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進三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7W

三進三同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進三同心得體會 篇一

“三進三同”活動是重慶市委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黨羣眾幹羣關係的重要舉措。為了響應重慶市委的號召,我校青年志願者協會也於20xx年1月7日參與了本次活動,我也有幸成為本次參加活動的志願者中的一員。

近年來,關注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話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所以本次活動便是圍繞着這一主題開展。我們數十名志願者分成三個小組,分別走訪了三名留守兒童的家。我與其他兩名志願者來到了吳雲的家中,吳雲家是在陳家橋鎮雙佛村的一個院落裏,順着低矮的屋檐和彎彎曲曲的田間小道,我們走了好一會兒才來到他的家中。是普通的稍顯破舊的兩層小樓,吳雲家是租住的二樓的兩間小屋,沒有什麼多餘的傢俱,只是普通的一張木牀,一個木櫃。看着我們到來,吳雲的媽媽搬來凳子,甚至都湊不齊三張一樣的凳子,而吳雲根本沒有一個像樣的書桌,蹲在牀邊寫着作業。我們和吳雲一起坐下來,向他了解了生活和學習等等的一系列情況,並對他的功課進行了輔導。吃飯時,大家圍在一張房間外的桌子旁,站着吃飯,期間,我們瞭解到,吳雲的父母都是雲南過來的外來務工人員,爸爸暫時還沒有工作,而生活的重擔就單靠媽媽在紡織廠工作,日子過得十分艱鉅。在吳雲家為吳雲輔導功課之後。我們又來到了沙坪壩區第二福利院,去看望那裏的空巢老人們。福利院正準備着吃團年飯,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在忙着打掃,我們也加入進去掃地擦桌子,隨後又來到老人的房間裏,和老人聊天談心。從交談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老人的孤單,他們雖然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但是非常希望看到自己的家人或者自己的小孫子,我們這次的前往,讓他們感受到了一份温暖,老人樂得合不攏嘴。我們臨走時,老人還將我們送到了門口,看着我們離開的身影揮手告別。

在這個社會中,就是有那麼一個羣體,他們承受着我們不曾體會得到孤獨,他們或許得到過些微的。關注,但是他們最想得到的還是家人的關心和問候。我們不僅要呼籲社會各界人士關注他們這個羣體,也要呼籲這個羣體的家人們,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空巢老人。

進三同心得體會 篇二

為期一週的三進三同活動結束了,這一週的時間讓我體會到了許多坐在辦公室裏永遠無法體會到的東西。

這一週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吃住在農户家、走訪困難羣眾、看望窮親戚。提到農村,也許不少人會馬上想到無污染、空氣清新、綠色蔬菜、土雞土鴨土雞蛋等好處,時下更有不少在城市裏生活、居住的人利用週末假期等閒瑕時光到農家樂度假。然而,在農村大多數青壯年卻常年背井離鄉拼命湧進擁擠而陌生的城市,留下的多是老人、兒童、婦女。是他們不懂得像城裏人那樣享受生活?還是農村遠不如城裏人想象的那般好?4月16日,是我們下村的第一天,對於在辦公室裏坐得太久的我來説能夠坐坐車、下下村也是一件開心的事啊。那天陽光明媚,洋槐樹被牛奶般白的槐花掛得滿滿的,淡淡的清香灑滿了整條小道,這種久違的清香一點也沒變,我彷彿又回到了孩提時候:摘下槐花,吮吸根部的甜味心情真的很好,原來下村這麼幸福。

到達的第一站是我們小組其中一個人的三進三同户。這家是兩層樓的磚房,外牆是磚紅色,裏牆是泥灰色,地面也是泥灰色。樓房旁邊有一間灰白與泥黃相間的用作廚房的土瓦房。堂屋裏擺了張沒有刷漆的木製飯桌,幾張條凳,一張舊的老式涼沙發,沙發對面是一副遮得好好的棺材。村領導把我們的目的介紹清楚後,那家人很痛快地答應了(因為其中一個人這一週晚上都要住在他家裏),然後又是泡茶又是拿自家種的橘子,還硬要我們留下吃飯。這户一共有四口人:男户主、妻子、女兒、老母親。44歲的妻子有腰椎病不能勞動還要買藥吃,70多歲的老母親還能幫忙做點簡單的家務,女兒在一中讀書今年參加大學聯考,全家的收入來源全靠男主人承包的三畝魚塘。

傍晚的時候,我們來到了北組最偏遠的一户人家,也是當天訪問的最後一站。

遠遠的就看到了一座土牆房子,屋頂炊煙裊裊。我們剛走到房子前面的田埂,一條白色土狗就叫着跑到我們面前搖起了尾巴。有人還在開玩笑似地説:“這狗還真是賢惠哦!”(暫叫它小白吧)小白太瘦了,再加上搖尾巴的時候用力太大,整個身子都隨着尾巴一晃一晃的。

剛進壩子,一位70來歲的婆婆就出來了。社裏的人跟她講了我們的來意。婆婆很熱情地招呼我們進屋裏坐。屋裏冷冷清清,橘黃色的燈光下,一個10來歲的小男孩正在寫做業,臉跟花貓似的。婆婆説:她今年72歲了,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和兒子生活在一起。女兒嫁到合江去了,兒子兒媳在福建打工。留下她和老伴在家裏帶孫子。兒子兒媳每個月寄幾百塊錢的生活費回來,老兩口自己還種點糧食。我們快走的時候,老大爺才挑着糞桶回來。

走出來的時候,我又回頭看了幾眼這家人。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父母長期在外面打工,所以留守兒童的心情我懂:哪個孩子不希望父母在自己身邊,哪個孩子不希望被媽媽打扮得乾乾淨淨的,哪個孩子不希望在被別的孩子欺負後可以向爸爸媽媽“告狀”,哪個孩子不希望家長會父母不再缺席。看着老兩口這麼大歲數了還這麼辛苦,心裏酸酸的。

接下來的訪問情況大同小異,貧困程度不盡相同,原因卻類似:疾病、上學、五零六零人員找不到工作而莊稼又賣不起錢、年邁無勞動力子女或無力贍養或不願贍養的老人。

第二天下起了小雨,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有些户住得比較偏散,但又是走訪的重點對象,所以我們只好踏着泥濘小路硬着走過去。路上雜草叢生,不知道是路窄了,還是草把路摭擋了,走的時候得盯着,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個大跟頭。這樣的路況,他們要出來辦點事該不容易吧。

最後一天上午,在走訪的時候社裏的樑主任聽説上壩發生了一起糾紛,要社裏出面去調解。經過一翻顛簸和步行後,我們終於到了上壩。這一灣只有三座陳舊的土牆瓦房,其中兩户都關着門,這個時候大概在幹農活吧。最左邊那家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我們剛到路口的時候有個60多歲的婆婆情緒激動地走向我們嘴裏吧嘰吧嘰反覆地念着:她不該打他,要打把他打死算了屋旁一個年紀稍輕一點的婆婆打着光腳挑着糞正準備出門,見我們來了,她放下桶,進屋給我們端凳子。屋裏斷斷續續傳來一陣哭聲。

勸了很久,裏面那個哭聲才出來。原來是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我們都穿得單薄,他卻穿了一件秋衣兩件外套。

樑主任讓老大爺跟我們説説情況,老大爺像聽不見似的仍然傷心地哭着;讓挑糞那個婆婆説的時候,另外他和情緒激動那個婆婆卻開始説了;老大爺終於開口説話了,但説的盡是陳穀子爛芝麻的事。

最後,我們終於瞭解了情況:挑糞那位婆婆種的玉米秧不見了,她懷疑是那位大爺給拔了,於是就罵誰偷了她的玉米秧。而老大爺以為她在罵自己也開始罵起來,不但罵了那婆婆,連她女兒也一併罵了。婆婆氣不過,端起手裏的糞給大爺潑過去,大爺也不甘示弱,扭扯起來。最後大爺跑到她家水缸上坐着,把她的衣服收來穿起,一直坐到我們過來。

情緒激動那個婆婆和爺爺曾經是夫妻,已離婚多年,她説他自私,誰也吃不到他的東西,他們就分開過了。她一邊讓她(挑糞婆婆)打死他算了,一邊罵他不要哭,一邊又去幫他擦眼淚、穿衣服。看得出來,她還是關心大爺的。有一點小小的感動。

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面,再加上我們不熟悉村裏的情況,顯得有點束手無策。樑主任卻很淡然,一邊記錄一邊有條不紊地調解着。出來的時候,他們的鄰居説老大爺是五保户,跟情緒激動那個婆婆都不是省油的燈,兩個人配合起簡直是天下無雙。遇到這樣的事,又好氣又好笑。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村幹部真是讓人敬佩啊,我們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啊。

農村的清新空氣、生態食物固然值得羨慕,可農村的落後、貧窮、艱辛又有多少人瞭解。通過這次走訪,我有一個體會:這十年來,城鎮發展快速,很難再想到十年前城鎮是什麼模樣,而農村的發展卻不明顯。十年前我生活的農村和現在的農村看起來並無多少差異。

我能為羣眾做的事真的很少,但從現在起我一定會盡全力去做,儘量讓他們少跑幾趟路。

進三同心得體會 篇三

今年寒假,我回到我的家鄉,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為期一週的大學生“三進三同”活動,這也是我大學的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隨行的還有西華師範大學的幾名同學。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也切身體會到了何為“三進三同”。

雖然這次活動的時間很短,但是卻使我感悟許多。首先,讓自己得到了進一步的鍛鍊。在“三進三同”期間,住在農户家裏,和他們同住一個屋檐下,同吃一鍋飯,吃着農村家庭自家種的青菜、芋頭、土豆、花椒、自制的臘肉等農家菜,儘管生活條件較為艱苦,但是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鍛鍊,鍛鍊了我吃苦耐勞的精神。在次期間,我們還一起慰問了當地的孤寡老人,他們是需要大家關心和幫助。但還有那些在背後默默工作的人更值得我們敬佩。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學會奉獻。短短七天,卻可以影響我的一生。其次,我也瞭解到現在新農村建設發展之迅速。在黨近來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下,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的鼓勵支持下,現在的新農村與以前我們大多數印象中的農村不一樣了。現在的新農村有了很大的改觀,很多農民住的是洋房,家裏用的是自來水,也有必要的生活電器,村裏的公路路面硬化程度也很高,各個村的公路相通,農民們的出入方便了很多,也能享受低保、醫保等惠民政策。

隨行的村裏幹部也給我們講述了許多,通過和他們的交談,我認識到,“三進三同”已經成為新時期黨羣幹羣關係的“推進劑”、“潤滑劑”。通過深入農村與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在與羣眾“零距離”的交流溝通,去深刻感受羣眾的淳樸與善良,深切體會到羣眾對黨員幹部的信任與厚望,就能進一步推動幹部羣眾心與心的交流和融合,喚醒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強化了黨性修養。通過開展“三進三同”活動,在與農民羣眾的朝夕相處中,增強幹部們與他們的感情,瞭解了他們的期望,體察了民心民情,進一步增強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實踐證明,“三進三同”不但是歷練黨員幹部的良好平台,更是黨員幹部落實科學發展、推動農村文明進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的有效載體。通過與羣眾之間親切攀談,羣眾自然而然敞開心扉、打開話匣把幹部當成自己人,讓幹部們深刻感受到為人民羣眾服務的真諦,就是要切切實實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羣眾、感情上貼近羣眾、行動上深入羣眾,真正把人民羣眾的願望和呼聲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羣眾路線的根本,就是要保持與羣眾血脈相通、心氣相連,密切聯繫羣眾,多渠道與羣眾溝通,為羣眾想問題、辦事情。只有這樣,黨羣幹羣關係才能避免“油”、“水”分離,實現“魚”、“水”情深,黨的事業和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羣眾的長久支持和擁護。

再者,三進三同”活動是黨員不斷改進工作作風的“傳家寶”。通過開展“三進三同”活動,使黨員對基層村社幹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我們與村支部書記的交談中,我深切體會到了農村工作的艱苦,親身感受到基層幹部艱苦奮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艱苦奮鬥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財富,也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本色,既是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也是凝聚黨心、民心,激勵全黨和全體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共同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只有真心貼近羣眾,掌握羣眾的思想動態和生活語言,才能不斷提高與羣眾打交道的能力;只有認真傾聽羣眾聲音,保持與羣眾進行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才能找準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的方法途徑,做到真正取信於民。

在“三進三同”的這一個星期的時間裏,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得到了不少啟發,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將讓我受用終生。“三進三同”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它留給我們的影響卻沒有結束。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一定常懷着一顆真誠、感恩的心,努力深造自己,將來為國家服務。

進三同心得體會 篇四

20xx年11月3日,我區的大學生村官隊伍也拉開了“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户,與農民羣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進三同”活動序幕。此次活動圍繞“走進農家知民情,磨練意志靚青春”的主題而展開,以豐富的“四個一”活動為內涵:讓我們對白市驛鎮高田坎村的村民進行一次便訪;為他們建立一個信息涵蓋全面的民情信息庫;為一個農户或者一個社、乃至一個村制定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脱貧致富計劃;撰寫一篇真摯情感的心得體會。

活動伊始,我們便對高田坎村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一個摸底,所有的村官2人為一個小組,對一個社進行逐户走訪,做到底數清、情況明。除去未在家的人户外,每家每户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絕大多數的羣眾對我們的活動都非常支持,儘管他們並不知道我們此行目的何在。在各社社長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完成對高田坎村村民情況的摸底調查。同志們在白天辛苦走訪過後,晚上還得加班把這些信息錄入電腦,但沒有一個同志喊苦、叫累。因為大家都覺得很值!

活動進行到一半,我們便在村裏領導和社領導的支持下進行了一次集體勞動——挖紅薯。儘管大多數同志對農活並不熟悉,但都學着社長老師的樣子,有模有樣的挖起來。由於我們在種地方面都是外行,所以可憐了社長家的紅薯地,被大家挖得有點凌亂不堪。可是大家卻在最樸實的勞動中,拉近了與羣眾的距離。

活動到結束階段,沒有一個泄氣的;在組長的帶領下,各小組將任務完成得有聲有色。看着一份份寫得滿滿的《民情信息表》,一個個脱貧致富計劃,我們不得不感歎同志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此次活動不僅更進一將科學發展帶到基層,更是將“三項制度”在我們農村落地生根;不僅拉近了我們與羣眾的距離,更增進了羣眾和我們之間的感情;不僅讓我們聽到了基層羣眾的呼聲,更在磨練意志的同時增強了我們的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