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文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3W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文新版多篇

摺疊唐三藏沙門鳩摩羅什11譯 篇一

般若。智慧也。波羅蜜。到彼岸也。多。定也。經。徑也。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此經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經中所説之旨也。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即照見五藴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業報苦厄也。大乘者。即菩薩所行甚深般若也。

觀自在菩薩。

觀自在者。觀聽圓明。智慧無礙。觀有不住有。觀空不住空。心不能動。境不能隨。動隨不亂其真。得大自在圓通也。菩薩。即菩提薩之省文。菩提曰覺。薩曰有情。謂能覺一切有情。自覺以覺眾生也。曰菩薩曰大士。皆尊稱佛號之名也。觀自在菩薩。即觀世音大士也。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行深者。謂清淨因地之法行已深也。般若。華言智慧。般若智慧。非識心之昭昭靈靈。乃本心真性之光明。照無量世界。通無量劫事。圓明普照之真智真慧也。波羅蜜。華言到彼岸。此岸。乃眾生作孽受苦。墮落沉淪之地。彼岸。乃諸佛菩薩究竟到人慾盡淨。光明正大之地。多者。定也。時者。時候也。謂菩薩妙圓明覺超越世出世間。具足三昧慧定之時也。

照見五藴皆空。

照者。本心智慧妙覺明照也。見者。本心智慧明圓真見也。五藴者。色受想行識之五陰也。空即本心性體實相之真空也。照見藴空。則本心妙明而性體洞見也。

度一切苦厄。

謂解脱一切執著生死煩惱之苦厄。成就一切圓通也。

舍利子。

即舍利弗。母名舍利。因母立名。乃佛之弟子。舍利弗於佛弟子之中。智慧第一。而不能如觀世音菩薩究竟得證圓通。而成正覺者。蓋因滯於智慧也。滯於智慧。則有我相。我見。(空相。空見。)佛故舉觀自在菩薩之行深般若真空無相之法。以證菩提彼岸。得為圓明普照之標榜。呼舍利子而告之。欲其不滯於我相。我見。空相。空見。而究竟於人空法空。空空之境界。以證無上道也。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乃夢幻泡影。故不異於空也。

空乃一真顯露。故不異於色也。

色有形相。凡有所相。皆是虛妄。終有壞期。故色即是空也。

空性虛無。無形無聲者也。道以虛無之體。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能生有色有聲之天地萬物。故空即是色也。

因色而有六根之領受。六根領受於心。而生思量擬度之想。懸想六塵。而生運用施為之行。行動遷流。而生分辨精粗美惡之識。色受想行識。五者相因也。色有壞時。而受想行識。終歸虛妄。亦復如是。色即是空也。能了悟色即是空。逢色不受。則無受想行識諸雜念一心清淨。空若太虛。以無相而生真空之實相。亦復如是空即是色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佛復呼舍利子之名。進一層以告之也。意謂不但五藴皆空。一切修證菩提之法。莫不皆空。楞伽經雲。一切法不生。如是一切法空。若執著於法。則有法生。法生則心意意識皆生。有生則有滅。有生滅。則有垢淨增減矣。諸法若如虛空界之空相。豈有生滅垢淨增減乎。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是故承上起下之詞。是故真空之中本無我相。何色之有。

既無我相。自無我見。一切聲色何能入我真空妙明之心。自無受想行識矣。

既無我相。則六根亦非我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矣。

六根既無。則六塵無安頓之所。自無色聲香味觸法矣。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眼為六根之先鋒。意為六識之主帥。而六根六塵。無識不顯。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則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界皆無界限矣。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明至老死。乃佛所説三世十二因緣也。一曰。無明。謂過去世。妄識迷性也。二曰行。謂過去世。一切結業。隨無明妄識流轉也。三曰識。謂現在世。托胎識靈種子也。四曰名色。謂現在世。識靈在胎。心但有名。而色身已有質也。五曰六入。謂現在世。識靈在胎。已成六根之體。已具六入之用也。六曰觸。謂現在世。色身出胎之後。六根但有所觸。尚未了知六塵之涉入也。七曰受。謂現在世。色身日漸長大。已能納受六塵諸境。尚於貪淫等心未起也。八曰愛。謂現在世。色身日益長成。貪淫等心已開。而生種種愛慾。尚未實愛慾之境也。九曰取。謂現在世。色身強壯。愛慾日盛。而馳求恣取色聲香味觸等以實愛慾之境也。十曰有。謂現在世。色身因馳求恣取。六根積集欲界。 。無 。三界之因。成就欲有。色有。無色有。三有之業果也。十一曰生。謂因果不亡。識靈又隨業流轉。受生於未來世之四生六道也。十二曰老死。謂未來世。受生以後。色身衰老。又壞而死也。因無明緣行。因行緣識。因識緣名色。因名色緣六入。因六入緣觸。因觸緣受。因受緣愛。因愛緣取。因取緣有。因有緣生。因生緣老死。十二因緣。生滅無常。有起有盡。盡而復起。起而復盡。循環三世。生滅輪轉。若觀此十二因緣。皆為無明妄識流轉。忽然覺悟五藴十八界皆空。則本妙明心。如如不動。無有生滅之妄識。則無無明矣。既無無明。則無起無盡。亦無無明盡矣。乃至者。包無行亦無行盡。無識亦無識盡。無名色亦無名色盡。無六入亦無六入盡。無觸亦無觸盡。無受亦無受盡。無愛亦無愛盡。無取亦無取盡。無有亦無有盡。無生亦無生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苦。謂生死煩惱諸苦。集。謂積聚。人生在世。心為形役。形為事勞。積聚五藴中之根塵處界。十二因緣生死煩惱。種種苦因。今既無五藴根塵處界。十二因緣。則無苦因之積聚也。

滅。謂寂滅。道。謂真常不息之道。五藴中一切苦因。一一皆生滅無常。今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而當體妙明寂靜之真性。洞徹圓通。以入真常不息之道矣。

謂既無苦集滅道。則已入佛慧。明瞭無礙之智。已得菩提之果。然雖入佛智。乃本心般若真空之本智。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漏之智。如無智也。雖得菩提之果。亦是本心現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亦無所得也。若知有智。乃曲心推測之知見。非真空無漏之本智也。若雲有所得。即有所失。亦有漏也。本心具足本智。故云無智亦無得也。

以無所得故。

此承上起下之詞。謂一心之本智本法。本自具足。無心外之法可得。若有一法可得。即有一分識心結習未盡。識心結習若盡。則萬法本具一心。一心本具萬法。一心與萬法不二。萬法與本心本一。復何有所得哉。

菩提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菩提薩。即菩薩之稱。依。因也。謂依般若之本智本慧。自悟自修。以登彼岸之故。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掛者懸系。礙者窒塞。依一心之本智。不依緣起之業識。不住客塵之妄法。則心是空心。法皆空法。所謂不依一法而心常住。已得大自在矣。復何掛礙之有。

恐怖。如地陷風飄。火燒水溺。及殺害惡死。種種之可驚恐怖畏者。既無掛礙。則不滯我相我見。四大皆空。五藴非有。常清常靜。不動不搖。一切如如。復何驚恐怖畏之有乎。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

顛倒。謂六塵惑亂。妄想成業。生滅旋復。虛妄輪轉。種種顛倒也。夢想。謂惑於見思客塵。而迷夢妄想也。若既無恐怖。則障垢已盡。本性不復更迷。虛妄不復更生。復何三界感業而輪轉顛倒。復何見思惑亂。而迷夢妄想乎。

涅雲不生。雲不滅。謂本心本無掛礙。本無恐怖顛倒夢想。一切種種。皆緣起於無始無明虛妄業識耳。今既依當身一心本智。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外不放入。內不放出。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究竟直到不生不滅涅之大道矣。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謂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也。

阿耨多羅。雲無上也。三藐。雲正等。三菩提。雲正覺。絕諸對待。無有而上之者。故名阿耨多羅無上也。本心本智。各自具足。故名三藐正等也。本心般若智慧。本不為塵勞所蔽。故名三菩提正覺也。謂行深般若之本心本智。到波羅蜜之彼岸。而證菩提之果。不但觀自在菩薩而然。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莫不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大道也。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統妙萬法。不可思議之謂神咒者。祕密心印也。

普照一切。而無所不遍之謂明。

最極一切。而無上可上之謂無上。

一切平等。無等可等。謂無等等。

謂度脱一切生死煩惱苦厄也。

真實不虛。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

謂佛無妄語。如來所説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異語也。

以一心之本智本慧究竟。即塵勞是清淨。即煩惱是菩提。一切苦厄莫不一齊解脱。真實不虛之故。乃説此本心本智。究竟自心祕密之總持也。

即説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大凡一切咒語。乃諸佛微妙祕密心印。惟當沉沉靜靜。無思無慮。一心持念。無記無數。即咒是心。即心是咒。不復以知見立知見。如此持念一心。至於知見無見。則羣魔於此以降。真如於此以住。掛礙恐怖於此而解脱。顛倒夢想於此而遠離。本智本慧於此而開發。無明煩惱於此而盡泯。即無明是大智。即煩惱是菩提。即菩提是五藴。即五藴是法身。即法身是諸法。即諸法是空相。即空相是當身一心。即當身一心是如來藏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心咒之功德。寧可思議哉。

我佛釋迦牟尼世尊。謂諸弟子曰。吾教中有觀聽圓明。智慧無礙。一心清淨。如如不動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真空之智慧圓滿。清淨妙明之覺性。超越彼岸。具足慧定之時。

以本心無礙智慧。照見色受想行識之五藴皆空。度脱一切執著煩惱生死之苦厄。舍利子。汝在諸弟子之中。所稱智慧第一者。

而汝之智慧。何以不能究竟到照見五藴皆空。度脱一切苦厄也。蓋因滯於智慧而有我相我見。空相空見。不能如觀自在菩薩。行深真空無相之般若。而一超直入菩提之覺岸也。夫五藴之因有色。而後有受想行識。要知色乃夢幻泡影。不異夫空也。

空乃一真顯露不異夫色也。且色非離空而有色。性色真空。色不即是空乎。空非離色而斷空。性空真色。空不即是色乎。

色受想行識五者相因。究竟到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之究竟耳。舍利子。不但五藴皆空。凡修一切菩提之善法。莫不皆空也。

是諸法空相。始能見真空之實相。蓋本妙明心本來真空無相。亦無法也。諸法不過為執迷滯塞者。降妄住真耳。若執著於法。則有法生。法生而心意意識之業。亦與之俱生。有生則有滅。有生滅。則有垢淨增減矣。

若一切法不生。則一切法空。如虛空界之空相。曾見有生滅垢淨增減乎。是諸法空相。如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真空本無我相。何色之有。是故空中無色也。既無有色。自無我見。無受想行識也。我相既無。則六根自非我有。無眼耳鼻舌身意矣。六根既無。則六塵無安頓之所。無色聲香味觸法矣。夫眼為六根之先鋒。意為六識之主帥。而六根六塵。無識不顯。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則六根六塵六識之十八界限無也。五藴十八界皆空。無見聞知覺。無心意意識。則三世十二因緣之無明妄識。一時皆盡無無明矣。既無無明。則無起無盡。亦無無明盡矣。因無明緣行。因行緣識。因識緣名色。因名色緣六入。因六入緣觸。因觸緣受。因受緣愛。因愛緣取。因取緣有。因有緣生。因生緣老死。十二因緣。起而復盡。盡而復起。循環三世。生滅無端。皆因無明之妄識流轉。既無無明盡。如如不動之心。無生無滅。乃至十二因緣同歸無無盡。亦無老死盡矣。究竟到無五藴根塵處界。無十二因緣生死煩惱。種種之苦因集聚。則生滅既滅。寂滅現前。自得圓通三昧真常之道矣。其時已具明瞭無礙之智。已得圓覺菩提之果。似夫有智有得也。然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漏之智。如無智也。菩提之果。亦本心限量。即心即佛。不假外求。

亦無所得也。以般若真空之本智本慧。不假外求。無所得故。是以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真空之本智。不依緣起之妄塵。則心是空心。無掛礙矣。無掛礙故。則四大皆空。五藴非有。常清常淨。不動不搖。自無有恐怖。無恐怖。則障垢已盡。本性不復更迷。虛妄不復更生。遠離輪轉之顛倒。思惑之迷夢。客塵之妄想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究竟直入不生不滅涅之大道也。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不但觀自在菩薩為然。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莫不依般若波羅蜜多之故。得無上正等正覺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可思議祕密之心印。是普照一切祕密之心印。是至極無上可上祕密之心印。是一切平等不偏不倚祕密之心印。能除一切生死煩惱之苦厄。真實而非虛。我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以度現在未來眾生之苦厄。汝等不可以意識測度而思維。惟當無思無慮。一心持念。咒即是心。心即是咒。如此持念一心。至於知見無見。意識盡泯。羣魔於此以降。智慧於此以開。掛礙恐怖於此解脱。顛倒夢想於此遠離。即無明是大智。即煩惱是菩提。圓覺妙明之本心。普照無礙。其無量無邊之功德。寧可思議哉。

金剛經大旨。總是欲人守六根絕六塵。而六根六塵之不淨者。以五藴未空故也。

觀自在菩薩特為拈出。示後學以會歸之路。文僅二百六十八字。而言簡意賅。可包金剛經三十二分之全。讀金剛經而不讀心經。是涉博而不知反約也。烏乎可。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文 篇二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説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説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娑婆訶

摺疊註釋

題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就是大智慧。

即把愚痴虛妄之心,去得乾乾淨淨,把自己本來就有的真實之心,發露出來的大智慧。而不是貪圖功利的小智慧。

波羅密:就是到彼岸。即離苦得樂,轉迷為悟的彼岸。

人的一切慾念,皆由心生,皆由心起。一心向善,即可成佛;一心念惡,即墮地獄。不論什麼境界,都沒有虛空那樣,大得沒有邊際,獨有這個心,可以包含虛空。所以有須彌納芥子之説。

本文的主旨就是:明白真實的道理,邁向生命的圓滿。

觀自在:即觀世音菩薩。

觀自在是法號。觀就是置身局外,從旁觀察。本處更是如此,用自己清淨心裏頭本來就具有的慧眼,來觀照自己的妙真如性。

菩薩:就是用佛法來教化、普渡眾生的人。 菩薩是菩提薩簡稱。

菩提是佛道,薩是成就眾生。

就是用覺悟之道來教化眾生,使得眾生都能覺悟。

行:

就是依照用大智慧到彼岸的方法,去修。

深:

是形容修的功夫的程度。

般若:(bo re)智慧。

般若有幾種:

文字般若:文字,即經的字句,經裏頭的種種道理,全靠文字來敍述,來表達。但是文字本身並不是真如本性。所以六祖惠能説:“諸佛妙理,非關文字”,故禪宗有“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性,見性成佛。”

境界般若:又名觀照般若。觀就是觀察,觀察研究種種法的景象。照就是燭照,用光明心去照見萬象的義理。一切法和義理,如果不經過觀察照見的功夫,又那裏能夠徹底明白呢。有境界,就有次第。如:“昨夜西風凋碧處,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實相般若:實相,就是真實相。實相無相,凡是真實的,都是沒有形相的。所以金剛經説:“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無相的。,才是真實的。那麼無相的究竟是什麼呢?就是自心的本體,如來藏心。

照見:

用慧眼來觀照自己的自性。正確地認識,明徹地看見自己的自性。

五藴:

色、受、想、行、識五種。

色:眼、耳、鼻、舌、身五根。

受:領受。通過眼、耳、鼻、舌、身五根領受色、聲、香、味、觸五塵。

想:轉念頭。由五根領受到五塵而產生出的種種妄心。

行:急水上打球,念念不停留。一個接一個的亂念頭時起時滅,沒有停歇。

識:就是分別。 分別那種種東西境界。

由於有了這色、受、想、行、識五種藴,積聚盤結在心頭裏,就使得人迷迷惑惑,把原來的真實心,智慧光,一齊遮蓋住了,這真心的清淨光明,也就顯露不出來了。

皆:

全。

空:

不包含什麼,不真實,不長久,無常。

用慧眼來看,有形之物必然消亡,都是不長久的,只是計量的尺度不同罷了。即使清淨之心,也是空的,無拘無礙,自由自在的。

佛的人生觀,就是要我們直麪人生。人生短暫,生命只在呼吸間。當苦來臨時,就化成苦;當樂來臨時,就化成樂。通過自身的刻苦磨礪,去得到心靈的安寧。

度:救度。

厄:災難。

度一切苦厄:就是救度一切眾生脱離苦難。

舍利子: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智慧最為第一。

舍利子是法號,就是舍掉自我私利的人。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相與空相沒有分別、空相與色相也沒有分別,色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色相。不要執着於色相,而看不到空相;也不要執着於空相,而看不到色相。

觀自在菩薩所講的是大乘佛法,圓通自在,空靈無礙,色空無二。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受、想、行、識也和色一樣,與空無分別。

諸法空相:

所有的法,都是空相。沒有分別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既然是空相,那麼也就沒有生與死、垢與淨、增與減的分別。

人的自性,本身就是空靈的,清淨無礙的。眾生迷惑,執着於一頭,自然不知其理。

是故:

正是這個空的緣故。

觀自在菩薩更進一步地向我們闡述一切皆空,這一玄奧的道理。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色、受、想、行、識這五藴也是空的。

無眼、耳、鼻、舌、身、意:

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也是空的。即六根清淨。

無色、聲、香、味、觸、法:

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也是空的。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即十八界也是空的。

六根界: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六塵界: 、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

六識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即這十二因緣也都是空的。

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空中自然沒有這十二因緣,也沒有這十二因緣役使。

法句經中釋迦説:

勤奮努力是不死的境界,懶惰懈怠是死境界。

勤奮努力雖死猶生,懶惰懈怠雖生猶死。

無苦、集、滅、道:

四諦也還是空的。

四諦:

苦:凡夫的現狀,病狀。

集:苦之原因,病因。

滅:覺悟狀態,健康相。

道:實現理想的方法,治療法。

無智也無得:

既然一切皆空,那麼智和得也是空的了。

去法我執,即把人生的最高追求慾望,也要空掉,不要執著。

以無所得故:

正是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得到的緣故。

只有明白了一切皆空的道理,本來就有的妙真如性,就會顯現出來。妙真如性,是眾生本身就具有,又何需得到?

金剛經説,無有少法可得。倘若有法可得,即著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就不是佛法。

只有破人我執,破法我執,把一切虛妄相破掉,心裏頭才湛然清淨,無拘無執,成就佛道。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掛:牽掛。礙:阻礙。

因為依照般若波羅密多的方法修行,所以不為物所拘,無牽掛滯礙。

沒有牽掛,也就沒有恐怖心理。

人只要有滯礙、有牽掛,就永遠無法擺脱苦惱的糾纏。

遠離顛倒夢想:

正確地認識真理,遠離一切錯誤想法和夢幻想法。

究竟涅盤:

究竟:畢竟,到底的意思。

涅盤:超越生死的境界。

開悟是人生的最終目標,因此盡形壽不懈怠,最終超越一切境相。

三世諸佛:

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

諸佛:一切佛。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無上的。

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覺,真正覺悟的人。

故知:

所以我們瞭解。

咒:即陀羅尼。真言,總持。總持:就是總綱。一法普現一切法,一咒普含一切咒。

大神咒:具有大神力的咒。

大明咒:具有大光明的咒。

無上咒:具有至高無上的咒。

無等等咒:具有無與倫比的咒。

能除一切苦:

它能除盡人心中的一切煩苦。

真實不虛:

是真實的,不是虛假的。

即説咒曰:

那麼,就讓我來讀誦咒語吧。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此四句是密咒,要絕對明確地譯出來是極為困難的,因此只需唸誦,不需翻譯。

如果強譯,可理解為:

覺悟,覺悟,正在覺悟,已經覺悟,就這樣成就了佛道。

波羅即到彼岸,波羅僧即已經到達彼岸者。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