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秋節的起源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2W

中秋節的起源故事【新版多篇】

發展 篇一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

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傳説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説:“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

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

”吳自牧《夢樑錄》説:“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

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

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

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

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

”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

……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

“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遊徹曉。

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

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

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蠟兔之形。

”“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

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

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譁,真所謂佳節也。

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

”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主要習俗有: 篇二

一賞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詩對詩,賞月,喝酒,聊天。

民間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盪鞦韆,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結伴出走,又叫“踏月(採月,濱江採月)”在月下踏歌吳地有走月亮、走三橋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遊,走過至少三座橋(見顧祿《清嘉錄卷八》)。

上海也有此俗(見玉魷生《海陬冶遊錄》)。

“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喝酒在月下吟詩

三賞桂:桂樹下賞月,吟詩,喝酒

四拜月:婦女拜月。

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拜月亭》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拜月全家拜還是隻有婦女拜。

《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

…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

五拜月老:求愛情,求偶,愛情如月滿

六吉祥物兔爺(兔君):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有拜兔爺的習慣。

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

或用泥,或用面做。

《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

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

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

七焚香:焚以桂花香。

婦女用桂花油,桂花香粉。

八團圓節:夫妻和美。

祭祖祭祀。

何家團圓飯,賞月

九月宮符:彭藴章《幽州土風吟》描述説:“月宮符,畫成玉兔窯台居;月宮餅,制就銀蟾紫府影。

一雙蟾兔滿人間,悔煞嫦娥竊藥年;奔入廣寒歸不得,空勞玉杵駐丹顏。”

十拜新月:唐代流行每當新月初生,婦女們便在深夜拜禱,希望自己青春永存,韶華常駐。

“此只能婦女拜,團扇,又叫月扇。

十一中秋互贈銅鏡

既然中秋節也是銅鏡的節日,銅鏡之上出現中秋題材的月神形象紋飾也就變得十分流行,其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中秋賞月已是大眾習俗,而秋夜賞鏡,知之者不多。

但凡知曉者,從見它的第一眼起,便會漸漸迷戀上滲透着亙古的氣息的、如月光般明亮的銅鏡。

相耀生輝的明月與銅鏡淵源始於盛唐時期,每到丹桂飄香的季節,鑄鏡師的當務之急便為鑄造“雙秋”鏡——千秋鏡、中秋鏡,以供佳節之用。

在中秋題材的若干個銅鏡品類中,無論是雙鸞瑞獸花鳥鏡、雙鵲月宮盤龍鏡亦或是唐皇夜遊月宮鏡,都具有寓意深刻的人文歷史意味,凝結了時代的審美趣味和工藝智慧,而這些銅鏡,也將成為後代永遠追慕的珍品。

中秋互贈銅鏡習俗由來已久

相傳中秋節的前身是“千秋節”,據《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開元十七年(729)八月葵亥,唐玄宗應百官表請,將自己的生日(八月五日)設定為“千秋節”,舉國歡慶的節日,羣臣百官可向皇上敬獻美鏡珍寶,皇上亦會在揚州定製銅鏡頒發給四品以上的官員,將之命名為“千秋鏡”,由此形成了每年大臣向皇帝進獻銅鏡和皇帝向大臣賞賜銅鏡的慣例。

唐玄宗作詩《千秋節賜羣臣鏡》以紀之:“鑄得千秋鏡,光生百鍊金。

分將賜羣臣,遇象見清心。

台上冰華澈,窗中月影臨。

更銜長綬帶,留意感人深。

”亦有臣子張説的五律《奉和聖制賜王公千秋鏡應制》:“寶鏡頒神節,凝規寫聖情。

千秋題作字,長壽帶為名。

月向天邊下,花從日裏生。

不承懸象意,誰辨照心明。”

逐漸數年,千秋節便演化為互贈銅鏡的節日,也被稱為千秋金鑑節。

這一時期的`千秋鏡可分為賜鏡和獻鏡兩類,其中凡帶“千秋”銘的都屬賜鏡,裝點龍或銜綬鸞鳥,華貴大氣。

孔祥星先生所編著的《中國銅鏡圖典》雙鸞瑞獸花鳥鏡,鈕左右立一鸞,振翅翹尾起舞。

鈕上一奔馳的瑞獸,鈕下一株葡萄枝蔓果實,一鸚鵡展翅立於葡萄串上。

邊緣為兩兩相對稱的四種紋飾,一為盛開的葵花中各有一“千”“秋”字,二為如意雲頭紋,三為二葉一苞折枝花,四為方勝。

千秋鏡的鑄造與流行充分反映了開元至天寶初年大唐盛世下人們祈求玄宗福壽願望和渴望太平長久的心理。

惟“詩”“鏡”佐證千秋之景

唐玄宗誕辰之後的農曆八月十五日,唐朝百姓迎來普天同慶的中秋節,這同樣也是銅鏡的節日,鑄鏡師將不同的中秋傳説熔於銅鏡的鑄造,誕生了不少具有鮮明特色的作品。

如圖所示“雙鵲月宮盤龍鏡”,雙鵲夾鈕銜綬,展翅飛翔,月中有一株桂樹,兩側有月兔搗藥與蟾蜍紋,鈕下一蟠龍飛於海上,間隙飾四朵祥雲,葵花瓣緣與月餅形似。

月宮鏡,鏡背紋飾主要刻畫有蟾蜍、玉兔搗藥、嫦娥、桂樹。

蟾蜍因其冬眠週期與月亮盈缺相似而被先民視作月宮代稱;晉代傅玄《擬天問》有“月中何有,白兔搗藥”的故事流傳,可見玉兔亦甚早成為古人對月宮的遐想代表;戰國時期成書的《歸藏》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六朝之後,嫦娥的地位逐漸升高,美麗婀娜得嫦娥超越玉兔蟾蜍,成為月宮中最吸引人的仙子,描繪嫦娥的銅鏡也將其美麗的形象刻畫得。

表現於銅鏡之上。

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乘雲漫遊月宮,並得聽仙樂,使唐玄宗終得《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亂後,唐代國勢轉衰,盛世千秋之景不復存在,回觀歷史,曾經的起伏波逐淹沒於時光的長流之中,如今,惟遺“詩”“鏡”佐證。

少數民族的中秋習俗 篇三

黎族——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

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羣結隊,川流不息。

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廣西侗族——廣西侗族有“行月”的習俗。

中秋夜臨,各山寨的蘆笙歌舞隊,踏着一路月光,行至臨近山寨,和那兒的寨民相聚賞月,賽歌賽舞,徹夜長歡。

雲南德昂族——雲南德昂族“串月”。

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的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

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檳榔、送茶訂下婚約。

雲南彝族——雲南彝族過中秋的傳統習俗是“跳月”。

入夜,該族各個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開闊地,一個個束腰披紗的姑娘們和頭纏布帶的小夥子們以及老頭、老太太、小娃子們都激情地載歌載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對歌,彷彿月亮也聽得為之動情動容,越發顯得嫵媚皎潔。

總之,中秋節不僅是一個温暖浪漫、闔家團圓的日子,也是我國各民族歌舞風情文化的再現。

在這個節日裏,月餅作為傳統的中秋文化,在不同年代演繹着不同的內涵和風情,而月餅的變化,也承載着中國傳統文化的演變與延續,並折射着時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