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1W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多篇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篇1

實踐時間:_.9.20--_.9.30

實踐地點:__村寶德書院

實踐主題:大學書院手拉手,城陽高密心連心

實踐成員:在隊長郭送帶領下,劉美,於青,李叢惠,尚勝男和康子悦共六名成員

實踐過程:

一、出發

7月20日上午九點手拉手義務支教隊濰坊小分隊六名成員在學校主樓前集合,在隊長郭送的的帶領下,大家踏上了前往濰坊高密寶德書院的道路,一路上大家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不知道未來的十天裏大家的生活起居怎樣,也不知道會和小朋友們擦出怎樣的火花······一個個問題在我們腦海排山倒海的出現。到達汽車北站坐上通往高密的汽車後,汽車不停的前進着,很快的,下午一點鐘左右我們便到達了高密汽車站,書院的李濟遠老師開着麪包車將我們帶到了目的地,李濟遠的妻子單美華老師在我們的宿舍等候我們,幫我們收拾行李,安排住宿,生活條件遠遠超出了大家的想象,老師替我們想得很周到,大家都很是滿意,心中充滿了感激······

二、歡迎儀式

收拾好行李,稍作休息後,下午三點半大家到達寶德書院參加由李老師和單老師以及書院的全體同學為我們準備的歡迎儀式,儀式上單美華老師介紹了手拉手義務支教隊和寶德書院的有關情況,李濟遠老師介紹了書院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所開設的課程以及對本次義務支教活動所做的安排,學生們進行了才藝展示併為每位支教老師準備了精美小禮物。這一儀式的舉辦,使每一位隊員的心裏充滿了感動······

三、高密市楊建華市長訪問

7月21日,支教隊員按計劃正式展開了教學活動,高密市委副書記、市長楊建華親臨寶德書院,詳細瞭解書院近況,對李濟遠老師夫婦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善舉以及大學生暑假下鄉支教服務表示感謝,對他們的義務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並親切慰問手拉手義務支教隊隊員。

手拉手義務支教隊自4月份暑期支教計劃啟動以來,支教隊的成員們廣泛調研、深入瞭解,與多所鄉村國小建立了良好的聯繫。經過數次會議的討論,結合當地需要和支教隊自身人員狀況,與甘肅、臨沂、棗莊、濟南、濰坊五地的國小確立了合作關係。_年暑假支教活動在這五所地方同步開設。

四、豐富多彩的課堂

六名支教隊員每次上課前都會認真進行備課,通過課內外活動,增強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豐富了他們的暑假生活。

每天清晨,手拉手義務支教隊隊員陪同學們進行晨訓,晨訓分為鼓號練習,跳兔子舞和體能訓練,既鍛鍊了同學們的協調性與身體素質,也拉近了同學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本次支教,除了開設書院原有的課程外,支教老師還開設了鄉土歷史,生活小常識,手工製作等特色課程,相比較而言,特色課程比常規課程更受學生歡迎。

支教隊長郭送在手工製作課堂上教大家怎樣使用雪花泥和太空泥,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用雙手在紙殼上粘出他們心中的圖畫,激發了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創作出色彩、內容豐富的畫面;硬筆書法課上,劉美老師教同學們書寫筆畫的要領,並用名人書法小故事啟迪學生,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生活學習態度;音樂課上,於青老師鼓勵學生自信歌唱,展現自我,並用ppt的形式讓大家對西洋樂器的形態和音色有了初步的瞭解,打破平常的課本教學方式,給小朋友不一樣的視聽感受;演講與口才課上,康子悦老師教同學們語言上的技巧並組織辯論賽,引起了同學們極大的興趣;生活小常識課上,尚勝男老師教大家一些基本的應急小知識。支教隊李叢惠老師在地理課上帶領學生們初步認識了世界。

手拉手義務支教隊隊員用心給同學們創造多彩的課堂,同學們在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中歡樂的汲取知識與能力。

五、莫言文學館之行

歡樂的時光總是流失的很快,很快一個星期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週末來到了,這個週末大家過的也是很豐富多彩。

7月26日,在高密市寶德書院李濟遠老師的帶領下,手拉手支教隊濰坊小分隊6名隊員和寶德書院的全體同學一同來到高密一中參觀莫言文學館,這不僅增加了大家對莫言先生的瞭解,也拓寬了大家的視野。

在前去參觀的路途中,寶德書院同學們和手拉手支教老師“各顯神通”,一路歡歌笑語。

在館內參觀過程中,李老師耐心為大家講解館內各部分的內容,讓大家受益匪淺。

參觀結束後,寶德書院學生將由手拉手支教隊老師指導製作的禮物獻給館長毛維傑的妻子朱老師,希望由朱老師轉贈給莫言先生,隨之進行了朱老師和手拉手支教隊隊長郭送講話和手拉手支教隊成員向朱老師提問與莫言與之相關問題等環節。

在莫言文學館館長毛維傑先生和館內全體工作人員的精心準備和周密安排下,參觀的所有環節按計劃順利完成。寶德書院李濟遠老師表示,該次活動是希望能增長同學們的見識,滿足手拉手支教隊成員對莫言先生的求知慾。

莫言文學館是高密的一個文化名片,莫言是高密人的驕傲,此次莫言文學館之行使大家的心靈都受到很深的感觸。

六、跟隨鄧輝老師學習剪紙

7月26日下午,寶德書院迎來了一位剪紙大師,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山東省剪紙學會會員、濰坊市剪紙協會理事的鄧輝老師。鄧老師給孩子們和手拉手義務支教隊的志願者們上了一堂妙趣橫生的剪紙課。

鄧老師從最基礎的剪紙手法開始教起,接着由淺入深,教授學生們如何用五邊形剪出形式各樣的窗花,邊講邊示範,一把剪刀在手中上衝下劃,隨着紙屑紛飛,不一會兒一朵漂亮的花朵就出現在你面前。初學的孩子們躍躍欲試,四處盡是咔嚓咔嚓的剪紙聲。經過努力,孩子們在剪紙課上非常認真地剪出了各種漂亮的圖案,收穫了動手創造的樂趣。

高密剪紙是山東省高密市漢族民間藝術三絕之一。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花草蟲魚、飛禽走獸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説、神話故事和戲曲故事,象徵性強,造型樸實誇張,粗獷中見清秀,拙樸中藏精巧,反映出獨到的民族審美觀。1994年高密被評為“全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其剪紙已被日本、美國、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及國內諸多民間藝術愛好者所收藏。

七、膠河邊散步,聽報告,會見微電影導演

7月27日一大早,在單美華老師和寶德書院裏幾位聽話的小姑娘的陪伴下,大家一起來到了馮家莊的膠河邊散步,大家一路歡歌笑語,談笑風生,邊散步邊拍照留念。

回到書院後中山大學王樂博士為隊員和學生做報告,他結合自己學習、工作和考研的經歷與體會,闡述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想要得到別人的尊重與重視,就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報告期間,同學們都很專注,透過他們的眼神,能感受到孩子們對外邊世界的好奇與熱愛,他們想要了解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他們也認識到了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報告結束後,隊員和學生都根據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對王博士提了許多問題,王博士一一耐心回答講解。

拍攝微電影《父親》的邱導演來到寶德書院和李濟遠老師交談,希望寶德書院學生能參加新微電影的拍攝,同時也和支教隊員進行了拍照留念······

八、最後的離別

時光飛逝,十天的支教時光轉眼即逝,7月30日上午,天空下着漂泊大雨,寶德書院舉辦了支教送別典禮,場面温馨感人,典禮上老師和同學們都進行了文藝表演,動情的歌聲,優美的笛聲,感人的發言,這一些使得老師和同學們的眼淚都是無法控制的,大家哭成了一片,台上台下瀰漫着不捨與淚水,在大雨中,學生們將隊員送往開往火車站的汽車,車中伴隨着啜泣聲,訴説着別離與祝福。

實踐感想:

在整個支教過程中,隊員們對自己嚴格要求,全隊每天晚上都要準時召開例會,交流當天工作情況和感受,總結得失,佈置下一階段任務;課堂中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文化素養,提高文化底藴,通過增加課外知識的講解,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真正使支教活動產生更大成效,並保證教學質量及我校聲譽。

關愛留守兒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多方面的配合與支持,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愛護,關心,幫助這些弱勢羣體,讓我們身邊的留守兒童得到健康成長。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篇2

前?

背景:

有這樣一羣孩子,當他們還在嗷嗷待哺時,父母就遠離家鄉,到遙遠的城市裏謀生餬口。很多時候,他們只能從電話中或者從偶爾寄來的匯款單中才能感覺到父母的存在。當別的孩子在享受父母關愛的時候,他們卻像孤獨的小草一樣生長。人們給了這羣孩子一個酸楚的名字——留守兒童。

當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近7000萬,他們的成長和教育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僅在今年全國_期間就有關於此問題的提案19件。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留守兒童是兒童中一個特殊的弱勢羣體,關愛留守學生,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共同構築起面向“留守兒童”的一套完備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營造一個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環境,對於家庭、學校和政府來説,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調查目的:

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我們小分隊選擇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這一主題。我們希望採用實地走訪調查等多種方式,儘可能多的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與問題進行探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建議。同時,我們希望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在留守兒童和社會之間搭起一座橋樑,讓他們看到社會温暖的一面,給他們一個傾吐自己內心的機會。再有,我們也希望這一突出問題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通過此次活動讓更多的人瞭解這一個需要被關注的特殊兒童羣體,使人們認識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後,我們希望能夠召集更多有愛心的人加入到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隊伍中去,而這也是我們這次活動最重要的目的。

調查方式: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採用多形式、從多角度、通過多渠道調查與分析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具體方式包括:

1、向不同人羣發放調查問卷來了解大眾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程度。

2、走訪農村村委會、留守兒童家庭等來進一步深入分析問題。

3、走訪政府相關機構,瞭解具體政策。

活動時間: 7月19日——7月25日 活動地點: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萬隆國小、廣安區協興鎮四新村

調查內容與分析:

廣安市位於四川東北部,地形複雜且多山。由於大部分農村地區交通不便,經濟落後,青壯年紛紛離家外出打工以維持生計。據統計,廣安市每年都有上百萬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而由此產生的農村留守兒童數量高達26萬。據廣安市文明辦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該市的留守兒童中僅有32%與父親或母親生活在一起。在父母雙雙外出務工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大多與祖父母一起生活,而在調查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等祖輩管理教育留守兒童的情況時,有80%的人認為教育管理比較吃力,有15%的人基本不管孩子的學習。該市的留守兒童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為此,我們選擇了廣安作為我們的調查地點。在廣安,我們重點調查了武勝縣萬隆國小、以及廣安區協興鎮四新村。

萬隆國小之行

武勝縣萬隆鎮國小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南大門萬隆鎮的中心,與重慶合川市燕窩鎮一河相隔,佔地15畝,校舍面積8000餘平方米,並於20_年全面完成了村小布局調整工作。萬隆鎮雖然處於國道212線與沿興路的交匯處,但全鎮15個行政村都屬於偏遠的山村,個別村離鎮距離近_公里。由於這些村地理位臵偏遠,經濟發展相對滯後,造成了大量農民工外出打工,於是留守在家中的孩子的教育管理就成了學校和社會所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僅萬隆鎮國小在校學生中,就有約50%的留守學生,還有一部分是父母雙亡的孤兒。他們有的是由爺爺、奶奶、外婆或外公監護,有的是由曾祖父母監護,有的是被寄養在親戚家中,還有的甚至是被寄養在老師家中。

我們對學校留校的部分留守兒童作了問卷調查及資料查詢,下面將情況敍述如下:

對留守兒童的調查問卷的分析:

我們集中調查了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萬隆國小五、六年級的35個在校學生,他們的年齡集中在_-13歲之間,父母打工的地點多數在外省。首先,這是由於萬隆鎮地理位臵偏遠,屬於經濟尚不發達的西部地區。人們的收入不高,家庭普遍比較貧困,有些農民靠種地已無法維持家庭的正常開銷,年輕力壯的人迫於生計外出打工以貼補家用。而廣東,深圳等地地處沿海,這些地方的經濟在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迅速騰飛,就業缺口大,機會多,因此西部人口大量湧入這些大城市,為城市化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其次,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在發展中也帶來了許多新問題、新矛盾。由於城鄉壁壘的存在,大多數農村孩子進城後,在户籍、教育、醫療等諸多方面與城市孩子有明顯差別,特別是許多大城市在農村孩子進入公辦學校的要求上設臵“高門檻”,使農村孩子進城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再有,打工子弟校的教學質量差,許多農民工認為這類學校普遍存在着教學管理不規範、教師流動性大和教學質量差等問題,而學費相對於家鄉學校要高,所以放棄讓子女進城就讀。最後,農民工由於受文化知識和技術等的限制,只能從事高強度、低報酬的體力勞動,無法維持城市生活中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沒有經濟能力攜帶子女。因此造成了一個社會現象,農民工與自己的孩子相隔很遠,見面次數很少,因此也就形成了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羣體。以上是我們調查的留守兒童的基本信息。

(一) 對留守兒童生活方面的問卷分析

在生活方面,留守兒童存在一些普遍的情況與問題。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普遍比較貧困,他們平時與(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由於特殊的家境,留守兒童學會了艱苦樸素,自立自強。

具體調查的情況及分析如下:

第一題的問題是:父母外出打工,你和誰生活在一起?其具體情況如“表1”:

住校

20%42%29%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第一題中,有42.86%的留守兒童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28.57%和親戚生活在一起,20%和其他人住在一起,8.57%住校。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大多集中在工地做工或者廠礦做工,工作十分勞累,閒暇時間也不多,沒有辦法照顧孩子,只有將孩子託付給他們的祖父母或是其他親戚照顧,以減輕負擔。

第二題的問題是:你多長時間與你的父母見一次面?其具體情況見“表2”:

第二題中有60%的留守兒童一年以上才能和父母見一次面,21%

的留守兒童一年左右與父母見一次面,19%的留守兒童半年與父母見一次面。

首先,這些孩子與父母相隔較遠,父母回家一趟不僅會耽誤工作,而且路上的車費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其次,留守兒童多在上國小,平時也有可靠的親戚等照顧,父母也非常放心,因此不經常回家與孩子相聚。

通過分析第三題,我們發現平時留守兒童的父母與他們電話聯繫時也非常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情況並給他們講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他們做人,偶爾也會提到在外打工的辛苦,以鞭策他們努力學習。這一題表明父母雖然人在外地,卻十分掛念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非常急切。

第四題的問題是:你認為最開心的事是?其具體情況如“表3”:

80.00%

60.00%

40.00%

20.00%

0.00%

和父母上網和朋友71.43%17.14%最開心的事

在第四題所調查的情況來看,在這些留守兒童眼中,有71.43%的孩子認為和父母在一起是最開心的事,11.43%的孩子認為看電視和上網是最開心的事,其餘的則認為和同學、朋友玩是最開心的事。可以看出留守兒童最渴望得到的仍然是父愛和母愛,經濟的困窘使他們很難與父母相見,但是卻割捨不了他們與父母血脈相連的親情。

第六題的問題是:每個月生活費是多少?其具體情況見“表4”:

第五題中大部分的孩子沒有零花錢,第六題中大部分的留守兒童每個月的生活費在_0元左右。原因之一是留守兒童絕大多數是出自貧困家庭,平時就養成了把錢花在刀刃上

的好習慣,原因之二是他們多出自農民家庭,家裏或多或少都有分地,很多糧食蔬菜可以自給自足。原因之三是父母打工不易,工資也不高,寄往家裏的錢有限。

在第七,八題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的留守兒童雖然缺少父愛和母愛,生活也十分的拮据,但學習十分刻苦,很聽老師的話,碰到不懂的學習難題會向老師或同學求助。在我們的調查中,絕大多數留守兒童堅信只有讀書才是唯一出路,只有用知識創造財富才能真正改變家庭的狀況。所以孩子們對學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刻苦鑽研。以上是對被調查的對象的客觀條件的一個總體概述。

(二) 對留守兒童學習情況的問卷分析

在學習方面,留守兒童也存在一些普遍的情況與問題。,父母及監護人在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受限,造成孩子的學習無人監督;其次,留守兒童正處於心智成熟期,自控能力差;再加上農村教育水平的低下,造成了孩子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成績平平。但是大多數留守兒童還是希望通過學習來改變家庭的現狀。

我們來看調查問卷的第9、_題。第9題問:如果考試沒考好,大多情況下,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在所給的四個選項中,留守兒童的選擇用“表5”表示如下:

自己本來就

不行

26%自己平時不夠努力54%家長的指導

14%

從這個餅狀圖,我們可以看到選擇自己平時不夠努力的留守學生佔54%,選擇自己本來就不行的佔26%,選擇沒有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佔14%,而選擇其它原因的佔6%。大多數學生認為學習不好是自己沒有盡力,這跟他們生活的實際環境有關。原因有三點,其一,他們都沒有生活在父母身邊,多由(外)祖父母或者親戚照顧。打工父母對孩子的整體期望值太低,留守兒童的家庭一般比較貧困,父母多數希望孩子在完成9年義務制教育後就外出打工,貼補家用,減輕家庭負擔。其二,(外)祖父母多是年齡較大的老人,思想觀念老化,認為如果讀書不行還可以選擇務農,而且他們也很溺愛孩子,所以就沒有認真督促孩子學習,造成這部分學生放鬆學習,直至無法完成學業。其三,親戚畢竟不是這些留守學生的直系親屬,平時能保證這些孩子的基本生活已屬不易,對他們的學習的關心也明顯不

如自己的孩子,所以過多地放任這些留守學生導致他們學習成績不好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不過也有一定比例的學生認為是自己本身就不行,這説明留守兒童中有一部分人不夠自信、很自卑,這些也是由於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造成的,例如(外)祖父母在孩子考差了時多采用打、罵等方式來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用言語來鼓勵孩子學習,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的錯覺,總是感覺自己比別人差。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篇3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

晚上好!

我是圖形藝術系_級學生畢勇很榮幸能作為社會實踐的代表站在這裏做報告。

剛剛聽了主持人説了那麼多華麗的詞彙,我覺得我個人承受不起,我只是做了一名當代普通大學生該去做的事,我們的實踐團隊只不過是把老師傳授給我的知識中的一丁點再教給大山深處那些渴望知識的孩子們,我們只是一名名最普通的大學生。

近年來,隨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農村剩餘勞動力大量湧入城市,充當新型勞動大軍。他們在城市從事第二三產業,而一大批未成年人被留在農村,成為了農村一個特殊的羣體——留守兒童。

金堂縣竹篙鎮,該鎮總人口5.5萬,農村人口近4萬,是一個農業人口大鎮。該鎮有勞動力2.9萬人,而常年在外打工的有1.2萬人,約佔勞動力的一半,又是一個勞務輸出大鎮。在龐大的勞務輸出之下,竹篙鎮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打工第一大鎮” 。竹篙鎮青松中心國小,共計900名學生,下屬永勝村小,和下屬廻龍村小。

廻龍國小位於竹篙鎮天寶寨村,目前在職教師5人教齡均在30年以上,廻龍國小教學樓是1988年政府撥款建成,20年一直沒有窗户玻璃,無數個春夏秋冬,學生們就這樣頂着寒風趴在陳舊的桌椅上讀書,

經5.12地震之後,廻龍國小教學樓已成危房,學生不得不轉移到7公里外的青松中心校讀書。期間路途遙遠,山路坑窪不平,一到雨雪天氣,道路泥濘不堪,田間小路狹窄易滑,留守兒童本來就艱難的求學路變得更加艱辛。

誰為留守兒童撐起成長的藍天?誰來給予他們親情的滋養?通過對天寶寨村的調查我們認識到:

留守兒童常年生活在閉塞山村,對外界信息極其缺乏。天寶寨村2800名村民基本是老年人,這些隔代撫養的老人,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許多的問題,祖輩撫養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和過多的寬容放任,而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導。這些都容易造成留守兒童的判逆、自卑、孤僻、任性等性格。另外隔代撫養的老人對孩子教育能力也存在侷限性,也不會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和處理同學間的人際關係。而孩子對於生活、科學和社會等一些知識的需要,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因此這些留守兒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處於空白。

永勝國小位於竹篙鎮半邊街村, 20_年由成都教育局和金堂縣教育局撥款修整校舍,硬件設施得到極大地改善。目前在職教師5名,其中四名教師,年齡均在50歲以上,英語,音樂,美術老師極其匱乏,思想道德教育落後。

誰來給予留守兒童信念的支撐。他們的生存和家庭狀況如何呢?我們帶着種種問題對永勝國小所處的半邊街村幾户留守兒童家裏進行訪問。

永勝國小老教師較多,教齡均在30年以上,對留守兒童關愛缺乏,對思想道德教育欠缺,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大多不好,對學習缺乏熱情和進取心,甚至有的學生厭學、輟學,但是隨着“留守學生”隊伍的日益龐大,教學任務及其繁重,老師很多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同時在教學資源上也缺乏新的教育源泉,特別對英語,及音樂,美術等教師極其缺乏。

父母外出打工常年未歸,缺乏親情關愛,導致性格內向孤僻,極其怕陌生人。還有個別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7,8年未歸,對父母印象模糊。

留守兒童個人衞生,個人習慣極差,隨年齡增長,攀比心理加劇。

留守兒童”作為社會上的一個弱勢羣體,在失去父母保護的情況下往往是最容易成為傷害和攻擊的對象。

受當前社會等 各種因素影響,其父母思想存在較大的侷限性,部分父母認為一個大學生花費高額學費,打工不僅不花錢,而且還賺錢。

有人問我是怎麼了解到這些國小的,其實最初是我在青年者志願協會的一個好朋友,是他幫我找到當地國小校長的電話,然後我就打過去了,於是我便開始一次一次的去看望留守兒童,給他們帶點糖果,帶點書本,帶些文具,他們也都親切的喊我大哥哥。很多人還問我為什麼一直關注留守兒童,當我第三次去家訪時,一個女孩叫胡賢雲,她在自家屋外的(zha lan)柵欄外見到我時,瞬間綻放出笑容,那是積攢多久的笑容啊,臨走時她那堅定的眼神,彷彿是在告訴我:“大哥哥,我會好好學習的”當時我告訴自己要將關愛進行到底。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們可以帶給他們知識,帶給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帶給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未來的憧憬,同時把他們的堅強與微笑帶回到我們的校園。

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幾個我的弟弟妹妹。

村頭的一間土瓦房門外,兩個女孩,一個是姐姐楊麗,在永勝國小讀三年級,一個是妹妹楊宏在上幼兒班,奶奶整天趴在長凳子上,通過爺爺得知他們已經在土瓦房裏居住了27年,爺爺今年70歲,奶奶66歲,並且奶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肺氣腫等疾病,前些天因醫療費昂貴交不起住院費剛出院,現在基本上每天還要消耗20元左右的藥物費。爺爺還説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家裏老伴又生病,還要供養兩個這麼大的孩子。

男孩叫孫紅富,在廻龍國小讀二年級,通過和他聊天可以看出他溝通上存在很大的欠缺,並且對外面瞭解極其匱乏,通過與奶奶聊天得知孫紅富後背有軟骨瘤,現在邊讀書邊治療,其父親在成都鍊鋼廠打工,母親在成都餅乾廠打工,他的外公67歲,外婆64歲,他們已經在這破舊的泥瓦房裏居住了27年(地震後已成危房)。她的姐姐孫海瓊,一直躲在奶奶後面,比弟弟還要靦腆,怕生,後來我們談及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奶奶的眼神裏透漏出點點酸楚。她説:“我年紀大了,也不知道怎麼管教孩子,再説我每天上山幹活對他們也照顧不過來,只要孩子別出事,在學校裏好好學習我就放心了”。我們有一位隊員問:“奶奶,到了暑假,孩子怎麼辦?”奶奶深陷的眼框裏又多了一絲憂傷,看得出她很無奈,説:“要不就在家裏,要不就跟我一起上山幹活。”

左邊照片是姐姐王斯斯,在廻龍國小讀四年級,她推得新自行車是今年爸媽從廣州帶回來的。她抱住的是她的弟弟,右邊是妹妹王思玉,在廻龍國小讀二年級,在她們天真的面容,燦爛的微笑背後卻是艱苦的物質生活,匱乏的精神關愛。奶奶説她們的爸爸媽媽在廣州打工,且患有乙肝,怕給孩子傳染常年不回家,就算回來一次也是偷偷的看下孩子,不敢相認,怕孩子不讓他們再走。

留守兒童的衣食飽暖、幸福憂傷影響着整個中國的脈搏,關係着整個華夏民族的發展。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具有一份社會責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留守兒童問題能在國家政策及全社會的關注下得到圓滿的解決,使農村留守兒童也能和所有的孩子一樣,享有一個歡樂、讀書的童年。

20_年8月份,圖形藝術系學生會精心選拔了一批志願參加暑期實踐且在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手工等科目表現較突出的同學為本次暑期社會實踐的任課老師。希望此次暑期實踐能為大山深處的留守兒童帶來更多的知識和快樂。

我們按天寶寨村的大小,確定三户間距較大,輻射較廣的人家為我們的義教點,依次為羅義波家、胡豔梅家、羅雪梅家,每個點都會聚集附近的學生來聽課。

針對家庭式義教,為確保教師資源合理配置,我們實行教師輪流制。每倆隊員一組,輪流的對三個點進行義教,每天分為4課時,上下午各兩課時。第一課時上主科,副科老師協助;第二課時上副科,主科老師協助。

通過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我們所有的隊員肩上多了一份重重的社會責任感,我們彼此告訴對方,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回報社會,把我們的愛撒向更多需要幫助的地方。

在_年暑期社會實踐中,我僅僅是一名組織者,沒有隊員的付出就沒有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的成功,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個人向本次籌備參與08暑期社會實踐的成員,由衷的表示感謝。

我在此呼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讓我和在做的同學一起送去知識,送去快樂,送去希望,同時帶回堅強與微笑!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篇4

學校留守兒童自查報告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一直以來是我校狠抓的重點工作之一,本學期在留守兒童關愛工作中我校嚴格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在具體抓落實,特別是接到《關於全面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後,更是在全校進行了一次全面、細緻的排查,摸清了本校留守兒童數量,構成、特點、家庭狀況等基本情況。現就我校該項工作情況作簡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我校現有留守兒童228名,其中七年級98人、八年級88人、九年級42人。

2、有老人照看148人,其他監護人照看68人,無監護人照看的純留守兒童12人。

3、無輟學留守兒童。

二、工作開展情況

1、留守兒童管理

(1)成立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

組長:

龍漢一(校長)

副組長:

肖培筆謝明光歐斌成員:

謝玉軍鄧萬發龍靜楊佐穩王龍海陳開宴楊健陳豔各班班主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政教處,謝玉軍同志任辦公室主任,陳豔任資料員。校長為關愛留守兒童工作第一責任人,學校建立了至上而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工作網,加強了對留守兒童的統一領導和管理,保證了各項工作全面認真落實到位。

(2)、制定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方案為切實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我校把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定位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先後出台了《留守兒童獎勵制度》、《留守兒童幫扶制度》、《留守兒童之家工作人員職責》、《留守兒童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3)、創建留守兒童之家第一、學校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室內布臵做到人性化、配臵有檔案資櫃並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兒童檔案袋,有一台計算機、安排老師管理並接受學生心理諮詢,並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組織留守兒童在家中開發活動。

第二、落實一名幫扶教師每位留守兒童落實一名幫扶教師,每位老師必須對幫扶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和學習生活幫助。

第三、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各班每月舉辦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瞭解安全常識,讓學生身心都健康。

第四、參加一項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各班要成立各種課外興趣小組,組織留守兒童至少參加一項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課餘生活。

第五、談一次心。幫扶教師每週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瞭解他們一週的學習、生活、情緒、交友、身體等方面的情況,交流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關愛留守兒童實踐報告篇5

根據全國婦聯_年發佈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佔農村兒童的3x。x0%,佔全國兒童的21。88%。全國農村流動兒童達28_萬,兩者之和約佔全國兒童總數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廣東、湖南等省份。四川、河南的農村留守兒童規模大,佔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比例最高,分別達到11。34%和10。x3%。從留守兒童佔農村兒童比例來看,重慶、四川、安徽、江蘇、江西和湖南等省份已超過50%,而湖北、廣西、廣東、貴州的農村留守兒童比例也已超過40%。可見除中西部地區外,留守兒童也分佈於廣東、江蘇等東部發達省份。根據婦聯《報告》,雖然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入學率在96%以上,但是近半數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1/3的留守兒童與祖父母一起居住,10。x0%的留守兒童與其他人一起居住,3。3x%的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

基於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我們社團總會為了調研留守兒童相關問題,前期由覃桂東團長等同學來到覃排社區考察調研場地。

一、明確調研目的:

關愛留守兒童,提高自身認識,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和諧

二、考察調研背景

1。文化技術素質較低,勞動力素質低,科技應用推廣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區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較低。

2、經濟結構單一,覃排社區的產業結構以種養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經濟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種植為主,缺乏特色產品和名優產品。

3、因病(因殘)致貧,覃排社區屬於邊遠山區,工作條件、醫療條件、衞生條件等生活條件較差,各疾病發生較高。

4、因學致貧,現在學生上學費用較高,特別是大學學費,因此使有大部分學生的家庭致貧。

三、調研時間

_年x月19日—x月25日

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通過和覃排國中藍老師的談話中得知,覃排社區的兒童中95%

的兒童為留守兒童。很多父母長期沒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兒童在生存發展中面臨着突出問題。

一是留守兒童生活問題。由於沒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顧,部分留守兒童營養嚴重不足,身體健康受到很大損害。

二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兒童農活、家務活增多,學習成績下降,有些還由於厭學等原因逃學輟學。

三是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由於親情缺失,心得體會範文兒童缺少情感和心理關懷,缺少傾訴和尋求幫助的對象,與外界不願意接觸或接觸太少,一些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行為孤僻等個性特徵,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礙。

四是留守兒童道德行為問題。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約束,一些留守兒童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出現行為偏差,留守兒童違法違紀案件呈現上升趨勢。

五是留守兒童安全問題。據全國婦聯對12省市農村留守兒童狀況調查顯示,部分留守兒童因父母不在身邊,經常受到同學、鄰居的欺負。一些地方還出現了____留守女童的惡性案件。

覃排社區外出打工主要原因

1。文化技術素質較低,勞動力素質低,科技應用推廣不足,造血功能差,是造成覃排社區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全居居民文化水平較低。

2、經濟結構單一,覃排社區的產業結構以種養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經濟作物以糖蔗、葡萄、百香果種植為主,缺乏特色產品和名優產品。

3、因病(因殘)致貧,覃排社區屬於邊遠山區,工作條件、醫療條件、衞生條件等生活條件較差,各疾病發生較高。

4、因學致貧,現在學生上學費用較高,特別是大學學費,因此使有大部分學生的家庭致貧。

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原因

_年x月22日,調研組在覃排社區第一書記黃書記的帶領下,來到瓦窯莊,為留守兒童進行安全課的宣講。

通過對瓦窯莊覃書記的採訪得知,瓦窯莊是一個由清水河環繞的村落,由於上學需要通過擺渡,然而很多兒童未到達能夠掌握擺渡的年齡,而村莊裏的教學條件也不能滿足適齡學生,莊內只有一個教學點,教學點只有16個學生,而且由於年齡相差較大,而且數量較少,學校採取複式教學的方法,16個學生開一個班,而3到6年級的學生則寄宿學校,一週只能週末回家。

因此家庭教育親情缺失、學校教育安全缺失和社會教育空白,使得各種"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出現。

(一)親情的缺失是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直接原因

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缺少孩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關愛,留守兒童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孤兒”。這種感情的欠缺影響到他們對外界的認識,缺少了起碼的與父母交流的機會,父母無暇顧及他們的情緒情感的變化,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常引發種種心理病症。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髮展的異常。

(二)監護人的溺愛或放縱加重了留守兒童的問題

原父母的監護責任除了向家庭一方轉移外,還呈現出監護責任向祖輩轉移,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監護,這是一種隔代監護。隔代監護的監護人大部分對留守孩子過分溺愛、遷就、百依百順、百般呵護,生怕不能在兒女面前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所以過分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滿足,並且有時還要替孩子所造成的過錯承擔責任。另外,由於受到中國傳統習慣的影響,隔代親成為了教育的障礙,老年人與留守兒童思想觀念差異極大,存在明顯的溝通障礙,教育管理上弊端較多。監護人的過度溺愛或放縱在無形中助長了留守兒童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發展。

(三)學校的教育忽視了留守兒童羣體的特殊性

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長期存在和國家政策上的傾斜,導致城市和鄉村的發展極度不平衡,教育上也是如此。特別是農村税費改革以後,嚴重的負債率導致了農村學校連教師的基本工資都不能保證,而且政策性補貼及福利費全靠學校自己解決。教育資金的嚴重缺乏使得農村學校教師結構出現不合理的現象,農村基礎教育師資薄弱。教師大多身兼數職,專職行政人員比較少,基本沒有專門的心理教師、生活指導教師,所以只能實行大眾化教育,不能給“留守兒童”更悉心的關懷。“ 留守兒童”由於家庭的缺陷大多在學校表現不積極,性格孤僻成績較差,很難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一個更需要特殊關懷的羣體卻也正是學校和老師放逐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