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政協委員提案(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6W

政協委員提案(精品多篇)

政協委員提案 篇一

關於大力發展城鄉結合部蔬菜大棚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

提案人:

【案由】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積極合理利用我區城鄉結合部閒置土地,加大蔬菜大棚建設力度,努力發展我區反季節蔬菜種植,協調解決蔬菜季節供應缺口,對促進我區蔬菜產業發展,打造特色產品,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建議】

1.政府加大重視,多部門聯合,儘快摸清我區基本情況,同時出台符合我區蔬菜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2.加大投入,轉變投入觀念,把有限的項目資金投入到刀刃上,資金的投向要從過去的種子、化肥補助以及生產補助轉向基礎設施設補助。比如灌排水系統工程、建造鋼架大棚、配置遮陽網、防蟲網等設施上,使項目資金能連續使用,提高生產效益,減少投資成本。

3.加大宣傳,搞好引導、服務指導工作。黨政部門要把“口號變成幹實事”,使農民切實感受到“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效果,讓農民真正從小農經濟思想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使之從常規的家庭式種植走向集約化、規模化、市場化、有機化生產,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4.加強技術指導。反季節蔬菜,技術性強,管理複雜,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技術保證,方能獲得成功。

2022年優秀政協提案 篇二

提案第20xx0007號

案 題:關於加強過期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議

提 出 人:朱穎恆(共1名)

分 類:綜合

辦理類型:未分派

承辦單位:

內 容: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羣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近年來,我省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尤其是過期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話題。多年來,我省發生多次超市售賣過期食品、食品銀行捐贈過期食品給老人、過期月餅回爐改做成糕點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諸如此類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並非偶發,對行業聲譽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既對廣大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也引起了社會倫理道德的危機,大量過期食品的不當處理將惡化環境污染,並對食品產業的良性發展造成巨大沖擊。過期食品的處置問題逐漸成為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難點和盲點,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思想意識有待提高。社會誠信水平總體上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不講誠信、不講道德的問題在不同行業都時有發生,食品行業同樣如此。有些食品生產經營者為獲取非法利益,甚至故意銷售過期食品,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食品安全隱患。

(二)監管執法仍需改進。過期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仍相對滯後,存在着不少薄弱環節。現行法律法規對超過保質期食品僅規定了禁止經營、退出市場、做好相關記錄等,並未涉及實質性的處置,如銷燬。在執法環節也存在執法不嚴,處罰不重,違法犯罪成本低等情況。

(三)產業發展還需規範。近年來我省食品產業發展速度過快,但由於准入門檻低等原因,食品企業大多規模小、分佈散、集約化程度不高,自身質量安全管理能力較低,尤其對過期食品的處置尚未形成聯動和長效機制,在食品的可溯源系統塑造、過期食品專用銷燬場地建設、過期食品大數據處理等方面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針對上述過期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因此建議:

(一)強化治理,嚴厲打擊過期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建議省內各市、區、鎮以零售業和餐飲業集中地為重點地區,以大型超市、便利店、學校食堂、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為主要對象,加大對過期食品的監督檢查力度,規範過期食品處置管理制度,嚴查過期食品退貨記錄及索證索票制度落實情況,嚴厲打擊銷售、贈送、隨意扔棄過期食品的行為。將專項整治常態化,對過期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從嚴從重處罰,增加食品違法成本。同時,應進一步提高經營單位對過期食品自行銷燬的證據保管,明確臨近過期食品的標誌説明,規範臨近過期食品的促銷和贈送行為。

(二)扶持企業,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的信息化平台建設。針對當前食品行業魚龍混雜、管理困難、過期食品回收困難等狀況,應着力扶持一批大型食品生產、配送、零售、回收企業,尤其應大力培植有實力的食品連鎖企業,以規模化及集約化來實現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尤其要重點支持生鮮食品的電商平台發展,利用大數據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系統,解決過期生鮮食品的集中處理問題。建議以食品流通領域的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鼓勵食品連鎖零售企業採用技術先進的採購、配送、結算、退貨等系統,實現食品全流程監控和可溯源的大數據管理,令過期食品無處藏身。有大型連鎖便利店便採用了國際領先的自動退貨系統,及時高效地顯示、回收、處理了過期食品和臨近過期食品,但由於這套系統費用過高,小店難以購買。政府部門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可以適當扶持、推動、津貼此類信息集成系統的廣泛應用。

(三)固本清源,加快過期食品集中銷燬的基礎設施建設。精準發現和快速收集過期食品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如何高效、低成本、無污染地集中銷燬過期食品則是另一難點。對集中回收和處理過期食品的零售和物流企業實行適當的補助政策,構建有利於過期食品快速回收的物流系統,並着力興建多個專用於銷燬和掩埋過期食品的處理基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把過期食品轉化為再生能量,如肥料、飼料、發電等,實現變廢為寶。廣州食品報廢銷燬中心就是一個集中處理過期食品的好例子,可以在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向省內各市、區、鎮複製推行。

(四)加大宣傳,設立過期食品有獎舉報制度。在強化市場監管的同時,應廣泛宣傳,利用報紙、電視台、網站等宣傳媒體,加強對過期食品安全工作的綜合報道,以羣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羣眾對過期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引導羣眾參與到維護食品安全的工作中來。同時,應進一步完善獎勵機制,對舉報有功人員進行現金獎勵,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和食品銷售企業的內部人員舉報,從而發動人民羣眾來監督,使違法者無可遁形。

政協提案 篇三

“關於建立xx省果樹監督檢驗中心的建議”

果樹是我省重要的經濟作物,種植面積800多萬畝,年產水果200多萬噸,社會產值50多億元。水果也是我省創匯農業的大宗產品。但是,目前阻礙果樹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十分突出:(1)果品品質缺乏標準化的檢測,水果質量難以衡量、控制;(2)種苗市場混亂,假、劣苗坑害果農現象時有發生;(3)農藥、激素的殘留量無從檢測。目前果樹生產上濫用農藥、激素的現象十分嚴重,既危害人民健康,又影響市場聲譽。因沒有監測機構,目前無法監控。這些問題如果不引起重視和得到及時解決,將妨礙我省水果產業的持續發展,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為了保證我省水果產業的持續發展,促進水果生產的規範化、果品營銷的標準化,我們建議:

1、由省農業大學、省農業廳等單位聯合建立一個能承擔以下工作的“xx省果樹監督檢驗測試中心”。(1)農業部門或有關部門指定的果品及其製品質量的監督抽查檢驗,優質產品的評選或複查檢驗;(2)果品及其製品質量的仲裁檢驗和其它委託檢驗;(3)受農業部門委託,對真假、優劣果苗進行檢驗,確保果苗的優質純正;(4)為農業部門和農村培訓有關專業人才;(5)承擔和參與國家標準、行業的制定、修訂和有關標準的試驗、驗證工作。

2、組織有關農業專家儘快對我 省現有的優質水果、優質果苗的標準進一步加以完善,以便依法監控我省的水果和果苗市場。

3、組織有關農業和分析測試方面的專家,儘快研究出一套快速分析果品農藥、植物激素殘留量的檢測方法,或引進有關的方法。

4、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出一套更易於操作的、科學的鑑定果樹果苗種性及其純度的技術方法,或引進有關方法。

2022年優秀政協提案 篇四

提案第20xx0018號

案 題:關於進一步健全孤兒保障社會網絡體系的建議

提 出 人:民革廣東省委會(共1名)

分 類:綜合

辦理類型:未分派

承辦單位:

內 容:

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是指年齡未滿18週歲,父母雙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撫養和監護職責的未成年人,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國發〔20xx〕36號)規定,對包括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在內的困境兒童應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醫療、強化教育保障、落實監護責任、加強殘疾兒童福利服務等。

省民政廳、省財政廳於20xx年3月聯合出台了《關於建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粵民發〔20xx〕45號),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對全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而且,省級財政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列入年度預算安排,並已向各地下撥共1億元20xx 年度補助資金,是全國在省級層面補助力度較大的省份之一。

雖然廣東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經建立,但救助只能讓他們免於困頓,仍治標不治本。只有在積極給予他們關懷的同時,也從這一羣體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才能找得到真正解決這一社會問題的途徑。

一、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產生的背景分析

(一)從調研組在河源市實地調查走訪的情況來看,除多數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屬第二、三類以外,父母重殘(主要是指精神病或聾啞殘疾)的佔了相當的比例,例如和平縣、龍川縣、紫金縣54名受訪兒童中有4名兒童父母均是重度聾啞人,有4名兒童的父母一人聾啞、一人有智力障礙,有1名兒童父親有精神疾病、母親棄養,有1名兒童父親有精神疾病、母親死亡。而這些兒童多數屬於多子女家庭,父母重度殘疾的家庭,往往有子女三個(及以上),由於他們身體的殘疾,與人溝通存在障礙,生活無着,加上多子女,家庭經濟更是雪上加霜。通過調研發現,父母重殘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受了傳宗接代的傳統思想影響,一個家族中出現聾啞、瘋傻等重度殘疾的男性時,即使他本身如何貧困,為了防止他老無所養,家族親房總會積極幫他張羅成家。這樣的家庭生出的子女,除本身可能因遺傳帶有類似殘疾外,即使是健康正常的孩子,也由於父母雙方無能力養家而陷入事實無人撫養的境地。

(二)跨省婚姻及事實婚姻的破裂極易產生被棄養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農村年輕勞動力外出務工已成常態,在這樣的大環境影響下,許多青年因打工而結識、成家。這樣的婚姻一旦破裂,外省籍的配偶隨即返回原籍,不再聯繫,而這樣的單親家庭中,父親或母親如果發生因病或意外死亡、犯罪服刑、重殘等情況,經濟來源斷絕,孩子就只能交由年事已高並無勞動力能力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成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與此同時,即使這樣的跨省婚姻或事實婚姻並未破裂,一旦配偶一方發生因病或意外死亡、重殘,以及犯罪服刑、強制戒毒等情況,外省籍的配偶一方或未登記的配偶一方也往往在短時間內即離開,將孩子棄養。

二、實施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一)認定程序較細緻

由於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金的審批手續較為嚴格,一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所依附的親屬一時無法找齊相關證明文件,導致他們無法被審批通過,也就無法獲得相應保障。如有些孩子存在父母一方在押服刑、另一方棄養的情況,在孩子需申報基本生活保障時,村幹部雖可通過當地派出所查詢到其父母之一正在服刑,但由於其實施犯罪時多在外地、判決通知書未寄送達其户籍所在地,申報時也就因為沒有相應的判決通知書複印件而無法獲得審批通過;有些孩子符合受助條件,但由於孩子父母未領取結婚證、也未及時上户口,就算有棄養情況發生,也無法獲得審批、取得救助。

(二)政策宣傳仍未到位

不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實際上並未上報,原因是村民仍不知有此政策,村幹部未作廣泛宣傳。例如,河源市和平縣受民革組織資助的10名困難學生中,除1人是孤兒、1人是困難家庭子女外,其餘學生均符合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受助條件,但在和平縣上報的99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中,僅有5人列入受助名單,剩餘3人則未被列入。

(三)法律追究難以執行

根據《婚姻法》第21、25及44條的相關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即使是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大部分被棄養的孩子由於年紀尚幼,並無維權能力,而他們的監護人大多是祖父母一輩,法律意識淡薄,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幫助維權,特別是跨省婚姻家庭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大多數都不知道他們的外省籍父(母)親的家究竟在哪裏,維權難度也較大。

一、加大政策宣傳

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能較大改善監護人是祖父母、勞動力欠缺的貧困家庭經濟現狀,使孩子們不再陷於困境。而針對目前不少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貧困家庭仍然不大清楚的實際,建議加大對這一政策的宣傳力度,使更多符合條件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能享受到這一政策。一是儘快通過電視、廣播等宣傳這一政策,通過公益廣告,使這一政策家喻户曉。二是通過駐村幹部加大宣傳。建議結合當前全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契機,讓駐村扶貧幹部加大宣傳,同時,使他們在開展入户調查、扶貧的過程中,對發現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時登記上報。三是利用學校這個平台進行宣傳。將政策宣傳擴大到村一級中國小校,使每個學生都知道有這樣的政策,鼓勵條件符合孩子及時申報。

二、強化資金監管

一是建議要確保保障金及時發放。對陷於困境的家庭來説,500元的救助無異於雪中送炭,特別在每年開學季,不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常因上學要交的各類費用問題而面臨輟學的困境。為此,對已核准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應儘快並及時發放其基本生活保障金,以保障其日常生活及學習需要。二是建議要確保保障金專款專用。要建立相應的監督制度、公示制度,使保障金流向透明化,並對各縣區發放保障金實施不定期抽查,確保專款專用,對私自將保障金挪作他用的部門或個人,嚴格追責。

三、加大救助力度

正如河源市基層村幹部所言,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不僅“孤身”,而且“孤心”,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關愛,也應不僅僅體現在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上。一是建議扶貧駐村幹部關注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對父母雙方均重殘,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蹤、重殘)一方棄養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駐村幹部應將其納入重點幫扶對象行列,從生活上、感情上對其進行幫助和關愛;對父母雙方一方入獄服刑一方棄養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建議駐村幹部在其父(母)刑滿釋放前也關注、幫助這些孩子。二是每年各類社會團體舉辦的關愛兒童類慈善活動也應將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幫扶範圍,特別是在助學濟困方面。三是建議司法機關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開展法律援助,司法機關應組織相關律師協助維權,特別是跨省婚姻棄養的孩子,更要通過函件方式,幫助其找到父(母)親。四是報紙或電視、網絡等媒體應開闢專欄,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存情況進行報道,讓更多人關注、關愛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並對棄養的父母進行道義譴責。五是針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心”的現象,由社區服務中心或轄區內社團組織(慈善公益機構)心理醫生定期為其進行心理干預和學習輔導,引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