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被青年教師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9W

被青年教師心得體會推薦多篇

被青年教師心得體會篇1

轉眼間已來到武威六中一年了,每天和天真爛漫的同學打交道,真的很快樂,但同時發現自己肩上的責任也是很重的,在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收穫和感悟:

1、基本功、青年教師成長的基石

努力練就新教師基本功,包括課程開發與實施、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學科研與反思、教學評價與創新等,結合體育學科自身特點,從基本功入手,不斷煉化自己。

2、磨課、青年教師成長的捷徑

磨課是基於問題解決的課例研究,教師用集體協作的方式通過對一節課進行多輪的打磨,從而達到教師實踐新課程理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集學習、實踐、研究、合作為一體的校本教研活動,本學期我既作為新教師,同時也是“青藍工程”王紅豔老師的徒弟,尤其是公開課教學的開展,對自己的常態教學和展示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磨課的過程正是青年教師教學生命成長的過程,箇中的辛酸和喜悦值得我勇敢嘗試,細細品味。

3、聽課、青年教師成長的翅?

聽課能受到別的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的薰陶,理論上會大大促進年輕教師的成長。不斷聽課、評課,這份“寶貴財富”是老教師多年點滴積累而成的,多聽老教師和同課頭年輕老師的課,則是我學習的途徑。

4、教學反思、青年教師成長的階梯

校內公開課後,我都會堅持寫教學反思,在反思中成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技藝,才能更好的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一年的教學,看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體會到自身的不足,然而“堅持就是美麗”相信只要堅持,就一定會成為教育領域的一名出色的“舵手”。

被青年教師心得體會篇2

xx月25日,我和本校的4位同事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xx班主任專業成長高級研修班》的培訓。我自20xx年9月參加工作已有六個年頭了,但是擔任班主任才從去年開始。當我得知有這樣一個培訓機會時,非常的激動。

這次培訓一共聽取了3位教育專家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們所闡述的教育觀點,風格平實,語言或幽默風趣、或樸素真摯,列舉了大量生動感人的實例。

25日上午xx老師向我們作了《xx管理的機制建設》的報告。xx老師結合自己班級的詳實鮮活的案例,用樸實生動的語言詮釋自己提煉的教育理念,談了班級自主管理的具體做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小組建設,都為集體付出;用行政功能將班級重新建制;根據學科特長設置崗位,根據學生能力特長設置崗位等。這套自主教育管理理論,解放了學生,解放了老師,解放了學習生產力。

25日下午xx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是《xx》。“教育是有温度的”,有温度的教育,是在孩子們開心時,陪伴在身邊的那張笑臉;有温度的教育,是在孩子們受傷時,守候在身邊的那個身影。有温度的教育,讓孩子的學校生活更加斑斕;有温度的教育,使孩子的人生更加温暖。

做為一名教師,萬老師是一個取之不竭的温暖源,她那温暖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幸福的學生生涯。為了讓自己的教育永遠都能有温度,萬老師也付出了超出常人的辛勞和汗水。欽佩的同時,我也為之感動。萬老師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出色的教師,什麼是優秀的班主任!作為年輕的教師,年輕的班主任,需要向萬老師學習的太多!

26日一整天的學習都是xx老師關於《xx德育新座標的支撐點》的專題報告。聽完xx老師的報告,讓我感受到xx老師是一個真心實意做教育的好老師。過去體會到的師德只是追求的一種外化,如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而現今的師德追求的是一種內化和外化的統一,它包涵教師的思想境界、理念、行為、業務水平等內涵,教師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的心靈,一個優秀的教師要具備內在有張力,潛在有魅力,外在有活力。正如xx老師所説教師無小事,事事是楷模,做好每一件小事是教師最光榮的事。

這次班主任培訓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明白班主任工作不僅需要認真負責的態度,更需要藝術性和實效性。相信本次培訓對自己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有所幫助。我將繼續努力學習,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被青年教師心得體會篇3

8月20至21日,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全市高中青年教師培訓。

此次培訓歷時一天半,共有四位專家型教師做了講座。

第一位教師是江西師大校長助理熊大冶教授,他講座的主題是《語文教學藝術》,主要講述了教師素養,鑽研教學內容,瞭解熱愛學生,教學設計,語言藝術等五方面的內容。

第二位教師是贛州中學的鄧思慶老師,他講座的題目是《拿來,助推我在專業發展路上快成長》,主要是告訴我們青年教師如何快速成長。他認為新教師專業成長的“稀有金屬”有四個:一是“在目標中凝聚,在凝聚中收放”,即教學應以目標為導向;二是“在沉浸中感知,在感知中育美”,即引領學生沉浸文本,涵詠語言文字,體會各種文本的豐富性、深刻性、條理性,提升語感;三是“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引領”,注重學生的讀寫能力;四是“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即要求教師在課後都能提三問,一問感受,二問感想,三問感觸。

第三位教師是贛四中的劉鳳英老師,她的題目是《高中語文教材裏的乾坤》,主要梳理了高中語文教材的演變背景,編寫特點,整體框架,並把大學聯考考點細分到每個單元,每篇文章。最後語文教研組長簡單的説了下新課標下應處理好的關係。此次培訓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有實例,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進行操作。通過這次培訓,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也有一些感悟,受益匪淺。

1、作為教師,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素養,全方位提升自己,做一個“雜家”。一個教師首先應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聽説讀寫的能力,其次在教學上應有高尚的敬業精神和思想品德,還要有鑽研精神。在這一點上,我還做得不夠,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要多給自己充電,多向同事學習,提高教學水平。

2、認真對待備課環節,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精心設計教案。作為一名新教師或教齡不長的教師,由於教學經驗不足,社會閲歷不深,教學時往往喜歡走捷徑,備課時總喜歡去網上搜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然後再拼湊成一篇教案,完全沒有自己的東西。我也這樣做過。的確,要有自己的思想成果,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並不代表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們在備課時要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深入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內在邏輯,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3、精心組織課堂教學,創設輕鬆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途徑,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課堂教學不單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活。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就是如何讓學生“要學”,“樂學”,“愛學”。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條不紊的組織教學,教學語言要簡單明瞭,教學環境要輕鬆愉悦,教學方法要新穎,同時要有很好的應變能力,能很好的處理課堂中的小插曲。

4、對待學生要尊重,熱愛,多鼓勵,給學生信心。我們經常説“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同樣,對待學生我們也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生活上,多關心他們,多瞭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幫他們解決生活上的難題,學習上,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不以老師的權威去壓制他們,要對學生有信心,多給他們表揚,鼓勵,且要發自內心,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不錯”,“很好”“請坐”等。作為教師,不但要成為學生的良師,更是學生的益友。我相信一個不愛學生的老師,學生也一定不會愛他。

5、對待教育,要有激情,要熱愛,要全身心的投入。這是我這次培訓感受最深的一點。我們青年教師在剛走上工作崗位之初都是激情澎湃的,幾年之後,還能保持當初的教學激情的估計就沒幾個了,隨着年齡的增長,這份激情也漸漸的消失了。而這次培訓的四位教師年紀都比我大,但他們的教學熱情卻是一點不減當年,他們把教師當成了事業,而我們大多數教師是把教師當成職業。職業是一時的,而事業卻是一輩子的。做一輩子的教師則要堅持,堅持自己的信念,堅持自己的原則,堅持自己對教師的堅持。

培訓已經結束,但教師生涯沒學結束,學習生涯也沒有結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踏實的走好每一步,讓自己儘快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被青年教師心得體會篇4

各位領導,同事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青春因奮鬥而閃光。

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中有這麼一段話:"生活賦予我們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着力量,充滿着期待,志願,充滿着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的確如此,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季節,青春是人生最鏗鏘的篇章,青春是摧枯拉朽的豪情,青春是旭日東昇力量,青春的我們意氣風發,青春的我們敢為人先,青春的我們鬥志昂揚。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我們,帶着對前程事業無限的憧憬,帶着年輕人無比的朝氣,敢為人先的激情和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跨入了剛剛落成的北郊新校園。

漫步校園,看整齊氣派的教學樓,藝美樓,實驗樓;鬱鬱葱葱的友誼林,校友林,學子林,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孜孜不倦,意氣風發的教師隊伍兢兢業業……身在北郊校園,面對如此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北郊沃土,怎能不引起我們年輕教師心中那份身為北郊人的榮耀與自豪呢

工作中,同事間團結協作,和衷共濟,眾志成城;生活中,朋友間互幫互助,坦誠相待,其樂融融。身在北郊校園,面對如此充滿熱情和温情的北郊熱土,怎能不使我們青年教師感受到工作的安心,順心,生活的舒心,温馨

身為北郊新教師,我切身的感受到北郊是一個煥發着勃勃生命力的學校,為年輕教師的發展搭建了一個廣闊的舞台,為年輕教師的茁壯成長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也切身感受到她對輕教師的那份殷切的關懷。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豐厚的物質條件,而且開展新老教師師徒結隊和各類教研活動,促進我們年輕教師早日成材。"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是這種宗旨和理念,一批年輕教師不斷成長,為北郊的繁榮發展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北郊必將生生不息,充滿生機。

現在北郊正處於二次創業的關鍵性時刻,勵精圖治,百廢待興,新的路子和成功的經驗,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吸取。創業是艱苦的,佈滿荊棘和坎坷;創業是喜悦的,充滿着成就和自豪。創業對於我們青年教師來説是機遇也是挑戰,創業必須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

身為北郊的新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必將會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水平,不斷進取,愛崗敬業,厚德愛生,以自己的一腔熱誠投入到工作中去;把自己的一片愛心奉獻給學生,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北郊事業的蒸蒸日上添磚加瓦。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更是短暫的。"羨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墓如雪。"我們不能在人生最光輝的時刻虛度年華,碌碌無為。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禮,豐碩的果實來自辛勤的耕耘。我們應好好地把握青春,學那搏擊風雨的海燕去展翅翱翔;學那高大挺拔的青松去傲雪經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青年教師們,讓我們用我們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奮鬥,使我們的青春在北郊二次創業中閃光!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被青年教師心得體會篇5

在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我不幸生了一場病,住院治療的時間,給了我機會靜心閲讀了《致青年教師》一書。《致青年教師》的作者吳非老師,是南京師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知名的雜文家,這是他告別講台之作。

如果你想當然的覺得書中應該存在一些案例,一些建議,一些具體可行的辦法,那麼這本書將不對你的口味。這本書其實是相對獨立的隨感,有一些在報刊發表過,有一些在博客上貼過。雖然全書結構算不上嚴謹,也沒有諸多教育教學”兵法“可言,但這些零零總總的雜文,是致青年教師的警醒文集,也是青年教師的職業範本。這本書表達的,是作者對教育的理想,以及希望青年教師能在教育工作中,追尋理想,實現理想。

書中説:教師不能再把自己譽為靈魂的工程師了,如果要拯救別人的靈魂,那麼就先拯救自己的靈魂吧。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一切行業都在追求”更快“,都拜倒在金錢的腳下。工作三五年的青年教師,已經沒有了當年大學畢業初出茅廬時的理想和勇氣,歲月消磨了我們的意志,生活重負一點點地壓低了原有的精神高度。當然,我們教師也是血肉之軀,也生活在柴米油鹽之中,請不要將我們拔到靈魂工程師的高度。但教育是陶冶人之心靈的職業,我們需要為學生的成長負責。所以我們先要拯救自己。

拯救自己,先磨鍊自己的品行。

對學生而言,教師的品行在時時刻刻的學校生活中慢慢滲透學生的言行中,甚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對教師而言,在同樣的工作環境下,面對同樣的教學任務,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無成,有的人則只靠行政背景混日子,形成這樣的差異,完全在於教師的個人素養。書中總結,教育的品行歸根到底只有一個字:慢!

忘記是在哪裏看的這則小故事了。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媽媽還有外公一起出去郊遊,在路上媽媽拿出兩個蘋果給小男孩,意思肯定就是讓小男孩和外公一起吃,小男孩拿過來就把兩個蘋果都咬了一口,男孩的媽媽一看就上火了,接着就對小男孩批評了一通,小男孩子的眼裏含着淚。這時外公很和藹的問他:”能告訴外公為什麼兩個蘋果都咬一口嗎?我想把最甜的那個蘋果給外公吃。“小男孩委屈的回答。這時是男孩子的媽媽眼含淚了,為小男孩的懂事,為自己沒有聽孩子把話講完。

教育的特徵是”慢“,教育是”慢“的事業,教育是”慢“的藝術。”慢教育“的概念已被更多的人接受。在學生培養方面不可能求快,教育教學方面也不能違背客觀規律。教育的規律如此,教育者也要如此——教育者也要遵循”慢“的藝術。教育者的專業發展記不得。不能因為工作出色受到表彰而感到自己”進步太慢“,因而自卑,焦急;也不能因為上了一節課受到好評,而沾沾自喜,沉醉其中,不思進取;更不能因為學生的”表現欠佳“,而暴跳如雷。欲速則不達,真正的”慢教育“可能比你我想的還要慢,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期,不可能以我們個人意志而轉移變化。

拯救自己,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工作已經第6年。經歷生活繁瑣,也曾沒有努力方向,慢慢摸索出工作經驗。閲讀,培訓,比賽,開課,論文。我一點一滴的積累和努力,不敢怠懈。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裏。吳非老師説,青年教師講台還沒有站穩,為什麼要急着去賽課?我非常同意這個觀點。比賽是動力,而不是功利。我認為教師都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終生學習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學校是每時每刻都在接觸”學習“的地方,教師是終生學習的最好的職業,所以我們應當比一般人更善於學習,更熱愛學習。

拯救自己,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時代感可以是衣着,吳非老師認為,教師禮儀也是”範“。雖然那並不是最重要的,教師也不可過分修飾因為凡事過猶不及。但平實的基礎上,稍帶時代感的流行元素,一下子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每個時代有其自己的文化氛圍,也許現在的衣着在父輩的眼裏不是最好看的,但卻是學生能接受的,流行的,甚至是親切的——穿學生喜歡的衣着,穿出自己的時代感。

時代感也可以是言行。清楚的表達是教師必備的素養,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樑。吳非老師説:相對於二者的關係,學生如病人一樣,處於”受助“的位置,他是”求學者“,他本來就”不懂“,如果教師的語言艱深,不用學生聽得懂的話教學,學生不知道老師在説些什麼,那不是學生笨,只能是教師不懂教學。作為80後的教師,除了上述的要求外,我們更應當説學生聽得懂的話,説有時代性的話。現代的孩子不説”難過“或”不開心“,凡事都是一”鬱悶“;批評人常常是”猥瑣“到底;表示驚訝是”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這些詞或是自造的,或是網絡上流行的,流行性廣泛,具時代感。如果青年教師在語言上還停留在古代,那可真是out了。

吳非老師説:學生在青少年時代讀什麼書,思考什麼樣的問題,將決定一生的精神高度。教育要讓學生追求詩意的人生,不僅需要詩,還應當有琴聲,有樹,有虹,有夢。教育永不止考試,而是為了學生長遠的甚至終生的利益和精神追求。遺憾的是,功利的教學觀往往在左右評價標準。不錯,我們是教師,可是和所有的人一樣,我們在成長中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東西。那些像夢一樣的詩,像詩一樣的夢永遠不再回來了,可是它還留在孩子們的眼睛裏,孩子們就坐在你的面前……

這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他説,他真希望還處在學生時代,上課睡着了,一覺醒來,老師的粉筆正向他扔來……多麼美好的學生時代。所以,親愛的教師們,拿出我們的激情和智慧,點亮孩子們心中的那盞詩意的燈,並賦予他們發光的力量。

此外,吳非老師還對公開課,評職稱等等青年教師頭疼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讀了覺得受益良多。應該説,對於心態浮躁的青年教師來説,這確乎是一劑有效的鎮定劑。

所以,如果你有時間去電影院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那麼也請抽出時間,閲讀《致青年教師》吧,相信它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