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國小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多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一

在設計本課教案時,我就一直在想:如果學生上完《觀潮》,只瞭解了錢塘江潮是怎麼回事,那麼這堂課就成了地理課。語文課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應該只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應該藉助課文內容,設計各種語言訓練的情境,千方百計地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因此,這堂課的教學設計,我們比較注重課文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例如:對課文中的新詞,我改變了以往一開始先集中教新詞語的做法,而是滲透在讀課文的過程中,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有機地讓學生進行理解。在讀完課文後再讓學生根據意思説出詞語,然後通過朗讀讓學生加深記憶。這樣教學詞語不僅節約時間,也十分有利於學生對詞語的積累。如以下練習1:

本文中,作者運用了許多精彩的語句描繪了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為了讓學生能將這些好詞佳句進行積累並能恰當運用,設計這樣的練習題,即老師説詞語的意思,學生接是什麼詞語。

⑴形容人的説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人聲鼎沸。

⑵風和浪都很平靜──風平浪靜。

⑶形容水面遼闊,遠處水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⑷形容同時出發,同時前進──齊頭並進。

⑸山上的巖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山崩地裂。

⑹形容氣勢很大──浩浩蕩蕩。

(這個複習詞語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詞義的理解,有比賽的形式進行,更能激發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詞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因此我又設計了以下練習2: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可潮來時,卻(),潮水聲猶如(),海堤上儘管(),但竟聽不到他們在説些什麼,漸漸潮過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這一設計由於不是課文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靈活運用學到的詞句,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從實際的教學效果看,這個練習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以讀書為主 篇二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要以讀為本”。因此在閲讀教學中,主要以讀書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引導學生展開品讀、探究,理解課文內容,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同時注重朗讀指導,採用多種朗讀形式指導學生朗讀,高年級較適合的方法是“默讀”,默讀有助於思考,讀思結合。將朗讀與評價相結合,有機地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使朗讀取得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還出現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將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研究,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總結出更好的教學方法,把複雜的語文教學工作做得更好,更全面。但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三

這篇課文是“走進西部”這一主題中的第二篇課文,而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所述的內容很好理解,但對於“西部”這一概念不是很瞭解,學習這篇課文時,我課前讓同學蒐集有關西部的資料,上課時,在講解課文的同時,交叉所蒐集的資料,如講有關西域的使者的故事,我國傳入外國的文化,外國傳入我國的文化等,同學興趣很濃,激發了同學對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瞭解的興趣,和對西部的熱愛,而且有些同學課後還興致勃勃地找到老師問這問那。

我感覺,這種充沛利用教育資源發揮其作用的方法很好。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四

今天聽了王香玉老師的一節《鯨》,《鯨》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説明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學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很感興趣,但如何避免將常識性課文上成常識課,是設計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這節課時,王老師注意到了各個環節的連貫性,和每個環節的設計目的。因此,本課的教學比較順暢,比較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1、本課教學設計貫徹了新大綱精神,體現了創新教學思想,打破了“串講串問”、繁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格局,順應了語言文字表達思想的基本規律,展示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創新的過程,突出了語文學科的特色,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了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探究,在讀中創新。

2、在教學的開始,教師設計了一個小故事,讓學生從故事中去找鯨是哺乳動物的理由。然後我讓學生理清課文思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解決問題“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鯨的特點的?”然後我板書了課題《鯨》,學生找出答案後,我相機板書“形體、進化、種類、食物、呼吸、睡覺、生長”。

3、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即理解、積累、運用語言。隨着年級的升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更是教學的重點。而理解語言的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把對課文內容的領會表達出來,即從表達和運用來看理解,僅滿足於學生對個別字詞的理解是不夠的。因此,教師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在全班交流完後,老師提問,你們願不願意當解説員,為前來參觀的客人介紹鯨的生活習性?這個環節,就是一次開放性的口頭作文訓練,同時,它又是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發展學生的個性的一項分層訓練。這項訓練在落後生看來,就是對課文內容的複述;而對於中上等學生就是將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語言的一項創造性的複述;更高層次的學生,則能創造性地融入課外知識進行説明,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發揮。

當學生對鯨的各個方面有了充分了解後,教師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方面在小組內進行交流。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他的學習成果。如,演一演、讀一讀、畫一畫、講一講等,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特長,也使學生理解的更透徹,體驗也更深。

然後,讓學生看相關的影視資料,跳出課文,根據圖片理解作者所使用的説明方法。

國小五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五

葉老的教育思想給我以深刻的啟示,讓學生在閲讀教學中領會到寫作技巧,並用學到的知識去寫作,逐步提高,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結合閲讀教學,找準契機滲透寫作指導,才能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圖書館裏的小鏡頭》這篇課文不是敍事故事,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然而卻是一篇很好的學習寫作的例文。

一、從課文題目入手,滲透寫作指導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好一半文”,一個好的題目使文章增輝添彩,具有引人入勝的魅力。本文的題目就可以讓學生去思考生活中的小鏡頭有哪些?並推測課文會寫些什麼內容,表達怎樣的中心?讀後再理解作者所擬題目的精妙。在多次的引導點撥下,學生就會從閲讀中學會和積累各種擬作文題目的方法,運用到寫作中去,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分析人物形象,滲透寫作指導

閲讀教學是一種感悟。閲讀是一種能力,寫作也是一種能力。感悟需要一定的條件。學生光靠朗讀並不能解決感悟問題。必須由教師創設一種思維的路徑,由學生自行探究、經歷體驗,才能悟到。所以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探究:給你印象最深的事什麼?你體會到什麼?為什麼這樣的句子你喜歡?等問題。有了這種經歷,內化為一種技能、素養後,學生自行寫作時便能老馬識途,輕車熟路。

閲讀教學是一種積累。語文能力是要靠積累的,閲讀教學更是語文能力積累的一個主要源泉。從讀中,從感悟中,從別人的示範中,從比較鑑別中,從嘗試實踐中,都可以積累語文能力。教學中,我通過大量的引讀,集體品讀,讓學生感悟到作者的精妙絕倫的寫法,領會到寫作時抓住人物的神情、動作、以及各自不同的特點,領會到寫作時除了場面描寫,還能細節描寫等等。閲讀的積累不僅對提高閲讀能力有好處,與寫作所必須具備的文化底藴積累也是一致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閲讀教學是一種示範。這種示範作用可以使學生見識文章思想精神的高度,形式的多樣性,感受漢語表達藝術的極致高度,為學生的閲讀心理和寫作心理建立一個發展平台,為學生的思維表達做出了實例示範。在教學中,我讓學生仿照課文寫法當場寫一寫,就是要模仿作者的寫作方法,讓文本起到寫作技巧的示範,起到模擬實踐的示範。其教學過程還能體現:師者現場實踐、現身説法的示範;學生嘗試實踐運用的示範。

學會抓住人物細節進行描寫,生動地刻畫人物,有助於使人物形象鮮明豐滿,更好地突出主題。而學生往往缺乏這項基本功,人物寫得無血無肉,讀來索然寡味。兒童學習任何一種本領,掌握任何一種技能,形成任何一種能力,總是從模仿開始,模仿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習環節。我充分利用教材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幫助學生體會、學習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抓住細節去描寫人物,表現人物性格品質的,是怎樣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去突出主題的。

現行語文教材中的課本,無論是在立意選材,謀篇佈局,還是在遣詞造句,表現手法方面都還有許多地方對學生的習作起着示範作用。只要能做到在教學中讀寫結合,點化學法,以讀導寫,讀中學寫,仿中求新,就會逐漸改變學生怕寫作文的狀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

批註式閲讀抓得不實 篇六

批註式閲讀教學,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掌握閲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深入理解能力,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本學期我抓得不夠實,中下等生批註得很膚淺,不夠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抓好孩子們的批註式閲讀能力的培養。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篇七

1、課文簡説。

《新型玻璃》是人教片僅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緊扣一個“新”字,分別介紹了夾絲網防盜玻璃www本站uawen.本站cn,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它們在現代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鼓勵人們運用新的科學技術創造更多的新型玻璃。

2、教學目標。

a,正確,流利 ,有感情 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介紹的5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b,瞭解迅速發展的當代科技及其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積極性 和為科技事業的發展進步而勤奮學習的自覺性。

c,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語文課題組的課題)(教研專題)。

3、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介紹的5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2)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4、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初步學會運用簡單的説明方法。

5.教學措施與方法以及教學的成功與不足。

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和教研小專題以及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採運了以下教學方法。

(1) 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在課前,我首先深挖教材內容,根據教材內容,佈置學生蒐集有關新型玻璃的資料,瞭解現實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廣泛應用,以擴展知識,開闊視野,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我自己也製作了相應的課件,比如:閲讀方法的指導,課外練習的設計等,課件雖然簡單,但針對性很強,每進行一個教學環節時,當展示出相應的課件時,學生便一目瞭然,通過課件學生很快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更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避免了沒有章法的教學現象,從而使課堂教學順利而有序的進行。

(2)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在認識第一種新型玻璃時,我着重利用課前設計的思考題,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讀的方式瞭解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在這個環節中,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用途,我又採用了“朗讀“和”自述“的方式,朗讀既體現了以“讀”為本的教育理念,又藉機檢查了學生朗讀課文的能力。採用“自述”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充當新型玻璃的角色,以第一人稱進行自我介紹,進行比較全面,深入的瞭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從而感受到高科技產品在先代化建設中所起的作用。採用“自述”的目的之二就是: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展示學生的才華,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目的之三就是讓學生從小樹立自我推薦的意識,從而使自己有用武之地。當進行到這個環節時,學生展示自我的積極性非常高,而且自述的方式也不同,大部分同學語言詼諧幽默,自述的內容條理清楚,層次分明,表情豐富,動作大方,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出乎了老師得意料,可見孩子的潛能是深不可測的,只要教學方法恰當了,學生的潛能是毫無保留的被挖掘出來的。還有在學生“自述”的過程中,我以主持人的角色引導學生表達和傾聽,使説與聽互動,講與評結合,從而促使了學生把認識事物,學習語言和發展思維結合起來。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學習效率有所提高,給課堂增添了色彩。

不過(當然)每講完這樣的課時,總會留下許多遺憾。比如:第一,心理素質還有待提高,由於心理素質不過關,所以倒至自己怯場,緊張,一緊張,個人的思維首先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自己的教學機智也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自身所擁有的教學資源也不能被充分的利用起來,更不能輕鬆自如的駕馭教材,駕馭學生,課堂上時不時的出現語無倫次的現象,教學思路不太清晰的現象,一句話很想一次就説的清楚、明白,但説了好幾遍都沒有説清楚的現象,板書時,手抖得厲害等現象,課下總使自己有一種尷尬而無耐的感覺。所以,在此,我要感謝學校有關領導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鍛鍊自己的機會,因為通過本次活動,至少找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不足,學習了同行的教學優點,和教學經驗

第二。設計的教學內容,有一部分沒有進行,下課時間就到了,這説明課前備課時,有些細節自己考慮不周密,比如:板書,完全可以製作成課件,學生交流完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後,以動畫的形式,把板書一步一步展示出來,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大大節省了時間,在節省下來的時間裏,還能搞點其他內容,比如,認時説明方法,感悟運用有關説明方法的好處:讓學生展開自己想象的翅膀,説出自己心中的綺思妙想等,雖然現在不太強調完整的課堂教學,但是人和人的想法和看法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