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電大專科《公共行政學》名詞解釋論述題題庫及答案(試卷號:2202)精品多篇

欄目: 試卷考卷 / 發佈於: / 人氣:2.43W

電大專科《公共行政學》名詞解釋論述題題庫及答案(試卷號:2202)精品多篇

行政管理論述題 篇一

論述題

2、我國行政效率的現狀及其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徑

我國行政效率的現狀:(1)行政管理理念落後首先,重管理、輕服務的思想會阻礙行政效率的提高;其次傳統觀念認為政府是全能的;再次,傳統觀念重視微觀管理,輕視宏觀調控。(2)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體現在:

一、機構重疊;

二、行政機構設置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相適應,機構設置沒有配合政府職能的轉化;

三、管理層次過多,行政審批手續繁瑣;

四、各部門、各層級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不完善。(3)人事管理制度不夠完善我國現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在選人、用人、培養人、激勵人幾個環節上都有一定的缺陷,這是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4)缺乏有效的行政監督

一、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作用不能充分體現;

二、廣大羣眾和輿論的監督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各民族黨派的監督作用還很有限;

四、各級行政機關的自我監督體系不夠健全。

(5)黨政的不正之風尚待根本扭轉(6)部分行政人員道德不正、作風不純。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徑:(1)、更新觀念首先,要樹立全局觀念;其次,樹立人才觀念;再次,樹立時間觀念。要提高效率,首先必須打破舊的習慣,樹立新的效率觀念。(2)推進機構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體制

一、確立正確的目標;

二、確定編制的依據;

三、確立合理的比例。(3)、貫徹依法行政的原則,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一、將行政法制建設作為實現法治的基礎和手段;

二、實現機構精簡;

三、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4)、全面提高行政領導者及工作人員的素質

一、提高行政領導者的素質;二提高一般行政工作人員的素質。

(5)、正確運用激勵手段,充分調動行政工作人員的積極性(6)、大力反對官僚主義,轉變機關作風(7)、創造條件,逐步實現管理技術手段的現代化。

3、結合實際談談你對行政領導班子素質和結構的看法。

首先,作為領導者應具備的素質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政治素質、知識和專業方面的素質、作風素質、能力素質(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其中,政治素質決定其活動方向,因此是領導者最重要的素質;知識素質是提高行政領導水平的重要環節,應當做到“博”與“專”的統一;作風素質主要包括:實事求是、密切聯繫羣眾、發揚民主、調查研究及辦事高效率的作風等等;能力素質主要包括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包括洞察力、預見力、決斷力、推動力和應變力;綜合能力包括信息獲取能力、知識綜合能力、利益整合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心理素質包括敢於決斷的氣質、競爭開放的性格和堅忍不拔的意志;身體素質是領導者成功的條件之一。

其次,行政領導班子的素質結構應該是一個多序列、多層次、多要素的動態平衡體,它是由許多亞結構組成。一個合理的領導班子應該在以下亞結構中形成優勢互補。(1)理想的品德結構:是指領導班子中各種不同思想品德的成員的配比組合。(2)梯次的年齡結構:是指領導班子由不同年齡構成的最佳年齡結構哦。

(3)互補的知識結構:是指行政領導班子應有較高的文化知識水平,還要強調各類人才的合理搭配。(4)疊加的智能結構:是指行政領導班子內不同智能的合理構成。(5)和諧的氣質結構:是指行政領導班子在不同氣質類型方面的合理構成。

行政管理歷年簡答題論述題總結 篇二

簡述我國當前政治環境的基本特點。:(1)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現行政黨制度,也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3)各種迅速成長的社會團體組織對政治決策過程產生影響。簡述改革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係的具體內容。答:(1)以憲法形式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權範圍。(2)實現中央與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實行地方分權和基層自治。(4)健全和完善對地方權力的監督。簡述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主要外部原因。答:(1)經濟體制的轉變。(2)政治制度的轉變和更迭。(3)社會發展程度。(4)國際環境的轉變。簡述行政組織的基本要素。答:(1)行政職位(2)行政人員(3)行政體制。(4)精神要素。簡述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1)信息的收集與處理。(2)決策方案的設計。(3)決策方案的分析、論證與選擇。(4)決策方案的實施。論述行政績效評估中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1)利用官方記錄的方法(2)培訓觀測者的方法。(3)公眾滿意意見調查方法。(4)特別的資料收集方法。結合實際分析當代中國行政發展的阻力(1)行政發展的外部阻力:①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②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改革的不配套。(2)行政發展的內部阻力:①來自既有行政制度慣性的阻力。②來自公務員的壓力。③來自行政文化的制約。簡述我國改革開放前行政職能的主要弊端(1)

造成政府機構膨脹(2)資源配置效率低下。(3) 企業和社會缺乏動力機制。(4) 容易產生腐敗。簡述我國行政道德的具體規範。(1)勤政。(2)廉政。(3遵紀守法,依法行政。(4)實事求是,科學行政(5)熱情待人,協調行政。簡述行政執行控制系統包含的基本要素。(1)衡量行政執行是否符合要求的正常標準(2) 的手段(3) 將當前的行政執行情況與標準相比較的方法(4)

衡量當前行政執行情況

校正當前的行政執行情況以便他達到標準的方法簡述行政管理機構的特性合法性、主體性、系統性、權威性、執行性和管理性簡述當代中國行政發展的基本特徵答:(1)始終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2) 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3)借鑑國外行政改革經驗與吸收我國傳統行政精華並舉(4) 堅持漸進式改革。5) 立足於中國國情試述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關係發展趨勢及其主要原因

1、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都出現了權力下放或地方分權化趨勢

2、分權改革的內容在聯邦制國家與單一制國家有所不同,但總體趨勢都朝向增加地方自主性的方向發展,改變地方過分依賴中央的局面,使中央與地方間的資源分配更趨平衡

二、地方分權的主要原因有:

1、地方分權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

2、地方分權是為了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

3、地方分權是為了適應政治民主化的需要。試述當前條件下提高我國行政績效的具體途徑(1) 改革和創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強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為提高行政績效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政環境(2) 不斷改革行政體制,進行政府的運行機制創新,做到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協調,以提高行政績效。(3)

提高行政績效,必須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4)

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績效評估體系,完善行政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績效水平簡述行政權力公共性的主要表現(1)行政權力的主體只能是公共機構,而不是個人或私人組織。(2)行政權力活動的領域是公共事務,不是私人領域。(3)行政權力的目的是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而不是為私人利益服務。簡述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要性(1)轉變行政職能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2)轉變行政職能是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需要。(3)轉變行政職能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4)轉變行政職能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5)行政職能轉變是機構改革的動因和基礎。簡述當代西方發達國家行政機構改革的共同趨勢和特點答:(1)從“大政府”向“小政府”轉變(2)行政機構內部的決策與執行職能及機構的分離(3)行政管理機構的分權化(4)強化綜合協凋行政管理杌構及其職能(5)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彈性化簡述行政績效評估中經濟合理性評估的具體方(1)成本與投入的比率測定法(2)行政開支和業務開支的比率測定法(3)人均投入測定法(4)單位成本測定法(5)經濟改進餘地測定法簡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1)行政管理意識的法制化(2)行政職權的法定化(3)行政編制的法定化(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5)行政責任的法定化行政管理過程中如何正確地運用授權藝術

一、授權是指由行政領導者授予直接被領導者一定的權力,使其在領導的指導監督下,享有在本職範圍內的處理事務的自主權。授權之後,授權者對被授權者保持指揮、監督、檢查的權力,被授權者負有完成任務、進行報告的責任和義務。行政領導對被領導者的授權應該是全面的、系統的,包括人、財、物各方面,但是,關係全局目標、政策方針的制定等自身主要的權力不能全部授予,必須保留對下級的監督權、檢查權和糾正權。

二、授權的原則

1、權責統一原則

2、視能授權原則

3、信任與監督相統一的原則

4、單一隸屬原則

三、授權的方式

1、充分授權

2、不充分授權

3、彈性授權

4、制約授權試述我國政府在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相應的完善措施

一、我國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問題

1、決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I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問題。

2、決策方案的設計存在着“粗而不細”和專業化程度低的問題。

3、決策方案的評估存在着“論而不證”的問題。

4、決策方案的選擇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問題。

二、完善行政決策程序的措施針對我國政府在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問題,要完善我國政府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

1、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信息工作

2、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諮詢工作

3、強化行政決策的民主參與

4、強化行政決策的制度建設簡述強勢政府時期行政職能的行使方式(1)廣泛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計劃手段(3)制定產業政策(4)採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經濟手段(5)採取直接的行動手段簡述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程序(1)提出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理由,並設計出初步方案(2)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評估和論證(3)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批准(4)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落實與實施簡述行政決策的特點(1)行政決策的主體是行政機構或行政人員,尤其是行政領導者(2)行政決策內容是行政事務(3)行政決策過程是一種行政權力的運用過程(4)行政決策的目標在於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簡述依法行政的基本內容(l)行政管理意識的法制化(2)行政職權的法定化(3)行政編制的法定化(4)行政程序的法定化(5)行政責任的法定化試述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內容所謂行政職能轉變,是指為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需要,而對行政職能進行的轉換、重組和優化,是對政府的行為方式及職能結構體系的調整。(1)轉變行政職能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2)轉變行政職能是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需要。(3)轉變行政職能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4)轉變行政職能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5)行政職能轉變是機構改革的動因和基礎。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主要內容有:(1)職能重心的轉變(2)職能方式的轉變(3)職能關係的轉變試述行政績效評估的主要作用和功能(1)行政績效評估的責任落實作用。如果不能測評政府的績效,那麼,公眾很難知道公共部門負起了哪些責任,完成了什麼任務。(2)行政績效評估的對比作用。對不同行政管理部門的經濟、效率、效益情況進行全面比較,這是績效評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比較本身並不是目的,以行政組織為對象的績效比較也不是為了獎優罰劣。其主要目的是通過比較發現問題,尋找差距,挖掘潛力,尋求改進的途徑。(3)績效評估的計劃輔助作用。績效評估在計劃階段的輔助作用,首先表現在績效指標有助於管理目標的分化。更為重要的是,績效評估的結果有助於確定下一階段的指標並依此合理分配資源。(4)績效評估的監控支持作用。行政管理工作進入實施階段後,必須時時對執行情況進行嚴密的監測,如發現背離計劃的情況,就要預測它的可能後果並採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這就是管理活動中的監測與控制。績效評估在這裏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它為監控提供了信息支持。(5)績效評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評估過程也是一個教育過程,能幫助公眾利用績效評估作為分析工具,總結他們同公共部門打交道的經歷,激發深刻的思考,確立自己對服務質量或效益的測定標準等等。(6)績效評估在吸引政治資源方面的作用。績效評估把政府的開支用途、運轉情況、為提高績效所作的努力與結果、面臨的困難等公之於眾,有利於克服公眾中固有的或因一兩次不愉快經歷而形成的偏見,在公眾中建立和鞏固對政府的信任,從而起到吸引更多政治資源的效果。(7)績效評估還具有政治合法化、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功能。最為重要的是,績效評估的廣泛應用,有助於在行政組織內部形成濃厚的績效意識,從而把提高績效的努力貫穿於行政管理活動的全過程,滲透到管理決策的各個環節。簡述我國現行行政文化環境的基本特點(1)管制型行政總體價值觀向服務型行政總體價值觀的轉變。(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轉變。(3)自律本位型行政運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運行文化的轉變。(4)依附服從型行政公共關係文化向自主參與型行政公共關係文化的轉變。述我國行政職能方式轉變的主要內容(1)由運用行政手段為主向運用經濟手段為主,並將經濟手段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結合起來。(2)由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3)由重計劃、排斥市場轉向以市場為主,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簡述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基本原則答:(1)適應性原則(2)協調性原則(3)權責相稱原則(4)精幹高效原則(5)法制性原則簡述行政信息公開化的作用(1)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於促進民主政的發展(2)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腐敗(4)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於促進行政效率的提高(5)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於我國政府更好地適應WTO的要求如何理解行政發展的特點(1)行政發展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良性互動過程(2)行政發展是一個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秩序化的過程(3)行政發展是一種制度支撐下的行政動態過程(4)行政發展是一個整體性的系統變化發展過程我國政府的行政決策程序(1)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信息工作信息是決策的靈魂,在決策過程中必須強化信息收集和信息處理這個程序。(2)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諮詢工作諮詢工作是決策科學化的重要保證。(3)強化行政決策的民主參與行政決策的民主參與既包括專家的參與,也包括羣眾的參與,特別是與決策問題有利益關係的羣體代表的參與。(4)強化行政決策的制度建設完善政府行政決策程序,加強行政決策的制度建設是關鍵。行政管理機構績效不高的原因

一、行政環境因素對行政績效的制約

1、經濟體制的類型會制約行政組織的績效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導致機構臃腫、機構設置重疊、宂員很多、人浮於事,再加上計劃經濟時期在“以階級鬥爭為綱”觀點的指引下,政治壓倒一切,不講經濟效益,也不講行政效率。

2、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設程度也制約行政績效在現代社會中,政治制度涉及政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權力中心之間的關係,也涉及公民和政府之間的關係。

3、大眾傳播媒介對行政績效的制約作用大眾傳播媒介。

二、行政體制因素對行政績效的制約行政組織有一套自己的體制和制度,用以維持組織的運轉和發展。這種結構性的體制對於行政績效往往起着根本性的制約作用。

三、公務員素質對行政績效的制約

1、公務員往往在主觀上排斥績效管理行政機關通過官僚機構和公務員來運作。

2、公務員的知識水平、道德水平等職業素質必然制約着行政績效公務員是行政工作的執行者,他們的舉動和判斷決定着行政行為的質量和效果。

四、行政績效管理的制約因素

1、政府的產出在很大程度上難以量化績效管理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必須將所有績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現,再據此進行績效管理。

2、績效管理項目本身存在的問題行政績效管理項目目標往往缺乏準確性。許多公共項目表述過於籠統,所反映的公共項目目標含糊而不具體。簡述行政權力的有限性(1)行政權力作用範圍是有限的。(2)行政權力行使的方式是有限的。(3)行政權力是受監督和制約的。簡述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基本原則(1)適應性原則。(2)協調性原則。(3)權責相稱原則。(4)精幹高效原則。(5)法制性原則。簡述行政決策的基本程序(1)信息的收集和處理。2)決策方案的設計。(3)決策方案的分析、論證與選擇。(4)決策方案的實施。簡述行政法律規範的主要特徵(1)制定主體的特定性。(2)調整對象的特定性。(3)效力上的權威性、強制性與普遍適用性。(4)行政法律規範類型的多樣性與效力等級上的層級性。(5)行政法律規範的相對穩定性。簡述行政績效評估的信息收集方法(1)利用官方記錄的方法。(2)培訓觀測者的方法。(3)公眾滿意意見調查方法。(4)特別的資料收集方法。試述當代行政組織的變革趨勢(1)行政組織結構的變革趨勢。在橫向結構上,職能部門之間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隨着政府職能的調整,相應的部門有減有增。在縱向層級上,行政組織結構有從尖塔型結構向扁平型結構發展的趨勢。(2)行政組織權力分配關係的變革趨勢。一方面,在行政組織體制內部,既出現了橫向分權趨勢,又出現了縱向分權趨勢。另一方面,行政組織部分權力向社會組織轉移。析我國當前行政發展的阻力

一、行政發展的外部阻力

1、市場經濟發育不完善。

2、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改革的不配套。

二、行政發展的內部阻力

1、來自既有行政制度慣性的阻力。

2、來自公務員的阻力。

3、來自行政文化的制約。簡述政黨影響行政系統的主要途徑(1)通過自身的利益表達與利益綜合功能,為行政系統提供有關社會民眾的政治要求等方面較為專業、系統的信息,為行政系統的決策與管理活動提供依據。(2)運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會化功能,在政府與社會之間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橋樑,及時地把行政系統的有關政策信息反饋給政策制定者與政策對象雙方,這日益成為當代行政系統得以有效運行、改善政民關係的重要保證。(3)通過成為執政黨,從而能夠通過政府運用行政權力來實現自身的政治主張。西方發達國家地方分權化改革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權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權是為了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3)地方分權是為了適應政治民主化的需要。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基本程序(1)提出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理由,並設計出初步方案。(2)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評估和論證。(3)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批准。(4)對行政管理機構設置方案的落實與實施。行政機關實行的行政首長負責制的特點(1)在體制設計上,行政首長不僅有權召集和主持本級行政組織的常務會議以及全體會議,而且在對有關問題做出決定時,是在充分展開集體討論的基礎上,最後由行政首長集中大家的正確意見,形成行政組織的決定。(2)行政首長負責制在運行程序上首先是民主,然後才是集中,所以行政首長負責制實質上是民主集中制的一種表現形式。簡述行政發展的內部動力(1)行政組織的演化(2)組織分工的細化(3)政府內部改革人士的推動行政監督系統的內部監督體系一、一般監督

1、上下級監督

2、職能監督

3、主管監督

二、專門監督

1、行政監察

2、審計監督。試述行政績效評估的功能和作用(1)行政績效評估的責任落實作用(2)行政績效評估的對比作用(3)績效評估的計劃輔助作用(4)績效評估的監控支持作用(5)績效評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6)績效評估在吸引政治資源方面的作用。簡述有限政府時期行政職能的發展趨勢有限政府時期行政職能的發展趨勢是:(1)通過非國有化,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微觀管理。(2)政府放鬆規制,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3)推進公共服務職能的社會化、市場化。簡述行政組織的變革趨勢行政組織結構的變革可以從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兩個部分來討論:在橫向結構上,行政組織的變革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職能部門之間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平衡。

2、隨着政府職能的調整,相應的部門有減有增。

二、在縱向層級上,行政組織結構有從尖塔型結構向扁平型結構發展的趨勢。我國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基本經(1)堅持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改革的目標,把轉變政府行政職能作為機構改革的關鍵。(2)堅持精簡、統

一、效能的原則,把精兵簡政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作為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3)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既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堅定不移地邁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慮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審慎地推進改革。(4)堅持機構改革與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員,優化幹部隊伍結構。(5)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體系的法制建設。簡述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相互聯繫。

一、依法行政與以德衍政之間的區別:

1、形成的理論依據不同。

2、運行的手段與內容不同。

3、運行機制的不同。

4、運行後果的表現形式及效果不同。

二、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相互聯繫:

1、對行政權力以及行政行為的規範性或約束性作用是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共同精髓所在。

2、實現責任行政是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的共同目標。

3、依法行政與以德行政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功能。

4、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基石,以德行政是依法行政的補充克服行政績效制約因素的有效途徑

一、改革和創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強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為提高行政績效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政環境。

1、市場經濟體制、民主政治體制和法治理念,是當前我國最需要的行政環境。

2、政治體制方面的不斷完善和法治政府的建立,加強了對行政組織的監督和控制,為提高政府活力和創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不斷改革行政體制,進行政府的運行機制創新,做到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協調,以提高行政績效。

1、完善科學化、民主化決策機制。

2、實現依法行政。

3、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三、提高行政績效,必須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1、加強學習,掌握廣博知識。

2、解放思想,勇於改革創新。

3、勤政廉潔,樹立良好政風。

四、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績效評估體系,完善行政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績效水平。

1、績效管理需要立法保障。

2、公民參與機制是行政評估體系必不可少的條件。

3、必須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評估體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論述外源式行政發展模式的基本特徵(1)行政改革與行政發展是以相對落盾的社會經濟條件為基礎的,所以起點比較低。(2)行政改革是在外力強迫下的“自我手術”,缺乏改革與發展的內源性和自發性。由於忽視本國的國情,主要套用其他國家的行政發展模式,改革不對路,這就導致了行政發展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甚至加劇了專制與腐敗。(3)政府權力高度集中,嚴重缺乏社會中介組織或中介組織發育不良。(4)動盪不安的社會局面造成了行政改革與行政發展的極大障礙,導致政府缺乏權威,體制不健全,機構渙散,效率低下。雷格斯過渡型社會行政模式的主要特點(1)該社會的行政行為已出現專業化分工趨勢,但又未能有效實現完全的或者説真正的專業化分工,往往難以與其他社會行為區分開來。(2)專業化的行政機構已設立,但不能正常運作,功能有限,許多職能的發揮還需要由其他社會機構,甚至是宗族、同鄉會等傳統機構來完成。(3)正式建立起來的行政制度由於各種傳統勢力的影響而不能起到應有的規範及約束作用,往往成為擺設,形同虛設。。簡述改革開放後我國行政職能重心與行政職能方式的轉變。(1)用行政手段為主向運用經濟手段為主,並將經濟手段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結合起來。(2)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間接管理為主。(3)計劃、排斥市場轉向以市場為主,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簡述當代西方發達國家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1)大政府”向“小政府”轉變。(2)機構內部的決策與執行職能及機構的分離。(3)管理機構的分權化。(4)綜合協凋行政管理機構及其職能。(5)管理機構設置的彈性化。。簡述行政管理過程中授權應遵循的原則(1)權責統一原則。(2)視能授權原則。(3)信任與監督相統一的原則。(4)單一隸屬原則。簡述加入WTO後我國行政發展的基本趨勢(1)加快從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轉變的步伐。(2)重塑政府與社會的關係。(3)由權力行政向規則行政的行政理念轉變。(4)從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轉變。從行政監督系統的角度,分析如何提高我國行政監督水平

一、行政系統的外部監督系統包括:

1、權力機關的監督。

2、政黨的監督。

3、司法機關的監督。

4、公民及社會團體的監督。

5、新聞輿論的監督。

二、行政系統的內部監督系統包括:

1、一般監督。一般監督是指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在日常工作中根據需要隨時進行的各種監督。主要包括上下級相互監督、職能監督和主管監督等方面。

2、專門監督。專門監督是指政府內部設立具有專門監督職能的機構對歷有部門的行政工作以及公務員的行政行為實行專業性分工的監督。包括對人事管理的行政監察和對財務管理的審計監督。國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基本經驗(1)堅持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改革的目標,把轉變政府行政職能作為機構改革的關鍵。(2)堅持精簡、統

一、效能的原則,把精兵簡政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作為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3)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既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堅定不移地邁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慮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審慎地推進改革。(4)堅持機構改革與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員,優化幹部隊伍結構。(5)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體系的法制建設。簡述行政組織設計的影響因素(1)行政組織的目標、職能與環境。(2)行政組織的技術特徵。(3)行政組織目標、職能與環境和行政組織技術特徵的匹配性。簡述當代中國行政發展的基本特徵:(1)始終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2)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3)借鑑國外行政改革經驗與吸收我國傳統行政精華並舉。(4)嗥持漸進式改革。(5)立足於中國國情。試述當前條件下提高我國行政績效的基本途徑:

一、改革和創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強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為提高行政績效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政環境。

1、市場經濟體制、民主政治體制和法治理念,是當前我國最需要的行政環境。

2、政治體制方面的不斷完善和法治政府的建立,加強了對行政組織的監督和控制,為提高政府活力和創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不斷改革行政體制,進行政府的運行機制創新,做到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協調,以提高行政績效。

1、完善科學化、民主化決策機制。

2、實現依法行政。

3、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三、提高行政績效,必須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1、加強學習,掌握廣博知識。

2、解放思想,勇於改革創新。

3、勤政廉潔,樹立良好政風。

四、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績效評估體系,完善行政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績效水平。

1、績效管理需要立法保障。

2、公民參與機制是行政評估體系必不可少的條件。

3、必須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評估體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行政權力的具體來源(1)強制力,是一切權力的最原始、最直接的來源。 (2)誘導力,與強制力對應的是一種誘導力,它不是依靠懲罰或威脅,而是給予物質的或精神的獎勵,引誘行政權力客體服從管理。(3)組織制度 , 這種權力的基礎是行政組織結構及其所賴以運行的制度規則,行政主體可依靠層級性組織結構,通過強制或誘導,要求下級服從。(4)信息 ,在現代社會,信息越來越成為最重要的財富和資源。行政主體一般要經過專業訓練,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能,在實施行政管理過程中,行政主體接觸和掌握了大量的信息,而且行政機關還有專門信息機構。(5)個人因素 ,行政人員個人的品德、知識、能力、人際關係等都可以構成一種影響力,使得行政客體服從。榜樣示範的力量可看做是這種權力。 西方發達國家行政機構改革的主要內容(1)從“大政府”向“小政府”轉變(2)行政機構內部的決策與執行職能及機構的分離(3)行政管理機構的分權化(4)強化綜合協凋行政管理機構及其職能(5)行政管理機構設置的彈性化簡述行政執行的主要環節(1)計劃(2)動員(3)指揮(4)協調簡述成本收益評估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

一、估計成本利收益

二、成本和收益折現

三、得出最後結論,分析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要性第一,轉變行政職能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第二,轉變行政職能是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需要。第三,轉變行政職能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第四,轉變行政職能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第五,行政職能轉變是機構改革的動因和基礎。試論述我國加入WTO後行政發展的趨勢(1)加快從全能行政向有限行政轉變的步伐加快政府職能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轉變,由單一的行政手段向經濟、法律、行政手段並用轉變的過程,從而實現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政府職能的根本轉變。(2)重塑政府與社會的關係為了避免發生政府管理危機和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政府的行政管制的職能將會逐步向公共服務的職能轉變,向責任行政的方向轉變。(3)由權力行政向規則行政的行政理念轉變政府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法行政(4)從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轉變信息公開是貫穿於WTO規則中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顯然,WTO的有關規則在客觀上能夠促進政府由暗箱行政轉向透明行政的進程,對於促進政府建設、推行陽光政府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對於我們建立廉潔高效的政府也具有重要意義。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的關係(1)就行政責任的性質而言,由於行政權力的公共性,決定了行政責任是一種公共責任。(2)就行政責任的產生而言,行政責任是一種基於行政職權關係而產生的責任。(3)就行政責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責任是一種與行政權力相對等的責任。國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主要問題(1)決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問題。(2)決策方案的設計存在着“粗而不細”和專業化程度低的問題。(3)決策方案的評估存在着“論而不證”的問題。(4)決策方案的選擇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問題。。簡述行政績效評估的程序(1)制定計劃。(2)初步調查。(3)管理控制評估。(4)詳細評估。(5)撰寫評估報告。在我國當前條件下行政信息公開化的含義及其作用行政信息公開,就是指政府將凡不屬保密範圍的行政信息依法向社會公開發布以使行政信息為社會所廣泛知曉並得到充分利用的行政溝通行為,它屬於單向溝通的一種形式,也是政府向社會進行信息溝通的一種形式。(1)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於促進民主行政的發展。(2)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於人民的生活和工作。(3)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利於防止行政權力的腐敗。只有通過法律把信息公開規定為行政機關的義務,實現公共信息社會共享,才能夠從根源上遏制行政權力腐敗。(4)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於促進行政效率的提高(5)行政信息公開化有助於我國政府更好地適應WTO的要求。試述當代中國行政發展的主要特徵(1)始終堅持以發展經濟為中心中國的行政改革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3)借鑑國外行政改革經驗與吸收我國傳統行政精華並舉西方發達國家在行政改革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教訓,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4)堅持漸進式改革。5)立足於中國國情。簡述我國政府職能關係轉變的主要內容我國行政職能關係轉變的主要內容有:

一、理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上級地方政府與下級地方政府之間的職能關係。

二、理順政企關係

三、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四、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係

五、理順政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關係簡述我國行政管理機構改革的基本經驗第一,堅持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改革的目標,把轉變政府行政職能作為機構改革的關鍵。第二,堅持精簡、統

一、效能的原則,把精兵簡政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作為機構改革的重要任務。第三,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既審時度勢,把握時機,堅定不移地邁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慮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審慎地推進改革。第四,堅持機構改革與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結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員,優化幹部隊伍結構。第五,按照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強行政體系的法制建設。簡述行政領導授權應遵循的原則(1)權責統一原則。2)視能授權原則。(3)信任與監督相統一的原則。(4)單一隸屬原則。我國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1、決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問題。

2、決策方案的設計存在着“粗而不細”和專業化程度低的問題。

3、決策方案的評估存在着“論而不證”的問題。

4、決策方案的選擇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問題。完善對策:(1)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信息工作(2)強化行政決策過程的諮詢工作(3)強化行政決策的民主參與(4)強化行政決策的制度建設

行政管理論述題答案 篇三

第五大題:論述題

一、聯繫實際分析重構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關係的基本思路。

改革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關係的具體內容包括:

(1)以憲法形式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權範圍。

現代國家各級政府的權力應該來源於成文憲法,中央和地方政府依憲法行使職權,權力的行使受到憲法限制,不得濫用權力或者越權、侵權。 (2)實現中央與地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

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在實質上是由國家利益與地方利益的關係決定的,它實際上是一個國家的財政制度問題。要理順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關鍵是實行科掌規範的財政體制,合理規範兩者的利益分配關係。 (3)實行地方分權和基層自治。

地方自治賦予地方政府和基層政府在地方事權範圍內相對自主的權力,使地方能夠靈活機動地處理本地方的事務,既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於增強人民羣眾的公民意識,促進地方政府更好地迴應人民的需求。

(4)健全和完善對地方權力的監督。

權力如果失去了監督和制約,就有被濫用的危險。特別是在向地方分權實行地方自治的過程中,制度上的缺陷比較多,權力被濫用的可能性較大。

二、聯繫實際,分析克服行政績效制約因素的有效途徑

答;改革和創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強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為提高行政績效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政環境;不斷改革行政體制,進行政府的運行機制創新,做到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協調,以提高行政績效;提高行政績效,必須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績效評估體系,完善行政績效評估體制,提高行政績效水平。

三、試述當前條件下提高我國行政績效的具體途徑。 克服行政績效制約因素的途徑有:

一、改革和創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強化法治政府的行政理念,為提高行政績效創造一個良好的行政環境。

1、市場經濟體制、民主政治體制和法治理念,是當前我國最需要的行政環境。

2、政治體制方面的不斷完善和法治政府的建立,加強了對行政組織的監督和控制,為提高 政府活力和創新能力提供了保障。

二、不斷改革行政體制,進行政府的運行機制創新,做到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協調,以提高 行政績效。

1、完善科學化、民主化決策機制。

2、實現依法行政。

3、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三、提高行政績效,必須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

1、加強學習,掌握廣博知識。

2、解放思想,勇於改革創新。

3、勤政廉潔,樹立良好政風。

四、建立和健全良好的行政績效評估體系,完善行政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績效水平。

1、績效管理需要立法保障。

2、公民參與機制是行政評估體系必不可少的條件。

3、必須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評估體制。

4、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統。

四、結合實際,論述我國行政職能轉變的必然性及其主要內容。 答:必要性:1.轉變行政職能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 2.轉變行政職能是迎接經濟全球化挑戰的需要;

3、轉變行政職能是實現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

4、轉變行政職能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需要; 5.轉變行政職能是機構改革的動因和基礎。 我國職能轉變的基本內容: 1.職能重心的轉變; 2.職能方式的轉變 3.職能關係的轉變。

五、聯繫實際分析行政績效評估的作用與功能。 (1)行政績效評估的責任落實作用 (2)行政績效評估的對比作用 (3)績效評估的計劃輔助作用 (4)績效評估的監控支持作用 (5)績效評估的民主和教育作用 (6)績效評估在吸引政治資源方面的作用 (7)績效評估還具有政治合法化、人力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功能

六、結合實際,談談我國行政決策程序上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答:1.決策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問題; 2決策方案的設計存在着“粗而不細”和專業化程度低的問題 3.決策方案的評估存在着“論而不證”的問題; 4.決策方案的選擇存在着民主化程度低的問題; 完善行政決策程序的措施:

1、強化行政決策過程中的信息工作; 2.強化行政決策過程中的諮詢工作; 3.強化行政決策的民主參與; 4.強化行政決策的制度建設

2012行政管理本科 公共管理簡答和論述題 經過整理 篇四

問答題:

1、試述公共部門重視戰略管理的原因。公共部門重視戰略管理的原因有:更加複雜和不確定的環境,公共部門角色的變化,國際化和國際競爭力的挑戰,公共利益的挑戰。

2、公共政策評估的標準有那些公共政策評估的標準是:效能、效率、充分、公正、迴應性與適當性。

一個組織如何才能真正成為學習型組織。建立學習型組織應該做到:每一個人都使學習者,彼此相互學習,學習促進變革,學習是持續的,學習是一項投資而非消費。

轉換型領導者應該具備哪些特質。轉換型領導應具備的特質是:創造前瞻遠景,啟發自覺意識,瞭解人性需求,鼓舞學習動機,樹立個人價值及樂於工作。

你認為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有效地公共管理者必須做到:A必須是一個良好的自我評估者。B必須是不令人討厭的。C必須追求美好的意志與周全的政治感覺。D必須具有耐心。E必須具有多樣化的工作經驗。F必須以民眾為導向。G必須善於分析與思考

公共管理推行顧客導向有那些深刻的涵義。A實行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思考。關心的是顧客而非組織。B將顧客是為主要。資產組織的主要資產不在於盈利而在於顧客。C顧客滿意即組織目標。工作的重點在於達成顧客的合理期待與願望。D建立與顧客之間的長期互動關係。加強與顧客的直接互動,針對顧客的需要,提供理想的產品和服務。

簡述公共部門管理與私人部門管理的異同。公共部門管理與私人部門管理有相似性,但也有本質差異。兩者的相似性主要表現在:都需要政策管理;都要涉及內部資源的整合與管理問題;都要處理和管理外部關係等等。二者的差別主要表現在:政治權威與經濟權威、多元制衡與自主性、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法的支配與意思自治、政府與市場、多元理性與經濟理性等多個方面。 請簡單描述SWOT分析法。SWOT分析是目前戰略管理與規劃領域中廣泛使用的分析工具,其中的S是指優勢(strength)、W是指弱勢(weakness)、O是指機會或機遇(opportunity)、T是指威脅(threat)。SWOT分析,就是指通過了解自己組織的優勢與弱勢的基礎上,將組織內部的資源因素與外部因素造成的機會與風險進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從而制定良好的戰略,以掌握外部機會,規避威脅的一種方法。

何謂政策評估,政策評估有什麼價值。政策評估是政策評估人員利用科學的方法和技術,有系統地收集相關信息,評估政策方案的內容、規劃與執行過程以及執行結果的活動。政策評估的價值在於它能向政府及社會提供政策績效的資訊;重新檢視政策目標及政策方案,以謀求政策改進之道;還可以作為形成政策問題或政策建議的基。

領導者主要具備那些領導權力。領導者主要具備

參考權、專家權、合法權、獎酬權、強制權。 優秀的公共管理者應該具備哪些技能。A技術性技能,只從事自己管理範圍內所需要的技術和方法。B人際關係技能,對外聯繫、接觸,對內聯繫上下級,善於激勵誘導下屬人員的積極性。C概念化技能,指公共管理者具有的宏觀視野、整體考慮、系統思考和大局把握能力。D診斷技能,即分析問題、探究原因、因應對策的能力。E溝通技能,利用各種媒介,有效、明確的向他人表達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與態度的能力。 試述公共管理民營化的優勢與劣勢。公共管理民營化的優勢是(必須展開論述):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選擇機會增加,整合民間資源用於國家發展,示範效果。 公共管理民營化的劣勢是:可能會忽視社會責任與公共利益,特權與貪污,公共服務的不公正,規避巧用,管理問題。

危機管理包括哪幾個階段?包括:危機的疏緩,危機的準備,危機的應對,危機後的恢復和重建。 人力資源管理者應具備的知能是什麼?技術知能,組織知能,人際關係知能,知識知能。 按佛蘭奇的觀點,領導權力分為哪幾類?參考權,獎懲權,強迫權,合法權,專家權。 公共服務民營化存在哪些優點?成本降低,提高服務質量,選擇機會增加,整合民間資源用於國家發展,示範效果。

何謂政府失靈?政府失靈的原因是什麼?政府失靈是指由於政府機制存在的本質上的缺失,而無法使資源配置效率達到最佳的情形。政府失靈的原因為:(1)成本和收益的分離:過剩和成本提高;(2)政策制定的複雜性和低質的政策;(3)內部性問題;(4)政府組織的低效率;(5)另一種分配的不公平;(6)尋租(1分);(7)政策執行的無效率;(8)所有制殘缺。

試述21世紀中國政府再造的戰略選擇?中國政府再造的戰略選擇:(1)從效率行政典範到民主行政典範,政府治理典範的變革;(2)從控制導向的管理到服務導向的管理;(3)從以政府為本位和中心到新市場的政府;(4)從強勢國家的單獨治理到國家與社會共同治理;(5)從政企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開、放松管制;(6)從權力集中到適度的地方分權;(7)從機械式的官僚組織到有機式的適應型組織;(8)從人治到法治。 危機給社會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什麼?(1)導致資源的損失,(2)導致發展計劃的打斷,(3)影響投資的氣候和環境,(4)導致政治的不穩定。 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功能是什麼?(1)人力資源的獲取,(2)人力資源的發展,(3)人力資源的激勵,(4)人力資源的維持,(5)人力資源的研究。

公共管理職業倫理包括哪些內容?(1)提供公共福利,(2)忠實地執行法律,(3)承擔公共責任,(4)為社會樹立典範,(5)追求專業的卓越,(6)促進民主。

公共服務民營化存在哪些缺點:(1)關於公共責任問題,(2)特權與貪污,(3)公共服務的不公,(4)規避巧用,(5)管理問題

4什麼是市場失靈?請舉例説明,市場失靈有哪些主要表現?市場失靈,便是因市場缺陷而引起的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市場失靈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市場機制無法將社會資源予以有效配置;而是市場經濟無法解決效率以外的非經濟目標。主要表現為:①公共產品的提供,②市場經濟中的壟斷,③市場經濟的外部性,④市場波動與經濟的不穩定性,⑤市場經濟下的收入不平等。 試論20世紀中國政府改革有哪些經驗與教訓?(1)政府改革的被動適應性遠遠大於主動的前瞻性(2)政府改革視角的偏狹,3)缺乏對政府改革理論上的反思,4)政府改革孤立於政治和社會系絡,(5)效率主義改革典範的侷限。

三、簡答題

1、簡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徵。答: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統一,重在公共利益上;政府組織與其他公共組織相統一,重在政府組織上;社會問題管理與資源管理相統一,重在問題解決上;結果管理與過程管理相統一,重在結果管理上;管理所追求的公平與效率相統一,重在公平上;公共組織的外部管理與內部管理相統一,重在外部管理上;服務管理與管制管理相統一,重在服務上;管理制度與技術相統一,重在制度創新上。 2. 簡述政府失效理論的基本觀點及政府失效的幾點表現。答:政府失效也稱政府失靈,是指由於政府主體和機制等方面存在本質上的缺陷,而無法使資源配置的效率達到最佳的情景。這一理論對人的假設,包括政府公務員,都是經濟人假設。由此,這一理論認為在政治決策過程中,人的一切行為都可以看成是經濟行為。政府行政過程中的目的肯定是增進公共利益的判斷得到質疑。政府失效主要表現在公共政策的失效;公共物品供給的低效率;政府的內部性和政府的擴張性;政府腐敗。

3、簡述非政府公共組織與政府組織形成互動應注意的問題。 答:。(1)精簡政府機構,形成小政府、大社會的合理局面。(2)改變非政府組織建立的方式,由下而上的建立公共組織(3)營造人民羣眾廣泛參與解決社會問題的氛圍,並逐漸形成社會機制。

4、簡述公共政策規劃的主體和基本原則。答:公共政策規劃的主體主要包括執政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利益集團、大眾傳媒和其他機構。政策規劃的原則是:公正原則、受益原則、系統原則、權變原則和優化原則。

5、分析影響公共政策執行的相關因素。答:(1)政治因素分析:首先表現在政策的特性上;其次,政治體制影響政策的;再次,社會利益格局影響政策的。(2)行政因素分析:A、政策執行機構;B、政策執行人員的素質;C、政策執行的資源。(3)溝通因素分析: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其次要做好政策解釋工作;第三要做好政策執行中的交流。

6、簡述公共組織設計的基本含義和原則。答:公共組織的設計是指根據一定的理論和原則對公共組織結構及其功能進行設計的過程。通過組織設計使公共組織的各個要素合理配置、有機結合、協調運行、從而達到提高組織效率的目的。組織設計的原則是職能的目標原則;完整統一原則;精幹效能原則;法制原則;職、權、責一致原則;人本原則

7、簡述公共組織變革的一般過程。答:公共組織變革的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變革需求的認知;(2)組織現狀的診斷; (3)變革目標和方案的確立;(4)變革方案的實施。

1、現代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麼?答: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基本精神是:(1)確定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2)把組織看作整體,不僅開發“力的資源”,而且開始走向開發組織、整體的“心的資源”,注重整體效益、羣體目標、團隊精神;(3)在管理原則上既強調個人又強調集體;(4)在管理方法上既強調理性又強調情感;(5)在領導方式上既強調權威又強調民主;(6)在管理實踐中既強調能力又重視資歷

2、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的人事行政管理的區別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的人事行政管理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管理理念不同;(2)管理原則不同;(3)管理方法不同;(4)管理內容不同;(5)管理部門地位不同;(6)管理機制不同。

3.如何評估公共服務對象的滿意程度?答:如果我們把接受公共服務的對象--公眾比擬為顧客或用户,那麼只有當公共服務能滿足其用户的需要併為用户所接受時,公共部門才是有績效的。由此揭示了政府績效評估上的一種全新價值取向,即用户滿意原則。公共部門服務對象的滿意程度,大致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進行評估分析與衡量:(1)税負水平;(2)受益程度;(3)投訴申訴;(4)工作效率。

4、簡釋公民知情權的基本含義和政府信息公開的意義。 答:公民知情權也可稱瞭解權和知悉權,其基本含義是公民有權知道他應該知道的事情。廣義的知情權是指公民知悉、獲取信息的自由與權利;狹義的知情權是指公民知悉、獲取政

府行政信息的權利。政府信息公開是指行政機關通過公眾便於接受的方式和途徑公開其政務運作的過程,公開其有利於公眾其權利的信息資源,雲尋公眾通過查詢、閲覽、複製、下載、摘錄、收聽、觀看等形式,依法利用各級政府部門所控制的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包括:1)政府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公開;2)政府向社會和公民公開信息

5、電子政務的應用領域包括哪些方面?答:我國電子政務的應用領域包括:政府為社會提供的應用服務及信息發佈;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應用系統;政府部門內部的種類信息應用系統;涉及政府部門內部的種類核心數據的應用系統;政府電子化採購等。

1.以用户滿意原則評估公共部門的績效,需要公共部門如何去做? 答:要使用户滿足,需要做好如下工作:1)必須明確公共管理的具體服務對象;2)要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結構;3)要建立與用户(公眾)之間的長期互動關係。源,免公眾的滿意程度,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進行評估分析:税負水平、受益程度、投訴申訴、工作效率

.如何評估公共服務對象的滿意程度? 答:第一,税負水平。社會團體、企業、公眾以納税形式為自己消費公共服務而向政府付費。於是,在同等程度的公共服務下不同的税負水平,或者在相同的税負水平下不同程度的公共服務,服務對象的滿意程度自然也會有高低之別。第二,受益程度。政府行政的根本目的是要對社會、企業、公眾實現其自身所設定利益有所助益。因此,社會公眾從行政服務中的受益程度應是衡量滿意程度的核心指標。第三,投訴申訴。投訴申訴數量的多少、比率的高低,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政府行政績效的優劣。第四,工作效率。效率雖然不宜作為政府績效的綜合性評價尺度,但這並不影響它作為政府某項具體工作如開會、驗審、審批、事務處理之評價指標的適用性和實用性 3.如何進行公共管理倫理的建設?答:公共管理倫理化的建設需要做好:

(1)公共管理倫理的立法;(2)加強公共管理倫理的管理,包括:設立公共管理的倫理道德機構和加強公共管理道德的職業訓練。 。2.將私營部門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門。3.對公共機構實行績效管理。4.由重視工作過程和投入轉向注重結果和產出。5.通過多種形式的受權改善公共部門的工作。6.把需要服務的公眾視為公共機構的顧客,通過調查傾聽顧客意見,建立明確的服務標準,向顧客做出,統治者普遍推崇亞當•斯密的”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主張,政府實行自由放任的政策,基本上不進行干預,只扮演”守夜人”和”警察”的角色。2.福利國家階段:西方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系列諸如失業。貧困。環境。衞生等嚴重的社會問題。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出版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把擺脱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危機的措施與”福利國家”聯繫起來,提出了一套對付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理論和政策主張,即國家干預經濟和實現充分就業,在”

有效需求理論”指導下,建立宏觀經濟理論體系;要挽救資本主義制度,就必須進行大規模政府幹預。

3、新自由主義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由於高福利造成政府財政負擔加重,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經濟停滯,高通貨膨脹率。高失業率,凱恩斯主義失寵,新自由主義興起,主張自由競爭,反對自由放任;主張國家適當干預經濟,反對國家調節經濟過程,認為政府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過分

。公共管理客體的公共性。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2、管理性。公共管理是一種新的途徑,它是傳統公共行政的規範取向與一般管理工具取向的結合體。 3.公眾性。一方面,公共管理直接面向廣大社會公眾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活動是在公共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進行的信息交流

和溝通活動。

4、公開性。公共組織必須將公共政策。公共物品。公共事務向公眾公開。

5、非營利性。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解決公共問題,維護公共利益,不以營利為目的,是一種旨在追求有效。 。2.健全非政府組織的有關法律法規。3.建立競爭機制促進非營利組織的發展。4.非政府組織的自律與強化。5.發展國際,具體表現為:

1、政府權力擴展,引發官僚機構膨脹和政務人員劇增,預算增長。

2、”尋租”現象氾濫,即政府利用國家賦予的權力,為了維護既得經濟利益,通過合法形式或非法形式謀取非生產性經濟利益。

3、

濫用權力以及腐敗現象頻繁發生。 4.成本與收益的分離。

5、執法監督乏力,行政效率低。6.政策不完善。滯後。.8.所有制殘缺。 ”政府失靈”。2.財政狀況惡化。3.公共選擇理論的推動。4.國際化。國際競爭的加劇以衣信息革命。5.官僚主義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不,分析政策方案的優劣。可生性與有效性,確保政策科學有效。

2、規範化原則。由於社會利益主體多元化。公共問題複雜化及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各種制約因素的不確定性,都要求決策制定程序必須規範化。法制化。公開化。多元化。科學化。

3、民主化原則。公共政策涉及社會公眾的公共利益,必須讓公眾參與政策制定,傾聽公眾意見和建議,一目標。.

2、靈活性。公共計劃具有靈活性,以針對發生意料不到的事件而作必要的調整。

3、整體性。公共計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包括涉及所有的行為的一系列目標。

4、準確性。公共計劃具有準確性,以簡明扼要地陳述清晰而明確的目標。

5、連續性。公共計劃具有連續性,以保證目標的實現。

6、強制性。公代計劃具有強制性,公共計劃以公共權

。 ,以大局為重,以公共利益。總體目標為基本準則。

2、自覺原則。公共管理協調應充分發揮組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

3、動態原則。公共組織內部活動和外部環境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4、周密原則。公共管理協調必須事先有周密計劃,作。

執行主體的作用。

2、準確性原則。準確性原則是指忠實於決策,貫徹執行不走樣。

3、效率性原則。效率性原則是指公共管理執行要求迅速果斷,講究效率。

4、組織性原則。組織性原則是指公共管理執行要進行周密的計劃安排和具體的組織協調活動,使各項工作處於有條不紊的操作過程之中。

5、創造性原則。創造性原則是指公共管理執行要在忠實於決策的前提下,執行過程要根據實際情況靈。 員的管理,並通過立法的方式對公務員的分類。考試。錄用等做了規定。

2、公務員管理制度化。建立以考試為核心的任用制度。嚴格培訓制度。考核晉升制度。優厚福利制度等。由於制度規範,強化職業道德,公務員隊伍比較廉潔。

3、公務員管理科學化。對文官進行嚴格分類。分為政務官與事務官兩個層級,使各級各類文官各司其職,建立統一管理機構,實現科學管理。

4、公務員保持政治中立制。規定文官在政治上必須保持中立,不得以公職身份參加某些政治活動,要,忠於職守。 。計劃。指揮。

協調。控制的基礎和指南。公共財政管理的目標按照從總體到局部的層級,可以劃分為總體性目標。一般性目標。專門性目標等。

所謂總體性目標,就是公共財政管理部門着眼於國際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通過科學的財政管理,確保公共財政職能的全面履行。

所謂一般性目標,又可稱為部門目標,就是指各級政府的財政部門圍繞總體性目標,結合各自的實際,進行財政預算。收支管理。實現財政收支平衡,提高公共財政管理水平,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所謂專門性目標,又可稱為專題性目標或階段性目標,是指國家和地方政府為了配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決策的實現,確立的專門解決一定問題或。

預算收入包括:1.税收收入2.依照規定應上繳的國有資產收益

3、專項收入 4.其他收入。

預算支出包括:1.經濟建設支出2.科學。教育。文化。衞生。體育等事業發展支出3.國家管理費用支出4.國防支出5.各項補貼支出6.其他支出。

預算收入分為:中央預算收入。地方預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預算共享收入。

。 。 2.邀請招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採用邀請招標:具有特殊性,只能從有限範圍的代應商處採購的;採用公開招標方式的費用佔政府採購項目總價值的比例過大的。

3、競爭性談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採用競爭性談判招標:招標後沒有供應商投標;技術複雜或性質特殊,不確定詳細規格或具體要求;採用招標所需時間不能滿足用户緊急需要;不能事先計算出價格總額的。

4、單一來源採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採用單一來源採購:只能從唯一供應商處採購; 發生不可預見情況不能從其他供應商處採購;必須保證原有一致性或服務配套的要求,需要繼續從原供應商處添購,且添購資金總額不超過原合同採購金額百分之十。

5、詢價。採購的貨物規格。標準統一,現貨貨源充足且價格變化幅度小的政府採購項目,可採用詢價方

1、加速”費改税”的進程。2.開徵新税種,擴大税收覆蓋面。3.進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4.適當調整消費税的政收範圍和片收內容。5.建立統一的企業所務税制度。6.完善個人所得税制度。7.規範其他零星税

務的公共支出。購買性支出的範圍包括:

1、投資性支出。包括基礎建設支出。企業挖潛改造資金支出。流動資金支出。農業支出。林業支出。水利和氣象支出以及地質勘探。科技新產品試製。中間試驗。重要科學研究補助等費用。

2、科教文衞支出。包括教育支出。科學支出。文體廣播事業費支出。醫療衞生支出等。

3、行政管理支出和國防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費支出出。外交外事支出。武裝警察部隊支出。公檢法司支出。國防支出等。除此之外,還包括工業交通

。流通等,政府本身運轉也存在問題,可能會導致效率低下。出現尋租腐敗現象。政府的過度干預可能會帶來公共物品的過度供給;政府運行效益難以評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效益。效率也難以核算;處於壟斷地位的政府也存在信息掌握不全面。信息不對稱,很難了解公共物品的需要偏好等情況,因此會出現公共物品提供方面的決策失誤

。公共物品選擇脱離實際等擔醫療服務。預防服務。保健服務。康復服務及醫學教育。醫學科研。衞生監督任務的各級衞生機構共出組成。

2、醫療保障體系。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由基本醫療保險(社會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和社會醫療救助(社會安全網)三部門組成。

3、衞生執法監督體系。衞生執法監督體系包括綜合監督——衞生行政監督。綜合檢測——專業監測機

。 2.安全與保密問題。

3、

網部建設合理投入與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問題。 4.數據的可信度和信息的時效性問題。 ,增加一個人消費,不會影響原來的消費者對該物品的消費,新增消費者使用該物品的邊際成本為零。 公共物品消費的非競爭性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1.邊際生產成本為零。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個消費者對供給者帶來的邊際成本,而不是指微觀經濟學中經常分析的產量增加導致的邊際成本。 2.邊際擁擠成本為零。即在公共物品的消費中,每個消費者的消費都不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數量和質量,即邊際擁擠成本為零。

四、論述題

1、談談你對轉型期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認識和理解。答: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基本職能是建立並維護社會和市場秩序;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礎服務;調控宏觀經濟並保持穩定;進行收入和財產的再分配;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2)轉型期我國政府職能轉換主要存在職能的越位、錯位、缺位和不到位等問題。我國政府職能轉換的重點是:強化公共服務,保證公共產品的供給;強化社會管理,保證社會公平公正;實行宏觀調控,穩定經濟發展;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效率。(3)要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2、談談你對組織變革的動力與阻力的認識。答:阻力是動力的對立面,有動力就有阻力。變革的阻力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1)認知;(2)利益;(3)成本;(4)組織惰性;(5)變革的不確定性;(6)習慣性。公共組織變革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儘可能地不讓那些阻礙變革的因素髮揮作用,最大限度地消解反對變革的力量,使變革的阻力盡量降低。為此,應採取以下基本對策:A、客觀分析變革的動力與阻力的強弱;B、精心設計方案,加強改革宣傳;C、進行人事調整,做好組織保證;D、提高普通工作人員對組織變革的參與程度;E、正確運用組織動力,消除對變革的抑制心理;F、強化革新行為;G、折中妥協;H、提高領導者的自身素質,完善領導行為方式;I、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衝擊的人員。

1、試述完善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對策。 答:我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內容在《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中得到集中的體現,主要表現在對公務員的“進”、“管”、“出”三個環節的具體規定上:(1)進入環節。包括職位分類、考試錄用、調入。(2)管理環節。包括考核、獎懲、紀律、職務升降、職務任免、交流與迴避、培訓、工資保險福利等。(3)退出環節。包括辭職辭退、退休、調出。

2、談談你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內在運行機制的認識。答:現代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在運行機制包括:(1)分類機制。主要是職位分類,以工作內容和工作責任為核心;(2)競爭機制。包括:公開考試、擇優錄用、工作分析與職位分類、考績考核、功績晉升、適才適用、同工同酬、勞酬相符等;(3)保障機制。主要包含:公務員的職業身分保障、政治權利保障、經濟權利保障、救濟權利和其他法定權利的保障等;(4)激勵機制。現代公務員制度中,激勵機制通過以下管理環節和措施予以保證:人事獎懲、考績考核、職務升降、在職培訓、工資晉級、辭退和獎金等;(5)更新機制。包括:退休退職、教育培訓、交流調配、任職迴避、辭職辭退、雙向選擇和人才市場完善等;(6)監控機制。監控包括:公務員的紀律、行政懲戒、人事檔案等

1、結合實際闡述如何完善公共部門的績效管理。 答:完善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策略有:(1)強化公共部門的績效意識,並促使組織成員參與績效改進(改變政府壟斷地位,將組織績效和員工個人績效相結合)(2)轉變觀念,建立民本主義的績效觀念(從公眾的立場和角度來評估部門和個人的績效);(3)績效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完善政策和加強快立法);(4)制定靈活多樣的績效目標和績效規則;(5)建立多重績效評估體制(自我評估、上級評估、黨組織和權力機關評估、專家評估、社會公眾評估相結合);(6)建立全新的激勵機制(重視精神激勵,個人激勵和團體激勵,正面激勵和負面激勵,結果導向激勵);(7)重視管理者的作用。

2、試分析公共部門績效評估中效率至上所引發的種種問題並論述解決的對策。 答:在傳統的公共管理過程中,效率原則一直是評價公共部門績效的最高標準。正如專家所言:在行政學中,基本的善就是效率。即以最少的成本、消耗做相應最大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公共事務管理在這方面是比較缺乏的,如我們的公路、公共設施建設缺少計劃性。但是作為公共部門來講,僅有效率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不考慮公共部門自身的特點和運行規律,極端地奉行效率至上的評估標準,也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第一,效率至上使人們忽視了公共部門的核心價值,公平與民主是公共部門的核心價值,效率固然重要,但是背離了核心價值,就會失去它服務於公眾的基本宗旨第二,效率至上使人們專注於公共部門活動本身,而忽視了其活動的價值前提。所謂價值前提就公共部門在進行一切活動時,是否來自於公眾的真正需要,如果不是公眾所需要的,那麼這些活動就毫無意義。正像戴維。奧斯本指出的那樣“如果我們在做一件我們不該做的事情上效率很高,那是再愚蠢不過的。”第三,效率至上使測評偏向投入活動而忽視其效果。對公共部門進行評估不能簡單的關注活動的投入和產出

上,要看實際效果,高效率的努力並不一定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3、闡述公共管理的責任機制答:公共管理的責任機制包括:(1)行政控制機制:主要表現為行政監督權、行政監察、審計、行政複議等職能的發揮;(2)立法控制機制:主要表現為質詢權、調查權、彈劾權、不信任表決權等作用;(3)司法控制機制:主要表現為訴訟責任和侵權責任。

五、案例分析 一《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2001年5月29日)中規定:“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等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由中央有關部門規定雜費、書本費的‘一費制’收費制度。” 請依據公共政策的有關理論分析這一政策。答:1.本政策是國務院根據我國貧困地區教育的實際情況所制定的正確決策。2.以政策規劃原則中受益原則為主要理論依據分析此案例。受益原則是指政策規劃要切合公民的實際,有具體的政策目標,使公民能夠從中得到益處。 3.本政策有明顯的針對性,關注的是接受義務教育中的弱勢羣體,對推進我國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具有重要意義。4.改變我國貧困地區義務教育狀況就是促進了我國整體普及義務教育工作的發展,因此本政策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案例分析二“政府上網工程”正式啟動了,國務院各部委、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開始在中國公用數據網和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上建網站,可以將各部門的名稱、職能向公眾公開,及時宣傳各項政策、法規,公開各項活動了。一時間反響熱烈,叫好制勝不絕於耳。

這是一篇反映政府上網的評論報道,請結合信息資源管理與電子政務的有關理論,分析我國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對策。 答: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已進入快速發展和應用時期。但還存在不少的問題。第一,對快速發展的政府信息化建設認識不到位。政府網站上發佈的只一些最基本、最普遍的信息,一些基層幹部在一些偏遠貧困的地方,電腦遠未普及,基層幹部截留政策。第二,政府信息化缺少相應的法規和制度保障。政府不對接收到的信息及時做出處理和答覆,缺少實際操作性。第三,信息資源的開發質量不高。有些信息已經陳舊過時,缺少利用價值。1999年3月3日,政府上網一個多月後,信息產業部門的官方網站其“自費索引”上提供的竟然還是1998年3月31日的價格。

改進對策:第一,發展重點依據實際情況各有側重。將中央和地方的電子政務建設重點進行區別

對待。第二,提高政府網站服務能力。進一步完按照他們以為“通行”的方法,向勞務輸出國的依據,分析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及對策。

善政府信息化建設的法律法規。第三,不斷創新有關機構送了禮。結果受禮者被該國司法機關逮答:(1)目前我國的礦難很多,暴露了政府在監電子政務發展模式。 捕,我國駐該國的勞務輸出的辦事機構也被查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問題是多方面的,但政府案例分析 三 中共新領導層執政嚴厲 官員問封。公共部門的責任意識差,缺乏對服務對象的責任責制震動中國政壇請依據公共管理倫理的基本原理(含義)分和義務無疑是重要原因。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三日電 上海一家媒體析案例中我國涉外人員的做法錯在什麼地方?(2)“人民授予公共部門多少權,公共管理部門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新領導層上任之初的一系列答:公共管理倫理指公共管理過程中被人們共同就要負起多少責”,這説明公共部門的權力和責舉措:四月二十日免去衞生部長張文康、北京市認可的價值準則,這些準則不受不同文化的因素任是統一的。好政府就應是負責任的政府,公共長孟學農的職務,近日免去海軍司令員石雲生、的影響,表現為:尊重、誠信、公正、廉潔、負管理責任可分為:主觀責任和客觀責任。主觀責海軍政治委員楊懷慶的職務,標誌着官員“問責責、民主、程序正當等價值取向。這些價值取向任指管理者對責任的感受和信賴。客觀責任指按制”將逐步在中國確立,這使中國政壇為之一振。是公共管理者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案例中的工作照法律對管理對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結合以上案例説明你對公共管理責任的認人員“送禮”的行為違背了以上的行為準則。 (3)對違法礦主和直接責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責識和理解。 案例分析六

任,加大行政處罰力度,提高事故賠償標準,實答:1.公共管理責任的實現需要有相應的責任自200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生行行政問責制,並嚴查公務人員失職瀆職和事故機制保證。建立官員問責制就是政府落實責任機將全部免收學雜費,同時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將實背後的腐敗問題。 加強公共管理的責任需要相制的具體體現。2. 廣義的公共管理責任就行“兩免一補”的政策。即免收學雜費、免費提應的責任機制作為保障,這種機制主要包括行政是在公共管理活動中,由於公共利益的追求和分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控制機制,立法控制機制和司法控制機制。通政配使公共管理主體必然要承擔的責任。狹義的則請你依據公共政策規劃的原則,談談對這一府部門的努力保證這三種機制的順利運行,才能是指公共管理主體根據法律,政策,道德等社會政策意義的認識和理解。有效地加強公共管理的行為規範的要求,對公共管理客體所承擔的義答:(1)説明公共政策規劃的原則主要有:公正務。公共管理的行政控制機制表現為行政監督原則、受益原則、系統原則、權變原則和優化原權,行政監察,審計,行政複議等職能的發揮。則。 (2)公共這個辦法側規劃的收益原則特別3.提高官員的責任心,從而提高他們為公共服務注意反映了特定人羣特別是弱勢羣體的利益,在的質量和態度,打破“能上不能下的”陋規,建政策的規劃價值取向上向那些最需要得到政府立一種更直接更有效地官員淘汰機制。 關照的人傾斜,使之收益。全國義務教育階段中案例分析四我國某縣的計劃生育工作多年來一國小生將全部免收學雜費,對貧困學生實行“兩直徘徊在全省倒數1--3名的位置。1998年新一免一補”的政策,正體現了這一點。 (3)這一屆領導班子走馬上任,為了建立政績,採取了一政策施行的非常及時,這不僅降低了中國小生失項新的政策措施,即對計劃生育實行高額罰款。學的概率,又大大保障了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失具體的罰款標準是:超生第二胎罰款2000元,望政府部門積極監督保障此項政策的落實。 超生第三胎罰款5000元,超生第四胎或更多罰案例分析七 款10000元。縣政府希望通過這項措施的實施有你如何看待以上這些情況?請依據公共政效控制縣裏的生育數量。考慮到基層計劃生育工策規劃的原則或公共政策評估的標準,分析此案作的艱鉅性,該政策還做出了罰款提成的相關規例,説明你對“繳夠了社會撫養費”,就可生二定,即罰款所得,村、鎮兩級各提成30%。胎,”這一問題的想法和認識。為什麼會出現以上情況,分析公共政策未得答:(1)説明政策規劃的原則主要有:公正原則、到有效執行的原因,並提出其對策。受益原則、系統原則、權變原則和優化原則。 (2)答:導致該項政策未能有效執行的因素主要有: 政府規劃要堅持公正的原則,由於政策規劃過程(1)政策目標與執行措施相矛盾、相沖突,執中難免會存在利益博弈的現象,利用經濟手段進行越有效,結果離目標越遠。 (2)執行政策的行調節“超生”現象應堅持公正原則,遵循制度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問題構建的錯誤。如允程序,最大限度的考慮各方利益,做到公正全面許鄉鎮從罰款中提成,無疑會對基層幹部起到一的解決問題。 (3)公共政策評估的標準是:事定的誘導作用,計劃外生育給他們帶來了實惠。實標準和價值標準。事實標準指這一政策的實際他們怎麼會積極制止這種行為。 (3)政策執行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結果。價值標準是指着者素質不高,受經濟利益驅使,其所作所為與原一政策在價值評定上是否公正、符合社會大多數政策目標背道而馳。 (4)溝通不暢,政策對象人的利益。(4)在對生二胎的問題上,政府部門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對政策目標缺乏認識和需考慮實際情況,堅持政策規劃的原則,做到賞理解,而政策執行者宣傳不夠,解釋工作不到位罰分明,這樣才有利於政策規劃的建設。 等。案例分析八

有效執行政策的對策:可針對上述問題闡述對新華網北京4月5日電: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策。 管理總局5日通報了近期五起煤礦特大瓦斯爆炸案例分析五 事故調查的初步情況。我國某涉外單位,負責組織到某國的勞務輸 “人民授予公共管理部門多少權,公共管理部出工作。該單位人員為了“做好”這一工作,便門就要負起多少責”請以公共管理的責任為理論

蘭州大學行政管理考研真題整理之三_論述題 篇五

論述題:

1.對在深化企業內部改革過程中建立、健全有效激勵機制的思考。

2.關於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思考。

3.根據領導理論,談談對提高企業領導者素質的認識。

4.對建立和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機構問題的思考。

5.對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思考。

6.試述現代企業制度條件下的管理創新問題。

7.對推進企業體制與管理創新問題的思考。

8.根據新人本管理的思考,談談企業加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認識。

9.關於組織創新體系建設問題的思考。

10.結合實際談談在管理中如何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11.試述在管理中如何處理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係。

12.管理創新與和諧社會建設

13.試述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意義和對策。

14.結合實際論述組織溝通網絡應用中的藝術和方法。

15.在羣體決策中,有人主張從眾原則(少數服從多數),有人主張從賢原則(誰正確就聽誰的),還有人主張從權原則(誰的權利大就聽誰的),你認為理想的羣體決策原則是怎樣的?為什麼?

16.管理者對於企業內部員工的激勵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你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個方面?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