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是教育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71K

是教育心得體會通用多篇

是教育心得體會篇1

在國小教育過程中,安全教育從來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應當受到應有的重視和研究,國小生由於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加上好動好奇,膽大心粗,不知危險,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我們學校要確保學生的安全,其根本就在於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自我防範和自護自救的能力,只有抓好了安全教育,才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一貫的形式就是老師在上面説,學生在下面聽。這就像過眼雲煙一樣,印象並不深刻。而這節課,我嘗試了一些新的方法:首先我讓學生觀看一段學生因不遵守交通規則而造成受傷的視頻,然後讓學生總結:從這個視頻中你發現了哪些安全隱患?你想對這個學生説些什麼?從學生七嘴八舌中很自然的就把安全的交通意識總結了出來。而在提問“如果發生火災時我們應該怎麼辦?”時,我又增加了一個模擬環節:

1、模擬打電話,讓學生模擬如何撥打火警電話報警,總結出報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着火的地點,還要講清什麼物品着火,火勢怎麼樣。

2、在安全的環境下燒一些舊報紙,模擬當自身受火災的威脅時逃生的方法,總結出逃生時應儘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濕衣物包裹身體,儘量彎下身子等。通過這個模擬環節,讓學生親身體驗火場的緊張場面,又學到了火場逃生方法。通過這個小小的嘗試,我發現如果是學生聽過的,就很容易忘記。而看過的,就印象深刻。而親身實踐後,就變成真正掌握了。這個小嚐試也讓我收穫了不少。

安全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提高安全的意識,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從而遠離危險或事故。只要我們長期不懈地抓安全教育,從每一件小事抓起,就能把平安的種子撒播進每一個學生的心田,讓它發芽開花,並長成參天大樹。

是教育心得體會篇2

新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必須更新知識結構。新課程內容的出現迫使教師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一方面準確把握任教學科中學生終身發展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渠道不斷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儲存。新課程還要求教師必須有開發課程的能力。教學內容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的單一書本知識轉變為以教材為軸線,以活動為紐帶,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充分挖掘本土資源和校本資源,充實教材內容。教師還必須發展整合課程內容的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學習方式中,課堂成了“教案劇”出演的“舞台”,好學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數學生只是“觀眾”與“聽眾”。在課堂上,學生被當成是單獨的學習個體,而教師往往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有點為老師獨尊的架勢,而且一味地強調學生接受老師灌輸的現有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考慮過學生的真實感受。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通過繼續教育有學習我覺得,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十幾年的寒窗苦換來的是一張錄取通知書,沒有朋友,沒有刻骨銘心的體驗,沒有美好的回憶,沒有對生活的熱情,沒有穩定而深刻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的學生將來怎樣生活在社會中,前途可想而知。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

這是我在此次培訓中的一點點收穫和體會,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實施上我會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嘗試全新的教學方法,我相信,課程改革後一定會培育出來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人。

是教育心得體會篇3

我通過參加吳江區遠程教育非學歷培訓,增長了知識,改變了觀念,拓寬了視野,為今後教育教學指明瞭發展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是受益匪淺。

一、通過培訓,改變了我的思想觀念。

由於平常工作的繁忙,沒有更好地瞭解現在教育的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的情況,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通過此次培訓,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

二、通過培訓,夯實了專業知識基礎。

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應該是全面系統的學科知識。以往,我只是研讀一些與英語有關的資料,習慣於積累一點一滴的知識素材。現在,通過學習,在這裏所有的學習內容一目瞭然,科學系統,有標可依,有律可循,學習起來方便至極。這個學習頁面的課程設置,突現了以學科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的特色。這次學習,通過專家引領,幫助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讓我對中學英語教學有了深入的理解與思考;通過參與學習、反思體會,幫助我準確地把握了英語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難點,幫助我認識並掌握了教學的新方法、新手段,並且能夠有效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三、轉換角色,重點改變教學行為。

學生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教師必須與時俱進,放下“權威”思想,改變教學行為。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要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

四、創新方式,重點抓住教學過程。

當今教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其收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為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為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為最終目標”的三維整合,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為他們絢麗人生作好奠基。

五、通過學習,學會了交流。

21世紀倡導的主旋律是“和諧進取”,新課程倡導的主旋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而平時,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多數情況下還是自己研究,自己思考。通過這次培訓,我徹底打開了固步自封的思想,無所顧慮的和學友們、同事們共同交流,共同研討,開拓了教研視野,讓我的教學技能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是教育心得體會篇4

我曾經在雙溪國小實習了一個月.那緊張、美好的實習生活很快就結束了,在那短短的一個月裏,我和同學們以及帶課老師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國小教育實習報告。臨走之前,確實有些依依不捨,但是我知道,人生中這樣的分離還會有很多次。

第一天去實習學校的時候,我們幾個住宿的同學去得非常早,因為那時對從學生進入教師的角色感到很新鮮的.於是,有種迫不及待想去體驗當教師滋味的衝動.

來學校的第一天確實很興奮,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實習,這是我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走在校園裏。第一天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工作,只是分別聽了一下教學主任和政教主任的講話,並看了看學校的環境,算是對學校的初步瞭解吧。

真正的工作是從第二天開始的,10月6日,星期六。前幾天“上班”,只有兩種感覺:忙,累。每天早上都要看衞生區,看早自習,晚上也要等學生做完值日,一切都打點完畢才能離開。就這樣,我們幾個住宿的同學過上了披星戴月的生活,早上5:15起,晚上8:00多才回到宿舍。

我們的教育實習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班主任工作,另一部分是教學工作,説白了就是既要帶班又要教課。無論是帶班還是教課,作為實習老師,都會有一個該校的正式老師帶我們。帶我班主任工作的當然就是我帶的班級的原班主任,而帶我教學工作的則是我們學校80屆的畢業生,説來也算是校友了。

前段時間實習的主要任務就是聽課,看其他老師是怎樣講課的。這種聽課和我們上學時聽課是不一樣的,因為這種聽課的重點是觀察老師怎樣講課,學習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馭課堂,如何控制授課時間,而並不是學習老師所講的知識。

我第一次上講台時,自我感覺並不緊張,只是課講得有點快,總體感覺還可以。後來的課,越講越熟練,越講越流暢,同學們對我講授的知識都能吸收。對於教學工作,最後要請教學主任聽一節自己的公開課。我的公開課,不僅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而且課堂紀律非常好,同學們也非常配合,我的講課也很受學生歡迎。有了前幾次講課的經驗,我認為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授課時間,也能夠適時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一階段的課程結束以後,全年級進行了一次統一考試。作為實習老師,我也參加了監考。從同學們的考試成績看,授課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比教學工作更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工作。在學校裏,班主任就是學生的第一監護人,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瑣碎。一名真正盡職盡責的班主任,在學生身上下的功夫比學生的父母還要多。我覺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終要堅持“一個標準”,就是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後進生應使用同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而後進生則常常使老師產生偏見,所以班主任“執法”一定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如果處理有偏頗,則會助長好學生的壞習慣和驕傲的性情,壓抑後進生的上進心。所以做到一視同仁很重要。

作為實習班主任,我也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帶我的老師最常説的一句話就是:“對待學生,要打一巴掌揉三揉。”有一次,班裏有一個同學上課玩小動作,放學後我留下他談了將近一個小時。起初是非常嚴厲地批評他,讓他知道上課不認真聽講是不對的,隨後語氣漸漸緩和下來,開始進行和風細雨式的教育。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裏,我瞭解到了這名同學的家庭及經濟狀況,也聽他説了自己畢業後的打算,對他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後來我又從側面瞭解到,這個同學是班裏的“典型”,是班裏最“活躍”的分子。有了對這個同學的全面瞭解,對我今後開展班級工作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了解了學生的實際情況之後,我再對這個學生進行教育和實施管理就能做到對症下藥了.

是教育心得體會篇5

在家庭教育中,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掌握選擇、判斷和取捨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我們能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孩子會感受到他們被尊重、被信任,從而帶給他們自信和成就感,使他們感受到自己能把握生活。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可以多提供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很多,如今日穿哪件衣服,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由他們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等等。在沒有原則性衝突的情況下,可以儘量按照孩子的安排來處理他自己的生活。而且,選擇性的問題常常可以使家長避開處於反抗期的孩子以不來回答所有問題帶來的難堪:在這一階段,對於開放性的問題(……好不好?咱們……吧?等問題)家長很難得到滿意的回答,孩子往往以不來作為標準答案。而選擇題對於孩子來講,一般會進行認真地思考和答覆。

在讓孩子自己作出選擇的時候,做家長的要有耐心,因為孩子的反應能力是和成人不同的。不能自己一發問,孩子就能回答,一定要給孩子反應和思考的時間。而耐心的等待,更會表示出尊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有時候,我們還需要適當地重複我們提供的選項,因為孩子開始學習思考的時候可能在過程中忘記自己在幹什麼了:孩子的注意力持續還是短暫的。另外,明確地説明和處理一件事的同時,仍然包含選擇是完全能做到的。比如某件必須要做而孩子並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在它的處理過程中設置一些方式方法上的選擇機會,孩子往往會較愉快地進行選擇從而完成了這項工作。

總之,從小給孩子機會選擇做什麼事情並承擔由此而來的後果,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和自我負責的品質。