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行路難李白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W

行路難李白原文及翻譯精品多篇

譯文 篇一

金盃裏的美酒,一斗要十千錢,玉盤裏的珍貴的菜餚,也值一萬錢。我放下杯和筷,不能下嚥,拔劍起舞環顧四周,心裏卻茫茫然。想渡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佈高山。閒來坐在碧溪邊釣魚,又想象夢中在日邊乘船遠航。行路難啊!行路多難!岔路多啊,如今身在何處?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正解 篇二

天寶元年,42歲的李白在道士吳筠的推薦下奉詔入京,本想有所作為,不料只能做個御用文人,加上權臣貴戚的讒言攻擊,終於在天寶三年被皇帝賜金放還,離開朝廷。組詩《行路難》就寫在離開長安時,這是第一首。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於是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他餞行。而面對美味佳餚,卻只能“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作者內心的苦悶抑鬱,感情的激盪變化。“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天。”象徵了人生路上的艱難險阻。曾經在宮廷中得到唐玄宗的賞識,卻因為小人進饞而“賜金放還”,遠大理想無法實現。此時坐在宴席上的李白忽然想起了呂尚垂釣的故事和伊尹夢日的情景,又增添了以後返回長安的希望,認為有朝一日會像呂尚、伊尹那樣,在閒居之時忽然被皇帝重用,以實現“天生人我才必有用”的理想抱負。“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當詩人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感到很迷惘,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與矛盾,都閃現於詩人腦海中:今後的路又在哪裏呢?

最後兩句,於積澱之中的火山爆發一般,橫空出世,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脱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他相信儘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時宗愨所説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以及樂觀處世的態度。

全詩集中表達詩人感歎人生中的坎坷,而又從中得到人生哲理,即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情懷。也從側面突出他對壓抑人才的社會的反抗,抒發了懷才不遇之感。

作者簡介 篇三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15歲始作文。胸懷大志,豪爽自負,喜劍術。性格傲岸奔放,不受任何清規戒律的約束;雖滿懷才志,卻不步科舉入仕之途;蔑視權貴,尤其不把有權勢的宦官放在眼裏。他一生負志漫遊,吟詩四方,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的詩繼承和發揚了《詩經》《楚辭》以及建安風骨的優良傳統,成為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典範。內容上主要表現為祖國山川的熱情讚頌;嚮往着光明和自由;對統治集團的蔑視和鞭笞。藝術上吸取了古樂府健美、真摯、明朗的特色,結合詩人豪邁不羈的個性,形成自己清新奔放、雄奇壯麗的獨特風格。以古風為佳,變擅長五、七言絕、律。

詩人小故事 篇四

鐵杵磨成針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於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閒遊閒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裏拿着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專注,以至於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幹什麼,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麼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着手裏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裏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麼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説:“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麼?”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問道:“這麼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説:“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恆心,天天堅持去做,什麼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想到這裏,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燒了。於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讀起來。

淚別汪倫

李白非常喜歡遊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遊長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爛漫的山花發出一陣陣芳香,那些快樂的小鳥“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個千姿百態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遊玩。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汪倫的人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上寫着:“先生喜歡遊玩嗎?我們這裏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裏有萬家酒店。請您來我們皖南涇縣玩吧。”李白看了這封邀請信十分高興,馬上收拾行李就向涇縣出發。可是到了涇縣以後,李白朝四周張望了半天也沒見到什麼十里桃花,更別提萬家酒店了。正在納悶,一個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説:“李白先生,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我就是汪倫。”汪倫接着便解釋説:“我信裏所説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店呢,是説有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好朋友。汪倫邀請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叫妻子做了好多鄉噴噴的飯菜,還拿出了釀造多年的好酒熱情地招待李白。他們邊吃邊聊,真是愉快極了。後來李白又到附近的幾個朋友家住了幾天。可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李白去辦呢。所以待了幾天後,李白決定要離開了。但為了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並沒有專門向汪倫告別,他準備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誰知就在李白已經上了船而船正要開動的時候,汪倫趕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李白聽到汪倫和村裏的鄉親們手拉着手一邊唱着為他送行的歌,一邊用腳踏出節奏。李白又驚又喜,他沒想到汪倫會和這麼多村民一起來河邊送他,這些老百姓對他實在太好了。他只覺得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這樣,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詩名叫《贈汪倫》。詩的後兩句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麼深,也比不上汪倫來送我的情誼深呀。”

這首送給汪倫的詩為什麼會這麼美好動人,為什麼會流傳這麼廣呢?因為它抒寫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與普通人之間純真質樸的友情。這也是為什麼千百年來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愛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力士脱靴

李白過人的才華,使他成為一位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所以就連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個怎樣厲害的人物。於是唐玄宗下詔書請李白到皇宮來相見,一起商談國家大事。聽到皇帝召見,李白邁着大步,仰天長笑着走進皇宮,沒有一絲拘束緊張的樣子。唐玄宗看見李白儀表非凡,氣宇軒昂,雙目炯炯有神,就像一片朝陽升起在東方。通過與李白親切的交談,皇帝發現這個李白可真是不簡單,他的知識如此淵博,無論問他什麼問題,都能對答如流,並能提出很多自己獨到的見解呢。

唐玄宗皇帝得到這樣一個值得誇耀的文人在身邊,高興得合不攏嘴,立即邀請李白留下來和他一起吃飯。當時,誰如果能和皇帝一起吃飯,那可是一件非常非常榮耀的事。更何況,皇帝還用滿桌的好菜親自招待李白呢。於是,有很多人羨慕李白,但也有很多小心眼的人嫉妒他。可李白才不怕別人嫉妒他呢,他還是像以前一樣瀟灑狂放。李白喜歡喝酒,與他同一個時代的另一位大詩人杜甫有一首詩曾經這樣寫到:“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的意思是:“李白喝一斗酒就能作上百篇的詩,他倒在長安的酒店裏就可以忽忽大睡。在李白喝酒的時候,即使是天子的召喚,他也不理,而自稱自己是酒中仙。”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這個太監叫高力士,當時得到皇帝無比的寵愛,就連皇帝的兒子們也稱呼他“阿哥”,王公大臣們也要稱呼他“老爹”呢。高力士心裏總想着:“我可是皇帝眼前的紅人,誰敢得罪我!”所以他整天在皇宮裏橫行霸道,老欺負那些被他排擠的小官員。他發現皇帝喜歡李白,心裏就很不舒服,還想着要找個機會整整李白呢。李白呢,其實早就看不慣這個欺軟怕硬的太監了。於是趁着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説:“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不準?”皇上因為急着要李白寫詔書,便着急地説:“你有什麼要求,儘管講。”李白説:“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准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鬍子説:“既然這樣,我就准許你隨便一點吧。”於是,李白伸了個懶腰説:“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鬆一點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給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脱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沒想到李白會來個突然襲擊。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高力士當慣奴才的膝蓋便自然而然地跪了下去,竟給李白把靴子脱了。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的人出了口氣,就連千百年後的人們聽到這個故事也覺得痛快呢。

摳字眼 篇五

停、投、拔、顧,寫出了作者的憂鬱與苦悶。在這裏,對於“停”字的説法有兩種:一種是李白心情極壞,把酒杯摔碎了;第二種是李白苦悶憂愁,把剛剛到嘴邊的酒杯又放下了。我認為第二種説法較為貼切。冰塞川、雪滿山,借景抒情,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並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

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會有時,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得何等豪邁、直爽!

註釋 篇六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鬥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錢。形容酒美價貴。鬥:古代一種容量單位,一斗等於十升,十鬥等於一石(dàn)。珍饈:名貴的菜餚。直:同“值”。箸(zhù):筷子。茫然:若有所失的樣子。塞(sa):堵塞。垂釣碧溪:傳説呂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釣魚,周文王外出打獵遇見了他,後輔佐周武王滅商。乘舟夢日邊:相傳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湯委以國政時,曾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邊經過。不久他就受到湯的重用。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長風破浪:比喻實現政治理想。南朝宋時宗愨(qua)少年有大志。他叔父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説:“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