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切實加強黨內監督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16K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切實加強黨內監督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切實加強黨內監督

 十九大報告和修改後的新黨章在紀律建設上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一是首次將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佈局,黨章第四十條,增寫了“黨的紀律主要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羣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二是強調紀律建設的重點是強化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以此帶動廉潔紀律、羣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嚴起來。三是強調加強紀律教育,強化紀律執行,加強對黨員領導幹部日常監督管理,讓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四是運用好“四種形態”。黨章第四十條增寫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手段。”五是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跳出歷史週期律,確保國家長治久安、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落實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加強紀律建設,必然要加強黨內監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加強黨內監督,在加強黨內監督方面作出許多重要論述。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加強黨內監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

一、深刻理解黨內監督對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意義

一是從黨執政的歷史經驗來認識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我們黨在執政實踐中深刻認識到,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我們黨作為執政黨,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對權力進行有效監督,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其中,最重要的監督是黨自身的監督,也就是黨內監督。

二是從蘇聯共產黨失敗的教訓來認識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蘇共執政70餘年後於上世紀90年代垮台,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於黨內監督缺失,權力被濫用。這警示我們,要高度重視黨內監督,從嚴管黨治黨。

三是從新時期我們黨面臨的問題來認識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當前,我們黨內之所以還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章黨規黨紀沒有得到很好執行。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必須把黨內監督嚴起來,推動管黨治黨從“寬鬆軟”走向“嚴緊硬”,確保黨章黨規黨紀得到有效執行,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重要保障。

二、正確認識當前黨內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基層黨組織在開展黨內監督工作上,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部分黨員幹部對黨內監督的重要性認識不清。一些黨員和幹部對黨內監督認識不深不透,進行監督和接受監督的意識不濃、不強,在監督上還存在“兩張皮”的現象,説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特別是基層黨組織黨內監督活動沒有有效開展,削弱了黨內監督的成效。另一個是部分基層黨組織黨內監督活動開展不力。基層黨組織的紀檢組織或負責紀檢工作的人員,在開展黨內監督工作中,有的作為下級對上級進行監督,怕得罪領導,影響個人發展前途,不敢監督;上級對下級監督,怕影響人望,丟選票,不願監督;同級領導班子怕傷了和氣影響團結,不想監督。因而導致日常監督活動開展不經常,難以收到實效。

三、通過加強黨內監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第一,抓好思想教育,增強黨員幹部監督意識。要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耐心細緻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大家清楚地認識到,加強黨內監督,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形勢和任務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保證,是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的有效措施。貫徹落實《黨內監督條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組織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必須把增強監督意識和被監督意識作為關鍵,強化對黨員領導幹部的思想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黨員幹部參與監督和接受監督的自覺性。

第二,強化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日常監督職能。當前,分工明確、責任清晰、立體互補的新型黨內監督體系已經形成,即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檢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各基層黨組織和紀檢監察組織,要加強對黨內監督工作業務的學習理解,選強配齊監督執紀隊伍,認真貫徹落實《黨內監督條例》,按照上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指示要求,紮實開展日常監督工作,充分發揮黨內監督體系的作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第三,完善日常監督措施,充分利用形式多樣的黨內監督手段。這些手段包括批評和自我批評、提醒談話和誡勉談話、述職述廉評議、信訪舉報等。其中,尤其要注意發揮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用。批評和自我批評是黨的優良傳統,是發現糾正缺點錯誤的好辦法,一定要用好這個防身治病的武器,增強日常監督成效。

第四,堅持多措並舉,抓好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的結合。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加強黨內監督才能帶動黨外監督。同時,應注意發揮黨外監督的作用,實現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有效結合、優勢互補、整體發力,使監督發揮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