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信息技術教案多篇

欄目: 信息簡報 / 發佈於: / 人氣:2.06W

信息技術教案多篇

信息技術教案 篇一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我的小魚兒》選自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寫的《綜合實踐活動?國小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小小魚兒水中游”第二次活動的內容。學生在第一單元已經熟悉了“畫圖"軟件的界面,並會使用直線工具、橢圓工具、矩形工具等繪製簡單的生活標識,本節教材裏的曲線工具、顏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既是對前一單元所學習的畫圖工具的補充和進一步的深化,又是為了能讓學生創作出更加美觀的、更有特色的個人作品而設的。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要求學生利用曲線工具、顏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設計一幅色彩豐富、形象生動的魚兒的圖畫。

能力目標: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學生活動等形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的意識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魚兒從紙上“遊"上電腦屏幕,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從製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與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利用曲線工具、顏色填充工具、文字工具設計一幅小魚兒圖案作品

教學難點:曲線工具的使用

二、教法

對於新的學習內容,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學習對象產生親近感,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節課主要採取“情境導入法、任務驅動法、協作學習法、賞識教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力求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悦的氣氛中展開。

三、學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學生要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這節課我大膽嘗試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去操作,去實踐。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以自主探索,小組協作等方式為主,力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獲取,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實踐中發現,實踐中創造。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首先課件展示美麗的海景圖畫和繪畫作品,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感受畫圖軟件的樂趣和魅力,並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欣賞、讚歎之餘,順勢提出:“水底世界”可真漂亮啊!尤其是熱帶魚的優美的線條和豐富多彩的顏色更讓人着迷,你想讓你的小魚兒也從紙上“遊”上電腦屏幕嗎?興趣是的老師,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就可以使學生主動地進入探求知識的氛圍中。

(二)引導新知,掌握方法

(1)教學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

上節課我們通過對魚缸裏的魚的觀察並繪畫,已經知道畫小魚兒需要很多線條流暢的曲線。在畫圖軟件中曲線工具在哪兒呢?學生自己嘗試找到曲線工具的位置,對於有困難的同學,我提示:當鼠標指向工具圖標的時候,會有對應的文字提示。然後講解曲線工具的使用方法並演示。

(畫線段)選擇曲線工具,移動光標至畫布中曲線起點處,按下鼠標左鍵不放,拖動鼠標至曲線終點處;鬆開鼠標左鍵,畫面上出現一條線段;

(拖彎)移動光標至線條要彎曲的部分,按下鼠標左鍵,沿着要彎曲的方向拖動鼠標,並觀察畫布上線條彎曲的情況。當對彎曲程度滿意時,鬆開鼠標左鍵,線條上便出現一個彎兒。

(定型)在原地再單擊一下鼠標左鍵,一個彎的曲線就畫好了。

讓學生自己嘗試畫曲線,我巡視輔導。學生練習畫曲線的時候,我發現有幾個同學用曲線工具畫出了三種不同的曲線效果。對於他們的發現我及時進行肯定和鼓勵。然後在小組中交流不同曲線的繪製方法和技巧。有了老師的鼓勵,他們非常自豪,也樂於幫助其他的同學,而其他同學也非常想知道那麼漂亮的線條是怎麼用曲線工具繪製出來的。所以課堂氣氛非常熱烈。

信息技術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桌面背景,認識顯示屬性,會設置背景。

2、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稱,能設置“屏幕保護”“外觀”,利用“顯示屬性”的“設置”改變屏幕區域大小

3、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學習改變桌面背景的顏色並會設置桌的大小;瞭解窗口的組成,並會窗口操作

重點難點:

會設置背景;掌握窗口操作方法及其名稱,能設置“屏幕保護”“外觀”,利用“顯示屬性”的“設置”改變屏幕區域大小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室、計算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桌面背景一般可以設成深綠色或者是藍天白雲的圖案,也可以將你喜愛的圖片設成桌面背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

二、交流學習

任務一:看書或小組討論後,嘗試改變桌面背景的顏色並設置桌的大小,並説明如何操作?

教師小結:

步驟1:在windows98桌面的空白處,單擊鼠標右鍵,選擇“屬性”彈出對話窗口,如書中6.1所示;

步驟2:在“牆紙”框中,選擇你喜歡的背景,關在“顯示”欄中選擇“拉伸”,單擊“應用”,“確定”按鈕,如書中6.2所示。

步驟3:利用“顯示屬性”的“設置”,改變屏幕區域大小。如書中6.3所示。

任務二:看書或小組討論後想:窗口都由哪些欄目和按鈕組成?

小結:

標題欄:位於窗口頂部,用來顯示應用程序的名稱;

菜單欄:位於標題欄的下方,安一般包括許多菜單選項,單擊每個菜單項可以打開相應的菜單。

工具欄:位於菜單欄的下方,它為我們提供一些常用的操作工具按鈕

最小化:可以使應用程度窗口縮小成任務欄中的一個按鈕,此時單擊按鈕可以恢復窗口的顯示。

最大化/還 原:單擊可使應用窗口充滿整個屏幕,最大化時也可使窗口還原到原始大小。

關閉按鈕:關閉當前窗口。

滾動條:可以將當前窗口中未顯示的內容顯示出來。

任務三:看書或小組討論後,怎樣移窗口並且改變其大小?

小結:將鼠標移動到某一窗口的標題欄,拖動鼠標即可

點擊最大化、最小化、還原及關閉按鈕可以改變窗口大小。

三、鞏固練習

練習上述一個任務中的內容:

思考:改變窗口大小還有什麼方法?

不熟練的可以小組講座或請教老師,教巡視指導

四、學情反饋: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掌握了哪些內容?

1、選擇一件作品請大家進行評價。

2、你覺得優點是什麼?不足之處又在哪裏?

教師小結歸納:文章的標題字號一般不宜小於正文字號;根據文章不同的內容、文體設置合適的字形和字體,不宜太花俏。

3、請你找找你的作品在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的。

4、學生動手進行修改。

5、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完成評價表部分評價內容。

1、通過廣播學習其他同學的操作。

2、學生觀摩點評。

3、學生自主查找自己作品。

4、學生動手進行修改。

5、完成評價表部分評價內容。

1、學會欣賞、評價別人作品。

2、培養學生自主查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3、完善作品,讓更多學生完成教學設計的任務。

課堂調查

教你一招:

※把教師機的格式工具欄隱藏※

提問:格式工具欄的按鈕如果不見了,我們該如何才能“找回”格式工具欄?

請學生上來嘗試尋找。教師最後演示,提醒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要積極動腦或尋求幫助,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1、學生聽教學習,掌握電腦操作小技巧。

1、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操作技能。

2、培養學生互助、合作意識。

再次欣賞

出示設置好不同文章文字編排的作文範本(2種)

1、提問:展示的兩個作品的文字編排覺得怎樣?

2、教師提示:文字字體、字號、字形的設置要從文章通篇的角度去考慮文字的設置,體現文章的編排之美。

3、板書:文章文字的編排

1、學生認真觀摩。

2、掌握文章文字編排操作要領。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完整作品的要求。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三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經過一段時光的教學,我發覺孩子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在挑戰困難,增強自信心與創造潛力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歡樂。

一、重組教材激發興趣。

在中低年級段,學生處於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步狀態,對於趣味性的知識較為敏感,所以根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徵,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輔助教學軟件的應用以及益智教學遊戲這些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潛力的知識為主要資料。這樣做,貼閤兒童階段的認知結構便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潛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於一種愉悦的學習狀態之中,便於理解老師教授的新事物,並且易於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發展自我的潛力。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資料——《用計算機畫圖》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餘也教學生玩玩“掃雷”、“紙牌”等益智教學遊戲,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機操作課中,我透過學校的多媒體展示系統,將有必須電腦基礎的學生的電腦作品製成幻燈片並配上優雅的音樂在教學樓一樓電視屏幕上播放,學生們頓時沸騰起來,紛紛舉手詢問,我都一一給他們解答,並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學,就必須能成功。於是就開始手把手耐心給他們講解畫圖的有關知識

作品做好了,如何輸入漢字給自我的畫取名或將自我的大名也寫在畫上呢?這時我順勢讓學生認識鍵盤,用鍵盤練習卡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同學們最後能找到26個英文字母的位置,漢字也會輸了,我又指導學生構思新的作品,給自我的畫起上名字,也把自我的大名寫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同學們十分高興。對自我的創新潛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用心性大大提高。

二、針對學情化繁為簡。

給中年級上計算機課是件比較困難的事,學生剛剛認識鍵盤上的字母,卻不熟練,更談不上讓他們去記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給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帶來很大困難。透過實踐,我找一些較貼切且又能讓學生感興趣,能輕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比較好。

三、教學方法生動靈活。

國小生天真活潑、好奇、頑皮好動,但他們形象思維潛力強,抽象思維潛力差。如果僅僅口頭講授計算機知識,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會沒有興趣,課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務必要採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不是單純講解,而是側重於畫各種各樣搞笑的圖形。這種由靜變動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清楚,易於控制進度、重點的地方能夠反覆演示方法,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之中,完全調動了學生的用心性,到達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礙,大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慾望。上機時,我又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多一些求知的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由於我這種新理念、新意識,學生們對電腦的學習興趣逐日增強。

四、精講多練加深印象。

精講多練就是多一些上機操作的時光。俗話説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學生自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

每節課的開始,我都會讓學生講講自我的學習體會和操作技巧。逐漸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同時也給別的同學樹立了學習電腦的好榜樣。對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決的辦法因人而異,有時我個別指導,有時讓“小老師”指導,還有時讓他觀看其他同學的精彩表演,他們在一點點進步,當聽到老師鼓勵讚揚的話語他們的臉上也最後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經過實踐,這些同學都有了必須的進步,有的還提出要參加電腦興趣小組來進一步完善和提高自我的計算機水平。

計算機知識是不斷更新的,僅書本上的知識是沒辦法教好學生。而且學生很想了解計算機發展的一些最新動態,瞭解一些新的軟件,一些網絡知識。為此,我們能夠在上課前花3———5分鐘時光,講些計算機信息方面的新知識,信息新動態和大家一齊分享。或是讓學生講講自我的學習體會。並且告知學生們光憑單純的興趣是不夠的,要有一種意志力,要把所學習的知識和實際聯繫起來,明白這些道理,學生學習時有了目標,有了動力。

以上只是我平時教學的幾點體會,作為一門全新的課程,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方法還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相信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總結出來,計算機教育必將能在良性的軌道上闊步前進。

信息技術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學會管理日誌內容,修飾日誌,建立專題(分類),掌握管理評論、留言等。

2.通過整理日誌內容、分類,管理評論等,瞭解如何管理個人博客,從而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網上家園。

3.通過管理個人博客,博客也需要精心呵護與打理,增強愛我家園意識。

4.通過管理個人博客,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遵守網絡文明。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管理個人博客,使其成為健康文明的網上小屋。

難點:要讓個人博客成為健康文明的網上小屋、成為生活中的交流平台,還需要我們付出愛心和耐心來打理。

教法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引導,精講多練,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

多媒體網絡教室、學生博客站點,相關圖片。

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

我們建立了個人博客,並充實了自己的博客,那麼你們會打理自己的博客嗎?同時大家還要養成良好的網上交流習慣,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文明的網上家園。出示課題

二、日誌管理

同學們,發表了很多日誌,但你們管理自己的日誌嗎?

1、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然後組織次序。

如日誌的修改、日誌的美化、日誌的刪除等等。

2、講述:恭喜同學們都擁有了漂亮的網上家園。大家想一下,如果我們每天寫一篇日誌,一年就會有365篇,這麼多的日誌我應該如何管理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日誌分類。

演示建立“專題分類”;

提出如下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1)新日誌發表在指定分類中;

(2)已發表的日誌如何整理到指定分類中。有沒有快速、簡便的方法。

學生自主的探究。

學生根據經驗和自主探究的結果

彙報所掌握的日誌管理功能。

學生修改美化自己的日誌。

學生小組討論、回答。

學生嘗試、交流。

三、評論留管理

有同學給你的日誌發表評論嗎?

你會怎樣做?

講解:要及時回答同學評論中提出

的問題。

評論或留言時要注意網絡文明。

學生交流。查看同學的評論、留言。

四、小結

通過同學們的精心的呵護和打理,老師相信每位同學都將擁有一個健康向上的博客。老師要提醒大家,同學們平時要經常對自己的博客進行維護,這樣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家園。

課後討論:你認為一個好的個人博客應具備哪些要素?

板書設計

管理個人博客

登錄自己的博客

日誌管理

評論留管理

課後討論:你認為一個好的個人博客應具備哪些要素?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五

在擔任整個國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學習了一些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我覺得,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去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新意識,有效地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的潛力以及自學潛力和創新潛力。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他們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潛力。以下就我對國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作一淺談:

一、課堂演示,講解為主

近年來,大多數學校都陸續建成了新的電腦室,同時配備了幾十台多媒體電腦,從而構成了一個功能較為強大的多媒體網絡教室。我們教師在上課期間,能夠藉助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廣播系統,對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作出適當的演示並加以詳細的講解,使學生獲得超多的感性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Windows98系統操作時,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上機實踐(當然上該節課前已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因為各個學生的理解潛力不一樣,在他們預習後自我再在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看自我的自學潛力有多強,從而證實自我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是否一致。然後我運用了“躍龍門”多媒體教學軟件,將正確的操作過程透過教師機演示給學生,並一邊進行適當講解,使學生們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這樣做就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們對自我預習後自行上機實踐是否全部正確。再讓學生們上機實踐一次,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學,我又根據課程資料及學生的理解潛力,製作有針對性的課件,使課程資料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二、強化練習

學生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教師的講授和演示是遠遠不夠的,務必透過超多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如課堂問答,上機操作,課內外作業演示等。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一般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資料。例如,在講完“Word”軟件中的文字錄入及排版知識後,要求學生課後準備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節上課時使用Word軟件進行錄入、排版,並對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講完IE瀏覽器的使用後,就讓每位學生運用IE瀏覽器瀏覽本市的網站和其他教育網站。這樣,每教學一項新資料,就及時讓學生進行定量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的新課資料,熟練掌握操作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三、進行網絡教學

自從學校多媒體網絡教室的出現,上級領導對培養學生的上網操作潛力十分重視,因此,我們學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網這項功能。在計算機教學中,網絡為學生帶給了更為廣闊的信息知識環境。。學生能夠透過上網獲得豐富的信息知識。我們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從網上下載學習軟件,收集各類學習網站以及學習資源,不僅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培養了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吸收潛力;讓學生在節日時,發送電子郵件給親戚同學問好、祝福;讓學生在因特網上閲讀新聞、參加各網站的BBS、收發電子郵件等。採取各種方式設計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要求。

四、採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資料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

寓學於實踐的環境,讓他們在這個環境裏,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網的教學中,我能夠分為這樣幾個大任務:在因特網上瀏覽信息、在因特網上查找信息、從因特網上下載信息、在因特網上收發電子郵件、閲讀網絡新聞、參加BBS、在因特網上進行實時交流等等。對於“在因特網上收發電子郵件”這個大任務又能夠分為:寫信與發信、收信與讀信、回信與轉信、信件的分類和整理、訂閲電子雜誌、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針對“寫信與發信”這個子任務,又能夠劃分為:寫信、發信、在信中夾一張照片、發送一個或多個文件、發送一段錄音、發送一個影像、把同一個文件發送給多個接收者、成批發送信件等子任務。

五、實現分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上機操作時,學生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一一解答操作,不僅僅教師感到忙碌、時光緊迫,而且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能夠避免諸多弊端,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用心性。教師根據上課班級學生人數進行分組,每組人數不要太多(控制6——8名),每個小組有固定的機位並設兩名小組長,上課前先進行培訓。當本組同學遇到問題時,由小組長充當小老師進行輔導。當有些問題較難時,教師要鼓勵全組成員一齊研究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悦。這樣一來能夠極大地激發小組成員的動手潛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由其它小組提出方案或由教師進行指導。

六、實現課堂教學與其它課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學科工具性的特點,能夠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繫,不僅僅能使學生更紮實的掌握課堂所學資料,而且還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更完整的認識。例如:我讓國中二年級學生運用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和上網技能,到因特網上查找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製作一個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PowerPoint幻燈片。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查找有關環保資料,精心製作出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的幻燈片。這樣,讓學生完成了課堂學習資料的同時,還增長了課外知識,實現了與其它課程的整合,使學生親身體會到信息採集、處理、加工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質和信息實踐潛力。

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而這種潛力的培養關鍵在於教師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進一步引導他們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各班要出手抄報展覽,我就提示學生能夠利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使用Word2003軟件來製作更美觀的電子手抄報,然後交給老師打印出來,在校園內展出,學生用心性大大增強了,部分學生做出版面新穎、資料豐富的電子手抄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還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來出版班上的牆報。這些實際運用不僅僅有利於學生靈活掌握所學過的知識,還能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越性,增強了信息意識。

八、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記得在20xx年5月,我到雲浮市教師進修學校參加課改學習,在學習期間,令我最深刻難忘的就是,廣東省信息技術科科長要志東同志説過一句話,她是這樣説的:“信息技術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信息實踐潛力和應用潛力,一般不宜採用傳統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機操作中真正體現出來”。她所説的正好與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所學資料不一樣,採取了不一樣的評價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例如:在教學“畫圖”軟件後,我採取了“作品展示,開放式評價”的方法,由其他學生一齊來打分評價。在教學“寫字板”、“Word”一類的軟件後,採取“指定資料、單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體考試要求,並限定時光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學生使用“Word”軟件輸入一篇文章,規定排版要求,完成後上交到教師機,由教師當堂給分。

總之,信息技術學科由於其實踐性及應用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務必採取相應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才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國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都運用過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務必針對具體的教學資料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