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幼兒園語言領域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5W

幼兒園語言領域説課稿【精品多篇】

幼兒園語言課説課稿 篇一

一、説活動設計思想

幼兒語言的發展和幼兒的想像的發展關係密切,語言的發展提高了幼兒的認知能力,從而使幼兒的想像力也能得到發展,而認知範圍的擴大、內容的加深又豐富了幼兒的語言。在以往的語言活動中常常是教師的語言多,幼兒的語言少,結果幼兒的思維和嘗試的機會就少了,創造性也沒有了,這樣會大大阻礙幼兒的思維發展和語言發展。因此,要注意語言交往的發展、運用語言的能力,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特點,給幼兒創設條件,豐富生活內容,在實踐中認識世界,培養幼兒創造思維能力。為此選擇語言文學活動“老鼠三兄弟”,旨在讓幼兒在欣賞、理解、體會文學作品的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他們的想像力。

二、説活動教材

這個故事敍述了老鼠三兄弟看到鼠妹妹穿着破衣服就悄悄地讓裁縫把漂亮的布做成了女式服裝這樣一件事,非常温馨和感人。故事所表達的精神對道德意識還往往處於自我中心的當今的獨生子女應該具有較強的心靈震動。這一形象對中班幼兒來講是能夠接受和體驗的,有利於培養他們正確的道德態度和良好的道德情感。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展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整篇童話語言通俗,主題單純,充滿生活情趣。更巧妙的是:作者設置了一個懸念“你給我做……”做什麼呢?作者沒有直接把三兄弟讓裁縫做女式服裝的對話告訴幼兒,這留給幼兒一個想像、思考的空間。

中班幼兒有意注意開始發展,複雜句發展較快,詞彙增加,能用完整、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想説的事,喜歡欣賞不同形式的文學作品,理解作品的人物形象,用恰當的語言、動作、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擴展想像,嘗試創編。希望通過這個故事來提高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和表現能力,並尋求不同角度的思維方式。鼓勵幼兒能大膽地想像,表現自己的情感。

三、説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樂於助人的角色形象。

(2)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各種詞彙(時髦、灰溜溜等),並能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萌發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為他人着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道理。

2、重點: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老鼠三兄弟樂於助人的角色形象。

3、難點:引導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過一系列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四、説活動準備:CAI課件,故事中有關角色形象。

五、説活動流程

活動環節: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設問:三兄弟得到一塊漂亮的布,他們準備用這塊布做什麼呢?

設計意圖:幼兒的學習是建立在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和新舊經驗的結合上。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運用提問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講述。既是啟發幼兒積極地仔細地聽,也是思維活動的開始。

目標:通過提問、討論,引出活動的主題,激發幼兒對故事欣賞的興趣,為下面的活動打下伏筆。

2、結合圖片,分段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講述故事到懸念處,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老鼠三兄弟會對裁縫説什麼?

設計意圖:懸念的討論,不但給孩子創設寬鬆的語言談論的氛圍,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討論,使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想急於知道故事的結果。此時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作隱性指導,切忌每一個問題由教師提出,幼兒回答。這樣幼兒會感到索然無味,被老師控制着,幼兒只能是被動地一問一答。

幼兒園語言説課稿 篇二

有趣的影子

一、教材分析(設計意圖)

班上有一位孩子帶來了一張碟片,上面都是一些皮影戲,孩子們對此很感興趣。

於是,我緊緊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這一事情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為導入,在循序漸進地深入,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

而且《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因此,這是我選擇了“影子”這一現象作為科學教育的內容的又一依據。

在活動中,我利用實驗比較、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

二、目標確定

大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徵的觀察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祕,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因此,針對本班幼兒科學教育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徵,知道影子的存在。

2、探索發現影子的形成原因。

即:光線照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並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的位置的關係。

3、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慾望,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合作、判斷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

1、難點: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係

2、重點: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

四、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目標和《綱要》中指出的,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與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我做了以下準備:

1、選擇陽光燦爛的日子進行教學活動。

2、把多功能廳佈置成一個光影實驗室、投影儀五、教法與學法《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根據教學目標,我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我主要運用了: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教師通過敏鋭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徵的願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培養幼兒探索科學時間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從小就養成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悦,並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悦感。

六、教學過程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

1、玩手影遊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尋找影子、瞭解影子的特徵。

3、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係。

4、延伸活動。

(一)、玩手影遊戲激發幼兒的興趣首先我設計了玩手影遊戲,如:孔雀、小鳥、狐狸、小狗等手影。

(讓幼兒也自由操作玩玩感受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願望激發出來)這時我可以這樣的指導語:為什麼會產生影子呢?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幼兒自由玩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

(二)、尋找影子、瞭解影子的特徵帶領孩子到室外去,你能找到你的影子嗎?幼兒尋找影子。

看一看影子是怎麼來的呢?通過實驗觀察讓幼兒瞭解:太陽光照在自己的身體上,身體擋住了太陽光就產生了影子。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陽光燦爛的自然環境,引導幼兒進行探究,提高了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為後面的探索積累了經驗,也為後面的活動提供了依據。)

(三)、探索發現光源位置與影子位置的關係為什麼會有影子的呢?教師帶領幼兒回教室做另一個實驗:發現沒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會有影子。

這時我就可以用這樣的指導語: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嗎?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引導幼兒帶着另外兩個問題回到草場上,你發現你的影子的光源是什麼?你的影子是在太陽的另一邊嗎?(幼兒自由交流講述)得到: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

(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探索發現影子與光源的位置關係,啟發幼兒開動腦筋知道影子總在光的另一邊,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拓寬了幼兒的思維。

在此環節中,我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方法。)

(四)、活動的延伸

1、在玩踩影子的遊戲中,孩子們能充分體驗到其中的樂趣,真的是其樂無窮。

讓幼兒帶着有趣的問題在意猶未盡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這一環節調動了幼兒身體的各個部分,充分滿足了幼兒好動的天性)

2、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觀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現象,除了太陽光能產生影子以外,還有什麼也會產生影子?

(在這裏,其實活動還沒結束,我讓幼兒帶着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進一步探索影子的有趣現象。 )

幼兒園語言説課稿 篇三

一、説教材

《不怕冷的大衣》選自大班上學期第八個主題:《冬天的故事》中,是一節語言活動課,採用了寓言故事,講述怕冷的小兔子跑去外婆家拿“不怕冷的大衣”,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寓意深刻,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感受、感悟不怕冷的祕密是運動,同時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説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2、知道不怕冷的祕密是多運動。

3、能積極主動的説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理解故事的內容,知道不怕冷的祕密是運動;把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説出自己的見解,樹立不怕寒冷堅持鍛鍊的精神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説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為幼兒準備《不怕冷的大衣》故事磁帶和錄音機,並精心製作多媒體課件,生動、形象、操作方便,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採用:

1、直觀法:以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提問法:有效的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的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

3、討論法:積極的討論能開拓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六、説教學過程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談話導入

談話,通過調動幼兒生活經驗,在寒冷的冬天,用穿厚的衣服等方法抵制寒冷,從而引出故事《不怕冷的大衣》。

(二)、幼兒看課件嘗試創編故事

根據課件中的圖片引導幼兒講故事,可根據圖片提出以下問題對幼兒進行引導:

1、圖中有誰?天氣怎樣?小兔在幹什麼?兔媽媽對他説了什麼?

2、小兔出門到哪裏去?穿上了什麼?他怎樣去姥姥家的?

3、小兔到姥姥家時姥姥對她説了什麼?

(三)、聽故事錄音《不怕冷的大衣》,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隨故事情節設置提問:

1、小兔往外跑時感覺怎樣?

2、小兔跑到姥姥家時還感覺冷嗎?

3、小兔拿到了不怕冷的大衣了嗎?

4、為什麼説不怕冷的大衣在小兔自己身上?讓幼兒在層層問題的追問下,通過觀察、思考,感悟出媽媽説的“不怕冷的大衣”的祕密就是運動,突破重點。

(四)、師幼合作複述並演示故事內容。

通過複述並演示故事內容,使幼兒明白不怕冷的大衣是運動,加深孩子對運動取暖的意識,更透徹的明白世上沒有不怕冷的大衣,通過運動可以使人變暖的道理,也使我本次活動的目標達成,突破難點。

(五)、活動

帶孩子們到户外進行拍球運動,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運動取暖的意識。

教學反思:

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去想象這是一件什麼樣的大衣,培養幼兒大膽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大都是從大衣的顏色方面來猜想的,如:它的大衣是五顏六色的等等。很少是從材質、式樣等方面來想象。但講述故事前運用關鍵問題的提出更好的激發幼兒對故事的好奇感,增加幼兒學習的興趣。通過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的方法,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教師以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發幼兒討論來讓幼兒去理解故事,同時知道媽媽所説“大衣“的真正意思。

瞭解世上沒有不怕冷的大衣,只有運動才能使人變暖和的道理。並通過分段講述故事,並提出故事中人物的對話和所表達的意思引導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幼兒在回答問題時會有用簡單的一個詞來表述的現象,教師就針對這種現象對幼兒進行追問,引導幼兒要將語句説完整,這樣所表述的別人才能夠明白。

幼兒園語言説課稿 篇四

一、簡析教材

1、説教材內容:詩歌《家》選自南師大出版的“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語言大班上冊。《家》這首小詩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將幼兒所不熟悉的事物引入他們熟悉的經驗內,將大海、雲朵、地下、森林想象為珊瑚、大雨、石油、蘑菇的家,讓幼兒產生無限的遐想,又調動起孩子已有的經驗,使幼兒有一種親切感,幫助他們從這樣的視角去看待和想象周圍的世界。在結束句“小朋友到動物園玩,可別忘了回家”將幼兒的想象拉回現實,使他們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更真實地感受到家的重要性。這樣的結尾對幼兒很有趣,也有餘藴的感覺。這首詩歌語言簡潔、明瞭,整首詩歌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幼兒喜愛和接受。重複性的句式讓幼兒更加便於記憶和創編。符合大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學習理解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及作品的情感脈絡,依據文學作品提供的想象線索,聯繫個人已有經驗擴展想象,並創造性地進行表述。”因此適合大班教學。同時,通過仿編,可以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及想象力,還能提高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2、説教學目標:《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確定以下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內在的温馨和美的情感脈絡。

(2)引導幼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教幼兒按照詩歌的重複結構仿編,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3、説教學重點、難點:語言的教育意義指出“語言是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進幼兒認識能力的發展,提高審美觀”。因此,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是教學活動的重點。幼兒只有理解了作品內容,把握詩歌內在的温馨和美,才能在感情上產生共鳴,有感情的朗誦。在平時的語言教學工作中我發現本班幼兒在進行創編時有一定的困難,必須有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因此我把學習仿編詩歌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定為教學活動的難點。

二、説教法

1、在活動中,我本着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的原則,採用了以下教法:

(1)遊戲法: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遊戲,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因此我設計了“找家”的遊戲置於學習詩歌之前。為激發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興趣,提供人手一份材料,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材料。使幼兒理解詩歌中描述的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繫,感受家的內涵。在理解學習詩歌過程中採用後半句接龍,輪流等趣味性遊戲使幼兒感受到詩歌的內在語言韻律。

(2)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指幼兒的講述。包括自由結伴講、分組講,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每個幼兒想説的願望。視、聽、講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配合教師親切自然富有感情的激勵語言,自由寬鬆的學習氛圍等,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感受力、欣賞力及理解力。

2、教學準備:為了使活動寓教育於生活情景及遊戲中,特做以下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教師在活動前運用視頻資料、掛圖、圖書,利用散步、談話引導幼兒學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認識、瞭解詩歌中所提到的這些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以獲得有關於事物歸屬關係的經驗。

(2)物質準備:根據詩歌內容,製作教學視頻畫面,藍色的大海及海中生物,黑色的雲朵及雨、雪等、深深的地下及地下生物,密密的森林及林中動植物等。

三、説學法

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為了給幼兒今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奠定基礎,本次活動運用的學法有:

1、觀察法:教師在活動前利用散步、談話等引導幼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温馨和美。日常活動中利用掛圖、圖書、觀看視頻資料等引導幼兒觀察,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以獲得有關於事物歸屬關係的經驗。在仿編的過程中調動這些已有的經驗想象,讓孩子在活動中言之有物。

2、傾聽表述法: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激發幼兒“想説”的願望。其次,利用各種教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並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仿編詩歌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説”。

3、探索仿編法:新《綱要》指出: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建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設了支持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擴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詩歌的同時,提供了視頻畫面,藍色的大海及海中生物,黑色的`雲朵及雨、雪等、深深的地下及地下生物,密密的森林及林中動植物等。以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的學習,突破活動的難點。

四、説教學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本活動分為四個環節:

1、觀察感知,積累經驗

這是一個課前準備的環節,需要在日常活動中逐步完成。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平時利用視頻資料、圖片、圖書、周圍環境引導幼兒觀察,以獲得有關於事物歸屬關係的經驗,為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2、操作探索,具體感知

這一環節為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做準備,在詩歌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方面,不要讓幼兒機械記憶詩歌內容,減輕幼兒在學習時的記憶負擔,以便他們將注意更多地投向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設計了“找家”的遊戲置於學習詩歌之前。激發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興趣,提供人手一份材料,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材料。幼兒遊戲時,全面觀察幼兒操作,瞭解需要,及時予以幼兒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使幼兒充分感受家的內涵。遊戲後,啟發性地提問:你幫誰找到了家,為什麼這麼找?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彌補感知的不足,為下階段活動奠定基礎。

3、理解學習詩歌

皮亞傑兒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兒童發展是他們自己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兒童的語言發展也是通過個體與外界環境中各種語言信息,非語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實現的,因此活動中大量運用觀察、遊戲、欣賞等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文學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先朗誦詩歌,使幼兒對詩歌有一個初步整體的認識。再提問引導幼兒結合圖片回答,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回憶操作探索時獲得的知識經驗。然後通過整體朗誦,前後半句接龍,輪流等趣味性方式組織幼兒學習朗誦,使幼兒掌握詩歌的重複結構,感受到詩歌的內在語言韻律。

4、擴展想象,仿編詩歌

在幼兒語言仿編活動中可要求幼兒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畫面出現新的內容。由於在平時的語言教學工作中我發現本班幼兒在進行創編時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通過對話、示範、討論等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突破難點。

(1)擴展想象,回憶經驗。我啟發性的個別依次提問,如藍色的大海還是誰的家?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經驗,表達自己的理解,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作,並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在畫面上添加。為幼兒的創編留下完整的視覺印象。

(2)學習仿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生動的語言示範仿編:“現在老師要把大家説的這些東西都編進兒歌裏……”,讓幼兒更加明確詩歌的句式,知道仿編時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變,只要改動後半部分就可以了,掌握詩歌的重複結構,為幼兒的下一步自由創編奠定基礎。

(3)分組討論,自由創編。引導幼兒分組討論,以強帶弱、大膽創編,在討論過程中,我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指導,針對幼兒提出不同要求,成為他們的合作者。讓幼兒樂於嘗試,樂於合作,充分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獨立自由、大膽構思的好習慣。

(4)集體交流。在幼兒個別自由交流後,為幼兒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請他們在集體面前朗誦自己編的詩歌、詩句,並組織其他幼兒學習優秀詩句。這樣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使活動在高 潮中結束,讓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中得到限度的發展。

五、活動特色

本次活動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科學地設計了直觀、操作、探索、嘗試、討論、趣味性遊戲等多種教學形式,創造條件,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尊重理解幼兒,使幼兒主體潛能得到限度的發揮,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