確:朦朧。整首詩都籠罩在朦朧的意境之中

明確:一共是6個,道具背景:雨巷、油紙傘、丁香、籬牆(景物)

人物形象:我、姑娘

第一個是油紙傘。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並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述。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這樣寫的好處是一方面免得喧賓奪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傘的迷夢意境。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並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悽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境中就能產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國小、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再加上濛濛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結合自身住在衚衕的經歷)

第三個是丁香。整首詩説不清道不明的迷濛意境都來源於“丁香”兩字。美麗的事物總是和姑娘聯繫在一齊。丁香一樣的姑娘,丁香一樣的憂愁,為什麼要選用丁香

明確:丁香形狀象結,開在暮春時節,開花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國古典詩詞中,丁香象徵着美麗、高潔、冷豔、愁怨和哀婉。

《雨巷》中寫“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源於古詩李景詞“丁香空結雨中愁(《攤破沙浣溪沙》)

李商隱《代贈》詩: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鈎。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許邦才《丁香花》詩:蘇小西陵踏月歸,香車白馬引郎來.。年曾綰同心結,此日春風為剪開,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歌詞《丁香花》等,詩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説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總之,丁香姑娘美麗、、高潔和愁怨彷徨的象徵。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並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所以,以丁香為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

詩中另外的物象還有籬牆。這個籬牆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淒涼的氛圍。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個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緒、動作、物態的詞。這些意象一齊構成了全詩迷離飄渺的超然意境。

2.分析我與姑娘:《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一樣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於“我”心中的夢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麼看法

參考答案:“姑娘”當然是有象徵意義的。那麼“姑娘”象徵什麼呢“姑娘”的形象能夠指詩人的夢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夢想。他追求到“姑娘”──夢想了嗎“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雖執著但“道阻且長”,“姑娘”永遠“宛在水中央”。這就給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塗上了一層杯具色彩。如果詩中的“我”是一位沉醉於感情中的青年,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嗎或許她的家就在巷子的盡頭,或許她只是從這巷子經過,誰明白呢讀者盡能夠展開想像。有時候,抒情詩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詩人自我,詩中的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形象的補充。從這一角度説,詩人和“姑娘”是二位一體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即“我”是實實在在的我,而“姑娘”是夢想的“我”,未來的“我”,或另一層面的“我”。

參考答案:表現詩人對夢想,人生和完美事物的追求。

詩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期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的一個姑娘,但這個姑娘同時又帶着淡淡的憂愁,正如作者所説的“丁香一樣的憂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彷彿是“我”的影子。作者期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時期望自我也能找到出路,可是連這最終的一點期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舊彷徨在這雨巷,仍舊期望飄過一個丁香一般的結着愁怨的姑娘。“詩人將丁香般的姑娘寫得那般清雅,悽美、飄渺、哀怨,使這個雨巷包含了豐富的資料,象徵着詩人對夢想,人生和完美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現了空虛、幻滅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詩人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詩人把完美生活虛擬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詩人明明看到了她,卻又無法走近她,象夢一樣來,又象夢一樣地飄逝

3.原因探究: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準確的傳達出了“憂傷”這種典型情緒。那為什麼戴望舒這麼憂傷呢

答案:(1)失戀的痛苦:在感情上,戴望舒第一次的戀愛在1927年,他愛戀着同學施蜇存的妹妹,之後戀愛失敗了,戴望舒十分痛苦。

(2)現實的黑暗:《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先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期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四,一二”政變後,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4.分析本詩主題:《雨巷》是詩人傷感寂寞心靈的痛苦歌唱

詩人借“丁香一樣的姑娘”表達一種追求完美夢想的願望,以及夢想幻滅後的空虛和傷感,從而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失望,也是當時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識分子共同的複雜內心世界的表露。

時間:暮春-------悽婉傷感

地點:小巷-------悠長幽深寂靜頹圮

情景:細雨-------空濛迷離

道具:油紙傘-------復古懷舊神祕

故事:我在雨巷想逢着一個丁香姑娘

人物:丁香姑娘-------美麗憂鬱哀怨悽婉

丁香先生(我)-------我喜歡你彷徨中的美麗,我銘記你遺憾時的憂傷

5.《雨巷》一詩中重疊和反覆手法是怎樣運用的,這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雨巷》這首詩音調和諧,節奏舒緩。全詩七節,每節六行,每行雖然長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幾行,但詩句的停頓卻很有規律。詩中多處運用重疊和反覆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行着”“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而首尾兩節,除“逢着”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重疊反覆,構成聲音和感情的迴環往復,強化了節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全詩每節第3、6行押韻,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堅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效果。

課後檢測

1.對《雨巷》的賞析,説法不恰當的一項是D

A.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藉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

B.“我”在孤寂中仍懷着對完美夢想和期望的憧憬與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完美夢想的象徵。可是,這種完美的夢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

C.詩中的“我”、“雨巷”、“姑娘”並非是對生活的具體寫照,而是充滿了象徵意味的抒情形象。

D.詩人把自我苦悶彷徨的心態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

2.對《雨巷》這首詩歌表現方法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C

A.這首詩歌既採用了象徵派重暗示、重象徵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對於音樂美的追求。

B.本詩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迴環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悦耳的樂感。

C.本詩反覆出現的“丁香”意象及其藴藉的特定情感元素,借鑑了古代吟詠丁香名句,如李煜的“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D.在本詩中,雨巷、油紙傘、丁香、籬牆、女郎、獨行者等,編制出雨中江南小巷一隅的畫面,具有傳統文化的氣息與古典美。

3.【大學聯考鏈接】對下頭一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D)(2001年全國卷)

海臧克家

從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顏色;從一陣陣的清風,嗅到了你的氣息;摸着潮濕的衣角,觸到了你的體温;深夜醒來,耳邊傳來了你有力的呼吸。(1956年)

A、詩人用平實的語言,分別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四個方面寫出了他對大海的感受。

B、由遠而近、從白天到夜晚,大海給詩人的感覺不盡相同,這些構成了全詩的發展層次。

C、詩人將自我的感覺加以昇華,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們展示出大海的整體形象。

D、這首詩反映了詩人對大自然壯觀的驚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學家,表現了必須的人生哲理。

注:臧克家生於1905年10月8日,諸城呂標鄉臧家莊人。臧克家是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作家。1933年他的處女作詩集《烙印》問世。半個多世紀以來,一向不辭勞苦,辛勤耕耘。不但寫新詩,也寫舊體詩,還擅長散文,也嘗試着寫過小説、詩論和文藝隨筆。以我國新詩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國內外文壇負有盛名。有詩云:“狂來欲碎玻璃鏡,還我青春火樣紅。”“年景雖之暮,霞光猶燦然。”這就是他晚年來的精神矍鑠的寫照。

D.這是一首描述大海的詩,它是詩人臧克家將自我對大海的觀察所得到的感受,和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從中我們確實能夠感受到詩人對大海、對大自然壯觀景色的驚喜。但這是一首寫大自然景色的詩,絲毫沒有透露詩人的人生哲學,也沒有表現詩人的人生哲理。

【小編簡評】

雨巷教案 (優選10份)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雨巷教案範文。

【網友評價】

句子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