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5.92K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精品多篇)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 篇一

我見過許多美麗的風景,有巍峨的黃山,有波瀾壯闊的大海,有喧鬧繁華的大街,也有蒼茫的大草原……這些,在我眼裏都算不上最美。你們知道嗎?我們銅陵也有許多最美的風景線。

在黃山上,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就是最美的風景線,西湖上的斷橋也是最美風景線……而在大街上,最美的風景線不是那些五彩繽紛的小花,也不是某些商店在外面擺的那些閃亮的招牌,是那些勤勤懇懇的環衞工人。哪兒有一些垃圾,他們就會出現在哪兒,這才有了我們現在看見的乾淨的大街;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寒,不論是清晨還是傍晚,我們總會聽到他們掃帚的聲響。在夏天,汗水已經濕透了他們的衣服;在冬天,他們的耳朵和手上可能已經長出了凍瘡……他們卻依然在辛勤地勞動,這難道不是最美的風景線嗎?

在馬路上,最美的風景線不是來來往往的車輛,不是路旁的參天大樹,而是正在指揮交通的警察叔叔。在新聞上,那一件件交通事故都是警察叔叔處理的,是他們使我們城市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交警叔叔們為了大家而不顧小家,為了城市道路能暢通無阻,甚至要放棄與親人相聚的時刻!還有在小區裏,那些保安叔叔們在安靜的夜裏拿着手電筒,為我們的安全而巡邏着。還有很多像這樣的風景,我覺得這就是我們銅陵最美的風景線,你覺得是不是很美呢?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 篇二

我心中最美的一道風景線,是一羣默默無聞的人。

早上,太陽升起,無數人穿好服裝,打好領帶,開始了一天的生活。他們通過各種方式開始工作,步行、開車、擠公交。但無一例外的,他們經過了那乾淨的街道。

是的,乾淨的街道,但不會有多少人注意到它,因為大家都已習以為常。但這是人們自己保持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真正的功勞,屬於那羣默默無聞的人。

早在太陽升起之前,早在大多數人還未醒來之前,有一羣人就開始工作了。他們戴着一頂紅帽子,身穿一身熒光衣,用他們厚實的大掃帚為武器,清理着大街上的垃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每天都這樣工作。

他們,就是環衞工人。環衞工人或許是一些人最瞧不起的“低賤”的職業,但在我看來,他們是最美的風景線。

他們可能出身低微,在學校裏也是調皮搗蛋的壞學生。他們可能沒有文化,出身於農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陌生。他們可能過去不光彩,逃過學抽過煙進過派出所。但只要他們穿上了熒光衣,拿起了大掃帚,成為了環衞工人。只要他們開始為大家做貢獻。

他們就是最美的人!

現在的世界,又貧窮的人,也有富裕的人。富人們可能瞧不起環衞工人,他們認為這些社會底層的人不值一提。那就請他們想想,假如沒有環衞工人,街道上的垃圾將堆積如山。在那如山似海的垃圾中,看那些豪車怎麼跑,看那些商店怎麼開!

環衞工人或許不是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但它是為人民服務的職業。

他們,就是最美的風景線!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 篇三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春天,是浪漫的字眼。她帶來的禮物各式各樣,其中最美的便是桃花。試想,在輕吹着暖風的清晨,捧着飄香的普洱,朦朧地看着院中隨風舞動的桃花。這場景怎麼能不讓人心生陶醉?我常覺得桃花是一種毒,一種蠱,讓人無法不去想念她的美貌。

陽春三月時,故鄉的山坡上滿是白色的杏花,也便覺得稀疏難逢的桃花美不勝收了。但我只喜歡欣賞老家後院的桃花,它的軀幹並不粗大,反而細細的,如同女子輕盈的腰身。葉子也是黃的,沒有綠的生機。唯值得一看的就是它的花瓣,飽滿而帶有光澤,紅的如寶石,而花徑間有一兩道乳白的弧線。正如朦朧的月夜,又如夏日的蟬聲,讓我如痴如醉。

有人説:桃花最難畫,因為她靜。而我卻近乎偏執地認為它媚,她豔。就如個弱不禁風的女子,梳溜了發,在頰上點粉,用細筆勾眉,長裙席席,卻不矯揉造作,只覺“回眸一笑百媚生”。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室冷沾苔蘚,門清絕路岐

青苔,自古就是寂寞孤獨之物。

走在小路上,不經意間瞥見鄰家阿嬸家牆頭上有一層灰黑色的東西,像沒有生機的枯草。傾身,撫摸那黑色光澤,手掌上傳來陣陣清涼的感覺,像嬰兒的肌膚,柔嫩,光滑。不由得己,我的心裏徒生出一種憐惜,甚至不想離開,腳下變得坎坎絆絆。

青苔是身穿綠衣的仙子,連接貫通了牆院,包容吸納了村子裏的孤寂與哭泣。它就像一部史書,從春秋戰國直至現在,看了多少樓塌樓起,多少頹敗,多少風起。

青苔沒有多麼光鮮的外表,沒有耀眼的光華,它有的只是渾然的正氣與幽靜,讓人深思,醒悟其身。

桃花,媚得迷人,醉人心智。

青苔,深得寂靜,看破古今。

美,沒有名字,不分種類,無論以哪種形式,桃花也好,青苔也罷。這種美會化成感動縈繞每個人心間,

故鄉,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釐米的黃土,在我心裏總是美的。春去秋來,不變的是故鄉的美景。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 篇四

不知從何時起,此岸江南已在彼岸,遙在橋的那邊了。

看完國內實力派水彩畫家林紹靈的“橋那邊”畫展,我的思緒一連好幾天都在“橋那邊”打轉轉,一陣陣楊柳風、杏花雨從“橋那邊”吹過來飄過去,攪動着我心底裏的什麼,似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況。我總覺得,在那些畫裏有一個精靈在舞蹈。這個精靈,我看不見,又隱約可辨;我説不出,卻又在嘴邊。它依稀是畫裏的一座橋、一灣水。它又不是那橋那水。它彷彿是與“橋那邊”、“水那邊”同在的一縷風、一抹色彩。它又不是那縷風,那抹色彩。它好像是來自“橋那邊”的一聲呼喚,讓聞聽者心頭微微一悸哦,鄉愁,這就是“鄉愁”!

江南,是一個地域概念,也是一種文化意象、文化精神。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北方,由於歷史上先天的貧瘠和長期居於政治中心,所以,它的文化不免沾染了過於沉重的倫理、道德和現實功用的色彩。與之相反,江南文化得益於相對豐饒的物質基礎和歷史上長期偏離政治中心,使得審美精神本身較少受到物質和倫理道德及政治的異化,得到了相對較為純粹的發育。這種超越實用理性的內在審美自由精神和與其相對應的外在詩性形象,代表着個體生命的最高理想和境界,是江南文化的核心。歷代有多少文人墨客醉在江南,又為江南留下了多少詩性的寫照!而在畫家林紹靈的筆下,對這種江南文化的表現則是側重於詩性細節的自在觸摸:那河湖密佈,舟橋相通,桑麻遍野,飯稻羹魚,桃紅柳綠,粉牆黛瓦,那“一曲溪流一曲煙”,那“春來江水綠如藍”,那“一夕輕雷落萬絲”,無不顯示着“水做的江南”濕潤、靈秀、詩性的一面;並且很明顯,林紹靈筆觸下的江南詩性細節,更體現了我們所熟悉的浙東、寧紹平原一帶江南水鄉的特質個性。當我駐足在這一組“橋那邊”的畫前,心會變得像畫裏的風景一樣濕潤、靈秀和詩性,不經意間有一種莊子夢蝶的恍惚感,分不清此時此刻的我是在畫裏還是在畫外,分不清此刻的自己是“橋那邊”的一個温柔元素,還是橋這邊在水泥鋼筋叢林、滾滾紅塵裏勞形勞心的那個枯槁形象。江南水會軟化、還原(至少是暫時)一顆被物質時代異化的心。這是鄉愁——林紹靈安放在“橋那邊”的那個翩躚起舞的精靈所施展的魔法。

但不知我們有否還記得,現在的“橋那邊”曾經是我們曾經身處的此岸,是橋的這邊,是我們所來自的地方。那裏有我們年邁的外婆和童年的阿嬌,那裏的土地裏還滲透着我們的臍血。然而有一天,嚮往遠方的我們終於走過橋去,曾經的此岸在我們的身後日漸日遠,橋這邊成了“橋那邊”。再以後,“橋那邊”慢慢地變老,猶如佳麗遲暮,又如樹之落葉、花之凋零:那石橋已經搖搖欲墜,那船已經漏水,那街路已經開裂,那“耕讀傳家”的門楣已經歪斜,那水不再清澈,那天不再湛藍,那風不再清新,那月不再皎潔,那些曾經活色生香的事物,還有那些栽桑織布、採蓮唱歌、臨窗刺繡、晴耕雨讀的人兒,也已杳然。在這個加速發展、物質慾望膨脹的時代裏,江南特有的超脱於實用理性的內在審美自由精神和優美詩性形象,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銷蝕。直白地説:它正在消亡之中。

此岸正變得越來粗糲、混濁,曾經的詩性江南已在彼岸,成為橋那邊的遠景。更令人傷感的是,通向彼岸的橋正在我們面前迅速地垮塌,甚至已不復存在,我們已經無法抵達“橋那邊”的江南。所以,我們也越來越看不清楚“橋那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是奄奄一息的日暮鄉關?是安放靈魂的精神家園?是追求和尋覓?是負疚和拯救?是遙想或回望?是忘卻或祭奠?

難道一定要到了失去了它的時候,才能感覺到它的美麗?這真的太殘酷了,但若細細地觀察、體會,就會覺得事實和美學的真諦大抵如此。“橋那邊”之所以讓人魂牽夢繞,就是因為它已與我們漸行漸遠,就是因為它正在消失,就是因為它的存在已經越來越不依靠實際時空,而是越來越依靠人們心靈的記憶,依靠畫家、作家、音樂家等各類藝術家們的藝術表現和學術專家的研究、闡述而呈現折射的存在,“橋那邊”的江南風景和人文越來越成為一種符號性的構築。畫家林紹靈的“橋那邊”,正是用他自己特殊的符號為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再造了江南,特別是浙東的江南、寧波的江南。這是林紹靈的“橋那邊”的江南,也是我曾經的江南,在他營造的“橋那邊”的精神文化鏡像裏,江南人文得以超越時空而存在,使我輩之人稍稍得到些許慰藉。然而,它畢竟已是“橋那邊”的江南,是離我們漸行漸遠的江南,成了我們再也回去不了的地方。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古人在“白髮三千丈”時猶有煙波江相伴,我們呢?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 篇五

人生的道路上肯定會碰上很多美麗的風景線,可是最美的風景卻只有一個,ta可以是一個場景,一個人,總之,ta可以是任何事物。

我心中最美的風景線,是一個人,説她是最美的風景線,並不是因為她長的多麼好看,雖然她確實是挺好看的,但更重要的是她帶給了我許多美麗的風景線。

這些風景線在你們的眼中或許不是很好看,也許以後的以後這些風景線在我眼中會變的平淡無奇,但是現在,她是最漂亮的。

印象最深刻的一條風景線,是我們對這馬路一起“鬼哭狼嚎”然後,那一片街,就突然停電了…

最讓我感動的一條風景線,是二年級我過生日的時候她送給我的那隻蓋着粉色棉被的小豬,小豬閉着眼睛,神情很放鬆,把小豬放在禮品店裏,就是一道很不錯的風景線。

最讓我快樂的一條風景線,是她讓我認識了許多新朋友,而每天放學路上與那個可憐的孩子並行,就自然而然的,而成為了另一條風景線。

與她在一起的風景線還是有很多很多的,這些風景線在你們的眼中應該是索然無奇,或者是十分無聊的,但在我眼中,每一條風景線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條風景線的背後,都有她給的理解,和她對我的影響。

傷心時,想起每條風景線,心情就自然的變好了,生氣時,想起某條風景線,氣就很自然的消了,考試失利時,想起某條風景線,會發奮的學習,朋友過生日時…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但這些風景線在我眼中,卻是最美的。

可她在我眼中,更是最美的,因為如果沒有她,我是不可能有那些經歷的。

所以她,就是我人生最美的一道風景線,我不想管以後會如何,但是現在,她卻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那道風景線。

寫景間接抒情的作文 篇六

我愛那街頭的小景。

如同搖曳在風中的雛菊般,不張揚,不虛華。兀自的盛開,散發着淡淡的花香,不驚豔,卻在人的心中留下淡淡的印記,像一團暖暖的、絨絨的陽光。

曾經,很喜歡悠閒漫步於午後温暖柔和的陽光之下,一副耳機,帶着一份閒適的心情,隨時出發。沒有旅行人鼓鼓的行囊,只是簡單到虛無的“行裝”,然後輕鬆上路,一路尋覓……

踏過驕陽炙烤過的柏油馬路,踏過日日經佛洗禮的麻石路,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羣,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看過的景,如過往煙雲,愈行愈遠。然而,唯有它們,留在我心中,不曾遠去。

在古色古香的麗江。那一日,在古城,竟碰着綿綿細雨,從天空飄灑下來,輕輕的、淡淡的。同街上行人,躲進旁邊的店鋪。站在屋檐下,街道籠罩在一片煙雨中,石橋旁是青翠欲滴的垂柳輕輕的飄搖着,與古樸的石橋在雨中相依。橋下的水在靜靜的淌着,輕若霧氣的雨在水中打着旋兒,然後,不見。一石橋、一翠柳、一細雨,竟讓我看的晃了神,不知怎的,腦海中浮現出韓愈的“絕勝煙柳滿皇都”。這難得的江南景緻,竟在這裏,重新映入我的眼中。漸漸的,雨停了。青石板路上的人多了起來,我踏上了旅程,心中卻是久久的回味。

有些景卻帶給人淡淡的感懷,讓人思考着人生。

記得,在某個午後,天氣一如往日的晴好。散步在街道,思緒隨着風一起在天地間遊走。不經意的回頭一瞥,卻是温暖至極的一副景象。普通的民房前,老人坐在房門口抽着煙,打着盹。旁邊的小收音機嘶嘶的放着不知名的電台,老人隨着樂聲輕輕的搖動着躺椅,發出吱呀呀的聲音,想必是半夢半醒之際吧。躺椅邊一隻花貓在洗臉,眼睛也微微眯起,安逸的很。沒有夏威夷的海灘與陽光,沒有巴赫與肖邦的`名曲,只是一個普通還稍顯破敗的小屋前,一個有些老舊的收音機,但此刻的老人想必是很享受與愜意的吧。在這充斥着物慾的年代,見到這般景象,亦是有着淡淡感懷的。不知道,在年老後的自己,是否也能有相同的心境:能安逸、平靜的接受着自己的人生,不徐不慢,從容應對。

一路走,一路看,你可以用着一個看客的心境,看着這些景,然後不做停留的繼續行走,卻是一路淡淡回味,悠長又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