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羅馬帝國衰亡史簡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39K

羅馬帝國衰亡史簡介精品多篇

羅馬帝國衰亡史簡介 篇一

英國十八世紀史家愛德華吉本,於遊歷羅馬城廢墟時發思古幽情,遂窮畢生之力,勾勒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其著作上起羅馬帝國早期兩安東尼朝的黃金時期,直迄東羅馬帝國毀於異族之手,舉凡此1000多年的變幻風雲,無不盡收筆下,精彩生動,充滿洞見,堪稱如椽巨筆。六卷本《羅馬帝國衰亡史》自著竣至今已經200餘年,吉本時代的典雅文風和宏闊精神為現代的拘謹和功利所橫絕,西方史學界再無能望其項背的著作問世,使這部煌然鉅著終成聲遏行雲的絕響,如同莎士比亞戲劇一樣再難複製,後人引為一歎之餘,備加珍惜和推崇。而今,舉觀西學經典,雖繁如沙粒,能與《羅馬帝國衰亡史》比肩而立的,寥然無幾。西方人每言及昔日榮光,必稱羅馬;每言及羅馬,必稱此書。可想見其在西方的地位。

羅馬帝國衰亡史簡介 篇二

六卷本《羅馬帝國衰亡史》自著竣至今已經200餘年,吉本時代的典雅文風和宏闊精神為現代的拘謹和功利所橫絕,西方史學界再無能望其項背的著作問世,使這部煌然鉅著終成聲遏行雲的絕響,如同莎士比亞戲劇一樣再難複製,後人引為一歎之餘,備加珍惜和推崇。而今,舉觀西學經典,雖繁如沙粒,能與《羅馬帝國衰亡史》比肩而立的,寥然無幾。西方人每言及昔日榮光,必稱羅馬;每言及羅馬,必稱此書。可想見其在西方的地位。

國內譯本

《羅馬帝國衰亡史》是最早進入中國學界視野的西方經典著作之一,然則因為其篇幅龐大,迻譯困難,大陸一直沒有全譯本問世,只有商務印書館出過兩卷節譯本,僅相當於全書三分之一。二十年來,大陸學界譯事繁榮,乃至惠及西學二三流的著作,而如《羅馬帝國衰亡史》這樣超一流的鉅著,竟付之闕如,通行僅為節譯本,大陸學者和藏書家一直引為遺珠之憾。今吉林出版集團推出的全譯本,譯文為台灣翻譯家席代嶽先生所作,席代嶽先生國文西文兼長,以迻譯《羅馬帝國衰亡史》為平生大願,並費十數年之功力,終遂此願。席代嶽譯筆優雅樸素,頗有古風,足以傳神吉本之風骨。同時本書業經大陸學者進行了嚴謹校勘,臻於完善。合海峽兩岸之力,一代偉大史著的中譯本終成完璧,大陸學者和藏書家終於等來遲到二十年的喜訊。

羅馬帝國衰亡史簡介 篇三

沒有《羅馬帝國衰亡史》,西方史學界將光華黯淡;沒有《羅馬帝國衰亡史》的完整中譯本,中國大陸翻譯界將引憾含羞;而作為一個有文化的人,藏書中沒有一套完整版的《羅馬帝國衰亡史》,書櫃又怎能向他人展示和誇耀?本書中不僅記述了羅馬帝國由盛而衰、直至最後滅亡的經過,而且還涉及到了波斯、匈奴、日耳曼各部族、阿拉伯帝國以及土耳其帝國的歷史。把這樣一部持續年代久遠、涉及國家眾多、空間範圍廣闊、而且史事紛繁複雜的通史之作寫得如此提要鈎玄、井然有序,如果沒有善於掌握全局和駕馭史事的高超才能,那是絕對不可想像的。當時考古學尚不發達,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是依賴於文獻,吉本不採納第二手的文獻,基本依賴於同時代的文獻,並做了大量的考證工作,所以他這部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文字嚴謹

根據現代的科學研究考證方法,吉本的作品也有許多沒有非常確切依據的地方,但對當時的歷史學來説,吉本的這部著作是一個飛躍。經過兩個世紀,雖然有沒有確切依據的地方,但幾乎無法找出有真正證實是錯誤的地方,現代的考古發現,有許多地方是當時不知道的,可以補充這部作品,但還沒有一個發現指出這部作品有錯誤的地方,有的地方吉本由於沒有材料是假想的,但現代的發現恰恰證明當時吉本的假想是正確的。

吉本寫這部作品時不是用論文的形式,而是用文學的形式寫的,因此可讀性很強,雖然現在有許多新的發現和論文,但這部作品仍然被許多人喜歡閲讀,雖然他的語言有些古老。

視角獨特

這部作品之所以被稱為“現代”的歷史著作,是因為以前的歷史學家都是根據宗教的觀念描寫歷史,而這部著作是第一次根據政府、文化、社會等各方面來描寫歷史,對基督教的歷史描述也非常客觀,因此受到當時人們的許多非議。在第一卷第15章的末尾一段,他充分表現了他的諷刺和幽默,他對基督教歷史的懷疑態度,他是這麼寫的:

我們怎麼能原諒那些異教徒的哲學世界如此忽略全能的上帝呈現出的那麼多明顯的證據呢?不是對他們的理智,而是對他們的感覺。在基督和他使徒的時代,他們宣講的教義被無數的奇蹟所證實,跛足可以走路,盲人可以看見,病人被治好,死者可以復活,魔鬼可以被趕走,自然法則經常為教會服務。但是精明的希臘和羅馬人閉眼不看這些奇蹟,全力關注平常的生活和研究,沒有理會這個世界除了現實政府還有精神的領袖。在泰比利烏斯時代,整個地球,起碼是整個羅馬帝國的所有省份,有三個小時的時間被超自然的黑暗所籠罩。即使是這種應該刺激人們好奇和對神畏懼的事件,在這個科學和歷史的時代也沒有引起關注。這件事發生在小塞內加和老普林尼在世的時間,他們一定受到這件奇蹟的影響,或者是被以前記錄所影響,這兩位哲學家勤奮地記錄各種自然現象,地震、隕石、彗星、和日食,以及所有他們收集到的現象。但他們兩人都沒有提到這件從創世以來人們眼中最大的奇蹟。只有普林尼在他的其中一章中提到愷撒被謀殺時,太陽暗淡無光,而且肯定不是他那時代經歷過的,耶穌受難時,曾被絕大部分後來的詩人和歷史學家提到過的那次日食。

很明顯,吉本想表達在聖經新約中提到的那次耶穌受難時發生的,“從正午到申時,大地全被籠罩在黑暗之中”,實際上根本沒有發生。但當時他不敢直截了當地説,只能用隱喻諷刺的口吻,説明古代羅馬史中根本就沒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