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京劇“程派”藝術的唱腔魅力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7W

一、京劇藝術因何而起

京劇“程派”藝術的唱腔魅力

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佈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各地。

京劇吸取了各地的地方戲的特色,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地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的角色分為生旦淨末醜。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唸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

(一)京劇藝術形成之後出現的流派

1917年以來,京劇優秀演員大量湧現,呈現出流派紛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發展到鼎盛期,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梅蘭芳、餘叔巖。

流派紛呈,人才濟濟,是京劇鼎盛期的又一標誌。這一時期除楊派(楊小樓),以旦角劃分的梅派(梅蘭芳)、尚派(尚小云)、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外,旦角中還有筱派(筱翠花)及宋派(宋德珠)、張派(張君秋);老生行中的餘派(餘叔巖)、高派(高慶奎)、言派(言菊朋)、馬派(馬連良)、奚派(奚嘯伯)、楊派(楊寶森)、新譚派(富英);淨行中的金派(金少山)、侯派(侯喜瑞)、郝派(郝壽臣)以及50年代後產生的裘派(裘盛戎);小生行中的姜派(姜妙香)、葉派(葉盛蘭);老旦行中的龔派(龔雲甫)、李派(李多奎);醜行中的葉派(葉盛章)等。同期尚有眾多京劇表演藝術家,如生行中的王鳳卿、孟小冬、時慧寶、王又宸、李洪春、譚小培、李萬春、李少春、高盛麟等;旦行中的閻嵐秋、徐碧雲、朱琴心、趙桐珊、雪豔琴、新豔秋、章遏雲、金少梅、碧雲霞、琴雪芳、王玉蓉、言慧珠、童芷苓、樑小鸞、吳素秋、趙燕俠、杜近芳、陳永玲等;小生中的金仲仁、茹富蘭、程繼先;醜行中的郭春山、慈瑞泉、馬富祿、張春華等。

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京劇“程派”藝術的唱腔魅力

(一)“程派”藝術的唱腔美

我唯獨最愛京劇的旦角這一行當,有著名的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在這其中我最喜歡程硯秋的“程派”藝術。他的“程派”唱腔雖説缺少亮度,但他充分利用頭腔共鳴和喉腔共鳴,這一點內行稱其唱法為腦後音,他是全憑丹田之氣往上提,然後結合頭腔共鳴和胸腔共鳴,催生動帶,用氣息振動聲帶發出來的聲音。聽這個聲音有些發悶,不亮堂。程硯秋擅長演悲劇,悲劇,尤其是他的“程派”其本上是用低腔。他的聲音聽起來並不高,他就利用低腔來表現悲劇的情緒,他的低腔和其他演員的低腔還不一樣,別人的一聽就特別有亮度,但他的低腔聽起來卻是低幼幽、婉轉。他的慢板戲聽起來十分清淡、素雅,一點也不浮不躁,他把低腔唱起來之後,可以説是一波三折,若段若續,聽起來不絕如縷,給人的感覺像是壓抑的,不太舒服,沉悶不堪,悲情色彩湧上心頭,他的唱腔聽起來像是空谷傳響,從幽谷裏傳出來,字字珠璣,讓人越聽越壓抑,這便算是達到預期的悲劇效果了,給人委婉曲折,可以説是如泣如訴。就是蘇東坡《赤壁賦》裏所説的那樣:“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但總結起來便是那“幽咽婉轉,低迴空靈”的唱腔特色。

(二)“程派”藝術的悲情美

“程派”較其他的流派特色鮮明,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程派”善於演出悲情劇目,而且悲情劇目佔位多數,其中有一部名叫《春閨夢》的劇目,劇目參用杜甫和陳陶的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漢末,軍閥混戰公孫瓚與劉虞相爭,各徵百姓從軍。壯士王恢與妻張氏新婚不久,即被徵入伍,未幾中箭戰死。張氏在家懸念,積思成夢,夢夫回家團聚,正在繾綣之時,戰火又起,驚破鴛夢。劇情表現了不義的戰爭給尋常百姓帶來的悲慘痛苦。這段我看過,張氏思夫心切,不免思念,在夢中與丈夫相遇相訴,讓人不免身臨其境。這齣戲的唱詞,先是描摹張氏滿懷深情,思念徵人,想象着丈夫艱苦的軍中生涯:可憐負弩充前陣,歷盡風霜萬苦辛,飢寒飽暖無人問,獨自眠餐獨自行。她也在知道,軍旅中有袍澤為伍;但遠離了家人,畢竟飢寒飽暖無人關懷,豈不如獨自餐宿,齲齲獨行一般。思念至此,牽掛愈甚。“可曾身體蒙傷損,是否烽煙屢受驚?”殷切的思念增加了意緒的怨念。於是“終朝如醉還如病,苦依熏籠坐到明,去時陌上花如錦,今日樓頭柳又青,可憐儂在深閨等,海棠開日我想到如今。”想到青春的流逝,不免更勾起滿腔的怨艾。“畢竟男兒多薄倖,誤人兩字是功名,甜言蜜語真好聽,誰知都是那假恩情”徵人沒有音信,張氏誤認為是男兒薄倖、虛情假意,可悲的是,她所抱怨的丈夫被封無情。而是此時已經命亡異域,在不能傳書存問了。這就進一步增加了觀眾對這對年輕伉儷的同情和憐憫。這齣戲把程派戲的細膩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唱腔用在這裏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字字珠璣,讓人越聽越壓抑,這便算是達到預期的悲劇效果了,給人委婉曲折,可以説是十分具有代表性了。這種幽怨的美感確實讓人久久不能釋懷,彷彿就成了那主人公似的。

三、程派”戲中的處世道理

(一)“程派”藝術的喜劇美

在眾多程派悲情戲中都是讓人悲其苦悶,哀泣傷悲的,但唯有《鎖麟囊》這齣戲是一出程派喜劇,這不免讓人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新鮮感,這也是我最喜歡這齣戲的原因之一。《鎖麟囊》是京劇青衣程派代表作,由著名劇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編劇,程硯秋創演,內容取自《劇説》中一個小故事,講述了一個善良的富家小姐,在富貴無常的人世中,如何因當年的仗義助人而得報恩和救助的感人故事。這齣戲我全部看完過,一共分為六折,分別是選粧奩、春秋亭、歸寧、朱樓、三讓椅、大團圓,我最喜歡春秋亭和大團圓這兩折戲。

春秋亭這一折中將主人公薛湘靈的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結婚當日,花轎在中途遇雨,難免要去避雨薛湘靈便暫至春秋亭躲避;此時又來一花轎,這花轎瞧着真是窮酸,正如劇中丫鬟梅香所吐槽的那樣“紅不紅,黃不黃,紫黃花藍月白色”這簡陋的轎中便為貧女趙守貞,因感世態炎涼而啼哭。薛湘靈問清緣由後便發出這般感歎:“聽薛良一語來相告,滿腹驕矜頓雪消。人情冷暖憑天造,誰能(何不)移動它半分毫。我嫌不足她正少,她為飢寒我為嬌。分我一枝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忙把梅香低聲叫,莫把姓名信口嘵”。薛湘靈仗義疏財以鎖麟囊相贈,未留姓名,大雨停了雙方便各自散去。薛湘靈在這裏着實表現得讓人驚喜,觀者對她的印象難免是大家閨秀、固執,很難跳脱出這個固有印象,但沒想到的是正是這樣的一個富家小姐伸出手幫助救濟貧苦百姓,讓觀者對其性格色彩有了多方面的見識理解。“這都是神話憑空造,自把珠玉誇富豪,麟兒哪有神送到?積德才生玉樹苗。小囊兒何足道,救她飢渴勝瓊瑤。在她看來,珠寶雖然珍貴,但眼前人於貧困中難堪,救人心切,內心深處的善良與悲憫,讓她憐貧濟困,同時也沒有絲毫實施舍與人的傲慢於偏見,讓人覺得很舒服,不讓受濟者有人格高低的差別感這句中也體現出了薛湘靈的另一方面色彩反差,祭貧救人於困難。從唱腔上來説這一處華麗而大氣,酣暢爽快的流水板讓聽者有了視聽上的愉悦快感。

又到了我最為喜歡的的大團圓這最後一折“這才是人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柳暗花明休蹄笑,善果心花可自豪,種福得福如此報,愧我當初贈木桃。這是薛湘靈對當初濟貧救人的總結,這也是趙守貞知恩圖報的結果。薛湘靈的善良是慷慨解囊,並且施恩不望報。同時也要表揚趙守貞的知恩圖報,正是因為薛湘靈的慷慨解囊才擺脱了窮困潦倒的生活,雖然恩人當初沒有留下名姓,但她把這恩情銘記於心,永遠惦念着恩人的恩情,這也是這部劇的動人之處,讓觀者不禁感觸良多。這一處的唱腔我最為喜愛,確實是少了平日裏“程派”悲情戲的苦悶,更多的是喜出望外的感覺。我尤其喜歡的是薛湘靈經歷顛沛流離、淪為幫傭、回首繁華感悟人生的一段唱“一霎時把七情俱已味盡,參透了酸辛處淚濕衣襟,我只道鐵富貴一生鑄定,又誰知人生數頃刻分明,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塵,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他叫我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不絕如縷的幽怨,哀而不傷,感懷傷逝而又柔情似水的的唱腔,配以特有的眼神、身段、步法、指法、水袖功夫,細膩而富有層次地刻畫出人物情緒的變化。這段唱幽咽婉轉,把薛湘靈遭遇人生變故後的五味雜陳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回味無窮。一番劫難,讓湘靈徹悟富貴無常,世事多變。富貴時不驕矜,落難時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而是自我反省,坦然面對人生的低谷,這樣的薛湘靈穩重大方、可喜可敬,不失大家閨秀的風範。

(二)程派藝術帶給人的藝術感知

看這出《鎖麟囊》不光是視聽上的愉悦和爽快,它也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就像薛湘靈曾經慷慨解囊贈予鎖麟囊時的仗義疏財,趙守貞的知恩圖報才有了大團圓是的皆大歡喜。京劇藝術的美不是單一的,他是多方面的,它讓人能愉悦身心,感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為人處世的道理,着實讓人受益匪淺。一出《鎖麟囊》,表達了現代人的審美樂趣,啟發了觀眾對現實生活的聯想和想像,感受劇中人的悲歡離合的同時也體悟人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齣戲就是這朵花,看它的人有熟人有生人,但它永遠不變,它的美似乎是永恆的,等着我們這些人去欣賞,去感知,很直觀的體會到到京劇藝術帶給人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