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煤首採工作面採後地質總結

欄目: 企業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1.62W

13-1煤首採工作面採後地質總結

煤首採工作面採後地質總結

一、工作面概況

1、13-1煤首採工作面位於-762m水平東二採區,該面近走向佈置。西起設計停採線(首採面上部車場保護煤柱線),東至切眼,南至工作面膠帶順槽(標高-743m~-716.2m),北至工作面軌道順槽(標高-690.8m~-652.1m),工作面軌道順槽走向長1622.6m,膠帶順槽走向長1622.8m,平均走向長1622.7m,平均傾向長234.5m(淨煤壁),平均斜面積394131m2。工作面東鄰F30斷層,南鄰13-1煤工廣保護煤柱,西鄰採區上山,北鄰設計121303工作面。工作面標高-743.0m~-652.1m,對應地表有何宅子、李莊、劉莊和毛圩子等村莊,其餘部分為農田,地面標高+25.0~+25.6m。

2、施工單位:綜採隊

3、採煤方法:綜採

4、開採日期: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

二、煤層特徵及對生產的影響

(一)、煤層特徵

採前煤層特徵:煤層傾角14~18°,煤層厚度2.4~4.3m,平均煤層厚度3.85m,局部含一層夾矸。

採後煤層特徵:傾角12~18°,煤層厚度1.3~4.5m,平均煤層厚度3.96m,局部含一層0.1m厚夾矸。

局部遇層滑斷層,煤層變薄。

(二)、煤層對生產的影響

本工作面煤層發育穩定,煤層結構簡單,僅局部受層滑斷層影響,煤層變薄,對回採基本無影響。

三、地質構造對生產的影響及處理方法

工作面揭露斷層情況一覽表

斷層編號

性質

傾向(°)

傾角(°)

落差(m)

在工作面實際延展長度(m)

f1

115

26

0~0.9

/

f2

115

35

0~0.7

/

f3

155

57

0~0.7

/

f4

131

54

0~1.5

100

f5

324

42

0~0.8

/

f6

120

41~70

0.~2.7

30

f7

114

45~60

0~3.0

未延伸到工作面內

f8

247

70

0~0.7

/

f9

2

45

0~0.6

/

f10

342

32~45

0~0.5

48

f11

121

59

0~1.5

69

f12

120

29~68

0~1.2

132

f13

254

65

0.5

/

1、延伸至本工作面的斷層落差多在1米左右,約為煤厚的四分之一,這些小斷層的展布方向受F30、F31斷層控制,越靠近F30、F31斷層,小斷層的密度越大,層滑構造也越發育,小斷層多表現為頂斷底不斷或底斷頂不斷的特徵,多集中分佈於工作面的東翼邊緣,僅對工作面的初期回採有影響。

2、處理方法: 工作面過落差較大斷層時降低採高通過,斷層落差較小時採取強制通過的方法,。工作面過斷層時建立煤矸分流系統,最大程度減小對回採煤質的影響。工作面過斷層前編制專項過斷層安全技術措施。

四、煤層及頂、底板特徵

(一)、煤層頂、底板巖性

13-1煤頂、底板巖樣測試結果,巖石抗壓強度:砂巖類平均為100Mpa,泥巖類平均為40Mpa;單向抗拉強度砂巖類平均為4.49Mpa,泥巖類平均為1.54Mpa。部分泥巖穩定性較差,遇水易泥化或易風乾開裂。

1、13-1煤頂板巖性

13-1煤首採工作面直接頂以泥巖為主,灰色,緻密,性脆,含植物化石碎片,夾薄層的砂質泥巖,底部含炭質,直接頂平均厚度8.34m。往東翼向斜處直接頂過渡為細砂巖與薄層泥巖互層,厚度6.35m。老頂以粉砂巖、細砂巖和砂質泥巖為主。粉砂巖:淺灰色,緻密,塊狀,具滑面。細砂巖:淺灰色,成分以石英為主,長石次之,含較多的菱鐵質礦物,具交錯層理,層面有泥炭質及少量白雲母片,分選性中等,磨圓度中等,垂直節理髮育,裂隙充填有方解石脈,硅鈣質膠結。老頂平均厚度11.3m,東翼向斜處老頂厚度8.75m。

2、13-1煤底板巖性

13-1煤偽底為粘土巖,平均厚度0.2m。直接底為砂質泥巖,老底為粉砂巖。粘土巖:灰白色,緻密,具滑面,遇水泥化。砂質泥巖:灰色,緻密,性脆,含植物化石碎片。直接底平均厚度2.2m。老底為粉砂巖:平均厚度5.0m,灰色、緻密、性脆、底部含菱鐵結核。13-1煤底板以下15m左右發育有一層3.5m厚的花斑泥巖。

工作面節理較發育,主要分佈於寬緩褶曲的軸部和斷層附近,主要展布方向為15~25、145~160°。

(二)煤層特徵及其分佈情況

13-1煤為黑色、條痕褐黑色,瀝青~弱玻璃光澤,條帶狀及線理狀結構,參差狀及平坦狀斷口,內生裂隙較發育,性脆易碎成粒狀及粉末狀。煤巖堅硬程度多為鬆軟級,真密度13-1煤平均為1.37g/cm3,孔隙率2~3%,視電阻率一般在100歐姆左右。

採前煤層特徵及分佈情況:

13-1煤煤厚2.4~4.3m,平均3.85m, 煤層結構簡單,局部含一層夾矸,夾矸巖性多為炭質泥巖,少數為含炭泥巖和泥巖。西翼向斜和中部背斜處煤層厚度穩定,厚度3.8~4.3m,東翼向斜處煤厚變薄為2.8m,軌道順槽、膠帶順槽最東頭逐漸變薄至1.6m,變薄方向大致為NE75°。局部受層滑斷層影響,煤層最薄為1.5m。

煤層傾角14~18°。

採後煤層特徵及分佈情況:

13-1煤煤厚1.3~4.5m,平均3.96m,局部受層滑斷層影響,煤層最薄為1.5m。 煤層結構簡單,局部含一層夾矸,夾矸巖性多為炭質泥巖,少數為含炭泥巖和泥巖。

煤層傾角12~18°。

五、儲量分析

1、採前採後儲量對比

原地質儲量(萬噸)

原可採儲量(萬噸)

工作面設計回採率(%)

原煤產量

(萬噸)

動用地質儲量(萬噸)

巷道出煤

(萬噸)

採出量

(萬噸)

207.9

193.3

93.0

243.2

215.4

8.3

210.8

損 失 量

(萬噸)

工作面實際回採率(%)

頂底煤損(萬噸)

落煤損失

(萬噸)

巷道頂底損失(萬噸)

階段攤銷量(萬噸)

4.6

97.8

3.6

1.0

1.1

0

2、儲量增減原因

1、採前採後動用量增加了6.5噸,因採前預計工作面煤厚為3.85m,採後實測煤厚為3.96m,按採後實測煤厚計算因此動用儲量相對增加。

2、因該工作面採用大功率綜採設備,遇小斷層採取強行通過的方法,故回採率比規程規定的回採率高4.8個百分點,採出量增加17.5萬噸。

13-1煤首採工作面採出量、損失量基礎表

月份

原煤產量 (t)

工作面動用量(t)

工作面採出量(t)

落煤損 失(t)

頂、底煤損失(t)

工作面回採率(%)

巷道掘進煤(t)

上下山煤柱損失(t)

巷道損 失(t)

採區回採率(%)

2006年

10

26574

25594

24868

306

420

97.2

1020

5000

33

81.8

11

120156

101760

98707

1049

2004

97.0

4025

20033

102

81.6

12

191166

176599

172918

1553

2128

97.9

6947

36059

434

81.7

2007年

1

249138

227336

225413

811

1112

99.2

8202

41699

1723

83.7

2

241542

204368

202193

712

1463

98.9

7508

37663

1455

83.5

3

246878

221950

220514

384

1052

99.4

8192

40892

1546

83.9

4

246454

235655

231429

827

3399

98.2

8917

43624

1474

82.9

5

233008

204538

200204

362

3972

97.9

7796

37843

1226

82.7

6

192886

170084

167138

897

2049

98.3

6700

31522

815

83.1

7

205576

177798

173379

950

3469

97.5

6901

32995

958

82.5

8

157666

148293

145927

535

1831

98.4

6072

27622

486

83.3

9

122680

102284

98060

571

3653

95.9

4120

18793

366

81.3

10

139084

116322

110421

640

5261

94.9

4616

21457

487

80.5

11

59192

41757

36767

304

4686

88.0

1647

10726

188

70.6

合計

2432000

2154338

2107938

9901

36499

97.8

82663

405928

11293

82.5

六、水文地質

1、鑽孔水

二十32鑽孔13-1煤見煤點位於工作面軌道順槽上部平距50m,封孔質量為不合格。2006年7、8月份已對該孔進行定向鑽進啟封,對原基巖段及第四系下部進行注漿封閉。回採過程中未發現異常出水情況。

2、斷層水

工作面揭露的斷層均為泥質填充,不含水、不導水,回採過程中無異常出水情況。

3、煤層頂板砂巖水

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採用瞬變電磁法探測頂板砂巖裂隙水,共發現三個A級富水異常區。根據物探結果在工作面機巷施工鑽場5個,鑽孔10個,工程量1385.3米,放水鑽孔總計放出水量約20268m3/h。出水量較大的3#、3-1#、4#的終孔位置都位於物探富水區域,瞬變電磁探測結論與放水鑽孔驗證及工作面回採驗證基本吻合。

回採過程中,根據機巷中排水量統計,實際湧水量比預計的增產75m3/h,最大173m3/h大為減小,正常小於8m3/h工作面老頂初次垮落以及過三個A級富水異常區時,工作面湧水量在15~20m3/h之間,總出水量69120 m3/h,沒有產生水害事故,對安全、生產無影響。

在工作面回採前採用瞬變電磁法探測頂板砂巖水,並針對富水異常區,施工探放水鑽場,提前進行探放水有力地保證了工作面安全順利回採。

七、瓦斯

根據撫順分院所編的«煤層基礎參數測定及礦井危險程度評價»報告,預測13-1煤瓦斯含量5.29 m3/t,該工作面回採期間相對瓦斯湧出量為5.06m3/t。

根據13-1煤首採面瓦斯抽放設計,採用地面鑽孔、頂板走向鑽孔、高位瓦斯抽排鑽場、順層鑽孔、穿層鑽孔、上隅角埋管等綜合方法抽放瓦斯。瓦斯抽採率設計為37.5%,工作面實際瓦斯抽採率達82.49%,礦井實際瓦斯抽採率達62.85%,超過設計值;工作面抽採瓦斯量10057770m3,其中2006年度抽採瓦斯量109944m3,2007年度抽採9947826m3。工作面回採期間,瓦斯濃度穩定在0.1%~0.56%之間,瓦斯抽放效果良好,工作面未出現瓦斯超限。

13-1煤首採面瓦斯統計表(回採期間)

年/月

日 期

CH4%

06/11

5

0.2

26

06/11

15

0.18

26

06/11

25

0.24

26

06/12

5

0.2

26

06/12

15

0.23

26

06/12

25

0.26

26

07/1

5

0.28

26

07/1

15

0.32

26

07/1

25

0.38

26

07/2

5

0.56

26

07/2

15

0.28

26

07/2

25

0.36

26

07/3

5

0.26

27

07/3

15

0.32

27

07/3

25

0.26

27

07/4

5

0.3

27

07/4

15

0.26

27

07/4

25

0.3

27

07/5

5

0.28

27

07/5

15

0.22

28

07/5

25

0.2

28

07/6

5

0.26

28

07/6

15

0.32

29

07/6

25

0.36

29

07/7

5

0.26

30

07/7

15

0.28

30

07/7

25

0.26

30

07/8

5

0.24

30

07/8

15

0.24

30

07/8

25

0.2

30

07/9

5

0.2

30

07/9

15

0.1

30

07/9

25

0.26

29

07/10

5

0.24

30

07/10

15

0.22

28

07/10

25

0.22

29

07/11

5

0.22

29

07/11

15

0.2

28

07/11

25

0.1

27

最 高 統 計

0.56

30

最 低 統 計

0.1

26

但在工作面回採過程中,上隅角瓦斯濃度局部出現過多次異常現象:2006年12月16日~2007年3月17日,工作面過3#、4#、5#、6#、7#、8#高位鑽場期間,工作面絕對瓦斯湧出量最高達43.59m3/min,相對瓦斯湧出量最大達10.18 m3/t,上隅角瓦斯濃度異常,上端頭架頂樑附近瓦斯濃度超過0.8%,最高達3%~5%,因瓦斯影響計18天,總計影響生產時間為109小時,對工作面正常回採產生了嚴重影響。

八、經驗總結及建議

1、該面採用SL500大功率採煤機,最大采高5180 mm,最大卧底量420 mm,實現一次採全高,不丟底煤;ZZ10000/22/45型液壓支架工作阻力10000 KN,能實現沿煤層頂板開採,不丟頂煤,增強了回採過構造的能力,有利於提高工作面回採率。

2、把瞬變電磁法和高密度電法當着常規探測煤層頂、底板砂巖水手段,結合物探成果,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前打鑽探放水,以保證工作面安全、順利回採。

3、東二採區目前揭露的節理多為近走向分佈,另軌道順槽從迴風上山往東1005m處及膠帶順槽從膠帶上山往東1010m處煤層底板均發現一條近走向的寬約5cm的大角度裂隙,但未出水。但在其正下方的11-2煤的121105工作面卻在相近位置發生裂隙導通煤層底板砂巖水,瞬時最大出水量280m3/h,總出水量14.5萬m3的異常情況。建議在我礦其它工作面的風、機掘進、回採過程中,密切關注工作面頂、底板出現裂隙、出水等異常情況,以便提前做好防治水工作。

4、在工作面西部煤層直接頂為泥巖或砂質泥巖,厚約5.0m,且其上發育一層厚約1.0m的13-2煤,東部煤層直接頂為砂泥巖互層,因此,工作面在掘進、回採過程中加強支護、頂板管理工作,保證安全、順利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