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三作文道德綁架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8W

高三作文道德綁架

道德,約束自己,讓自己更優秀,讓温暖在社會上傳遞。道德不是綁架的工具,拒絕道德綁架,保護自己,守護道德的一篇純淨。下面好範文小編為你帶來一些關於高三精選作文範文道德綁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精選作文範文道德綁架1

“你這女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怎麼好意思看着我這樣一個老人家站在這,自己坐在那!別人沒教過你要給老人讓座嗎,啊?你這樣怎麼行呢!趕緊起來,讓我坐,趕緊的!”一位老爺爺對着坐在旁邊的一位女孩子吼道。

女孩漲紅了臉,低着頭坐在座位上,旁邊不知情的乘客也指着女孩七嘴八舌的議論着,指着女孩沒有素質。女孩羞愧極了,車還沒到自己的站就匆忙跑下車……

這是我偶然看到的一則新聞,事後我們瞭解到,當天是因為這位女孩子身體不舒服,所以不能讓座。這則新聞讓我很不明白,我為女孩的遭遇感到不平,我覺得這是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雖然給老人讓座確實是我們社會大力提倡的美德,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他人指責我們不給老人讓座的依據啊!我們每個人有時候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的理由,也會有不得以的時候,並且我覺得我們不能打着“道德”的名號為自己的私利去“綁架”她人,那樣對她們是不公平的。

現在社會上,諸如此類的情況和事件還有很多很多,以至於現在我們都有一種害怕心理,使得幫助他人添了一點不得已的感情色彩,道德幫助變了味,人們之間的關係有了隔閡。

就像有一次和姐姐一起坐公交車,還帶着兩個小孩子,因為不方便,我本想着坐在前面,但是當我坐下的時候,姐姐扯了下我的衣服,叫我坐到後面去,我很不解。後來姐姐説,如果你坐在前面的'話,你帶着孩子不方便,以至於不能給那些老人家讓座,那些老人家會説你的,還是坐後面最好。

我聽了以後心一涼,想着是什麼讓人們之間的關係變的如此尷尬,我不敢説熟對熟錯,但是我一直認為道德綁架是現在社會上存在着普遍現象,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必須整治好。我們在生活中都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是否對別人進行了道德綁架,同時也要用正確的心理去面對它。

別讓道德綁架了一顆顆真心,讓這一顆顆的心越來越遠,越來越陌生!

高三精選作文範文道德綁架2

近日,四川達州八旬老人李某坐動車到成都看病,因沒買到坐票,老人在南充站被座位主人請了起來,之後另一位乘客為老人讓了座,老人女兒説:“年輕人應該多學學。”有媒體就此事進行網絡調查,結果顯示,55.1%的網友認為座位主人沒有做錯,只有2.2%的網友認為座位主人有點不近人情。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把座位讓給需要幫助的乘客。”我們乘坐一些公共交通工具時,總能聽到這句熟悉的提醒。但是這能夠成為要求別人必須讓座的理由嗎?尤其在動車上,每一位乘客在買定了自己的票後,就享有相對應的乘車權利。有座位號的乘客,是否願意將座位讓與他人,亦是一種可自由選擇的權利。一些拒絕讓座事件引發熱議,甚至被打上道德的標籤,不免有“道德綁架”之嫌。其實讓座只是一種情分,卻並非本分,對於讓座與否又何必苛求呢?——吳語

在公交車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主動讓座的行為,不管是老人還是孕婦,都可以在公交車上輕鬆得到座位,這是文明道德的體現。可是在動車上,卻很少看到主動給老人讓座的行為,這就暴露出一些人對傳統美德的曲解和偏見。一些人認為公交車屬於短線運送,讓一下座位無所謂;而動車則不一樣,讓了座,就要站立很久,太辛苦,這也是很多人在動車上拒絕讓座的.原因。誠然,這些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能成為拒絕給老人讓座的理由。讓座是一種美德,不應分時間、地點,也不應分交通工具,只要老人有需要,就應該積極給老人讓座,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只在公交上讓座,拒絕在動車上讓座,是對傳統美德的片面理解。——吳彩霞

坐自己的位置完全沒錯,但給老弱病殘孕讓座應該點贊。在公共場合,遇見身體不適的年輕人我們都要上前詢問一下,更何況是面對一位滿頭白髮、身體抱病的老人。讓座是一種禮貌,但沒有必要把它綁架成一種法定義務。讓座是應該的,不讓座也不應被歸結為不講道德,畢竟平等享受有償的公共服務是每個人的權利。

高三精選作文範文道德綁架3

綁匪綁架人質,十分可恨;但這種綁架是以謀財為目的的。我們可以憤怒,可以吶喊,可以動用警力,可以全民動員,讓綁匪受到法律的嚴懲。但遇到道德綁架的事兒,麻煩就大了。你不能不支持,還不能表示憤怒,就像黑夜走路捱了悶棍,還不知道兇手是誰一樣。你只能苦笑,咬牙,在被窩裏捏捏拳頭。

最流行的道德綁架,恐怕是公益二字了。按理説,做公益就像給慈善機構捐款一樣,個人去銀行走一趟就可以了,沒必要吆五喝六,搞得地動山搖,擾得四鄰不安。似乎你捐款,別人也必須要捐,否則,就是人格低下,只有自己品格高尚。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公益只是個幌子,名也想要,利也想要。這算是直線的公益。那種曲線的公益,就是不得利,直奔名去了。名氣大了,利也就滾滾而來了。而純粹的公益,則被擠對得空間越來越小。

我經常遇到些尷尬事,常被朋友邀去參加吃喝,但這種飯局不少是鴻門宴,起初並不知道,等知道的時候,五臟六腑都感覺翻江倒海了。比如説,某位書商朋友,吃了飯,就拿出一份編好的書的文章清單讓我看。我看了,連連點頭,不錯啊,賈平凹,陳忠實,鐵凝,莫言,曹文軒,金波,張之路……都是名家的文章,質量很高。我説:“你這個版權問題怎麼搞?”他説:“我這是宣傳他們。”我説:“不用你宣傳吧,這些人名氣夠大了。”他説:“我這是給孩子們做書,公益,他們怎麼能因版權斤斤計較呢?”

我頓時語塞。朋友是做教輔的,做得很大。我很生氣,便告訴他:“你做公益,最好自己去做,別拉上別人。人家想做,也不會用你這種方式做。”

我們彼此冷冷看了對方几眼,從此不再往來。

還有些機構,邀請我去做公益講座。我很反感,反感的不是公益本身,而是這些機構為聚集人氣,擴大知名度,以公益之名來綁架我,在公益背後都有赤裸裸的名利收穫。一個開繪本館的朋友對我説:“安老師,你來給我們講課吧。我要把全國的繪本館做成一個聯盟。”我説:“你做這個做什麼?”他説:“我把家長們都攏在一起,繪本館攏在一起,好編書啊,這樣全國繪本館都推!”我開玩笑説:“好主意,不過我建議,最好和教育部合作,把繪本做成課本一樣,那樣全國國小生人手一冊,你做得就更大了。”朋友聽出了我的諷刺之意,從此也不再往來。

生活中,道德綁架無處不在,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公益”陷阱。很多所謂做公益的機構或個人,擺出的都是名利的棋局,而你不過是其中一枚棋子罷了。

高三精選作文範文道德綁架4

范瑋琪和趙薇的遭遇無非是受到了偏激的網絡輿論的“道德綁架”。説到道德綁架,不禁又讓人想起半個多月前網民逼迫內地首富馬雲為天津災區捐款的事情,究竟為何會發生道德綁架的事件呢?

所謂的“道德綁架”,是在用聖人的標準要求普通人,用美德來要求道德義務,一旦別人沒有達到所謂的“道德標準”,就會被冠以“缺德”的惡名。那些“逼捐”和“逼愛國”的道德綁架者曲解了道德和愛國的本質,將自己臆想的道德準則強加在別人身上,別人達不到便施壓、指責,甚至謾罵。

雖然范瑋琪、趙薇和馬雲都是名人,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都相對較高,但他們本質上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公民,既不是英雄也不是聖人,他們所得到的財富和美譽是通過他們自身的努力而被社會認可的,但他們未必在任何方面都要做到身先士卒。

當我們在評判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時候,需要公平的對待,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感性,不要拿着聖人的標準去衡量他人,不能用美德的標準去求全每個人的品德,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鏡以某種偏激的觀點對他人橫加指責。

欲判他人,應先三省吾身

唐代文學家韓愈在《原毀》中言:“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聖人望於人,吾未見其尊也。”許多人喜歡用道德捆綁他人,卻忽略了自身的道德修養,這種行為既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奉勸那些道德綁架者在開口指責他人言行之前,先反省一下自身,若自己的言行都不符合道德標準,如何能夠以德服人?

其實寬容包容本身也是一種美德。我國自古以來都主張“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網絡時代我們也應該繼承發揚這一優良傳統,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寬容友善地對待他人,這才是真正愛國的表現。但願日後網絡上能夠多一些以德感人的事蹟,少一些道德綁架的'現象,讓更多人以平和的心態散播出他們的正能量。

高三精選作文範文道德綁架5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道德也是我國流轉至今的美好品德,有時候也會被當作評判一個人的標準。追求道德,本是一種良好品質,可是隨着時代的變遷,漸漸衍生出一個新詞:道德綁架。

道德綁架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公交車上時“現在的年輕人啊,越來越不懂事了,看到老人都不會讓座了”,親戚帶着孩子來家裏玩時“不就是一塊表嗎?摔壞就算了,他只是個孩子,不懂事,你和他較什麼勁”,路邊看到乞丐給了點零錢時“看你穿得那麼好,怎麼只給這麼點啊,我那麼窮,你不應該多給點嗎”,在明星微博下的評論“這麼有錢還不如捐給山區,只會貪圖享樂”

他們自以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別人身上,一旦不一致就會出言諷刺,彷彿別人做了什麼罪大惡極的事。道德綁架便是以道德作利刃,當為人提倡的道德變成了束縛人的枷鎖,它便也成了導火索,只需一個火花就能將這個社會引爆。

道德應該是人們對自己行為的約束,是一種良好的意識形態。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師重道……這些都是優良的美德,為整個社會都增添幾分温暖人心的色調。可是,道德綁架讓原本的美德變了味,當禮讓從美德變成義務,當行善從主動變成被動,這個時代也像被顛倒過來一樣。這樣的綁架實在可怕,麻痺了人們的善良之心,挾持着大眾的選擇權利,這樣的行善早已成為壓在心中的負擔。當人們已經害怕厭倦了,道德也就隨之瓦解。

而我們應該更加重視道德,理性反對道德綁架,讓道德綁架不再是行善的絆腳石,讓社會被善意和温暖擁簇着,這才是它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