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端午的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7W

端午的作文(精品多篇)

端午作文 篇一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這粽味飄香的傳統佳節,我們在蘇東坡的這句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的意境中一起走進端午節。

端午清晨,人們紛紛踏出家門,到菜場或超市採購艾草和五紅,把艾草掛在家門口或中堂,把五紅擺上飯桌,已經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走進端午節,掛上艾草,擺上五紅,憧憬未來。

端午,賽龍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在東台堤西地區,嗩吶聲、擊鼓聲、匯成一片,響徹長空。隨着一聲鑼響,兩條船猶如離弦的箭飛向目標。河水飛濺着,人們的心情也隨之跳躍,吶喊加油聲絡繹不絕,一浪賽過一浪。

走進端午節,龍舟越過,齊心協力,勇往直前。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碧綠的粽葉將糯米包裹其中,帶着微微的清香。我也動起手來,開始學着包粽子,將對屈原這位愛國主義詩人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彷彿屈原當時那英俊瀟灑的面孔已浮現在我的眼前,隨之咕咚一聲,帶着無限的悲憤,投入江中,百姓們紛紛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兒吃掉他的身體,從此每逢端午佳節,各家都會包粽子,空氣中瀰漫着粽香,不曾散去。

走進端午節,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銘記先烈。

走進端午節,領略傳統文化別樣的內涵,感受傳統節日迷人的魅力,縈繞心頭的是纏纏的暖意,揮之不去的是綿綿的情意。

端午作文 篇二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一早,媽媽就帶我去了菜場,買了新鮮的蔬菜、各種餡料的粽子和五顏六色的絨線。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的習俗也有很多,如吃粽子、划龍舟、洗艾水澡、扣絨線、穿新衣

端午節為什麼有這些習俗呢?話説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主張改革,實現楚國強大。可是,他的想法,遭到了當時楚國很多貴族的反對,後來他被流放了。秦國佔領楚國,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身亡。於是,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會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裏餵魚蝦,這樣它們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而關於划龍舟,一個説法是人們在江中來回划船爭先打撈屈原真身;另一説法則是人們划船把魚蝦趕跑,不讓它們吃屈原的真身。

這一天,媽媽還給我洗艾水澡、扣絨線、穿新衣,聽説這樣可以驅毒辟邪保平安呢。艾葉的清香飄滿整個屋子,五彩的絨線寓意吉祥如意,穿上新衣服的我滿心歡喜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我喜歡這些豐富多彩的民俗,我更喜歡它濃濃的中國味兒!

端午作文 篇三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小朋友們一定猜到是什麼節日了吧。對了,就是端午節,這可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啊!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屈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詩人,十分熱愛自己的國家,當知道自己的國家即將滅亡時,他傷心欲絕,懷抱巨石投汨羅江而死。人們划着龍舟撈救屈原遺體,還用竹筒裝了粽米撒入河中,不讓魚蝦啃咬屈原身體。這也就形成了後來端午節的主要活動賽龍舟、吃粽子。

端午節的習俗活動可不僅僅只是賽龍舟和吃粽子。比如有的地方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頸脖、手腕和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有的地方各家在端午這天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還有的地方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難怪端午節又叫“重五節”呢,原因在這呢。

我家每年端午節都要吃粽子。我姥姥是個包粽子的能手,什麼三角粽、枕頭粽都難不倒她。今年我還特意去跟她學了包粽子呢,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感覺特別香甜。

小朋友,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會愛上端午!

端午作文 篇四

你知道今天為什麼吃粽子、包餃子、賽龍舟嗎?因為今天是端午節。

奶奶説,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有很多傳統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等等。

有人説,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也有人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的。總之,類似的説法五花八門,但最具有説服力的是紀念屈原。

爺爺説,屈原跳入汨羅江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漁夫來回打撈屈原的屍體,百姓為了不讓魚蝦等啃食屈原的屍體,就把蒸好的米團丟入水中,一位老醫師把雄黃酒倒入汨羅江,説藥暈蛟龍魚獸,不讓它們吞食屈原的屍體。

媽媽説,端午節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發展史了,端午節也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中一個重要的傳統文化。我們要把這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子孫後代知道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爸爸帶我去看龍舟賽。觀看場地早已經是人山人海,我和爸爸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擠了進去。水上的龍舟千姿百態,各不相同。有的張牙舞爪,有的仰天怒吼,有的直衝雲霄……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不但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還可以向屈原致敬。我也要像屈原那樣,好好學習、奮發圖強、永不懈怠,為祖國作出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