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寓言故事的成語(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寓言故事的成語(新版多篇)

關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篇一

【楚人渡河】

楚國人準備偷襲宋國,進軍的線路是打算渡過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國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舉獲勝。

楚國經過周密謀劃,先派人到澭河邊測量好水的深淺,並在水淺的地方設置了標記,以便偷襲宋國的大部隊能沿着標記順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漲,而楚國人並不知道這個情況。部隊在經過澭河的時候依然照着原來作的標記渡河。加上又是夜間,結果,士兵、馬匹大批地進入深水、漩渦,使楚軍措手不及。他們被湍急的澭河水攪得人仰馬翻、驚駭不已。漆黑中,澭水裏人喊馬嘶、一片混亂,簡直像數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這樣,楚國軍隊被淹死1000多人,僥倖沒死的也無法前進,只好無功而返。

先前,楚國人在設置標記的時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河水不漲,他們是可以依照標記渡河的。可是後來,情況變了,由於河水暴漲,水位升高了許多,而楚國人在不瞭解變化的情況下仍按原來的線路渡河,當然只能慘敗。

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應該隨着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人們必須隨時根據新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就會吃虧、跌跤。

寓言故事的成語【精選3則 篇二

【成語故事】楊朱特地請老子到家裏請教問題,老子給他將各種各樣的為人,聖人都是看心智的而不是看外表,凡人則看中人的外表。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都是蛇身人面,牛頭虎鼻,沒有人的外表。而夏桀、殷紂、魯桓、楚穆這些人面獸心的傢伙危害人間。

【釋義】面貌雖然是人,但心腸象野獸一樣兇狠。形容為人兇殘卑鄙。

【出處】夏桀、殷紂、魯醒、楚穆,狀貌七竅皆同於人,而有禽獸之心。 《列子·黃帝》被髮左衽,人面獸心。 《漢書·匈奴傳贊》

【成語示列】大蟲見了“獸麪人心”的既不敢傷,若見了“人面獸心”的如何不啖。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回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魏國一農民鋤草時發現一塊玉石,拿回家請鄰居鑑定。鄰居知道是寶石就騙他不是吉祥之物,讓他放回原處,自己則偷偷拿回家裏,擔心獲禍或獲罪,就進獻給魏王。經鑑定為無價之寶,魏王一高興就賞他很多金銀珠寶。

【出處】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唐·魚玄機《贈鄰女》詩

【解釋】無法估價的寶物。指極珍貴的東西。

【成語示例】

◎在各校損失的珍貴資料中,如清華大學關於中國近代史檔案的資料、北京大學關於中國地質的資料等均是無價之寶。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説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裏。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説:“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拓展: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係到寓言的未來。中國曆來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範圍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人們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

寓言故事的成語 篇三

寓言故事中的成語:愚人食鹽

從前,有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熱情地款待他,請他吃飯。可是他嚐了幾樣菜餚以後,都覺得味道太淡,不好吃,難以下嚥。

主人聞過即改,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請他再嘗。果然,這些菜加了鹽之後,味道十分鮮美,頓使他的食慾大增。為此,愚人在私下裏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後來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點鹽,就變得這麼可口耐嚼。如果我能多吃些鹽,那味道不就會更好了嗎?”

於是,這個愚蠢的人在回到家裏以後,就什麼東西也不吃,一天到晚總是空着肚子拼命地吃鹽。這樣一來,他不僅沒能吃出鮮美的味道,反而把正常的味口也吃敗壞了。美味的鹽最終竟成了他的禍害。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幹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寓言故事中的成語:東坡畫扇

蘇東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時,有一次一位綾絹商人告一個制扇匠人欠他兩萬綾絹錢不還。匠人説:“前不久他父親死了,花了一筆錢。今年杭州連日陰雨,天氣寒冷,沒有人買扇子,我一時拿不出錢來還帳。”蘇軾想了半天,讓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來,挑出二十把摺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筆,在扇面上題字、作畫,然後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賣。匠人剛出衙門,扇子就被搶購一空,每把一千錢,正好夠還帳的。

四十五歲時蘇東坡在監獄被關了一百天,幸好皇帝特赦才被放出。後來他在一片雜記中説:“我從小就不喜歡殺生,可是也沒有完全斷絕過。近年來開始不殺豬羊了,可是生性喜歡吃蟹蛤,免不了有時要殺。去年得罪被關進監獄,開始以為不能脱身了,不想後來獲得倖免,於是從此不再殺一物。有時買來蟹蛤,都放進江中。雖然知道蛤在江裏活不了,可也許有個萬一吧。即使活不了,也比在鍋裏受煎熬要好得多。我並沒有什麼別的想法,只是因為自己也經歷過了患難,和在廚房中的雞鴨沒有區別,不想再因為口腹之故,使生命受到這無窮無盡的恐懼。只是恨自己不能忘記美味,有時買死的蟹蛤來吃。”

“東坡畫扇”比喻關心百姓疾苦。

關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篇四

【貴在認真】

封疆官吏出任長梧的地方官。不日,他碰到孔子的學生子牢。三句話不離本行,他與子牢探討治理地方、管理長梧的方法。

古時封建官吏被百姓尊稱為封人。封人和子牢談得很投機。他講到自己的治理經驗,認為處理政務絕不能魯莽從事,管理百姓更不可簡單粗暴。

從治理之道又談到種田之道。封人説自己曾種過莊稼。那時,耕地馬馬虎虎,無所用心,果實結出來稀稀拉拉;鋤草粗心大意,鋤斷了苗根和枝葉,一年幹下來,到了收穫季節、收成無幾。

聽了封人的講敍後,子牢很關心地打聽他以後的狀況。

封人吃一塹長一智,總結自己種田的教訓,第二年便改變了粗枝大葉的態度。他告訴子牢,從此開始深耕細作,認真除草,細心護理莊稼,想不到當年獲得好收成,一年下來豐衣足食。

有了種田的失敗和成功,封人悟出一條道理,做任何事都貴在認真。現在他出任地方官,便守住這條做人的準則。子牢常常拿封人的事教育他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莊稼是這樣,幹其他任何事都是這樣。

只有認真負責,通過艱苦細緻的勞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認真是做好任何事情的保證和前提。

關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篇五

春秋末期,吳、越爭霸,越國被吳國打敗,屈服求和。

越王勾踐卧薪嚐膽,任用大夫文種、范蠡整頓國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使國家轉弱為強,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連續七次向越國求和,文種、范蠡堅持不允。夫差無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營中,信上寫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獵狗沒有用處了,就被殺了煮肉吃;敵國滅掉了,為戰勝敵人出謀獻策的謀臣沒有用處了,就被拋棄或剷除。兩位大夫為什麼不讓吳國保存下來,替自己留點餘地呢?” 文種、范蠡還是拒絕議和,夫差只好拔劍自刎。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羣臣時,發覺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范蠡投湖自殺了。可是過了不久,有人給文種送來一封信,上面寫着:“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種此時方知范蠡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説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種,臨別留下佩劍一把。文種見劍鞘上有“屬鏤”二字,正是當年吳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殺的那把劍。他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范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鳥盡弓藏的含義:飛鳥射盡,打鳥的彈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寓言故事的成語 篇六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説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裏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曲突徙薪:把煙囱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説話做事前後牴觸。

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説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