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台灣休閒農業考察報告

欄目: 考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55W

台灣休閒農業考察報告

台灣休閒農業考察報告

應台灣農場經營協會的邀請,2018年7月30日--8 月4日,由市政協牽頭組織的福州市休閒農業交流團成員6人赴台灣考察學習。在台期間,先後參訪了源鮮智慧農場 、新峯農場、茉莉花壇夢想館、魔菇部落生態休閒農場、台一生態休閒農場、桃米生態村、花露休閒農場、坪林茶業博物館等休閒企業。拜訪了台灣農場經營協會、福建省長樂同鄉會、馬祖經貿交流協會,並分別召開了座談會,就休閒農業發展模式、休閒農業用地、休閒農業資金籌措等問題進行座談交流,深入瞭解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過程。考察期間,全體學員不僅虛心學習台灣發展休閒農業經驗,而且不斷探討新問題,提出新思路,通過考察學習,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更新了觀念,達到了學習交流、借鑑經驗及尋找差距的目的。

一、台灣休閒農業發展情況

80年代初,台灣開始推廣以觀光、休閒、採摘為主要內容的觀光農園。台北市政府率先在木柵推行“觀光茶園”計劃,標誌着政府部門正式開始輔導休閒農業。到了80年代後期,政府又着力推行“農業+旅遊業”性質的休閒農業。1990年台灣農委會設立了《發展休閒農業計劃》,從技術、經費、宣傳等方面加大了對休閒農業支持力度。1992年台灣農委會頒發了《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規定面積50公頃以上為設置休閒農業區的條件,並編印指導教材。此後,台灣農業逐步從傳統的種植農業到種植+觀光農業,再發展到現代的種植+觀光+休閒度假的農業結構。具有高觀光品質、高服務與高附加值的經營模式,提供休閒服務,集農產品生產經營和三產服務業於一體。據相關統計截至2017年為止,台灣將近有600家休閒農場,全年共接待遊客約5000萬人次,營業總收入超過55億元,休閒農業不僅解決了農產品滯銷、農民和市場脱節的問題,還大大提升了農民的收入,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1.注重政策扶持引導。台灣“農委會”對發展休閒農業高度重視,在“農委會”下設立休閒農業管理及輔導處,各縣市也相應設立休閒農業管理及輔導機構,從上到下形成了休閒農業管理和輔導體系,同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扶持休閒農業發展。先後出台了《發展觀光農業示範計劃》《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發展休閒農業計劃》《休閒農業區設置管理辦法》《民宿旅遊管理辦法》《精緻農業健康卓越方案行動計劃》等扶持政策,並在台灣農場經營協會的輔導與協助下,休閒農業各項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和程序化。台灣農業逐步從傳統的種植農業到種植觀光農業,再發展到現代的種植+觀光+休閒度假的農業結構,使休閒農業的功能進一步得到了拓展。

2.注重突出主題創意。台灣休閒農業創意無處不在,主題創造經典,凸顯地方風情,以深度開發見長,不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小而美”。花露休閒農場場長陳基能提出,創意是立場之本,立志把花露農場建設成為世界上最精緻最美麗花園。他創意的二便文化概念館確實美,衞生間外的水龍頭也很有型,男女衞生間的水龍頭各用了翩翩飛舞的蝴蝶及象徵智慧的貓頭鷹造型,而男性衞生間更是有驚喜,每個小便兜都變成美麗的花朵,去小便就是去盡情地“澆花”。再如地震災區桃米村藴藏着豐富的生態資源,桃米擁有台灣原生23種青蛙,56種蜻蜓。桃米村民挖掘資源潛力,不斷宣傳各種各樣的青蛙和色彩斑斕的蜻蜓,把兩種小動物設計出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佈鄉村醒目位置,鼓勵村民動手,用紙、用布、用石頭等鄉村材料,製作手工藝品,很快使桃米村從一個地震廢墟變成一個昆蟲生態文化體驗休閒區。

3.注重體驗項目設計。台灣休閒農業內涵豐富,休閒項目精彩紛呈,不僅僅侷限於吃農家飯,住農家屋,更加註重遊客情感和生活的體驗。如台一生態休閒農場,前身為 “台一種苗場”。2001年起開始發展農業觀光,興建了亮眼雅緻且温馨舒適的花卉驛棧,充滿浪漫與新奇感的水上花屋。興建南芳花園宴會廳,其並推出花餐養生料理。花卉造景、自然生態與悠閒住宿,從賞景看花到自然學習再到體驗農事,台一生態農場都讓盡情享受其中的樂趣。從入口緩緩進入,花卉、植物融進建築、屋頂、牆面。置身其中,彷彿參加一場小型花博展,所到之處,繁花盛開,花香四溢。精心規劃的主題館可謂別出心裁,不僅主題與文化結合,還利用多種農業廢棄有機質打造基礎設施,採用環保綠色建材興修建築物,自行培植花卉,自建花柱花屋,營造水上餐廳,讓我們感受到台灣島的生態風情。

 4.注重民宿發展。台灣第一個正式的民宿法在2001年頒佈,到現在全台有2萬多家民宿。民宿注重多樣化發展,融合了當地的自然人文環境要素,再加上創意和美學元素,打造成了頗具特色、不同主題的民宿產品。有田園鄉村主題、人文藝術主題、異國風情主題、原住民風情主題、家庭温馨主題、懷舊復古主題等等,給人一種“宿在民居、樂在鄉野”的感覺。在經營理念上,趨向於隱逸,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民宿已成了主人個性的最佳秀場和吸引志趣相投之人的聚集地。如台一生態農場民宿整體建築設計採用環保的綠色建材,精心營造“春露”、“夏荷”、“秋楓”、“冬戀”的季節樓層和歐式風格的水上木屋。晚上可以在露台上吃水果、看星星,如同在家中一樣親切。再如花露休閒農場設計了夢幻之城--精油城堡。城堡房間設計非常現代化,原木牀、高級紓壓牀墊、精油泡澡浴缸、落地景觀窗台、落地玻璃,讓你在牀上或浸浴時既可欣賞原始的農村風貌,亦可遠眺大雪山的美景。傍晚的夕陽,還有夜晚伴隨着蛙鳴蟲唱觀星賞月,別有一番享受。

5.注重產品深度開發與推廣。台灣利用食品加工技術、自動化技術等方面優勢,根據企業的特點特色研發出自己的主導產品、系列產品、創意精品。如源鮮智慧農場採用農業4.0,植物工廠化、益生菌水耕蔬菜、利用Led照明模擬太陽光等技術,生產聽音樂喝豆槳長大的綠色蔬果。再如魔菇部落生態休閒農場利用蘑菇做的黑美人菇餅乾、杏鮑菇脆片餅乾等各種零食,香皂、面膜和護手霜等深加工產品。

二、一些啟示
通過考察學習台灣休閒農業發展經驗,結合我市休閒農業現狀,獲得一些啟示。

1.發揮政府的扶持引導作用。發展休閒農業既符合經營農產的根本利益,順應城市居民休閒旅遊需求的形勢,又符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針。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休閒農業產業化進程中應積極推動休閒農業的發展。縣、鄉鎮政府的主導作用體現在:一是積極引導,二是統籌規劃,三是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如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資金投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休閒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突出休閒農業品牌創建。休閒農業旅遊品牌,應當是一個持久而穩定可靠的品牌形象。在旅遊消費者心中,樹立對其的認知,進而形成一種差別。也正是這種差別才成為吸引旅遊者的興趣,提高其消費慾望,最終凝聚成休閒農業品牌的無形資產。因此,休閒農業項目的佈局應注重與客源市場的聯繫,考慮項目所在區域的交通區位,還應考慮與其周圍的其他休閒項目及名勝古蹟等風景區的關係。各地應結合本地資源特點,發展有本地特色的休閒農業項目,避免與周圍已有休閒項目開發上的雷同,力求與周圍其他休閒項目相互協調、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3.完善休閒農業服務體系。休閒農業是一種觀光、遊覽、度假的形式,旅遊者是以體驗農村和農民生活這種特殊的方式來休閒,而不是一般地到農村去觀光或“學農”;尤其“農家樂”,是旅遊者直接深入到農民家裏,吃住在農家面對面地感受農村文化和農民文化。所以,一方面不應該遊離於農民家庭之外,把城裏的賓館、標房簡單“克隆”到農村;另一方面,作為一種休閒度假,必須對環境、接待、服務提出相應的要求,諸如環境整潔、居住乾淨、餐飲衞生、安全方便、基本設施保障等,以及接待人員自身的健康、禮儀和素質,讓旅遊者在農民家裏既享受到規範的服務,又感受到賓館旅舍所沒有的家庭式温馨,因而能夠充分放鬆、盡情休息。休閒農業要在服務上下大功夫,提高休閒農業層次,這也是一個地區休閒農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從觀光線路的策劃到每個景點內容的確定,從農業觀光的導引介紹到田園風光的品味鑑賞,從日間的餐飲到夜晚的住宿,都需要一支專門的服務隊伍。
4.加強休閒農業產品開發。休閒農業具有使遊客深入體驗鄉村氛圍和田園生活的功能,是體驗經濟的一種重要形式。休閒農業與一般旅遊產品相比突出的特點是高度參與性,遊客可在農園或休閒農業區參與農業生產過程,親自制作食品、禮品、藝術品,租賃農場自己經營管理,根據愛好設計個性化的遊憩活動,實踐環境保護和綠色生活理念,開展農業科普知識宣傳和相關研究活動,這是休閒農業旅遊產品及客源市場開發的優勢之一。因此,休閒農業必須針對消費場的新特點,增強互動參與性,創造性地開發出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綠色化、高附加價值的體驗式旅遊產品,以滿足體驗經濟時代的旅遊消費需求。
5.加強兩岸合作與交流。台灣的休閒農業積累了一些值得借鑑的經驗,可邀請台灣有創辦休閒農業經驗的專家學者和經營者前來指導和投資創業。兩岸聯手互補發展休閒農業,前景不可估量。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可以出台相關政策,吸引有識台商來大陸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