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近百年中醫發展之啟示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2W

2010年06月20日,習近平出席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時指出,“中醫藥學凝聚着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

近百年中醫發展之啟示

我國醫療工作的現狀主要是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支力量並存,其中又以西醫為最。近百年來西醫由傳入、發展、壯大到上升為主導地位,但並沒有導致中醫學的覆滅與消亡,而是有所發展,其間原因何在?同時又對新世紀何啟迪?確實值得深入思考。

千百年來,中醫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過巨大貢獻,然而近百年來,隨着西方醫學的傳入和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中醫學的發展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對此,有不少學者認為是迅速蜕變和消亡的趨勢。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中醫學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也具吐故納新而發展的一面。這種兼容新知、與時俱進仍不失為中醫學發展的主流。本文試圖通過對近百年中醫學術繼承與發展的因素、方法、條件、方向、成就及眾多醫家學術經驗等方面的探討,來把握中醫學術繼承與發展規律,並揭示其對本世紀中醫學發展的啟示,以期推動中醫學術的發展與繁榮。

中醫學發展的底藴

          ——中國文化傳統

中國文化傳統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它的起源和積澱經歷過漫長歲月,並且始終影響着中國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特色和優勢的中醫藥學,無論是其眾多的醫療技術發明或是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形成,都以這一文化背景為底藴。醫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認識,中醫藥學首先是一門人文科學,其次是一門具體的自然科學,或者説是一門兼有人文科學特性和自然科學屬性的交叉產物。可以認為,中國文化傳統就是中醫藥學理論成型和發展的根基。深入探索文化和中醫藥學二者之間的關係,有助於我們在新的條件下繼承發揚中國文化傳統之優勢,促進中醫藥事業的振興與發展。

一、中國文化傳統

1、中國文化傳統的概念:文化,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態,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社會意識形態。

中國文化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內,從古至今,世代相傳的,以漢族為主體的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文化,具有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共同民族特點。傳統是指沿傳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制度以及行為方式等。

中國文化傳統是指在中國文化歷史發展過程中,自夏、商、周以來至鴉片戰爭前,中國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期的文化(有的認為可延至“五四”新文化運動前),是由歷史沿革而來的,世代相傳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

2、中國文化傳統的精神:中國文化傳統是在中國特定的地理、經濟和社會指導下形成和發展的,其核心精神為“致中和”。這種中和精神,是中國古代人追求的最高目標,最高境界。它具體體現在:

(1)在人與自然關係上,就是要做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文化傳統精神的主導觀念。無論儒、道、佛、墨,還是法、兵、農、醫等各家,均以“天人合一”為出發點和歸宿。

(2)在人與社會關係上,就是要做到人倫和諧,即人際關係融洽、和諧、和睦,以和為貴,即“人和”。這種中和精神,培養了中華民族仁愛温良,平和寬大的品格,反映了中華民族崇尚團結,熱愛和平的價值觀念。

3、中國文化傳統的特徵:

(1)整體性:中國文化傳統把宇宙看成是一個“天人合一”的和諧整體,人—自然—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善於從整體上認識世界,把握事物,重視事物之間的聯繫和發展,具有強烈的整體意識。這就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整體觀念。

(2)人文性:中國文化傳統特別重視人的倫理道德,在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各種文化形態中,傳統倫理思想處於中心地位。重視修身,以修身為本,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基本特點。主張通過自身的修養和學習,成為高尚的有理想的人。

(3)承傳性:中國文化傳統重視傳統的繼承,認為繼承是延續的前提。因此,中國文化傳統的發展始終有着一以貫之的承傳性。在學術上,講究“道統”,“師承”,視先秦典籍為判斷是非的經典。

中醫學是中國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着中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徵。

二、中醫學以文化傳統為底藴之體現:

1、天、地、人三位一體的整體觀:中醫學認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個有機整體。天人合一,形神一體。人類生活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之中。中醫學從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去重視自然、社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形成了人(生物、心理)—自然—社會的整體醫學模式。這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大一統的整體觀的體現。

2、人命至重,以人為本的醫德觀:中國文化傳統的人文精神在於以人為本,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基於這種人文精神,中醫學認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把人的生命價值視為醫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這是一種人道主義的救死扶傷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關於人倫和諧價值觀的體現。

3、陰陽協調,動靜互涵的恆動觀:天地萬物原於一氣,人之生死由乎氣。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人體是一個不斷髮生着升降出入的形氣轉化運動的機體。運動貫穿於生命過程的始終。中醫學非常重視用運動變化的觀點來認識健康與疾病,指導防病治病,延年益壽。這是中國文化傳統動靜平衡觀的體現。

4、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防治觀:中醫學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與其治療於有病之後,不如攝養於未病之先。這種預防為主的醫學思想,是中國文化傳統中防微杜漸的憂患意識的具體體現。

總之,中國文化傳統是中醫學術的源頭與底藴。

中醫學發展的源泉

    ——臨牀實踐

近百年來,在中國的社會動盪和沿變中,足以見證中醫藥學術的生命力及及其博大精深。無庸置疑,醫療實踐推動了中醫藥學的發展,而中醫藥學又為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近代西醫在中國的傳播對中醫診療方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無數的醫家從臨牀實踐出發,總結臨牀經驗,深悟經典之奧理,兼容新知,使中醫藥學在醫療實踐中充分發揮了其自身的優勢,並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新局勢。

一、經驗總結與醫療實踐密切相關

近百年來,傳染病流行猖獗,因此,有許多醫家致力於傳染病的治療和研究,使中醫藥在治療傳染病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例如對鼠疫,有餘伯陶著述的《鼠疫抉微》,鬱聞堯的《鼠疫良方彙編》;對霍亂有惲鐵樵的《霍亂新論》、徐相任的《徐氏霍亂論》等,這些論著在近代醫學發展過程中有較大影響;1956年,北京流行“乙腦”,死亡率極高,周總理命蒲輔周老中醫為首,組織一箇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小組,深入疫區,在醫療實踐中進行經驗總結,提出8法、66方。

二、經典開發與醫療實踐密切相關

首先,經典開發的內容多來自醫療實踐。

近百年來,除對經典著作進行了比較系統、全面的考證、校勘、註釋、語釋外,對經典內容的開發均來自臨牀實踐。並且所取得的成就被臨牀所應用,或更好地用來指導臨牀實踐。如阮其煜對《神農本草經》中每味藥物的性味,主治功效進行了闡發,並説明用藥劑量、禁忌和注意事項。又如劉炳凡創層次組方法則,在調治慢性疑難痼疾,遣方用藥時,首先抓住後天之本,以六君子湯為主方調理脾胃,改善人體生理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抵抗能力——自然療能。其次以調節臟腑功能、疏達血氣、燮理陰陽的藥組或針對病證症有特異治療作用的藥組為臣佐,直接調理或治療病證症。最後以健胃助化為使,既化食又化藥,始終以治病治人為旨歸。由於層次清楚,主次分明,調治全面,因而投劑輒中。這是劉老在《傷寒論》的啟迪下,通過臨牀實踐而形成的。

其次,經典開發取得實質性成就的多是臨牀醫家。

近百年來,對經典著作開發取得了實質性成就,而這些成果的研發者正是具有豐富臨牀經驗的醫學家。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一部中醫臨牀醫學的經典,在近代對其的研究主要側重於臨牀應用。就《傷寒論》、《金匱要略》的註釋而言,主要趨勢是從臨牀實際中研究經典著作的內涵,突破舊框,力圖闡述仲景著作的新義。惲鐵樵的《傷寒論研究》就是這種研究法的典型臨牀醫家。而運用西醫知識註釋經文的醫家有陸淵雷的《傷寒論今釋》和《金匱今釋》,譚次仲的《傷寒論評釋》等。曹穎甫的《傷寒發微》和《金匱發微》系從個人的臨牀體會去闡發張仲景的著作。建國以來,對《傷寒雜病論》的研究更是如“雨後春筍”。實質性成就的取得均為臨牀醫家或稱為“經方大師”,如劉渡舟等。

三、兼容新知與醫療實踐密切相關

隨着近百年來西醫的滲入逐步加深,研究領域不斷擴大,研究方法亦不斷增加,但不管進展如何,臨牀仍然是中西醫結合、中醫兼容新知的主陣地,中醫與西醫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但兩種醫學又同是以認識人類自身為己任,以防病治病,提高健康水平為奮鬥目標。因此,在疾病的診治中存在着眾多的結合點。從臨牀實踐入手,有利於分辨其異同,對比其優劣,進而取此之長,補彼之短,形成合理的結合,發揮相得益彰的效果。另外,在臨牀上取得肯定療效之後,方能進行機制研究,理論探討及劑型改革等。而上述研究結果的可靠與否,又需要回到臨牀加以驗證,被肯定者將會發揮指導臨牀,提高療效的作用。因此,中醫兼容新知“始於臨牀”又“終於臨牀”。

例如,自50年代中醫應用白虎湯及蒼朮白虎湯治療乙腦取得了顯著療效之後,到1978年11月青蒿素治療惡性瘧獲得成功,中醫對高熱的辯證論治研究就是這樣從單一病種、單一療法開始,逐步發展到大宗病案的羣體觀察及辯證論治規律的研究,並集諸種辯證治研究之大成,形成辯證論治規範,使中醫對高熱證的辯證治療進入到系統化、規範化的階段。

中醫學發展的途徑

            ——經典引申和兼容新知

近百年來,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西醫學的不斷滲透以及臨牀實踐的深入,中醫學界自身發展逐步走向經典引申與兼容新知兩方面,以期達到對疾病的深化認識,提高療效。

一、經典引申

(一)病因病機:近百年來,中醫病因病機學的發展,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對歷代的成就結合臨牀進行了整理,並有所闡發;二是結合了現代科學,對中醫理論進行了一些研究,例如在整理古醫籍方面,如曹炳章編著的《中國醫學大成》、裘吉生編著的《珍本醫學集成》等叢書,都收集了不少中醫病因病機學的內容。解放以來,反覆編著了八次中醫教材,對病因病機學的內容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整理。近十多年來,對中醫古籍進行了更多的校勘、圈點與註釋工作。

近百年來,西洋醫學傳入中國,對中醫病因病機學説不無影響。早期,有些學者試圖把西醫與中醫匯通,但是,由於社會條件與科學水平的限制,收效不大。從解放以後,由於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中醫,提倡中西醫結合,提倡用現代科學研究中醫,在廣大醫學科學工作者的努力下,在腎的病機、脾的病機等領域內,已取得了初步的可喜的進展。從長遠角度來看,不斷總結中醫臨牀經驗,系統整理歷代文獻,大力開展用現代科學對中醫的研究,中醫病因病機學一定會得到更大的進展。

(二)診斷:在中醫學的悠久歷史中,診斷學的內容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伴隨着時代脈搏的跳動,現代科技的不斷滲入,近百年尤其近幾十年來,中醫診斷學的研究更是方興未艾,是當前中醫研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領域。中醫診斷研究在藴含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又賦予了時代的使命,其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以四診客觀化、病證規範化、辯證微觀化、教學多元化為主要內容的研究體系。中醫診斷學的範圍極為廣泛,其內容即包括對臨牀病證資料進行收集所採用的手段與方法,又包括診斷思維過程中的理論指導及對病證概念的明確與規定。

(三)治則治法:首先,我國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過程中,在認識疾病發生髮展的普遍規律的基礎上,逐步總結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治療原則。如治本與治標、扶正與祛邪、正治與反治、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

其次,在治療基本原則指導下,據具體情況所採取的汗法、吐法等具體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揚棄與補充。以理血法為例,其為暢通血液,消散瘀血以及止血的一種治法。近百年來,結合現代科學的發展,已輔以相應的物化技術但又不離其根本大法。

(四)方藥:現以桂枝湯為例,説明經典引申在方藥方面的體現。傳統上自仲景創此方至後世歷代醫家不斷髮展,使其具有解肌和營衞,化氣調陰陽、温陽養血通脈三方面作用,並有不同化裁及應用,使其用於一切外感表虛證、勞傷、妊娠反應、慢性眼病的恢復、慢性瘡瘍、重病恢復期、神經官能症等等。

二、兼容新知

(一)病因病機:近百年來,廣大醫學科學工作者運用科學技術對中醫病因學的某些方面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進展。例如在氣象醫學方面,國內醫學界除結合中西醫有關知識進行理論探索外,主要從調查研究入手,研究氣象與疾病的關係。有人證實了關節痛的發作與氣温、濕度、氣壓的變化有顯著關係。天氣變化的因素有二種:一種是週期變化,主要是受太陽輻射的影響;另一種是非週期變化,主要是受大氣環境的影響。探討天氣變化與疾病的關係,過去往往採用個別氣象因素(如温度、濕度、氣壓等)進行分析,事實上各種氣象因素的逐日變化,主要是由於上述兩種天氣變化的影響。而且在大氣環境中,人體往往受到各種氣象因素綜合的作用。這些觀察對進一步研究“季節病”(每年某一定季節發生或復發的疾病)與“氣象病”(某種天氣情況下發作或病情加劇的疾病)也是有價值的。還有中醫病機與現代醫學中的病理學相結合認識中醫病機學。中醫病機研究主要是從陰陽失調、邪正盛衰以及氣血失和等整體宏觀方面進行分析與綜合;現代病理學研究則主要是藉助科學方法與技術從微觀方面進行觀察分析。若能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那麼,既能使中醫病機的研究更具科學説理性,又能使現代病理研究超越細胞或組織的單一模式,從而推動中醫與現代醫學的病機研究的進展。

(二)診斷:以診斷微觀化研究為例。診斷微觀化研究是指採用現代科技,尤其是現代醫學的先進技術,在較深的層次上,對病情進行較為微細的檢測,以求更準確地認識和辨識病證,更為本質地闡明證的物質基礎。

從事微觀化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着手。一是針對八綱辯證、氣血辯證之“證”進行,以闡明陰陽學説、寒熱本質、氣血理論;二是針對臟腑辯證之“證”進行,以解釋臟腑病證的本質。這些研究主要採用了生化免疫指標、電生理、微循環、阻抗血流圖、血液流變、細胞分光、微量元素、病理形態等手段,從而大大擴展了中醫診斷的思路和視野,獲得了許多有益的資料。

(三)治療:以桂枝湯為例,現代兼容實驗研究發現,其治療作用有:①清熱和消炎作用;②改善消化系統功能;③解痙、鎮痛和鎮靜作用;④改善心血管功能;⑤抗過敏作用;⑥雙向調節作用;⑦使白血球內cAMP升高的作用等等。

 

中醫學發展的模式

                       ——整體和諧模式

中醫學認為,人作為自然界與社會的一員,必須與它們統一和諧,人要生存和發展,除了人體本身的和諧外,還必須遵從自然規律,與自然界和社會保持協調關係。如中醫學之陰陽五行學説中,陰陽之和而統一,五行之生剋制化於一體,難道不都“和”而有序於中醫學對人類健康的認識嗎?

一、人體是有機的和諧整體

人體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各個臟器、組織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決定了機體的整體統一性。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聯繫,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機體整體統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這種五臟一體觀反映出人體內部器官是相互關聯而不是孤立的一個統一的整體。

二、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性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屬於生理範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範圍,即是病理性反應。故曰:“人與天地相應也”(《靈樞·邪客》),“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應,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積極的、主動的。人類主動地適應自然,從而提高健康水平,減少疾病。如“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素問·移精變氣論》),“凡人居住之室,必須固密,勿令有細隙,有風雨得入”(《備急千金要方》)等等,都是積極主動適應自然環境的具體措施,説明了中醫學已經注意到人對自然的能動作用。

三、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性

人生活在紛紜複雜的社會環境中,其生命活動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人與社會環境是統一的,相互聯繫的,人不但是生物個體而且是社會中的一員,具備社會屬性。人體的生命活動,不僅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而且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人—家—國整體和諧一致觀,可減少無謂的矛盾爭鬥,具備較強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又取類比象聯繫社會提出中醫方劑之君臣佐使和諧一致的組方原則,體現治療人體疾病如同治理社會一樣,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協同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中醫學發展的模式,不單是孤立追求身體健康,而是追求“順應自然——身心健康——適應社會”這樣一種整體和諧狀態模式。這種模式,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先進性和生命力。中醫學發展的模式涵蓋了健康、亞健康、疾病狀態下的各個過程,它反映了人類對完美人生的追求。隨着世界醫學模式從“純生物模式”轉變為“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使得西醫學從傳統的“治療型模式”轉變為“預防、保健、羣體和主動參與模式”,值此,強調整體和諧的中醫學日益受到重視。我們要抓住契機,與時俱進,完善中醫學之整體和諧醫學模式。

Tags:啟示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