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文精彩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2.56W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文精彩多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作文 篇一

人因夢想而勇敢,我們因夢想而成長。在如今夢想又被提及,並且成為一個很真實的話題,是_的號召,將我們原本談論的話題一下拉到現實,並且鼓勵我們前進。而觀看《百年潮?中國夢》也使我對“中國夢”的理解更為深刻。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鮮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反映了近現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願,進一步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路徑,指明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堅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注入了新的內涵,對於團結全國各族人民有着深遠的意義。

偉大的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來生生不息。從伏羲明道到精衞填海,從女媧補天到大禹治水;從始皇統一到漢唐盛世,從富庶大宋到繁華明代;勤勞的華夏子孫向世界展現中國智慧,中國精神。我們擁有着物華天寶的“天朝上國”,讓世人欽慕、萬國敬仰。但只沉迷當下不進取,不奮鬥,狂妄自大便會喪失所擁有的一切,歷史給了我們多麼現實的教訓,我們也不能再渾渾噩噩的去面世,只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才會有發展,才會有進步,所以當時中國共產黨發現了存在的問題,領導我們發現問題,運用正確的思想結合中國的實際,真正解決當時的疾苦,從而解放了新中國,解救了困境中的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歲月長河將我們從剛剛的興起帶到現在的強大,所以面對的問題也從一開始的簡單到現在的複雜化,所以中國夢的提出也正好符合當下的要求。

中國夢是要讓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復興路,世紀滄桑強國夢。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對美好夢想沒有堅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樣沒有前途。只有自強不息堅定夢想的奮鬥才會有當今強大的中國。總書記説過“讓每個人人生出彩之夢,是每個人和祖國一起成長的夢。”年輕人的未來決定國家的未來,年輕人的“中國夢”匯成整個國家的“中國夢”。所以我們更應該堅定夢想,自強不息的去奮鬥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國夢。

夢想是太陽,不像一個世紀那樣遙遠,甚至也不像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經從地平線上蹦出,萬道朝霞正照耀在我們的眼前,激勵我們勇往直前。

悦享好書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 篇二

什麼是小康社會?一開始我也不知道,但後來聽外公講起他小時候的事,我就懂了。

外公説,他小時候日子過得很辛苦。家裏兄弟姐妹多,能吃的東西只有粗糧和鹹菜,饅頭、米飯都很少,根本不夠吃,餓得實在堅持不住的時候,就去啃樹皮,甚至還有些孩子被餓死。我聽後非常震驚,無法想象被餓死是多麼痛苦,因為現在的我豐衣足食,想吃什麼媽媽都會給我做,家裏還有零食、水果和各式各樣的小點心。

外公又接着説,他小時候不僅吃不飽,還要幫助家裏幹農活,放羊、放牛、割草、餵豬、做飯,很少有時間去玩,偶爾玩一會,也是跟小朋友在田裏捉蟈蟈。相比現在的我,不需要幹活,家裏還有電腦、電視和數不清的玩具,週末還可以去找朋友打籃球。

外公的這些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特別想知道曾經的中國是什麼樣?

外公告訴我,以前的路都是泥巴路,稍微下點雨,路就會變得坑坑窪窪,沒辦法通行。現在的大街上,都是筆直的馬路,馬路上行駛着來來往往的車輛。新修的水泥路平坦又光滑,不光中心路是水泥路,各個小區、巷道也都是水泥路,道路兩旁還有路燈,每當夜色降臨,路燈就像星星點綴在天空。以前的房子都是茅草房,或者是泥巴做的土坯房,下雨天經常漏雨。現在這些房子早已不見蹤影,很多人家裏蓋起了別墅,住進了樓房,更不會出現漏雨的情況,小區裏還有很多景觀綠化非常漂亮。現在的房子越建越高,就像巨人挺立在我們面前。

外公還説,以前出門都是步行,或騎自行車,速度很慢。隨着社會的發展,慢慢有了電動車,有了汽車。出遠門從之前的綠皮火車發展到高鐵、飛機,大大節約了人們的出行時間,到哪裏都很方便。

我還了解到,以前和遠方的親戚聯繫,只能通過寫信的方式,一封信可能長達半個月才能收到。後來隨着改革開放,我們國家有了BB機、固定電話,再後來又有了手機。當時第一代的手機只能打電話,發展到現在,手機能跟親朋好友視頻通話,能網上購物,能支付,能辦公,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看到現在的社會,再想想外公小時候的生活,我明白了,小康社會就是幸福社會。我們中國人邁着踏實、堅定的步伐去奮鬥,去拼搏,所以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想要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作為新時代的國小生,更應該好好學習,講科學,樹理想,以滿腔熱血報效祖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作文 篇三

在四個全面戰略部署的引擎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驅動下,精準扶貧的車輪跋山涉水,深入基層,聯繫羣眾,開啟了十三五新一輪精準扶貧大計。美麗婁星更是走在了精準扶貧的前沿。4月12日,區委召開擴大會議,研究部署全區精準扶貧工作,研究下發《婁底市婁星區關於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解難惠民促發展統籌推進扶貧攻堅和羣眾工作的活動方案》,力求經過在全區開展百個單位駐村、千名幹部包户、萬名貧困户脱貧的百千萬活動來統籌推進扶貧攻堅和羣眾工作。扶貧是一項持久戰,更是一場攻堅戰。根據區委目標要求,要想在2016年實現婁星區12000多人脱離貧困,貧困羣眾必須在弱鳥先飛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勵下,開啟理解輸血、艱難換血、自我造血的奮鬥歷程,經過授人以漁的智慧、技術、信心,真正讓困難羣眾脱離貧困,掌握生存技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輸血先輸智。扶貧好比看醫生,對症下藥必須精準到位。

一是提升教育水平,從智慧的源頭上擺脱貧困。教育是強國之本,更是拜託貧困的根本,針對貧困地區,要完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結構體系,針對貧困羣眾,要結好教育幫扶對子,有的放矢。

二是開闊羣眾視野,培育致富意識,構建致富思維,增強支付本領,構建可持續內在動力。三是進駐專業團隊,精準識別貧困羣眾、仔細研判貧困原因、正確選擇扶貧項目,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區環境資源特徵的特色產業。換血當換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仔細分析,精準規劃,在全區貧困地區實現三個覆蓋:一是產業項目覆蓋貧困地區,抓住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契機,將綠色、環保、生態新興產業想貧困地區傾斜,將產業鏈鏈接到貧困羣眾家庭,解決貧困羣眾無處可去、無處可發揮的問題,以興新產業的新技能帶動貧困羣眾技術提升和創新;二是公路基礎設施覆蓋全村,要想富,先修路,僅有發動羣眾籌資籌勞,共同把自家門口的道路硬化中單擔當起來,才能為當地的發展、當地人的發展掃除外部障礙;三是技能培訓全覆蓋,統籌農村資源,以黨建為龍頭,發揮黨員的優勢,帶動當地技能培訓的發展,開展農業技能和非農技能培訓,解決農民不會幹的敢為和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難題,實現人人有一技之長,人人有用武之處。造血當從心。

心,最關鍵的就是信心。扶信心是扶貧的關鍵。僅有把貧困羣眾的信心扶起來了,才能讓大家看到未來的期望,才有足夠強大的內因驅動有力的外部行動。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只要有信心,鐵杵磨成針,唯有在心靈的源頭改變人的思想,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原先等、靠、要的被動思想,才能真正幫扶羣眾脱離貧困,逐步實現小康。婁星區作為扶貧攻堅的先驅,幹部羣眾必須上下團結,齊心協力,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創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確保如期啃下全區脱貧這塊硬骨頭,確保全區民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文 篇四

邱碩:小康路上的家鄉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我已經記不得第一次聽到小康社會的時間,但我知道我們離小康社會越來越近了。

小康社會在我看來是一個這樣的社會,人們不愁吃穿,物質生活豐富。在以前的舊社會,豐衣足食是窮苦人民夢想中最好的生活。從小就在電影裏看到,我國人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飽受日本侵略者、反動派的欺壓,過着吃不飽、穿不暖、無處安身的這種生活。是共產黨領導廣大窮苦人民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建立起新中國。從那時起,廣大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辛勤勞動,終於一步步地走上了豐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在父輩的那個年代,村子通往外界的路都是泥路,一旦下雨便是一片泥濘,行人走路都不方便,更別説將農產品銷售出去。為了我們村的經濟發展,國家又開始了一系列的建設:高速公路、自然景區、四季花海。這些舉措帶動了周邊經濟的迅猛發展,村裏的人們經濟收入翻了幾倍,小康之路是越走越順。曾經的泥濘小路,不見了,變成了寬闊的柏油馬路,星羅棋佈公路連通着每家每户。大夥依靠家鄉優勢建起了許多農產品大棚生產基地,有的村民還建起了農家樂,介紹與推銷了許多土特產,展現了家鄉的風土人情,不僅賺了許多的錢,也向外地的遊客打出了一份屬於我們家鄉的名片。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為了實現農村現代化,我們縣城在積極建設新農村,今年剛好是我們村裝修上房的第一年。曾經,走進社區,隨處可見的是破敗的房屋、臭味撲鼻的水溝、泥濘的小路。如今走進新社區,入目的是錯落有致的住宅,乾淨平坦的道路。集中居住為我們社區節約了近1000畝土地,社區合作社將把土地集約起來,用於投資藕蝦共作、稻蝦共養、中華白玉蝸牛等高效農業,進一步發展社區集體經濟,又向小康更進一步了。

正所謂要想富,先修路。我們社區在發展進步,我們的小縣城也沒有落下。2019年徐鹽高鐵正式通車,有了高鐵驅動,小城市也能融入大都市圈。曾經在上海、蘇州工作的表叔回家創業,由於小縣城和大都市“檔次”相差甚遠,和那邊的朋友交往漸疏。自從睢寧通了高鐵,他覺得睢寧和大都市“檔次”差不多了,沒有太多距離感。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小縣城的居民出行會更加便捷高效。

小康社會在我看來是一個這樣的社會,人民身體健康,醫療設施得到保障。曾經的中國人被稱作東亞病夫,但這種日子已一去不返。今年是很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最早在我國爆發,疫情給我們帶來一次特殊的考驗。有一羣人,他們衝在前方,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羣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鍾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鬥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後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説:”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説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起奮鬥!”

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正是有了各行各業中的無名英雄,我們的小康之路才走得越來越順。

小康社會在我看來是一個這樣的社會,人們精神飽滿,民族更有自信。真正當代意義上善治形態的小康社會,其中包藴的精神價值和文化意義不言而喻。“腹有詩書氣自華”,個人的修養是這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如此,它既有物阜民豐的一面,也有“文明以止”的一面。正像“學問變化氣質”,“文明以止”的一面往往更深刻、更鮮明地刻畫着小康社會的面貌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這個靈魂作為國之魂、民族魂,是崇高的靈魂,這形成了小康社會文化氣質的深沉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古聖先賢的思想,體現了仁人志士的夙願,體現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託着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是這樣的具有崇高特質的核心價值觀,引領、支撐和推進着小康社會建設不斷向前。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將學習作為一種責任、一種追求,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到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而不懈努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