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

欄目: 經驗交流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18W

目錄

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
第一篇: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第二篇: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第三篇:鄉鎮綜合治理工作經驗材料第四篇:鄉鎮黨委書記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事蹟第五篇:從鄉鎮治理看政府改革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

xx鎮毗鄰京津,環抱縣城,轄53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38208人,流動人口4762人。特殊的地理位置,比之其他鄉鎮更多的人流物流,使xx鎮的維護穩定工作任務更艱鉅、責任更重大。鑑於此,多年來,xx鎮秉承維護穩定促發展、促進發展保穩定的工作定位,全力抓好“三個構築”,堅持“三個不斷強化”,將不穩定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將各類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之中。穩定工作的加強為發展營造了温馨環境,全鎮經濟實力逐年攀升。~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81.1億元,財政收入完成544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89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8%、16.3%和5.5%,全鎮人均財力佔有量在xx市90個鄉鎮中名列第一位。一、構築立體化防範網絡,不斷強化預警機制一是全方位落實綜合治理承包責任制。鞏固了黨政“一把手”抓班子,班子成員各包一片、各抓一條線,機關幹部下村兼職的綜治責任制體系。在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前提下,將全鎮53個村街劃分為7片,鎮黨委與包片、包村幹部以及各村街、學校、企業單位負責人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狀,堅持做到“誰主管、誰負責”、“有責必負、失責必究”,並將其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我們還積極探索部門包村新模式,實行組宣部門包後進村、經濟部門包窮村、政法部門包不穩定村,全鎮上下形成了抓治理、保穩定、促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繪製村街綜合治理防控網絡圖。從創新防控機制入手,他們在全鎮53個村街統一繪製出村街綜合治理防控網絡圖,圖上分別用不同的標誌標出村幹部、黨員、上訪户、調解員、刑滿釋放人員以及村中每一條路、每一户大體位置,進一步掌握了穩定工作的主動權。與防控網絡圖相適應,他們建立了23支應急小分隊,堅持做到重點季節、重要部位、對重點人重點防守。如該鎮qqq習練者轉化率雖已達100%,但在國慶節及“xx大”、“~”召開前後,他們仍重新全面摸底,重新建立教育轉化檔案和重新落實教育轉化責任人。每逢重大節日和全國重要會議召開期間,該鎮都要抽調50至60名精兵強將,在進京路口晝夜設點盤查,確保全鎮無一人進京滋事,較好地發揮了首都護城河作用。三是不斷加大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力度。該鎮地處縣城、流動人口多。為了防止“燈下黑”、流動人口管理失控,他們切實加強了流動人口管理隊伍建設,增強了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具體工作中,採取了派出所、綜治辦負責和房屋出租户簽訂協議書的辦法,要求房主對租房户進行協管,確保租房的流動人員不出現治安刑事案件,使流動人口管理面達到了100%。如~年5月6日傍晚,轄區內xx紙箱廠12名外地職工到南xx苑內踢球,與xx村防非典疫情執勤人員發生衝突,在一場流血事件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該鎮綜治辦和派出所及時出警,迅速平息了事件。二、構築矛盾排查調處機制,不斷強化第一道防線為了真正做到對不穩定因素“發現的快、控制的住、排查的早、解決的好”,我們堅持念好“查、訪、包、抓、建”五字經,把矛盾排查調處機制落到實處。~年,他們鎮、村兩級共排查出矛盾和苗頭隱患78件,調解各類糾紛200餘件,防止矛盾激化35件。“查”,每週定期召開村街矛盾隱患分析會,排查矛盾隱患,研究解決的途徑,並建立矛盾排查調處台帳,掌握真實情況。“訪”,加大幹部下訪力度,真正變羣眾上訪為幹部下訪。包片領導、包村幹部帶着問題下基層,主動了解羣眾在想什麼、盼什麼,要求鎮、村幹部幹些什麼,以及村裏熱點、難點問題是什麼,使工作有的放矢,從而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包”,針對全鎮排查出的矛盾隱患,堅持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包案制度將矛盾化解任務量化、細化,落實到每名班子成員身上。本着“誰包案,誰負責”的原則,一竿子插到底,直到矛盾化解為止。~年8月,王x村王某某因不滿前x村在家門前修建魚池一事,準備舉家上訪。包重點信訪案件的鎮黨委書記xxx聞訊後,迅速帶領鎮綜治辦、司法所、土地所等有關職能部門的同志前去調解,通過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使王某某穩定了情緒,及時避免了一起上訪案件的發生。“抓”,各村聘請本村街老黨員、老幹部、退休老工人、村民代表和村內有威望的老同志擔任村級民事調解員,建立健全村街調委會、調解小組,築牢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年5月3日,正值非典時期,原小xx村村民李某一家三口人從北京來村探親,未測體温,引起村民不滿。村裏民事調解員得知此事後,立即找到村醫為三人和其親戚全家測量體温,並限定活動範圍,使村民的情緒穩定了下來。“建”,抓好以村街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奠定維護村街穩定的組織基礎。如xx村原來村情複雜,羣眾上訪不斷,經過我們認真考察,多方徵求黨員、村~見,將登記在人才庫中的原xx村村民、後任xx局幹部xxx選調回村擔任村支部書記。他回村後,組織村民修路、租地、翻建村裏“兩室”,幹了一件又一件得民心、順~的事,使全村呈現出人心思進、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三、構築維護羣眾利益的新格局,不斷強化親民、為~識,奠定維護穩定的羣眾基礎“羣眾利益無小事”。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營造長期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他們始終堅持做到“情為民系、利為民謀、權為民用”,認真解決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焦點問題。為解決好土地租賃及佔地資金補償問題,他們提出不與民爭利,一旦土地被租賃佔用後,要實現“三個確保”,即確保土地能夠保值升值,確保農民直接受益,確保無地農民能夠進廠務工或從事第三產業。xx傢俱城面積已位居全國第三位,佔用了周圍十多個村街幾千畝土地,我們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農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確保農民失地不失業,失業不失益。如xx街將47.68畝土地租給xx市xx實業有限公司建傢俱材料城,村集體同村民達成協議,土地只租不售,四十年後土地使用權仍歸西南街村民所有。經“兩委”班子、村民代表會一致同意才與投資方簽訂協議,且鎮政府出面擔保,經司法公證。同時,他們還堅持用發展的眼光解決遺留問題。如我鎮xx村,早在90年代初期,縣城的開發就佔用了村裏的全部土地,根據當時縣裏有關精神和村~見,除97名老人外,所有村民全部農轉非,並適當安排了工作。但現在轉非後的這些人所在單位不景氣,而村

集體收入逐年增加,轉非人員又要求恢復其農業户口並享受村民待遇。我們與有關部門反覆協商,在照顧和維護多數村民利益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受到了全體村民的歡迎。為解決好弱勢羣體的生活保障問題,近年來,他們本着“應救必救、應助必助、應保必保”,不讓一户村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原則,紮紮實實做好社會保障、扶貧助弱工作。~年,為全鎮187户貧困户申請並落實了低保金。並於xx年,在全縣率先成立了慈善救助會,幾年來共籌措資金6萬多元,對發生意外事故的人員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幫助。慈善救助會的建立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近年來,他們還從維護穩定的大局出發,重視和狠抓了殘疾人工作,敬殘助殘在全鎮尉然成風,鎮殘聯工作在省、市、縣殘聯繫統中名列前茅。~年全市殘疾人工作現場會在我鎮召開,並在全市推廣了我們的經驗。近年來,由於他們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係,遵循改革決定一切、發展高於一切、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始終堅持城鄉一體統籌並進,全鎮呈現出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xx鎮連續7年居於省百強、市十強、xx縣首富鎮行列,先後獲得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衞生鎮、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30多項,實現了發展與穩定的雙贏。

第二篇:鄉鎮黨委政府綜合治理經驗

xx鎮毗鄰京津,環抱縣城,轄53個行政村,全鎮總人口38208人,流動人口4762人。特殊的地理位置,比之其他鄉鎮更多的人流物流,使xx鎮的維護穩定工作任務更艱鉅、責任更重大。鑑於此,多年來,xx鎮秉承維護穩定促發展、促進發展保穩定的工作定位,全力抓好“三個構築”,堅持“三個不斷強化”,將不穩定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將各類矛盾化解在

萌芽狀態之中。穩定工作的加強為發展營造了温馨環境,全鎮經濟實力逐年攀升。2014年,工農業總產值完成81.1億元,財政收入完成544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789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4.8、16.3和5.5,全鎮人均財力佔有量在xx市90個鄉鎮中名列第一位。一、構築立體化防範網絡,不斷強化預警機制一是全方位落實綜合治理承包責任制。鞏固了黨政“一把手”抓班子,班子成員各包一片、各抓一條線,機關幹部下村兼職的綜治責任制體系。在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前提下,將全鎮53個村街劃分為7片,鎮黨委與包片、包村幹部以及各村街、學校、企業單位負責人簽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狀,堅持做到“誰主管、誰負責”、“有責必負、失責必究”,並將其作為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源説明好範 文網:)同時,我們還積極探索部門包村新模式,實行組宣部門包後進村、經濟部門包窮村、政法部門包不穩定村,全鎮上下形成了抓治理、保穩定、促發展的良好氛圍。二是繪製村街綜合治理防控網絡圖。從創新防控機制入手,他們在全鎮53個村街統一繪製出村街綜合治理防控網絡圖,圖上分別用不同的標誌標出村幹部、黨員、上訪户、調解員、刑滿釋放人員以及村中每一條路、每一户大體位置,進一步掌握了穩定工作的主動權。與防控網絡圖相適應,他們建立了23支應急小分隊,堅持做到重點季節、重要部位、對重點人重點防守。如該鎮法輪功習練者轉化率雖已達100,但在國慶節及“十六大”、“兩會”召開前後,他們仍重新全面摸底,重新建立教育轉化檔案和重新落實教育轉化責任人。每逢重大節日和全國重要會議召開期間,該鎮都要抽調50至60名精兵強將,在進京路口晝夜設點盤查,確保全鎮無一人進京滋事,較好地發揮了首都護城河作用。三是不斷加大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力度。該鎮地處縣城、流動人口多。為了防止“燈下黑”、流動人口管理失控,他們切實加強了流動人口管理隊伍建設,增強了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具體工作中,採取了派出所、綜治辦負責和房屋出租户簽訂協議書的辦法,要求房主對租房户進行協管,確保租房的流動人員不出現治安刑事案件,使流動人口管理面達到了100。如2014年5月6日傍晚,轄區內xx紙箱廠12名外地職工到南xx苑內踢球,與xx村防非典疫情執勤人員發生衝突,在一場流血事件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該鎮綜治辦和派出所及時出警,迅速平息了事件。二、構築矛盾排查調處機制,不斷強化第一道防線為了真正做到對不穩定因素“發現的快、控制的住、排查的早、解決的好”,我們堅持念好“查、訪、包、抓、建”五字經,把矛盾排查調處機制落到實處。2014年,他們鎮、村兩級共排查出矛盾和苗頭隱患78件,調解各類糾紛200餘件,防止矛盾激化35件。“查”,每週定期召開村街矛盾隱患分析會,排查矛盾隱患,研究解決的途徑,並建立矛盾排查調處台帳,掌握真實情況。“訪”,加大幹部下訪力度,真正變羣眾上訪為幹部下訪。包片領導、包村幹部帶着問題下基層,主動了解羣眾在想什麼、盼什麼,要求鎮、村幹部幹些什麼,以及村裏熱點、難點問題是什麼,使工作有的放矢,從而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包”,針對全鎮排查出的矛盾隱患,堅持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包案制度將矛盾化解任務量化、細化,落實到每名班子成員身上。本着“誰包案,誰負責”的原則,一竿子插到底,直到矛盾化解為止。2014年8月,王x村王某某因不滿前x村在家門前修建魚池一事,準備舉家上訪。包重點信訪案件的鎮黨委書記xxx聞訊後,迅速帶領鎮綜治辦、司法所、土地所等有關職能部門的同志前去調解,通過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使王某某穩定了情緒,及時避免了一起上訪案件的發生。“抓”,各村聘請本村街老黨員、老幹部、退休老工人、村民代表和村內有威望的老同志擔任村級民事調解員,建立健全村街調委會、調解小組,築牢維護穩定的“第一道防線”。2014年5月3日,正值非典時期,原小xx村村民李某一家三口人從北京來村探親,未測體温,引起村民不滿。村裏民事調解員得知此事後,立即找到村醫為三人和其親戚全家測量體温,並限定活動範圍,使村民的情緒穩定了下來。“建”,抓好以村街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奠定維護村街穩定的組織基礎。如xx村原來村情複雜,羣眾上訪不斷,經過我們認真考察,多方徵求黨員、村民意見,將登記在人才庫中的原xx村村民、後任xx局幹部xxx選調回村擔任村支部書記。他回村後,組織村民修路、租地、翻建村裏“兩室”,幹了一件

又一件得民心、順民意的事,使全村呈現出人心思進、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三、構築維護羣眾利益的新格局,不斷強化親民、為民意識,奠定維護穩定的羣眾基礎“羣眾利益無小事”。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營造長期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他們始終堅持做到“情為民系、利為民謀、權為民用”,認真解決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焦點問

題。為解決好土地租賃及佔地資金補償問題,他們提出不與民爭利,一旦土地被租賃佔用後,要實現“三個確保”,即確保土地能夠保值升值,確保農民直接受益,確保無地農民能夠進廠務工或從事第三產業。xx傢俱城面積已位居全國第三位,佔用了周圍十多個村街幾千畝土地,我們最大限度地維護了農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確保農民失地不失業,失業不失益。如xx街將47.68畝土地租給xx市xx實業有限公司建傢俱材料城,村集體同村民達成協議,土地只租不售,四十年後土地使用權仍歸西南街村民所有。經“兩委”班子、村民代表會一致同意才與投資方簽訂協議,且鎮政府出面擔保,經司法公證。同時,他們還堅持用發展的眼光解決遺留問題。如我鎮xx村,早在90年代初期,縣城的開發就佔用了村裏的全部土地,根據當時縣裏有關精神和村民意見,除97名老人外,所有村民全部農轉非,並適當安排了工作。但現在轉非後的這些人所在單位不景氣,而村集體收入逐年增加,轉非人員又要求恢復其農業户口並享受村民待遇。我們與有關部門反覆協商,在照顧和維護多數村民利益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受到了全體村民的歡迎。為解決好弱勢羣體的生活保障問題,近年來,他們本着“應救必救、應助必助、應保必保”,不讓一户村民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原則,紮紮實實做好社會保障、扶貧助弱工作。2014年,為全鎮187户貧困户申請並落實了低保金。並於2014年,在全縣率先成立了慈善救助會,幾年來共籌措資金6萬多元,對發生意外事故的人員提供了及時有效的幫助。慈善救助會的建立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好評。近年來,他們還從維護穩定的大局出發,重視和狠抓了殘疾人工作,敬殘助殘在全鎮尉然成風,鎮殘聯工作在省、市、縣殘聯繫統中名列前茅。2014年全市殘疾人工作現場會在我鎮召開,並在全市推廣了我們的經驗。近年來,由於他們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係,遵循改革決定一切、發展高於一切、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始終堅持城鄉一體統籌並進,全鎮呈現出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xx鎮連續7年居於省百強、市十強、xx縣首富鎮行列,先後獲得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文明鄉鎮、省級衞生鎮、全國文明村鎮創建先進單位等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30多項,實現了發展與穩定的雙贏。

第三篇:鄉鎮綜合治理工作經驗材料

鄉鎮綜合治理工作經驗材料

近年來,**縣**鎮黨委、政府結合**鎮複雜的鎮情、民情及社會治安的形勢,以創建平安鎮為裁體,加強綜治基層基礎工作,強化治安防範,治安狀況逐年好轉,實現了近五年無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逐年下降,無集體上訪和越級上訪的良好局面,實現了穩定與促發展的互聯促動。

一、強化責任,構建綜合治理長

效機制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本着“再窮不能窮綜治,再難不能難創安”的指導思想,把綜治工作做為“治本”、“形象”工程來抓,創造性地總結出了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首先建立健全了領導責任機制,按照一把手負總責的原則,進一步明確了各村、單位一把手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確良第一責任人,年初鎮與村、村與民小組、鎮與鎮直單位之間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並實行了鎮班子領導包片,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黨員包户的四級包保責任制。將綜治工作與經濟工作“四同”即: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同獎懲,從而有效地把綜合治理的各項任務分解到基層,落實到人頭。其次,建立健全了組織保障機制,他們以黨支部為核心,以“兩會一隊”為主體,村村建立了“兩會一隊”,並制定了目標,明確了分工,落實了“兩會一隊”的政治待遇,並解決了“兩會一隊”報酬,目前全鎮已建立健全了以綜治領導機構為核心的“七位一體”組織。做工到了綜治工作有人管事。為此同時,他們狠抓有形化建設,做到工作有場所。**鎮是一個經濟欠發達鎮,大多數集體經濟薄弱。他們堅持“因地制宜,講求實效,不拘一格,辦出特色”的原則,狠抓陣地,制度建設,三年來,全鎮投資5萬餘元,村村建立了活動陣地,更新了版面,消滅了空白點,強化了薄弱點,為全鎮規範化、經濟化開展工作創造了條件。第三建立健全了制度約束機制。確定每月的15日為綜治例會日,制定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每星期一為信訪接待日,制定了農村管理制度,印發了村規民約,實施了“兩議五公開”等幾十項規章制度,以制度規範工作,以制度約束行為,使綜治工作有章理事。

二、標本兼治,夯實綜合治理基礎工作

一是以治亂為突破,狠抓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在重點治亂的過程中,矛盾糾紛做到了早發現、早介入、早調處。該鎮堅持“四到位”。1、預防教育要到位。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加強思想教育、普法教育、觀念教育、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廣大羣眾的素質。2、排查調處要到位。充分發揮和依靠治保員、民事調解員、巡邏隊員、十户聯防小組和“一村一組”工作隊員的作用,將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從早查、早防、早調解入手,最大限度的消除了各種隱患。3、督辦包案要到位,實行鎮村領導人人包案,調處重大矛調糾紛,實行督辦,限期結案的辦法,鄉村聯手,協調處理難纏訪矛盾糾紛。4、回訪反彈要到位,實行矛盾糾紛調處回訪制度,對於有反彈跡象的,提前介入,認真妥善做好善後工作。始終採取多發性矛盾集中調解,突發性矛盾重點解決,季節性矛盾提前解決,經常性矛盾隨時解決,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今年共排查矛盾糾紛5起,比去年減少2起,沒有出現一例重大刑事案件,沒有一起羣體上訪事件,也沒有一起到縣、市、省上訪事件。好範文版權所有

二是以“創建平安鄉鎮”為載體,加強了綜治基層基礎工作。

1、不斷引深“一村一組、雙崗雙責”做到“二深三知”即深入基層、深入農户;知道村情、知道民情、知道民意。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好範文版權所有

2、重視提高“兩會一隊”人員的素質,每季度對“兩會一隊”人員培訓一次。

3、開展法律服務,定期舉辦法律講座,以案説法等形式使村民的法制觀念有了明顯提高。

4、注重加強道德教育,各村都成立了道德評議會,每年都要評比“十星級文明户”村情民意懇談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組織發揮作用,使法制和德治融合在一起。

三、突出重點,構築穩固防禦體系

一是實施齊抓共管的羣防羣治體系。在創安活動中,着眼於強化基礎,從解決村户管理“斷層”問題入手,在“聯”字上下功夫,重點推行“十户聯防”“三家三治”的羣防羣治,按片劃區,以區分組,由組到户,形成全方位的立體防範網絡。在具體運作中,實行“三互三助”來人互管、家門互護、收成互得、科技互助、信息相通、資金互助。每10户出一名18——45歲具有治安防範能力的男性公民,組建村級治安聯防隊,隊長由村巡邏隊隊長擔任,對全村進行全面巡邏,有效制止了現行案件的發生。

二是實施標本兼治的普法教育系統。建立農村基層幹部學法制度,規定每年3月11日利用一週時間對全鎮的基層幹部進行治安培訓,以提高其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充分利用傳統節日、農村趕會,採取上街諮詢,張貼各種標語、發放各種普法資料,開闢宣傳專欄等多種形式,傳播法律知識。通過學習法律、知曉法律、運用法律

,有效地減少了各種民事糾紛的發生,規範了矛盾糾紛的上訪程序。

三是實施警力下沉的“一村一組”系統。“一村一組”的加入,為治安防控體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村一組”成員的進村使警力下沉,關口前移,進一步充實了綜治隊伍,提高了基層綜治隊伍工作水平,提高了農村控制違法犯罪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基層創安活動。他們在工作中廣泛開展

法律宣傳,提高了村民法律意識和文化素質,從根源上防止了各種矛盾糾紛的產生;加強對“兩會一隊”的培訓,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為創建更加安定的和諧社會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篇:鄉鎮黨委書記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事蹟

同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事

汪,女,本科學歷,中共黨員,2014年至今任柘城縣---鄉黨委書記,綜治委主任。

今年以來, 樑莊鄉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政法部門的具體指導下,認真貫徹了黨的十七大三中全會精神和《河南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務例》,切實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幹羣結合,依靠羣眾”的方針,緊緊圍繞全鄉工作的大局,狠抓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落實,有效地促進了全鄉的社會穩定。為深化改草、促進全鄉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創造了一個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具體説來,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是關健。我以政治高度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做為當前農村壓倒一切的重要工作,列入了重要認事日程擺正了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和備項工作的關係,調整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領導組,鄉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長、副書記任副組長,備職能部門領導任成員。召開了鄉黨委、政府、人大領導班子成員會議,進一步調整充實了鄉綜治辦工作人員,同時又調整充實了矛盾糾紛排查領導組,幫教工作領導組等,並定期召開各種專題討論會。按照縣目標管理責任書要求制定了今年的工作計劃並與各村及鄉直各單位籤

訂了目標責任書,切實做到了量化分解,責任到人,層層抓落實,做到“千斤重擔大家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積極排查矛盾糾紛和消除不安定因素,疏導和解決各種矛盾糾紛,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鄉綜治辦制定了考核方案並及時總結經驗,改進不足,獎勵先進,使綜治工作再上新台階。

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工作,確保全鄉社會穩定

基層基礎工作是完成目標任務的保證。因此,我安排鄉綜治辦充分發揮村級治保會、民調會組織的第一道防線作用,加強村級治安防範,同時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落實目標責任制,嚴格管理,定期考核,堅持每月例會制度,確保了“六個不發生”、力爭做到“四個領先”。拔出專款,保證了綜治辦正常運轉,配齊了辦公設備。建立了30人組成的治安巡邏隊,各村成立了義務巡邏隊,綜治辦定期或不定期到各村進行撿查並指導他們工作,真正形成了鄉、村、組三級防控網絡,巡邏覆蓋率達到100%,到目前為止,我鄉沒發生一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也明顯下降。

三、加大宣傳力度,搞好普法工作及幫教工作預防和減少犯罪

今年以來,我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宣傳活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搞好綜治宣傳活動,營造一個“維護治安,人人有責”的氛圍。組織全體鄉、村幹部、鄉直機關人員、全體教師共計1000餘人,進行平安建設知識測試,同時舉辦了平安建設知識競賽,安排鄉綜治辦刷寫了永久性標語7

幅,懸掛條幅過街彩46條,出動《平安建設綱要》宣傳車,對全鄉各村巡迴宣傳了20余天,發放平安建設知識宣傳單30000餘份,利用多種載體,多種形式創造濃厚的平安建設綱要學習氛圍,使平安建設綱要深入到每個羣眾心中,知曉率達到100%,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社會效果,並以此為契機推動我鄉平安鄉、平安村、平安組、平安户的創建工作,各中、國小校配備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鄉綜治辦、司法所、派出所、及調處中心工作人員定期到各中、國小校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同時對輕微違法人員和“兩勞”迴歸人員加強法制教育,一是把底數搞清;〃二是建立健全“兩勞”釋解人員安置幫教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實行 “一幫一”的幫教法,從各方面體貼他們關心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温暖,社會的熱情,防止了重新犯罪。

四、治理學校周邊環境,創建文明校園,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

成立了治理學校周邊環境、創建文明校園領導組,在各中、國小校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室,將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納入目標智理責任制考核範圍,鄉綜治辦和中心校積極指導督促各中、國小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法制教育、紀律教育和預防青少年犯罪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鄉綜治辦還專門組織公安、司法到各學校進行法制宣傳教育,邀請縣政法委領導、縣法院領導到中、國小校進行法制宣傳講座,開展了“學法、知法、守法、做新時期好少年”簽名活動,從而預防和減少了青少年違法犯罪。

五、充分發揮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的作用

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充分發揮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中心的作用,圍繞社會大局穩定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共調解民事糾紛40起,民事調解率100%。調結率98%,沒發生一起民轉刑案件。為了加大調解力度,提高調成率,綜治辦及調處心人員進行了業務知識培訓。在辦案時做到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增強在羣眾中的威信,並聘請了常年法律顧問,參與民事調解,參與鄉政府重大事務法律文書的起草,避免和減少不必要行政訴訟。調處中心實行領導接待日製度,及時處理人民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效化解矛盾,避免了衝突,減少了上訪或越級上訪的數量,為我鄉經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第五篇:從鄉鎮治理看政府改革

從鄉鎮治理看政府改革

趙樹凱

2014年,中國農業税全面取消,基層政府的活動內容和日常行為發生重要變化。但是,基層政府的制度環境沒有改變,基層政府的行為邏輯也沒有改變,政府運行機制的根本變革仍未觸及。透過鄉鎮治理的艱澀局勢,人們似乎痛苦而無奈地發現,政府改革進入了一種“鎖定”狀態。政府運轉的固定方式和機制,在不斷地重複再生、勉強維持,導致功能障礙,難以出現真正的政治發展。

一、背景與問題

鄉鎮政府作為政權體系的重要一環,不僅是中國政府體系和政治體制的延伸和縮影,也是中國農村變遷、國家與社會關係變革的內在要素。可以説,無論是對於中國農村問題的考察探索,還是對於中國政府與政治的分析判斷,乃至對於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審視解讀,都繞不開鄉鎮。

1.鄉鎮政府與“三農”問題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中國出現了空前嚴峻的“三農”問題。有基層幹部將問題的表現概括為“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那些年裏,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收入連年徘徊,生活艱難;農村社會發展可以説全面滯後,教育、文化、衞生、社會保障等問題不斷堆積,公共服務嚴重短缺;農民對於基層政府的政治信任明顯下降,農民與基層組織的關係空前緊張,衝突事件逐漸增多。這期間,農業和農村工作雖然在政府的“認識”上提得很高,但是,就實際工作來説,説空話多,辦實事少。特別是九十年代中後期,政府不僅在整治農民負擔過重方面措施不力,大量農民為地方苛政所苦,而且政策上嚴重歧視農村,對農民流動就業橫加打壓,更使農民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這些現

象也引發了海內外觀察家對於中國“治理危機”問題的關注和研究(minxin pei, 2014;susan shirk, 2014)。

2014年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央政府切實重視解決農村問題,以“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為方針,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為政策取向。一方面,給農村有力的經濟支持。這種支持包括採取若干有力的措施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如取消農業税,直接補貼糧食生產等,也包括在發展農村教育、醫療衞生等方面增加政府投入。這些措施不僅顯著地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而且有效地推進了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視保護和張揚農民的權利,包括斷然廢除主要針對進城農民的“收容遣送條例”,取消限制農民流動就業的若干歧視性政府規定,也包括採取嚴厲措施處理徵地過程中對農民利益的侵害等。因此,隨後幾年,農村經濟迅速復甦,農村中的若干衝突和危機因素獲得化解或者有效抑制。

但是,政策導向轉變,支農惠農措施增加,並不表示“三農”問題的根本解決已經近在眼前。從“三農”問題產生的角度看,除了政策性因素外,過去若干年農村出現的嚴重問題,基層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三農”問題的尖鋭性主要是通過基層政府和農民的衝突展現出來的。分析問題時,把鄉鎮政府作為一個重要角度顯然非常必要。從解決“三農”問題的角度看,政策導向雖然源於中央,但是,政策推進必須依託基層政府,這是一個無法逾越的環節。從功能上看,構成中國基層政府的是縣(市)和鄉(鎮)兩級政府,這兩級政府的運行密切結合在一起,在許多情況下,鄉鎮是縣市政府的執行機構。現在的問題是,這個環節能否當此重任,不論在農民那裏還是在社會上,都還有疑慮重重。基層政府運行仍存在根本性機制問題。

可以説,在中國改革的道路上和圖景中,一個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還沒有清晰答案,這就是政府問題。政府問題的深刻性、嚴峻性集中地通過鄉鎮政府的運行表現出來。鄉鎮政府出現的問題,並不侷限於鄉鎮政府本身,恰恰相反,鄉鎮政府問題如同冰山之角。不論是尋找“三農”問題的根源,還是探索解決“三農”問題的途徑,都必須深入研究鄉鎮政府。

2.鄉鎮政府與政府體系

顯然,把“三農”問題全部歸咎於基層政府是不公允的,因為問題的深處是政府體制甚或政治體制。在此,有必要廓清兩個不同層面上的問題:一是,鄉鎮政府不能被完全看做是中央政府的直接代理,因為中央政府或者説“國家”很難直接控制鄉鎮政府。鄉鎮政府具有很強的自主性,不僅可以“選擇性”地執行政策,通過一系列應對辦法來規避上級考核和管理,而且,還能夠根據自身利益不斷捲入社會的利益博弈中,甚至直接與民爭利,具有明顯的“自利性”。所以説,中央政府政策導向的變化,並不必然導致基層政府運行的根本改變,也並不必然帶來“三農”問題的根本解決。近年來政策改善與基層治理困局之間的巨大反差,也為此提供了新的論據。二是,儘管直接對基層治理問題負責的,應該是鄉鎮政府;但是,鄉鎮政府之所以出現問題,其根源還在於政府體制。鄉鎮政府在國家權力結構和基層社會網絡中的定位,其組織架構、管理制度、職能配置以及運作機制,都離不開政府體制的約束。因此,探索基層政府問題,離不開對政府體制的檢討和反思。

翻檢正式的制度和法律,基層政府體系無論是在權力的配置上,還是在功能的設置上,都顯得平衡而完備。但是,實際運作並非如此。一方面,基層政府的諸多行為,特別是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互動行為,缺乏具有操作性的制度規範。基層政府 “無法無天”,大量的矛盾衝突也由此滋生;另一方面,已有的諸多制

度規範被擱置,並沒有得到貫徹和執行。基層政府實際的運作規則,需要從實踐和動態的過程中加以把握和理解。從表面上看,政府各項冠冕堂皇的制度得到了落實,運轉也很順暢,能順利地通過“考核”與“檢查”。但實際上,制度所涉及的其他主體和對象(如社會公眾、社會組織等),對於制度的運轉卻很少捲入。以基層政府的“政務公開”為例,中央政府推廣這一制度的初衷,在於保障基層社會和公眾的知情權,讓基層政府接受公眾監督。公眾是監督的主體,而基層政府是公眾監督的對象。但實際上,政府雖然也會公開部分政務,但哪些部分公開、哪些部分不公開,往往取決於政府意願而非公眾需求。最後往往是大張旗鼓地公開,但與公眾的監督無關,只與基層政府應付上級的各種檢查和彙報有關。這樣的制度運轉對於下級政府應對各種上級檢查是必要的,但對於社會而言卻形同虛設。

在政府體系中,“下級”與“上級”仍然是兩個相對的概念。考察發現,在現實生活中,上、下級政府往往通過開展“合謀”來應對更上一級政府的檢查監督,乃至建立“攻守同盟”和利益共同體以應對來自外部的壓力。由此可見,鄉鎮政府運作機制,折射出政府體系的特點與缺陷;而探討鄉鎮政府在基層治理中的角色和功能,也不能離開對政府體系的分析。

3.鄉鎮政府與“國家-社會關係”

“三農”問題,包含農業、農民和農村三個向度,涉及農村經濟、農村社會和農村政治三個層面問題。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但這並非問題的全部。生產發展了,收入增加了,農村社會並非必然穩定,農民對於政府的信任也並非必然上升。總體上看,農村面臨的根本的問題在於如何構建穩定的基層生活共同體。對於鄉鎮政府來説,不僅需要維護基層社會的公共秩序、組織提供基層社會所需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也需要設置渠道以便社

會公眾表達利益訴求、通過制度來整合和吸納基層社會的政治參與,實現國家與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

從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角度來看,鄉鎮是農村的行政區域,中國農村分隔在超過三萬個鄉鎮之中,每一個鄉鎮都變成了一個具有政府機構的社會共同體(community)。理論上説,鄉鎮政府作為國家在鄉鎮的代理機構,應該執行國家所制定的各項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從而使得國家權力通過鄉鎮政府得以滲透到基層社會。但是,對於國家權力有沒有順利有效地滲透並控制社會,仍然存在爭議。在這方面的研究中,有學者認為,改革開放之前國家權力滲透並控制着社會,而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放權讓利則導致地方主義的興起(andrew walder,1986);還有學者則認為,是上下分隔的、基層蜂窩狀(honey comb-structure)的政體結構導致中央權威難以滲透和支配地方,直到改革開放以後,國家權力才藉助市場的力量擴展到了地方(vivienne shue, 1988)。

那麼,鄉鎮基層政府在國家與社會的關係中起到了什麼作用?是變成了中央國家的代理、代表中央國家來控制地方和社會,還是變成基層社會的代理、庇護着基層社會免於中央國家的強制?似乎有些弔詭的是,鄉鎮政府沒有成為中央國家的絕對代理,而是具有自主性;但這種自主的利益訴求又與基層社會的公共利益和訴求並不一致,並沒有成為基層社會的利益代表。有研究者甚至進一步認為,鄉鎮基層政權不僅沒有實現國家政權建設的目標、幫助國家權力滲透到社會,反而離間了國家和社會,成為一個具有很強自主空間的利益共同體。基層政權借用國家的名義侵蝕地方公共利益,造成政權在基層與地方社會分離,從而引發了鄉村社會的失序(張靜,2014)。

從鄉鎮政府來看,政府權力所受社會制約較少。事實上,在鄉鎮政府與基層社會的關係上,無論是基層政府從農村社會汲取資源和獲得支持的能力,還是基

層政府滲透基層社會、有效貫徹其政策的能力,都顯得相當有限。此外,在基層社會對鄉鎮政府的影響上,一方面,基層政府缺乏嵌入性或融入性

(embeddedness),並沒有通過參與基層社會的日常生活,獲得社會成員的信任和認同;另一方面,基層社會各羣體對於基層政府又產生了不均衡的影響,這種影響受制於非制度化因素,具有不確定性,使得基層政府為特定利益所左右,缺乏必要的超越性。有學者在解釋中國經濟發展時指出,地方政府和企業相互嵌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jeanc oi, 1995)。地方上的基層政府為特定的利益張目,形成了它在基層社會的利益衝突格局中“與民爭利”的局面,成為誘發基層社會矛盾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大量上升的徵地衝突中,往往能找到基層政府在其中的重要角色。

由此,就產生了有待進一步探索的問題:為什麼鄉鎮政府與法定的制度規範之間出現瞭如此大的偏離?

默認推薦訪問其他文章:

鄉鎮政府治理行為的回顧

鄉鎮綜合治理

綜合治理學習經驗

鄉鎮黨委政府工作總結

鄉鎮黨委、政府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