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幼升小的建議和攻略【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25K

關於幼升小的建議和攻略【多篇】

幼升小,如何擇校? 篇一

文/趙志遠

孩子到了入讀國小的年齡,入讀什麼樣的學校,也曾糾結,糾結的不是選項之間的衝突,而是作為家長來説,對學校的瞭解,處於信息不對稱的狀態。

對我而言,選擇學校,主要看兩點,一是學校教師的工資待遇,二是學生家長的羣體類別。

為什麼提工資待遇?講犧牲,講奉獻,僅適合極少數人,不現實。5月21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這個問題,他這樣説:

只有教師的政治地位提升,經濟待遇提升了,我認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較大發展。我個人為什麼感受很深?我父母是鄉村教師,在貴州最偏僻的少數民族地區從事鄉村教育工作,父母這一輩子做教師的體會對孩子們的教育就是一句話“今生今世不準當老師”,如果老師都不讓自己的孩子當老師,國家是後繼無人的。我親身經歷了他們政治地位低、受人歧視、經濟待遇差的窘境,我們自己跟着他們,也親身體會了這個苦,所以沒有選擇去當老師。

所以,不希望這個社會再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歌頌教師,不能老讓教師當活雷鋒,不厚道。教師的待遇提高了,回報與付出成正比,教師才能認真工作,才會把工作幹好,這是常識,不能忘記。有些學校對外宣傳成績,對內壓榨教師,不是長久之計,教師的情緒一定會帶到工作中,對孩子造成影響。

學生家長的羣體類別,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歸類,比如受教育程度,信仰,政治立場,職業,收入等。之所以關注家長的羣體類別,是因為這直接決定了你的孩子會在什麼樣的同伴羣體中生活和學習,同伴羣體對孩子的'影響力在很多方面會超越家長。

這個觀點,是一名心理學家在《教養的迷思》一書中不斷強調的,儘管家長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但真正塑造、影響孩子的是孩子所加入的羣體,以及孩子是否有羣體歸屬。

作者的觀點很有顛覆性(但確實能夠解釋我以前做教師時注意到的一些現象),其通過大量的研究資料和論證,讓我意識到,小孩跟大人竟然不是同一個“物種”,他們自發地創造了自己的圈子和世界,這個圈子和世界如同引力一樣,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持久性的影響,而不是人們所認為的父母。而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羣體,家長的羣體類別,是重要的參考。

學校,是孩子建立同伴羣體最最重要的場所,教師,雖與孩子時常處於“對立”的地位,但教師如何塑造這個羣體,具有主導權。現實中,教師對孩子的分類,在某種程度上會人為割裂孩子的羣體,不利於羣體的良性發展,最常見的就是學習好的學生與學習不好的學生分類,一旦這種區分形成,兩個羣體的差異會越來越大。

我所期望的是,教師能夠主導建立一個包容、鼓勵的羣體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能熱衷於學習,互相尊重,遵守規則(不是聽話),敢於表達自我。在這樣的氛圍中,羣體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會超越基因對孩子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知識的傳播更加便捷,虛擬空間的增長,一度讓人懷疑在線教育是否可以取代實體學校,我的答案是“否”,技術的進步,讓同步協作更加高效,然而,創造性的東西,對人的精神成長真正帶來推動作用的,是人的羣體屬性,因此,在這個時代,人對面對面的交流與互動的需求,與日俱增。

以往,人們認為家庭教育很重要,今日來看,家庭教育僅僅是基礎,對孩子真正產生深遠影響的,是孩子踏出家門後所加入的羣體,從這個角度看,學校真的很重要,因為學校滿足了孩子最為重要的兩個基本需求,一是學知識,二是交朋友。很多人之所以對家庭教育強調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一方面是對學校教育比較落後的現實的無奈,另一方面是沒有意識到羣體對一個孩子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力。

教師的擔子很重,作為職業分工和專業人士,期望教師能有信心地説,你的孩子在我這裏(主導的羣體裏),獲得的成長與進步,是家庭教育所不可及的。此時,教師將頂得起“靈魂工程師”的桂冠。當然,這絕不是某一個教師所能做到的。

幼升小自我介紹 篇二

老師好!我叫楊陽,201X年11月13號的傍晚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我是7歲的雞寶寶!我是個快樂的雞寶寶,我在省文化廳幼兒園上學,我可喜歡我們幼兒園和我們的李老師、張老師和申老師啦!

我很喜歡畫畫,參加過二次兒童書畫國際比賽,並且得了一個特別金獎、四個金獎和二個銀獎;我還特別喜歡跳舞,老師説我的身體條件很好,我會跳《街舞寶貝》、《小戲迷》、《紅燈籠》、《手絹舞》、《孔雀舞》等等,可多啦;我期待着上國小,這樣我就長大成為一名國小生啦,我就能學到很多的知識,媽媽説:“只有知識才是真正的財富!”我想知識這個財富一定比寶石還要漂亮,應該是和魔法一樣神奇吧!謝謝老師!

幼升小攻略 篇三

一、讓孩子喜歡學校

在開學前,事先了解家庭周圍有沒有與孩子同齡同校的鄰居,設法讓他們認識,約好入學第一天一同上學。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對國小生活會感到安全多了,對學校生活就多了期待。同時,在讓孩子與朋友交往時,鼓勵孩子主動出擊,可以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除此之外,精神鼓勵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剛上國小,家長不要把自己對孩子上學的擔憂和焦慮傳遞給孩子,而要設法激發孩子對上學的期待。例如:平時,家長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時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就要上國小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要有國小生了,我們真開心!”,讓孩子知道,父母為自己的成長高興,為自己上國小自豪。家長也應幫助孩子正確瞭解學校,知道國小是學習的地方,國小生是以學習為主的,要做作業,還會考試,需要認真學習。

二、從細小習慣着手

升入國小後,就意味着孩子進入了規範的學習。面對孩子“幼升小”這種轉變,家長要從多方面幫助孩子做好準備,引導他們學會自立。尤其要注意幫助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以適應升入國小後每天準時到校的作息。其次,預先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坐、聽、讀、寫習慣。“前書寫”練習也可以為孩子入學後的正式書寫打下基礎。最後,培養孩子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入學以後,孩子每天都要離開家長在學校獨立生活,很多事情要自己動手。比如自己獨立收拾學習用品、收拾課桌,隨時根據課表準備好需要的書本或用具……所以,入學前家長必須幫助孩子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