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48K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精品多篇

《祁黃羊》説課稿 篇一

一、説教材:

《祁黃羊》這篇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講了春秋時代晉國的中軍尉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讓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層次,認識祁黃羊是一個一心為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並能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二、説目標:

這是一篇歷史故事,根據本課的特點,我制定目標如下:

1、我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我會寫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教學重點)

3、我能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

三、説重難點:

鑑於以上的教材分析和目標制定,我認為本文第一課時的教學:

1、重點是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並能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難點是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清課文層次,初步感知祁黃羊是一個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四、説教法學法:

近段時間,通過對“雙向五環”的學習以及我自己的瞭解,我覺得提升學生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會給孩子的一生產生很大的影響。這節課,我嘗試運用“雙向五環”的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學流程預設: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產生了許多偉大的人物,他們的名字至今被人們傳誦。

師:提到越王勾踐,我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一個成語。(卧薪嚐膽)

師: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那一顆忍辱負重的心。

師:提到林則徐,我們自然想到一段歷史(虎門銷煙)。

師: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顆憂國憂民的心。

師:今天老師再給同學們引薦一位響噹噹的歷史人物,他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是晉國的中軍尉(師解釋中軍尉),他的名字叫“祁黃羊”。(師板書課題)。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讀課題。

過渡:從他身上我們又能感受到一顆怎樣的心呢?

【設計意圖: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樑。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如此導入新課,學生情緒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自讀課文,要求(投影出示):

(1)初讀時畫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生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再次讀課文,給每一自然段加上序號,想想文中出現了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3)思考: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敍述了他的什麼故事?

【設計意圖: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學生字詞的能力,教師只需要適當幫扶就可以了,課件的充分運用,枯燥乏味的生字教學一下子變得生動而有趣、直觀而且規範,學生學起來輕鬆愉快。】

(三)、合作學習,交流展示

(四)、質疑探究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有句話叫“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可是,祁黃羊卻舉薦殺父仇人擔當中軍尉,你們不覺得奇怪嗎?下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祁黃羊》説課稿 篇二

説教材:

這是一篇根據《左傳》改寫的歷史故事。課文簡練的筆觸,生動的語言,講述了祁黃羊讓位薦賢的事。表現了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個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閲讀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不過這種歷史題材的文章,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學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表達自己的感受方面,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我擬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瞭解課文大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3、藉助課文具體語言材料,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一心為公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嫩聯繫上下文體會“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新思想和語文課程標準新理念,充分考慮學生實際,在教學中,我會通過初讀指名讀理解文章層次;討論分角色讀,領會祁黃羊公私分明、處事公正、一心為國的精神;最後,在通過複述文章,進行點評,理解祁黃羊崇高的思想境界。

本節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1、自讀自悟法,以讀促講,以讀促悟,以讀悟情。

2、不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勤於動筆,樂於思考

3、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揭示課題,簡介祁黃羊在晉國的身份,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在讀順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課文講了什麼故事,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初讀之後,鼓勵學生質疑,教師提煉重要問題。

(二)精讀課文重點感悟

指導學生精讀可以從人物的對話入手,感悟祁黃羊一身正氣,一心為國的'精神。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

2、在討論交流中,理解“幾個大國”“征伐”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説説祁黃羊辭職的原因。板書:因病辭職

出示第三自然段討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是怎麼一回事?

1、理解外舉不避仇

①引讀悼公和祁黃羊的第一次對話,體會悼公對祁黃羊的重用和信任。從祁黃羊“想了想”“鄭重”體會舉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②引導讀第二次對話,體會祁黃羊的公私分明,不計前嫌的高尚品德。

③指導分角色對

2、理解內舉不避親

①自讀8到11段,你體會到了什麼?

②從“只有”“想了想”“鄭重”這些詞語中體會祁黃羊舉薦兒子是無奈而慎重的決定。從悼公的驚訝神態和反問中,體會祁黃羊的舉薦是出人意料的。

③指導學生讀好祁黃羊的話,理解祁黃羊舉薦兒子的原因。

(三)小結

採用即興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評議:祁黃羊是一個怎樣的人?總結全文。

説板書設計:

板書簡潔明瞭,美觀大方,既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又突出了重點,使學生一目瞭然。

四年級下冊語文説課稿 篇三

各位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好!很榮幸能站在這裏與大家共同探討與交流,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語文出版社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篇課文《永生的眼睛》。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目標,重難點,教法,學法以及教學流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拿到文章,我站在普通讀者、學生和教師的立場反覆研讀了課文。感受到第六單元這組課文以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展示着人們對生命的熱愛。這篇課文的作者是美國的琳達·裏弗斯,文章講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經和準備為盲人捐獻角膜的動人事蹟,讚美了他們高尚的情操。題目“永生的眼睛”中,“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則弘揚了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必將世代相傳,永不泯滅。從更深的意義上理解,“永生的眼睛”體現的就是一種熱愛生命的情懷。

二、説學生

六年級學生讀了本篇課文後,應該能夠感受到這其中體現的真善美,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也能夠湧起很多的感動。但是我想,他們還不能清楚地知道究竟是什麼使自己產生了感動,這正是教學中應該幫助學生提升的地方。

三、説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成功的基礎是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科學地制定出教學目標,才能駕於全局。正如美國教育家布魯姆所説:“科學地確定學習目標是教學的首要環節。”因此,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特點以及學生實際,制定本課的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為:

1.圍繞對話核心主題——“因為誰、為什麼而感動”、抓住具體的語言文字進行體會感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在對話中培養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珍惜和熱愛生命和美好的生活。

3.瞭解角膜捐獻,對捐獻角膜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

目標涵蓋“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其中教學目標1、2是本課教學重點,目標3是教學難點。

四、説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方法得當,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為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體現語文教學的本質,踐行新課程理念,我採用“對話式教學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對話是閲讀的本質,也是閲讀教學的本質,因此,營造一個和諧的、高效的對話課堂是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本節課設計中,我採用 “語文對話式閲讀教學模式”進行設計,形成了以 “對話核心主題”為中心點,以“對話分主題”為線索,以“對話依託點”為具體內容,“由點拉線、由線畫面、由面及點”的主題鮮明、各環相融、對話引證式的課堂結構,並具體設計了“預習與交流→確定對話核心主題→引出分主題→藉助對話依託點闡述分主題→整合分主題迴歸核心主題”的教學流程。

五、説教學流程

上課之前,我佈置學生進行預習,這是確定“對話核心主題”的重要素材。

(一)導入課文,揭示課題

導入的設計至關重要,所謂“萬事開頭難”就是這個道理。富有感情與哲理的導入,就像在師生之間架起溝通心距的橋樑,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接近了。這篇課文學習中,教師首先配樂朗誦一位接受角膜移植手術而重見光明的人寫的文章。

《你的眼睛》

像遠方淡藍的大海,

那永恆的痛苦,

像塵土隱沒在你的眼中。

你的眼睛是清泉,

它的希望的光照着我,

通過流水的閃爍,

宛如水底的珍珠。

讀完後教師説:“這位重見光明的人在呼喚、在尋找給他帶來光明的使者,這位光明的使者到底是誰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是由美國的琳達·裏弗斯寫的作品《永生的眼睛》”。這樣的導入,為後面的對話創設了很好的情境,為後面參與你“因為什麼而感動”這一主題的對話打下基礎。

【設計意圖】這不是一首普通的詩,這是一首獲得温迪捐贈的眼角膜的人書寫的情詩,表達了他重見光明後的內心感受。以此詩作導入,配之教師深情朗誦,不僅能激起學生的學文興趣,還能為課文的深入學習墊定了一個情感基調。

(二)出示對話核心主題“你因為什麼而感動”

教師説:“同學們,這篇課文老師讀了很多遍,當我讀第一遍的時候,我有了一種感動。當我讀了很多遍的`時候,我的心中湧動着許多的感動。在同學們預習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同學也有這樣的感動。文章為什麼帶給我們這麼多的感動,我們感動的究竟是什麼?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來交流這些感動,共享這些感動。”這一“對話核心主題”的確定,充分考慮了作品的內涵、創作的意圖、學生和教師的感受等多方面因素,符合閲讀心理和規律,能夠使對話有效展開。

(三)引出分主題,運用對話依託點展開對話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用心靈與作者交流,與文本對話。接着,學生交流自己心中的感動,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進行引導。我預設學生會提出因為文章中人物的“富有愛心”、“勇於奉獻”、“熱愛生命”而感動,這些就是分論點。教師追問: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動,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到相關的語句和其他資料讀一讀、説一説。這些語句和資料就是“對話依託點”。此中,我預設重點把握兩個語段,這兩個語段是文章表達思想的重點段。

第一個語段:“琳達,”父親平靜地摟着我,“你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我和你媽媽就想過,如果我們死後的軀體能幫助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有了一些意義。”父親這番話給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這一段,我通過創設一種衝突情境激發學生深入對話。首先,引導學生理解父親和琳達的態度是不相同的,並找到相關的段落朗讀;其次,教師以“能給予別人的東西有很多種,身體是最珍貴的。中國的傳統説法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損傷。面對着捐贈器官這件事,琳達是痛苦難忍,可父親卻如此平靜,難道父親不愛妻子,不尊重給予自己身體的父母嗎?”引導學生討論從而進一步得出:父親愛妻子、愛自己、尊重父母,但也愛別人的生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愛吾生命以及人之生命”。這時,教師適時補充呈現關於眼角膜的資料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能反映作者渴盼得到光明的部分文本,説明對於盲人而言是多麼渴望得到角膜重見光明,使學生心靈得到震撼,真正地為琳達父親感動。然後在感動中全班齊讀該段,並以“這時,你想對琳達的父親説些什麼”的方式表達感動。

第二個語段:“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他所遺留的是輝映在我女兒眼睛裏的一片驕傲”。

教師通過“作者説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那麼,父親留下的更是什麼?”來幫助學生體會“熱愛生命的精神”;用“‘輝映在我女兒眼睛裏的一片驕傲!’”來啟發學生與作者自己14歲的時候的情況進行比較,從而感受温迪的富有愛心、勇於奉獻和熱愛生命。

第三,我出示本文後面三個自然段,並再一次配樂朗讀,激發出學生對温迪更深的敬意和對“永生的眼睛”的內涵的更深的理解。

沒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畫家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縈繞在我耳際:“一個人什麼也看不見該有多痛苦!”

失去温迪三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兒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這一刻,我彷佛看到了我金髮的温迪,她手中的畫筆依舊不停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耀着驕傲的光芒。

當學生沉浸在情境之中,教師用“看了這樣的結尾,你的心靈是否有了一種震撼,你的心中是否又多了一份感動,把你的這份感動,用你的筆寫出來吧。”寫好後,請部分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內容,要求讀出自己心靈深處那份最深刻的感動。

所以在這一環節中,在呈現“對話核心主題”後,學生們各抒己見,運用“對話依託點“闡述“對話分主題”,積極地發揮“平等中的首席”作用,通過“説課文內容”、“品關鍵詞句”、“讀相應語段”等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培養語文能力。

(四)整合分主題迴歸對話核心主題,昇華“感動”,延伸課外。

首先,教師滿懷激情地説:“同學們,人類美好的情感是沒有國界的,這來自異國的文章深深地感動了我們。我們為他們的富有愛心而感動,為他們的——勇於奉獻——而感動,為他們的熱愛生命——而感動……當我們擁有了這些感動之後,讓我們再來看看課題,《永生的眼睛》永生的僅僅是眼睛嗎?僅僅是將要消失的眼睛在別人的身上得到了延續嗎?還有

什麼?(學生交流)引導學生:還指他們一家三代人富有愛心、勇於奉獻、熱愛生命的那種偉大的行動和美好的情懷將感染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感染着我們,將永遠流傳下去,得到了真正的永生。他們這一家三代人也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他們也是永生的。”

然後讓學生帶着這樣的理解,再來讀課題。並給予簡短的時間討論:“我們身體所能給予他人的不僅僅是角膜,還可以是什麼?”並呈現資料加以説明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就是這樣做的。接着,教師説:“如果你善於感動生活中的真、善、美,善於為生活中的小事而感動,那麼,你將會是一個幸福而快樂的人。”課外延伸作業是“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用你的這份感動感染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吧。”

在對分主題進行對話之後,教師通過總結,完成對“對話核心主題”的集體構建。使學生在明白為什麼而感動的基礎上,拓展感動的外延,將“感動”延伸到日常的生活之中,促使學生在思想、情感上的提升。同時,這一課堂結束形式,與開頭形成很好的照應,體現課堂結構的圓合之美。

結尾: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最深的一點就是帶着激情去工作,才能使平凡的工作煥發光彩,使平凡的生活充滿樂趣。我的説課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