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特殊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5W

特殊兒童教育的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特殊兒童教育心得體會 篇一

寒假伊始,我便開始翻閲《兒童文化與兒童教育》這本書,也許是剛做了媽媽,所以對關於兒童的書越發的熱衷起來。其中,關於精神發生與兒童教育這一篇章,我看的尤為仔細,其對讀經運動的批判是我所贊同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卻總有那麼多家長還在孜孜不倦的支持着並付諸於實踐,真是為他們的孩子感到擔憂。

初為人母,我也越來越能夠體驗當父母的那種望子成龍成鳳的迫切願望,但是他們忘記了,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除了生理上的還有心理方面的健康,你們關注了嗎?

曾在飯桌上,有位小小班孩子的媽媽向我請教:“他們老師在教《三字經》,兒子不太會念,我們啊有必要在家也教呀?”天哪,這個調皮可愛的孩子卻在念那些不知所云的三字經,這才剛開始,如果4年的幼兒園生活都要和《三字經》打交道,那他的可愛、活潑還會有跡可循嗎?

春節拜年,正上大班的小侄女也在我面前表演了一段三字經,背得滾瓜爛熟,可是並不知是什麼含義,彷彿會背了就是值得炫耀的事,真的值得誇獎嗎?這些《三字經》在不知不覺中侵佔了孩子快樂的空間。以致我問她需要什麼年禮時,她竟説:“我想要學習用品。”我愕然,懂事早熟的孩子,是誰剝奪了你活潑天真的童性。今後滿是學習的日子還很長,而你卻選擇了及早步入該行列,真的值得慶幸嗎?要知道,童年的缺失將是無法彌補的,只會造成一個人過早心老,要是長大以後覺得累的時候,突然發現曾經走過的路沒有任何童趣快樂可尋時,那將會多麼失落呀?

希望更多的家長和教育者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明白,兒童處於學前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根器”。必須鍛鍊他的身體、他的器官、他的感覺和他的體力,但是要儘可能讓他的心閒着不用,否則只會揠苗助長。正如農民耕作一樣,教育者也應該遵守天時,精工細作,不急不躁,循序漸進,耐心等待。

面對特殊孩子怎麼教育 篇二

一、正確對待特殊學生,把更多的愛心獻給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點。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教師,只有擁有一顆愛心才能教育好學生。

二、平等對待、認識特殊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特殊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在學校及家裏受到批評、歧視及埋怨較多,從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產生了自卑感。一有什麼動靜,就變得很敏感,心存戒心,而且逆反心理很重,經常的批評容易使他們自暴自棄。但是這是表面現象,説到底,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諒解、信任和理解,需要温暖和關懷。所以,老師要懂得一點心理學、教育學知識,既要懂得如何教,更要懂得為何要這樣教的原因,從而在學生出現反覆時,也能冷靜對待,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心平氣和,誠心相待。因此,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温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我們在教育特殊生時應給予他們温暖、關懷,幫助他們克服逆反心理,樹立學習的信心。

三、加強與家長的聯繫,這是做好特殊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時、有效的溝通是轉化“特殊學生”的重要步驟,班主任及時與家長聯繫,商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瞭解特殊生在家及學校的情況,以尋找教育途徑,限度地發揮家長在子女教育中的作用。

特殊兒童教育心得體會 篇三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倡導教育要“關注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主動發展”。但教育實踐中,教學內容的統一、班級授課制的形式以及學生人數的眾多等教育現實卻往往讓教育只能面對“大多數”,而忽視了學生中特殊的一部分。

這部分學生因為其特殊性往往成了“被遺忘的角落”。基於這樣的現狀,我校根據二期課改要求,提出了“關注‘特殊兒童’教育,促進全體學生均衡發展”的策略,研究、轉化“特殊兒童”,使教育的關注點面向每一位學生,從而達到教育的均衡發展。

一、“特殊兒童”其實是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在一般教師的心目中,但凡學生所表現出的行為違反了教師所限定的一套行為規範準則,行為異於班中大多數乖巧的孩子,就被看成是“特殊兒童”。一般有這樣一些類型:課堂上好動、不靜心,思維專注的時間較短,影響其他學生聽課效率,影響教師上課情緒;較易亢奮,在羣體中往往會作出幅度較大、異於常人且不易控制的行為,造成傷人、傷己的後果;極有自己的主見,常常質疑教師的觀點,提出自己的想法,且不易説服等。

教師所認為的“特殊兒童”是否是特殊兒童,究竟什麼樣的兒童才能稱為特殊兒童?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着眼點。可以依醫學的觀點,從病因分析上來確定誰是特殊兒童;可以依機體上或心理上的特質來區分誰是特殊兒童。但從教育的觀點看,並不是所有在機體上或心理上呈現“特殊”特質的兒童皆可稱作特殊兒童。特殊兒童之所以特殊,是就其學習需要的特殊性而言。例如,一個兒童智能特別低下,無論如何也趕不上教師在班級教學中的進度;他在學習上有特殊的需要,需要教師在課程與教學上給予個別的考慮,那麼,他就是教育上所謂的特殊兒童。所以有的學者就把特殊兒童視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習者”。

在教育上為了明確地確定誰是“有特殊需要的學習者”,有必要完整地、精確地把握特殊兒童的概念。台灣心理學家郭為藩為特殊兒童作如下定義:特殊兒童係指由於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會的障礙,使其無法從一般的教育環境獲得良好的適應與學習效果,而需藉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來充分發展其潛能的兒童。美國著名的特殊教育學者柯克(Kirk)對特殊兒童的定義是:在心智特質、感覺能力、神經動作或生理特質、社會行為和溝通能力方面,偏離一般或常態兒童,或具有多重障礙的兒童。而這樣偏離的情形,得靠學校教育設施的調整、或特殊教育服務的提供,才可發展其最大潛能的程度。

二、“特殊兒童”教育難的原因分析

1、不尊重兒童,擺不準教師的位置

許多教師至今仍抱着“師道尊嚴”不放,認為學生就該好好聽老師的話,服從教師,而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意識和個性。認為兒童是未成年人,是需要老師教育的,從未真正把他們當成一個“人”來看待,卻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高高在上的位置,俯視兒童,輕視兒童;從未意識到學生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有個性,有想法,有脾氣;更未意識到學生是“進行時”、“未來時”,是不成熟的“人”,是具有無限可能性的“人”,這就更需要我們加倍地呵護、小心地引導;教師還未意識到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沒有任何權力責罵、訓斥,或無情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也正是這樣的不尊重,讓學生打心眼裏排斥你、逆反你,試想,一個總是不尊重學生的教師除了讓學生自尊受損以外,還能有什麼樣的教育效果呢?

2、不瞭解兒童,教育手法單一而僵化

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教育本質上是尊重差異的美,他們習慣了整齊劃一、一呼百應,一旦有學生特性鮮明些、教育過程費勁些,就如臨大敵,覺得此人“特殊”,卻不知差異是正常的,整齊劃一才是不正常的!而一旦出現了所謂的“特殊兒童”後,教師不是去深入地瞭解發生問題的原因,不去尋找問題的癥結,而是急於嚇唬、壓制、孤立,卻從未想過這樣的教育讓教師與學生之間很少有心靈的溝通,教師在孩子的心目中很少取得過認同感,這樣的兩個“絕緣體”似的教育主體,能產生多少教育效果呢?更未想過這樣毫無針對性的教育意義何在?

三、“特殊兒童”教育的策略

1、轉變教育理念

所謂“特殊兒童”就是一些個性較為鮮明、較為頑劣、兒童特性顯著的孩子。他們不過就是不像別的孩子那樣聽話,難教一些、易於反覆,但他們仍然是正常的兒童。如果我們把他們看成是“特殊兒童”,並把這一定性向學生、家長、任課教師擴散,“特殊兒童”的身份就牢牢地套在了他的頭上,同學們會因為他的特殊而疏遠他,使他遊離在集體之外。我們只有不把他們看成是“特殊兒童”,承認兒童之間的差異性,並放在集體中進行教育,他們才有進步。

特殊兒童教育心得體會 篇四

上學期快結束時,兒子與老師的衝突增多,有一次老師不希望他影響課堂秩序,讓他離開教室,他不肯,就和老師吵了起來。還有一次考試,他不認真答題,把凳子在水泥地上拖來拖去,發出噪音。老師説考場需要安靜,讓他出去,他不肯,在教室裏大呼小叫。我老公被叫到學校,面對這種場面,老公希望能讓兒子考完試,與老師意見不統一,為此還鬧了點不快。

因為兒子時常在學校惹事,成績又一再下滑,上學期校方就找我談話,問是否同意把我兒子“分流”到區特殊教育學校。有個老師聽説這個消息,私下對我説我兒子雖然皮,但仍然是正常孩子,還是不要“分流”吧。我問兒子的意見,他也不肯去特殊教育學校。

前不久,兒子又出了“岔子”。老師在課堂上做考前輔導,把一些題目分析寫在黑板上。兒子起來上廁所,從老師身後繞過去。老師一轉身,發現部分板書被擦掉了。因為其間只有我兒子經過黑板,他外衣的肩膀處又沾着粉筆灰,老師就問他是不是有意搗亂,把板書蹭掉。他一口否認,説是不小心碰掉的。

那天是週末,放學很早。老師打電話到家裏講明情況,叫我去學校。我趕過去,看到兒子在拼命和老師爭辯。老師説他無賴腔調又來了,他馬上還嘴:“我無賴,你流氓。”聽他説出這麼無理的話,我真恨不得打自己的耳光。最後老師讓他寫一份書面材料,他寫了,説可能是肩膀無意中碰到的。老師讓他重新寫,説肯定是有意擦掉的。兒子照辦後,校方表示如果再犯類似錯誤,就要嚴肅處理。

藍莓難過地講不出話,讓我看她隨身帶來的家庭照片。望着她兒子烏黑的眼眸、天真的笑容和頭頂一塊惹眼的稀發,我的心情也無法平靜。

兒子拿錢去“買”友誼

因為我們不同意,學校沒讓兒子“分流”。但許多老師對我兒子失去了信心,不再要求他像別的孩子一樣認真聽講,只希望他不要影響別人。在這種氛圍下,兒子越來越沒有學習的動力。放學後,他從不主動寫作業,到了雙休日,他整個人都“獻”給了電視,從早看到晚,只要是動畫片,他都看得津津有味,為此可以頭不梳、臉不洗,一動不動地看一天。不久前的一個週末,兒子起牀後就看電視,足足看了兩天的動畫片。我對他的學業已經很失望,但考慮到健康,我讓兒子把電視機關了。他不聽,我就上前去關。可我關掉後,他就再去打開,一來一往十幾次,氣得我真想把電視機砸壞。

我插了一句:“您兒子最喜歡看哪部動畫片?最喜歡哪個卡通人物?”藍莓困惑地搖搖頭,説她不喜歡動畫片,所以從沒注意過兒子在看什麼。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很失敗的母親,兒子在學校不好好讀書,老師們對他印象不好,我沒辦法改變這個局面;回到家,兒子也不聽我們的話,不肯複習功課,我想和他談心,他總是説:“媽媽,你不要煩我,可不可以啊?如果哪天你不煩我,那太陽就從西邊出來了。”

大概在半個月前,家裏少了一筆錢。我告訴老公,我倆都猜是兒子拿的。等兒子從外面回來,老公約他到附近公園走走,談到這件事。兒子開始不承認,後來説了實話,説自己在學校沒朋友,很孤單,他這次拿了錢,就是去請外面的朋友吃飯、上網。“我就是想找人一起白相啊。”兒子講着講着,哭了起來。

聽了老公的轉述,我心如刀絞:畢竟他還是一個孩子,正是渴望友誼的年紀,但再怎麼孤單,也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去結交一些酒肉朋友啊!萬一交友不慎,不是要毀了一生麼?但他現在很抗拒和我們交流,我們真的是沒辦法啊。

特殊兒童教育心得體會 篇五

“六一”兒童節是孩子們的節日,但與許多孩子歡度兒童節形成反差的是,不少留守兒童的兒童節卻很難歡愉起來。他們要麼因父母在外務工,要麼因家中貧苦,外出遊玩、參加活動的心願成了奢望。就此來説,政府部門、政府派出機構、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都應具有“六一”情懷,以“同在一片藍天下,同享一個兒童節”為主旨,幫助所有孩子實現兒童節的快樂願望。

據報道,近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臨潼的愛心團隊開展了“慶六一”慰問貧困留守兒童活動,提前給留守兒童慶祝“六一”兒童節,充分體現了對弱勢兒童的親切關懷,值得點贊。要看到,當前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如果留守兒童長期生活在缺乏關愛的環境下,就會不知道什麼是愛,也不懂如何去愛。因此,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要切實關注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教育問題,使留守兒童在平等、和諧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如今,又到“六一”,這是全世界所有兒童的節日,理應讓所有兒童享受節日的快樂。同時,需要重申這個節日的`本意。兒童節的設立,意在提醒各國政府、社會保障兒童的各項權益。筆者真心希望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借“六一”到來之際,多多關愛留守兒童,不僅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原來他們也有“六一”,還要讓他們感受到整個社會持續而博大的愛心,使留守兒童的每一天都是“六一”。

特殊教育對教師的要求 篇六

1、要有正確的特殊兒童觀和特殊教育觀

只有對特殊兒童的看法正確了,才能正確對待他們;只有有了正確的特殊教育觀,才能準確地開展特殊教育工作。

2、要有愛心

對孩子的愛,對特殊教育工作的熱愛。

3、要有獨特的知識結構和相應專業知識

在具備一般教師應有的知識外,還應具備如:醫學、康復治療、盲文、手語、心理測量及諮詢、助聽、助視設備知識、行為塑造、特殊兒童心理及干預等方面知識。

4、要有相應能力

突發事件(癲癇、急救等)、助聽、助視設備使用、特殊交流手段(盲文、手語)、智力、心理和行為測量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