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聞採訪心得(精選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9W

第一篇:新聞採訪心得

新聞採訪心得(精選多篇)

一開始應該是興奮吧,小時候一直想要當記者,因為感覺記者是正義和破解黑暗的化身,現在終於有了能夠實施的可能。在老師要求寫採訪提綱時也很認真,選好“擺地攤”這個主題後,便開始想各種問題。一開始考慮到要問與眾不同的題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採訪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連“爆頭哥”橫行於世,你擺地攤會不會害怕的問題都冒了出來。

當然,我們也有想到問題會很艱難。畢竟擺地攤對於很多人來説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可是,當蛋爺説到一句話時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來擺地攤了還怕什麼丟臉。事實證明,也的確是這樣,還有擔心因為招攬生意而懶得理我們的現象,雖説也有發生,但並沒有一開始就受到打擊。所以,我很感謝那一對年輕的情侶。

雖説過程也算得上比較順利,可是我們採訪到得實質內容卻很少,或許也是小組成員總是無法聚在一塊的原因,所以這個採訪作業也是匆忙中做出來的,原本一個挺美妙的採訪過程成了一個應付作業式的行為。該有的採訪提綱也不見了,我想,一個沒有多少實質內容的採訪稿,應該就像我們一樣,源於一場準備並不上心並不充足的採訪準備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後的採訪應該有一定的經驗了。

至少我所瞭解的:

一:採訪提綱問題必須有獨特性,不要千篇一律,你隨便想想能夠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

二:採訪時無論怎樣的環境怎樣的工作我們都必須尊重對方。

三:採訪準備一定要做好。

四:採訪稿的成功在乎你的側重面與常人不同,善於挖掘其背後的故事及側面影射的社會實質。

恩,最後想説説,其實採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還有大學生放下面子出來擺地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學習。

新聞採訪心得(2):

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培訓會,本身就感覺非常榮幸了,能聆聽各位編輯老師的指點,更是倍感難得的機會了,而且能在這個會議上發言,就更是欣喜而激動了。作為一名業餘通訊員,在這裏介紹經驗是談不上的,但是能談談我個人在新聞採訪和寫作中的一點心得與各位老師、同仁交流,也是讓我殊感榮耀的一件事情。

我本人是一名中學教師,業餘愛好新聞攝影,很多時候是隨心所欲的拍攝,沒有什麼目的,後來在一個朋友的建議和指點下,有意識的拍攝新聞圖片。

首先,我覺得作為新聞攝影的通訊員必須是一個有心人。

記得我剛開始拍攝新聞照片時候,用心的確不多,這可能與一個攝影者的技術無關,主要是我們業餘通訊員的心理問題,因為我們不知道正在拍攝的內容是不是能發,有時候等到新聞照片發了,你才看出當時拍攝的時候要是再用心一些,可能會拍得更好。例如我拍攝的新聞組照《鎮安板栗好紅火》,當時慌里慌張的拍攝下來,投給報社也是抱着試一試的心裏,沒有想到就成功了。後來發表在商洛日報的一版,看着這些發表的照片,反思了很久,想想要是覺得一定能發,我會咋樣拍攝,肯定比原來的效果要好。

還有我拍攝的《桂花扮靚你的家》,當時只是覺得自己對這個買桂花和賣桂花的各種人感興趣,走上去就拍攝,結果出來後,看見背景很亂,人物表情和動作很不協調。反思後是我的拍攝角度有問題。

有了上兩次失敗的經驗,我在後來的拍攝中,如感覺不是很特別的新聞事件,就不急着拍攝,先和拍攝對象交流,表達清楚自己的意圖,再留心周邊環境,選擇拍攝時機,用心拍攝出自己滿意的照片為止。我在採訪和拍攝街邊賣布鞋、鞋墊的婦女時,我先不説採訪,上去先交談,結果一説人家還是我的老鄉,感情就親近的多了,後來採訪和拍攝就順利地多了,而且採訪的深度也得了到保證。我個人認為一副好的攝影作品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畫面要有衝擊力,力爭用圖片告訴讀者一個故事,第二畫面要簡潔,把干擾主題的東西全部裁掉,第三圖片要有動感,抓住事件發展的高潮瞬間,人物表情真實生動。

其次,我覺得業餘通訊員在採訪時不要一味趕熱鬧。

我説的不要一味趕熱鬧採訪而不是不發稿,大多時候還是要研究你所要投稿的報刊宣傳方向,及時提供適合該報的對口稿件。但是,不熱鬧的事件也應該作為業餘通訊員採訪的對象,一時報紙發不了,就當作對自己的一次練筆。

例如我採訪的發表在《商洛日報》週末版的《熨斗灘上驕傲的孟家山》是半年前就採寫好的,當時卻沒有發表的機會。記得為了這個壹千來字的稿子,我到當事人家去了很多次,由於我是業餘通訊員,採訪對象很不配合,幾次都以很忙推了。我堅持幾次和他談我的想法,他才答應接受採訪,提供了相關的資料,把這個稿子寫成了卻放了半年,等到商洛報宣傳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的時候,我及時將這個稿子投出去,三天後就發了,我再回去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問起這個事情,由於這個事件是關於革命英烈的,我感覺稿子發表後對身邊的人的教育意義很大,感覺蠻驕傲的。

第三,我覺得業餘通訊員的採訪要從身邊熟悉的人事出發,不要為了發稿勉強寫自己不熟悉和沒有把握的人事,這樣避免做無用功,可以提高上稿率。

例如,我在商洛日報報道我們鎮安二中《蒲公英行動》的連續稿件就是這樣的例子,我從學校學習民間工藝啟動入手,連續報道了《民間工藝進校園》、《最後的蠟花手藝》、《鎮安二中的學生版畫》、《鎮安香包好精彩》以及總結性稿件《鎮安二中民間手工作品陝北參展獲好評》等一系列我所熟悉事件。

第四,我覺得采訪自己身邊的人要比採訪不熟悉的人更要講方式。

其實我們業餘通訊員能夠採訪的更多的就是自己身邊的人。如果一本正經的採訪身邊的人,可能你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我在處理這個的時候是讓被採訪人沒有感覺的情況下和他聊天,把自己想要知道的東西藏在聊天的話題之中。

例如我採訪我們學校心理諮詢老師的稿件《愉快、陽光的生活和學習》,就是我看他到我辦公室聊天時乘機也上去把話題超我想要的方面引。等他發現我的意圖時卻是我把稿子都寫好了拿給他看得時候了。這樣採寫的稿件是必須給當(來源説明好範 文網)事人看的,請求他提出意見再最終定稿。

第五、要善於多角度的發現新聞主題。

我談一個我失敗的經歷,記得去年世界愛牙日的那天,我先看見永樂醫院口腔科的人在宣傳發放世界愛牙日的資料,我就想去拍攝幾個鏡頭,可惜只有幾個工作人員,沒有一個羣眾去諮詢,我就覺得沒有意思,路過了三次都沒有拍攝成,就放棄了。這是我受自己思考習慣的影響,以往拍攝這種主題都是羣眾很熱鬧的參與的,現在是這樣一個場面當然沒有什麼新聞可言。事後我又認真地想想我錯過了一個好新聞很可惜的,其實我可以以愛牙宣傳何以受冷落為主題拍攝採訪這個新聞的,結果我當時就沒有想到這個主題,説明我的新聞敏感性不高,視覺單一,這在以後一定要吸取教訓。

第六、作為一名業餘通訊員,要善於把握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

同一新聞事件往往表現的形式由各個側面,每一側面發生的時間和地點也有可能不同,我們就要有一定的新聞整合能力。例如我拍攝《鎮安板栗好紅火》時,三副攝影照片一幅發生在縣河,一幅發生在西關,還有一幅發生在縣醫院門口。雖然地點不同,但他們的主題是相同的,我們要靠自己的思考把這些發生在不同地點的同一新聞事件真實的記錄下來,就應該培養自己的新聞整合能力。

第七、要善於拓寬自己的新聞信息渠道。

我利用我們教師開會的機會和其他學校老師交流,交朋友,把自己的愛好和想法講給他們聽,時間長了,他們就會給我提供很多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例如我報道西口中學的《西口中學的回族女童班》、《名師回報母校----助力山區新課改》、《西口回族班學生用上多媒體》和《西口柿子又獲豐收》等稿件都是當地老師通過網絡發給我的,有時候他們提供給我一個素材,我在通過網絡或者電話和他交流怎樣拍攝照片和處理文字,時間長了,給我提供新聞線索的老師也寫起了新聞,和我成了無所不談的好朋友。

以上只是我的一點心得,希望各位老師和同行批評指正,謝謝。

第二篇:新聞採訪心得

新聞採訪心得

新聞報道必須真實準確,更重要的是貼切生活,服務生活,基於這一點,經過我們團隊的一致同意,我們確定了我們的採訪對象北校區宿管經理冉阿姨,採訪的主題是學校是否可以強制沒收學生的電器用品,圍繞着11月11日物管公司組織本校宿管人員在各個寢室進行了清查行動,沒收了大多數學生的生活用品(電飯鍋、電磁爐、電老虎等)這件事情,我們展開了一次有趣的採訪。

在這次採訪當中,作為事件的一方,由於採訪對象的特殊身份和採訪主題的針對性比較強,交談的話題相對敏感,我們的團隊在採訪前作了充分的材料準備,避免了話題觸及到採訪對象的利益,我認為這點做的很明智。人都是有戒備心,更何況我們也參與了這次事件,所以我們以趣味的問題做引導,巧妙地引發採訪對象的沿主題去交談。我們按事件的主次順序的先從是否沒收學生的生活用品,何時沒收,相關的規定具體是如何説的。通過這些基本問題,我瞭解到這次清查活動的原由、清查活動中的具體事項、清查活動中遇到的麻煩。通過,幾個問題的交談之後,解除了冉經理的戒備心,但有迎來一個難題,冉經理認為他們是按學校的消防章程上面的規定實施沒收的,我們的話題中提到了《興義民族師範學院學生管理手冊》的一項規定,學校不可沒收學生的非違法財產。這兩個相關規定發生了衝突,出於學生考慮一味的去辯證,強調學校的做法不正確,導致話題一度中斷,這是我們的缺點。

由於冉經理是首次接受採訪不免在心理上有些緊張,我觀察到了她的面目表情有些詫異,我機靈應對微笑着,把話題轉開了,談到她的日常工作上。然後,談到生活用品,作為一名家庭主婦,他敞開了話題。不打開採訪對象的心,就得不到真的信。這是一個寶貴的經驗。

作為一名新聞媒體的傳播者,不下真功夫去採訪時難以來成為具有真實才是學知識淵博的記者的,閉門造車肯定是造不出的。新聞採訪是需要親臨實境去踐行的,這樣才會有真情實感,寫出來的稿子、製作出來的節目才有有新聞性、描述的字句準確。正所謂事必躬先,功在於行。説到底,就是根深才能葉茂。寫出來的作品才有高度、深度。在此,我認為要做到以下五點。

1、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所以,我們就從身邊做起,採訪我們身邊的人,話題是我們熟悉的事情,我們也參加了這次事件,所以在採訪中,我們提到的問題更不可能虛假。做筆錄的時候,我們就按採訪對象和記者的原話記錄了採訪的中語言。衝學習新聞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刻地明白一個道理,新聞的價值在於給受眾一個真實的信息。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關係到一家媒體發行的消息是否具有權威性、公信力,但更加社會的公共道德。從而影響媒體的發展狀況。據新華社11月16日專: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宣佈與保守黨籍上議員阿利斯泰爾·麥卡爾平達成庭外和解,想bbc失實性侵醜報道對象支付18.5萬英鎊的慘痛代價。16日當天bbc由於這一事件導致股票下跌,bbc發行的報紙、雜誌交易數量同期下降30%,播放的廣播收聽率同期下降20。那麼如何做到新聞真實呢?簡單的説,採訪、寫作、取材都需要做到幾點要求,不浮誇、不能以偏蓋面、畫蛇添足、捕風捉影、捕風捉影、拔苗助長。

2、這次採訪,我深切的感到,我們的材料還有欠缺,比如,如何避免採訪主題刺激到採訪對象。在採訪前,我們要預約,不然冒然的去採訪,採訪對象心理不免會緊張。這次取材過於平鋪,沒有多大的新意,不應該單方面從社會的角度考慮學生的在冬天遇到的困難,更應該考慮到是否學校沒收學生生活用品上去拓展問題,使採訪更有深度。在採訪前,我們要慎重選材,主題要明確,立意要新穎,這就要求我們提高我們的新聞敏感性,廣泛的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厚積才能薄發。我第一次去採訪的時候,老師説:“新聞採訪,是一件藝術的事情,靠的是積累,不是所

有的畫家都靠的是靈感。新聞採訪猶如採購員去街上買菜,不是見什麼菜就買什麼菜,而是要挑選精品,採買顧客喜愛的蔬菜”。當時我聽了此話也沒琢磨。在一次採訪頂效火車站站長過程中,由於欠缺到位的提問材料,導致在訪問的時候,好幾次口誤,語無倫次,毫無針對性。最後,只能勉強的收場。眼下,隨着新聞採訪的次數的增加,我真正的體會到老師説的話,確實是真理啊!

3、選準新聞角度。在採訪的材料準備的問題當中,不應該以狹窄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把自己看成旁觀者,這樣才能讓我們清晰的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的思路。缺乏經驗的記者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經驗十足的記者按部就班。如今相當多的媒體編輯發行的報道中,只要是涉及到關於國家政策的報道就一個辦法——整理式轉載。麻木的記者怎麼會報道出有新意的新聞呢?記者當注重培養自己的新聞敏感,哪些新聞可以進行深入挖掘,哪些事件老百姓格外關注。我們要力圖從廣闊的社會背景中,捕捉具有價值的新聞。對重大的事件儘可能多角度、全方位的報道,並且聯繫社會,聯繫羣眾。著名電視台主持人楊瀾女士認為:“沒有不好報道的話題,只有不用心的記者。面對同一事件或人物,要想吸引我們的觀眾,只有集中我們的思維去感染他們”。他這句話耐人尋味,它的中心觀點,我可以這樣理解,整個新聞事件的報道只有一個,事件中的材料中不可或缺,但這些材料可以服務很多吸引受眾的角度。那麼,如何去取材呢?第一,新聞題材是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題材源於社會中細心的觀察和積累,這樣在寫作時便於拿捏報道的力度,因為我們既是觀眾,也是觀眾的眼睛。第二,善於拓展自己的消息渠道,從而提高寫作內容的質量以及可信度。德國弗蘭克·澤林表示,信息不過跑向我們的懷抱,信息在路邊的乞丐的空中,在辦公室焦慮的經濟師的報告上,信息在??,要得到他們的信息我們只有去結交他們,不管你喜歡或討厭。記得在一部電影中,女主人翁是一個善於交際的母親,她在瞳兒子的同學閒談中,無意得知古巴一位領導人是美聯邦調查局派間諜祕殺的信息,立即做了筆錄,儘管她不是很相信這個

孩子。最終經過諸多的努力報道一則國際新聞並獲得普利策新聞獎,我並不在乎她獲得多大殊榮,我看中的是她強烈的為獲得信息的慾望以及願意付諸實踐行動的精神力量。

4、新聞講究以“形”寫“神”,記得初學拍攝照片的時候,總是愚鈍,找不到感覺,拍不出獨特的風格,找不到合適的角度去抓住人物的“神態”,拍攝的角度表達不出新聞想要表達的凸顯面。每次圖片出來後,很懊惱。

在寫完稿子的時候我把筆錄做了一次檢查,同時,讓同學找出這次採訪存在的缺點,通過他們的指點,我整理了一下筆錄,反省同學們指出的問題做筆錄不經要快速而且要細心,在採訪即將結束的時候要把筆錄給採訪對象核對校正,去粗取精。採訪時要察言觀色,圍繞核心問題去挖掘新聞的深度和廣,採訪結束之後,要急時整理筆記,反覆斟酌,不能把新聞隔得太久,保證新聞寫作的質量,也保證了新聞的時效性。

5、我認識到我寫的文章只是膚淺的敍述新聞內容,注重的只是過程,沒看到新聞的重要意義除出了信息還有讓受眾得到去思考問題。切入點達不到以小見大的基本要求,太過刻板,經多次的學習、模仿和實踐的體驗下來,漸漸去除了庸俗,畢竟問題要服務於主題,學會了用睿智的眼光去審視材料,縮短了採訪提問的字數,認真準確的提煉主題,精簡導語,充實主體,富有深度的從主體思想去安排結尾,輕鬆的完成寫作

通過多次的理論與實踐的碰撞,我深刻體會到,要做好一次成功的採訪必須有充分的訪前準備,深刻了解採訪對象,準備的材料必須具針對性。採訪的過程中要靈活,保持頭腦清醒,緊緊扣住主題,引導採訪對象沿新聞主題的思路去交談。

11級新聞班張建

201430221065

第三篇:新聞心理學採訪心得

信息與新聞傳播學院新聞系2014213208暢圓圓

“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之採訪心得

最初接觸新聞心理學這門課程時,從某種程度上感覺它高深莫測。轉眼已過了半個學期,慢慢地學習、感受、理解讓我發現新聞心理學是進行新聞工作時的一種重要而必要的認識論的指導,這從實際新聞案例中更能明顯得到體現。

我們這次小組採訪的新聞事件,是關於一個名為“俠客行”的學生旅遊社團與一跟團學生之間的問題糾紛。事情的大致情況如下,清明期間,學生林某跟隨“俠客行”社團前往武當山旅遊,途中林同學對於社團安排的食宿、路線、安全問題等存有不滿,抱怨並與社團帶隊人員發生了爭執。事後,林某公開發表文章稱其將通過校權益部和媒體進行維權,並表示該社團這麼玩下去遲早會鬧出事。“俠客行”領隊孫某隨即對林某的言論進行了反駁和説明,最後,在多方協調下,林某承認自己過於情緒化而向該社團道歉。由於這次事件涉及到高校旅行社團糾紛這一新鮮話題,在學生中具有較高關注度,事件發生後幾個校媒都試圖進行採訪,但在瞭解各方説法後認為其中摻雜較多私人化因素,且糾紛已和解收尾,正值我校110週年校慶,該事件最終被認為是場鬧劇而未被報道出來。

作為此次新聞心理學的採訪實踐,在聯繫我們(搭檔:李可心)負責的採訪對象即“俠客行”的領隊孫某時,對方顯得並不樂意,他表示事情已經過去就沒有必要再提,不想再捅出來讓更多人知道。我們擔心被拒絕造成採訪隔斷,抓住他出於維護社團聲譽的心理,所以立刻誠懇地向他説明我們只是瞭解一下事件情況及其背後的心理過程,將之作為實踐作業只在小組內進行而與新聞報道無關,這才得到他的信任。由於他作為社團會長經常帶隊外出,我們一直電話和短信聯絡,終於確定了採訪時間,但後來被告知他臨時去了雅安支援,無奈最後只能進行電話採訪,沒能看到採訪對象的神情、動作等要素。如果不是作業的deadline到了,我覺得對於這個事件最好應該是進行面訪。不過,從通話中他的語氣和話語判斷,對於整個事情他還是很坦誠的,沒有絲毫的遮掩和迴避,比較願意詳細説明,整個採訪過程也很順利。當然,這也是我們一直尊重採訪對象,不斷為其考慮的結果。

經過對涉事各方的一系列採訪的瞭解,我真真正正地發現這其中存在的許多心理動機和心理現象,個人的、團體的以及旁觀者的各有不同,這也是導致和解前矛盾雙方各執一詞、似乎“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矛盾的心理根源,當然,在聽了第三方的説法之後讓人覺得更加有趣。實際上,作為花錢跟團旅遊的林某,面對旅遊途中的種種惡劣條件,加上自己心情不好,她心理上自然會極不舒服,抱怨出來無可厚非。而站在維護社團的立場上,帶隊隊長必然會作出解釋或制止抱怨以免其影響到更多遊者,而他的嚴厲回覆在林某那裏一定會遭到抵制和反擊。人不開心的時候吃蜜也是苦的,從坐上旅遊車到夜宿農家客棧的一路上,不管是好還是不好她私人化的低落情緒都會愈來愈濃。作為心智細膩的女孩子,不管是林某對環境的要求條件還是面子問題,她會竭盡全力揪出途中不盡人意的地方;好勝心理驅使下的她會據理力爭、爭論到底,以至於激烈情緒最後發佈在網絡上。而社團則是考慮到學生羣體經濟能力又要吸引一定的發團人數等問題,才會在出遊安排中採用逃票線路、農家住宿等,當然也有社團自身的利益。此外,還有很多個人性格上的差異、言語表達上的欠妥也加深了矛盾激化。

每個新聞事件的發生都不可能是憑空的而有一定由頭的,越是深入調查分析越是能理解事件背後的心理根源,便能順利成章地抓住整個事件,進而選取最佳的新聞角度進行報道。在進行新聞採訪時,要根據採訪主題、採訪對象以及客觀條件選擇最合適的採訪方式、時間和地點等,更重要的是,在交談過程中要站在被訪者的角度思考,根據其心理傾向、利用其心理步步深入採訪主題,當然還有采訪語言、提問的方式技巧。通過這次採訪實踐活動,與所學知識做以結合與對比,我對新聞心理學這門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這是一門有關新聞的學問,也是一門與人溝通、打交道的學問,我對這門課程的熱愛更深了!希望能繼續努力學習,同時多多參與新聞實踐,提高我的新聞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

第四篇:讀書心得-新聞採訪方法論

學習《新聞採訪方法論》心得體會

根據報社開展“一月一本書”活動的要求,我在四月份粗略的學習讀了《新聞採訪方法論》這本書,結合網絡部的工作業務,我主要學習了書中的第二章:採訪與事實,第二章我重點學習了第四節和第五節。現我就這兩節的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一、什麼是新聞價值

新聞價值是新近放生的事實的一種社會屬性,是指這個事實可能給社會人們帶來的新的信息的分量(數量和質量)。

1、新聞首先必須是事實

現在,網上的信息量非常大,網民已不僅僅通過各大門户網站和各地新聞網站獲取新聞,網民更多的是依靠微薄、貼吧、論壇等網絡平台獲取新聞,並且通過這些網絡平台自己發佈新聞。而這種新聞在短時間內傳播的速度更快、範圍更廣,不受地域限制,有的最後發展成為網絡羣體性事件,社會影響非常之大。例如:《河北滄縣“紅豆局長”遭網民炮轟》事件,2014年3月29日,《燕趙都市報》報道稱,河北滄縣張官屯鄉小朱莊抽上來的水散發異味,呈現鐵紅色。4月3日,中央電視台對此曝光。面對媒體質疑,滄縣環保局局長鄧連軍表示,紅色的水不等於不達標的水。放上一把紅小豆,那裏面也可能出紅色。他的解釋遭到專家、網民炮轟,“紅豆局長”也由此產生。4月5日,河北滄縣縣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免去鄧連軍環保局黨組書記職務,建議免去其環保局局長職務,提交縣人大常委會。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縣分公司發表書面致歉承諾書,承諾對企業造成的污染物、污染源負全責。

網絡新聞是突破傳統的新聞傳播概念,在視、聽、感方面給受眾全新的體驗。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新聞信息。不僅如此,現在的網絡新聞不再受傳統新聞發佈者的限制,受眾可以發佈自己的新聞,並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快的傳播,而且新聞將成為人們互動交流的平台。網絡新聞將隨着人們認識的提高向着更深的層次發展,這將完全顛覆網絡新聞的傳統概念。

但是,網絡新聞魚目混珠,真假難辨,有誹謗的、有發泄私憤的,完全不是事實,但卻能造成非常大的社會影響。因此,作為一名從事網絡新聞的工作人員,必須通過調查去分辨網絡新聞的真實性,不能在網站上隨意的轉載和發佈,尤其不能轉載發佈在國內各大論壇、貼吧和微博上的新聞信息。對於網絡新聞,編輯記者要多看、多問、多瞭解,對把握不住的,要請示領導,不要急於轉載,要區分出新聞信息的真假。例如:2014年4月18日香港大公報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習總書記坐上了我的車》一文,經過眾多網絡媒體的頭條轉載,影響非常大。但最後經據新華網報道説,經核實,此報道為虛假新聞,並且大公網就刊發這條虛假消息向讀者致歉。晉城新聞網沒有轉載。

2、新聞必須有價值

新聞價值不等於新聞的價值。新聞的價值是指記者所採寫的新聞作品的價值。一條新聞的價值除了包括新聞價值外,有的還包括政治性、思想性、文學藝術性等方面的價值。

記者所寫的新聞報道中所包含的新聞價值,取決於三個因素:

(1)所報道的事實本身所具有的新聞價值。

(2)記者“開採”的情況如何,是充分發掘了,還是淺嘗輒止,甚至

根本沒有開採出來。

(3)記者的表現能力如何,能否把他已經挖掘出來的新聞價值在自己的報道中充分的反映出來。

二、新聞敏感

從新聞價值的角度看,記者的新聞敏感就是對新的事實中新的信息的發現和辨別能力。

記者新聞敏感的形成主要依靠:

1、對現存的事實的狀況、內在聯繫有必要的瞭解。也就是,必須瞭解舊的,才能發現新的。只研究新發生的事實,這種孤立的研究常常陷入兩種盲目狀態:一種,本來不是新聞的東西,當成了天大的新聞;另一種,本來是個大新聞,卻漏掉了。

2、堅持不懈地、全神貫注地堆帶有新的信息的新的事實進行搜索和追蹤,以求預測新聞事實的發生。

高度的新聞敏感是記者成熟的標誌,也是每個記者需要終生努力以求獲得和保持的素質。

2014年5月

第五篇:廣播電視新聞的採訪與寫作的心得

廣播電視的採訪與寫作心得

十一週的學習,感覺最輕鬆的學習,就是聽,學習。

聽老師説許多個人經歷,非常有借鑑性,也非常值得學習。老師很可愛,幽默風趣,閲歷豐富,能教會我們很多東西,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要説起半個學期以來的心得很多,想法也很多。

首先,感覺課好少,被好多事情沖掉了好多,好可惜,我們的課本來就比第一專業是新聞學的同學少了很多。當老師説課程講完了以後,我還愣着,為什麼我們沖掉了那麼多,還可以提前一週結束!還有就是學二專的心得,我感覺學院好敷衍我們,最開始看見新聞學院的宣傳牌的時候,我想大家都是奔着能多學點東西心修的二專,可以修了以後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在課堂上學來的東西好少,課程也很少,最無語的是,為了節約教學資源,居然是三個年級一起上,先上新聞編輯與評論再採訪與寫作。今天,看到新聞台灣一大學生大罵教育部長,指責其關於不應該發文“關心”參與反媒體壟斷的學生,可是我們什麼時候能維護我們該享受到的學習的權利,或者説我們也應該節約下老爹老媽的學費,可歎!

借用串説詞的用法,剛剛談的是比較沉重的話題,其次,説説輕鬆的。因為上學期上的是萬憶老師的課,也是廣播電視新聞學概論,萬憶老師也是一位有趣的老師。兩位風格差不多的老師讓我們在私下小小忍不住放在一起對比了下,最後感歎,幹到圓滿的記者是不是都是這樣:有點憤青,幽默風趣,不拘小節,會傳授我們一些在社會上行事應該注意的行規,思維強勁,上課中接完電話,我們還沒回神過來,老師馬上就説下一段了,給我們感覺都是咱廣西的新聞的大師,有次我們還開玩笑説:不知道兩個老師到底誰比較厲害呢?

最後,就是好好複習功課,多關注新聞時事,繼續修煉,好好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