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祝福》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節日賀詞祝詞 / 發佈於: / 人氣:1.09W

《祝福》教案(精品多篇)

等獎魯迅《祝福》教學設計 篇一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整體感知,理順故事情節,感受人物命運與作品感情基調。

3.瞭解小説文體的基本知識,結合文體分析文章。

學習重點理順故事情節;

學習難點體味祥林嫂的悲劇命運。

學習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知識積累]

1、作家作品: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的奠基人。魯迅的小説集有《吶喊》和《彷徨》。《彷徨》收入了魯迅《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共11篇小説,反映了魯迅在上世紀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悶,表現了他不斷探索真理、尋求出路的可貴精神。《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於1924年。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科學”,而阻礙中國進入民主、科學時代的最大障礙,就是中國兩千多年來遺留下來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國婦女則是中國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魯迅選擇婦女題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文體知識:小説是四大文學樣式(散文、小説、詩歌、戲劇)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故事情節的敍述和深刻的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體(文學體裁),小説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小説的情節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

3、祝福的習俗:“祝福”是舊時浙江紹興一帶曾經流行過的迷信習俗。每當舊曆年底,地主和有錢人家舉行年終大典,宰殺家禽,置備牲肉,並將牲品煮熟作為“福禮”,恭請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謝他們保佑當年“平安”,並祈求來年幸福。

教學過程

一、知識積累

1、字音積累

鈍()響寒暄()朱拓()間()或悚()然躊躕()不更()事謬()種儼()然雪褥()瑟()瑟有聲塵芥()堆形骸()臉頰()沸反盈()天賀家墺()荸薺()()絮絮()嗚咽()馴()熟桌幃()訕訕()咀嚼()()渣滓()()瞥()拗()不過蹙()縮門檻()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蹣跚()()

2、字形積累

3、字義識記

儼然:訕訕:

怔怔:怨府:

沸反盈天:

二、文學常識:

1、《祝福》選自《》,作者是,他的另兩部小説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詩集是《》,還有雜文集17本。

2、小説三要素是、、。小説的情節包括、、、四部分。

3.文中“四書”指《》、《》、《》、《》,“五經”指《》、《》、《》、《》、《》五部經典著作。1、《祝福》選自《》,作者是,他的另兩部小説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詩集是《》,還有雜文集17本。

2、小説三要素是、、。小説的情節包括、、、四部分。

3.文中“四書”指《》、《》、《》、《》,“五經”指《》、《》、《》、《》、《》五部經典著作。

三、文本整體感知,梳理情節:

1、這篇小説所寫的人物有幾個,請大致給他們分類。

2、小説採用什麼記敍順序(順序包括順敍、倒敍和插敍),這種寫作方式的好處是什麼?

3、小説中哪一句在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顯示由倒敍轉為順敍的?

4、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劇一生為主線安排的,請列出小説情節結構。

順序情節內容時間

序幕——結局——開端——發展——高潮——尾聲

5、本文什麼地方給你感受最深?説一點理由。

四、合作探究:小説為什麼以祝福為題,而不以祥林嫂為題?

第二課時

[知識積累]

1、文化常識: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三從四德:“三從”為“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宋明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2、記敍的順序:記敍的順序一般可分為順敍、倒敍、插敍(還有補敍、分敍)。順敍: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的先後順序來敍述故事的一種方法,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敍述方法。倒敍:不按時間先後順序,而是把某些發生在後的情節或結局先行提出,然後再按順序敍述下去的一種方法。它可以造成懸念,增強藝術效果。插敍:在敍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後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這種寫法叫插敍。它可以幫助的展開,豐富作品的內容。

3、環境描寫: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是指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徵的建築、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自然環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環境描寫的作用:

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場所。

②反映時代特徵、社會特徵。

③渲染氣氛,襯托人物心情。

④側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⑤暗示、推動情節的發展

[學習過程]

一、研習文本

1.細讀並畫出小説中的環境描寫,思考它有哪些作用?試分條論述(至少3條)

2.研究祥林嫂幾次不幸遭遇發生的時間:以“春天”為突破口,以“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為話題分析課文:

(1)寫出祥林嫂幾次不幸遭遇的時間、遭遇事件及所處文中位置

(2)文中春天是指什麼?為什麼説祥林嫂沒有“春天”?

(3)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

二、合作討論,形象分析:

1.找出描寫魯四老爺的語句,分析其形象特徵?

2.柳媽是一個怎樣的人,她與祥林嫂的死有何關係?

3.“我”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麼作用?

4.分析祥林嫂形象:

(1)分析祥林嫂兩次到魯鎮的肖像描寫,第二次有什麼變化?從中反映了什麼問題?

(2)分析臨死前的`肖像描寫及其作用:

三、寫作練習

課文中作者沒有寫出魯四老爺的肖像,請你通過想象,選擇一個場景,刻畫魯四老爺的肖像,特別是眼睛。字數為200字左右。

第三課時

[學法指導]

1、細節描寫分析: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細微複雜感情,點化人物關係,暗示人物身份、處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極精彩的筆墨將人物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和盤托出,讓讀者欣賞評價。常見的幾種細節描寫:肖像(表情變化、服飾)、語言、行動、心理活動、事物細節描寫等。

2、如何學魯迅的文章:魯迅以筆代戈,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一提起魯迅的文章,就會想到他以筆作刀槍的戰鬥精神。“魯迅先生的筆就是一把利劍,直接刺向他那個時代的醜惡和黑暗”。魯迅的小説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説:“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説來》),所以學魯迅的文章,一定要結合魯迅的精神,分析病態社會下人物命運悲苦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能力提升:關注人物刻畫時的細節

1、魯迅説:“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本文幾處描寫了祥林嫂的眼睛?從這些描寫中你覺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點?

2、分析祥林嫂與“我”、四嬸、大家及柳媽的對話時的語言描寫。

3、分析祥林嫂的行動描寫

4、“我真傻,真的”在全文出現多次,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二、研討: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

三、基礎檢測

1.選出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

A.寒暄(xuān)躊躕(chóu)朱拓(tuò)百無聊賴(lài)

B.監生(jiàn)惴惴(zhuì)儼然(yǎn)少不更事(jīng)

C.間或(jiàn)形骸(hái)謬種(miù)沸反盈天(fèi)

D.陳摶(tuán)馴熟(xùn)炮烙(pào)咀嚼鑑賞(jǔ)

2.選出對下列詞語或加點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寒暄(太陽的温暖)形骸(身體)收斂(收攏聚集)

B.蹙縮(緊縮)間或一輪(偶而)歆享(喜愛、羨慕)

C.沸反盈天(滿)窈陷(幽遠)安逸(安閒)

D.鄙薄(輕蔑)折罪(抵作)素不相識(向來)

3.選出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

A.軍訓結束那天,我們舉行隊列表演,下午三時,操場上歌聲嘹亮,沸反盈天,校園成了歡樂的海洋。

B.老師為我們訂複習資料,可我身邊沒有錢,連借幾位同學,也都沒有,百無聊賴,只得請假回家。

C.這幾天天氣悶熱,上牀以後總是惴惴不安,難以入睡。

D.前有警車當道,後有羣眾追趕,歹徒走投無路,扔下兇器,向警察投降。

4.下句空白處依次應填入的詞語是()

〔〕四嬸,〔〕後來僱用的女工,大抵()懶()饞,〔〕饞而且懶,左右不如意,所以也還提起祥林嫂。

A.只有因為或或而且

B.唯獨由於非即或者

C.只有因為非即或者

D.只有因為或或甚至

四、以《祝福》為例,評論魯迅是如何描寫“死”的(或者説如何批判一個病態社會的)?

五、總結

六、佈置課後練習

七、反思質疑

《祝福》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作家及其文學常識,瞭解小説的時代背景(環境等),小説所表現的具體內容等。

2、能力目標:欣賞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種描寫手段來表現人物的手法進行訓練。

3、思想感情和價值觀目標:瞭解封建社會廣大下層勞動婦女低下社會地位和不幸遭遇,關注社會發展,體味人生意味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知識目標:瞭解作家及其文學常識,瞭解小説的時代背景(環境等),小説所表現的具體內容等。

教學難點

能力目標:欣賞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能用各種描寫手段來表現人物的手法進行訓練。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教師形成一定的魯迅小説的講課方法思路模式,儘量在對作家作品的深入研究中凸顯自己的教學個性,讓學生受到良好的小説教學。甚至發展會寫小説了。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請看這幅圖片,(出示封例圖片)這是祥林搜,她是在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具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這是中國現代文學開山之祖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想必大家對魯迅先生已經有了深入的瞭解,魯迅先生確實是一代文學巨匠,在2005年的全球閲讀排行榜上,魯迅先生的兩本短篇小説集《吶喊》、《彷徨》分別雄據排行榜第一位和第十一位,他的小説《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説,從而揭開了中國新文學的序幕,他的這兩本短短的小説集,內容深切,格式特別,茅盾先生在《讀吶喊》一文中説:猶如久處黑暗的人們驟然見到了絢麗的陽光。感受是那樣的至深至切。如果説,茅盾先生是中國現代長篇小説的開拓者的話,那麼魯迅先生則是中國現代短篇小説的開拓者,今天讓我們走進祥林嫂,去感受又是一個怎樣的人被舊制度所吞噬。

本文寫於1924年,是魯迅小説集《彷徨》的第一篇,敍述的是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的黑暗現實。五四運動提出了“民主、科學”“打倒封建禮教”的口號,婦女解放問題也成了這個時期魯迅探索的主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魯迅的小説《祝福》應運而生。

二、學生速讀,並思考:這篇小説主要寫了有關祥林嫂的哪些事情?

三、文本研讀

1、小説的三要素是什麼?

板書:情節、人物、環境。

2、誰來説一下這篇小説的情節?(根據文本逐段落實內容)

明確:序幕(1—2)魯鎮的年底。

結局(3---33)祥林嫂帶着“疑惑”死去。

開端(34—53)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

發展(54—65)祥林嫂被搶被賣(改嫁)。

高潮(66—111)祥林嫂再次到魯鎮。

尾聲(112)魯鎮祝福景象和我無奈的感受。

3、我們知道要把人物形象刻畫完整必須要有一定的人物描寫手段,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寫手段有哪些?

板書: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細節等。

當然從描寫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從描寫的詳略分,有白描和細描。所謂“白描”,主要指的是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辭藻修飾與渲染烘托,而用傳神之筆加於點化,顯得樸實而自然。

4、要求學生找出文中關於祥林嫂的三處肖像描寫,比較它們的異同,思考其用意。

(1)明確三處肖像描寫。

第一次:初到魯鎮。

“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年輕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

“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第二處:再到魯鎮。

“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第三次:死前與作者相遇。

“五年前地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是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

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2)明確:

作者通過肖像描寫首先顯示出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勤勞、樸實、善良、温順,要求極低,易於滿足。但再到魯鎮時,兩頰和眼睛發生了變化,説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極度悲傷。而第三處則顯示其遭遇悲慘,乞討無路,限於絕境,內心深處受到摧殘,精神麻木,已是瀕於死亡。

作者正是用了白描手法,在對比中顯示人物的境遇、內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魯鎮時,臉色青黃——生活艱辛,紅潤——青春的活力,順着眼——善良、安分、温順。可以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們仍可以看到在她身上還有着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魯鎮時,這種青春活力已經不復存在,兩頰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沒有神采的眼睛——人生遭受慘重打擊,內心痛苦而又難於表達。而第三處則更顯示了不僅青春活力不在,甚至連生命力都已失去。眼珠間或一輪——長期的嚴重的打擊與折磨,陷入極度悲哀,內心痛苦無法表露,精神完全麻木。

三次描寫完全表現了祥林嫂悲慘的命運。

(3)肖像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一個特點。本文圍繞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畫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從開始時的“順着眼”,到第二次來魯鎮時的“眼角上帶些淚痕”,“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捐了門檻以後“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嬸的一聲斷喝,第二天“眼睛凹陷下去”,到臨死前地“瞪”着眼,“眼珠間或一輪”,都有豐富的內涵。眼睛與其他肖像描寫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的幾個過程。魯迅先生曾經説過:“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她的眼睛。”(《我怎樣做起小説來的》)

5、祥林嫂到魯鎮的兩次肖像描寫中,都對“白頭繩”有細微而具體的描寫,請分析其深層含義。

明確:祥林嫂在魯鎮一露面:“頭上扎着白頭繩”,第二次:“她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藉此,我們很容易看出她的寡婦身份,表明她是死去的祥林的妻子,這一定位十分重要。頭上的白頭繩,把她的悲劇命運揭示出來了,註定了祥林嫂一生將在這個名分下生活,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錯,可她卻要紮上白頭繩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個災星,被人認為不吉祥。她本來是遵照封建禮教的規矩“餓死是小,失節是大”,“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個婆婆不讓她守節,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視她,説她“不乾不淨”。她苦苦蓄錢捐了門檻,可仍然消除不了白頭繩帶給她的災難,帶給她心靈的創傷,這樣一位婦女,活着毫無自主權,死了還要受人唾棄,生得痛苦,死得恐怖——這是一種多麼悲慘的命運啊!這一細節是對封

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有力控訴。

6、文本中有哪幾處環境描寫?請找出來自由讀一讀。

明確:開頭和結尾的祝福場景。(書上畫出)

祥林嫂死後當晚“冬季日短——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一節。

祝福前夕柳媽尋祥林嫂開心時,“微雪點點的下來了”。

7、品讀環境描寫的作用。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的環境裏。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試着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明確:(1)第一次(1——2):小説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綠的氣氛。而製作“福禮”卻要像祥林嫂一樣的女人“臂膊都在水裏浸得通紅”,沒日沒夜地付出自己的艱辛,可見富人們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這些廉價奴隸的血汗之上的。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

(2)第二次是對祥林嫂死後魯鎮舊曆的年底雪天的描寫。(32段)魯鎮舊曆年底的雪天渲染了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祥林嫂死後的淒涼和我的“沉痛”心情。中間議論是反語,表現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後一句的“舒暢”是激憤之語。這裏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3)第三次(最後一段)景物描寫是由回憶到現實的。第一句是過渡,與前面轉入回憶的句子相照應,渲染了熱鬧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林嫂死的悲涼。最後一句是故意虛寫,那些“醉熏熏”蹣跚着的:天地聖眾“哪裏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爆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痛苦和悲哀。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佈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使得小説結構更臻完善。

8、還有那些環境被我們忽視了?

明確:魯鎮人們對祥林嫂的態度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是一種環境。即社會環境。這種環境同樣也顯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這些人是怎樣把祥林嫂往絕路上逼的呢?

(1)魯四老爺

魯四老爺兩次對僱用祥林嫂的態度是“皺眉“,討厭她是寡婦。祥林嫂被搶走時,他用兩次“可惡”和“然而”來概括。第一次“可惡”的是婆婆搶的舉動,給自己帶來了麻煩。第一次“然而”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禮教不容,婆婆做主,理所當然。第二次“可惡”是針對衞老婆子,先薦祥林嫂後又合夥劫她,鬧得沸反盈天,有損魯家的體面。第二個“然而”

找到像祥林嫂這樣比男人還勤快的勞動力是不容易的。從中可以看出他自私偽善、冷酷無情,對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的授意或得到他默許的,是他通過“祝福”阻斷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他是導致祥林嫂慘死的人物。

(2)婆婆和大伯。

婆婆強迫祥林嫂改嫁,説明舊社會勞動婦女沒有人生自由,丈夫死了還得受制於婆婆。繩子一捆,塞在花轎裏,以八十千的價格“賣了”。這實際上是封建思想在支持她的婆婆,祥林嫂的反抗是不應該的,然改嫁又偏偏是祥林嫂最大的罪名。可見在這個巨大的矛盾中,我們根本看不到祥林嫂的活路。

大伯收房子也是應該的,原因很簡單,祥林嫂沒有兒子,也就壓根兒不是賀家的人,但封建思想又教育女子們: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在這個矛盾中,我們也看不見祥林嫂的生存空間。

(3)柳媽。

柳媽也是一個有着同祥林嫂一樣的舊社會受害者地形象,這從她的外貌中可見一斑。然她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和禮教的毒害至深,相信地獄和報應之類的迷信思想同時秉承“餓死是小,失節是大”的禮教思想,她主管願望也是出於愚昧,她認為讓祥林嫂捐門檻是救祥林嫂於苦海,為她贖罪獻策。但當祥林嫂捐了門檻之後,四嬸在祭祀時的一句話還是使得祥林嫂陷入了困境,祥林嫂的精神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不但眼睛凹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最終,祥林嫂竟被魯四老爺一腳踢開。柳媽也算是同情祥林嫂的一個,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淵,更顯示出悲劇之悲了。

(4)魯鎮上的人們。

魯鎮上的人們對祥林嫂沒有任何同情,他們一開始只是用祥林嫂的悲劇來滿足一下自己的獵奇心理,等到厭倦了,便對之嘲笑唾棄,表現出一種冷漠厭煩的態度,他們也是深受封建思想和禮教毒害的人,正是這種思想統治了他們的靈魂,所以他們鄙視祥林嫂,他們的態度也增加了祥林嫂精神上的痛苦,他們和魯四老爺一起把祥林嫂逼上死路。

四、問題探究

(一)小説標題命名為“祝福”的含義。

明確:1.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了祥林嫂(祝福是封建迷信祭祀活動,但尊卑最為強烈),祥林嫂又死於“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形成強烈對比,在表現主題方面更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以此為題可突出主題。

2、“祝福”與人物性格和命運息息相關,是人物命運轉變的契機和背景。小説起於祝福,

結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着密切的關係。

3、所謂“祝福”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其實像祥林嫂這樣的處在封建思想和制度壓迫下的勞動人民哪有福可祝!又豈能祝得來福,以“祝福”為題,有反諷之意。

(二)“我”在小説中是一個怎樣的形象?“我”對小説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我”在小説中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具有對弱者同情,對封建勢力憎恨,但又無能為力的人。

在小説的結構上,“我”起着小説線索的作用,同時我又是祥林嫂死的見證人。

五、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祝福》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把握小説的情節結構,理解倒敍手法的運用。

2.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

3.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理解環境的作用。

重點、難點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

2.把握環境描寫的巨大作用,體會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繫

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環境(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全文典型的環境描寫有三處,各有特點、作用。學生討論歸納:第一處(第一、二自然段):小説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碌的氣氛:晚雲的閃光,爆竹的鈍響,幽微的火藥和人們忙碌的景象,調動了讀者的視覺、聽覺和嗅覺,使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沉重”、“陰暗”、“亂成一團糟”等詞透露出了作者對這種氣氛的壓抑和反感。其中有一句話“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這句話點出了辛亥革命後農村風俗習慣依舊,封建思想依舊,而破折號後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貧富懸殊的社會裏,窮人無福可言。這些語句,勾勒了當時的社會環境,揭示了祥悲劇的社會基礎。

第二處(第八頁第二段):渲染了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我的心情。中間的議論是反語,表現了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後一句的“舒暢”是憤激和沉痛之語。

第三處(最後一段):這段景物描寫是由迴響到現實。第一句是過渡,與前面轉入回憶的句子相照應,渲染了熱鬧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慘死的悲涼。最後一句故意虛寫,那些“醉醺醺”蹣跚着的“天地聖眾”哪裏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爆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痛苦和悲哀。

二、鑑賞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這篇小説在塑造祥林嫂時,運用了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手段刻畫人物,其中肖像描寫運用的特別成功。要求學生找出三處肖像描寫,比較閲讀,思考肖像的變化反映了什麼。

學生歸納:祥第一次到魯家時,“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臉色青黃”是生活艱辛的烙印,紅潤的臉頰顯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為她畢竟才二十幾歲。而她第二次來到魯家時,“她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順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體現,突出了她內心的悲哀和空虛,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無奈,從那“消失了血色兩頰”、“眼角上的淚痕”、“沒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寫,不難體會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擊後極度痛苦的心情。作者第三次描寫祥林嫂時和前兩次就迥然不同了:“五年前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這形象,多麼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過強健的體魄、旺盛的精力,而現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潰了。

教師總結:三次肖像描寫,相互對照,訴説了祥悲慘的一生。作者正是通過這樣的肖像描寫,塑造了一個被封建禮教束縛、被踐踏、被遺棄的舊中國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

三、作業:課後練習二

《祝福》教案 篇四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育點

1、瞭解小説三要素及小説情節結構

2、瞭解小説中任務描寫的幾種方式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概括小説情節的能力

2、着重體會魯迅小説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三)、德育滲透點

要注意領悟魯迅先生冷峻的敍述之中所藴涵的強烈的愛憎之情

二、重、難點

着重認識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繫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讓學生理清小説結構,畫出集中描寫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覆誦讀,體味這些看似冷峻的描寫中所藴涵的深情。

2、第二課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結合環境描寫,分析任務形象,把握小説主題。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 新課——回憶魯迅先生的作品

關於《吶喊》和《彷徨》

2、學生快速閲讀,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説的情節結構,分析結構特點

(1)序幕 寫景象

結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 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 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 再寫景象

3、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變化,並深入挖掘其社會根源。

初到魯鎮,情形如何?

再到魯鎮,情況怎樣?

臨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4、請學生依據以上分析討論,概述“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的深刻含義。

善良能幹——包辦婚姻——被賣——再嫁——社會的根源

二、總結與引申

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與哪些人有關?究竟誰是真正的劊子手?

三、作業 佈置

思考:究竟誰是殺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劊子手?

四、板書設計

情節特點:倒敍

人物命運:祥林嫂善良能幹,卻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和過程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 新課

引入魯迅取名《彷徨》的原因

2、認真研讀故事的結局,分角色朗讀對話,找出議論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

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卻最終傷害——自責和自我解剖——憤激

3、有人説,祥林嫂之死,魯四叔是首惡,衞老婆子和柳媽是幫兇,你怎樣看?

分小組討論,然後選擇發言。

4、師生共同研讀文中深刻的語句,加深文意的理解。

二、總結與引申

1、封建壓迫的體現(四權)

2、對比電影和小説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區別

三、作業 佈置

閲讀魯迅小説《離婚》,注意比較愛姑和祥林嫂的命運,看看有何深刻含義?

四、板書設計

祥林嫂之死

根源:封建倫理制度,舊的文化觀念。

解救辦法:摧毀舊制度,否定舊文化。

《祝福》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一、認識春天及迎春祝福對反襯祥林嫂悲慘遭遇的作用。

二、把握祥林嫂這一悲劇人物所揭示的深刻社會主題。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由閏土、孔乙己形象的概述引出課題

我們忘不了深藍的天空中掛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一位十一二歲的少年,站在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地裏,手握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地剌去,他是誰?他是少年閏土。可惜二十年後的他卻變得遲鈍麻木。那手捂碟子,説着“多乎哉?不多也,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是誰?是孔乙己。善良的孔乙己卻不明不白地從這個世界消失。

魯迅先生的小説善於通過悲劇性人物去揭示深刻的社會主題,今天,我們所要學的《祝福》也正是如此。

二、討論祥林嫂的悲慘遭遇

祥林嫂的命運是悲慘的,魯迅先生將她的不幸總是設置在一個特殊的季節,那是什麼季節?春天。

1、春天,她失去丈夫

激疑:失去丈夫,是否不幸?丈夫小她10歲,婆婆只大她幾歲,可能是童養媳,沒有愛情,又何來幸福?失去丈夫也許是新的幸福生活的開始。

明確:祥林嫂的沒有愛情的婚姻確實不幸,但她丈夫的死去便説明她剋夫,是一個不祥的女人(“女水論”)。在那夫權社會,她必須守一輩子活寡,這沉重的精神十字架會讓她永無翻身之日,又何來新的幸福生活?

2、春天,她被賣改嫁

問題:死了丈夫後,為了躲避兇狠的婆婆,她來到魯四老爺家做工,但終於沒能躲過更深重的災難,具體的情形是怎樣的?

明確:代表族權的婆婆一方是“捆、塞、捺”,祥林嫂則“嚎、罵、撞”,祥林嫂是被當作牲口賣到深山裏去的。她失去了做人的資格、尊嚴,這是她悲慘遭遇的進一步發展。

激疑:改嫁後,有了有力氣的丈夫,白胖的兒子,又有自家的房子,這是幸福的,為何又説是不幸?

明確:這短暫的幸福是一種虛幻,這虛幻留給她的是永久的痛苦。這痛苦不僅僅是因為思念,更是因為那贖不完的罪名,還有那鋸屍的恐怖感。

3、春天,她痛失愛子

問題:魯迅先生善於描寫人物悲慘遭遇。死去了丈夫,又被賣改嫁的祥林嫂,她的悲慘遭遇達到怎樣的高潮?

明確:不久,賀老六病死,最慘的是,又在春天,她唯一的精神支柱──兒子阿毛被狼叼走。

4、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問題:春天,孕育着希望,孕育着生機,可是,祥林嫂的不幸卻大都發生在春天。作者這樣描寫,看似漫不經心,其實寓意深刻,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明確:襯托作用。鮮明對比,強烈反差,突出了祥林嫂的不幸,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苦命的女人。

三、討論“祝福”題意及祥林嫂悲劇結局的意義

1、迎春祝福

問題: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她能不能像魯鎮的人們一樣,在迎春祝福之時,祈求天地眾聖賜給自己來年的幸福?

明確:不能。祥林嫂經歷了喪夫、再嫁、失子等諸多不幸,這一切不幸在魯四老爺看來,意味着剋夫、克子、不能從一而終,是傷風敗俗不乾不淨的女人,這樣的人在祝福之時,不能動杯子、筷子,否則祖宗是不會吃的,即使捐了門檻,依然不能贖罪。祝福的場景一再出現,它代表了黑暗的封建社會,封建統治,因此,像祥林嫂這樣的人,又怎麼能祈求春天,祈求幸福呢?

2、她悲慘死去

問題:迎春祝福。,她的最終結局,就只能在一片熱鬧的祝福聲中,悲慘地死去了。這熱鬧的祝福,更強烈的反襯了祥林嫂的遭遇,那麼,祥林嫂究竟是如何死去的?

激疑:窮死的?餓死的?冷死的?

明確:祥林嫂被代表政權的魯四老爺趕出了魯家大門,成了乞丐。沒錯,她是窮死的,餓死的,凍死的,但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一連串的打擊,尤其是魯鎮人的輕蔑,柳媽的恐嚇,使祥林嫂的精神完全崩潰。當人們帶着喜慶心情祝福之時,在她的精神世界,有的只是陰間的慘狀,死鬼男人的爭奪,閻王爺的鋸屍。閻王爺代表着神權,她是被“嚇”死的,是被封建統治階段通過祝福活活殺死的,這也是人物最後的悲慘結局。

3、封建社會、封建禮教吃人

問題:祥林嫂的死揭示了什麼深刻社會主題?

明確:小説通過祥林嫂這一悲劇人物的悲慘結局,揭露了封建社會、封建禮教吃人的罪惡。

四、遷移訓練

作文:《陰間的祥林嫂》

要求:1.大膽想象,照應祥林嫂生前遭遇;

2、突出中心,體現小説原作主題。

《祝福》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理清脈絡,理解倒敍手法的作用。

(2)體會環境描寫、肖像描寫等對於塑造人物、深化主題的作用。

一、導語激趣

有人説祥林嫂是個沒有春天的女人,她先是在春天裏死了丈夫,接着而她在春天裏死了兒子,最後她又在春節的祝福聲中死在寒冷的雪地裏。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小説《祝福》,看一看魯迅先生是怎樣演繹了這個發生在春天裏的人間慘劇。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速讀課文,列出本文的情節提綱,並且思考作者在小説的情節結構上採用了何種順序,這種安排有什麼作用?

先小組談論,後全班交流

情節內容

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倒敍開端祥林嫂來到魯鎮

發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

《祝福》的結構是以祥林嫂的悲慘遭遇為主體安排的。開頭的“序幕”,交代了悲劇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環境。接着用倒敍的方法,先寫祥林嫂的悲劇結局,把祝福景象與祥林嫂的死連在一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後,對悲劇的主體部分,即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按時間順序展開敍述;最後,仍以祝福情景作為尾聲,深化故事的主題。

倒敍的作用:造成懸念,引人入勝;造成悲劇氣氛,奠定悲涼基調;突出祥林嫂與魯四老爺的矛盾衝突;突出反封建的主題。

(九曲黃河,東流入海,只有具體考察每段河身迂迴曲折的流程之後,才能對黃河入海的全程有一個完整的印象。在閲讀活動中,要把握文章的有機整體,也必須對文章的有機結構作深入剖析,細心發現各部分之間與整體的內在聯繫才行。在把握了整體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的思想意義,也才能對“精彩片段”或各個部分在藝術上作出準確判斷,因為與整體的關係,對整體的作用,是解析評價各個局部的藝術價值的主要標準。整體感知部分的設計是不可或缺的。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教材的能力。對提高鑑賞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專題品析,合作鑑賞

鑑賞角度: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描寫以及其他描寫人物的方法。任選一個角度,可以化大為小深入研究。如“形象”這一角度,可以把視點集中於“誰是殺害祥林嫂的兇手?”上。

分組討論,確定本組鑑賞專題,合作探究品鑑。15分鐘後小組長將整理有序的發現和大家交流。交流過程中,本小組的成員可以補充論證,其他小組也可以質疑或補充。

1、人物姓名鑑賞

祥林嫂:

(1)、沒有自己的名字,隨從丈夫叫了祥林嫂。説明她沒有人生自主權。也説明那個社會“男尊女卑”現象的嚴重性。

(2)、祥林嫂“不祥”,命運多舛,數遭閔凶,她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祥林嫂這個名字,表明了作者對她的悲憫與同情。

魯四老爺:

(1)、他與魯鎮同姓,又被稱為“老爺”,説明他是地方權威人物、最高統治者,掌控魯鎮。他的理學老監生的身份,更暗示了魯鎮沉浸在他禮教陰霾的籠罩之中。

(2)、他書房裏的對聯寫作“事理通達心氣平和”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因為他一見祥林嫂就“皺眉”的態度與他“可惡”“不乾不淨”“謬種”的語言都鮮明地表現出他的事理不“通”更不“達”、他的心氣不“平”、更不“和”。而另一聯已經脱落,説明他的附庸風雅。那脱落的一聯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可以暗示他是個不明品節、無品缺德的人。

魯四老爺這個名字表明瞭作者對他的嘲諷與憎恨。

柳媽:

(1)、柳,“無心插柳柳成蔭”,柳媽對祥林嫂的精神戕害,是由於她對迷信的執着造成的,是因善而害人,她的無知的善良建議,使得祥林嫂最後一個精神堡壘被粉碎。

(2)、柳,生命力及強,插在哪裏就在哪裏生長。暗示封建迷信思想及易生長、傳播、普及,當時的社會迷信面及廣。

柳媽這個名字表明瞭作者對民眾愚昧無知的批判。

賀老六:

(1)、俗話説“六六大順”,而他賀老六是大(本站☆)不順。花錢娶來的是寡婦,婚姻不順;死於傷寒,壽命不順;兒子夭折,家門不順。

(2)、賀,有慶賀、慶祝之意。而賀老六的人生最終一無所有。大伯,即他的長兄,不慈不仁,又收了他“自家的”房子,趕走了祥林嫂。賀老六無喜可賀,有悲可哀。

賀老六這個名字表明瞭作者對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

祥林嫂的婆婆:

(1)、衞家山人。只衞護自己的家,是個專橫貪婪的封建家長。“她應酬從容,説話也能幹,寒暄之後,就賠罪,説她特來叫她的兒媳回家去,因為開春事務忙,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人手不夠”,堂而皇之地全部收取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錢,並且“又取了衣服”。為了獲得更多的彩禮,她又“好打算”,把祥林嫂當作奇貨賣給了深山野奧裏的賀老六,得了八十千錢。這就是她的從容和能幹!

(2)、她沒有具體的名字,説明這種專橫貪婪之徒遠不是個別現象,這種利用宗法家族權威無所不為的封建家長比比皆是,有一個廣大的羣體。

小結:小説《祝福》人物形象的命名有着特別的含義,或寄寓美(祥林嫂、賀老六)的毀滅於其中,或寄寓諷刺(魯四老爺、柳媽)於其裏,作者的憐憫與憎惡,無奈與悲憤隱於人物姓名的深處。

2、爆竹聲聲話祝福--環境描寫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環境裏,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了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第一次是描寫鎮上各家準備“祝福”的情景,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農村的狀況: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揭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表現出強烈的宗法思想和禮教威迫對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第三次實際結尾通過“我”的感受來描寫。祥林嫂的慘死與“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吃人本質的揭露,首尾呼應,結構完善。小説始於祝福,終於祝福,中間又再一次寫到魯四老爺家的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着密切的聯繫。封建禮教正是通過祝福這樣的典型事件在精神上多次摧殘,以致於殺害了祥林嫂,而祥林嫂死時又正是魯鎮家家祝福之時。祝福的熱鬧正反襯了祥林嫂臨終的孤寂淒涼。以“祝福為題更能揭露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對勞動婦女的精神摧殘,起到深化主題的作用。

3、畫眼睛的藝術--祥林嫂的肖像描寫

眼睛是心之窗。課文對祥林嫂進行了三次肖像描寫,描寫的重點是眼睛。通過她的眼睛,我們可以知道,她原本是勤勞善良,安分耐勞的,她飽受生活的慘重打擊後,在人們對於她的苦難的鑑賞、恐嚇、威逼之下,精神完全崩潰,極度悲哀與麻木。最後變成”眼睛間或一輪“的”活物“,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威迫下,一步步被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4、祥林嫂死亡之迷--殺害祥林嫂的兇手偵破

祥林嫂的婆婆、魯四老爺、賀家大伯、柳媽和魯鎮的人,都有罪責。生活在祥林嫂身邊的人們,誰也無意逼死祥林嫂,但確實是這些人把祥林嫂逼上了絕路。中國人世代奉行”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封建禮教,它毒害了所有的人,而就是這些人,又在不自覺的害別人,他們不約而同得織成了一張無形的大網,吞噬着祥林嫂一類善良的、不幸的弱者。丁玲碩果這樣的話:”祥林嫂是非死不幸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裏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所以,祥林嫂的悲劇是一個社會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源就是封建禮教。封建禮教是殺害祥林嫂的元兇。

(文章的意藴,是貫注在文章生命機體的精神能量,是作家對人生、對生活、對社會、對自然獨特的審美髮現和認識,是具有美學價值的思想和智慧的閃光。在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深入體會文章中的思想和藝術個性呢?葉聖陶先生給我們作出了回答。葉老把語文閲讀活動中對課文的鑑賞(審美實踐)比作採礦,”你不動手,自然一無所得,只要你動起手來,隨時會發現一些晶瑩的寶石“。這部分的設計在於把課堂真正還個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自己選擇專題,主動去發現,去研究,在自主閲讀與小組合作中不斷生成新發現與新見解。)

四、拓展延伸

1、經典具有永久的可開掘力。《祝福》中的藝術焦點很多,請同學們”放出眼光“、”運用腦髓“課後自己確立專題去閲讀,去發現,自主研究並寫出閲讀體悟。

2、根據《祝福》的內容,為祥林嫂寫一篇小傳。

(提倡個性化的閲讀。努力擺脱從眾的思維惰性,啟發學生”不要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要站在書本之上,開拓嶄新的個性視角,勤於探索,敏於發現,言人所不能言。這一設計對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大有好處。)

等獎魯迅《祝福》教學設計 篇七

知識目標:

體會並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敍手法的作用

過程、方法目標: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情意目標:

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徵,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

教學重點

體會並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敍手法的作用2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造成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從而認識舊社會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

教學用具

課本

設計理念

《祝福》是短篇小説的精品,提供了豐富的小説鑑賞資源。但鑑於教學時間的限制,有如面面俱到,不如有所側重,力求有一定的深度。首先,小説的敍事方式和敍事結構有特色,值得學習和借鑑;其次,小説刻畫的形象鮮明生動、刻畫人物的方法豐富多彩,值得體味;再次,小説的主題特別深刻,但學生對對那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又比較陌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要重點引導學生進行探討。計劃用三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魯迅先生曾在《燈下漫筆》中將中國封建社會概括為兩個時代“……”,在《狂人日記》中他説:“中國的歷史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環境當中生活着的中國百姓,不敢對生活有什麼奢求,他們只求生能存命,死後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憐的要求,也被社會冷漠的拒絕。這即所謂先生所説“想做奴隸而不得”。在天地聖眾歆享牲醴的爆竹聲中,一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可憐女人,躺在了寫着“吃人“二字的歷史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魯迅先生的《祝福》。

教師提問:

(1)這篇小説是按時間順序敍述呢,還是另有特點?明確:在序幕後寫出了故事結局,屬倒敍手法。

(2)這種敍述方式有何特點及作用?明確:從情節安排看,把祥林嫂悲劇的結局放在前面,巧妙地為讀者設置了一個懸念,對讀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從小説的矛盾關係看,小説開頭寫祥林嫂在富人們的一片祝福聲中死去,而且引起了魯四老爺的震怒,突出了人物的矛盾關係。

一、自讀思考

1、把握小説的故事情節,編寫出結構提綱。

2、簡單概括小説的敍事特點。

3、仔細閲讀小説中關於“祝福”場景的描寫,體會小説以“祝福”為題的深刻含義。

二、研讀討論

1、討論小説標題的含義。小説以“祝福”為題,很巧妙。小説起於祝福,結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發展與祝福有密切關係。同時,小説主人公又死於“天地聖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就把“兇人的愚頑的歡呼”和“悲慘的弱者的不幸”鮮明地擺到了讀者的面前,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慘性,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

2、概括結構提綱(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總結,見板書)3、學生思考、討論。

板書設計

祝福魯迅故事情節提綱:情節內容時間序幕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三個半月發展祥林嫂被迫改嫁兩年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約兩年尾聲祝福景象與我的感受

後記

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分析探討主人公的命運。

祥林嫂的悲劇是一場發人深思的社會悲劇,是一出令人同情的人生命運悲劇,值得我們細細地體味、深思。探討:

(1)祥林嫂幾次不幸遭遇都發生在什麼時間?教師概括: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賣改嫁暮春之日,痛失愛子迎春之日,一命歸天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祥林嫂真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

(2)是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讓我們從祥林嫂的死因來探尋她的悲劇命運。教師概括:死於貧窮,祥林嫂是個乞丐;死於悲傷,祥林嫂失去了愛子;死於恐懼,她憚於死後的酷刑;死於絕望,她認識到雖然捐過門檻也無法贖回生前罪孽;死於孤獨,她的周圍沒有同情,只有冷漠;……那麼,這些責任是不是應由祥林嫂來承擔呢?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具體描寫來具體分析。教師總結歸納:誰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是封建禮教和吃人的宗法制度害死了祥林嫂,具體説來,是政權、族權、夫權、神權害死了祥林嫂。她被迫改嫁是族權的唆使;她的再嫁被認為“敗壞風俗”,是夫權的影響;而她這“恥辱”到“陰司”還洗不掉,是神權的控制;魯四老爺對她的迫害和侮辱,依靠的又是封建政權。

二、歸納總結祥林嫂形象的社會意義:

1.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剝奪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喪夫、再嫁、失子、歸天幾個最關鍵的情節都安排在春天發生,將生機盎然的春給祥林嫂悲慘命運作自然背景,有養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強烈的對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惡。

2.祥林嫂的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會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象祥林嫂這樣的勞動婦女的悲劇命運是不可能改變的。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搶答。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搶答。學生結合文中的具體描寫來具體分析。祥淪為乞丐,是不是她不願勞動所致?否。相反,她十分勤快能幹,一個人做幾個人的工,更重要的是她對能勞動的生活感到十分滿足。她淪為乞丐的主要原因是被人剝奪了參與祭祀的資格,來自精神的重擊使她喪失了以往的勞動能力。祥林嫂因什麼失去了兒子呢?狼。祥的不幸,有的來自人禍,有的來自天災。第一個丈夫的亡故應屬天災,祥是無辜的。沒有從一而終招致生前死後懲罰的原因在祥林嫂嗎?回答也是否定的。改嫁是婆婆所逼,她曾做過拼死抵抗。……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了祥的清白無辜,她對自己的死不承擔任何責任。那麼,誰應為她的死負責呢?首先,我們可能會找出許多在祥林嫂死亡事件中犯有過失的人物,如魯四、四嬸、婆婆、柳媽等,但我們很快就會發現,這些人物中沒有一個可以承擔祥林嫂死亡的直接責任!但我們又明明知道,祥並非死於自殺,在久已走投無路的絕境中還苦苦掙扎到最後一息,那怎麼會沒有加害者呢?加害者就是封建禮教和封建的宗法制度。再度審視魯四老爺等活動在祥林嫂周圍的的人物,她們無一不是在這一觀念的支配下行動的。例如魯四老爺,他有三次“皺眉”。第一次是祥初到魯鎮時,他“討厭她是一個寡婦”,所以皺了眉,他也許是嫌她沒有立即自裁,隨亡夫而去;第二次是在猜測祥可能是“逃”出來的時候,他非但沒有同情,反而嫌棄,只能説明他恪守禮教的頑固;這位老爺第三次皺眉發生在祥二進魯鎮時,這次,他不只是和四嬸嘀咕,而且暗中叮囑不可讓“敗壞風俗”的祥林嫂參與祭祀,成為日後在精神上徹底擊垮祥的直接原因。再如魯鎮的眾人,竟一致把祥因抗拒被賣而撞傷的額頭視為“恥辱的記號”,把她的悲哀“咀嚼鑑賞”成渣滓後,再行“唾棄”,他們所取的立場仍是禮教的立場。所以用丁玲的話來説:“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地把她往死裏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板書設計

立春之日,丈夫死亡孟春之日,被賣改嫁沒有封建禮教暮春之日,痛失愛子春天宗法制度迎春之日,一命歸天

課後記

第三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導學生研究環境(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全文典型的環境描寫有三處,各有特點各有作用,教師引導學生閲讀、體悟,討論歸納。

二、引導學生鑑賞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這篇小説在塑造祥林嫂時,運用了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手段刻畫人物,其中肖像描寫運用的特別成功。要求學生找出三處肖像描寫,比較閲讀,思考肖像的變化反映了什麼。教師總結:三次肖像描寫,相互對照,訴説了祥悲慘的一生。作者正是通過這樣的肖像描寫,塑造了一個被封建禮教束縛、被踐踏、被遺棄的舊中國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有力地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

三、拓展訓練電影《祝福》有這樣一個情節: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於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你覺得這個情節合不合情理?寫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説説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歸納:

第一處(第一、二自然段):小説在開頭就渲染了魯鎮年終祝福的熱鬧忙碌的氣氛:晚雲的閃光,爆竹的鈍響,幽微的火藥和人們忙碌的景象,調動了讀者的視覺、聽覺和嗅覺,使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沉重”、“陰暗”、“亂成一團糟”等詞透露出了作者對這種氣氛的壓抑和反感。其中有一句話“年年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這句話點出了辛亥革命後農村風俗習慣依舊,封建思想依舊,而破折號後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貧富懸殊的社會裏,窮人無福可言。這些語句,勾勒了當時的社會環境,揭示了祥悲劇的社會基礎。

第二處(第八頁第二段):渲染了悲涼沉寂的氣氛,烘托我的心情。中間的議論是反語,表現了我對這個黑暗社會的憎恨,最後一句的“舒暢”是憤激和沉痛之語。

第三處(最後一段):這段景物描寫是由迴響到現實。第一句是過渡,與前面轉入回憶的句子相照應,渲染了熱鬧氣氛,同時反襯出祥慘死的悲涼。最後一句故意虛寫,那些“醉醺醺”蹣跚着的“天地聖眾”哪裏會賜福給窮人呢?買不起爆竹的窮人們,得到的只是無窮的痛苦和悲哀。學生歸納:祥第一次到魯家時,“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臉色青黃”是生活艱辛的烙印,紅潤的臉頰顯示了她青春的活力,因為她畢竟才二十幾歲。而她第二次來到魯家時,“她仍然頭上扎着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着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順着眼”,是她善良性格的體現,突出了她內心的悲哀和空虛,對封建禮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無奈,從那“消失了血色兩頰”、“眼角上的淚痕”、“沒有精神的眼光”的描寫,不難體會到祥在遭受夫死子亡的打擊後極度痛苦的心情。作者第三次描寫祥林嫂時和前兩次就迥然不同了:“五年前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睛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這形象,多麼令人毛骨悚然!她也曾有過強健的體魄、旺盛的精力,而現在,她的精神已完全崩潰了。

等獎魯迅《祝福》教學設計 篇八

一、課文引入

上一節課我們看了夏衍根據魯迅同名小説改編的電影《祝福》,並佈置同學們根據課文改寫《祥林嫂的故事》,下面請位同學來講講《祥林嫂的故事》。

(用電腦把相關情節的畫面投影到大屏幕上,增強形象性。)

二、學生講述

祥林嫂是衞家山人,二十六七時死了男人,從家裏逃出來後,由衞老婆子介紹給魯四老爺家做女工,魯四老爺討厭她是個寡婦,時常皺着眉頭,一副不太高興的樣子。日子很快過去了,祥林嫂做工十分賣力,甚至比男人還勤快,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都由她一人包辦,這一年魯家竟不用僱短工。

新年剛過了不久,祥林嫂到河邊淘米洗菜,被婆家的人用白蓬船綁了回去。婆家又把祥林嫂賣給賀家坳的賀老六,用買得的錢做小兒子娶媳婦的聘禮。祥林嫂拼死反抗,在拜堂時猛撞香案,血如泉湧。好在賀老六待祥林嫂不差,家中又添了個男孩阿毛,日子還算安穩。

哪知兩年以後,厄運再次降臨到祥林嫂頭上。先是丈夫患傷寒去世,接着兩歲的兒子阿毛又被狼銜去吃了五臟,只剩一隻小鞋掛在刺柴上。賀家大伯來收屋,把祥林嫂趕出家門,她走投無路,只好回到魯鎮做魯四老爺家的女工。魯四老爺告誡魯四太太,祭祀的時候不要讓祥林嫂插手。祥林嫂反覆地向人們訴説着阿毛被狼吃的悲慘故事,但鎮上的人卻漸漸對她失去興趣。

自從和柳媽談了天,知道死後的魂靈要鋸開兩半分給兩個男人,要到土地廟捐門檻,讓千萬人踐踏才能贖罪。從此,祥林嫂閉了嘴脣,頭上帶着大家以為恥辱的記號的傷痕,默默地跑街,掃地,洗菜,淘米……用歷來積存的工錢到土地廟捐了門檻。她本以為可以坦然地做祭祀的活兒,但是魯四太太仍然不讓她插手,使他大受打擊。她的精神更不濟了,記憶尤其壞,最後被趕出魯家,淪為乞丐。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裏,在魯鎮即將進行祝福之時,祥林嫂凍死在鎮上,結束了她悲慘而又屈辱的一生。

三、尋找兇手

究竟是誰殺害了祥林嫂?祥林嫂是帶着疑問、痛苦,也帶着希望、幻想死去的,她臨死前有什麼遺願呢?她臨死前提了三個問題:一個人死了以後,究竟有沒有魂靈?有沒有地獄?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見面嗎?對魂靈,祥林嫂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她希望死後的魂靈能與阿毛、賀老六一家團圓,又害怕自己嫁過兩個男人,不能從一而終,不能善終,要在地獄裏受罪。是誰弄得祥林嫂欲生不得,欲死不能呢?是什麼人把她趕上絕路呢?

(從親人、主人、眾人三方面入手,把大問題化整為零,變為幾個有針對性的小問題,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尋找答案)

1、祥林嫂本來也有自己的家,但她的親人是怎樣對待她的?

⑴初到魯鎮時她的情況怎樣?可以推想她在衞家山時過着怎樣的日子?

第34段:“臉色青黃”,可以推出她在衞家山時一定吃的很差;由“手腳都壯大”可知,一方面是本人勤勞,另一方面是勞動負擔很重。

⑵從她到魯家十多天裏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她的境遇是怎樣的?

第35段:“家裏有嚴厲的婆婆”“十多歲的小叔子”,“她丈夫死了,比她小十歲”。她二十六七歲,也就是説她丈夫跟同學們一樣年紀的時候就已經娶媳婦了,那麼她的小叔子也多歲了,(也該娶媳婦了)但家裏以打柴為生,家境窮困,沒錢娶媳婦,該怎麼辦呢?(買掉她換錢)

⑶新年過後,堂伯為什麼來尋她?夫家為什麼要抓她回去?為什麼要把她嫁到深山野坳裏去?

堂伯和祥林是一族裏的,幫族人抓他回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夫家抓她回去賣掉是要換錢來娶小媳婦。第58段:許給本村人,財禮就不多,嫁到深山野坳裏去,可以買八十千,除了娶媳婦辦喜事外,婆婆還賺了一筆,可見這位婆婆確實厲害。從課文40段對她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感情呢?(不以為然,厭惡)

⑷賀老六待她不差,還生了個兒子阿毛,賀家大伯憑什麼要收屋趕她出來?

第67段:賀老六和阿毛都死了,她想守寡也守不住。大伯是賀家族裏輩份高的人,可以按族規收回賀家的財產。

小結:祥林嫂嫁給衞祥林後,就被稱為“祥林嫂”,沒有自己的名字,説明她沒有自身的人格地位可言,“嫁夫從夫”,這是夫權的體現。祥林死後,婆婆是絕對的權威,衞家的堂伯也幫忙抓她回去賣,憑的是族權,“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第二個丈夫死了,兒子沒了,依封建禮教制度,只有男人才有繼承權,婦女無子可從,就失去賴以生存的活路。賀家大伯來收屋趕她,憑的也是族權。由此可見,祥林嫂沒有自身的人格地位,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

2、為了維持生計養活自己,祥林嫂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到地主家做女工,但她的主人又是怎樣對待她的?

⑴她第一次到魯家時受到怎樣的對待?魯四老爺的態度怎樣?

第34段:“四叔皺了皺眉”,俗話説夫唱婦隨,四嬸知道他的意思是討厭她是一個寡婦。在封建社會裏,男的死了,輿論往往歸罪於妻子命不好,剋死了丈夫,是掃帚星、白虎星。魯四老爺是個老監生,第一次見祥林嫂就歧視她。

⑵到魯家後,還受到怎樣的對待?魯家“竟沒有添短工”,説明了什麼問題?

“竟”字表明,往年都是僱短工的,當年只是因為祥林嫂“竟”可不添短工,説明祥林嫂勤快勞累,也説明魯四老爺對她剝削重,榨取她的剩餘勞動力。

⑶祥林嫂被婆婆抓走後,魯四老爺的態度如何?反映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46段“可惡!然而……”“可惡”是指她婆家的人可惡。魯四隻想到搶走祥林嫂有損他家的威嚴,可見魯四是一個自私的人;“然而……”這句的言下之意是:然而根據封建族權,婆婆有權處理首寡的媳婦,我魯四還有什麼話好説呢?魯四認為祥林嫂的婆家搶走祥林嫂是名正言順的,可見他冷酷無情,思想反動。

第49段“可惡!”是指衞老婆子的行為可惡,同時也為此事弄得家門不幸而感到可惡。

第52段“然而……”有兩層意思:失去一個好的幫工,再找一個好的很難;她被搶是合法的,無話可説。

⑷祥林嫂第二次到魯家時,魯四老爺怎樣對待她?

第71段“暗暗地告誡四嫂”有警告的意思;“雖然似乎很可憐”言下之意是並不見得真可憐,不值得同情;“祭祀時候可用不着她沾手”就是一點點也不能碰。封建道德觀認為,婦女應該從一而終,餓死事小,首節事大,何況祥林嫂死了兩個丈夫。魯四老爺不能容忍這種違反封建禮教的現象存在,他一口咬定祥林嫂是“不乾不淨”,“敗壞風俗”的,於是祥林嫂連祭祀時拿筷子的權力也沒有了。

第72段“四叔家裏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而鎮上買得起爆竹和福禮的人也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可見辛亥革命後中國的農村狀況:人們的迷信思想依舊,神權還統治着人們的精神世界。

⑸捐了門檻後,祥林嫂的心情怎樣?但魯家又是怎樣對待她的?

“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時候也是祭祀”,可以體現她的價值,使她覺得受人重視,為了求取在祝福時做福禮擺祭品的權利,她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的門檻,本來以為可以“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這樣一聲喝令,粉碎了她生前免於侮辱,死後免於痛苦的願望,她的一切掙扎都在這致命的打擊中破滅了。她捐門檻讓千萬人踐踏向神贖罪的資格沒有得到封建權威魯四老爺的認可,連精神上的寄託也被剝奪了。

⑹當祥林嫂沒有利用價值了,魯四是如何處置她的?這最後導致祥林嫂什麼命運?

魯四老爺榨取祥林嫂的手段是高明的,血汗榨取完了,就打發她走,導致祥林嫂淪為乞丐,死在祝福前夕。甚至祥林嫂死了,還説她“不遲不早,偏偏在這時候,──可見就是一個謬種!”足以見他自私自利,冷酷無情,憑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權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小結:可見,在主人家裏,祥林嫂受歧視鄙視,榨取血汗,被剝奪精神上的寄託。

3、魯鎮上的眾人是怎樣對待祥林嫂的,他們要對祥林嫂的死負責任嗎?

⑴怎樣看待柳媽這個人物?如果不是柳媽揭傷疤,人們會進一步嘲笑諷刺祥林嫂嗎?如果不是她蠱惑祥林嫂捐門檻,祥林嫂後來受的打擊會那麼致命嗎?

第90段“柳媽不耐煩的看着她的臉”,“我問你:你額角上的傷疤,不就是那時撞壞的麼?”對祥林嫂講的故事,柳媽已感到厭煩,以揭人家的傷疤作為談資,對祥林嫂改嫁時頭上留下的傷疤採取奚落的態度。魯迅先生在描寫中對她不無微詞,如寫她訕笑祥林嫂時蹙縮得像一個核桃似的臉和煞有介事的詭祕神氣等,都流露出作者對她的厭惡之感,完全是一副小市民嘴臉。

⑵柳媽的地位是否和祥林嫂一樣,也受壓迫、剝削?柳媽提議的出發點是想幫還是想害祥林嫂?

其實柳媽和祥林嫂同樣是一箇舊社會的受害者,雖然她臉上已經“打皺”,眼睛已經“乾枯”,可是在年節時還要給地主去幫工,可見她是一個受壓迫的勞動婦女。但是由於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域之類的邪説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學信條。至於她講陰司故事給祥林嫂聽,也完全是出於善意,主觀願望還是想為祥林嫂尋求“贖罪”的辦法,救她出苦海,並非要置祥林嫂於死地。但柳媽以剝削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為指導,來尋求解救祥林嫂的“藥方”,這不但不會產生療救的效果,反而給自己的姐妹造成難以支持的精神重壓,是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淵的增加痛苦的軟刀子。

⑶魯鎮上的人們是又是怎樣對待祥林嫂的?

第77段:鎮上的人們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但笑容卻冰冷冷的。

第79段:男人、女人、老女人只把祥林嫂的故事作為談資,“陪出許多眼淚來”,顯示一下自己的同情心而已,其實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獵奇心理。第80段:全鎮的人們對祥林嫂反覆講的故事感到厭煩的頭痛。第87段:“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賞鑑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覺得煩厭和唾棄;但從人們的笑影上,也彷彿覺得這又冷又尖,自己再沒有開口的必要了。”

小結:由此觀看,魯鎮上的人們對祥林嫂冷漠厭煩,嘲笑唾棄,是增加祥林嫂痛苦的軟刀子。

四、揭示主題

親人:婆婆、堂伯、大伯。

主人:魯四老爺、魯四嬸。

眾人:柳媽、魯鎮男女。

夫權、族權、神權:封建禮教、封建思想。

他們都把殺人的矛頭刺向了祥林嫂。正如丁玲所説“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裏趕,是一樣使她增加痛苦。”

祥林嫂是舊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勤勞、善良、質樸、頑強,但在舊社會卻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反而成了一個被踐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視的人物,以致被舊社會所吞噬。在被婆婆、堂伯、大伯虐待、出賣,被迫再嫁,被驅趕時,她不斷掙扎;為了能使魯四老爺、魯四嬸再讓她在祝福前做祭祀的活,擺脱靈魂上的迷信枷鎖,爭取做人的權利,她傾其所有到土地廟裏捐門檻,面對柳媽、魯鎮男女的種種譏諷、侮辱與傷害,她給以無聲的抗議。但在封建社會裏,找不到違反了封建禮的祥林嫂的位置,更何況她還要反抗,這更加為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所不容。正是以禮教和封建思想為指南的魯四老爺和受這種思想文化薰染毒害的人們,是他們的思想把一個善良、質樸、頑強的婦女推向恐怖的地獄。封建社會的三道繩索夫權、族權、神權,把祥林嫂置於死地。爭像丁玲同志所説:“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地裏趕,是一樣使她增加痛苦。”

祥林嫂這個人物的悲劇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是無可避免的,通過剛才的學習探討,我們可以知道《祝福》的主題:

《祝福》通過塑造祥林嫂這個藝術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在封建禮教摧殘下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

五、佈置作業

這一節課我們是以《祥林嫂的故事》引入的,為什麼這篇小説不像《孔乙己》那樣用人名來命名呢?魯迅先生説過:“要極儉省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祝福》緊緊圍繞人物性格的發展,三次着重描寫了祥林嫂的眼睛的變化。本文魯四老爺與祥林嫂的衝突最厲害,在你的想象中,魯四老爺應該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課後完成以下作業:

1、思考討論:把這篇小説改名為《祥林嫂》好嗎?作者多次描寫祝福的景象,寫祥林嫂在年終祝福時無限悽苦地離開人世,並把這篇小説取名為《祝福》有什麼深層含義?

2、課文中作者沒有寫出魯四老爺的肖像,請你通過想象,選擇一個場景,刻畫魯四老爺的肖像,特別是眼睛。字數為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