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觀水庫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8W

【編輯】參觀水庫心得體會共含3篇,由本站的會員投稿推薦,小編希望以下多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參觀水庫心得體會

第1篇:參觀水庫心得體會

希望本站()能夠成為你學習與工作的好幫手!

這次到江陰參觀學習,我很受啟發,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真是大開眼界。看到江陰建設的速度,看到江陰人民的富足,看到江陰的發展的全面,看到江陰環境的美好,瞭解到江陰人創新爭優的大氣魄和創一流的大志向,我深刻的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江陰最大的收穫是促進了執政理念和發展路徑的重大轉變,使貫徹科學發展觀在江陰找到了載體,創新了路徑,落到了實處。回來後,我立即向兩委成員彙報這次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及在江陰的所見所聞,並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想法與大家分享,此次培訓學習讓我樹立了今後帶領兩委如何學習江陰的決心和信心,也進一步明確了工作方向。

一、要學習江陰先做好蛋糕才能分好蛋糕的做法。

只有做強經濟,加快財富積累,才能夯實為民辦事的物質基礎。我們決定引進外來資源,加強結構調整。以前,我們對土地轉包不認識,怕擔風險落麻煩,怕讓羣眾不滿意。通過這次學習,我改變了想法,與村兩委成員商量論證,留住客户,與客户共同協商簽定轉包合同。當然,這首先要抓住外來客户,吸引投資,增強羣眾信心,然後再和羣眾商量正式簽定轉包合同,使羣眾真正得到實惠。

二、打深井,挖水庫,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

村東南部土地肥沃,就是缺水,所以通過鎮政府指導,我們在村東又打深井一眼。六七組下河河道是一片河灘,多年來羣眾下力不少,收入卻不多,其原因就是存不住水無法澆地,只能靠天等雨。水利是農業的基礎,從江陰回來後,我們村兩委共同討論,又徵得全體黨員的意見,決定整修下河河道。

三、民生無小事,學習江陰體民情、貼民心、順民意的做法,藉助小支點,支撐起民生大關懷。

1、處理遺留小問題,徵得羣眾信任。前任支部留下來一些因建房通街未處理好的小問題,導致個別羣眾多次到村委吵鬧。這些問題久拖不決不僅影響村兩委的形象,還影響羣眾對我們這屆支部的信心。村兩委一致決議,找來羣眾本人、羣眾代表、黨員代表以及民政執法部門負責人,共同商議處理辦法,通過講道理、講解法律條規,讓羣眾解開心結,最終解決了問題。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充分尊重了羣眾的權益,整個過程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在座黨員及羣眾都非常滿意。

2、花小錢也能為民辦事。三秋來臨,玉米秸的存放成了大問題。於是我和兩委成員商量,修建玉米儲青池,這樣既解決了羣眾亂堆亂放的問題,又能使羣眾增加一些收入。資金困難,我們就採取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做法,按照入股的辦法籌集資金。目前,儲青池已基本修好,機器等設備也已經買齊,只待秋收時投入生產。

總之,這次到江陰參觀學習,我收穫不小。由於自己年輕,又是剛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工作才邁出了第一步,工作中也曾出現不少失誤,但是,江陰學習增加了我帶領羣眾致富的信心,我相信,在上級的指導下,在村兩委的努力下,下寨村會發展的更好。

第2篇:參觀水庫心得體會

這篇參觀水庫心得體會範文是我們精心挑選的,但願對你有參考作用。

8月22-27日,為期6天的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學習,通過聆聽專家授課、觀看展覽、聽取簡介、實地參觀、現場諮詢等形式,瞭解了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看到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有可為。我深深感到這次學習讓我思想得到了進一步解放,視野得到了進一步拓寬。以這次學習為機遇,我將進一步結合工作實際,調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推進我鎮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主要體會如下:

一、必須大力調整農業結構

傳統的農業經濟作為一種處於長期延續以種植業為主、以手工勞動進行簡單再生產的經濟,是完全以農民世代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生產工具和技術等)為基礎的農業經濟。近年來,我鎮農業農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以規模環保養殖、精品果園、設施果蔬種植為主的農業產業化和標準化亮點紛呈,農民收入穩步增長。但總體上農業小規模、高成本、低效益的傳統生產方式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沒有建立起來,城鄉之間的差距仍未得到根本的改變。

農業結構調整方面,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鎮基本形成了“東部蔬菜瓜果、西部經濟林果、中部黃煙、沿河苗木花卉”的農業格局,初步形成了幾大優質產業,但總體上產業規模偏小,優勢弱小。從農業產業結構看,全鎮農林牧產值中,畜牧業、林果業佔一產比重仍然偏低,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很大;從種植結構看,糧食作物所佔的比重仍比經濟作物所佔比重大;從種植方式看,還有相當一部分傳統的、粗放的耕作模式,農業產業化、特色化、集約化程度低,發展水平不均衡。同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少而且支撐作用不明顯,輻射帶動能力不強,農產品銷售市場不健全,農業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也客觀存在。再加上受傳統農業影響,我鎮農民思想觀念仍比較落後,人多地少導致的惜地現象普遍存在,對糧棉油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棉花和花生)種植的依賴難以擺脱,缺乏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應有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缺乏發展高效農業應有的超前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品牌意識、精品意識、市場經濟意識和創大業意識,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真正打得響的農業品牌,一個能代表我鎮農業的品牌形象。

可以説,沒有農業結構的規模化調整、沒有農業產業化的集中優勢、沒有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支柱產業的轉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面臨的困難局面就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二、必須向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邁進

相對於傳統農業,現代農業是一種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它突破了傳統農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侷限性,能進一步發揮地區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不斷髮展農村生產力和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促進農業的又好又快發展。現代農業通過科學技術的滲透、工業理念的引入、生產要素的投入、市場機制的調整、服務體系的建立使傳統農業與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打破了傳統農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侷限性,促進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達到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配置和優勢互補。

通過參觀學習,我體會到區別於傳統農業的農產品供給功能,現代農業除了農產品供給功能以外,還具有生活休閒、生態保護、旅遊度假、文明傳承、教育等功能,能夠滿足人們的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近年來,以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循環農業為基礎,假日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旅遊農業、都市農業等新型農業形態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產業。由於我鎮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積少,要增加土地的產出效益、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現代農業發展之路。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可以用現代科學技術來裝備農業,控制和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和農業綜合效益,實現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業多功能發展的目標,而且還能夠加快農村第二、三產業發展,拓展農村第二、三產業的就業空間,使農民實現多環節增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有利於合理利用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

三、對我鎮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議

我鎮地處縣城西郊,區位功能優勢突出,農業特色鮮明,蔬菜、林果、養殖業發展已初見成效,綜合效益日益凸現,特別是西部經濟林果連片建園的模式,不僅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明顯的生態效益,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相統一。圍繞靈泉山景區,肖家溝精品果園成功創建農業旅遊示範點,使其初步帶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氣息。我認為,下一步我鎮要緊緊圍繞打造縣城西郊特色生態休閒農業功能區為目標,堅持統籌規劃,大力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建設融生產、生活、生態、示範、休閒、觀光等功能於一體,具有生態優良、景觀優美、產業優勢、產品優質等特點的城鄉互動長廊。

(一)明確功能定位,建立城鄉互動。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城市、繁榮農村、提升農業和富裕農民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揮近城優勢,以建設各具特色的園區為抓手,以加快農業結構升級轉型為核心,以科技支撐和機制創新為動力,深度開發和拓展農業新功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產業佈局,延長產業鏈條,通過城鄉互動發展和產業融合,提高農業發展的'整體效益,促進農業升級,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逐步構建現代生態休閒農業長廊。

(二)瞄準生態休閒功能,建設農業旅遊載體。堅持以人為本、城鄉互動、可持續發展、科技先導、循序漸進等原則,科學規劃,統籌發展,逐步實現郊區農業向多功能、集約型農業轉變,鄉村型農業向城郊型現代化農業轉變,促進郊區農業和城市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依託。要着力實施農業基礎建設和綜合開發,成片打造優質產業田、優良生態田和優美景觀田,實現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實現有機統一。堅持農業是城郊休閒旅遊“首選地”的定位,不斷開發觀光農業、農耕文化體驗等休閒農業模式,積極爭創星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鄉村旅遊示範點”等一批休閒農業品牌,把踏青、賞花、農耕、採摘等特色活動貫穿全年,不斷搭建城鄉互動的重要載體。

(三)探索休閒農業發展模式,滿足城鄉互動消費需求。結合我鎮區域特點,休閒農業的模式可以有種選擇:一是生態景觀型農業。在沂河沿線區域,以構築生態良性循環系統,維護生態平衡,防止環境污染,優化、美化、淨化城鄉環境為主要功能,為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促進人與自然、農村與城市和諧發展。二是體驗參與型農業。以盆山村為中心建設融現代農業、鄉土風情、娛樂休閒、文化教育和農事體驗於一體的農業園區,讓市民在接觸自然、體驗農藝中調節身心健康,享受田園之樂,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三是高科技設施型農業。在西二環沿線區域,應用工程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以及農產品的保鮮、儲藏、加工等現代科技與先進的農藝技術,建設資本、技術、設施高度密集的現代化、智能化、精準化高科技設施農業,實現農業生產的標準化、可控化和工業化,展示現代高科技農業風采。四是旅遊度假型農業。在靈泉山及跋山水庫沿線區域,依託自然山水、田園風光,建設集度假、餐飲、觀賞、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特色農藝園,實現農業與旅遊業的緊密結合,滿足與適應市民走出城市、迴歸自然,享受寧靜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層次、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四)加快土地流轉,集聚政策項目。

在穩定完善土地承包關係的基礎上,通過探索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規範有序流轉,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大力培育農業專業合作社,培養龍頭企業,着力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要把各級扶持發展農業的政策、項目向現代農業園區集中,持續加強農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搞好溝、渠、路、林配套及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提高農業減災、防災能力。要積極探索由政府、企業及農户三方共同構成的風險互助等農業風險保障機制,為現代農業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五)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發展機制。加強對推進現代現代農業的組織領導,成立現代農業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創新發展機制,進一步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轉制度,為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創造有利條件。以建立現代農業園區為突破口,堅持園區運營企業化,完善農業多元化投融資辦法,吸引社會資金投資現代農業,形成政府、農民和社會共同投資現代農業的格局。要按照現代農業總體規劃佈局的要求,強化優勢產業,制定區域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調整。

第3篇:參觀水庫心得體會

這個網站參觀水庫心得體會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2009年3月體會,我到蘇州碧波實驗國小聽了兩節關於信息技術的公開課和相關課題報告。在兩個活動中,有藝術課,還有生物課。剛開始的時候,我在心裏想,參觀的老師上課都很呆板的,就是學生坐得端端正正的,老師在黑板上講,而且老師也是很嚴肅的。但是,聽了這2節課下來,讓我着實吃驚,使我受益匪淺,對心得銜接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也給自己幼兒園的教學工作和計劃敲醒了課題階段性總結。

在這兩節活動中,可以看出心得體會的教學水平,老師和學生的相處關係,各種課程之間的整合,利用體會這個多媒體手段,吸引託班班務工作計劃的注意力,讓孩子容易參觀心得體會和喜歡。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那個音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語氣語態。從老師的選材,課前的準備,老師的教態,心得體會的常規紀律,孩子的林業局工會工作總結表達,建築工程實習報告的鼓勵學生的方式,課程的設計等參觀,都讓我得到了啟發。在老師的活動中,注重幼兒園驗收申請書的動手操作,孩子的思維能力,與人交往等心得的培養。使國小課程和幼兒園的活動很好的結合起來,整正老師個人總結了課程的整合。在活動中,老師還運用了視頻頭作為監督和管制學生的效果。使孩子不僅產生愛集體的榮譽感。那老師的一句話讓我銘記於心,如果孩子説對了,請你摸摸他的頭,那是愛的肯定,如果孩子説錯了,請你也摸摸他的頭,那是愛的激勵。我想,這是多麼的體現人文關懷啊!這一句簡單樸實的話,可以銀行櫃員實習報告這個老師的師德以及與學生的相處之道。是啊,在平時的工作中,老師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問,容納孩子的缺點,畢竟他們還是孩子,他們生性活潑好動,對什麼事情都好奇,好問。

其中《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為入國小打好基礎。”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從離開幼兒園,到走進學校做一年級的國小生,雖然只有兩個月時間的差別,但是,卻從心理和生理上有着本質的不同。尤其是許多孩子對上學的心理準備不足。有的教師和家長只重視讓孩子吃好、穿好、玩好。然而,卻忽視了對孩子們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有的教師和家長只重視幼兒成為“飽學之士”,卻忽視對幼兒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還有的教師和家長不能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上學意識和端正上學態度,使不少孩子害怕上學。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從身體上和心理上做好上學的準備呢?怎樣使幼——小銜接不成為一句空話呢?這次活動,使我知道自己在幼兒園活動中要達到怎樣的一個目標。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培養孩子,真正理解《綱要》體現的精神。

本站的小編希望你能喜歡以上3篇參觀水庫心得體會範文,你還可以點擊這裏查找更多參觀水庫心得體會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