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庸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3W

中庸的心得體會多篇

中庸的心得體會篇1

和諧是現代社會的主題,我們中國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優良傳統,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中國的處事態度。對於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度處理問題。

在《中庸》中,我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層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在我們積累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度來面對事情,以平和的心態處理事情。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過程,通過書本獲得知識,通過知識傳遞思想,進而達到書中要求的道德水平。

通過閲讀,我學會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要學會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幾年來,爆炸性新聞比較多,比如説“我爸叫李剛”等,這些新聞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為什麼自己沒有那麼富有,覺得生活不公平。

其實,我覺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一份回報,別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這樣子的話,即使我們再貧窮,再愚笨,也一定會靠自己的能力將生活水平提高,一定會變的剛強起來!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壓力充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因此,我們要平和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將其極端化,在認識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充實自己,是自己變的強大,同時要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不要驕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預備就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我們要逐步的進行學習的五個層次,最終使自己適應社會,實現自己的夢想。衝動是魔鬼,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一定保持一種平和的態度,不要心急,慢慢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困難,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為,不要強求,只要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永遠跑不了!

中庸的心得體會篇2

獨愛《中庸》,在暑假,又一次的捧起《中庸》,細細研讀。書並不厚,但感悟頗深,下面,讓我來談一談自己的收獲“中庸”是一種存在,是一種天地間人與萬物生存所依附的關系,是時間和空間的完美契合。是包容,也是利用。借天地間的一切,為我所用。《中庸》中句句哲理,值得我細細研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之行,自覺自悟自律自警。孔子説:“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無論是通達順遂還是身處困厄乖蹇,一時一刻也不敢懈怠,不敢放縱自己。無論日常事務如何繁雜,都能夠排除外界的幹擾,專注於內心的修養,凝神靜修,永遠保持心境平和甯靜,須臾不離道義的原則。固守着,堅持着精心的呵護着,培育着內心的美好道德,使內心回歸明淨,塑造真實美好的自我。

作為一名山大人,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越是在隱蔽的地方越加小心自礪,不留下愧憾;越是在細微的小事上越是用心盡力,不出現疏漏。因而,在平時生活中,即使在獨處的時候也要恭敬謹慎,心懷戒惕,嚴格自律。細讀《中庸》,漸漸地就明白,人心就是一面鏡子,照的見別人也找的見自己。自己的心鏡照見自己的人性,別人的心境,照見的是你的人品。因此任何事都不可疏忽。

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君子之道,就想要去遠方,必須先從腳下起步;又宛如要登上高山,必定先從低處出發。面對消逝的歲月,仰望掩埋着先祖業績的廢墟,我們在大路上走來走去,卻總是不知道要去哪裏,從何處做起。我們平庸,因而我們對於美好的未來總是仰望,而不知道如何接近,認為高遠而不可抵達,這正是我們平庸的根本原因。事要一件一件地辦,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老子説:“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仞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是天地間孤獨的旅行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最卑微的事做起,為最廣大的人民服務。“天下之事,制之在始;始不可制,制之在末。”也許這世上有很多是我們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從自己做起,從最近處着手,使自己順其自然,一步一步的取得成功。

身在山大,每一天都在成長,每一天都在進步。老子説:“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仞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是天地間孤獨的旅行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廣泛學習,深入探索,周密思考,明辨甄別,忠實奉行。人生也有涯而求之無涯。學習是畢生的事業,時間是永恆的主題。學問之道在於堅持不懈地日積月累別無捷徑。一切的成就都是建立在長期的堅實的積累之上的,不要抱有幻想。沒有相當的積累工夫,幻想着在某一方面做出驚人的成果或是取得突破都是不可能的。蘇軾説:古之立大事業,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撥之志。唯有樹立積土成山,駑馬十駕的治學精神,才有可能求得真知,成就事業。

不偏不倚的立身處世哲學,不折不扣的太平和合境界。獨愛中庸。

中庸的心得體會篇3

《中庸》首先肯定了孟子的“人性本善”的想法,認為“天命之謂性”,希望人們能夠按照這種善良的天性進行自我教育,即“率性之謂道”,按照人道的原則去修治自身的道德行為,“修道之謂教”,達到“仁”的境界。不止如此,《中庸》還強調了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概念,提出學習者要有“慎獨”的精神,即能顧強有力地堅持自我約束、自我監督,通過自我教育達到自我境界的發展。即“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遠,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體現出儒家學者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儒家能夠有揚名天下的成就,不僅僅受益於先人的勤思博學、流芳百世的經典著作,和後人能夠以“慎獨”的精神不斷髮展儒家的思想文化也斷不開聯繫。以“慎獨”的精神展開的連續的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目標,就是“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從而體現“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的意義。

儒家一直倡導“中庸”的理念和發掘這樣的人才,不僅是在為治學做貢獻,為了儒學長久的發展,也是為了這個社會能夠長久地延續下去,並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來歌頌達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標後的為了儒家、為了社會、為了天下百姓的“致中和”者所做出的貢獻成就。儒家能夠幾次經歷重創後仍然能夠屹立發展流傳至今,在思想道德哲學等各個領域綻放光芒,也就是在經歷無數儒家人勵精圖治,在自我教育和社會融合後具備至仁、至善、至誠、至道、至德、至聖的品德後的效應。

自我教育的最終目的,實現自我價值的中和,體現致中和的社會價值。慎獨自修、忠恕寬容、至誠儘性,儒家世代學子秉承這樣的原則理念,才能有儒家今天的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

中庸的心得體會篇4

做生意,是為了求利,求利就很難做到不報怨。進貨求人家優惠,人家不優惠,抱怨了;賣貨求人家買,人家不買了,抱怨了……有怨,心氣就不順,心氣不順,做事也很難順遂。因此,我們要時常修心養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

那麼如何修身養性以無怨呢?首先我們要找到產生抱怨的最大原因,一個字:求。因為有“求”而不得才會生怨。求天保佐不順遂,求人施助不順遂,便產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説,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説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處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別人,這樣便無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人之所以有“求”的原因在於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則無怨。

在其位謀其職,則無怨。人最大的怨來自於自身所處地位和環境。人們總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則怨氣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氣死人,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於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生平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願者,怨也。君子無願,故自在自得。

其三,失敗導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和困難,要解決問題和困難必須“反求諸其身”,要反省、總結失敗的原因,然後再接再勵。所以孔子説: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意思是説沒有射中靶心,要找自身的原因,不能怨靶心不夠大不夠近。這裏也有一個“求”字,求自己也會有怨生,怨自己太笨。所以人一定要中正,也就是一定要端正自己,端正自己的心態,反省認識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不足再接再勵,不怨天不尤人。

中庸的心得體會篇5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話,而其含義就是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現的就是天道與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與感情合一,鬼神與聖人合一,外內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現在的我們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樣!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