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呂梁學院新校區“十一五”建設規劃(2014--2014)(精選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18W

第一篇:呂梁學院新校區“十一五”建設規劃(2014--2014)

呂梁學院新校區“十一五”建設規劃(2014--2014)(精選多篇)

呂梁學院新校區“十一五”建設規劃(2014--2014)

(附規劃設計圖)

一、規劃背景

(一)呂梁學院簡介

呂梁學院,是呂梁市唯一一所省屬綜合性高等專科學校,由省教育廳主管。學校集文、理、工於一體,設有16個系,38個專業,其中有8個本科專業。另開設函、夜大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專業。2014年在校生突破6500人,在冊教職工達到528名,基本形成多層次、多門類、多形式辦學良好格局,建校以來為社會輸送畢業生17592人,僅2014至2014年三年的畢業生數達7293人,佔到畢業生總數的41%。2014年,省教育廳和呂梁市政府決定在我校的基礎上籌建本科學院,按照教育部有關要求,決定另闢新址建設“呂梁學院(呂梁煤炭職業技術學院)”,我校現校址移交給呂梁市政府用於基礎教育辦學。我校按此部署,聘請天津大學規劃設計院進行了規劃,省發改委(晉發改科教發[2014]36號)文件總體規劃進行了批覆,核准“由地方政府出資新徵1000畝土地,至‘十一五’期末在校生規模將達到10000人”,“計劃於2014年在現呂梁學院的基礎上籌建呂梁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

學校舊校區佔地234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總資產2.4億元。

(二)需求分析與建設規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批轉教育部的《關於抓緊做好校園總體規劃的通知》,加快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推進“211工程”建設,更好地為山西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山西呂梁學院新校區根據省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劃,將在今後十年間較大幅度地擴大辦學規模和提高教學質量。

(三)新校區簡介

我校在“十一五”期間建設的新校區,佔地1039.71畝,學生規劃人數10000人。總建築面積約為26萬㎡,項目總投資6.64億元。該項目2014年被列為山西省重點工程預備項目、呂梁市重點工程,2014年正式列為山西省重點工程。現完成前期準備、規劃設計、開工奠基、圖書館樓建設、招標代理公司確定等多項工作。

新校區建設項目分兩期建設,第一期工程計劃於2014年—2014年完成,一期工程完成後能滿足6500學生規模的辦學要求;第二期工程計劃於2014年前後開工完成。二期工程完成後能滿足10000學生規模的辦學要求.

呂梁學院是一所多學科型高校,以基礎學科為依託,以應用學科為重點,積極發展交叉、新興學科。學校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兼顧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工作。

二、場址選擇及地理概況

(一)區域位置

新校區選址于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北郊,規劃用地較規整,依山臨水,處於兩山之間的平坦地帶。西側為209國道,為校區與城市的主要聯繫幹道,東側為北川河,南北都有較好的發展空間。

(二)地理概況及市政條件

氣候:離石市屬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差異懸殊。春節乾燥,風多雨少;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涼爽,氣候宜人;冬季寒冷,雨雪不多。

(1)水文氣象:本地降水稀少,日照豐富,全年降水量461mm,主要集中再7、8月份(約220mm)。年相對濕度58%,最高8月份74%,最低4、5月份45%。

(2)地質構造:全年日照時數2490小時,年平均風速2.2米/秒,極大風速27米/秒。

(3)地震:地震烈度為6度。

(4)季節性凍土:冰凍期為11月至次年4月,標準凍深為0.77m,最大凍深為1.04m。

(5)水文地質條件:年蒸發量1917.50mm,全年無霜期150天左右。

2.市政條件:供水、排水、供電、供暖、燃氣、通信。

三、規劃原則與總體規劃構想要求

(一)規劃思想

依託現有環境,將校區建設與自然環境相融合,建設富於21世紀景觀的開放式現代化複合型綠色校園。

新校區的規劃設計要達到“科學化、信息化、人文化、環保化、園林化”的要求,體現以人為本,注重整體環境的和諧和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現代化大學教育理念,體現現代大學“寓教於生活,寓教於交流,寓教於環境”的校園空間氣氛,實現“現實與未來的和諧統一,整體與局部的和諧統一,功能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效率與效益的和諧統一”。同時,規劃設計要有科學的前瞻性,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分期建設創造條件。

(二)規劃設計原則

(1)統一規劃,合理佈局,構思新穎,風格鮮明,有利教學,方便管理,留有餘地,分期實施。

(2)新校區規劃設計方案,在功能上應滿足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力求創造有利於培養創新性、應用性、複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良好的學習環境。

(3)新校區設計方案應具有可持續性發展性,按照動態體系規劃,形成彈性生長的規劃脈絡,做到宏觀可控、微觀可調,留有適度的發展空間,以適應學校今後的發展。

(4)科學全面的研究基地環境,注意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利用和保護,表現出一定水平的園林景觀。

(5)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組團分明且便於聯繫,力求營造一種呈現理性、典雅、大氣、富有文化內涵的氛圍,形成個體特點鮮明,總體和諧協調,佈局科學合理,體現時代特點,與區域位置和諧一體,寧靜優美的校園環境。

(6)注意節能、節水和生態保護,重視水資源和植物資源的有效利用,儘可能減少運行成本,充分考慮綠化、美化和人文景觀的設計,合理佈置建築樓羣。

(7)為了節約資金,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館、行政辦公樓及學生食堂等可採用框架結構外,其餘宜採用磚混結構。

(三)規劃設計要求

(1)功能分區科學合理、整體協調、動靜分離,既聯繫方便又要避免互相干擾,重點突出校園中心區。新校區按功能可分為教學、科研試驗、文體活動、辦公、生活、景觀、試驗場和實習場等區域。

(2)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營造現代園林式校園,主要標誌性建築要充分體現出應有的氣勢和個性風格。

(3)遵照具體工程項目分期實施的原則,規劃設計要充分考慮一期工程的合理性,避免後期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對校園環境的干擾。

(4)學校正門結合輔道設在209國道,其他方向根據需要也應考慮設門,校門區要氣勢宏偉,視線開闊,顯示出莊重、大方、新穎。

(5)道路規劃要實現人車的合理分流,充分考慮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的停放問題。

(6)供水、排水、供電、燃氣、供暖、信息、網絡、數字化等管線要一次規劃設計,佈置要經濟合理,用途要加以區分,小區內所有管線均以暗線鋪設。

(7)校園綠化景觀系統,校園規劃綠地率為40%,應做到“點、線、面”總體優化,實現“點上成景、線上成蔭、面上成林”。結合大學園區的整體景觀水系,充分考慮北川河,和周圍山體景觀的聯繫。

(8)單體工程應做到風格統一、特色鮮明,一般以多層建築為宜,局部以中高層建築統領環境。

四、規劃理念

(一)順應未來高等學府的發展趨勢,把握高等教育內涵,積極探索教育方式和手段的變化發展,並及時反映在校區的規劃上,緊密結合呂梁地區與西北地區經濟、教育等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力圖把新校區建設成為國家一流的大學園區,山西及離石地區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學、研、產一體化發展的城市新區;面向21世紀、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離石區域中心的城市地位,建成生態化和智能化的大學校園。

(二)充分重視教育產業化發展的趨勢和教育與高新技術產業、文化產業、房地產產業、服務產業等聯合發展的帶動效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促進教育的產業化運作和教育產業鏈的良性循環,尤其重視教育產業化與高新技術產業的聯合發展,積極推進學、研、產一體化。

(三)充分重視校園與城市的融合與互動。城市為校園提供了生存的環境,校園也應以自身優勢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新校區建設應以高校為主體,吸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開發,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建設,高校是經營校區產業的主體。

(四)基礎高等教育、深入教育和科學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職能,三者應該並舉。積極引導基礎高等教育的社會化、普及化、開放化,從而使高校公共教育更加開放和普及,打破原有封閉式教學模式,使公共教育功能更好地與城市融合,並從功能和交通兩方面帶動城市地區的發展。通過向城市的開放,形成大學校園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五)積極引導校園學術研究向重點化、專門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力圖強化高校的科研功能,並且將其與普通的公共教學分開,形成內斂形態結構,避免校區多重功能的互相干擾。同時將科學研究的成果向教育和產業兩個方向轉化,達到科學資源的多重共享。

(六)提供多元化的教學環境,提倡教與學、教學與交流的多層次融合。根據綜合性大學的形態要求,營造個性化的校園公共空間系統。積極營造大學校園的精神內涵,充分重視精神場所的創造,有意識地培育校園文化與歷史的沉澱與形成,形成多元化的校園文化圈。

(七)根據校園教育發展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採用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戰略,創造模塊增長和細胞生長的發展模式,發展規模可根據高校的發展情況進行調節。

(八)適應汽車化時代的到來,完善解決人車關係,實行車行、人行並重的規劃理念,採用人車分流的交通組織方式。根據不同功能人羣的出行模式,具體分析各種出行方式的流線構成,從而決定交通系統的結構。

(九)重視校園智能化、網絡化,通過構造教學、科研、生活的功能網絡及道路、綠化等連接網絡,形成完整的網絡體系,達到促進各種交流及資源共享的目標。

(十)重視校園生態化、園林化。以營造富有自然美的綠色生態環境為目標,通過綠化手法搭配(草坪與花卉的點綴,綠化和硬質鋪裝的搭配),並以挖湖造丘的手法形成山體與湖面的獨特景觀,保護原有生態環境。

(十一)積極引導校區生活區與服務區的社會化與城市化,同時強調學校管理的物業化,生活、服務與城市接軌,將學生和教師居住公寓化,社會化,這樣可以更有效的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滿足不同檔次的需求並減輕學校負擔。使生活區和服務區向外側發展,同社會城市接軌,適應市場化的需求。

五、規劃設計構思

(一)道路交通系統構成

1、交通便捷、人車分流

理念一.將不同人羣的出行目的、模式細分化,作為功能區佈局和交通組織的依據、安排合理的路線系統。

理念二.汽車化時代的到來和校區城鄉結合部的區位,要求新校區的交通結構應更好的解決車行交通的便利性和停靠的方便。

理念三.非機動車交通(人行、單車)仍是校區內部交通的主體,主活動區域應採用人車分行系統。

方案根據不同人羣的主要活動範圍和路線將校區範圍內由內至外分成三個大的活動單元:

第一單元包括行政、圖書館和學術交流中心;

第二單元由教學區、實驗區、產業園區和學生公寓區構成;

第三單元包括後勤服務、職業教育和文體活動區。

本案充分考慮了不同人羣的出行模式。通過對各種模式的分析(教師ó科研,教師ó教學,學生ó教學ó科研,學生ó實驗,科研ó實驗ó產業,產業ó城市,後勤ó城市,生活ó城市),構建了弧形主幹道與兩套環形路網的結構,形成了有機有序的整體交通。

2、適當劃分各功能區

路網構成不僅要承擔交通的功能,而且要分割各功能區,同時滿足各種功能人羣出行的要求。

本案以弧形主幹道為主,外加環形包圍十字路網使校園結構清晰,弧形主幹道內側是資源共享區、公共教學區和實驗教學區,外側是產業區、學生生活區、文體活動區與後勤服務區,分區明確。主要交通不穿越各功能區,使各功能區相對獨立、完整,同時將三大功能區串聯起來,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3、形成校園景觀節點

本案突破了傳統校園中橫平豎直的棋盤式路網結構模式,充分考慮了人本身的因素,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道路佈局結構講求景觀效果,避免單純的交通功能和呆板的形式,設計中講究點、線、面相結合(道路與廣場相結合),直線、曲線相結合,正向和斜向相結合,產生豐富的景觀視覺效果,極大豐富了校園景觀,更符合青年學生的心理需求。

4、道路選型

校內弧形主幹道路型定為三塊板,中間為10米的機動車行道,2米的綠化隔離帶,外側為4米寬的非機動車道,之外為4米寬的人行漫步道。周邊次幹道為一塊板,路面寬9米,兩側為3米的人行道。盡端式車行道路型為一塊板,路面寬6米,兩側為2米的人行道。

(二)主要出入口

考慮到校區選址西側是209國道,東側是山體和河道,從而將主要入口(主校門)設置於南側規劃道路上,使校區與外界更好的聯繫起來,也使從外界至校區的主要人流能安全快捷地到達校區,同時有利於形成學校主軸空間序列。

(三)功能分區

本校園規劃主體分為七大功能區,以便捷的機動和步行交通聯繫分區。

1.校前區,為校園整體空間序列的前奏,以綠化和開放空間為主要特徵。

2.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區,主要由綜合辦公樓、圖書館和學術交流中心等建築組成。

3.公共教學區,各院系教學建築組團佈置在次區域,與其他教學、生活、服務及運動組團聯繫便捷。教學區各組團應考慮空間的聯繫呼應,建築形式的有機統一。

4.體育運動區,體育運動區應與生活去聯繫方便,設有主運動場和體育館,並注意適當的外來人員。

5.實習與訓練區,設有實習賓館和實習餐廳,是服務性設施,也是學生社會實踐和實習的場所,應由獨立的對外出口,方便接待訪客。

6.學生生活區,相對獨立,與教學區和運動區聯繫方便。該區建設將面向後勤社會化管理模式,與教學區保持相對獨立,實施單獨的物業管理,在建設中也不會影響學校的正常運行。

7.生態景觀區,作為學校與環境的聯繫紐帶,連接各個功能區,並結合步行系統,將校園構成一個整體。

方案嘗試在結構佈局中將校園分成四個大的版塊。

基礎教育活動版塊:

這一版塊包括教學區、教學實驗區、產業園區,其主要擔負國家統招研究生、本、專科和社會繼續、函授、在職學生的基礎教育職能。從基礎教育的社會化發展趨勢,這一版塊是校區與城市交流最為頻繁的區域,規劃意圖打破其一貫的封閉形態,使之成為與城市更為緊密的開放型體系。

深入教育和科學研究版塊

這一版塊分佈各獨立學科院系和專門研究機構,承擔學校的深入教育和科研職能。其位於弧形主幹道內側,掩映在樹林草地之中,是校區中自然環境最為幽靜的區域,規劃意圖為其提供最好的研究氛圍。

核心共享版塊

這一版塊包括校園核心區(圖書館、禮堂、對外交流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是校區公共活動和管理的主要區域,佈置在校區的中心,便於使用和集中管理。

生活服務版塊

這一版塊包括學生公寓區、文體活動區,佈置在校區東側,靠近東側河道及山體。學生公寓區在教學區和東側河道及山體之間,以運動場和綠帶與教學區相隔,既方便上課又方便生活,並有利於今後與社會共同開發。

本案規劃功能分區明確,有分有合,比較靈活,有利於校園各項功能活動。突出以人為本的指導原則,有利於教師與學生的教學、生活及科研、產業開發的發展。

(四)可持續發展建設

理念一.高校發展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使規劃一定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靈活佈局。

科技的不斷進步,新興學科、邊緣學科不斷湧現必將衝擊高校原有的院系結構,使其發展和建設存在更多的不可預見性,所以校區規劃應為未來建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靈活模式。

理念二.規劃應適應智能化和網絡化的發展。

智能和網絡不僅會對原有的教學方式產生革命,同時也會使校園

的物質建設發生革命。

方案在校區主要的教學和科研版塊採用“芯片化模塊”的佈局,使校園主體結構能夠進行細胞式的組合生長,根據實際發展進行靈活、多樣的調整而不破壞規劃主體結構的統一,適合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五)公共空間體系

1.中軸線空間序列

本案突出大學校園的形象特徵,在中軸線上設置了一系列的公共空間,結合主體建築,達到烘托校園氛圍、弘揚校園文化的目的。南側主入口先是一個綠化公園,然後是一個雕塑廣場,其南側是一系列秩序性很強的水面,再往北是圖書館前的大草坪。通過主體建築圖書館的中央通道可以看到北側山體。圍繞它的是大片水面和水上平台。最北端是現代化體育館。

整個中軸線空間序列採用主校門(序幕)→前廣場(抑)→大草坪(揚)→圖書館南廣場(抑)→水面(高潮)→體育館(抑)→小山體(結束)的結構方式,抑揚結合,開合有致,創造出多層次、井然有序的公共開放空間序列。

2.多樣複合的開放空間系統

一所一流的大學需要有其獨特的精神核心和文化,並能形成對文脈和歷史的沉澱,規劃應從空間上創造這種文化和精神的場所。優美的弧形主幹道形式形成一個“?”形,象徵着設計主題是:學無止境。

1.紀念空間:從教學區入口到核心區,方案設計了一條景觀主軸,並通過系列的空間變化強化她的恢弘與莊嚴,作為新校區的象徵。

進入教學區是一條120米寬的景觀帶,兩側是整齊的教學樓,中間是雕塑、水面、草坪和修剪整齊的植物,背景是矗立的圖書館主樓和主廣場;走入被圖書館和教學樓合抱的主廣場,3萬平方的尺度,挺拔的主雕塑,透過圖書館的中庭遠景是神采飛揚的體育館,這裏的恢弘氣魄使你肅然起敬,這裏是師生集會的場所,會記錄學校的每一次重要事件;穿過圖書館的中央庭院,走在120的景觀帶中逐漸接近湖面,突然眼前一片豁然開朗,寬闊的湖面清澈亮麗,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等組成一組精美的建築“l”型挺立在湖面之上,遠處是一抹鬱鬱葱葱緩山和活潑的體育場館,這一切都融合在一個弧形的開敞空間中,這裏是主軸的高潮,也是每一個學子珍藏的青春紀念。

2.文脈空間:主軸線北端規劃將老校區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建築複製到新校區中,並作為主軸的收尾,她是文脈的延續和文化的象徵。這一組建築建議規劃為小型博物館。

3.浪漫空間:浪漫是年輕學子的特點和需求,規劃在核心區西北端,利用挖湖的土方和廢棄建築材料堆積一個小型山體公園,栽培植被,為校園提供一個幽雅的空間,並建議將一些社團建築點綴(好 範文網:)其中,讓青年學子在這裏指點江山。

4.激勵空間:方案在教學、科研區規劃了多個公共廣場空間,建議以著名歷史人物、科學巨匠、重要歷史事件為主題進行設計,以激勵學生的奮進精神。

(六)景觀配置與綠化規劃設計

校園要達到花園式校園、山水校園的要求。校園周邊種植高大喬木起到隔離城市噪音、沙塵外,還形成校園的綠色屏障。校園內廣佈草坪,花卉在人行道旁,步行區內廣泛佈置花草,精心設計圖案,色彩細緻搭配,結合校園水面的設置,在較大的綠地空間內填土造坡以形成不太高的小土丘,使地面略有起伏,校園內達到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樹木成林,草木成片,四季有花,常年有綠。

(七)校園形態體系

現代化大學包含文、理、工、藝術等各種學科,應該具有兼容幷蓄的氣度,各區域不同的功能也應體現出不同的氣質,因此空間和建築形態要避免過度統一單調,應在大的統一原則下追求個性化。方案根據各版塊的不同性格對形態採用了不同的處理手法。

學院科研區由於學科的不同,其建築個性應各具特色,規劃希望其展現不同的氣質,方案將其分散佈置於綠色自然環境中,以環境作為統一要素,為今後建築的個性化創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核心區的公共建築分佈於大尺度的空間中在形態上應有一定的統一,以形成羣體建築的氣勢。

第二篇:湖北經濟學院校園信息化建設十一五發展規劃

湖北經濟學院校園信息化建設“十一五” 發展規劃

21世紀是人類全面進入信息化社會的時代,21世紀的教育必須適應信息化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教育部在《2014—2014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作出了實施“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的戰略部署,教育信息化是我國教育實現現代化和適度超前發展的重要途徑。2014年是教育部實施行動計劃的重要一年,也是2014年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的關鍵一年。為了更好地適應學校跨越式發展的新形勢,全面推進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根據《湖北經濟學院數字化校園建設總體方案》的預期設計,結合我校信息化建設工作的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1.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我校從2014年開始進行校園數字化工作的總體規劃和建設,到2014年校園網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實現了以千兆以太網為主幹,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校園網絡,校園網信息節點達到26350個,通過1000兆光纖和150兆寬帶出口分別與cernet和chinanet聯接,為全院提供了高速的internet接入服務。網絡範圍覆蓋了新校區辦公區、教學區,學生宿舍及所有的建築物及教職工週轉房,並延伸到大部分老校區。

2.網絡基礎服務和web信息服務

校園網基礎服務實現了internet接入、域名解析、電子郵件、視頻點播等服務。校園網二級網站已達44個。web信息站點在展示學院形象、提高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3.建立了一批網絡應用系統

(1)校園一卡通系統:以校園一卡通系統為基礎,啟動校園信息化基礎工程。我校已經使用ic卡作為電子身份的載體,全校師生在校園中憑藉校園卡能夠完成註冊、上機、就餐、醫療、圖書館門禁、圖書借閲、圖書查詢、學費繳納、超市購物消費等活動,基本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

(2)教務管理系統:將引進的教務管理系統與自行開發的教務在線網站相結合,教務管理系統已經應用到教務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學籍管理、教學計劃、成績管理、教師評估、教室安排與排課、學生網絡選課、成績查詢、課表查詢、畢業資格審查、師生基本信息查詢等。

(3)學生迎新系統、校醫院醫療管理系統、圖書館應用系統等均已投入使用,並在不斷完善之中。

4.校園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學院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學院快速發展的形勢相比,與我院在網絡基礎設施上的投入相比,我院信息化建設還沒有跟上信息社會的步伐,還不能滿足我校教學與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現在:

(1)利用網絡服務於我們的教學、科研及管理還不夠。目前學校除了一卡通系統和教務管理系統兩個較大的應用系統外,直接應用於教學的項目幾乎沒有,網絡教學應用基本是空白,對教學還沒有起到直接的促進作用,大量優秀的課件無法實現網絡共享;尚未建立網絡科研管理應用系統,教師科研項目立項和成果

申報、結題等還無法通過網絡進行,制約了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全校統一的電子政務平台還沒有建立,辦公自動化還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況,大量的公文傳輸還依賴紙質媒介,浪費大,效率低,儲存、檢索查詢極為不便。綜合現有的應用系統來看,數據信息還處於標準不統一、不能完全實現數據對接,不能共享信息資源的狀況。

(2)web網站建設水平較低。表現在一是網站建設不夠規範,網站編程腳本和數據庫技術相對落後,存在的安全漏洞已經影響到了服務器的安全運行;二是內網外網不分,校內的許多重要通知、文件、業務數據都發布在公網上,不符合公文規範管理的要求,給學校社會聲譽造成了不良影響;三是上網信息匱乏,存在網站欄目少、信息量低、有許多空頁面和無效鏈接的現象;四是網絡信息維護更新不及時,信息陳舊。

(3)數字化資源匱乏

信息化校園如果離開數字化資源,將會成為無源之水、空中樓閣。目前校園網提供的課件庫、素材庫、試題庫、文獻庫、電子圖書庫、優秀畢業生論文庫等數字資源嚴重不足,有的還是一片空白。

(4)規章制度不夠完善

在校園信息化建設中,管理是基礎,觀念是關鍵,技術是保障。以“路載車”,以“車促路”,“路、車、貨” 並重,同時要建立一定的“交通規則”,這些規則就是管理制度。目前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配套制度及制度的更新,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與建設方針

(1)我校“十一五”期間校園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是:堅持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提高對網絡信息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大力推廣服務於教學、科研及管理的應用系統,逐步豐富網絡信息資源,建設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導,以信息資源建設為核心,以信息網絡為載體,以信息人才為依託,以制度、安全為保障的綜合體系,一個以辦公自動化、管理智能化,教學手段現代化、圖書情報數字化為特徵的數字化校園,為師生營造一個數字化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為學院入主流,辦特色,提升教學、科研和管理水平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2)我校信息化校園建設方針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先進實用、以用促建、穩步發展。

校園信息化建設工作,要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將數字化校園工程進行細化,從重點應用項目開始,按照輕重緩急逐步開發並應用起來。在開發和應用各個系統的過程中,要堅持系統的實用性,重視系統的可擴展及擴容性,制訂相應的技術標準和運行規範,確保建成的應用系統之間可以實現全面整合,信息資源可以按需共享,充分發揮應用系統的作用。

三、校園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1. 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網絡基礎設施是實現校園信息化的物質基礎。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我校校園網的網絡基礎設施已初具規模,在武漢地區高校中處於較為先進的地位,數字化校園建設的第一期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隨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如何利用好已有的網絡基礎設施已成為重要的課題。基礎設施的完善一是要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性能,保證校園網高速、安全、高效的運行;二是要適應校園網應用系統的需要,採用主流的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平台,

為校園網應用系統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支持;三是要進一步拓展現有的網絡服務,為校內單位用户和個人用户提供域名解析、e-mail、ftp、個性網頁空間等服務,使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2. 加強對應用系統的利用和開發。特別是要大力發展直接為教學科研及管理服務的應用系統,為數字化校園建設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推廣服務於教學科研和管理系統,以數字化校園建設為總目標,本着循序漸進,量力而行的原則,實施總體規劃,分步實施,以用促建,步步為營的策略,採取採購、自主開發和技術嫁接等多種手段建設好各項應用系統。

3. 加強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實現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是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環節,信息資源是否豐富、質量的優劣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信息化建設的成敗。要加快建立全校公共基礎數據信息、精品課件、英語學習資源、電子圖書、考試題庫等數據庫,不斷豐富完善校園網的網絡輔助教學和管理信息功能。在加快加強信息資源數字化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已有信息資源的管理,建立信息資源的標準與規範,以便於數據集成、應用集成、服務集成,

四、校園信息化建設的分步實施方法

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校園信息化工程採取分階段建設,實施網絡基本服務系統、網絡應用支撐系統、網絡信息服務系統三步走的建設方案。

第一步,建設網絡基本服務平台。網絡基本服務是信息流動的軟件基礎,包括域名服務、電子郵件、文件傳輸、web信息發佈、基礎數據庫服務和身份認證系統等。主要工作包含:

(1)以建設數字化校園為目標,採用java平台三層構架模式對現有門户網站和二級網站進行更新改造,為下一步校園網的各種應用系統提供環境和平台。

(2)逐步完善網站的信息發佈功能,力爭開通學生建設個性網站的功能,並注重總結經驗、加強管理、及時調整方案。

(3)對二級網站實現域名解析,分配獨立ip地址,提供“xxx(部門名拼音、英文名或簡稱)”域名,為二級單位對外交流提供便利。

(4)開通網絡的文件傳輸服務,改善現有的視頻點播系統,按實名制給教工、學生開通e-mail、ftp存儲、點對點交流應用。

(5)以現有的教務管理數據庫、一卡通數據庫和人事管理數據庫為基礎,按照統一的標準對數據資源進行規範化整合和集成,構建全校統一的、規範化的基礎信息數據庫,採用統一的視圖,提供統一的數據服務和數據維護,實現整個數字校園的數據無重複、無宂餘地存儲與共享,併為其他應用支撐系統提供應用訪問接口,為學校現有的和今後增加的網絡應用系統的無縫對接奠定基礎,實現統一的用户管理、統一的資源管理和統一的權限控制。

(6)基於基礎數據庫,採用數字證書(digital certificate,dc)綁定公鑰技術識別證書持有者的真實身份,實現統一的身份認證,建立校園網絡運行的安全監控體系。

第二步,開發網絡應用支撐系統。第二步工作的重點是解決校園網上“有路少車、有車缺貨”的現狀,開發基於校園網的的各種管理信息系統。重點建設和推行全校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使我校的教學、科研、管理、辦公全部移植到網絡環境中,提高辦公效率,增加管理透明度。主要工作圍繞以下系統開展:

(1)搭建網絡教學平台。選用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推薦的網絡輔助教學

成熟軟件blackboard,利用該軟件提供的雙語運行界面和齊備的功能改革現有教學模式,延伸和拓展學習時空,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師生互動和國際教學交流的需要。推動我校的網絡教學以及學校精品課程建設。

(2)完善數字化圖書管理系統和各類資源庫系統建設。按資源的不同分類屬性進行資源整合,藉助資源的共建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資源的優化使用,使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需求通過計算機網絡得以實現。凸顯“數字圖書館”為教學科研“一站式”服務功能。

(3)創建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繫統,為我校實現外語教學改革提供保障。系統以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為主要服務對象,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逐步在全校範圍內推廣英語視聽、閲讀能力培養“零課時”的舉措,提高英語學習的交互性。

(4)科研管理系統。實現科研業務的辦公管理、成果申報、項目管理、檔案管理網絡化,加速信息的記錄、查閲以及傳播速度,提供必要的在線科技諮詢服務,並且與“數字校園”中的其它系統相配合,共同實現無宂餘的統一信息管理系統。

(5)資產管理系統。針對固定資產使用部門多、使用地點範圍大、數量多、金額大、更新快等特點,組織開發出資產管理系統,功能包括台賬設置管理、實物盤點管理、資產異動、新增的資產審批、業務報表、條碼打印和手持終端採集識別等。以滿足固定資產全員管理需求。

(6)辦公自動化系統(oa)。通過校園網建立內部通信平台,創造一個信息集成的辦公環境,整合工作流程,實現跨系統、跨應用、跨地域的分佈式協同辦公。使大量流程化的工作通過oa實現自動化、規範化的處理,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各類文檔(包括各種文件、通知等信息)能夠按權限進行保存、共享、查找和使用;輔助實現會議管理、車輛管理、物品管理等日常事務自動化管理。

(7)根據工作進度,學校還將陸續開發學生管理系統、虛擬心理諮詢室、虛擬實驗室、人事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等系統,進一步完善數字迎新系統、檔案管理系統的功能。

第三步,信息服務系統建設。在進一步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基本網絡服務和應用支撐系統的基礎上,加強校園網的信息服務系統建設,重點解決校園信息化建設中“貨”的問題。提供全校範圍內的高性能信息集成服務,建立基於校園網的各種信息查詢、統計系統,並逐步利用這些信息進行學校決策支持系統的開發,硬件建設主要集中在完成基於校園網的視頻會議系統和智能公寓等後勤管理系統。學校各個二級單位應完善本單位內部的綜合管理自動化機制,配合學校的整體建設,實施本單位信息系統化建設,加快精品課件、英語學習、電子圖書、學歷學位證書、考試題庫、部門聯絡、教工信息、在校生信息、畢業生去向、視頻素材、綜合校情等信息資源素材建設。不斷豐富校園網的網絡輔助教學和管理信息,使建立起來的系統得到充分利用,將本單位的信息充分反映到校園網絡上,為單位內部甚至全校師生提供充分可用的信息資源。

五、保障措施

(1)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校園信息化建設是一把手工程,應加強信息化建設的歸口管理。堅持“學校策劃、中心搭台、部門唱戲、齊抓共建”方針,從學校層面,成立湖北經濟學院信息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院長掛帥,網絡信息中心負責,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蔘加,負責制定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方針政策。從二級單

位層面,單位負責人要全面負責推動本單位的信息化建設,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支持,建立校院兩級聯席會議制度,切實貫徹方針政策的執行。

(2)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應用促建設,以點帶面,抓住重點,發展特色,逐漸突破,逐步全面鋪開。在5年的信息化建設中,注重引進與開發相結合,優化利用資源,合理使用資金,避免低水平的重複性開發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費。立足應用是信息化建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不斷地推動應用,充分發揮實效,體現信息化建設的應有成效和價值,促進信息化建設再上新台階。要以實現網絡輔助教學、“無紙化”辦公為突破口,克服傳統的、固有的學習和工作習慣,為今後的建設發現新的需求,從而有計劃、分階段、科學合理地構建數字化校園,避免“ 信息孤島”現象的產生。

(3)強化標準規範和質量監督,切實推進網絡互通和資源共享。按教育部和省政府頒佈的標準,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規範,促進與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校際之間、校內各應用信息化數據庫的兼容、互通和有序交換。重點要做好信息標準化建設工作,包括: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數據接口、統一硬件接口、規範數據流程等。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信息共享的內容、方式和責任,制訂標準規範,完善信息資源管理標準化建設。

(4)加強信息網絡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推廣,為全面推進信息化奠定基礎。人是信息化的根本,是否具備信息化意識和網絡技能是信息化成敗的關鍵。堅持把信息網絡知識、技能培訓和教育作為推進信息建設的重要環節,大力推廣網絡知識的普及和應用,有計劃、有組織地採取校內自行培訓、派出培訓與進修、請專家進行指導、校內課題協作攻關等多種形式。開展“人才工程”建設,培養兩支隊伍,即培養一支信息化技術骨幹隊伍,不斷提高信息化建設、研發和管理水平;培養一支既有一定理論水平,又能在各學科組中起帶頭作用的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骨幹教師隊伍。

(5)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建設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逐步在網站建設、網絡使用、信息管理、信息發佈、信息建設、信息查閲、應用信息系統開發選型、信息產品製造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理順工作職責,實行按規治網、按章辦事,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辦事效率。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艱鉅和複雜的任務,不斷提高和持續鞏固信息化建設的成果是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將我校校園信息化建設不斷推向前進,為我校今後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三篇:建水建民中學新校區建設規劃要求

建水建民中學新校區建設規劃要求

一、 基本情況

1、 學生3600人,其中住校生3000人。

2、 教職工:266人

二、標準要求

1、按雲南省示範性學校建設標準進行規劃設計。

2、校園內強弱電路均進入地下

3、要求將雨季地表水集中利用

4、食堂、廁所要求考慮風向和地勢,均考慮一層設計。

5、學生住宿要求外走廊

6、教學樓要求外走廊,不設計衞生間。

第四篇:社區建設十一五規劃

文章標題:社區建設十一五規劃

社區建設“十一五”規劃

“十一五”期間是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時期。為進一步提升我縣社區品位,切實推進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的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寧夏回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

五年總體規劃綱要》[本文出自本站-找文章到本站](徵求意見稿)中提出要加快發展社區服務業的目標任務,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社區建設“十一五”規劃。

一、“十五”期間社區建設情況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後,**縣共轄*、*、*等3鎮和*、*、西*等16個鄉,2014年底,全縣總人口46.2萬人。目前共有4個社區居委會,其中縣城(東街、中街、西街居委會)3個,興隆鎮1個;居委會從業職工17名,其中本科學歷1人,大專學歷8人,中專學歷4人;正科級幹部4人,副科級幹部4人;城鎮居民6.2萬人,佔全縣人口的13.6。

“十五”期間,我縣社區居委會建設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0多萬元,比“九五”末增長2.5倍。新建了吉強鎮西街居委會和中街居委會及老年活動中心,既緩解了中、西街居委會無辦公用房問題,又緩解了我縣沒有老年活動場所的問題;新建了興隆鎮居委會,並配套了相應辦公設備和活動器材。這些項目相繼建成投入使用,使我縣社區基礎設施和發展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雖然我縣社區居委會建設取得了一定發展,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由於我縣屬國家級貧困縣,又是少數民族聚居縣,屬自治區農業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自治區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薄弱,辦公條件和社區活動平台遠遠不能適應社區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二是社區建設與發展缺乏強有力的財務保障機制。由於我縣地方財政非常困難,財力不足,成為制約社區建設和發展的瓶頸。三是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國有企業的改制,加之我縣企業少,就業崗位少,社區中外來人口和下崗職工就業壓力較大。四是社區居民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社區的經濟環境、人文環境、科技文化環境有待進一步的治理和完善。五是各鎮社區建設水平不一,發展不平衡。六是近年來雖然對縣城吉強中、西街居委會及興隆鎮居委會進行了建設,但由於規模小,標準低,加之未能配套水、電、暖等附屬設施,也直接制約各項業務的正常開展。

二、社區建設“十一五”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社區建設,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服務體系,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區資源,加強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努力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現代化新型社區。突出黨建工作新特色,建設科技、人文、綠色環保、誠信和安全文明社區,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健康快速發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社區公共服務網絡。

2、堅持對現有城鎮公共服務資源進行整合,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堅持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與社區發展相結合,確保社區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

4、堅持實事求是,積極穩妥,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點帶面,逐步完善。

(三)總體目標

社區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中小城市社區規模和水準,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社區各組織體系完善並且高效運作,社區各大服務體系均已建立,實現社區服務社會化;實現社區充分就業,社區財力有充分保障,全社會都關心、支持和熱愛社區,形成地方特色的社區文化,全面建設科技、人文、綠色環保、誠信和安全文明社區。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堅持社區服務體系建設“便民、利民、為民”的方針,從社區居民的實際需求出發,加快社區教育、衞生、文化、體育、養老、家政服務等服務體系建設,為廣大居民提供高效、經濟、方便、良好的綜合服務,不斷提高其生活質量和水平。同時,要完善社區運行機制,實現“三級”聯網,爭取2014年底使50的居委會達到示範和温馨社區標準,到2014年底80以上的居委會達到示範温馨社區標準,基本實現建設現代化新型社區的總體目標。

(四)重點建設任務

1、建立健全社區組織機構。逐步建立健全社區黨組織、社區成員代表大會、社區協調議事委員會、社區居民委員會等社區組織機構,加快社區中介組織發展,力促其在社區基層管理和服務中

發揮重要作用。

2、加快縣城及中心集鎮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爭取新建縣城東、中街社區居委會綜合業務用房,改(擴)建西街區居委會綜合業務用房;新建東、中街社區醫療站,將原城郊衞生院在2014年整體遷建到吉強鎮袁河村後,充分利用業已建成的各項基礎設施,將其改建為西街區醫療站;爭取新建東、西街區託兒所,新建東、中、西街區文化

健身活動中心,新建集老年、殘疾人康復、活動等為一體的綜合康復活動中心,新建縣城家政服務中心及中心敬老院;新建平峯鎮居委會綜合業務用房。

3、加快其它社區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根據城鎮人口的自然增長,預計到“十一五”末,城鎮人口接近10萬人。“十一五”期間在縣城中街再增加一個居民委員會,在興隆、平峯鎮各增設1個居民委員會。在人口較多,發展較快的蘇堡新營、將台、偏城、白崖、西灘6鄉設立居委會。在其它10鄉設立社區服務站。

(五)保障措施

1、加強宣傳,提高思想認識。不斷加強宣傳,提高對社區在城鎮化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認識,把思想統一到共創美好社區的建設上來,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充分發揮各部門、各單位的行業優勢,把服務延伸到社區,主動面向社區,服務居民,積極支持和主動參與社區建設,形成全社會人人蔘與和支持社區建設的良好氛圍。

2、加強社區隊伍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強化隊伍建設,提高社區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廣開用人渠道,把政治覺悟高、思想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熱心社區居民工作的人才,通過公開選拔擇優錄用等形式,吸收到社區工作者隊伍中來,優化隊伍結構,增強戰鬥力。明確“以黨建鋪路,靠服務昇華,促社區自治”,不斷提升社區的品位。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大力加強社區建設和自我管理,開展便民服務,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3、爭取各方支持,加大投資力度。爭取全社會廣泛支持,拓寬社區建設和發展的融資渠道。加大縣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區、市扶持。發揮駐社區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人民團體及中介組織的作用,鼓勵和引導他們支持社區建設。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個體私營企業開辦社區服務項目。運用社區自治機制,實行社區自籌,實施環衞、保潔、家政等有償服務。自辦實體,自辦項目,實現社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性互動。認真研究社區工作,逐步建立“財政補貼、社區居委會自籌,鼓勵個人投資”的財力支撐體系,落實好社區組織的工作經費和社區居委會幹部的生活補貼,逐步建立離任居委會幹部必要的生活保障措施,促進社區建設工作健康有序的發展。

4、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區。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尊老愛幼、扶弱濟貧、和睦友愛、誠信守法的和諧社區,建設好羣防羣治網絡。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合理規劃,保障社區持續、穩定、快速協調發展,着力打造科技、人文、綠色環保、誠信和安全文明社區。

5、完善各項服務措施,促進社區發展。社區服務要堅持網絡化、產業化、社會化的發展方向,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居民羣眾的需求為內容,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覆蓋社區全體成員的新型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體系和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服務門類齊全的社區服務體系。建立發展一支水平高、服務質量好的專職專業和自願者服務隊伍,為社區居民和下崗職工創造就業崗位。重點發展以五保供養、婚慶服務、城鎮“三無對象”救助和其它便民利民服務。以縣醫療機制為依託,社區服務網點為主體,社會、集體、個人積極參與社區衞生服務機制,形成大病進醫院,小病在社區的雙向救診形式;要方便羣眾就醫,建立健全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積極開展服務於社區居民的疾病預防、醫療保健、康復、計劃生育等社區衞生服務工作,大力推進積極向上的全民健身活動和文化廣場活動。以現有文化、電影設施為依託,開展各種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社區服務和文體娛樂活動,方便居民生活,滿足文化精神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質量,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努力加快社區服務業發展,推動社區再就業工程。

6、加強綜合治理工作,優化社區環境。以司法、公安派出所為主,社區內的治保、民事調解及其它社會治安為輔,按照“羣防羣治,重在治本”的原則,在社區實行“一區一警”模式。經常性地組織開展法律進社區宣傳活動,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為社區居民創造安全的生活環境。反對迷信,建立移風易俗型社區,嚴禁在社區內亂擺亂賣,淨化、綠化、美化、亮化社區環境,加強對外來人員管理和登記工作,不斷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做到合理規劃,鼓勵社區居民養花種草、種樹,逐步擴大住宅小區綠地面積,努力提高社區居民的人均綠地面積。

《社區建設十一五規劃》來源於本站,歡迎閲讀社區建設十一五規劃。

第五篇:縣信息化“十一五”建設規劃

縣信息化“十一五”建設規劃

為加快“十一五”期間我縣信息化發展,明確未來五年我縣信息化發展總體目標和方向,充分發揮現有優勢,廣泛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用信息技術優化政府服務職能,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特制定本規劃。

一、我縣信息化發展現狀

“十五”期間,隨着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信息化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在構建現代化的信息服務體系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建設了環蓋全縣的光纖傳輸網、高速寬帶通信網和寬帶ip城域網;實現了縣城蘆台、淮澱、任鳳有線電視入户;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無線網絡建設已進入實施階段。

——電信業迅猛發展。固定電話交換機容量12.6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1.3萬户;adsl用户近9000户,出口總帶寬為3.5g;移動電話用户為14.3萬;縣城有線電視網絡覆蓋率為100%。

——政府信息化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縣政府於2014年5月正式建立了xx縣政府門户網站--xx政務網,設立了xx概況、領導介紹、xx經濟、社會事業、社會保障、xx名人、縣長信箱、xx視頻等欄目,在此基礎上籌建了覆蓋全縣14個鄉鎮和連接近百縣直單位的電子政務內網,初步形成了辦公自動化的格局。有部分單位及鄉鎮申請了域名,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和業務專網。

——農村信息化建設成效顯著。2014年,我縣在市農委、市信息化辦的統一要求下,啟動“村村通”農業信息化工程,搭建了覆蓋全縣14個鄉鎮283個自然村的專用網絡,建成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報告系統,實現了全縣各村隊上網,為農村管理信息系統工程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信息化建設態勢良好。“校校通”工程廣泛開展,全縣中國小大部分都配有計算機教室,各校都配備了計算機專職教師,各中學及中心國小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為我縣信息化的普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十五”期間,我縣信息化建設發展較快,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信息基礎設施尚不完備,重複投資與低水平建設並存現象比較突出;信息資源開發分散,綜合利用和共享程度較低;信息化軟環境的支撐體系有待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信息技術人才嚴重缺乏;軟件和開發尚屬空白。政府內部辦公網、專網和一站式服務公眾網、各行業信息系統和各專業數據庫還有待健全,政府信息網絡綜合交換平台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縣“十一五”期間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統籌規劃、科學開發、服務社會、穩步推進”為指導方針,緊緊圍繞我縣“十一五”規劃的戰略總目標,以信息網絡設施建設為基礎,以信息資源開發為中心,以信息技術應用為導向,以電子政務整合優化為重點,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等方面的深入應用,為全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和科技支撐。

(二)基本原則

按照國家和我市信息化建設發展的指導方針,我縣“十一五”期間,信息化建設應遵循“統籌規劃,政府主導;統一標準,資源共享;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即:由縣信息化辦公室制定全縣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總體規劃,各單位、各鄉鎮按照總體規劃作出本單位信息化建設的規劃。以縣政府為主導,統一開發,綜合利用,行政部門以政府網絡交換平台為標準,避免各自為政,各不相容,實現各單位建設的局域網與政府辦公網互聯,並實行各種公文和信息資源共享與交換。確定重點工程,按照網絡建設目標的具體內容分步實施。

(三)總體目標

到2014年底,建成功能完善的縣政府信息網絡綜合交換平台。提升政務專網使用功能,實現政府內部辦公自動化,為公眾提供內容豐富,信息查詢快速,業務辦理方便的“一站式”服務網站。

逐步建成功能完善的專業信息系統。優化信息數據庫,建成xx企業信息網、農業信息網、旅遊信息網、遠程教育網等專業網站,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建成全縣寬帶綜合業務數據網。逐步為全縣人民提供涉及家庭娛樂、家庭購物、家庭銀行(網上繳費)、家庭教育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網上應用。

建立較完善的信息化標準和管理體系。

三、我縣信息化建設具體任務

全面提升我縣信息服務能級和競爭力,深度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加快構建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拓寬服務領域,逐步形成功能社會化、經營產業化、結構網絡化、手段現代化的信息服務體系。

(一)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建成覆蓋全縣各鎮的數據通信網、數字移動網、多媒體信息網,以atm、sdh等光纖傳輸技術,構建全縣高速寬帶運載網絡。逐步開發微波通訊

網絡。全面實施光纖到樓,光纖到户,解決最後一公里接入問題。加快廣播電視傳輸網絡建設,實現網絡聲音、數據、圖象雙向交互傳輸,實現終端用户接入寬帶化。開發數字化電視傳播,推進廣播電視節目上互聯網,實現互聯互通。

(二)搞好電子政務建設

1、整合政務網和辦公業務網。高起點規劃,充分利用現有行政資源,在實現各單位內部辦

公網與政務內網連接的基礎上,實現部門對外業務網與政府網絡中心平台信息整合交換。逐步將政務網建成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電子社區於一體的大型公共應用和數據採集查詢平台,確定技術標準、建設規模,並確保能與上級信息平台相銜接。

2、行業信息系統建設。各行業在建設單位局域網的同時,積極開發本行業信息系統和建立信息數據庫。我縣重點建設的信息系統有:政府宏觀經濟分析決策支持系統、人口與計劃生育信息系統、金融管理信息系統、財税管理信息系統、外貿管理信息系統、農村管理信息系統、教育管理信息系統、醫療衞生管理信息系統、社會保障管理信息系統、人才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國土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公安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重點建設的信息數據庫有:綜合經濟信息數據庫、企業數據庫、公眾數據庫、商品價格數據庫、農業數據庫、國土資源數據庫、社會保障數據庫、人才信息數據庫、影視節目庫。

(三)加快電子商務和企業信息化建設

加大利用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力度,重點是通過信息化建設改變管理模式,改變生產流程,改變營銷理念,應用符合信息時代的管理方法,提升我縣工業產品競爭力,實現工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建立企業上網統一平台,鼓勵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完善電子身份認證,開發網上業務,建立企業數據庫、信用信息網、發佈經貿信息,為電子商務提供良好的環境。

(四)加快社區信息化與信息服務業建設

在中心鎮和有條件的鄉鎮建設信息化社區,建立連接家庭的多功能社區信息網,為用户提供綜合高速寬帶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有條件的社區可以為居民提供網上購物、網上娛樂、網上保健、視頻點播等服務。開發網上繳費系統,建立水費、電費、電話費、管理費等資料庫,引進網上支付手段,建立繳費平台,使居民足不出户可繳納各項費用。建立網上安全報警系統,與公安、消防、管理處聯網,實現防火、防盜、停車等自動管理。

大力推廣信息諮詢服務,開展政策法規諮詢、氣象信息、旅遊信息、交通信息、房屋中介、勞務、家政等服務;鼓勵發展信息接入服務、網吧、計算機培訓,普及信息技術等應用。

(五)積極發展信息製造業

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發展信息產業。在企業中大力推廣信息應用技術,增強競爭力。要開展以商引商、以情引商等活動,加快信息製造業發展。

四、保障措施

加快我縣信息服務業發展,涉及領域多,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突出重點,實施突破,促進全面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縣信息化領導小組的領導作用,落實信息行業管理職能,明確其組織協調重大信息工程建設,對信息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檢驗和管理的職責。各鎮各單位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負責抓好工作落實。

(二)強化投資政策引導

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投入,必須積極運用調控機制,建立有利於信息化建設的優惠政策環境。增加政府投入,信息化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證政府重點信息化項目經費的支出。引入競爭機制,對工程項目進行招標,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引入市場機制,用市場換資本,把有市場、有收益的信息工程推向市場,吸引社會資金投資信息產業。

(三)推進信息化教育和人才的引進培訓

強化社會信息化意識,提高全民操作技能,利用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普及信息技術,營造社會信息化應用氛圍。加大學校計算機教育力度,在中國小普及開展信息技術課教育,在中等院校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制定優惠政策,引進專業技術人才,為我縣政府信息規劃建設和管理服務,加強政府機關工作人員計算機培訓。

(四)加強計算機網絡安全保密

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工作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保障。在建設政府網絡時,按照國家有關計算機安全技術標準規範進行施工,強化防範措施,內部網必須與互聯網實行物理隔離。公眾網防病毒產品必須選用經國家認可的軟硬件。制定應急措施,防範突發的災難性破壞,建立日常的安全檢查制度。涉及保密內容上網的,須經保密部門審批。公安保密部門加強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信息內容上網的檢查、監督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安全隱患,打擊計算機違法犯罪活動,確保我縣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