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數學日記六年級(精選49篇)

欄目: 民情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49篇《數學日記六年級》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數學日記六年級》相關的範文

數學日記六年級(精選49篇)

篇一:六年級數學日記

老師常説: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此時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我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此時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就是九分鐘?。這樣想着,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着眉頭説:“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就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覆覆地想了幾遍,此時覺得就應沒問題後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誇我就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説道:“數學就來自於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穫,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就是無處不在啊!讓我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六年級數學日記(15篇)】

篇二:六年級數學日記

六年級數學日記

關於分數的學習(一)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有趣的二十四點(二)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 、-、×、÷”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後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

遊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麼這麼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説:“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説:“有什麼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贏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遊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遊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地瓜用處多(三)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着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 “現在是地瓜收穫的季節” ,然後她又自言自語地説:“今天地瓜又豐富了” ,我説: “收這麼多地瓜有什麼用?” ,媽媽説: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説: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問媽媽:“這麼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幹什麼呢?”奶奶説:“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鹹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鹹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鹹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説:“能做25次” 。 媽媽説:“平均每月吃2次鹹米 ,夠吃一年嗎?”我説:“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 ”媽媽説: “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我的數學小實驗(四)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 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篇三:六年級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應用(3)的自學

六(2)班 邱珍珍

之前,我們學習了百分數應用(1)和(2),現在老師並沒有教我們百分數應用(3),但我們自學了百分數應用(3),自學的成果在下面,或許沒有那麼完整。

翻了翻書,原來百分數應用(3)是講“已知兩個部分量的和及兩個部分量對應的粉絲,求標準量(單位“1”),求標準量的題目通常都會遇到我們的另一個老朋友“方程”,被我猜中了,這一課我們要用到解方程。在書本上的例題中我慢慢地自己推出瞭解決這一類型的列方程方法:1.A%x――B%x=兩個部分量的差;2.(A%――B%)x=兩個部分量的差。這樣講,或許有點不懂,再具體一點吧,x代表標準量;A%代表較大的部分量所佔的百分數;B%表示較小的部分量所佔的百分數。這樣講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嗎?不明白那就等我學習完後的數學日記吧,那一篇數學會比我這一篇更有完整力,請大家期待吧!

你在之前的數學中遇到的知識那時候就是“新朋友”,現在對於那些知識來説就是“老朋友”了,我們要温故“老朋友”,學習“新朋友”,這樣的數學學習才會有趣!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應用(1)(2)的總結

六(2)班? 邱珍珍

這個星期我們學了百分數應用(1)和(2),這兩個內容並不難學,因為五年級的時候已經為這些打下了基礎,所以這一個星期學得特別輕鬆……

百分數應用(1)主要就是學習“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這一類又有兩種類型的解決辦法:1.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單位“1”(例如書本上的第32頁第三題)2.知相差先求單位“1”,再用相差除以單位“1”(例如書本上的32頁第一題)。百分數應用(2)主要學習了以前學習的“已知單位‘1’求對應的數量”的題目,這一題目有兩種的解決方法:1.單位“1” ×(1±百分之幾)2.單位“1” ±單位“1” ×百分之幾。(例如書本上的34頁的例題,這一題用第一種就是先求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百分之幾;用第二種就是先求比原來每時多行駛了多少千米。)我們要注意在適當的題目中要用適當的方法,比如例題就是用第二種方法的計算量小一點,所以用第二種方法比較好;但用於自己的嗜好,想用那種都沒有問題,但要用比較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就相當於在生活中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困難。

百分數真得好有趣,我相信我們下個星期會繼續跟它玩耍,跟它一起學習;我也相信我們六年級過後,以後一定會再學到百分數;我也會相信我們在生活中百分數隨處可見。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的應用(2)

六(2)班 邱珍珍

上一次,我們闖過了“百分數的第一扇門”,這一次我們將繼續拜訪我們的朋友,再次敲開了“百分數的第二扇門”。

敲開,發現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列火車,原來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現在這列火車每時行駛了112千米,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百分之幾?這一道對於我們上次闖開第一扇門的同學很簡單,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們闖進了第一關,第二關還是那一位和藹和親的老師,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題:(日記大全 )有一列火車,原來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這列火車的速度比原來增加了40%。現在這列火車每時行駛多少千米?這一道題和我們上次遇到的題不一樣,我們慢慢去探索。我們知道了,這一道題與我們上個學期學的題非常像,所以我們探索起來非常簡單。也是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先求比原來每時多行駛了多少千米。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種是先求現在的速度是原來的百分之幾。80×?v1+40%?w=80×1.4=112千米。闖完了又一關,下一關寫着做這些題的方法:1.單位“1” ×?v1±百分之幾)2.單位“1” ±(單位“1” ×百分之幾)。第四關寫着求“已知單位‘1’求對應數量”的一般步驟:1.找單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減少量)3.算對應數量4.檢驗作答。

我們探索完了,我收穫很大,又進了一步“拜訪”了我們的朋友百分數。在數學的探索中,你會有很大的收穫,你也會有很多的快樂。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應用(1)的對比

六(2)班 邱珍珍

上一次,我們拜訪了老朋友“百分數”,這一次我們繼續探索着“老朋友”百分數。

上一次,我們只探索了百分應用(1)的“第一扇智慧門”,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單位“1”的應用;接着,我們去拜訪一下百分數的“第二扇智慧門”吧,你有勇氣去陪我去探索嗎?有的就來吧!

一進去,看到有一道題我們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陽光超市一種電磁爐的售價是320元,比原價便宜80元。電磁爐的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我們慢慢去探索吧,張老師告訴了我們:“這一道是百分數的應用裏的一種‘逆敍’,遇到這些題目,我們先要把重點句補充完整。”比如這一道題我們先在“比原價便宜80元”前面補上“售價20元”,這樣一來,我們就好去探索了。我們就可以先算出單位“1”,原價:320+80=400元,我們已知了相差(80)那我們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於了20%了,我們拿到了第二小扇門的鑰匙了,我們繼續開了第二小扇門,只看到有一個公式“知相差先求單位“1”,再相差除以單位“1”。我們探索了百分數的“第二扇智慧門”,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

第一種我們不知道相差,第二種我們知相差;第一種我們知單位“1”,第二種我們不知單位“1“。第一種我們做起來簡單一些,就之前求相差,再除以單位”1“就行了而第二種相當於第一種會難一點吧,但我們只要把句子補充完整,再求單位“1”,再用題目中的相差除以單位“1”就行了。

[NextPage]

今天,我們探索了百分數的“第二扇智慧門”,我們將會很快又會遇到另一扇“智慧門”的。

數學日記之百分數的應用(1)

六(2)班 邱珍珍

今天,我們又遇到了我們的“老朋友”百分數。我們先温習一下“老朋友”百分數吧,因為“温故而知新”嘛!以前我們主要學了兩種百分數的應用,第一種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解決辦法: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等於百分之幾;第二種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今天我們將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

我們和和藹可親的張老師慢慢地去探索裏面的奧祕,我們探索得沒什麼收穫,張老師看到我們,教了我們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張老師的老辦法“分析題目”,我們將分析題目了起來,例如書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後,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冰的體積比原來水的體積約增加了百分之幾?”我們按照張老師的辦法,把問題中的“冰的體積”和“原來水的體積”還有“百分之幾”用長方形框了起來,又在“比”和“約增加了”下面畫了三角形,又在“冰的體積”下寫上了50立方厘米,在題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寫了單位“1”。這樣,我們慢慢地去探索了,我們知道了求這道題的方法,求這道題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單位“1”。在這些基礎中,我們要注意要找準單位“1”,找準後,這道題你就正確了一半了!

“老朋友”百分數又回來了,我們將再次探索這一位“老朋友”。

篇四:六年級數學日記

六(2)班 邱珍珍

這個學期我們學了圓,圓是個很美的圖形。每個圖形都有着自己的周長和麪積,理所當然,圓也是有周長和麪積的,這節課我們去探索了圓的周長。

每個圖形的周長都是指圍成什麼圖形的曲線的長,又一個“理所當然”,圓的周長也是指圍成圓的曲線的長。每個圖形計算周長時都會有一個重點,比如:長方形最重要的是知道長和寬,正方形要知道邊長,三角形要知道底和寬……“理所當然”圓最重要的是二元素除了剛剛學的直徑還有這一節課剛加入的“新朋友”圓周率。那圓周率又是什麼呢?從書上中,我知道了: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就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時通常取3.14。雖然書上那麼説,但我還是實踐了一下。我用一張紙前了一個直徑8釐米的圓,下一步我用線繞圓一週,量了長度就是25釐米的周長,用25除以8,算了算真的等於3.13。我認為是巧合,再算了幾個不同的圓,才證明了這個書上的話。我在書上我又知道了,圓的周長=圓周率乘直徑。我在老師的話語中我又知道圓的另一個祕密:半徑擴大(縮小),直徑也擴大(縮小),周長也擴大(縮小)同樣的倍數。圓的周長真是有趣,我在知識與能力之中又發現了周長還可以乘另一個數,例如:一種壓路機的前輪直徑是1.5米,每分鐘轉8圈,壓路機每分鐘前進多少米?這個就是先算出1圈轉多少(也就是周長),再乘8圈。就是1.5乘3.14=4.71米,再用4.71乘8=37.68米。“理所當然”有乘就有除,在書上的28頁第6題就是一道典行的一道題。在計算圓的周長時也是有技巧的,我們記住3.14乘每一個數的答案,那我們做題時會很簡便。

數學有許許多多的“理所當然”,也有許許多多的祕密,只要我們用心探索我們就會發現數學中有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數學日記之美麗的軸對稱圖形

六(2)班? 邱珍珍

數學中有許許多多的知識,有關於數的知識,也有關於邏輯方面的方面的知識,更有的是圖形方面的知識……圖形的知識裏又有軸對稱圖形的知識;軸對稱圖形裏又有了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梯形和這個學期學的圓。

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正方形,因為它邊長相等,有了4條對稱軸,但為什麼是最美的呢?那是因為軸對稱圖形,將圖形對摺,正好完全重合,這就是數學中的美。排名第二的是長方形,因為它也是有着2條美麗的對稱軸,數學中的美就是這樣,那麼簡單樸實。

三角形和梯形之中最美的圖形是等邊三角形,它的三個角都是60°,這三個60°使它有了3條美麗的對稱抽,這3條對稱軸又使它變成了最美的圖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是姐妹也是兄弟,它們兩條腰都相等,這兩條腰變成了1條對稱軸。

本學期學的圓,它是最美的,它也是所有圖形裏最閃亮最美的一個,因為它的直徑有着無數條,就是這無數條使圓有了無數條對稱軸,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圓的對稱軸,這些無數條直徑是使圓變成美麗圖形的功勞之一!

數學中的美不需要改造也不需要加工,因為它們不需要那些華麗的外表,因為數學中的美只需要認真觀察,用眼睛去觀察那些美,這些美也只有最美的數學中才能觀察到。

篇五:六年級數學日記

六(2)班 邱珍珍

之前,我們探索了圓的周長,現在我們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圓有周長就“理所當然”會有面積。現在我們探索我們的圓的周長的“兄弟”圓的面積。

[NextPage]

之前,圓的周長是關於直徑的,那“兄弟”面積就是關於直徑的“老弟”半徑的了。我們看着書上的探究活動,我們拿出數學用具,裏面有兩個圓形,一個圓是把一個圓分成了12份,一個圓是把一個圓分成了24份。我把12份的剪了下來,按照書上,我們拼成了一個像平行四邊形的圖形,我很奇怪,繼續把24份的也拼成了像長方形的圖形,我慢慢的理解到了: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圓的半徑,它的底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而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周長的一半,它的寬相當於圓的半徑。從我的理解中,我推測出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π乘r的平方就是圓的面積了。在原來的基礎中,我舉一反三,列出了考試時考圓的面積的三種方式:1.已知半徑求面積,這一種是最簡單的,直接π乘r的平方就行了。2.已知直徑求面積,這一種先要求出半徑(直徑除以2=半徑),再用半徑的平方乘π就行了。3.已知周長就面積,這一道題就有點困難,但只要細心就能做好。先求直徑:周長除以π,再求半徑:直徑除以2,再π乘r的平方就行了。

數學我們要學會舉一反三,我們也要學會自己動手推出公式,這樣數學才會成為你的知心朋友。

數學日記之單元總結

六(2)班 邱珍珍

之前,我們探索了圓,現在我們要總結一下:我們探索了什麼。

我們剛開始接觸圓,發現着圖形好奇特,它是曲線圖形,又是有着無數條美麗的軸對稱的圖形,這些無數軸對稱使我們初步認識了圓:圓心用字母O表示,半徑和直徑分別用r和d表示,同一個圓裏,直徑是半徑的2倍長,直徑相等,半徑也相等。半徑有無數條,直徑也有無數條。老師又教給了我們畫圓的方法,我們現在主要掌握的是用圓規畫,剛開始用圓規不太熟練,但慢慢用跟圓規交了朋友,彼此也有了默契,畫得更熟練了,畫得圓也更美了。

圓的周長裏有一個“新朋友”,那就是圓周率,圓周率的意義是:圓的周長除以直徑的商是一個固定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時通常取3.14。做圓的周長的應用題時,有四種題型:1.已知圓的半徑,求圓的周長:先求直徑,(半徑乘2),再求圓的周長(C=πd);2.已知圓的直徑,求圓的周長:直接C=πd;3.已知圓的周長,求半徑:先求直徑(周長除以3.14,再直徑除以2就可以);4.已知圓的周長求直徑:直接用周長除以3.14就可以了。

圓的面積裏也是有着三種應用:1.已知圓的半徑,求圓的面積:直接用S=πr的平方(r乘r);2.已知圓的直徑,求圓的面積:S=π(2分之d)平方,意思是先求半徑再計算面積。3.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面積:先求直徑(直接用周長除以3.14就可以了。),再求半徑(直徑除以2),再計算面積。

數學真的好有趣,書本上有數學,而生活也有數學。

篇六:六年級數學日記

六年級數學日記(一)

今天陽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國小數學奧林匹克》忽然發現這樣一道題:比較1111/111,11111/1111兩個分數的大小。頓時,我來了興趣,拿起筆在演草紙上“刷刷”地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找到了一種解法。那就是把這兩個假分數化成帶分數,然後利用分數的規律,同分子 分數,分母越小,這個分數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解完之後,我高興極了,自誇道:“看來,什麼難題都難不倒我了。”正在織毛衣的媽媽聽了我的話,看了看題目,大聲笑道:“喲,我還以為有多難題來,不就是簡單的比較分數大小嗎?”聽了媽媽的話,我立刻生氣起來,説:“什麼呀 ,這題就是難。”説完我又諷刺起媽媽來:“你多高啊,就這題對你來説還不是小菜啊!”媽媽笑了:“好了,好了,不跟你鬧了,不過你要能用兩種方法解這題,那就算高水平了。”我聽了媽媽的話又看了看這道題,還不禁愣了一下“還有一種解法。”我驚訝地説道。“當然了”媽媽説道,“怎麼樣,不會做了吧,看來你還是低水平。”我扣了媽媽的話生氣極了,為了證明我是高水平的人我又做了起來。終於經過我的一番努力,第二種方法出來了,那就是用除法來比較它們之間的大小。你看,一個數如果小於另一個數,那麼這個數除以另一個數商一定是真分數,同理,一個數如果大於另一個數,那麼這個數除以另一個數,商一定大於1。利用這個規律,我用1111/111÷11111/1111,由於這些數太大,所以不能直接相乘,於是我又把這個除法算式改了一下,假設有8個1,讓你組成兩個數,兩個數乘積最大的是多少。不用説,一定是兩個最接近的,所以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六年級數學日記(二)

星期六,我跟媽媽到鄉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見農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個個地瓜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對着農民伯伯笑,媽媽告訴我: “現在是地瓜收穫的季節” ,然後她又自言自語地説:“今天地瓜又豐富了” ,我説: “收這麼多地瓜有什麼用?” ,媽媽説: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條……”

媽媽知道我學了百分數,就問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500×10%=50(千克)

我算完了,對媽媽説: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問媽媽:“這麼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幹什麼呢?”奶奶説:“我們平潭的特色小吃――鹹米時就少不了它,我們一家三口人吃一頓鹹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們10斤,可供我們做幾次鹹米?” 我算了算:

10÷0.4=25(次)

我對媽媽説:“能做25次” 。 媽媽説:“平均每月吃2次鹹米 ,夠吃一年嗎?”我説:“還吃不完呢,過年時還可以加餐一次。 ”媽媽説: “你還真能算,其實它還可以做成茹粉湯、茹粉條、茹粉結。”

第五篇:大樹有多高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歡歡,你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用一根跟它一樣高的竹竿,再量那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那麼長的竹竿?”“我……我……”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地上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裏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説:“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麼求?”“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出你的身高和你影子的比,再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就能算出這棵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説。

因為我平時喜歡製作小製作,所以身上總是帶着一卷皮尺。我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1.56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是0.52米,他們的比是:1.56:0.52=3: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1.1米,再算出高度:1.1×3=3.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着我,直豎大拇指。我樂呵呵地想:數學真有用!

六年級數學日記(三)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起玩了24點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 、-、×、÷”這幾種計算方法最後得數一定要得24,就行了。

遊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麼這麼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説:“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現在是1比1平了。”

揚文説:“有什麼的,我一定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贏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樣子,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遊戲我輸了,但是我覺得24點真有趣,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一定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遊戲中,一定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篇七:六年級數學日記

星期天,我和揚文一齊玩了24點遊戲。遊戲規則很簡單:每人分別抽四張牌,然後用“+、-、×、÷”這幾種計算方法最終得數必須要得24,就行了。

遊戲開始了,我們各抽了四張牌。唉!我的牌怎樣這麼糟呀!你看,四張都是A。這時,只聽揚文説:“我能夠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輪,我輸了。但我並沒有灰心喪氣,因為後面還有機會,我必須要把握機會,好好贏一把。我又抽了四張牌“6、5、8、3”。我激動得立刻脱口而出:“6-5=1,8×3=24,24÷1=24。此刻是1比1平了。”

揚文説:“有什麼的,我必須會在下一回合勝過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張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聽揚文大聲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贏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樣貌,無計可施。

雖然這次遊戲我輸了,可是我覺得24點真趣味,同時也感到數學真的很奇妙。我今後必須要努力學習數學,靈活運用“+、-、×、÷”的混合運算,在下一次的24點遊戲中,必須要用得得心應手,當個高手。

篇八:六年級數學日記

今日,數學課後,教師佈置我們預習除法估算。

預習是什麼呢教師為什麼叫我們預習呢我帶着驚奇的心境回到家。查資料,問爸媽。原先預習就是在學習新課之前,自我先把書上的資料看一遍,(如果有什麼不懂的,做上記號,等上課時,再認真聽。)這樣,就能對新知識有了初步認識。

我好奇地預習着除法估算。經過預習,我明白了估算538÷62時,能夠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麼,538÷62≈9。原先,預習能夠幫忙我掃除數學學習的障礙,我對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聽課時,我能很快地理解新知識。即使有疑問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

所以,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必須要養成預習的好習慣,因為成功的預習,能夠使聽課質量更高,學習的效率也跟着提高,所以,它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篇九:六年級數學日記

分數的學習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數學小實驗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 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篇十:六年級數學日記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 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在國小生活的六年裏,我學過許多科目,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自然、音樂……但我最喜歡的科目還是數學。

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的新數學老師——劉老師便帶領我們班以及二班一些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創辦了各班的數學小組。

經過老師的挑選,我們班的數學小組終於成立了。在組長陳俊峯的帶領下,我們班的裴祺、王思宇、張天成、諸正一、朱子棋、遲雪健、李夢雅和魏博維,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

從開始活動的第一週開始,所有組員便開始積極地參加了活動。每個星期都由一位組員出一份試題,並在週五把它發給每位組員,作為週末的作業。並在第二週,由出題的同學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週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循環,我們的數學小組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踏進中學的校門。由於,數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裏的尖子生,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們必須再多做一些數學題。在組長陳俊峯的帶領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學小組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從此以後的每一個週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後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這裏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所以,我們每次積極參加活動,認證完成每週的試卷。這樣,我們的數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這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個假期的數學作業都是把數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數學寒假B級作業。這套作業彙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

回到學校以後,我們便對數學寒假B級作業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果。

在國小的六年生活中,在數學小組的活動裏學會了許多知識,會做了許多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我的數學小組……

篇十一:數學日記 六年級

今年過年,我去了許多地方拜年,雖然辛苦,但還是有收穫的,共收到了6000元壓歲錢。雖然不多,但這正是鍛鍊我理財的好機會,利用《探索財富》上的知識和生活中的積累,來合理分配壓歲錢。

我和媽媽商量,如果我能合理安排壓歲錢,就給我額外的獎勵。聽小姨説,存餘額寶的利息比存銀行的利息還要多,於是我心動了,決定取5000元存進餘額寶。一萬元的收益是1.67元每天,那麼我存五千元每天的收益就基本保持在0.8元左右,一個月就有24元的收益!這麼算下來,每個月的零花錢就不用擔心啦!

剩下的錢麼,200元用於購買圖書和文具,300元用於購買日常用品,還剩500元。我去南京旅遊時,在南京博物院裏看見了許多精美的商品,心動不已,想也沒想便買了一大堆,結果居然花費了109元,可嚇了自己一大跳,看來我還真是個購物狂啊!火車上買盒飯花了45元,還剩346元。這346元該怎麼用呢?我苦思冥想,決定其中300元作平時的額外支出,46元暫時不動。

篇十二:數學日記 六年級

今年媽媽的生日正好是星期五,我要去上鋼琴課,都來不及和爸爸一塊幫媽媽過生日,真遺憾!媽媽説:“沒關係啊,明年媽媽的生日就是星期六了,到時你們再好好幫我過一個隆重的生日就好了。”

我覺得媽媽簡直太神了,明年的生日都知道是星期幾了,我想是不是媽媽在騙我呢?等我上完鋼琴課,在電腦上查2012年的1月7日是星期幾,結果跟媽媽説的一樣,真的是星期六呢!媽媽跟算命先生似的,這麼遠的時間都能算得出來,媽媽卻神祕地笑笑説:“其實很簡單的,如果我把這個祕密告訴你,你也會知道的。”

一路上,我太好奇了,不住地纏着媽媽告訴我這個算星期的祕密,可是媽媽卻賣起了關子,就是不肯講,唉,看來我只好請教爸爸了。回到家,爸爸聽了我的問題,説:“這有什麼難的,五分鐘之內,你就可以學會了。”

原來,一年有365天,如果是閏年的話,就是366天,一個星期有7天,365天就等於是52個星期加上一天,2011年的1月7日和2012年的1月7日正好是一年,也就是365天,那麼2012年的1月7日就是從2011年的1月7日這個星期五開始再過52個星期加上一天,星期五再往後一天就是星期六了。如果碰上閏年,那就要往後數二天了。

爸爸還告訴我,閏年是每隔四年出現一次的,一般情況下閏年的年份都能被4整除。這樣的話,2012年就是閏年了。

哈哈,原來這個祕密這麼簡單啊,看來數學可真是一個大寶藏,藏着好多好多神奇的祕密等着我們去發現呢。

篇十三:六年級數學日記

今天天氣格外晴朗,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動,因為我們一家人早已商量好今天要去柞水溶洞玩。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奔波,我們終於來到了柞水溶洞。這裏人山人海,媽媽忙着拍照,我和爸爸去看了看票價,隨後爸爸給我300元錢讓我去買票,我拿着錢連蹦帶跳地來到售票廳前排隊,邊排隊邊想:工作人員應該給我找多少元呢?不如讓我來算算吧,成人票每張82元,兒童票半價也就是41元,82×2+41=205元,我拿了300元,應該找300--205元,也就是説工作人員要給我找95元。買完票,我們就高高興興地上山了,上山的路真難走呀!可是“不過風雨怎能見彩虹”呢?我只好慢慢地爬山,進入溶洞,讓我大吃一驚,沒想到柞水竟有這麼美麗的景色――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鐘乳在燈光的照耀下五顏六色,漂亮極了。真是“此景只在洞中有,人間難得幾回尋!”我們在裏面玩了好幾個小時,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就這樣,我們踏上了回家之旅。

在火車上,溶洞的景象又一次次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因為今天玩得太久了,身體感到有點疲倦,想睡覺。爸爸似乎看出來了,説:“安康至柞水的路程為144千米,我們坐了2小時06分的火車,兒子,你幫我算算火車每小時行駛的速度是多少?聽完爸爸的話,我渾身來勁,速度×時間=路程,設速度為x千米/小時。2.1x等於144,x約等於70千米/小時。哈哈,我算出來了,火車的速度大約是70千米/小時,爸爸説,“你算得對”,爸爸又説:“如果有高鐵,我們去柞水大約只需要二三十分鐘”。期待着早點開通高鐵……

今天既去了溶洞玩,又複習了數學,真是一箭雙鵰呀!

篇十四:關於六年級數學日記

説起數學,大家可能會想起運算符號“+”“-”“×”“÷”這四個小精靈,還有“1、2、3、4、5、6……”這些小天使,還有複雜的數學題等等等等有很多,我在這裏就不必一一例舉了。我還想到了生活中的數學,我最關心的是水龍頭漏水的現象。

我記得那時家裏的水龍頭漏水,我用一個圓柱形的玻璃杯接住,大約一小時左右,玻璃杯被接滿了,玻璃杯的直徑是6釐米,高是11釐米,要想求出水的體積,要先求出玻璃杯的體積,應該先求出半徑,那麼就是6÷2=3(cm)求出半徑後就要開始算體積了,先寫出公式:V=2πr的平方×h,接着開始計算,2×3.14×3的平方×11等於3.14×198=621.72(立方厘米)=621.72(ml),如果中國按有13億人來算的話,621.72×1300000000=708236000000(ml)=708236000(L)708236000!多麼龐大的數字啊!一毫升等於一克,這樣就説明了如果中國每個人1小時浪費那麼一杯水就能浪費708236噸水!每個人每天3升水就夠喝,中國缺水地區總人口3.8億,所以708236×1000÷3÷380000000≈0.62(天),能讓缺水的國家喝上好幾天呢!所以我們一定要節約水資源,要合理運用。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只要我們認真發現就一定能找到!

篇十五:關於數學日記六年級

我是一個熱愛數學的女孩子,或許,你會問:“你一個女孩子怎麼會喜歡數學呢?”其實,真正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是因為我的不屈不撓,也有可能是因為我的勇於探求吧!

愛數學,從小就應該去培養,我小班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大疊大疊的加、減、乘、除的口算讓我做,起初我很討厭,因為,做口算是最枯燥乏味的一件事情。

但是,有一次我哥哥到我家之後,我的態度完全改變了,我哥哥向我挑戰:“我們來比口算,怎麼樣?”當時,我心裏很膽怯,我的膽怯似乎被哥哥看穿了,他説:“膽小鬼!”當時,我就很生氣!一時之下説:“比就比!怕你了?”

我們兩提起筆,只聽見一聲“開始!”,我們兩的筆就像小雞啄米,寫個不停!時間過的飛快,一聲“停止!”打斷了我和哥哥的思維,我看了哥哥的口算本,哇!我竟然比他做得多整整一條!等爺爺批出來,我比他多做對整整十題!當時,那高興勁就別提了!

從那以後,我就天天練口算,後來,媽媽訓練我口算能力的方法變了!她讓我面壁,然後她讀口算題目,我在最短的時間內説出答案,漸漸的,我的口算能力就這樣,一天一天提高了。

其實,對我在數學方面引想很大的,應該是國小裏的一件事情。

記得,我那年兩年級,因為,我紮實的口算功夫,所以很讓數學老師陸老師看好,第一節課,我只要發言他就叫我,而且,就在那節課上,我解了一道很難的數奧題,解出那道題,並得到老師肯定的時候,我身體裏每一個細胞都在舞動。

後來的幾年,陸老師就開始培訓我數奧,因為陸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所以那時數學尖子都在我們班,我也在一個很好的數學氛圍下,開始了我的學習生活。

如果,平時你看見有四五個女生男生湊在一起的話,那肯定是我們在討論關於數學的問題,我們“會為一個新策略而討論,會為一個新結論而爭執。”但是,當得出新方法的那刻,我們每個人都沸騰了!

也是因為陸老師,我在學數學的時候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教書的方法很特別,他會那你把每課重要的概念拿好一本專門的小本摘上去,我現在翻以前的書籍,還可以早到那本筆記本。

我要感歎的是,我很幸福,因為我碰到的都是些好的數學老師,他們上課生動活潑,課後耐心教同學不懂的題目。

篇十六:關於六年級數學日記

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數學考試,我們心裏非常緊張。

之前老師和我們説:“試卷會比較難,有不會的題目就空在那兒,等把簡單的題做完,再回過來看難題。”説完老師就走了,我們立刻準備。可是,我的心怦怦直跳,緊張得汗都出來了,頭就像爆炸了似的,深怕考試卷難,我慢慢走向教室,看到同學都在複習,我也趕忙複習。就在這時老師來了,他在黑板前站定冷冷地説:“只有一小時。”“啊……”同學一陣噓聲,都把書放回了書包,老師把試卷發下來,我看了看,頓時面色蒼白,好像一道題都不會做。沒有辦法,我只好拿起筆寫,答起題來。慢慢的,我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剛鬆了一口氣,寫到一半,又遇到了難題,我想來想去也不會,只想到老師説:“不會的空在那,把簡單的做完回頭再做難題。”我一共有10題不會的,沒有辦法,因為時間到了,我只好照大概寫了起來,考完試,我的心還是怦怦地跳着……,終於考過了!

我喜歡考試,雖然考試時我還是會很緊張,但能看出我們學習的效果。

篇十七:關於六年級數學日記

數學課充滿了樂趣和好玩,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單元老師要給同學們講“平行線和垂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老師先給我們講了平行線和垂線。平行線是: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也可以説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生活中有許多地方可以用到平行線,比如運動會上的100米跑道就是平行線,黑板左右、上下都是平行線,書的左右、上下也是平行線……

垂線是: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説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醫院裏的紅“十”字就是互相垂直的,門的一角也是垂直的等等。十分有趣吧!

接下來老師給我們講了主要內容部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平行四邊形是:兩個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上下樓梯的鐵欄杆是平行四邊形,有些瓦片也是這個圖形,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固,伸縮電動門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還有漁網……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梯形很穩定,不容易變形,一些橋的設計就是梯形的。一些樓房頂是梯形的,還有魚罐等等。

學了這些知識我還了解四邊形的一些關係式,如下圖:四邊形內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不規則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內又包括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學到了這些有趣好玩的新內容,我十分的高興,越來越喜歡數學了,以後一定發奮努力學習做國家的棟樑之才。

篇十八:關於六年級數學日記

冬天到了,今年的冬天特別冷。

媽媽帶我到商店買東西,我看見店裏有一批一次性的暖寶寶和一批電力暖寶寶。正好我覺得冷,就對媽媽説:“媽媽,這幾天天冷,我們買一些暖寶寶吧!”媽媽聽了笑笑説:“好呀!但你要算算哪個合算?”我想一個電力暖寶寶是30元,而一個一次性暖寶寶是6毛錢,一個電力暖寶寶一次充電要15分鐘,還需要3毛錢的電費,只能保温120分鐘,但一次性暖寶寶用了12個小時之後就不能再用了,就以一天12小時來計算的話,一次性暖寶寶只需一個就花6毛錢,電力暖寶寶就要花電費6x0.3=1.8毛錢,也就説明電力暖寶寶不加本錢光花電費還比一次性的貴。我就大聲對媽媽説:“媽媽,我算出來了,買一次性的實惠,電力暖寶寶非但價格貴,而且還有可能爆炸,即不方便也不環保。”媽媽贊同了我的説法,就買了一次性的暖寶寶。

原來生活中也有數學呀!所以我們學的知識是無處不在呢!

篇十九:數學日記六年級

課本67頁有一道課外實踐題,要求用24釐米長的鐵絲圍成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寫出周長和麪積,並比較出哪種圖形的面積最大。周長嘛,當然都是24釐米啦。面積就要一個個去算了。長方形面積:24÷2=12(釐米)。12釐米可以拆成1釐米和11釐米,2釐米和10釐米,3釐米和9釐米……就取5釐米和7釐米好啦。5×7=35(平方釐米)。正方形面積:只能用24÷4=6(釐米),6×6=36(平方釐米),就算出面積了。圓形面積:好麻煩,用3.14×(24÷3.14÷2)?≈45.86(平方釐米)。最後比較一下:35平方釐米<36平方釐米<45.86平方釐米。圓形的面積最大。

正因為用同樣的材料,圓形的面積最大,所以,圓形的東西被人們廣泛使用。

星期四時,我們考了一次試,我考的很不理想,大多數錯的是填空和求陰影部分的面積的題,聽到這樣的成績 ,我很傷心,特想哭.家長肯定批我,一想到這,鼻子又一酸.

回到家,我喃喃地説:“這次考試成績考的不好.”本來()還以為會挨批呢,沒想到媽媽卻鼓勵了我.聽到媽媽的鼓勵,我一定期會考試考個好成績!

媽媽期會考試中我一定加油!

篇二十:六年級數學日記

“吱呀”一聲,門被推開了,還不等看清裏面的景象,大片的灰塵撲面而來,我忍不住打了個噴嚏。

細小的灰塵顆粒在空中不規則的排列着,包圍着每一處空隙,覆蓋着人內心的良知,這裏被我遺忘了很久。

忍着逃跑的衝動,我踮着腳尖邁出第一步,“嘰嘰”一聲,一隻老鼠從腳下慌忙躥過,我一驚,迅速退出門外。這個院子真的被遺落了很久呢。

我皺着眉瞅了瞅門外泛黃的對聯,原本喜慶的大紅色已沒了蹤影,老式的木頭門框不知經歷了多少滄桑,那深深淺淺的溝壑好似一張猙獰的臉。望着這一切,心底的那一抹嫌棄升騰為一絲愧疚,無言的湧上心頭。我再次踏進院子,發覺光線有些暗,原來院中的.樹已變得粗壯無比,可以“一手遮天”了。許許多多的枝節蔓延出來,好似要堙沒這座院子,一枝樹杈懸在窗前,泛黃的玻璃更襯出樹的綠意,看來我遺忘這裏實在太久太久了。

我想我該進去吧,畢竟答應過要看她的。我徑直走進房內,熱騰騰的氣息將心頭的壓抑蒸發的無影無蹤。正在生火的奶奶緩緩地轉過身來,一怔。她眼底的驚訝讓我窘迫無比,恨不得找塊地兒藏起來。奶奶許是看出了我的尷尬,一臉歡喜地讓我坐下,便又去生火了。她一手託着腰,一手撿木柴,再費力塞進火爐裏。這一幕重重地撞擊着我的眼眶,一陣酸楚頓時湧上心頭,終於,一顆顆豆大的眼淚斷線了。

奶奶回頭望了望我,忽地手忙腳亂起來,帶着哭腔説:“孩子,怎麼哭了?奶奶對不起你,奶奶這兒不好,以後就別來了。”“不是的,不是的,”我慌忙擺手,垂下頭哽咽道:“我今晚想跟你一塊兒睡。”奶奶一愣,瞳孔睜得越來越大,然後,像小雞啄米似的使勁點頭,歡快地鋪起牀。

天漸漸地黑了,我和奶奶躺在牀上,心裏頭泛着蜜般的幸福。我時不時在奶奶耳畔低語,奶奶輕聲地笑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和諧。

入夜,星微點,爐火通亮。這個温暖寂靜的夜裏,我重拾遺忘的過去。

篇二十一:六年級數學日記

前幾天,我和媽媽去商店買東西。

剛進門,我們就看見9個大字:店內所有商品打8折。我不知道打8折是什麼意思,正納悶的時候,媽媽叫我了一聲,我跟着媽媽走進了商店。媽媽精心挑選了很多商品,叫我去結帳。可能是因為我想問題想得太入迷了吧,竟然沒聽到媽媽説話,媽媽又説了一遍,我才勉強答應了一聲:“馬上。”可心裏還想着那個問題。結帳時,我看到屏幕上顯示共計100.00元。啊!可真湊巧。媽媽走過來,看了一眼屏幕,抽出一張100元的鈔票小心翼翼地遞給了我,我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遞給了營業員阿姨。當我正準備走時,阿姨叫住了我:“小朋友,找你20元。”不是一共100元嗎?明明正好呀?怎麼還找錢呢?我腦子裏不停地冒出了一連串問題,但馬上又想到了門上的9個大字,我接過了錢,問阿姨:“打8折就是把100元變成80元嗎?”“可以這麼説吧,小朋友你真聰明。”阿姨笑着説。

回家後,我告訴媽媽:“媽媽,今天我學到了一個新知識。”“什麼知識呢?”媽媽好奇地問。“打8折就是把100元變成80元。”“哈哈哈,哈哈哈。”媽媽笑了,我也笑了。生活中的數學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

其實數學和我們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學數學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學習難道不是一種快樂嗎?

篇二十二:六年級數學日記

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事事也離不開數學,我從一上學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測量和計算,在姥爺的指導下,我不但學會了計算三角形和多變形的面積,還學會了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我想:規則物體的體積用數學公式計算並不難,如果是不規則物體,它的體積該怎樣計算呢?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姥爺,姥爺給我找了兩塊不規則的鵝卵石和一個臉盆,讓我自己想辦法用學到的知識計算出鵝卵石的'體積。我想來想去,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了水,對呀!用水測量,於是,我用臉盆接了半盆水,把鵝卵石放入水中,使鵝卵石被水淹沒,待水面平靜後,在水面處做上記號,拿出鵝卵石,稱出水盆(包括水)的重量是1520克,然後,再往臉盆裏加水,一直加到放鵝卵石時水面的記號處,再稱出臉盆(包括水 本文來自雨

今天早上,媽媽提出去紫荊山公園,我非常高興,一蹦三尺高,恨不得變成超人,拉着媽媽一起飛到紫荊山公園!

爸爸把我們送到紫荊山公園,但不肯讓我沒問你下車,爸爸又神祕兮兮地對我們説:“答對問題才能下車。”爸爸得意洋洋的對我們説:“假設從家到紫荊山公園有100公里,坐出租車6元起步價,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紅綠燈的時間最少5分鐘,一分鐘1。25元,問從家到這裏至少花多少錢?我眼珠一轉,靈機一動。用100-10=9090÷10=99乘5=45(元)45+6=51(元)1.25乘5約等於6.3(元)51+6.3=57.3(元),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訴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着似得,黯然神傷,只好無奈的讓我們下車。

剛一進門,就令我大吃一驚,很多人圍在一個地方,彷彿是在開會那樣,一個人大喊,免費答數學題贏大獎,從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聽是數學題,就喜出望外、興高采烈,媽媽一個一個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這答案決對有竅門,我又絞盡腦汁的想,終於克服了這道題。

(1+9999)乘4999+5000

=10000乘4999+5000

=49990000+5000

=49995000

我立刻説出答案和我的想法,他激動地説:“這位小朋友答對了!”大家又羨慕的眼光開着我,媽媽説:“真棒,楊勁鬆”。

生活處處有數學,只要你留心觀察就能發現!

篇二十三:六年級數學日記

我們班有一個胖小夥子,他可是咱們班的“數學天才”,不管都難的數學題都難不倒他這個“不倒翁”,他還是一個“笑樂佛”呢!他就是我的同學——林晟先。

我們班的語文老師説他是一個“橄欖球”,可真不賴。林晟先不高個子,圓滾滾的身材,肉乎乎的臉蛋,圓溜溜的肚皮。別看他雖然可以跟加菲貓比“美”,但是他的肚子裏也裝了不少油水,可他卻一點兒也不“傻”,鼻樑上還架着一副眼鏡,走起路來,抱着“西瓜肚”,像只可愛的小企鵝。

是個“笑樂佛”的他,永遠都是一張快樂的臉,笑起來時眼睛眯成一條線,簡直就是標準的“眯眯笑”,嘴巴“合不攏嘴”,人“前俯後仰”,手“捧腹大笑”,有時,不但他自己笑得“滿地打滾”,就連看他笑的人也會情不自禁的笑出聲來。

有一次,朱老師講評作業完後,林晟先不管他‘三七二十一’,一骨碌的衝上講台桌,朱老師見了,嚇了一大跳,手林晟先向殺豬似的,頓時把全班逗笑了,第二次林晟先奔上講台上去,把一道口算題給做錯了,原本是“3+5=8”,被林晟先寫成“3+5=4”,氣得朱老師把林晟先“趕“了下來,又都得大家鬨堂大笑。

篇二十四:數學日記六年級

分數的學習

上個星期,我們學習了分數。分數有分子、分母和分數線,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間一橫是分數線。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數,比如:一本書有三十頁,每一頁是一本書的1/30。分數還可以用來加減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於二分之二,也就是1。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一個餅把它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就是這個餅的1/2,再把這兩份拼起來,就是有2個1/2,剛好是一個餅。分數在加減時,如果分母都是一樣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樣,就是1了。

我還學會了比分數的大小,老師教了我們口訣: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數小,分母小的分數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小的分數小。

老師還提醒我們,寫分數時,一般先寫分數線,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

數學小實驗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並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後,將筷子插入量筒中,並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後,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後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 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麼自豪、多麼驕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麼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籲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乾淨、清新的空氣。

六年級的數學

在國小生活的六年裏,我學過許多科目,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自然、音樂……但我最喜歡的科目還是數學。

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的新數學老師——劉老師便帶領我們班以及二班一些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創辦了各班的數學小組。

經過老師的挑選,我們班的數學小組終於成立了。在組長陳俊峯的帶領下,我們班的裴祺、王思宇、張天成、諸正一、朱子棋、遲雪健、李夢雅和魏博維,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

從開始活動的第一週開始,所有組員便開始積極地參加了活動。每個星期都由一位組員出一份試題,並在週五把它發給每位組員,作為週末的作業。並在第二週,由出題的同學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週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循環,我們的數學小組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非常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踏進中學的校門。由於,數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裏的尖子生,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們必須再多做一些數學題。在組長陳俊峯的帶領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學小組在一起學習,在一起討論。從此以後的每一個週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後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這裏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所以,我們每次積極參加活動,認證完成每週的試卷。這樣,我們的數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這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個假期的數學作業都是把數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數學寒假B級作業。這套作業彙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

回到學校以後,我們便對數學寒假B級作業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果。

在國小的六年生活中,在數學小組的活動裏學會了許多知識,會做了許多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我的數學小組……

巧解幾何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後來,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篇二十五:六年級數學日記

今天,我在完成作業之後,在看書的時候,找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數學題集。在那本書裏我找到了一道很特別的題。

這道題是這樣的:甲、乙兩人各有一筆存款。現在甲、乙兩人各取出存款的20%,這時甲的剩餘存款比乙少400元,又知這時兩人存摺上的總錢數是14800元,原來甲乙兩人各有多少存款?(不考慮利息)。這道題難就難在只知道剩餘的錢的總數,還要求原來兩人分別有多少錢。

這道題可把我難倒了,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沒辦法,我只好去請教我媽媽。媽媽仔細地看了看題,想了會説:“這道題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來解,設甲的存款原來有X元,乙的存款原來有Y元。”便叫我自己去想怎麼列方程。我前思後想,終於列出了一個式子:

x(1—20%)+Y(1—20%)=14800。我實在想不出接下來該怎麼做了,於是我只好再求助於媽媽。媽媽對我説:“二元一次分程需要兩個方程才能把答案解答出來,你還需要再列一個方程,然後把兩個方程轉化為一個方程,就可以算出來了,你去試試吧。”我反覆讀題想出了第二個方程。x(1—20%)+400= Y(1—20%)。當我看到這個式子時,我恍然大我,明白了媽媽那句話的意思。我把第二個方程變為

x(1—20%)= Y(1—20%)— 400代入第一個方程,推算出第三個方程:Y(1—20%)— 400+Y(1—20%)=14800,即80% Y – 400+80% Y =14800,即可算出Y=9500(元),X=(9500×0.8—400)÷0。8=9000(元)。

我終於把它解出來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二元一次方程歸根結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篇二十六:六年級數學日記

今日中午,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這道題是這樣的':

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頭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僅有兩個面面積的積,要求體積還必須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我媽媽的一個同事來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他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後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頭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頭除以上一條外另一條

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終,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之後,我又用我本學期學過的知識:分解質因數驗算了這道題,結果一模一樣。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篇二十七:六年級數學日記

上一次,我們拜訪了老朋友“百分數”,這一次我們繼續探索着“老朋友”百分數。

上一次,我們只探索了百分應用(1)的“第一扇智慧門”,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單位“1”的應用;之後,我們去拜訪一下百分數的“第二扇智慧門”吧,你有勇氣去陪我去探索嗎有的就來吧!

一進去,看到有一道題我們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陽光超市一種電磁爐的售價是320元,比原價便宜80元。電磁爐的價格降低了百分之幾我們慢慢去探索吧,張教師告訴了我們:“這一道是百分數的應用裏的一種‘逆敍’,遇到這些題目,我們先要把重點句補充完整。”比如這一道題我們先在“比原價便宜80元”前面補上“售價20元”,這樣一來,我們就好去探索了。我們就能夠先算出單位“1”,原價:320+80=400元,我們已知了相差(80)那我們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於了20%了,我們拿到了第二小扇門的鑰匙了,我們繼續開了第二小扇門,只看到有一個公式“知相差先求單位“1”,再相差除以單位“1”。我們探索了百分數的“第二扇智慧門”,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此刻我們來比較一下。

第一種我們不明白相差,第二種我們知相差;第一種我們知單位“1”,第二種我們不知單位“1“。第一種我們做起來簡單一些,就之前求相差,再除以單位”1“就行了而第二種相當於第一種會難一點吧,但我們只要把句子補充完整,再求單位“1”,再用題目中的相差除以單位“1”就行了。

篇二十八:六年級數學日記

今日,我們又遇到了我們的“老朋友”百分數。我們先温習一下“老朋友”百分數吧,因為“温故而知新”嘛!以前我們主要學了兩種百分數的應用,第一種是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解決辦法: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等於百分之幾;第二種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分之幾今日我們將學習,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百分之幾

我們和和藹可親的張教師慢慢地去探索裏面的奧祕,我們探索得沒什麼收穫,張教師看到我們,教了我們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張教師的老辦法“分析題目”,我們將分析題目了起來,例如書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結成冰後,冰的體積約為50立方厘米。冰的體積比原先水的體積約增加了百分之幾”我們按照張教師的辦法,把問題中的“冰的體積”和“原先水的體積”還有“百分之幾”用長方形框了起來,又在“比”和“約增加了”下頭畫了三角形,又在“冰的體積”下寫上了50立方厘米,在題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寫了單位“1”。這樣,我們慢慢地去探索了,我們明白了求這道題的方法,求這道題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單位“1”。在這些基礎中,我們要注意要找準單位“1”,找準後,這道題你就正確了一半了!

“老朋友”百分數又回來了,我們將再次探索這一位“老朋友”。

篇二十九:六年級數學日記

4月1日 星期六 雨

老師常説: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生活中,許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夠變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數學題。咱們經常做的數學題目,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生活中的問題。這不,我又在吃漢堡時發現了一道搞笑的數學題:

3個人吃3個漢堡,用3分鐘吃完,9個人吃9個漢堡需要幾分鐘吃完?

平時,媽媽經常帶我和哥哥去吃漢堡,我只明白吃,從來沒有想到還能夠變成數學題來做,碰到這題覺得真搞笑。剛開始時,我想:3個人吃3個漢堡要3分鐘,那一個人吃一個漢堡不就是一分鐘,九個人吃九個漢堡當然是九分鐘?。這樣想着,我興奮極了,趕緊把答案告訴媽媽。可媽媽皺着眉頭説:“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咱們和哥哥三人吃漢堡的情形,多動動腦!”我聽了愣住了,剛才的得意勁一下子沒了,靜下心來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個人吃3個漢堡用了3分鐘,一個人吃一個漢堡其實也是用了3分鐘,那九個人吃九個漢堡也只要3分鐘。我沒有立刻把答案告訴媽媽,又反反覆覆地想了幾遍,覺得就應沒問題後才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點點頭笑了,誇我是愛動腦筋的孩子,她又説道:“數學就來自於生活,只要你細心觀察,就必須會有所收穫,就像吃漢堡一樣。”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變成一道搞笑的數學題,數學真是無處不在啊!讓咱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吧!

篇三十:六年級數學日記

關於六年級數學日記

有趣的數學題可以鍛鍊小朋友的大腦,數學網為大家提供了國小六年級數學日記,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後。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面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必須知道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麼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接着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面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面除以另外一條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篇三十一:六年級國小生數學日記

學校的數學題不難,題都會做,但是拿到滿分的時候卻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沒看清,就是忘寫單位名稱,要不然就是計算有誤,總是扣個一兩分。問問同學,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憐答卷時瀟瀟灑灑,髮捲後後悔不已。這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不認真!

計算和審題是個難啃的骨頭,為了它,老師可費盡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數題時為了讓我們找好單位1,老師絞盡腦汁想出個好方法:先判斷1是否已知或間接已知,如果已知則用乘法,未知則用除法或方程,並且要一字一句的審,標出易錯的地方。這方法實施了沒幾天,則在審題方面大有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由於這樣審題太麻煩,耽誤時間,沒幾天又開始犯老毛病,做題屢屢出錯,無論老師如何囑咐、三令五申,還是有不少同學栽跟頭。因為考試出錯畢竟是少數,大家老懷有僥倖心理,而且總想快點做完,不願意落在後面。慢工出細活,速度一快,錯誤也就接踵而來。

其實,考試時間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細些,就算是平時,成績不很重要,但最起碼也要做到認真,我們的老師做題時都圈圈點點,更何況我們呢?

老師經常説:認真可以彌補我們身上的許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許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認真而給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機會,少丟了許多分數,而我們這些自作聰明的小馬虎卻在做題時給自己判了死刑。

篇三十二:數學六年級日記350字

數學六年級日記350字

明天我和大姨一家打算去三水荷花世界遊玩。今天,我們必須決定是自己開車去還是跟旅遊團去,為了這件事,我和大姨一家展開了一場“脣槍舌戰”。

“開車去!”“跟團去!”“開車去!”“跟團去!”……這兩種回答不停的交織在我的.耳旁,我受不了了,大聲喊:“停!”頓時鴉雀無聲,“可以慢慢商量嘛,要有根據才行呀。”我慢慢吞吞地説。“好,我先説。”大姨説,“我贊成開車去,因為開車省錢。”“跟團不是更省錢嘛。”我説。“是嗎?”大姨疑惑不解。我一本正經地説:“你聽聽,跟團去每人59元,我們有4個人去,4個59就是236元;要是開車,門票每人要50元,首先要200元,再計油費,至少50元,四個人一輛車,那就200+50=250(元),兩個再比較起來,236< 250,那不就是跟團便宜嗎”“是哦,好吧,跟團就跟團!”大家都同意了。

下午,我們來到了旅行社裏報名,但願明天玩得開開心心的吧!

篇三十三: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你們知道有幾種方法可以畫圓嗎?第一,我們可以用量角器畫兩個半圓拼在一起。第二,可以用杯子下面的圓對準畫上。第三,可以用一根繩子綁成一根筆,把繩子拉直摁住,用帶筆的一頭來畫,這樣不僅畫的圓,還可以自己調整長度,就像圓規一樣。第四,可以先畫一個正方形,然後一點點修邊兒變為圓形……這些都是畫圓的方法。但是最簡單、最方便而且畫的最圓的還是圓規了,那麼問題來了,你們知道用圓規怎麼畫嗎?

首先,我們捏住圓規的手柄,然後分開的它兩個腳,把尖鋭的一頭固定在紙上不動,用帶鉛筆的一頭圍着它轉一圈就能畫出一種很圓的圓形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下面我們來學的是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定義。針尖所在的點叫做圓心。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並且,我們説兩個半徑相乘等於一個直徑,或一個半徑等於直徑除以二。同一個圓內,半徑和直徑有無數條。同時,它也是一個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無數條。在同一個圓內,所有的半徑和直徑都相等。

今天的課已經講完了,你們學會了嗎?相信聰明的你早已掌握的很熟練了吧?

篇三十四: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今日晚自習的時候,我做完教師佈置的作業。拿出一本課外書做起來,沒想到上頭的一道題卻難住了我。

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牧場長滿青草,每一天青草都均勻的生長,這片牧場可供八頭牛吃10天,可供6頭牛吃20天,可供多少頭牛吃5天?我左思右想,可是怎樣也想不出來。於是我就胡亂的翻弄着桌上的一本數學課外書,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這本書上居然有一道題和這道題類似,下頭還有關於這道題的解析。於是,我就對照着解析仔細思考起來。

原先這個問題叫:“牛頓問題”,這道題最初是牛頓提出來的,所以而得名。根據這道題的解析,我做出了那道題。下頭我在此講解一下:由於這片草地草的數量每一天都在變化,關鍵應找不變量——原有的草的數量,總的草量能夠分為兩部分:原有的草與新長得草,新長的草雖然在變,但由於是均勻生長,因兒這片草地每一天新長出的草的數量是不變的。假設一頭牛一天吃一份草,那麼8頭牛10天就吃8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和原先的草全吃光,6頭牛20天就吃120份草,此時新長的草與原先的草也全部吃光。而80份是原有的草的數量與10天新長的草的數量的總和,120份是原先的草的數量和6天新長的草的數量的總合,所以每一天新長的草的份數是:(120—80)÷(20—10)=4份,所以,原有的草的數量為80—4×10=40份,這片草地每一天新長草的4份相當於可安排4頭牛專吃新長的草。設可供X頭牛吃5天,於是能夠列式為:40÷(X-4)=5。解得X=12,當我寫完這道題的解法的時候,交給教師看了看,教師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日,我真很高興,雖然這道題不是自我做的,但我為自我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高興。

篇三十五: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今日,媽媽對我説:“正好我這兩天有空,咱們去北京轉轉吧。”於是我們就出發了。到了北京,到處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龍舞,慶祝奧運會。

有的人還在賣一些福娃小飾品。我們哪裏熱鬧就往哪鑽,卻把找旅館的事忘記了。轉眼間天就黑了,媽媽突然想起找旅館這件事。她對我説:“方正,你只顧着看熱鬧,還沒有找旅館住宿呢!”

我説:“哦,我也忘了,咱們快走吧!”可是我們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一個適宜的旅館。走過一家商店,我們湊過去問商店的服務員:“這附近有沒有人少的旅館呀”服務員説:“哦,你們要找旅館。沿着這條建設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平旅館,人挺少的',我剛從哪裏走過,可是,建設大街的旅館很多,你們可不要找錯了。”“那您明白那家旅館的門牌號碼嗎”

我着急地説。“我只明白和平旅館的門牌號是一個兩位數,兩個數字的和是6,這兩個數字的積是這兩個數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對阿姨説:“多謝!”就拉着媽媽去找和平旅館了。你明白我是怎樣算出來的嗎首先我是想,兩個數字的和是6的數字有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來看1和5,1×5=5,5÷1=5,所以這不貼合條件。然後再看2和4,2×4=8,4÷2=2,也不貼合條件。之後看3和3,3×3=9,3÷3=1,貼合條件。最終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貼合條件。答案僅有3和3。門牌號碼當然就是33了。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和平旅館,在那裏度過了一個甜蜜的夜晚。

篇三十六:六年級上冊數學日記

上一次,我們闖過了“百分數的第一扇門”,這一次我們將繼續拜訪我們的朋友,再次敲開了“百分數的第二扇門”。

敲開,發現有一位和藹可親的教師出了這樣一道題:有一列火車,原先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此刻這列火車每時行駛了112千米,此刻的速度是原先的百分之幾這一道對於我們上次闖開第一扇門的同學很簡單,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們闖進了第一關,第二關還是那一位和藹和親的教師,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題:有一列火車,原先每時行駛80千米,提速後,這列火車的速度比原先增加了40%。此刻這列火車每時行駛多少千米這一道題和我們上次遇到的題不一樣,我們慢慢去探索。我們明白了,這一道題與我們上個學期學的題十分像,所以我們探索起來十分簡單。也是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先求比原先每時多行駛了多少千米。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種是先求此刻的速度是原先的百分之幾。80×﹙1+40%﹚=80×1.4=112千米。闖完了又一關,下一關寫着做這些題的方法:1.單位“1”×﹙1±百分之幾)2.單位“1”±(單位“1”×百分之幾)。第四關寫着求“已知單位‘1’求對應數量”的一般步驟:1.找單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減少量)3.算對應數量4.檢驗作答。

我們探索完了,我收穫很大,又進了一步“拜訪”了我們的朋友百分數。在數學的探索中,你會有很大的收穫,你也會有很多的歡樂。

篇三十七:六年級數學日記要求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學寒假作業。寫着寫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後。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釐米,並且長、寬、高都是質數。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啊!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媽媽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於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之後我們開始排除,然後我們發現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稜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稜長(且長度都為質數)之和。於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各是哪個數。

最後我得到了結果,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後,我心裏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充滿了奧祕,等待着我們去探求。

篇三十八:六年級數學日記要求

在國小生活的六年裏,我學過許多科目,諸如:語文、數學、英語、自然、音樂……但我最喜歡的科目還是數學。

從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們班的新數學老師——劉老師便帶領我們班以及二班一些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創辦了各班的.數學小組。

經過老師的挑選,我們班的數學小組最後成立了。在組長陳俊峯的帶領下,我們班的裴祺、王思宇、張天成、諸正一、朱子棋、遲雪健、李夢雅和魏博維,在一齊學習,在一齊討論。

從開始活動的第一週開始,所有組員便開始用心地參加了活動。每個星期都由一位組員出一份試題,並在週五把它發給每位組員,作為週末的作業。並在第二週,由出題的同學把所有同學做的試卷收上來進行批改。同時在週五的中午,由他對試卷進行講評。如此循環,我們的數學小組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一個暑假,我們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當中。這個學期,我們的學習任務十分重,因為,我們即將畢業,踏進中學的校門。由於,數學小組的組員都是班裏的尖子生,每位組員都想考上一個重點中學。然而,在大部分重點中學考試時,總是以數學為主,所以,我們務必再多做一些數學題。在組長陳俊峯的帶領下,我們還與二班的數學小組在一齊學習,在一齊討論。從此以後的每一個週末,我們班和二班便開始輪流出題。以後的每一張試卷,都有相當大的難度,如果不去認真思考、試驗是很難做出來的。所有組員們對數學小組都有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在那裏我們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做很多的練習題,提高自我的數學水平。所以,我們每次用心參加活動,認證完成每週的試卷。這樣,我們的數學小組又活動了半年。

度過了這個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個月的假期。以往的每個假期的數學作業都是把數學書上的題再做一遍,然而這個假期,數學劉老師認為我們數學小組的同學做書上的題太簡單了,便給我數學小組的同學出了一份特殊的作業——數學寒假B級作業。這套作業彙集了清華同方杯的考題、首都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考試樣題……所有組員都在寒假中認真地完成了這項作業。

回到學校以後,我們便對數學寒假B級作業進行討論。如果有的題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們一代而過;如果有的題的答案有爭議,我們便開始了激烈的討論,直到得出一個正確結果。

在國小的六年生活中,在數學小組的活動裏學會了許多知識,會做了許多題,為未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我以後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取在數學比賽中拿到名次,回報給我的老師,我的父母,我的數學小組……

篇三十九:六年級數學日記:抽獎

六年級數學日記:抽獎

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閒逛,突然看到不遠處有很多人圍在一起。我跑過去一年,原來是抓獎遊戲。哼,抓獎有什麼好玩的。我厭煩地説旁邊的.人一聽,連忙説:抓獎雖不好玩,但有重獎,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問:是什麼呀!50元錢。那人噔大眼睛説。一聽這話,我可來勁了,這麼誘人的的獎品,説什麼,我也得試試。説完,我便問店主怎麼抓法。店主説:這是24個麻將,麻將下寫着12個5,12個10,每次只可抓12個麻將,如果12個麻將標的數總和為60,那麼你便可得50元大獎。我聽了也沒多捲起了袖子,從兜裏掏出5元錢給了店主。

儘管,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獎我還是沒有拿到。

抽獎:回到家之後,我想了想,感覺有點不對勁。我想,抓60分,那必須抓得那12個麻將必須都標5,最好的情況就是第1次抓到1個5,第2次抓2個5,第3次抓3個5第12次抓12個5至少得花去6元錢。但萬一抓得那些麻將標的數是10或有的總和是相同的,那麼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錢。

最後經過一番考慮,終於把問題弄清了,我抓緊到街上找那算帳,可已經跑得無影無蹤。

篇四十:國小六年級數學日記節選

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去上海的金茂大廈玩。到了金茂大廈門口,我抬頭一望,金茂大廈真高呀!爸爸告訴我它有88層,每層高4米,我算了算:88×4=352(米)。我推開門,跑進大廈的一樓大廳,哇!人真多呀!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那些人都在排隊買票。爸爸也去買票了,票買回來後,我看了看,成人票每張50元,兒童票每張25元,媽媽説:“猜猜看,我們家一共花了多少元?”我馬上説出了算式:50×2=100(元)100+25=125(元)。“爸爸,一共用了125元。”媽媽説:“你真棒!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到了坐電梯的地方,還是很多人,我估記了一下大約有200人在等電梯,我們大約等了10分鐘才坐上電梯。哇噻!這個電梯可以坐下50人。開始廣播了,裏面説:“這座電梯是亞洲速度最快的電梯,是一架時光穿梭機,以每秒9米的速度往上。”過了40秒,就到了88層,我連忙跑到窗旁看風景,咦!怎麼外面的建築物都變成小矮人了呢?

篇四十一:國小六年級數學日記節選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數學難題,費了好大的勁才解出來。題目是:兩棵樹上共有30只小鳥,乙樹上先飛走4只,這時甲樹飛向乙樹3只,兩棵樹上的小鳥剛好相等。兩棵樹上原來各有幾隻小鳥?

我一看完題目,就知道這是還原問題,於是用還原問題的方法解。可驗算時卻發現錯了。我便更加認真地重新做起來。我想,少了4只後一樣多,那一半是13只,還原乙樹是14只;甲樹就是16只。算式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為:甲樹16只,乙樹14只。

通過解這道題,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題,都要細心,否則,即使掌握瞭解題方法,結果還會出錯。數學日記3

幾天前的數學課,邵老師帶我們去體驗一千米有多長。

老師告訴我們操場的一週是200米,要走幾圈是一千米呢?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説:“5圈”老師有點擔心又有點神祕地説:“你們走得下來嗎?”我們自以為是的説:“能”。

開始了,我才走了2圈就筋疲力盡了,但是我還是艱難地走完了5圈,別人也都像我一樣。有同學還記錄了我們走得時間,我們走完一千米用了15分鐘。老師問我們:“感受如何呀?”一位同學説:“累、苦、腰痠背痛、全身乏力”老師笑着説:“還自以為是嗎?”我們有氣無力地回答:“不了。”

這就是邵老師帶着我們到操場體驗一千米的故事。

篇四十二:國小六年級數學日記節選

中午爸爸下班回來,哼着小調,興高采烈地跨進家門我迎上去問道:“爸爸,今天有什麼事這麼高興?”爸爸説:“這個月我漲工資了。”我問道:“那你現在一個月拿多少工資?”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説:“我比你的媽媽的工資高,我倆的月工資加起來是2800元,月工資差是100元,你説我一個月拿多少工資?”

聽了爸爸的話,我動手在紙上畫出了線段圖幫助我理解:

通過觀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並且告訴爸爸。首先把媽媽的工資看作和爸爸同樣多,那麼爸爸、媽媽的月工資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聽了,滿意地直點頭。這時,正在做飯的媽媽對我説:“你還有其它方法嗎?”“還有其它方法?”我驚奇地説。我報着好奇的心情靜下心來再次觀察、思考,我發現此題關鍵是找出以誰作標準的問題,標準不同,方法也就不同。於是,我有了第二種方法:就是以媽媽的工資作標準,假設爸爸和媽媽的工資同樣多,那麼倆人的月工資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資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媽媽的月工資最後加上爸爸比媽媽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資。列式為(2800-100)÷2+100=1450元。

篇四十三:國小六年級數學日記節選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了超市。咱們先去買麪包,牛角包5元,肉鬆包7元,香腸包9元,咱們買了兩個牛角包,一個肉鬆包和一個香腸包。媽媽問了問我:“這些加起來一共是多少元呀?”我想了想:2x5+7+9=26元,便回答媽媽:“一共是26元。”

接着,咱們去買飲料,咱們買了四瓶冰紅茶和一瓶可樂,一瓶冰紅茶是4.5元,一瓶可樂是2元,那麼就是:4.5x4+2=20元,咱們還買了一些零食,咱們買了兩包薯片,三包餅乾,兩桶口香糖,薯片7元一包,餅乾14元一包,口香糖3元一桶,那咱們一共要給:2x7+3x14+2x3=62元。

咱們又來到了被子區,準備買一個牀具四件套,咱們看了一下,枕頭套兩個是24元,被子套是45元,牀套是43元,而四件套的.售價是:105元,媽媽跟我説:“你算一算,單件買和四件套哪個便宜?便宜多少?”我想了一想:24+45+43=112元,而四件套是105元,112-105=7元。我回答媽媽:“四件套便宜,便宜7元。”媽媽説:“沒錯,讓咱們買四件套吧。

到櫃枱付錢的時候,媽媽問我:“你還記得今天買的東西一共多少元嗎?”我想了一想:咱們買了兩個牛角包、一個肉鬆包、一個香腸包、四瓶冰紅茶、一瓶可樂和一個牀具四件套,一共是:26+20+62+105=213元。我回答媽媽:“一共是213元。”付完錢後,咱們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篇四十四:國小六年級數學日記節選

前兩天,上高中的哥哥來我家做客,媽媽總誇他的數學好,讓他教我數學。哥哥教我的知識可奇怪了,他不是讓我乖乖地坐坐在椅子上學,而是帶我出去邊玩邊學。

當我們走出家門時,哥哥指着大門説:“這是什麼形?”我笑着説:“這不是長方形嗎?有什麼難的。”“你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怎麼算嗎?”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長方形的周長是(長+寬)*2,面積是長*寬。”哥哥點點頭説:“回答的真好。“我們走下樓梯,哥哥又説:“你數一數,這樓梯有幾級?”我心想:哥哥肯定又要給我出題目了,於是我低下頭數了一下共12級。“那我們從一樓到七樓一共有幾級?”哥哥笑着説。我撓了撓頭説:“7-1=6,每一層有12級,那不是72級嗎?”哥哥誇我説:“真聰明”,我紅了紅臉説:“這有什麼難的。”接着又問:“你一天要走幾級嗎?這可難倒我了,我又不知道一天要走幾次?”那你好好想想上下樓一共有幾次,這不就算出來了嗎?”“哦”我恍然大悟。哥哥對我説:“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你看街道上有幾棵樹,每兩棵樹之間有多長,你就可以知道這條街道有多長,你再看看菜市場裏那可是數學練習冊啊!

原來我們只要多觀察,就能發現生活上有很多數學。

篇四十五:六年級數學日記350字

六年級數學日記350字

六年級數學日記150字:數學伴我成長

在現代社會的學習中,創建了許許多多的科目,如信息技術、美術、體育等。這些科目都非常有趣。但是,我仍對數學情有獨鍾。

數學是由一些有趣的運算與奇妙的公式組成。我自從開始學習數學,便酷愛這奇妙的科目。它的魅力與學習它而得到的成就使我產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記得國小一年級,我開始接受教育。最初,我只學習語文與數學。當初的語文雖然簡單至極,單以我當初的知識,也不能得到滿分。而數學,我大多數測驗都能的滿分。因此,我的老師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同學們都向我發出羨慕的讚歎。這使我更加努力學習數學。

升上二年級,我的老師開始教授我奧林匹克數學的知識,我當初認為數學只不過是一些簡單的計算。然而它的難度,它的奧妙,使我更想去攻破它。我經過學習,終於解出了一道又一道難題,使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到了三年級,我對數學的喜愛與我努力學習,使我的數學已超出三年級的水平。這時,我的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市級比賽,我也不負所望取得了一等獎。這是我第一次在數學中取得獎項。為此,我十分高興,我感受到數學給我帶來的榮譽。

到了四年級,我仍參加比賽,我從沒在數學中遇到搓折。但是這一次,我尤如被利劍插傷我竟然沒有取得名次。經歷這次失敗,我並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努力學習。終於在五年級與六年級的競賽中再次登上領獎台。

眨眼就到了七年級,我到了優秀的.學校讀書。在這,我又遇到了挫折——我沒被選上去參加“希望杯”數學競賽。但我並沒有放棄,我主動去爭取,我的行動終於感動了我的老師。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並在這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數學已伴隨我七年的學習生活,它使我變的堅強,變的成熟。時間在流逝,我對數學的心永遠不變,我將來定要登上數學界的高峯,成為數學界的頂尖人物。

這就是我們為大家提供的六年級數學日記150字,希望同學們都能過一個快樂而又充實的寒假!

篇四十六:數學日記六年級200字

今天,我在寫數學卷的時候看見了這樣的一個數學問題。

小明帶了100元去買衣服,他買了9件這樣的衣服每件9點5元,他還剩下多少元?我想到了一種做法,把9點5元想成9元5角,先用9元乘9件衣服在加上5角乘9件衣服這不就是我們四年級學的乘法分配律嗎?9元乘9件衣服就等於81元,9件衣服乘5就等於45元和角的進率是10,所以45是4元5角然後81元再加上4元5角就等於85元5角,然後再用100元減去85元5角後來就剩下14元5角。

這樣一個沒有交過的題目就做好了!

篇四十七:數學日記六年級200字

今天晚上,我和爺爺奶奶媽媽吃水餃。媽媽吃了15個,奶奶吃了16個,爺爺吃了20個,我吃了8個。其中爺爺吃得最多,我吃的最少。吃完後,我算了算,我們一共吃了59個水餃。

小朋友們,你能根據我寫的日誌算一算,是不是59個呢?嘿嘿,你們一定沒問題吧!

我想:高老師看了一定會高興的。

我掙了幾塊錢

星期三晚上吃完飯,我刷碗,以前爸爸給我定的價錢太少了,家裏的碗又少,所以我就提高了價錢,大碗洗一個1塊錢,一共洗了一個,筷子一雙5毛錢,洗了3雙,小碗一個5毛,一共洗了3個,勺子一把5毛,洗了3個,同學們,我一共掙了幾塊錢?

篇四十八:數學日記六年級200字

我的牙又要掉了。

今天下午媽媽去開會,我自己在媽媽辦公室呆者,我在電腦上畫了畫,又去沙發上躺了一會兒,我覺得很舒服,好長時間媽媽才回來,吃飯的時候,我的牙很不舒服,我用手摸了摸,後邊的大牙有點動了,我以前掉了八顆牙了,加上這一顆就是九顆了,我就問媽媽還沒掉完嗎?媽媽説,前面掉完了,輪到後面掉了,這幾天吃飯真不舒服,就像以前掉牙一樣,媽媽説,掉牙是因為我一天天長大了,才會掉牙。是啊,我長大了,我都七歲了。

篇四十九:數學日記六年級200字

今天,我不小心跌進了數學時光隧道,來到了大草原,遇見了一個奇怪的人。

“你在這背公式嗎?星期天,應該出去玩的呀!”

“我在上課時生病去醫院了,所以趁星期天來背公式。”

“哦,那我來幫你吧,我抽你背。”

“好呀!”

“那開始吧!被除數等於?”

“除數乘商加餘數。”

“什麼叫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

“什麼叫解方程?”

“去方程中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叫解方程。”

“積等於?”

“乘數乘乘數。”

時間不早了,我也回家了,那裏又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