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多篇2020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83K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多篇2020為本站會員“_依念_”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多篇2020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我認識到民法典適應國家治理需要,於民事主體部分,在自然人、法人兩大類主體之外,增加了非法人組織這類民事主體,在法人主體內增加“特別法人”的規定。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歡迎閲讀!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1

善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來及時迴應社會關切,才能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日,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全黨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這一要求深刻表明,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治國理政成效的重要方面。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從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的成文法典《法經》問世,到代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議》出台,歷史表明,法之盛衰關乎政之治亂,良法向來是治國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今天,汲取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系統整合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誕生,宣告中國邁入“民法典時代”。可以説,編纂法典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走向繁榮強盛的象徵和標誌,是中國法律傳統和法治信仰的生動寫照,映射出中華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奮進。

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才能更好推動民法典實施。從實踐看,中國經濟發展行穩致遠,社會生活風清氣正,都離不開民法制度夯實基礎、與時俱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充分把握民法典的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才能推動“中國之治”進入更高境界。

實施民法典,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常抓不懈。履行職責、行使職權、開展工作,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不僅要考慮民法典規定,還要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與此同時,維護好民法典權威,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題中應有之義。善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來及時迴應社會關切,才能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欲茂其枝,必深其根。10次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建議,民法典誕生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過程。遵循同樣的邏輯,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不管是遇上高空墜物,還是碰到遺產糾紛,抑或遭遇隱私泄露,只有全體社會成員以民法典為遵循,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才能讓民法典真正成為老百姓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從這個意義上講,把講清楚闡釋好民法典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方能保證全社會緣法而行,實現法盛人和。

大國治理,機杼萬端,法治始終是令人矚目的關鍵詞。讓民法典的規章與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融入日常生活,神州大地必將繪就全面依法治國的嶄新畫卷。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2

民法是最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是民事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重大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是一項艱鉅繁難的立法工程。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民法典編纂嚴格遵循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則,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深刻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這是新中國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一步成熟完善的重要里程碑,標誌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達到了新高度,標誌着我國人民權利保障進入了新階段。

民法典的頒佈實施為尊重和保障人民各項民事權利、進一步增進人民福祉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權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羣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希望國家法律對權利的保護更加充分、更加有效。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民法典將改革發展的成果通過法律固化下來,規定的民事權利種類更加健全和充實,民事權利體系更加完備,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更加完善,權利保護機制更加健全有效,對於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保護和激發人民羣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民法典的頒佈實施將有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規定了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等民事基本制度,確立了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民事具體制度,是保證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正常有效運行的基礎性法律規範,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更為重要的是,民法典通過規制、界定和維護每個民事主體的各項具體權益,促進每個民事主體更加自覺自律,使國家治理手段更加豐富、透明、高效,有利於加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

民法典的頒佈實施將有力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注入持久的動力和活力。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以法治為基礎、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受法治規則調整的經濟制度。民法典確認市場主體的法律資格、權利義務,強化民事主體在市場經濟中的平等地位,為保證市場經濟正常運行建立了完備的規則體系,為各類民事主體提供了穩定的行為預期,為各類民事活動提供了基本依據,有利於充分調動民事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開、公平、公正地參與競爭,對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3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民法典的貫徹實施是我國法治建設領域的一件大事,與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和司法行政工作密切相關,涉及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環節職能。司法部將切實履行職責、主動擔當作為,全力推動貫徹實施。

把握着眼點,納入法治大格局。良法善治,民之所向。要將貫徹實施民法典作為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切實把實施民法典作為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方面,納入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等各項工作,形成高效協同、統籌聯動的貫徹實施工作體系。切實把實施民法典作為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抓手,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作為法治政府示範創建活動重要評判標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更好發揮政府在保障交易安全、維護市場秩序、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中的積極作用。切實把實施民法典作為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方式,發揮民法典在維護羣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中的積極作用,激發社會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切實把實施民法典作為法治督察工作的重要內容,推動各級黨和國家機關準確理解把握民法典一系列新規定新概念新精神,帶頭宣傳、推進、保障民法典實施。

找準結合點,助推發展強保障。緊扣中心工作,圍繞發展大局,以民法典貫徹實施為契機,認真履行職責,全力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要以民法典貫徹實施助推疫情防控工作。準確運用民法典,化解涉疫矛盾糾紛,積極解決合同、侵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問題,維護人民權益,實現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要以民法典貫徹實施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緊緊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準確適用民法典,加大企業復工復產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務力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民法典貫徹實施助推平安中國建設。強化平安中國建設過程中民事權利保護和救濟,形成維護人民權益的有效機制,夯實平安中國建設的羣眾基礎、社會基礎和法治基礎。

緊盯着力點,唱好普法“重頭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民法典普法宣傳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為根本遵循,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人民羣眾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要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構建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精準實施的民法典宣傳教育工作格局。要健全完善民法典普法工作制度機制,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重點工作,列入“八五”普法規劃,推動民法典宣傳教育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要切實抓好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落實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推動領導幹部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全面加強青少年民法典教育,推動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開展民法典精準普法,以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為抓手,分層分類、因人施教,以羣眾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形式推動宣傳教育入耳入腦入心,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積極創新民法典宣傳的方式方法,講好民法故事,傳播民法知識,推動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

強化關鍵點,做好實施大文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有關國家機關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要對照民法典進行全方位“法律體檢”,加強配套立法,開展備案審查。加快形成以民法典為中心的配套制度體系,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要切實履行司法行政系統監督指導協調行政執法的工作職責,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推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及時辦理相關行政複議案件,切實維護人民權益。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儘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抓實落腳點,提升人民滿意度。律師、公證、仲裁、司法鑑定、人民調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工作要緊扣貫徹實施民法典,強化服務導向、提升服務水平、創新服務方法。要加強學習培訓。認真組織司法行政系統深入開展學習民法典的系列活動,準確把握立法精神,全面提升實施民法典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發揮律師事務所、公證機構、司法鑑定機構等法律專業機構作用,準確適用民法典相關規定,幫助人民羣眾更好地實現和維護自身權益。要充分發揮人民調解、仲裁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作用。對合同、婚姻、繼承等適宜調解的民事糾紛,引導當事人更多運用調解方式妥善化解。充分發揮仲裁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制度優勢,準確適用民法典進行仲裁。要加強法律援助等工作,幫助困難羣眾實現和維護自身權益,不斷提升法律服務質量,讓人民羣眾在每一次法律服務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4

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典。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人民法院每年審結的一審民事案件約佔全部一審案件的90%,民事審判在人民法院工作全局中居於重要地位。貫徹實施民法典,不僅要貫徹條文,更要貫徹立法精神,秉持公正司法,依法妥善審理各類民事案件,提高審判質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

一是要依法加強權利保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羣眾在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希望對權利的保護更加充分、更加有效。民法典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迴應人民的法治需求。人民法院要緊密結合民法典的基本精神和內容,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貫穿到審判執行工作的全過程,努力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更加註重對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和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及時充分救濟受侵害的民事權益,有力維護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切實增強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要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民法典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宗旨,從基本原則到制度規範、具體規則,通篇都體現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人民法院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司法活動,嚴格依照民法典條文的精神內涵,定分止爭、懲惡揚善,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序良俗,用法治的力量引導人民羣眾向上向善。要主動迴應人民關切,對社會高度關注、公眾存在模糊認識的案件,加強裁判説理,釐清爭點,亮明觀點,明確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禁止什麼,讓庭審成為正確貫徹實施民法典、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治公開課。

三是要加強審判監督管理和調研,提升民事司法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涉及財產權保護、人格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民事審判工作和監督指導工作。人民法院要進一步加大權利保護力度,繼續加強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堅持平等、依法、全面保護原則,抓緊制定出台刑民交叉司法解釋,完善程序規則,堅決防止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繼續推動完善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訴訟證據規則、證據披露以及證據妨礙排除規則,進一步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審判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加強涉人格權案件、環境資源案件的審判指導,及時發佈指導案例、典型案例或司法解釋;研究制定提高民事案件審判水平和效率,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的政策文件。要堅持問題導向,及時總結民事審判經驗,研究解決制約民事審判工作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和貫徹實施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為健全完善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提供實踐依據。要進一步開展案件評查,對案件辦理全過程進行體檢,確保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相統一;注重發揮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在統一裁判尺度方面的作用,確保相關法律適用統一。

四是要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發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發揮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作用,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人民法院要結合貫徹實施民法典,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加強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增強人民法院多元解紛能力,促進矛盾糾紛源頭預防。要加強與行政機關特別是司法行政部門的協作配合,加強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通過社會力量和基層組織及時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多方面推進民法典貫徹實施。要加強對訴前聯調工作的培訓和指導工作,以選派法官授課、邀請參加內部培訓等方式,促進提高人民調解組織、行政機關調解員、人民調解員等適用民法典的能力水平,更好幫助羣眾實現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5

“贊成2879票,反對2票,棄權5票。通過!”5月28日,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高票通過的消息傳來,北京中關村大街59號的一間辦公室裏,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教授打開書櫃,捧出了珍藏的新中國曆次制定民法典的資料。有老一輩法學家參與立法討論的筆記,有中生代法學專家撰寫的多部專家建議稿,還有青年學者關於編纂民法典的課題報告……

回想起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編纂民法典”,王利明説,短短5個字,凝結的卻是幾代法律人半個多世紀的夢想。1954年,當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通過後,黨中央便指示制定民法、刑法等基礎性法律。1954年至2001年我國曾先後4次啟動制定民法典,但由於當時所處條件的限制,這一任務沒有完成。

“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為市場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只有市場經濟發展起來了,才有制定民法典的社會基礎。”王利明説,計劃經濟時期,人民羣眾擁有的私有財產很少,商品交易也不發達,民法發揮作用的空間有限。改革開放後,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民法對人民羣眾社會生活的規範、保障作用日益突出。但當時,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制定民法典,認識上還有許多重大分歧,實踐上也需要不斷探索。於是立法機關先制定急需的民事單行法,如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等,成熟一部制定一部,最後再編纂民法典。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髮展和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入實施,社會各界對制定民法典重大問題的認識趨於統一。而隨着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不斷完善和提高,各種民事法律規範不斷完善,編纂民法典的條件日臻成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節點上,編纂一部符合中國國情、體現時代特色、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黃薇説。

堅持黨的領導,是編纂民法典工作的基本原則。民法典編纂工作自2015年啟動以來,始終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進行。2016年6月、2018年8月、2019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3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並原則同意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就民法典編纂工作所作的請示彙報,對民法典編纂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為民法典編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基本遵循。

根據工作安排,民法典編纂採取“兩步走”,即首先制定民法總則,然後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最終形成統一的民法典。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具體部署,立法工作機構認真開展研究,廣泛深入調研,採取多種形式聽取意見建議,不斷對草案進行完善。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甲天在人民大會堂見證了民法典通過的莊嚴時刻,他深有感觸地説:“民法典的立法過程是一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動實踐。”

人格權獨立成編便是有力的例證。最初,民法典草案裏沒有“人格權編”。但法學界、法律界許多人士認為,在編纂民法典時,應該為人格權設立獨立的一編。“人格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可以説是最重要的權利。如果自然人不享有人格權,財產權就如同空中樓閣。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對名譽、隱私等的侵害呈現與過去全然不同的烈度,加強人格權保護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課題。”張甲天説,人格權獨立成編,可以提高我國的人格權保護水平,彰顯民法典編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民利益放在至高位置。

如今,人格權編成為我國民法典的一大亮點、一大特色,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和好評。

“從中也可以看出,我國民法典的編纂,不是照抄照搬德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日本民法典,而是立足中國國情、提出中國方案,迴應時代需要、解決時代難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説,中國民法典要從中國的土壤中生長出來,要體現民族精神、文化傳統、生活方式、價值取向。

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先後10次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建議。針對這些意見建議所涉及的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認真研究,並在草案修改中加以體現。

“禁止性騷擾本來應是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的,在民法典編纂過程中,社會公眾非常關心這一問題,提出了很多意見。立法機關對這些意見進行了認真梳理,並作了吸收,比如,為了防止職場、校園的性騷擾,要求用人單位,包括機關、企業、學校等在防治性騷擾方面承擔相應責任和義務。”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方燕舉例説。

觀看雙百活動專場報告會心得體會5篇精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