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W

第一篇: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3篇)(2)

伴隨着“課內比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外訪萬家”的活動也緊鑼密鼓的在我校展開了。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培養一個學生是需要家長,老師,學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們如何瞭解,這就需要家訪作為橋樑,進行溝通交流。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家長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同時還有對子女的殷切希望。我們詳細地瞭解了孩子的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學習環境、在家表現,並聽取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家長也通過家訪瞭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瞭解了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並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作為剛步入教師崗位的我而言,此次“訪萬家”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具體地反思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必須關注留守兒童問題。

早在幾年之前“留守兒童”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我們八年級來看,就有許多留守兒童,他們大多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們在缺乏父母關愛的同時,又接收着老年人對他們的寵溺,這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放縱。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養成好動,不遵守紀律,打架鬧事,不愛學習的壞習慣,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他們的教育問題對我們教師來説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通過這次“訪萬家”活動對他們的走訪,讓我在教學以及管理班集體活動當中能夠摸清對象,對症下藥,並且能夠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這些學生能夠轉變態度,真正融入到學校生活之中。

二、學生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共同督促。

在家訪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要求老師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管理。必須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很多學生在班上學習成績每次只考了幾十分,屬於典型的學困生。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家長對他們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家訪過程中,很多家長對我説:“孩子回家後根本就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老師一定要管得嚴一些。”他們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全部寄託到老師的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但是,學生的成長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結果,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多為孩子提出一些建議,更好的輔助學生的成長。比如我家訪中有的家長説到,學生學習任務太輕,學生平日不願意做課外的學習,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向家長明確指出,我們所指的“家長的配合”並不是指要家長再一次充當老師的角色,檢查作業並不一定要檢查學生作業的對錯,只需觀察學生是否認真的完成了作業,以便及時的瞭解學生學習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學生字跡潦草那必定是學習上出現了問題。

三、提醒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

家長往往更關心學生的學習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學生心理健康。學生進入國中,逐漸進入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早戀、學習壓力陡增等問題會越來越普遍。遇到問題,家長也會感到措手不及,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往往會粗暴對待,特別是在學生青春期叛逆和早戀這兩個問題上,如果家長早有準備,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是引導和教育,效果肯定也會更好。因此,給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議十分重要,可以及時地避免孩子心理問題的產生。可見,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同時成長和學習。

四、重視家訪效果的反饋。

在家訪後更要留心觀察學生變化,檢驗家訪的效果。家訪後加強對學生的督導,以鞏固家訪效果。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尤其是後進生的進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個反覆的過程。家訪後,不能對學生不聞不問,不你呢個認為家訪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項任務,這是不對的。可以説,這樣的家訪反映在學生身上的效果不會非常理想。家訪後,老師應及時對學生加以督導,這是家訪整個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為家訪必定引起學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生可能會因此而重振旗鼓決心改變缺點,也有可能再一段時間過後,被惰性影響,重複過往的錯誤,這樣就不能達到家訪的效果。

五、 構建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渠道。

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能夠第一時間瞭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擔心住讀學生在校期間的吃住問題,擔心學生日常花銷問題。為此,我們同這些家長説明學校各方面情況及對學生的要求,與家長達成共識,給學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費標準。通過與家長的溝通,遏制了部分學生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

通過這次家訪,不僅能夠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給學校,也讓我在走訪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在今後的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更加融洽。當然,家訪中也出現了各種值得反思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也激勵了我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改進,不斷成長,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

-

第二篇:中學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

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於一些所謂“調皮” “問題”學生的家訪,教師要捧着一顆愛心,瞭解孩子的心靈需要,不僅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更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家訪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使家長了解了學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況以及為提高質量所採取的措施。

第二,家校之間加強了溝通,形成了共識。

第三,學校和教師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處學生家長熱情接待,對教師犧牲休息時間家訪表示感謝。

第四,自己在這次家訪活動中,靈魂和覺悟得到了提升。感覺身上的擔子、責任更重了,面對學生的企盼,即有愛心更有奉獻;面對家長的囑託,即有責任更有使命。

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吃挑穿,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得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很不順利。

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國小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後,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着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我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 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

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第五,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

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着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着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閲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建議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愛的鼓勵相結合;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並重,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機會;協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繫,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並對症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

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着想。

總之,經常家訪,讓我和學生、家長的心*得越來越近,越來越緊。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傾心奉獻,把課外訪萬家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2、學生:盧豔秋

家訪事由:

向家長反映該生的學習、活動等各方面的情況。

家訪內容:

(1)家長向老師反映該生在家表現:孩子在家非常聽話,照看弟弟,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可以做些簡單的飯菜。父母對她的學習成績很是關心,凡是需要的書籍,雖然經濟條件有限但還是儘量滿足孩子。

(2)老師向家長彙報孩子在校表現:該生非常認真,文靜懂事,學習積極認真。從該生的家庭作業可以看到家長的細心和關注,但該生的心理素質還有待鍛鍊,回答問題時比較膽怯,集體活動時比較怯場。我希望她能多積極參加一些活動,及時調節心理狀態。

家訪手記:

多次見到過她的媽媽,也交流了幾次。這是一位樸實、嚴厲和艱辛的媽媽,雖然生活很難,但她很注重對女兒的培養,每天都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也在母親的教誨下慢慢成長,並嶄露頭角。肖雨芊是一個非常重情感的孩子。記得有一次我有點感冒,她就放了一張紙條在我講桌上,上面寫着,衷心的提醒:老師,我發現您有點不舒服,如

果吃藥會讓您睡覺的話,那您就多喝點水。您最可愛的喜歡藍色的學生:肖雨芊。那一刻,我感動了,我真想馬上擁抱一下肖雨芊,還有什麼能比學生的情感更能打動人心呢?

10、學生:樑君峯

家訪事由:老師向家長反映該生在校表現

家訪內容:

該生思維很靈活,寫得一手好字,令其他男生羨慕。上課的專注力也很強,作業質量較高,朗讀和習作方面比較突出,擅長運動,跳繩踢毽子在同學中是佼佼者。但該生也易驕傲,希望能及時調整,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家訪手記:

看到樑君峯,不禁讓我想到:對優秀生的心理調節,我們如何把握和引導?這些天之驕子,往往生活在掌聲和鮮花之中,他們更容易得到別人的稱讚,而內心的虛榮也更容易膨脹,對挫敗的承受能力也越來越脆弱。生活不是一帆風順,更不是處處充滿鮮花,在逆境中該怎樣以樂觀的心態拼搏,值得我們深思。

第三篇: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3篇)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於一些所謂“調皮” “問題”學生的家訪,教師要捧着一顆愛心,瞭解孩子的心靈需要,不僅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更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家訪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使家長了解了學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況以及為提高質量所採取的措施。

第二,家校之間加強了溝通,形成了共識。

第三,學校和教師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處學生家長熱情接待,對教師犧牲休息時間家訪表示感謝。

第四,自己在這次家訪活動中,靈魂和覺悟得到了提升。感覺身上的擔子、責任更重了,面對學生的企盼,即有愛心更有奉獻;面對家長的囑託,即有責任更有使命。

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現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數,從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第二,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驕縱的心理,他們在言論、態度、行為等方面表現出挑吃挑穿,愛耍脾氣等不良行為,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得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很不順利。

第三,家長誤認為孩子很聰明,國小回家不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上中學後,希望也能這樣。如果不能這樣,會不會是老師的教學存在問題或着不夠關心孩子。實際上家長最大的失誤就是忽視了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當我們在家訪中交談起這個問題時, 家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下子又進入另一個誤區:希望一下子能解決問題企圖一勞永逸。

第四,家庭成員內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難於與學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雙方教育觀念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有空子可鑽,言行不一。

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着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着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閲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六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

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建議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愛的鼓勵相結合;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並重,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機會;協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繫,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並對症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着想。

總之,經常家訪,讓我和學生、家長的心靠得越來越近,越來越緊。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傾心奉獻,把課外訪萬家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伴隨着“課內比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外訪萬家”的活動也緊鑼密鼓的在我校展開了。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培養一個學生是需要家長,老師,學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們如何瞭解,這就需要家訪作為橋樑,進行溝通交流。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家長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同時還有對子女的殷切希望。我們詳細地瞭解了孩子的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學習環境、在家表現,並聽取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家長也通過家訪瞭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瞭解了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並通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作為剛步入教師崗位的我而言,此次“訪萬家”活動,讓我受益匪淺。具體地反思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必須關注留守兒童問題。

早在幾年之前“留守兒童”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請繼續 關注本站)就我們八年級來看,就有許多留守兒童,他們大多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們在缺乏父母關愛的同時,又接收着老年人對他們的寵溺,這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放縱。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養成好動,不遵守紀律,打架鬧事,不愛學習的壞習慣,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他們的教育問題對我們教師來説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通過這次“訪萬家”活動對他們的走訪,讓我在教學以及管理班集體活動當中能夠摸清對象,對症下藥,並且能夠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繫,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這些學生能夠轉變態度,真正融入到學校生活之中。

二、學生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共同督促。

在家訪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要求老師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管理。必須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很多學生在班上學習成績每次只考了幾十分,屬於典型的學困生。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家長對他們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家訪過程中,很多家長對我説:“孩子回家後根本就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老師一定要管得嚴一些。”他們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全部寄託到老師的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但是,學生的成長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結果,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多為孩子提出一些建議,更好的輔助學生的成長。比如我家訪中有的家長説到,學生學習任務太輕,學生平日不願意做課外的學習,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向家長明確指出,我們所指的“家長的配合”並不是指要家長再一次充當老師的角色,檢查作業並不一定要檢查學生作業的對錯,只需觀察學生是否認真的完成了作業,以便及時的瞭解學生學習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學生字跡潦草那必定是學習上出現了問題。

三、提醒家長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

家長往往更關心學生的學習以及健康,很容易忽略學生心理健康。學生進入國中,逐漸進入青春期,青春期叛逆、早戀、學習壓力陡增等問題會越來越普遍。遇到問題,家長也會感到措手不及,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往往會粗暴對待,特別是在學生青春期叛逆和早戀這兩個問題上,如果家長早有準備,就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是引導和教育,效果肯定也會更好。因此,給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議十分重要,可以及時地避免孩子心理問題的產生。可見,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同時成長和學習。

四、重視家訪效果的反饋。

在家訪後更要留心觀察學生變化,檢驗家訪的效果。家訪後加強對學生的督導,以鞏固家訪效果。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尤其是後進生的進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個反覆的過程。家訪後,不能對學生不聞不問,不你呢個認為家訪完成就意味着完成了一項任務,這是不對的。可以説,這樣的家訪反映在學生身上的效果不會非常理想。家訪後,老師應及時對學生加以督導,這是家訪整個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為家訪必定引起學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生可能會因此而重振旗鼓決心改變缺點,也有可能再一段時間過後,被惰性影響,重複過往的錯誤,這樣就不能達到家訪的效果。

五、 構建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渠道。

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能夠第一時間瞭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擔心住讀學生在校期間的吃住問題,擔心學生日常花銷問題。為此,我們同這些家長説明學校各方面情況及對學生的要求,與家長達成共識,給學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費標準。通過與家長的溝通,遏制了部分學生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

通過這次家訪,不僅能夠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給學校,也讓我在走訪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在今後的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更加融洽。當然,家訪中也出現了各種值得反思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也激勵了我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改進,不斷成長,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開學伊始,我校響應上級的號召,組織了“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活動舉辦的有聲有色。剛開始接受這樣的任務時,還有點懼怕,因為我們班是學校的一個大額班級,有74個人,學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訪起來難度還是有點大。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接到這個艱鉅的任務後,我們就利用課外的時間,走進了每個學生的家庭,瞭解了學生的另一片世界。

家訪期間,我們每到一個家庭,都能看見家長一張張熱情的笑臉,我們的大部分家長都是農村的,他們淳樸、善良的品質讓我們感動至極。雖然有的家長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交流中彷彿我們是知心朋友。為配合我們的家訪,很多家長沒有去田裏幹農活,在家等候我們老師去家訪。雖然對每户家庭的家訪只有半個小時左右,但很多家長提前準備等半天之久。家訪中,我們對家庭具體在哪不熟悉,然後同村裏的人都很熱情的為我們引路。有些家長知道我們要去家訪,還早早準備了茶水,雖然我們不吃不喝,但家長的熱情温暖着我們的心,讓我們家訪的腳步更堅實。

整個家訪過程中,我發現家長不管是本身文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經濟條件如何,對孩子的學習都很重視。雖然他們都是爺爺奶奶輩的家長,但是對於孫子孫女的學習仍然很關注,談話中,反覆在叮囑老師對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嚴加的管教。因為能力有限,有些家長對於孩子的作業不能幫任何忙,也希望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多費點心。孩子只要在學校有任何不對的地方,隨時可以與家長取得聯繫,保證配合好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很感謝老師的辛苦的培育。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學生和家長對你的理解、認可、肯定、支持是最寶貴的,裏面包含素不相識的能温暖人心的愛,它讓人滿足、快樂。家訪很累,但我學到也得到很多寶貴的東西,讓我感到真正的快樂。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到李星豪家去家訪。

李星豪是我們班級家庭條件很特殊的一個孩子。他的爸爸精神有點問題,曾經因為和別人發生爭執,神經受刺激,將他人的兒子殺害。媽媽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毅然改嫁。其後,李星豪一直跟着年邁的爺爺奶奶生活,爺爺是退休教師,退休工資要供他讀書,還要供養有病的爸爸和奶奶,所以家庭條件是相當的差。當時,我們去他家家訪的路上,就在想,如果他的爸爸在家,我們該怎麼説。千萬不要把話説錯,甚至還有更可怕的想法。當我們一走到他家門前,他正和他的奶奶在收曬架上的棉花,他的爸爸看到我們去了,馬上就走出來了。我當時説話時都好緊張,從和他奶奶的談話中,得知,李星豪雖然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裏,但是他很懂事,經常幫爺爺奶奶做家務活。奶奶也是一位很淳樸的老人,臉上寫出了生活的艱辛,留下了歲月的痕跡。臨走時,奶奶希望我們對他的孩子好點,這是他們家唯一的希望。他的爸爸也出來和我們交談了幾句,如果事先不知道是一位精神有問題的人,從談話中,確實看不出來。對我們老師也是很客氣的,先前所有可怕的想法也因此煙消雲散了。

我們的家訪,隨着家長的全力配合,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家訪中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孩子在家做作業很不主動,作業做的很差。家長的苦惱,也是聽我們很頭疼的一個問題,他們的家庭作業為什麼那麼難完成,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半是留守兒童,長輩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生活照顧的確是無微不至,可是學習他們真是心有餘而立不足。在農村,這樣的情況很普便,以前我們總在教室裏發學生的脾氣,在辦公室裏發牢騷,為什麼作業總做的這麼差。經過這次家訪後,我的心態要好多了,每個孩子成績和品質的好壞,都來源於他的家庭環境,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希望的。我對每個家長也是同樣的回答,對你們的孩子一定不要放棄,不管他成績有多壞,品質有多差,他們現在還是成長期,請你們在忙完農活後,多管管他們的學習。我們老師一定會全力配合的。

第四篇:家訪是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

家訪心得體會

楊威中學劉玉蓮

通過此次家訪,更加深刻地感悟到:無論怎樣的一個孩子,他的成長都離不開“愛”,這種愛既要來自家庭,也要來自於教師。只有播進學生心靈深處真摯的無私的綿延無盡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當接到家訪這個任務時,讓我感到壓力很大,同時也讓我感到有些害怕,在我心中有種衝動不想去做;但我知道我不能這麼做,因為我知道這是這個責任,我必須去完成。確實這家訪對我們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一可以瞭解孩子的個別情況,興趣愛好等。二可以瞭解一些家長對幼兒的要求,並且我們老師又能與孩子建立更親切的關係…

在家訪時我們確實要面對很多問題,有的家長很希望我們去家訪,但有些家長不喜歡我們去等很多問題,還有在訪中有家訪會問到一些問題讓我們預想不到的一些問題。而這次家訪一開始我真的很害怕,也很緊張,但最後慢慢的調整了過來,也是這也是家長們熱情與大方的關係吧!讓我感到很親切,在溝通中也慢慢的放開去談了。確實很多事情,只有去做了才知道,自己也可以去完成。有時候沒我們想象中那麼難,也沒我們想象中那麼害怕。

這次家訪,讓我感觸好深。剛到他們家們口,家長就很熱情的歡迎我們;還説:“我們老師關心他們孩子,開學不到一個月就家訪了,真是辛苦你們呀!”還説我們老師很有責任心,當聽到家長這麼説,心裏感到很安慰,再苦也值得了。而一開始我們就聊一些幼兒的情況呀!聊着聊着,那同學的媽媽就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好朋友聊了,還説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當時好想去安慰,卻不懂怎麼説好,就靜靜的聽着他們訴説,相信説出來了會好些。最後我們還是有説有笑的聊,在回來時候她還説有時間再去她家坐坐,一起説説話等。這位家長讓我到到了一種格外的親切與友好。同時這次家訪也讓我深有感,原來我們跟家長也可以那麼的親切與友好。

家訪也接近尾聲了,而在這次家訪中我學到了不少;同時與孩子們的關係也更加親切了.....

第五篇:劉玉蓮:家訪是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

家訪是教師課外訪萬家心得體會

楊威中學劉玉蓮

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通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對於一些所謂“調皮” “問題”學生的家訪,教師要捧着一顆愛心,瞭解孩子的心靈需要,不僅幫助孩子糾正錯誤,更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説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