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家長教育的10個方法(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4W

家長教育的10個方法(新版多篇)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篇一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中學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繫,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消除家長對子女造成的恐懼

中學教育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説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就來一頓“審訊”,甚至痛笞,以免孩子失去信心、家長應對孩子的學習從過程去要求,這樣比從結果去要求更科學,效果更理想。

二、為子女建立自信心

發明家愛迪生,幼年求知慾很強,喜歡追根尋源。他向老師提出“2+2為什麼等於4”的問題,因此闖下大禍。剛進校3個月的他,被勒令退學。他的母親十分悲憤,下決心親自教子成長,為兒子建立自信心,給他講文學、物理和化學,培養他愛學習,愛科學的習慣。愛迪生的求知慾因此進一步被激發起來。“天才”的萌芽在不知不覺中成長,最終成為舉世聞明的發明家。可見成功源於自信,自信心的樹立,來自於周圍的人們的常識。做父親的都不賞識自己的孩子,孩子的自信從何而來?愛迪生的母親不賞識自己的兒子,就沒有今天的發明家愛迪生,對目前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家長要用放大鏡找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子女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當子女需要幫助時,家長的幫助要掌握一個度,絕不可越佾越皰,要留有餘地。如:孩子問某字怎麼寫,有的家長會隨口報出來,這樣做最省力,但十分要不得。碰到孩子問某字怎麼寫,倒不如鼓勵孩子“你不是會查字典嗎?先查查看,再來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引導,孩子會欣然去查字典)。這樣不僅省卻了家長的許多時間,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的自已動手攫取知識的。而這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從而建立起自信心。

三、與子女一起成長,做子女的知心朋友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所要學習的更新的東西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隨時體現出求知上進的精神,給子女作出榜樣。“爸爸媽媽同樣在學習,在進步啊!”使子女明白學習新知,不斷進步是伴隨人終生的。其次要經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原意聽子女淡知心話,真實地瞭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在教育子女時切忌使用“沒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語言,更不要以譏諷語氣,來冷嘲熱諷子女,冷漠子女,這樣會抹殺子女的自信心,給子女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阻礙子女的成長和進步。

“讓子女有出息”是家長永恆的需求,教育子女的方法多種多樣,子女的個體情況,家庭環境,家長素質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要有效地配合學校教育,達到共同教育好學生的目的,讓孩子快樂健康成長。

孩子叛逆家長怎麼辦

父母若發現孩子有逆反心態,可採用以下方法來化解:

第一,觀察溝通。就是觀察孩子與自己的溝通方式。在很多時候,父母必須超脱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並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

第二,保持冷靜。急躁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並等待孩子冷靜後,再進行溝通。

第三,尋求意見。管教孩子,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最好跟孩子的老師多加強交流,瞭解孩子平時在學校的表現。

第四,開放自我。父母發現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不要立即禁止,最好能多瞭解情況。如陪孩子去電子遊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以此提醒什麼是應該學的,什麼是不應該學的。只有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當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了,孩子就不會反叛了。

第五,不斷試驗。父母管教孩子,要時常改變方式,孩子小的時候,一般只是父母講,孩子聽。上了中學後,就應嘗試雙向溝通,也聽聽孩子的建議。一旦發現某一種方法行不通,就應隨時改變方法,不斷試驗,直至發現有效的方法。

第六,實踐體驗。就是通過實踐,進行體驗,以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有父子倆散步,兒子看了西瓜一定要買,父親説離家太遠,提回去太累了,不買。兒子不高興:“我喜歡吃的西瓜你不買,你喜歡我學習好,我也不好好學。”父親一想,對兒子説:“買瓜可以,你要負責提回家。”兒子同意了,累得滿頭大汗才把西瓜抱回家:“吃個西瓜真不容易啊。”

第七,將心比心。父母要與孩子將心比心,相互間的關係就會融洽,孩子也就沒有逆反心理了。

第八,分析説明。父母要仔細分析孩子形成逆反心理的具體原因,並進行充分的説明,這樣,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會逐漸消失。

總之,為了從根本上來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必須做好與孩子的溝通。要做好溝通,其一,父母必須很具體地説出不滿意孩子的某種行為;其二,父母應説出自己不滿意的心情;其三,父母不要做無謂批語和推測;其四,用提醒的語氣講出,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出發點是關心自己;其五,以問題的方式,啟發孩子思考,是引導而非教導;其六,父母要威嚴地做出要求,一定要注意語氣,並説明理由。

温室培養

經濟條件的改善,孩子數目的減少,使家長更有能力精力來教育培養孩子。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給予孩子最好的學習與成長條件,彌補自己少時的缺憾,這是生在艱苦年代的家長的普遍做法。

孩子的吃,要操心,總擔心孩子缺鋅少鈣;孩子的穿,要操心,噓寒問暖,從孩子房裏的太空被空調,到出門武裝到牙齒的裝備,無一不體現了家長細膩的愛心;孩子的行,要操心,在學校附近春遊,父母也要請假奉陪;孩子的交往,要操心,本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孩子只容許與“優秀”者(大多以學習成績為標準)交往;孩子的學,更要操心,從胎教,到小時候的藝術素質的培養(比如學琴畫畫),到入學的學校選擇、老師選擇,無一不體現了家長的“智慧”,直到孩子的畢業,專業的選擇,工作的選擇,愛人的選擇,仍要操心,有道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卻沒有料到,人的思慮有限,自然的造化無窮!這樣的做法,製造了許多肥胖兒童與厭食者,製造了免疫力極差的孩子,製造了龐大的厭學者隊伍,製造了離開父母一無所能的孩子。温室的花朵,禁不住一點點風吹雨打,“温室”培養出來的孩子,離開父母,卻無法適應於社會,最後父母只好哀歎自己無法與天地同壽了!

【專家支招】:理想的家長,應該在兒童的早期的智力開發方面下功夫,先天智力畢竟無法更改,後天智力確有極大的挖掘潛力,這是其一;愛孩子,重視孩子,但不能溺愛,滿足合理的要求,但要讓孩子自己明白,哪些是不受鼓勵的;嚴格要求孩子,但應給孩子適度的活動空間;幼兒教育與國小教育特別重要,這是決定孩子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要階段,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一個良好的經濟觀念,以及好的性格,都將要影響孩子的終生,都將決定你的孩子的成就!現在的家長,卻過於實用主義,眼睛只盯着國中高中,卻沒有明白,國中高中的成就,很大程度取決於國小養成的習慣與逐漸形成的性格。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篇二

一、興趣是孩子學習最好的老師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促進孩子學習的力量源泉中,興趣是最最重要的。古今中外許多的科學家取得巨大的成就,無不和他們從小的好奇心以及濃厚的興趣相關,如愛迪生、愛因斯坦、李四光、陳景潤等等。興趣可以讓學習之苦變得甜蜜,可以讓學習者增添無限鬥志。

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應該像保護孩子的眼睛一般的小心,呵護孩子心靈一般的需要智慧。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呢?因為“人的內心裏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尋者”,所以學習知識對入學的孩子來説那是本能;那麼什麼最損傷孩子的興趣呢?無原則地比較和學習功利化,而這些正是我們不少家長最“拿手的”

二、好習慣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財富

好習慣就像你在銀行裏存了一大筆的款子,你有着取不完的利息;壞習慣就像你欠了別人一大堆的債務,你將接受一生的沉重。“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培根)養成好習慣,是每一位家長和老師都在努力做的。但是很難。

有人説,一個好習慣需要二十一天的堅持,我沒有實驗過。你們可以試試。那麼學習中需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記錄作業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檢查作業的習慣、少用或不用橡皮的習慣、保持作業整潔的習慣、及時修改錯誤的習慣、整理書包的習慣、寫字讀書的姿勢正確的習慣……老曹認為,凡是有利於學習,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做法,都應該成為習慣加以保持,並不斷強化。

三、恰當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最好的鑰匙

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在很多情況,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能容易把學習者的責任進行轉移。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説:“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説,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玩是給誰玩的?聰明的老人就轉嫁了孩子的動機,把給自己的玩,變成了給別人玩。結果孩子們不玩了。孩子的學習也是這樣。

學生學習出現問題,有智力的原因,根據人的多元智能理論,有的人邏輯數理智能超強,有的人語言交際智能優異,還有的身體運動智能突出,當然也有的人音樂藝術智能卓越,作為家長我們要從小觀察孩子的智力的傾向性,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突出的一方面,這樣便於造就在某個專業方面突出的人才;學生學習除了智力原因,大多數情況是學習方法出現了問題。什麼學習方法是恰當的,沒有固定的答案。

應該説,適合孩子的方法就是恰當的,孩子()不同,方法自然不同。有的孩子早晨背誦速度快,有的孩子晚上背誦質量好。所以作為教師和家長也要不斷地發現和總結孩子的學習方法。有了方法,就能讓孩子的學習步入快車道,事半功倍地完成學習任務,逐步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

四、和諧的家庭關係是最温馨的育人氛圍

現代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夫妻關係在燈紅酒綠喧囂複雜的社會裏很容易出問題。夫妻之間鬧矛盾,經常比喻為“哪有勺子不碰鍋沿”的。可是,當我們守着孩子的時候,如何用夫妻之間的親密和諧來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慰藉,以保護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我相信每一個做父親做媽媽的,沒有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很多年輕的朋友,自己似乎還沒有從孩子的感覺中走出來,已經成了孩子的父母,如何讓愛情在家庭建設中保持新鮮,這是一個問題。

記得以前看過一部電影《為什麼生我?》,記述了一個離異家庭對一個孩子的深刻影響,看後讓人唏噓不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老師,作為兩位“教師”之間,不要互相拆台,而是要相互補台,有時候要唱紅臉,一方要唱黑臉;在孩子面前,夫妻之間還要相互欣賞。和諧的家庭關係影響到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諸多方面,很值得我們思考,並希望我們在座的家長們做一對親密的和諧夫妻。

五、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很多理由,如工作忙碌、應酬忙碌,離開家人,遠離孩子。即使是和孩子在一起,也很少有耐心和孩子玩在一起,樂在一起。我們見到的很多情況是,為了擺脱孩子的纏繞,用手機遊戲來打發孩子。孩子安靜了,我們玩的就更加輕鬆了。

孩子的玩樂需要陪伴,讓孩子體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可親;學習更需要陪伴,未必你事必躬親,每每為孩子學習着急上火,而是默默的注視着就足夠了。當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也拿一本書,自己專業的,孩子喜歡讀的,都可以;

當孩子需要你幫助的時候,你也要和老師一樣,不要急躁,不要用你的學業水平來衡量孩子的學識;當你同樣也拿不準問題的解決方法時,可以鼓勵孩子積極想辦法去解決,或查閲資料,或請教孩子的老師,而不是沮喪或失落。你一定要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用心、耐心、虛心、恆心,陪着孩子慢慢長大,多好啊,這就是父母的存在之義。

六、表揚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現在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長大的。這個蜜罐裏,更多的是寵愛,來自最多六位長輩的無限關愛。捧在手裏怕凍着,含在嘴裏怕化了。於是孩子任性,膽小,沒有耐心,怕困難,沒有毅力等等。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一句至理名言: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麼樣子的,你就那麼樣的表揚他。孩子是我們家庭的未來,也許承載了家庭無限的期望,他的肩頭上也是沉甸甸的。

所以,作為父母的嘴裏最少不了的就是對孩子的表揚。表揚也要注意方法。第一,表揚要具體,不能簡單地説:真好,很好,而應該説,這件事你哪裏做得好;第二表揚還要注意策略,不要一味地好好好,還要給孩子指出方向――這件事你做得很好,如果這樣做,就會更好了!

這裏也有一個故事:有一個首相和囚犯分別向人們提起他們小時候的事。是關於分蘋果的。囚犯説,小時候有一次,媽媽買了很多蘋果,在這些蘋果中,有一個個兒特別大,顏色特別紅的蘋果,他跟他的兄弟都爭着要這個大蘋果。他的媽媽很生氣,説:“你們怎麼能這麼自私呢?都想要大的,應該把這個大的留給別人才對呀!這樣才是好孩子!”男孩聽完,馬上改口道:“媽媽,我要這個最小的,這個大的給弟弟們吧!”這個女人聽了很感動,把男孩摟在懷裏,並把這個最大的蘋果獎給了他,因為他才是好孩子。囚犯回憶説,我撒了謊,卻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從此以後我學會了用各種欺騙的手段去取得想要的東西。

首相的故事開始也是一樣的,也是分蘋果,不同的是,當孩子們都爭着要那個最大的蘋果時,他媽媽將這個蘋果舉在手裏,説:“這個蘋果最大也最好吃,你們都想要,這個很好,但蘋果只有一個,只能給一個人!這樣吧,花園裏長了很多雜草,我把草地分成幾份,你們每個人一塊,誰先把雜草拔完,誰就可以得到這個蘋果!”結果,首相最先拔完,他理所當然地得到了這個蘋果。從那個時候,他就明白,想要得到想要的東西就必須付出勞動。因此他一直努力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沒有絲毫懈怠,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希望我們的家長同志們能揣摩好表揚的方法和策略,用你温馨激勵的話語為孩子的成長增添力量!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篇三

星期三的晚上,我到學校參加了我兒子的家長會,當開會時間還沒到的時候,我們這些家長已經坐在教室裏,等候班主任的到來,大約還有十分鐘家長會就要開始了,家長們有説有笑,不久,班主任老師進來了,家長都個個聚精會神的聽班主任老師的講話,他説:“各位家長,我們今天這個家長會來講一講一個母親怎樣教育孩子學習的過程”,老師説:“我前幾天去一所高中學校聽課,聽完以後,我作為老師值得讓我去學習,真是受益匪淺,為什麼,因為講述的是一個母親怎樣去教育孩子的學習,你們知道嗎,這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家裏條件也不好,經濟也不富裕,而這個母親在外面打工,工錢也很少很辛苦,可是這個女孩的成績,在學校裏算的上是倒數第一,每門功課都考了二三十分,我想:也許他的成績差,可能是因為和他的家庭有關吧,為什麼呢?因為他爸爸早早的去世了,母女倆相依為命,他媽媽在外面打工把一切家務活都留給了他的女兒,後來有一次,他媽媽打電話過來,問她考了怎麼樣,她女兒説:“媽媽,六門功課有四門不及格”,他媽媽聽了這個成績不但不罵她,並且耐心的跟她説:“要好好的讀書,好好地用功,千萬不要像媽媽一樣是個打工的多不好,雖然這次考的不好,媽媽也有責任但媽媽呢,希望你在學習上能夠自強、自立、自學,在學校做作業要認真的做,上課要認真的聽講,下課要多看書,考試的時候要多想想多思考,那麼成績就會提高此時此刻,這個小女孩聽了他媽媽這番話,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感激説:“媽媽,你放心女兒會把你的話記在心裏,女兒會努力會更加的去拼搏,女兒知道媽媽你辛辛苦苦賺錢,為了供我上學,媽媽我不會辜負你對我的一片心血,我會用最好的成績來回報你”,後來,快要期末考試的時候,這個女孩每天早上五點鐘起牀,複習半個小時回到學校,早上一個人在教室裏看書,後來有一個老師走過來,看見這個女孩一個人在教室裏看書,對小女孩説:“你怎麼這麼早啊,一個人在看書”,這個女孩對老師説:“早上早一點對精神好,對學習也有幫助”,老師説:“你以後一定是個讀書的料,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考出好成績來,後來,期末考試開始了,大約過了一星期以後,這個女孩的成績出來了,竟然四門功課都考上了90多分以上,你知道嗎,對於這個女孩來説,考了那麼好的成績,對她來説是個奇蹟,後來,她把這個成績告訴了她媽媽,她説:“媽媽,我四門都考上了好成績”,他媽媽聽了激動的哭了。

我聽了這個故事以後,我想起了有些家長不但不去鼓勵自己的孩子,只管自己賺錢而且,他考的不好的時候,甚至去打罵自己的孩子,但對我來説,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錯誤的,我想:“應該成績考差的時候,你要去鼓勵他,他心情不好的時候去安慰他,這樣才是提高他的成績的好方法。

不管怎麼説,我真誠的希望我們的家長,能給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能夠給他一份關愛,一份理解,一份鼓勵,那麼我相信,有一天,他拿着好的成績站在你的面前的時候,媽媽我考出了全校第一名,這時作為家長的我們,別提心裏有多開心了,那麼你的孩子以後一定是你的自豪和光榮。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 篇四

根據社會調查和專家的分析,家長既要對孩子嚴格教育,又要温柔關懷。這是培養高素質孩子的關鍵,尤其是培養女孩。

研究人員認為,最佳方法包括:父母要求孩子的表現與年齡相符,制定紀律,監督他們的行為。同時還要非常瞭解孩子的需求,並作出迴應,既善於傾聽,又能與孩子温和地交流。

研究報告説,家教對女孩的成長尤其重要。如果父母教育“不温不火”,沒有給予足夠關懷和監督,會使女孩更容易有性格缺陷,可能缺乏信心,甚至吸毒,“父母用‘差不多’的方式,只能教育出‘差不多’的孩子。”

家長在平常生活中和鄰里鄰之間、遇事處事等這些都能教育到自己孩子,孩子隨時隨地都在學習和模仿,孩子的性格決定與家長為人處事,在教育孩子一定要隨環境變化而變化自己孩子的性格,教育孩子不能只在一方面進行,而要從多方面進行開導和引導,所以教育孩子家長是第一老師。

父母如何教育幼兒

1.給幼兒一些選擇的自由

3歲左右的幼兒已有了逆反心理,父母單方面的發號施令常常成為他們發脾氣的原因。如果直接對他們説:“去吃飯!”或“去洗澡吧!”通常會使命令遭到抵抗。這時,父母不妨給幼兒一些選擇的自由,換種方式説:“吃飯及洗澡你想先做哪個?”提出兩種對等的項目讓他選擇,由於2歲的幼兒還不會去考慮這兩者以外的事項,所以大部分都會在其中選擇一項。這種“哪一個先都沒關係,你愛如何就如何”的自由,足以讓他感到興奮和滿足了。這不失為對付幼兒發脾氣的一條好策略。

而且,給孩子一些選擇的自由,在無形中就灌輸給了孩子自己為自己的事做決定的自主意識。

2.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能施予體罰,體罰包含了2種危險因素。

其中之一就是孩童容易模仿雙親,對別人使用暴力。父母是幼兒最親近的人,也是當然的學習對象,如果雙親經常體罰他,就會使他變成性格殘暴的人。

其次,父母經常對幼兒施予體罰,幼兒會心存警戒,不再與父母親近,如此一來,父母根本無法給予教養和管教,更別説幼兒會對雙親懷恨,想伺機報復了。當然,父母也是凡人,有時不免氣極了而打小孩。在這種時候也大可不必自怨自艾、悔恨莫及,只要能儘量控制情緒,以理智的方式處理,避免過度的體罰就行了。

3.家長如何對付幼兒發脾氣

2歲左右的幼兒最令父母頭痛的問題,莫過於無緣無故的亂髮脾氣了。對此,如果父母缺乏一套管教方針,過於心軟,就會被2歲的幼兒搞得團團轉。以下是一些可供參考的管教方針。

(1)、彌補孩子理解的不足

此年齡的幼兒理解力不足,無法正確判斷周圍的情況,因此容易發脾氣。雙親必須先耐心聽他訴説,再為他説明,使他理解。例如,當他想要別人的東西而哭鬧不休時,首先要讓他認識“自己的東西”。“你的在哪裏呢?拿來媽媽看看!”然後再向他説明:“這不是一樣嗎?”

(2)、注意他是否飢餓或疲倦了

肚子餓、太過疲倦等平常的事情,有時也會成為幼兒發脾氣的原因。母親常會責罵小孩:“每次到了傍晚正忙時,你就亂髮脾氣,一點也不知道大人的辛苦!”然而,母親是否根本忘了孩子的飢餓和疲倦已達到了極限,事實上,預防這種情形的發生,正是母親的責任。

(3)、命令應該統一

父親與母親,或是祖父母與雙親,如果對幼兒發出不同的指示命令,那將是很危險的,不但會使幼兒發脾氣,且會讓他們陷入混亂,無所適從。

一般來説,大人的意見當然會有不同,要避免或許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在幼兒面前呈現對立狀態,會使幼兒陷入混亂。所以無論如何,家人應事先調整意見,在幼兒能判斷複雜的事情之前,努力保持同一個方針。

(4)、優柔寡斷最糟糕

幼兒發脾氣的時候,最忌的就是雙親先是猶豫不決,後來禁不起幼兒的哭鬧,終於屈服的優柔寡斷作風。如此,幼兒會認為當父母説“不行”時,只要發脾氣,就可以獲得自己所要的東西,遂以發脾氣作為他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