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文學課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5W

文學課心得體會多篇

文學課心得體會篇1

可能是在家庭的環境的薰陶之下,我從小就能閲讀到何種書籍,因為爸爸媽媽皆是老師,所以家裏的學習氛圍一直都很好,家裏也有着一個書房,裏面堆放着各種名著,我閒來沒事也是閲讀了不少,慢慢的我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現在我到了大學依舊是如此,就算我有再繁忙的學業,我也不會丟棄自己的這個習慣,每週絕對會去學校圖書館借一本書看,這早已成了稀鬆平常的事情了。

讀書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安靜下來,不去想任何東西,當我心情煩躁的時候,讀書能讓我的心境平和下來,當我迷茫無助的時候,書中的知識也會給我指點方向,當我孤獨無助的時候,書籍就是我最好的夥伴……一個飽覽羣書的人才可以真正的理解什麼叫做“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東西是你話再多錢都買不到的,唯有自己去閲讀去領會,十多年的讀書生涯,讓我這個人都變的不一樣起來,有同學説我這人為人敞亮,一眼都能看的透徹,讓他不由自主的想和我結識。也有同學説,我對於很多事情總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思想,覺得我這個人很有趣,甚至我的老師也覺得我與眾不同,不説髒話,為人謙卑,給他一種高尚的感覺。這都是讀書影響我的東西,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跟在很多高尚的人在聊天,那我怎麼可能不受其影響。對於讀書我也是有着自己的一些心得。

不讀無益之書,現在隨着時代的發展,很多盜版書就出來了,思想不正,三觀不正,胡言亂語的書籍多的是,我從來都不會去讀這類的書籍,因為我知道那無遺就是藉着讀書的名義墮落自己,讀書這麼多年,我見過很多同學被小説被迷了眼的,上課在看,下課在看,回到寢室的時候還在看,整個人完全的沉浸在別人的世界裏面,無法自拔,最終荒廢學業。

讀書可以讓人領略到很多的東西,就拿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來説,你能看到桃園三結義的兄弟情深、你能看到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的英雄氣概,你能看到神魔鬼怪世界的曲折離奇,你還能看到封建社會是一個大家庭的興衰消亡……書一本你要能用心去讀,這樣才能嘗試着去跟作者交談,體會到作者寫這本書的用意,這樣你才能從中受益。

在安靜的環境下讀書是最好的,讀書是可以讓你忽略耳邊的嘈雜,但是寧靜而致遠,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你才能讀懂書中更多的東西,那樣你看一本書的效率也是最高的,並不是説你看完一本書知道了裏面的情節、內容、人物你就算是讀書了,你沒有弄清楚這本書所要傳遞的思想,那麼就仍需再次細細的閲讀體會。

讀書真的可以使一個的人的思想、眼界都寬闊起來。

文學課心得體會篇2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高爾基説得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自人類文明史伊始,浩如煙海的書籍記載了人類艱苦求索、認識自然、保護自然、揭示自然界奧祕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絕大多數智慧。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

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説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説,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就像做股票的人都應瞭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形勢,以便能更好的分析股票走勢一樣。研究物理學的學者們都要有一定的化學和其他基礎,才能有所成就。記得一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復旦做講演時就曾説過,現代科學已沒有明顯的界限,你必須對相關的科學都有所瞭解才行。在這方面,偉大的導師恩格斯就是一位廣泛學習的典範,他雖然只上過中學,但由於他發奮讀書,十九歲時就能用十二種語言説話和寫文章,在參加工作實踐後,他也沒有間斷過學習和研究,從而被馬克斯稱為一部真正的百科全書。廣博淵深的知識,對恩格斯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準確的傳播科學共產主義理論有很大的幫助。從它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會到書本做為人類掌握知識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和我一起分享讀三毛作品的快樂。

文學課心得體會篇3

小説《魯賓遜漂游記》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讀完這篇小説,使我對人生應該有自己的一個奮鬥歷程而受益匪淺。當一個人已經處於絕境的時候,還能夠滿懷信心的去面對和挑戰生活,實在是一種可貴的精神。他使我認識到,人無論何時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被困難所嚇倒,我們要勇敢的面對困難,克服困難,始終保持一種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去面對。在當今社會只有努力去奮鬥,才會有自己的出路!

其實現在的很多人都是那些遇到困難就退縮,不敢勇敢的去面對它。不僅如此,現在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家長視子女為掌上明珠,不要説是冒險了,就連小小的家務活也不讓孩子做,天天總是説:“我的小寶貝啊,你讀好書就行了,其它的爸爸媽媽做就可以了。” 讀書固然重要,但生活中的小事也不能忽略。想一想,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如果你連家務活都不會做,你能在那裏生存嗎?讀完這部著作後,我不禁反問自己:“如果我像書中的魯賓遜那樣在大海遭到風暴,我能向他那樣與風暴搏鬥,最後逃離荒島得救嗎?恐怕我早已經被大海所淹沒;如果我漂流到孤島,能活幾天?我又能幹些什麼?我會劈柴嗎?會打獵做飯嗎?我連洗洗自己的衣服還笨手笨腳的。”我們應該學習魯賓遜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無論何時何地都有堅持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堅持到底,決不能放棄!我們要像魯賓遜那樣有志氣、有毅力、愛勞動,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創造奇蹟,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含冤入獄,可它依然在獄中完成《史記》一書,他之所以能完成此書,靠的也是他心中那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不斷努力的精神。著名作家愛迪生從小就生活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中,可是他從小就表現出了科學方面的天賦。長大後愛迪生着力於電燈的發明與研究,他經過了九百多次的失敗,可它依然沒有放棄,不斷努力,最後終於在第一千次實驗中取得了成功。

魯賓遜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他面對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活了下來。他自從大船失事後,找了一些木材,在島上蓋了一間房屋,為防止野獸,還在房子周圍打了木樁,來到荒島,面對着的首要的就是吃的問題,船上的東西吃完以後,魯賓遜開始打獵,有時可能會餓肚子,一是他決定播種,幾年後他終於可以吃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其實學習也是這樣,也有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的社會,競爭無處不在,我們要懂得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要勇於付出,在戰勝困難的同時不斷取得好成績。要知道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魯賓遜在失敗後總結教訓,終於成果;磨糧食沒有石磨,他就用木頭代替;沒有篩子,就用圍巾。魯賓遜在荒島上解決了自己的生存難題,面對人生挫折,魯賓遜的所作所為充分顯示了他堅毅的性格和頑強的精神。同樣我們在學習上也可以做一些創新,養成一種創新精神,把魯賓遜在荒島,不畏艱險,不怕失敗挫折,艱苦奮鬥的精神結合起來,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魯賓遜在荒島上過着貧困的生活,正是艱苦的環境促使他勵志成長,為改變處境而奮發;也正是這種奮發才使魯賓遜克服難以數計的困難,從而取得輝煌的成就。

其實艱苦的環境也能促使人成才。是的,俗話説安逸的環境鍛鍊不出精幹的水手,平靜的湖面造就不出時代的偉人,環境優越,生活舒適,往往會引發這種惰性,阻礙人們成長;而惡劣的環境卻能激發人奮進,使人勵志改變這種環境,因而促使一個人成長,有了這種敢於挑戰的精神,不管環境是好還是壞,都能創造條件克服困難成才。否則,優越的環境可能會培養你的惰性,艱苦的環境可能會成為弱者無法面對的深淵。正如人生道路,它坎坷,他不平,處處充滿着高山,激流石頭。人生它是由苦難,快樂組成的網,當我們收到挫折的時候要積極對待。有一句話説的好“天不總是藍的,水不總是清的,草不總是綠的,花不總是豔的,人生也不總是一帆風順”花要凋落,草藥枯黃,但春天又帶給我們勃勃生機,《魯賓遜漂游記》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只有奮鬥,才有出路。

魯賓遜曾這樣説到:“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絕不放手”、“我會盡力而為,只要我還能划水,我就不會被淹死,只要我還能站立,我就不肯倒下”。我們需要具備魯賓遜這樣刻苦奮鬥的精神,在他認為,不管什麼事情,一旦去做,會絕對會成功的。我們的學習也是一樣,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各個學科做好,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有一股動了促使我們不斷前進,同時還必須在做好每一件事後力求精益求精。“一本好書能拯救一個人”現在我非常的相信這句話,這188頁向我展示了魯賓遜的自信,自立,自尊,自強,永不滿足,不甘平庸的精神,魯賓遜的誠實,善良,智慧和堅毅以及去創造去開闊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作為當今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這樣,要勇於向困難挑戰,勇於向社會向世界挑戰,要不被打垮,在壓力越到的時候越能夠堅強起來,面對重重困難迎難而上,這才是我們的目標。要勇於鬥爭、勇於行動、勇於挑戰、勇於追求,這樣才能創造出一個堅強的自我。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請相信這句話吧,奮鬥了,才有出路。

文學課心得體會篇4

進入大學後,我讀書的重點就有所偏移了。在高中的時候,就是雜誌、名著小説、漫畫多一些,但是到了大學,專業是自己主要學習的重點,所以看得書就偏向於專業的書籍,對自己讀書的變化也是有一些感慨的。

大學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在讀書方面,不再是是五花八門的讀書了,我日常看的書都是偏重於專業的書,因為大學把專業學好了,對自己畢業以後起到的幫助作用很大。尤其是我成為了大二學生之後,更是明白讀關於專業書籍的重要性。大二的課多了很多,特別是專業類的課,如果在課下不去鑽研書本,是不能跟上老師講課的進度的,很容易就學不會專業的知識,所以課下有時間就會去圖書館裏看與專業有關的書,一是充實大學生活,而是幫助自己學好專業。在讀書的過程中,會去把書中的知識點記錄下來,在回去宿舍之後,在把知識複習一遍,是對自己學習比較好的幫助作用。

大學的讀書不再是看一遍就過的樣子,而是在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自己去鑽研,找到解決方法,並且自己還要鍛鍊獨立的思維,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書也不在是一種娛樂方式,而是想要帶着學習的目的去讀,不會只是看完之後就放在一邊不管了。大二是學習最忙碌的時候了,讀的最多的書就是學的專業書,每天都要去預習和温習兩遍,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去記住知識點,把專業學好。讀書於我也成了一種任務,雖然有時候會覺得很枯燥,可是當自己鑽研成功的時候,就是一種驕傲了。當然閒暇的時間也會去看些其他的書籍,也是去打發自己無聊的時光。

讀書真的是很美好的事情,即使是讀無聊的專業書籍,都會讓自己在其中找到樂趣,所以現在的我對於專業的瞭解已經很深了,理論知識基礎很牢。這就是我平時讀的書多了,積累的多了,才會有的結果。大學讓我讀了不少的書,不管是專業相關的,還是其他的書,這些都對我產生了很深的影響,讓我有更好的理解力,在讀書的過程中,慢慢的變得享受起來了,從書中也收穫了不少的知識。

未來兩年裏,我還會去讀更多的書,讓自己涉獵更多種類的書籍,這對自己專業的學習有用,對自己畢業進入社會也會有幫助。

文學課心得體會篇5

這座熱浪滾滾的城市跟往年一樣,讓我無所適從,雖然已經逐漸從陌生的異鄉客轉為當地居民,一個寫作人的身份依然告訴我,距離這片土地還是那麼遙遠。歲月的印痕留下了諸多遺憾,這期間,迷惘過,傷痛過,也曾歡樂過,撕裂與陪伴如影隨行,沒有什麼可以計較。唯一跟往年不一樣的是,編輯完中短篇小説集《陌生的城市》的時候,多少有些欣慰,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寫下的文字,那些在時間的縫隙裏生出的雜亂的思緒、記憶的碎片以及一閃而過的未來的光亮,陸續有了示眾的機會。

我告別了十三年的教學生涯,開始以一個文化專幹的身份,進入到陌生的羣眾文化領域,真正步入到了有號稱大染缸的社會,校園的單純與羣眾工作的複雜在我的生命中呈現出兩個極端,千頭萬緒的事務性工作開始讓我應接不暇,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常常令我在夜深人靜的燈下苦悶不堪,侷限的書本知識顯然遠遠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工作環境,在無數次的夢想碰壁後,我曾經以為只要憑着紮實的專業知識,一切都能迎刃而解的天真念頭瞬間土崩瓦解。這個時候的諸多想法,我將它記載下來,日積月累之後,反倒促成了一篇篇凝聚心血的文章。絕不可以怨天尤人,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成就一段美妙的文字,或悲或喜,或苦或甜,或完整或瑣碎,或細膩或粗獷。

我的寫作時間極其有限,白天忙於處理各種事務,大腦也無暇顧及創作,素材往往要擱置一兩個月,才有動筆的機會,真正寫作也是利用午休和晚上,等到一切都沉寂下去,思維漸漸有了清晰的脈絡,方才把蠢蠢欲動的想法一股腦倒出來,也不管結果如何。然而,一旦進入狀態,我就會感覺下筆如有神助,筆端甚至跟不上思維,刷刷刷,那是我最為享受的時刻。這,大抵也是我始終不願意放棄寫作的原因,即便在我工作忙亂生活一團亂麻情緒低落到極致的境地,我也不斷給自己鼓勵加油:也許寫作並不能給自己帶來什麼榮耀,但寫作至少讓自己足夠充實。

如今,網絡盛行,文字氾濫,情感貧乏,對文學不屑一顧的人比比皆是,他們認為這是個寫書人遠遠超過讀書人的時代,寫書的人完全是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裏自娛自樂,根本就沒有市場。事實也的確如他們所言,在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提出若干年後的今天,依然不乏以追求產值為主,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的城市,我們本該在物質富足的社會感謝上蒼,但是,當我們的奔走呼號成了一紙空文,我們的心血被遺忘在角落無人問津,誰又能否認這不是時代的悲哀?

我從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必須要走進田間地頭古鎮院落,才能掌握最真實的材料,我有許多近距離接觸民間藝人的機會,他們分佈在偏僻貧窮的山鄉,從事着常人難以為繼的民間藝術,沒有經濟來源,沒有收入保障,有的甚至只靠政府低保救濟;他們中有的人頂着藝術大師的頭銜,卻過着常人難以想象的卑微生活,他們的光環讓局外人產生無數的遐想和錯覺,但是,久而久之,你會被他們的無慾無求深深地感染,似乎藝術壓根就不能跟金錢扯上關係。他們隨口説出的笑話在鄉間的小道肆無忌憚地奔跑,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習慣在大庭廣眾之下,聽那些不堪入耳的鄉俗俚語,但是,隨着交往的深入,他們的苦楚,他們的期冀,以及他們純樸的人生理念,都讓我萌生出這樣的念頭,不管怎樣,我都應該做一名文學的守望者,把這些接地氣的點滴感悟化為文字,不求名不逐利,只為實現兒時的美好夢想。

在這裏,讓我懷着一顆無比真誠的感恩之心,向我一直感念的幾位恩師説聲謝謝,他們在創作道路上給予我莫大的扶持和幫助,在我遭遇人生困惑的艱難時期,總是及時地點燃我日漸消減的創作熱情,已經故去的小小説大師曹德權,如今享譽小小説界的名家凌鼎年、王孝謙,對我寄予厚望的《小小説月刊》原主編、畫家趙禹賓,中國青年作家學會會長孟翔勇、文學的引路人官華彬、曾新等,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名字都在中國的文壇熠熠生輝。我感到不安的是,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依然在遙遠的異鄉關注我的成長,而我還在躑躅不前。還在等什麼呢?我必須拿出百倍的.信心和勇氣,去攀登文學的一座又一座高峯。

我只想做一個文學的追夢人,用一生的時間,來證明我的正確抉擇。

文學課心得體會篇6

有人説:讀一本好書,就像是與一位精神高尚的人在談話。書中精闢的見解和分析,豐富的哲理,風趣幽默的談吐,都會使人精神振奮,耳目一新。孕婦相對休息時間較多,閒暇欣賞一本好的文學作品,母子都會受益。

為了保護孕婦心境寧靜,情緒穩定,孕婦不宜看那些低級下流、污穢、打鬥、殺戳的作品,世俗人情寫得過分悲慘淒厲的文學作品也不宜看。

應當看一些輕鬆、幽默、使人向上的作品,如《居里夫人傳》、《小木偶奇遇記》、《克雷諾夫寓言詩》、《三毛流浪記》、《塞外風情》、《長江三日》、《伊索寓言》、《西遊記》、《儒林外史》、《鋼鐵是怎樣煉的》,以及安徒生、格林童話等。另外,朱自清、冰心、秦牧等作家的散文作品優美雋永,耐人尋味,也應欣賞,除此,吟詠古典詩詞,也能令人美不勝收。

一些兒童文學作品,如《伊索寓言》、《克雷諾夫寓言》等,欣賞過程中會使自己回到童年時代,產生童心和童趣,無形之中培植了孕婦的愛子之心。《木偶奇遇記》等寫得生動有趣,即幽默又富於感情色彩,不僅能化解孕期的煩亂心緒,而且有助於領悟兒童的心理特徵,使自己成為一位稱職的母親。

當然,欣賞文學作品時不要廢寢忘食,通宵達旦,這樣不僅達不到怡情養性的目的,反而累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