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有趣的實驗國小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12W

有趣的實驗國小作文(精品多篇)

做實驗國小生作文 篇一

小實驗——製作飲料

你們知道超市裏賣的飲料是怎麼做出來的嗎?有人説:“水果榨的唄!”我就會告訴他,自己家才是用水果榨的,超市賣的很多是用食品添加劑兑出來的,不信你看飲料瓶上的配料欄裏很多的食品添加劑,比如果粒橙,果汁含量也就10%

下面我給你們做一個實驗講講飲料是怎麼兑出來的。

我們第一個做蘋果味飲料,先拿一根試管,加半管水,再加一點點檸檬黃和亮藍兑出蘋果汁的顏色,哇,和芬達蘋果味汽水完全一樣啊!下面再加甜味劑安賽蜜或者木糖醇,再加入蘋果味香精,我以為就大功告成了,可是化學老師告訴我,要喝起來口感更好還要加入酸味劑,我聽了趕緊找出蘋果酸加了一丁點。如果你想把它變成汽水那就要再加膨鬆劑了。現在你知道飲料是怎麼做出來了吧!

雖然這個飲料沒有毒,但是一點營養都沒有你會喝嗎?

後來我還根據示範製作了葡萄、蜜桃、檸檬等口味的飲料,還製作了草莓牛奶。我覺得我都成為飲料大師了!我以後要少喝外面賣的飲料,想喝可以自己在家榨真正的果汁喝!

有趣的實驗國小作文 篇二

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實驗叫“摩擦起電”,難道手一擦就會像閃電俠一樣發出電來?我想那還不知道呢!讓我們來一看究竟吧!

現在袁老師給我們一張普通的紙片,之後她叫我們把紙片撕成最小的紙片,有人説:“撕那麼小幹什麼呢?”袁老師説:“做完你就知道啦!”我同桌拿起紙就撕,像是紙和他有仇一樣,有的人像繡花一樣慢悠悠地撕了起來,還有的像是藝術家一樣,一會兒撕成美麗的蝴蝶,一會兒撕成舉世聞名的長城……真是千姿百態啊!撕得最小的是我,我先找到紙的一角,然後慢慢地撕,最後變成了一片片迷你紙片。我心想:紙被我們害得好慘啊!彷彿輕輕一吹,這些小紙屑就會像白蝴蝶一樣翩翩起舞。

最重要的還是吸!袁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個神奇的魔法。我用尺子在頭上摩得很賣力,然後放在紙屑上,一下就把紙屑吸了起來。大家都玩得好不盡興,我發現,小紙屑有的吸不上去,有的感覺很着急馬上跳了過去,還有的像舞蹈家把腳尖踮了起來,真是姿態百出。

你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不導電的塑料物品,經過反覆地摩擦就有靜電,會產生吸引力,靠近小紙屑就會把小紙屑吸上來,但是比這個吸引力重的東西就不行了,而要比它更輕的,才能飛到尺子上,這就叫做“摩擦起電”了!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小科學,如果你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和一個愛思考的腦袋,總有一天你什麼都知道。

有趣的實驗國小作文 篇三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從皮包裏拿出一疊剛撕好的紙條,從中抽出了一條。然後把紙條的一端緊貼在下巴上。我們看見了,鬨堂大笑起來。鄧老師很淡定的説:“我往下吹氣,大家猜猜看,紙條會往哪裏飄?”有的説往下飄,有的説往上飄,還有的説不知道。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鄧老師揮手示意讓我們安靜下來。我看見她按拄紙條,鼓起腮幫,用盡全身的力量吹起來。開始紙條沒什麼動靜,吹了幾口氣。只見紙條抖動着“屁股”,平飄起來了。同學們都大叫起來,“看,平飄起來了。”

鄧老師讓我們一個個輪流上台來吹紙條,有的鼓起腮幫像只蛤蟆,有的鼓起腮幫,漲得滿通紅,青筋暴起。有的同學任憑使出吃奶的力氣,紙條懶洋洋的,動都不動一下。輪到我的時候,我憋足勁,把嘴巴攏成圓形,然後用力一吹。我的紙條趾高氣昴的抖動着屁股平飄了起來。

最後老師總結了為什麼有的同學能讓紙條平飄起來,有的不能讓紙條飄起來。原因是,氣流從嘴巴中間跑出來,不能從嘴的兩邊跑出去,我們吹出來的力讓紙條表面的壓力減小了,所以紙條就飄起來了。

這次實驗真有趣,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小科學,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老師點評:這是一篇敍事的作文。小作者完整地敍述了一件事情,開頭——過程——結尾,結構完整。但是文章可以另起一段作為開頭,結尾也缺少了一個過渡,但是作為一名國小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已經很不錯了。

有趣的實驗國小作文 篇四

一天,我看到一本科技書上寫着:易拉罐真的能斜立在桌面上。易拉罐真的能斜立起來嗎?是什麼讓易拉罐斜立起來的呢?一連串的問題出現在我的腦海中,對了,我為什麼不動手做一做,自己證實一下呢?

首先,我準備了一杯水和一個易拉罐。

實驗開始了,我先往易拉罐裏倒了一點水,然後嘗試着把它斜立起來。我捧着易拉罐,慢慢向左傾斜,不行;向右傾斜,也不行。我想;難道是水太少了嗎?我又一口氣倒了半杯水,這下該夠了吧?我把易拉罐慢慢的向一邊斜去,輕輕鬆手,哎呀!還是倒了,水都灑了一桌子。唉!這也太難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不能放棄。擦乾桌子,繼續實驗。這次,我倒了大約三分之一的水,先把易拉罐直直的立在桌子上,然後,我扶着易拉罐一點點向一邊傾斜,每傾斜一點,就試着鬆手。往上斜一點,再往下斜一點咦?桌子上好像有東西

吸住了易拉罐,我輕輕鬆開手,易拉罐穩穩的釘在了桌子上。哈哈~我終於成功了!我輕輕一推,易拉罐慢慢轉了起來,就像是在耍雜技,好玩極了!

但是,它為什麼能斜立起來呢?因為,物體保持平衡的關鍵是重心,易拉罐空着的時候,重心比較高,很難保持平衡,倒了大約三分一的水後,重心就移到了下面,就能斜立在桌子上面了。不倒翁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製造的。

這個小實驗真有趣,我以後還要做很多的實驗,探索科學的奧祕。

做實驗國小生作文 篇五

一天,科學孫老師來上課,他拿着一把尺子和一些碎紙進了教室。

“今天,我要用一把尺子把紙片吸起來。”同學們懷疑地看着孫老師。“首先,先把尺子放在紙片的上方,然後再慢慢地靠近紙片。”孫老師一邊説一邊做。靠近紙片後,紙片並沒有吸起來。我想:哼哼,你這回糗大了,我看你怎麼收場。孫老師見沒吸起來,變換了另一種方法:在頭髮上摩擦,然後再去吸。這一回果然吸起來了,但又很快落了下去。“這肯定是電力不夠。”説着,孫老師又在頭髮上摩擦了幾下。這次終於吸起來了,並保持了20秒。

孫老師給我們做完示範後,便宣佈:“現在,你們可以自己試試。”同學們迫不及待的拿出了尺子和紙。我先用尺子在頭髮上摩擦了一下,然後放在了紙片上方,但它一點動靜也沒有,我又試了一次,我就在辮子上摩擦,然後又去試試,這一次,果然吸起來了。這些紙片有的像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的飛天,漫天遨遊;有的像猴子撈月一樣一個接着一個;有的像毛毛蟲一樣在尺子上爬;有的聚在一起羣魔亂舞;有的像芭蕾舞演員一樣跳“芭蕾”;還有的風一吹過就像鵝毛大雪一樣飄落……有趣極了。

接着,孫老師又説他還有一個更好玩的實驗,他把要點告訴了我們:先用尺子在頭髮上摩擦,然後把水龍頭的水開成像細線一樣,然後把尺子靠近水,水就會隨着尺子的移動而移動。我們就照着孫老師説的去做,果然成功了。

通過這個實驗,我懂得了:只要是塑料的東西在毛衣或頭髮上摩擦後,就會產生靜電,就可以把紙片吸起來,這就是摩擦起電的現象。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有趣的實驗國小作文 篇六

我們都知道雞蛋很脆弱,但是它也有頑強的一面。

今天在作文班上課,老師做了一次實驗,為了這次實驗,老師準備了雞蛋和紙。我想:老師是想用紙燒雞蛋嗎?正當我們疑惑不解時,老師大聲説:“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把雞蛋放進錐形紙筒裏,然後把它從高空丟下來的實驗。”此時,我想:把雞蛋放進錐形紙筒裏,從高空摔下來,那雞蛋肯定會爛的。於是,膽小的同學往後退,生怕雞蛋裏的蛋液濺到自己的臉上,膽子大的卻向前邁了一步,好奇地觀望。

實驗開始了,同學們伸長脖子等待觀賞雞蛋落地的一瞬間產生的蛋花。隨後,老師開始了倒計時:“十、九、八、七……”直到老師喊到一時,帶有雞蛋的圓錐紙筒像炸彈從飛機上掉下來似的,果然不出所料,雞蛋爛了,同學們頓時哈哈大笑。

老師又從衣服裏拿出一顆雞蛋準備實驗。然後,老師對我們語重心長地説:“失敗乃成功之母,別灰心,我們再來一次!”老師這次小心翼翼地把雞蛋放進錐形紙筒裏,接着,老師的手一鬆開,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雞蛋沒有爛,同學們不由自主地發出熱烈的掌聲。

老師告訴我們其中的原理,由於雞蛋放在錐形紙筒裏,當紙筒快速下降時,錐形紙筒的頂端與地面撞擊時能夠起到很好的緩衝作用,從而保護了雞蛋的安全。

這次實驗帶給了我一些啟示,我想,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夠成功。

做實驗國小生作文 篇七

在讀三年級的時候,我看過一本有趣的書,這上面寫着:烏龜被鏡子一照,就會撒尿。我想證實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就想做個實驗。於是,我千方百計地到處找烏龜。找了十幾天,還是沒找到。“哎,難道我們這窮鄉僻壤,連烏龜也不來安家?”我發愁道。

爸爸知道了我的心思,便對我説:“明天我們上菜市場轉轉,花錢買一隻。”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太好了,你真是我的好爸爸!”

可轉了半天,連烏龜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鼈倒是不少。唉,怎麼辦?我靈機一動:既然沒烏龜,那就用鼈代替,反正它們長得差不多。我為自己能想出這樣的好點子頗為得意。

把鼈買回家,我把這小傢伙洗乾淨,便開始做實驗。我拿來一面鏡子,把鏡子放在鼈的正前方,再把鼈翻過來。只見鼈並不撒尿,而是把頭和尾巴,以及四隻腳縮進殼裏。怎麼沒反應呢?我想:大概是頭縮進殼裏的緣故吧!我便找了根小棍子,輕輕敲打它的腹部,但它不但沒伸出頭,反而縮得更進了。我使勁用力敲打,還是不奏效。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只好靜靜地等待着。等了好久,鼈終於耐不住寂寞,慢慢伸出了腦袋,接着是尾巴和腳。咦,怎麼還是不撒尿,我徹底失望了,自言自語地説:“小傢伙為什麼不撒尿呢?可能是書上寫錯了?”

爸爸語重心長地説:“別泄氣,可能是你的實驗還存在問題。比如,書上説的是烏龜,而你用的是鼈,知道了嗎?”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次實驗雖然失敗了,但它讓我懂得了有些事情看似容易,但做起來很困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本上的知識,必須經過實踐,才能變成真正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