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生本教育”學習彙報材料(彙報,材料,學習)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24W

目錄

“生本教育”學習彙報材料(彙報,材料,學習)
第一篇:“生本教育”學習彙報材料第二篇:生本學習彙報材料第三篇:生本教育彙報材料第四篇:生本教育彙報課學習體會第五篇:生本教育理論學習彙報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生本教育”學習彙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現在我向大家彙報一下9月4日在xx一中參加“生本教育”培訓學習的心得體會。説起“生本教育”,好象我們感到不是很熟悉,好象“生本教育”是新生事物。其實生本教育的理念很早就有了,從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魏書生老師的民主與科學的教育思想,以及我們現在實行的“五步導學法”都貫穿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那天的學習流程是這樣的:上午先是聽了兩節課,課題分別是二次根式的加減和有理數的減法,然後是教研員評課。下午是請來的專家評課,然後講他們的實驗過程。這兩名專家實際上是兩個實行“生本教育”學校的具體實施者。

聽他們的介紹,很多地方和我們的五步導學法是相通的。這幾年我們先後學習過不同模式的教學改革,我覺得不論是哪種改革,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以人為本,激揚生命”。面對不能模式的教學改革,我們應該怎麼辦?陳大偉教授的話對我的啟發很大。他説思想可以當名詞,也可以當動詞,學習別人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引發自己思考的源頭,促進自己思想,不要僅僅成為為專家鼓掌的角色。我覺得面對不同模式的教學改革,我們要守住自己,把他們好的做法融入到我們的教學改革中。現在我就把通過這次學習收穫的對導學案的重新認識向大家彙報一下。

一、學習目標的確定。受新課標的教學目標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影響,在導學案學習目標的設置時,總覺得太簡單了有忽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嫌疑,而太全了學生則很難知道自己是否達標,現在我明確了導學案上的學習目標是針對學生説的,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屬於教學目標,是老師心中有的,沒有必要寫在導學案上。學習目標宜明確、簡潔,具有可操作性,讓學生能看出自己是否達標。要防止學習目標“高大全”,甚至是“假大空”,目標“遠大”、空洞,形同虛設。例如,一堂課的目標中含有: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科學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創新的個性品質;體驗數學的魅力,激發愛國主義熱情;等等。這些都不是一節課就能達到的。

二、前置自學。前置自學問題是比較難設計的。我覺得不能把課本的內容放在導學案上。應該設置那種能有效指導學生自學的問題。專家評課時説前置自學的題目要做到“根本、簡單、開放。”究竟如何設置,我覺得應該根據具體內容精心設計,這也是我下一步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三、展示交流。我覺得這個環節,自己應該特別注意,因為展示時出現兩種現象:一是學生展示時語言不規範,二是學生展示時自顧自展示,形不成互動。聽課時人家的學生展示時語言就非常規範。比如:我的思路是什麼,我給某某同學補充一下。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甚至指名讓學生回答問題。這在我的課堂上做不到,我下一步要培養學生這種良好的習慣。在縣集體備課時有位老師提到搶答的問題,他説搶答時站起很多同學,覺得難處理,我覺得既然難處理就不要讓課堂出現這種局面,少給學生搶答的機會,只有那種思維含量比較高的才給予學生搶答的機會。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正確,在那次專家介紹他們的做法時我找到了答案,他説在展示時要做到有序展示,活而不亂。那天聽的兩節課都沒有搶答。

四、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的題目要有探究的價值,我覺得應該設置那種思維含量高的,但是並不一定非要是很難的題目,可以是學生易錯題或者一題多解的題目。是比較典型的題目,能培養學生多種思維能力的題目。

五、達標拓展。我覺得在設置這個環節時要注意三點:1、要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要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會的題目;2、必須讓學生明確做對哪些題目就算達標,讓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能知道自己到底達標了沒有。3、這一環節可以設置讓學生自編題目。由每個同學出題後,讓他的同學做題。這樣會更讓學生有成功感。同時也能鍛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那天聽的兩節課都有編題這個環節。順便説一下,檢測是否達標並不是只通過這一個環節,而是貫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隨時回扣目標。

以上是我通過學習,形成的對五步導學法的重新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二篇:生本學習彙報材料

蓮山 課件 w w

w.5y k m文祕

生本學習彙報材料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按學校的制度要求,今天我把此次廣州之行向大家做一下彙報交流。在此我要感謝領導給我提供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謝謝。這次學習我們接觸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生本教育”。所謂生本教育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其實這個詞説來我們大家也不陌生,就是平時我們説的和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以學生為本”。

一、 我看到的生本課堂

還有錄像課光盤,一會兒或有時間大家可以詳細觀摩一下。

(説課堂結構就好了,不用太細)

在兩所學校聽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課堂上,老師首先導入新課,然後就是讓孩子們拿出前置性作業或者叫小研究,這項作業是在沒學新課之前老師精心設計的,這份作業既面向全體,又能發展孩子的思維。準備好前置作業後老師先讓孩子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接着就找一個小組上前面去交流彙報。在交流彙報的過程中全程由小組主持,老師只在旁邊點撥、引導和組織。

在小組進行彙報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像是一個小主持人,先是由組長説:“下面由我們組進行彙報,有請第一發言人。”這時在小組中排第四號的同學就闡述自己的觀點或看法,説完之後會面向全體問:“誰想和我交流?”在下面的同學如果對他的發言有看法或者有自己的見解時會舉手,台上的同學就會像老師一樣叫起舉手的同學和他進行交流互動,直到沒人舉手或者他認為時間過長,他就會説:“下面有請第二發言人或者説由於時間關係,我們課下再進行交流,下面有請第二發言人。”這時在小組中排xx的同學就開始發言,他在闡述自己的看法前先對上一名同學的觀點進行一個小小的總結,然後再説自己的看法,之後的環節就和前面那個發言的同學一樣了。最後由組長髮表看法並進行總結。之後他會説:“我們小組交流完畢或者説由於時間關係,我們課下再進行交流,下面把時間交給xx老師。”然後老師再繼續下一個環節,還是由小組上台交流彙報展示。

在他們的課堂上,每個孩子都是學習的主人,每個孩子都能大方得體的侃侃而談,甚至於每個孩子都敢拿起教鞭在黑板上有模有樣的講解。而且孩子提出疑問時,會由別的孩子來解答,直到最後解決了所有的問題,那麼這一節課的內容也完成了。在這樣的課堂上,孩子們學得輕鬆、自在、興趣高漲,老師輕鬆愉快。

二、 我對生本教育的理解

(其實很多信息網上都有,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上網搜一搜,看一看。)

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起大型教育整體改革實踐。自1999年作為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重點課題始,後成為教育部重點課題。目前正在進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點課題“以生本教育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研究”和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以生本教育推進農村教育均衡發展研究”。

歷經12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體蓬勃發展,由最初的15所實驗學校發展到現在200多所,遍及廣東、山東、湖北、貴州、遼寧、江蘇、江西、新疆、內蒙、雲南、安徽、香港、澳門等地,取得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許多薄弱學校也因此改變面貌,成為社會認可的學校。廣大教師在生本教育的實踐中充分體會到教育的真諦,享受到教育的樂趣和兒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專業發展。生本教育主張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即把為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向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

三、 生本教育的幾個理念:

生本教育的兒童觀

人的起點非零,人擁有其自身發展的全部憑藉,具有與生俱來的語言的、思維的、學習的、創造的本能,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潛能無限,是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學習資源。藉助於學生的本能力量的調動,形成教育的新的動力方式和動力機制。生本教育的教師觀: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縴夫”。教師在教學中要儘可能“不見自我”,要把教學內容從一大堆知識點轉變為知識的“靈魂和線索”,來創造最大的空間,迎接學生積極飛揚的學習。

生本教育的教學觀

教學就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的自主學習。生本的課堂區別於考本、本本、師本的,區別於短期行為的、分數的課堂,是人的發展的課堂。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先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教。採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的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為基礎的是發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認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標誌,學生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發展感悟,積累的意義也在於感悟的形成。

生本教育的評價觀

生本教育提倡減少或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請您繼續關注本站)的頻繁統一考試,不干擾學生成長期的成長,把考試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或科任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削弱日常評價的比較競爭功能,鼓勵“為而不爭”。到了學生學習的成熟期,鼓勵學生用成長期的生動、活潑、主動、自然、豐富的積累和感悟,取得優異的終端考試成績。

生本教育的德育觀

生本教育認為,學生的美好學習生活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勞動產生自然素樸的美德,產生素樸的德行。當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主人,自己去體驗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學中飽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本體,從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課堂教學成為最自在的、素樸的、無形的德育過程。

四、分享一位踐行生本教育最成功的老師的故事:

荊志強:他出生於江南,1986年拿着淡水養殖專業的證書大專畢業,回家鄉職業中學水產班教學生養魚。由於條件差,他只能在“黑板上養魚”。但是他講得口乾舌燥,學生卻昏昏欲睡。後來他想到要“改變”,於是經學校同意,他自己承包魚塘,也把上課地點安排在魚塘邊,在養魚過程中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大增,午休時間甚至放學放假了還三五成羣地往魚塘跑。在做中學,在學中教,教學合一。教會了學生很多在黑板上學不到的東西。

後來由於市場變動,水產專業停辦了。為了生計,他提出教數學,由於專業不對口,他被安排到鎮中學的下屬中學教數學“試試看”。學校地理位置偏遠,教學質量薄弱,教育管理也鬆散。加之為了學校創收,他承包了校辦工廠,由於跑業務,經常不在家,根本就是不務正業。在這種特殊情況下,他重點培養優秀學生當小老師,由他們上課,批改作業。他回學校檢查後,再做相應安排。就是這種上課方式,在統考中成績卻比平行班高出10多分,學校一下子就炸了鍋,議論紛紛,説三道四的都有。在這種情況下,校長委託教務處調查此事。於是,教研組跟蹤聽課,學生民意測驗,結論是:他的課堂上都是學生在主講,連平時進校不帶書包的學生也踴躍上台辯論,月末學生人人有獎。期末考試,校長親自出馬監考,並組織其他年級教師細心閲卷。結果公佈成績時,他任教的公認的基礎薄弱班數學成績全鎮第一。校長不禁拍案稱絕,連呼奇才。新學期,安排他擔任一個紀律混亂的班級做班主任,説是對他的考驗和重用。他依舊用老辦法上課,結果他的成績總是穩居全鎮第一。他一下子就成了杏壇怪傑教苑奇葩,身上籠罩着一層神祕的光環。

有一年,丹陽六中招教師,競爭者雲集,沒有任何背景的他憑着一堂試教課被破格錄用。到了高中,壓力很大,大部分題都不會做,怎麼辦?他只能依靠學生,和學生討論,哪個學生會,就讓哪個學生講,學生可以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誰講得好就聽誰的,奇怪的是,比起教師教學生學,效果要好得多。就是這種教學方式,使得他兩個班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大學聯考中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現在的他,被吸收到生本教育推廣團隊併成為核心成員。2014年以來,他在全國各地做講座250多場,足跡遍佈全國各地20多個省市。

五、 開展生本教育的具體做法

一、生本教學流程

生本教學以激揚生命為宗旨,是為學生好學而進行的教學。老師要正確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老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和組織者。生本教學包括四個基本的教學流程:前置性作業——小組合作探究——學生上台展示——評價激勵超越。

(一) 前置學習研究

1、學生是研究者。學生的自學對生本教學至關重要,每個學生的自學的深淺效果是不同的,這種超前性和差異性正是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寶貴資源,使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具備了對學和羣學的資本,做到“作業倒置,學在講之前”,這正是落實“先做後學,先學後教”的生本教學原則的具體體現。

書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前置作業時,要先把書看懂看透,然後把本課的內容要點、層次、聯繫劃出來或打上記號,寫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問題,對於一些較難的問題,留給課堂去討論、提升,不必強求一律。學生在自學時可以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獨特的解決問題方案。前置學習一定要獨立完成,一定要盡力想辦法解決所遇到的難題,力爭先解決、多解決問題,個人做好達70%。

2、老師是前置學習的精心設計者。前置學習的設計要最大限度地把教轉化為學,前置設計時一張白紙分基礎題、研究題、自出題三大塊,做到簡單、根本、開放。簡單就是基點自主化,知識點由學生疏理。難點分層化,要讓學生自由選擇,問題設計首先要淺入淺出以激發學習興趣,要讓學生能學。根本就是重點問題化,要形成問題串,知識辨析、問題導學,重在激活思維、提高自學能力,要知識辨析,問題導學有明確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會學。開放就是老師不要過多的預設,要給學生最大的探究空間,可讓學生富有創造性地自編拓展題和挑戰性,讓學生在個性化的發展中展現生命力,從而讓學生好學、樂學。

剛開始老師還要指導前置學習,要學生明確看書範圍、注意問題、學法研究等等。

(二)小組合作探究

1、學生是合作者。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主要表現為小隊討論(對學),針對前置作業中已批改過的錯題,學生能自己訂正先自己訂正,不能訂正的小組討論。對於一般的問題先由隊內討論解決,小隊討論一定要透徹,否則在課堂抽查時全組扣分。小隊中有一人會的問題,其餘幾人必須會,小隊討論再解決20%的問題,小隊做透達90%。最後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做好記錄在全班內討論。

2、老師是巡視員。老師在小組學習中要通過巡視指導或小隊彙報等形式把握學情和討論進程,並以此調整自己課前預設的教學方案,剔除無效教學內容,減少不必要的教學環節。

(三)學生上台展示

1、學生是主演。班級展示由老師和學生主持,對學生自學、對學中沒有解決的10%問題進行了全班交流,學生提出的問題先由能講或者會講的學生來講,如果同學們解決不了,再由老師講解。理論上講,每個學生應該把所有問題都徹底弄懂弄通,即全班做優達到100%。

要杜絕“無主題、無目的”展示。基礎知識儘量讓學習較差的學生講解,典型例題一般讓中等生來展示講解,方法小結最好讓優秀生來展示。具體地説,學生上台展示的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內容:

(1)知識梳理(5分鐘左右)知識梳理要將原來平淡的知識陳述過程轉變成有價值的師生互動。

(2)錯誤分享(10分鐘左右)對於學生的錯誤,讓學生自己上台展示,講給大家聽,講清錯因在哪裏,通過小組討論後知道了應該怎樣解決,希望其他同學引以為戒。

(3)質疑解惑(20分鐘左右)對於學生在自學、對學中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學生可直接上台質疑,上台答疑者不只是告知題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講解題目的分析過程,把自己的思維表述出來。

(4)當堂抽查(10分鐘左右)當堂抽查對於學困生來説,是一次很有效的“補補丁”的機會,對於學優生則是知識鞏固能力昇華過程。

2、老師是導演。課堂上老師可以用變主持人的方法激勵學生參與教學互動,主持人先是老師,後是骨幹學生,再到學生自告奮勇上台,後來到抽籤確定主持人,最後輪流主持,使每個人都得到鍛鍊。從而讓課堂喚發出生命的靈性和無窮魅力。

生本課堂要求做到“少教多學”,少教多學不是指真的老師不教,而是指老師教的有效。為了錘鍊學生的思維,老師要“緩説破”,要靜待花開。等學生有困惑的時候或者學生想表達卻表達不出來的時候,老師不應該一下子就講透,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法去嘗試解決問題。老師僅在關鍵處點撥,工“講在關鍵處”,在全班沒有任何學生能講的情況下才具體地講,老師要做到“三講三不講”,老師集中力量講學生學習中的易錯、易混、易漏點,講學生想不到的拓展點,講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凡能由學生學懂的內容老師不應講,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不應提,凡能由學生解答的問題老師不應答。

老師在交流展示中的點撥、調控作用,還體現在引導學生對自主探究結果進行總結提練。

(四)生本教學小組的構建及其運行原則:

生本教學不是不要管理,而是學生管理學生。建立小組及其科學的運行機制,組織起來。小組的構建是做好生本教育的基本保證。在實施中可以構建縱橫小隊。

1、縱向分組:幾個大隊長——中心組——小隊長——組員(一對一組合)組建小組應遵循搭配均勻原則,一是綜合考慮學生的個性、學習特長和人際關係等;二是小隊成員男女結構適宜,開朗與文靜搭配、學科基礎好與差搭配。

2、橫向分組:根據需要設置,要什麼小隊設什麼小隊。如:策劃小隊、統計小隊、糾錯小隊、訂正小隊、紀檢小隊等。主要負責考核督查工作,保證每個學生、每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

六、 做生本要注意幾個問題:

一、前置設置不妥

前置性學習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它指的是老師在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

1、總體要求:內容是多元的,形式是多樣的,操作是簡便的,評價是及時的。

2、注意四個細節:

任務要細化;要求要明確;給學生較充足的時間;收繳評價要及時。

3、緊扣五個要點:

緊貼話題或學習課文的內容;形式、方式多樣化;可操作性強;要求在明確;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

4、體現一個根本——有效性:

(1)能夠為課堂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能夠讓學生初步瞭解學習內容,便於從整體上把握新知識,使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能夠讓學生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內容,拓展視野,增長知識。

(4)能夠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課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讓課堂內容更豐富,課內的學習更具深入,課內的交流更具寬範。

(5)能夠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更有成就感,更加樂學。

二、討論不夠透徹

討論一定要給足學生時間。討論要有小隊長安排組織實施,小隊長必須充分控制每一個人的討論內容、節奏、效力。

三、不能持之以恆

對老師而言,要用心用情做生本,對生本教育要有信念,不能為生本而生本,也不能隨大流,一時興起而搞生本。沒有堅強的信念,是難以在生本實踐的道路上走得好走得順的。

四、自治執法不嚴

形成制度,加強監督,考評到位,養成習慣。

蓮山 課件 w w

w.5y k m文祕

第三篇:生本教育彙報材料

踐行生本教育,唱響生命之歌

—記木頭凳總校生本教育的發展歷程

木頭凳總校業務校長左玉利

尊敬的市縣教育局各位領導:

你們好!我們鎮現有在校生3416名,23個教學點,三所寄宿制完全國小,一所寄宿制初級中學,教職工237人。我們從2014年3月開始進行生本理念下的教學改革,現將我們的簡要歷程和感悟彙報給大家。

一、審視當前教育,尋找生命先進文化

站在教育前沿看教育,我們發現這樣一些現象:農村中國小學生大面積厭學,厭學現象隨年級增高越來越嚴重,已成羣體形勢發展,並有一大批學生滑向“差生”行列,這個羣體不僅在於沒能掌握應有的基礎知識,而且還在於學習慾望的喪失、自信心的不足、人格的萎縮,學習已成為生命的負擔。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教育現狀?是教育行為嚴重偏離教育方針、以教師為中心的選拔教育、重知識的傳授、輕人的發展的價值取向、違背生命生長的自然規律等等。追其根源,我們的教育沒有真正做到以生為本,這已經成為了制約當前教育發展的瓶頸。

天空的烏雲多了,晴空就少了;碗裏的米多了,湯就少了;教師教的多了,學生學的就少了。我們的教育生命之路究竟在何方?這是每一個教育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二、踐行生本教育,探索生命發展之路

2014年2月份我們開始接觸生本教育,其先進理念深深的吸引了我們,就像沙漠行者看到綠洲、乾枯禾苗遇到雨水一樣。我校同年3月開始局部實驗,2014年3月全面推行,開始了艱難的生命改革歷程。

1、完善制度,強化管理措施

幾年來,我們先後制定和完善了《木頭凳總校實施生本教育的若干規定》、《生本教師常規工作指導意見》、《語數外教學指導意見》、《生本理念下課型構建指導意見》、《學習小組規範意見》、《教師教學量化考核制度》、《生本教育備課上課制度》等。通過完善制度,規範了教師的教學行為。

2、轉變觀念,引領課程改革

教育思想決定教育行為。一種科學先進的教育思想對於學校的教育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更深入一點來説,它對人的生命發展起到的是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轉變思想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提。

學校通過四種方式、三個工程落實觀念的轉變。四種方式即自主學習、集中培訓、撰寫心得、網絡交流;三個工程即讀書工程、生本論壇工程、高效課堂工程。學習內容以《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揚生命》《諦聽生命的春天》《教育心理學》《陶行知文集》為主。幾年來總校全員培訓8次,全員參與的生本教育論壇活動6次,每月一次生本教育專題交 1

流活動確保改革的落實。通過這些做法徹底實現了不為教師好教而設計,必須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思想,從而改變了教學行為。

3、教研引路,創建高效課堂

開展“五課活動”,即彙報課、達標課、觀摩課、公開課、示範課。以課引課,以課促課,探索生本教育的高效課堂。

開展教材分析、集體備課、課例研究、集體反思、案例分析、主題研修六大教研活動。通過集體智慧,反思實踐,提升全體教師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

通過實踐,我們先後探索出了感受、新授、練習、評研、整理課五種課型的教學模式,這為我校生本教育的深入發展奠定了基礎。

幾年來,總校組織的研討活動63次,學習交流活動24次,校級培訓、研討交流活動52次,骨幹教師示範引領研究活動46次。為了解決校校之間生本研究不均衡的問題,先後四次組織了“送課到校”“送課到班”活動,送課教師48人。系列活動的開展提高了教師對生本理念的認識,強化了生本教育思想在課堂中的應用。

生本教育實踐在紮實的推進過程中,引起多方面關注,我校先後接待了外鄉鎮學習10次,500餘人。教育局領導、教研室成員、教師進修學校、滋根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等專家學者對生本實驗做出方向性指引,且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讚賞。

4、科研引領,破解實踐難題

以實踐中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為依拖,確定課題。幾年來我們圍繞生本教育出現的問題確立了各級各類課題26個,進行實踐研究,解決了我們實踐中遇到的困惑。真正實現了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有創新、人人有提高的科研氛圍;實現了學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發揮、人人有發展的學習氛圍。

5、開發資源,加快實踐進程

充分利用圖書、網絡、學生、教師、社會等資源,加快實踐進程。尤其是學生資源,生本教育的“資源論”明確指出: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資源。既有的經驗、智慧、知識和學習的內在積極性都可為教師的教學所用,是動力之源、能量之庫,依託學生資源能夠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堅定改革信念,深刻感悟生命變化

生命文化的營造、生本教育的創新、系統的理論學習武裝了教師頭腦,積極地實踐轉變了教師的思想觀念,教師的綜合素質實現了質的提升。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換:由台前到幕後,不現自我,在“無為”中求得“無所不為”。改革實踐不僅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更可喜的是學生髮生了巨大變化 。

1、學生擁有了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努力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課堂”,落實“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成為常態;“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多向互動、動態生成”成為課堂的基本特點。小組是學生快樂學習的紐帶,課堂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學生不再是沉默羞怯的農村娃,而是勤于思考、敢於質疑、大膽交流的當代生。真正實現了“我的地盤我做主”。

2、學生擁有了舞台,成為學校的主人

在生本教育理念基礎上,把學生變成了一種教育資源,參與到學校的管理中來,實現自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由他律變為自律。在管理過程中提升自我,形成健全人格,從而獲得了“存在感”、“尊重感”、“成就感”和“自信心”。

四、反思生本實踐,提升生命發展質量

1、先進思想理念的轉換吸收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素質好的教師轉型吸收快,素質低的教師較慢,我們仍然要強化生本教育理論的學習。

2、生本教育方法、措施、策略的有效落實還不夠 。

3、課堂預設的多,生成的少。

4、前臵作業設計的“開放性”把握上問題突出。

5、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

五、感悟生本教育,激揚生命發展潛能

1、以生為本首先是一種教育思想

幾年的生本實踐我們發現,轉變思想是走向生本教育最關鍵的環節。 不轉變教學思想,就談不上“以生為本”的教學。

2、以生為本其次是一種教學方法

前臵學習是基礎。先做後學先學後教反映了兒童的整體意義認識規律,只有學生提前預習,才能帶着問題進入學習狀態。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才能夠做到以學定教。

小組學習是核心。小組是最重要的學習組織形式,它上連班級,下連個體,學生的個體學習,可以通過小組的活動得到體現、過濾、優化以及調節。個體、小組和班級,形成了變化無窮的學習鏈條。因此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建設小組,並教會學生如何在小組中學會學習。

交流彙報是保證。通過小組交流,把小組問題班級化,這就從合作探究上升到了對抗質疑,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其實教育可以這樣簡簡單單來做,但學生能夠學得無限豐富和精彩?

木頭凳總校經過2年多的實踐教學,有辛苦、有驚喜、有變化、有收穫、有進步、有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望各位領導和專家提出寶貴意見,使我校的生命之樹再發新芽。

謝謝大家!

第四篇:生本教育彙報課學習體會

生本教育彙報課學習體會

楊嘉孟

在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悉心關懷下,我有幸聽取了我校兩批赴廣州掛職學習教師的生本彙報課,使我受益頗豐。

通過這二十幾節課的認真學習,使我感到了生本教育已經由原來呱呱墜地的嬰兒已經開始茁長成長了,他開始有了自己強壯的體格。

通過學習,我明確了生本教育與師本教育的不同,生本教育與師本化、灌注性教學相對立,有強大穿透力,衝擊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師本教育是教師掌控一切,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生本教育是學生主動發展,激昂學生生命,挖掘學生潛能。生本教育的具體方法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以學定教,進而不教而教。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感悟。生本教育的教學模式是:任務前置——分小組討論——相互交流(課前/課後)——共同解決學習內容——拓展研究、討論。生本教育實施後的發生了“六大變化” (1)進圖書閲覽室的學生多了;(2)上課睡覺的少了,發言的多了;(3)教師備課注重實效的多了,繁瑣的教案少了;

(4)學生思維活躍多了,教師唱獨角戲的少了;(5)師生關係和諧多了,學生負面情緒少了;(6)敢於創新的學生多了,無所事事的學生少了。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裏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

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其中,我們班的韓子健、韓世紀同學的變化就很明顯,原來的時候他們倆在課堂上屬於不主動積極回答問題的那類學生,對學習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但自從我們開始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探究並走向講台當小老師為大家講題之後,他們倆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積極性特別高,課下還動不動就問我問題,看到他們的變化,我特別高興、特別激動,甚至都不敢相信。通過看他們兩個的變化使我更加堅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個孩子解放每個老師。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像一個老大媽一樣,嘮嘮叨叨,生怕孩子們聽不懂,總是反反覆覆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後,我才意識到,我這樣的老師太強勢,而且我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後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説:“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上了一段時間的“生本課”,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課堂上該説些什麼不該説些什麼了,一開始總感覺本節課的知識點應該由學生來生成,自己儘量不敢多説話,但是後來才知道,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引導孩子、做小結,並不是什麼都不説,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後的課堂上繼續努力學習。

三、生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針對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個人認為在小組討論環節做適當調節會更好。在小組展示環節,展示的小組在黑板上開始書寫展示的過程中,很多學生老走神,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討論完成,其他小組在黑板上展示他覺得與他沒有關係,開始東張西望,心神不定,針對這種情況我個人建議將小組討論和小組展示適當地進行結合,小組討論時候就讓展示小組在黑板上討論,同時進行書寫,這樣的話,等小組討論完了也就可以進行展示了,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又節省了教學時間,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還要看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麼,你為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説:“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覆驗證的過程中

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也要學着做一個魅力老師,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

第五篇:生本教育理論學習彙報

生本教育理論學習彙報

張 燕

我有幸於2014年11月8日赴昌吉參加生本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習班活動,此次學習歷時5天,我們一共聽了生本教育研究課10節,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學術報告一場,荊志強老師的生本教育典型案例報告一場,薛生祥校長的生本教育研究與實踐報告一場,研習班生本教育交流一場。通過這幾天的生本教育學習,漸漸有了點自己的想法。生本教育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學模式。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取得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的另一方面還要看你有沒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麼,你為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裏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於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像一個老大媽一樣,嘮嘮叨叨,生怕孩子們聽不懂,總是反反覆覆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後,我才意識到,

我這樣的老師太強勢,而且我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後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説:“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上了一段時間的“生本課”,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在課堂上該説些什麼不該説些什麼了,一開始總感覺本節課的知識點應該由學生來生成,自己儘量不敢多説話,但是後來才知道,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引導孩子、做小結,並不是什麼都不説,要把握好一個度,這一點還需要在今後的課堂上繼續努力學習。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説:“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通過學習郭教授的“生本教育”思想,對我們的課堂改革確實有很好的指導作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教育改革已成為時代教育的主題。及時的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投身到教育改革中來,我們的教育才有出路。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在反覆驗證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也要學着做一個魅力老師,從而讓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

其他相關文章:

生本教育彙報發言稿

“生本教育”學習體會

學習生本教育心得

學習生本教育體會

生本教育學習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