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中醫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名中醫心得體會多篇

名中醫心得體會篇1

有幸在正安學院參加了一期中醫基礎理論的課程,無法用言語形容學習感想。因為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充斥着內心。從18歲學習中醫藥到中途轉鍼灸專業,可能是開悟較慢,也可能是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太晚,但好在我一直堅持着自己的夢想,不曾放棄,直到找到。可以説直到近兩年才開始感受着中醫學的魅力,在這場學習的革命中我似乎意識到,我是在以學習中醫的形式來進行着這場生命的“修行”。有幸!必將加倍珍惜!

正安,優秀的老師,帶領着一羣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進入神祕、無涯的美麗中醫世界,怎一個cool字了得!兩天的課程,似乎給我開啟了另外一條路來體悟中醫:學中醫不必太過教條、死板地遵循教科書,而是在生活中感悟,從而達到觸類旁通。那麼感悟是什麼?答案是:用心。我的導師説過:“每一個專業,學到精深,都是對人生的修煉,每一個人是通過不同的事情來歷練自己的。”我想,我該是中醫藥這條路上的修行者

如何認識中醫?學習中醫?怎麼走好這條路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有種擔心,在正安這個高平台上,我的“非零基礎”既是優勢也是劣勢。優勢:10多年的學習路程,耳濡目染地“正規”學習中醫,是一種幸運。但也因為受過那麼多年“學院派”理論體系的影響,思路不免侷限、偏激,兼容幷包的空間領域越來越小,突然扭轉很多想法、思路不容易。在課上我提出了這個問題:“我怎麼走好這條中醫的路?”也是這個問題讓我有切入點的去“享受”兩天的課程。

首先: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見地”,就是要對自己身體出現的現象,生命本質、價值有正確的“認識”。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才能正確的面對自己和將來的病人。

其次:理解“象”。在生活中找尋“答案”,大自然告訴了我們所有的解決辦法,沒有發現、開啟的,只是我們不知曉、無法感知到罷了。但並不代表答案沒在那裏。

三:儘量用古人的思維方式想問題,我想這應該是一種“意識”,建立起來很困難,但也要迫使自己回溯到以前去體會。

四:中醫是一種生活態度,用中醫的理念影響生活,同樣:生活中的經歷更能深刻地體驗中醫。活裏順境時,學會告訴自己,這是人生曲折的緩衝。在逆境時候,也要告訴自己,這個時候正好磨練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時。

似乎覺得中醫之路剛剛開啟,不徐不疾,穩步的前進吧!

感恩讓我有幸來體會這次課程的所有人。

名中醫心得體會篇2

我於7月24日——8月5日有幸來到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進修學習,首先感謝院領導給我們提供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和為我們搭建與上級醫院交流的平台,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為期兩週的學習讓我深切感受到該院先進的管理模式、良好的護患關係及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氣息等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內容,現將學習中的所見所得彙報如下:

一、良好的護患關係

我在第一週的週一至週三護理部派我在鍼灸病區學習了三天,這三天裏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每天護理人員在查房或接待新入院的患者時都會對患者有一個親切的稱呼,比如“張阿姨!攥住我的手!看看肌力恢復的怎麼樣了”、“李大爺昨晚睡的好嗎?”等等,在更換液體的閒暇時護理人員便和患者及家屬像親朋好友一樣的溝通和指導,叮囑並協助他們一定要兩小時就翻身拍背、多活動患者的肢體和按摩、清潔等工作。其實一個簡單的稱呼便可以拉近護患的關係!也同樣可以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以及口碑!這樣良好的氛圍必定可以促進溝通、減少護患矛盾,贏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護士良好的儀容儀表

在學習期間,和護理部的各位老師去各科室查房的過程中,看到各科室的護理人員規範的言行舉止及得體的儀容儀表我很受啟發,禮儀能表達護理人員的文化素質,間接反應一個醫院的文化底藴,打造護士完美社會形象可樹立醫院行業口碑,護理服務已經不僅僅侷限於打針、輸液、發藥等單純的護理工作,而是越來越注重為病人提供全身、全方位的優質護理服務,護士各種服務除行業技術外,言行舉止也是充分體現對病人的關心、照顧的重要體現。

三、全院學習氛圍比較濃厚

在學習期間,看到護理部設專職的督導老師在認真的完成院內的各項培訓,全院護理人員均積極參與,科內的專科培訓科室護士長也認真完成,不應付,實效性強,我也很受感動,要想提高醫院的軟實力,就必須注重人才培養、梯隊建設。

四、先進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的服務。

該院各科室護理人員配備相對充足,全院三十多個科室均開展了責任制整體護理,患者住院期間的整個過程都會有一名固定的責任護士負責各項護理,讓患者感覺到我有問題該找誰,讓責任護士明白我的患者我負責的一種服務模式。

五、團隊積極向上、團結合作。

護理部是由13人組成的工作團隊,三級層級管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工作狀態精神飽滿。

通過學習之後我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加強護理人員禮儀溝通方面的培訓,注重培訓實效,監督各科室嚴格落實。

2、加強內涵建設,對各層級護理人員中西醫基礎理論及技能嚴格培訓考核,監督各科室科內專科培訓的落實,培養護理人員學習熱情,為護理人員積極創造各種外出學習機會。

3、積極和院方溝通,逐年增加一定數量的護理人員,爭取各科室均能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以滿足臨牀工作需要,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更好的開展。

4、協助並督促各科室在科內原有開展中醫護理技術的基礎上在開展1---2項中醫護理技術。

5、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各方面素質,用所見所學的聯繫本院實際情況帶動護理隊伍快速健康發展。

名中醫心得體會篇3

icu工作最平凡的是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護士充當了一個多變角色:似子女般的照顧,似父母般的誘導,似朋友般的傾聽……,由於icu環境的特殊,家屬不能陪伴,因此對待患者,給予關愛,給予安慰,給予家一樣的温暖是每一位icu護士天天重複的工作。

icu裏患者病情較重,病情的觀察至關重要。深夜,依然在病牀旁,看着心電監護上數值的變化,液體的輸注情況,患者的睡眠情況,每兩小時的翻身拍背,做好肺部的護理,注意吸痰,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通暢,是icu護士應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

icu工作強度大,壓力也大,跟普通病房有很大的區別。首先隨時會有搶救,緊急氣管插管,面罩加壓通氣,醫生一聲令下,配合搶救,抽藥推藥,按壓除顫,緊張的爭分奪秒。

其次重病人集中在一起,一位搶救患者的工作強度似於三或四位病情輕的患者。今年的三月,可為是黑色的三月,不僅重病人的壓牀還有心外集中手術,姐妹們全部加班,三點一線的工作着,就這樣大家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人提出我家有事,我家寶寶生病,我太累了……不能加班。而且還主動加班讓其他需要幫助的姐妹休息。

另外,由於封閉式的特殊醫療環境,護士扮演多種角色,所以責任感倍重。

這個月我的工作是主班與治療的學習,看似輕鬆並不輕鬆,每天的拿藥、退藥、術前宣教、請領物品、儀器的保養與維護、儀器的消毒……所有的所有都是為特護護士的工作準備着。有人把治療護士比作管家,我看一點也不過。主班的工作更是不能馬虎不的,這與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息息相關,也是他們的敏感話題,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主班老師在有重病人時還會提出護理工作的重點,指導我們的工作。

就在這黑色的三月我們大家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扶持着走過了忙碌的季節。

名中醫心得體會篇4

有人説:中醫是宏觀醫學,西醫是微觀醫學,中醫他承載了中國人的智慧,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發展,並使我們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觀察人類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醫學習之前我一直覺得,中醫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綱目》,右手給人號脈,並能用毛筆寫出藥方的文人,他的療效並不懷疑,可他的治癒時間確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藥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蟲動物所製成的湯劑,療效好。中藥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選擇西藥片。經過長時間的學習,我知道了什麼是中醫、中藥,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與疾病作鬥爭的智慧結晶,對於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又是世界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對世界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迄今仍然為人類的醫療保健事業發揮着重要作用。

我國的中醫中藥經歷數千年,通過歷代無數醫家的努力得以不斷地豐富發展,從而逐漸形成其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他融入了我國古代用以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宇宙觀和方法論---陰陽五行。陰陽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但也有規律可循。陰陽即對立又是統一的整體,他始終處於此消彼長或此長彼消的不斷運動變化狀態,並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為根基,且可相互轉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它們相生相剋也構成了對立統一的關係. 中醫診病則通過觀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現來推測內臟的變化,以確定病情,盡而就產生了四診,望、聞、問、切四種診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國老中醫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於他結合中醫的理論把四診運用到了極至,如東漢的華佗、張仲景,明代的李時珍,他們為中醫、中藥的發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有了中醫的理論,中醫的診斷就得有中藥的治療。談到中藥,他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的藥物,其所有的藥物大多數源於我國天然產的,但也有源於外國的,還有少數化學藥品。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水土、氣候、日照、温差、濕度生物分佈等生態環境各異,各地所產的同一種藥材,其質量優勢不一,可見中藥材具有明顯的地域性,這就有了“道地藥材”。如四川的黃連、附子,東北的人蔘、五味子,甘肅的當歸,湖南地黃,山東的阿膠,廣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來,日本、韓國、加拿大等一些發達國家已把中藥納入其居民醫療保險體系中,歐美很多醫藥學家也將目光投向了植物製藥,中醫藥在預防、養身、保健、康復等方面也顯示出了其特有的優勢,我相信中醫藥會像我國的經濟發展一樣引領世界。我會認真的跟李冬黎老中醫學習,繼續鑽研刻苦學習中醫藥知識,掌握的更好更紮實。

名中醫心得體會篇5

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內涵建設,堅持以中醫藥為主的辦院方向,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高臨牀療效和學術水平,使醫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綜合實力持續強勁提升,醫院門診量80萬人次、出院病人2萬人次、自制製劑年銷售1500萬元。

一、加強重點專科建設,形成特色優勢明顯的專科體系。

在保持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方面,我院確立了以重點中醫臨牀專科建設為龍頭,以名牌帶動中醫藥發展的戰略;以二級分科建設為拓展,樹立做精做優中醫專科的理念;以專病建設為特色,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發展途徑。在現有肛腸、鍼灸、心內、皮膚四個省級重點專科的基礎上,加大婦科、骨科、內分泌、微創外科等科室的建設,近年來,我們加強“神農堂”建設,做實中醫繼承工作,把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的理念融入於醫院建築與環境建設中,將神農堂作為中醫藥文化繼承和創新、展示和傳播的重要場所。醫院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造就了一批名老中醫,他們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牀經驗是醫院最寶貴的財富,我們組織力量充分挖掘整理繼承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通過名醫帶徒、跟師學習,繼承了名老中醫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法和手段,制定了一批協定處方,開發了專科製劑,不斷豐富中醫藥學術理論,提高科研水平,近四年,醫院在學術科研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承擔國家級課題4項,省、市級課題18項。另一方面,加強技術協作,推廣適宜技術,不斷引進吸取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現代醫學)的新經驗、新思想、新成果,堅持依靠科技進步,促進中醫藥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每年舉辦鍼灸、推拿、敷貼、手法正骨等簡、便、驗、廉適宜技術培訓班十期以上,不僅提高了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更突出了中醫藥特色和文化特色。

二、中醫臨牀科室能注重中醫特色優勢的建設與發揮。

目前我院有一批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科專病門診。每個病區都建立了單病種中醫的診療常規。辨證論治優良率、中醫治療率逐年上升。中醫的康復中心、亞健康治療中心為功能障礙性病人的恢復期、康復期治療有着顯著的效果。隨着醫院整體實力的提高,醫院把重心放在多發病、疑難病、急危重病等病種上,在臨牀治療中倡導“先中後西,能中不西,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原則,提高中醫藥在治療中的參與率,醫院制訂了中醫干預政策,明確規定了外科在收治病人過程中要有中醫治療方法和手段,對病人的會診、術前討論都要請中醫人員參加等。同時醫院重點加強制劑中心建設,使製劑中心成為醫院發揮中醫藥特色的顯著特徵,目前已生產二十種劑型,94個品種使醫院真正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的新格局,不僅為臨牀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也促進了中醫藥特色優勢可持續發揚。

三、重視中醫的急診工作。

由於近年來醫院整體實力的增加,中醫的急診技術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成為市內的120急救分站,在急診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藥對一些疑難病例療效特獨之優勢,逐步改變了中醫“慢郎中”的形象。提高了醫院的聲譽和知名度。對於肺心病急性發作期的病人,採用以整體觀念為指導,以辨證論治為核心,以中藥扶正,益氣健脾利濕、養陰、活血等方法,配合西藥治療。對於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採用自擬的“祛瘀生新止血方”治療,療效顯著。生脈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丹蔘注射液等中藥製劑在急症病人中的使用,明顯提高了臨牀療效。

四、堅持中醫護理在臨牀中的應用。

醫院不斷完善中醫護理常規和操作作規程,加強中醫護理質量的管理和提高。對護理隊伍進行中醫基礎理論和技能的學習與培訓。西醫院校畢業的護士都進行不少100學時的中醫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在重點中醫專科和整體護理病區開展了獨具特色的中醫護理。在各病區將中醫護理知識編入《病員手冊》,作為康復和輔助治療的指導。

名中醫心得體會篇6

在開始進行大三學期的選修課的選擇時,我看到了中醫藥膳這門課程,便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其實最開始我選擇中醫藥膳課的原因是因為我很愛吃,“民以食為天”嘛。但當我真正開始上課之後,我更相信我做的選擇是正確的。

周儉老師為我們講的都是一些易於製作的,貼近生活的藥膳方子,都是針對不同人羣的常見病而做的,使我學到了很多養生的方法,原來好身體是可以吃出來的。很多人以為食療和藥膳是同樣內容、同樣目的的一門學科,因為它們都是通過食物來調理機體,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之處。食療是以純食品為原料,以保健為目的的一種方式。而藥膳是以食品和藥品共同製作,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可以説中醫藥膳學包含了藥膳和食療兩方面的內容,但更偏重於藥膳。中醫藥膳學注重調理,沒有峻藥猛藥,只要長時間堅持服用,一般都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而且隨着中醫藥膳越來越廣泛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目前社會上對中醫養生的關注度逐漸增加,各地都陸續出現了以藥膳為主題的餐廳,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了藥膳這種防病治病的方式,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藥膳方子被研究出來,應用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吃飯就達到治病、防病、養生的目的。

通過對中醫藥膳的學習,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補養生的食譜,現在我也能自己製作一些簡單的藥膳方子。以後我就可以針對自己和家人不同時候的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的藥膳調配,可謂終身受益。但是藥膳方子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則。藥膳方子一定不能犯中藥禁忌。既然藥膳是通過將藥材與食材相結合而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那麼就不能對人體有任何害處,如果一個藥膳方子中的藥材互犯禁忌,那藥膳就不是治病的藥了,而是“致死”的藥!當然,這是最為嚴重的後果,但如果藥物犯了禁忌,是一定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那麼你通過藥膳養生的目的就事與願違了。其次藥膳還一定要能夠平衡陰陽,因為食用藥膳的目的就是要養生,如果一個藥膳方子不能平衡陰陽,那麼服食久了就會導致體質陰陽失調,這樣就得不償失了。藥膳的主要目的就在於將體質內有失偏頗的陰陽二氣通過食材的藥理作用進行調和,最終達到平衡的狀態。中醫藥膳的目的還在於調理臟腑、扶正祛邪,將藥材融入食物中,通過日常三餐,慢慢作用於患者,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患者體內的邪氣就會逐漸被食物中的藥材祛除,疾患也會慢慢的治癒。通常人們很容易犯一個毛病,就是別人説吃了這個好,自己就跟着吃,而沒有考慮是否適合自己。中醫藥膳要講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是説不同的人體的素質稟賦、體質強弱、性格類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樣,即使在同一人體,於一生中各個時期其體質及血氣盛衰也有所變化。

進行藥膳方子的製作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區別對待,採取最適宜的藥膳方案。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的人,其飲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態的人,其飲食宜忌也有差異。例如體胖的人多痰濕,適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體瘦的人多陰虛,血虧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物。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我國地域廣闊,各地的自然條件、人文情況均不一樣,因而人們的飲食習慣、體質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異。在選用藥膳方子的時候,也必須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應地選取適應當地特徵的藥材、食材。最後就是因時制宜,人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整體,自然界有寒、熱、温、涼四時不同的氣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們日常生活飲食要與氣候相適應,才能調養機體,健身防病。比如春天氣候漸暖,飲食既不能過温,也不能過寒。當選擇平淡清補的食品,如蛋類、山藥、蘿蔔等。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水分蒸發過多,津液耗傷,消化功能減弱,加之貪食生冷,極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應減少肉食,宜選擇清熱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魚類、粥類、蔬菜、西瓜之類。秋天氣候漸涼而乾燥,人們胃腸功能經過夏天的耗損逐漸增強,但不宜過食葷腥油膩,防止胃腸負擔過重,應選擇平補生津潤燥之品,吃飯的時候配合乳製品、蛋類、梨、蘋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氣候寒冷,食宜温補,增強禦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雞肉之類,適當佐些辛辣調味之品,但不能過多,以免生痰助熱。這些都是製作藥膳方子應該注意到的問題。

?黃帝內經》一書中説: 早在 20xx 多年以前, 《黃帝內經》一書中説:五穀為養,五 “ 五畜為益, 五菜為充, 氣味合而食之, 以補精益氣。 ” 果為助, 《神農本草經》收載了許 在古代,藥物和食物是分不開的, 多治病與養生皆宜的品種,如大棗、薏苡仁、芝麻、山藥、藥膳,古代稱為“食療” 蓮米、核桃、龍眼、百合、蜂蜜等。 藥膳,古代稱為“食療” 、食治” 食補” “食治” “食補”等。我國著名醫藥學家,如張仲景、孫思邈、、孟詵、陳直、忽思慧、李時珍、王孟英等,都曾對藥膳有過 , 論述。如孫思邈在《千金方》一書中設藥膳專篇《食治門》 “ ” 認為:凡欲治療,先以食療,既食療不愈,後乃用藥爾。忽 ,深刻地闡述了養生之道, 思慧曾著藥膳專著《飲膳正要》 特別是飲食與保健的辯證關係。陳直曾著老年保健專著《養 , “ 調而用之, 則倍勝於藥也。 老奉親書》 説:人若能知其食性,

名中醫心得體會篇7

經過5天的入學教育學習,我意識到自己真正進入了大學,成為了一名大學生。現在的我,認識了高中與大學的不同,更好地適應了大學生的角色,更好地接納自己,更好地適應環境,對大學新生活從不安焦慮到充滿期待,對大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方向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大學是我們逐漸步入社會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不適應與挫折,只有端正心態,在學習的同時,調節自己,使自己能夠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不被困難打倒,迎難而上,敢於鑽研,才能有所成就。同時要保持與同學間的和睦關係,友善待人,主動幫助他人,遇事多商量多傾聽,與朋友分享快樂與煩惱,學會社交,學會適應新環境。

同時我認識到作為一名大學生,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絕不能放鬆懈怠。不要虛度年華,做好人生規劃。大學學習絕不會輕鬆,我們要有自強不息,刻苦鑽研的精神,才能學好針推。針推不僅學習的是書本知識,更要注重實踐,小針灸大臨牀,時間才能出真知。要端正學習態度,學習是為了自己,不要耽誤自己的人生。另外要找準學習方向,把握學習目標,立“志”,把握“神”。

我很高興自己能加入北中醫這個大家庭,針推學院這個大家庭,班級這個家庭,通過學習,我更加認識到在這裏,我和我的班級、學院、學校都是一體的,作為集體的一員都應該有高度的集體榮譽感,遵守集體的規則,同時努力為集體的榮譽而奮鬥。因此我們要有規則意識,不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都要遵守規則,遵守道德規範,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規範。

在學習之餘,也要努力鍛鍊身體,養成強健的體魄,增進身心健康,提升個人修養。

在李志剛教授的針道薪火中説道,“重經典,跟名師,國際化”。作為針道青年,應該做到“四有”,智慧的頭,善良的心,靈巧的手,會説的嘴。鍼灸推拿作為中醫學的重要技術與文化,要求我們學子不僅要掌握技術,更要研讀經典,熟讀經典,體悟經典,將《黃帝內經》等熟記於心。跟隨名師,傳承老師的技術,同時更要學會推陳出新,總結傳統經驗,開創新技術新方法,打開新思路,將鍼灸推拿與現代化科學技術相結合,就如全息醫學,使鍼灸推拿更加精準專業。更重要的是,鍼灸推拿作為中醫走出國門的重要部分,需要我們這些新的針道青年投入更多的精力,能讓更多病人減少痛苦,也讓鍼灸推拿被更多的人認識,被更多人接受,被更多人喜愛。傳承並創新,推動鍼灸推拿事業的發展與國際化是當代針道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在開學第一課中,我認識到在這次疫情中,中醫文化發揮出的巨大力量,北中醫人發揮出的巨大力量,除了作為一名北中醫人的驕傲、感動,我們更要吸取這次疫情的經驗教訓,發揚中醫學,從古老傳統中提取更多精華。中醫作為一門博大精深有着悠久歷史的學門問,在新時代,要在我們手中成為服務現代人民的有力武器,成為增強中國力量的強大力量。

最後,我會永遠牢記“只要精誠動天地,何愁鍼砭不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